当前位置 : 中级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所得税怎么计算

中级会计所得税怎么计算

最新回答

criminalabuse
说主要课程是数学统计的根本就是瞎说,别信。本人会计专业刚毕业毕业生一枚会计好学不难。主要会做凭证会做账就行了,也就是说你学到财务会计的中级会计就够用了。下面是详解:会计专业开始学一本叫基础会计的课本,很好学很简单,里面介绍了一个大概的会计体系和一些会计基础东西,如会计科目,复式记账法和一些最最基础最最简单的业务的记账方法,凭证的填制方法和好多东西的概况如会计报表的结构呀这都不是重点了解一下就好,只要还是复式记账法和一些简单的业务怎么做。然后会学中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讲的是一些企业经常或主要的业务应该用什么会计科目,这些科目应该怎么用和这种业务发生了应该怎么计量和怎么复式记账,比如固定资产应该按什么价值入账,每年用直线法,还是双倍余额法还是什么方法计提折旧。总的来说这部分认真听好好学都能学会不用怕。学完中级财务会计后,会开始学高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讲的是一些个特例呀,还有不常甚至企业一辈子不见得会碰到的一些个业务应该怎么做,比如企业合并的账务应该怎么处理,这些比较难一点,要好好琢磨,多想多问。上面讲的这些叫做财务会计。学完这些会学,税务会计,主要讲什么税收有什么税务优惠情况,学完税务会计会学成本会计,主要讲工业企业成本的核算,就是这些材料的买价如何分配到产品上呀这类的。然后学金融企业会计,在学金融企业会计前会学金融学让你大体了解经融结构,金融企业会计涉及到一些不同于财务会计的科目,讲的什么金融业务要怎么处理金融账务。然后学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这个会计的记账方法与一般会计不同,企业会计都用权责发生制他用收付实现制,所以特别同意和以前学的会计弄混,等于打破原来的框架,也是讲的碰到一些个情况应该怎么处理账务。然后学财务,财务讲的企业生产过程怎么省钱,里面涉及到好些方法,这玩意我没好好学。然后学会计电算化,就是用专业的会计记账软件怎么在电脑上记账。然后学审计学,然后学经济法,然后学证券投资。这些跟会计沾边的差不多就这些了。当然还会学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统计学,体育(就是打太极拳)等等还有你根据兴趣学的选修课如PS,Flash,计算机二级,投资心理学,逻辑学,中国传统文化鉴赏等很多很多。有点长是吧,别怕,其实只要学好财务会计也就是会计基础和中级会计就好了,甚至高级财务会计也可以不用怎么会。下面讲一下会计的职称。初级会计-中级会计-高级会计(到头了),然后有一个于职称体系之外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有兴趣的话自己查一下。最后,希望可以帮到你。#^_^#
jackor57992
回答您好提问1一9月,累计三季度有利润,利润才几百块钱,预计四季度及全年亏损,在三季度所得税季报时,应该怎样合理避税,能在季度所得税申报表中利润填写0或负数吗?计提坏帐准备,年度纳税调整吗?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抵减所得税费用矿产品贸易公司的印花税怎么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怎么计提,怎么结好了,有什么简单易懂的方法吗回答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准予扣除的项目。收入总额包括:生产、经营收入、财产转让收入等7个方面。准予扣除项目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等。企业所得税没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概念,只有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两种征收方式。如果企业能够健全财务制度,健全账目,就是查账征收,税务机关称为A类申报;如果企业不能准确核算成本费用等项目,就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进行核定征收,称为B类申报。企业所得税有两个征收方式:定率征收和查账征收。1、查账征收计算公式:本月(季度)应纳企业所得税=本年累计应税所得额乘20%-本年度以前月(季度已纳所得税。(查账征收是按账务数据计算的利润,依此作为所得税的计算依据。账务当然要依据合法的票据,合理的计算,计算企业的盈亏数据。)2、核定征收计算公式:本月(季度)应纳企业所得税=本月(季度)收入乘核定的应税所得率乘20%。首先,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应该纳税所得额为其年度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免税、各种扣除收入之后的余额;其次,企业的收入总额是指其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比如:货物的收入、提供劳务的收入、转让财产的收入、利息收入等;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即企业所得税额等于其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乘以25%。以上就是我对您问题的回答了,如果您满意的话可以采纳我的建议或者点开我的头像关注我。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的,祝您后续的处理能够顺利,再见 !更多7条
蘁嘬天唑地
我觉得要调的。我们知道,报表上算出的利润是会计净利润(-31),它是等于利润总额减所得税费用。其中,所得税费用也是按会计准则做的,但是由于税法与会计的规定不同,就产生了纳税调整项目。必须重新计算利润总额,再用调整后的利润总额求出新的所得税费用和新的净利润。就是说,调整后的未分配利润应该是-76,今后可弥补的亏损也应该是这个数。
怎么调?调整金额就是两者只差,分录是: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缴税费-应交所得税
yuki198611
我是会计专业出来的,审计专业没听说过,对口是进事务所吧,不过事务所没单位招会计多,而且做事务所小兵很累的,但是学审计肯定要学会计,不会会计怎么审计呢,但是以后就业招会计都说会计专业,你说我是学审计的,单位怎么想……这个问题我还没考虑过,以后会计很好找工作,不过现在我感觉会计很费眼、费心,没有趣味感,但是就业前景绝对好,以后可以考取,从业、初级、中级,评审高级,注册会计师,注税,工程造价,精算等

楼上不敢苟同,我本科一年工作经验,月薪3000算少的,会计证好考,初级难学好考(下了),中级没考看着挺难,注会也可以自学,有东奥中华二手教学视频很便宜
超能力小怪兽
大家总分不清楚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的关系。其实也比较简单,所得税是什么?是你应该交给税务局的税款,就相当于是你孝敬给婆家的见面礼一样,见面礼是谁说了算呢?是税务局说了算,因为规矩肯定是婆家定的,或者说婆家这个行业里面的规矩啊。交多少税是税务局说了算了,因此你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所得税费用相当于是娘家,就是当期认可的费用,首先所得税是企业的一项费用,影响的是净利润。也相当于是娘家给你的钱,然后你拿着这钱去给婆家见面礼。婆家和娘家毕竟还是两家,所以两家的规矩肯定不一样,娘家给的钱不是多了肯定就是少了,一般情况正好的情况少,这也就是税法和会计经常有差异,然后需要纳税调整的原因。
  所以从上面就可以看出来,所得时其实是税务局方面要求当期缴纳的税款,所得税费用是当期会计上应该确认的费用,也就是说税务局让你交多少钱,不一定都是你当期的费用,原因就在于税务局和会计处理有的是不一样的,那么一般情况都是需要纳税调整的。这就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所谓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说资产和负债的余额概念问题,既然会计和税务上处理有差异,那么确认的资产和负载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也会有差异,属于暂时性差异范畴一般会通过递延所得税的形式来体现。为什么有个递延所得税科目呢?就是因为会计上不一定全部认可当期应交所得税。
  所以有了下面的公式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其实这个公式是可以简化一下的。
  应交所得税=(企业会计利润-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率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率
  所以当期所得税费用=企业会计利润*所得税率(会计利润为调整完永久性差异之后的会计利润)
  
  暂时性差异,顾名思义就是暂时是存在差异的,言外之意就是最终会殊途同归,“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因此判断一个差异是不是暂时性差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最后会计和税法的处理是不是一样了,是不是最终原则是一致的。比如一项收入确认,是不是最终都要确认收入,仅仅是暂时会计和税法有争议呢。那怎么进一步去理解暂时性差异的含义呢?那应该从科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两方面去理解。
  
  暂时性差异分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什么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举个例子,会计上当期计提了折旧100万,风风火火到税务局报税了,税务局一看觉得100万太多,想让税务局今年喝西北风去吗?不行,少计提一点,直线法50万吧会计一听就急了,怎么不让我扣除呢?讲出个道理来!税务局就说了:别急,这是可以抵扣的,现在不可以,以后会让你扣除地。所以科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本质就是说当期税法上不允许会计扣除,允许以后在税前扣除。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包含的范围,会计上多计提了费用或者少确认了收入。比较经典的一些案例:会计多计提折旧;售后回购(会计当期不确认收入,但税法确认)、资产减值(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都是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的)。对于资产减值来说,税法上不认为资产减值了,因为会计上都是自己估计的,没有什么依据,估计这个东西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谁也说服不了谁,那么为了防止扯皮,税法就一概不予以承认,免得会计上隔三差五的计提一下减值少纳税。用一个比喻就是说会计是中人,整天疑神疑鬼;税法则比较现实,没有把握的事情宁愿不相信。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又该怎么理解呢?还是举个例子,比如会计上分期付款商品了,一次性按照折现以后的公允价值确认收入了,风风火火又跑到税务局报税去了,税务局一看,交这么多税?想让我们以后喝西北风啊!这次少交点吧,以后再说!况且分期收款出去的,请问你收到钱了吗?没有收到钱交什么税?全交税了以后拿什么生产?什么时候收到款项了再来报税,有多大能力就交多大税嘛。其实税法上就是规定对分期收款的情况,合同规定的收款日期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也就是说以后收到的时候确认收入再去纳税。所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意思就是说当期不需要需要,以后的这部分收入才需要纳税。所以要注意这个字面意思,应纳税是指以后才应该纳税。因此当期税法上确认的收入要小,会计上多余确认的收入就形成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可抵扣还是应纳税说的都是未来的情况,就是说未来可以许抵扣和应该纳税的,其实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信息,确认递延所得税找差异关键是找什么?关键是找会计和税法上当期处理的差异在哪里,这个差异就是当期的暂时性差异发生额,那么应该确认多少递延所得税直接乘以税率就可以了。
  
  递延所得税其实重点不在所得税上,而在于递延上,所谓递延就是当期不确认为所得税费用,而是要以后进行确认的。之所以出现递延所得税,是因为税法上让你缴纳的所得税不一定是会计上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两者的差异应该怎么办?通过递延所得税来解决。所谓的递延所得税就是说当期税务局和会计打架了,递延所得税来化解矛盾了,所有的差异以后慢慢处理。
  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说当期会计上多扣除了,少确认了所得税费用,也就是相当于是当期多交了所得税了,那么多交的部分怎么办?想起了之前的待摊费用了,那么在这里就是递延资产性质了,以后摊销到所得税费用中,因此叫做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意思就是说当期多确认了所得税费用了,相当于是少交了所得税,那么多确认的所得税费用怎么办?同样想起了预提费用这个科目了,属于负债性质,那么就是递延所得税负债了。因此递延所得税的作用就是调节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和应缴所得税的差别。
  
  大家在计算题目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告诉你所得税率会发生变化,如果这个变化是预先可以知道的,那么就应该按照新的税率确认递延所得税;如果这个税率变动是不可预知的,那么还是应该按照旧的税率确认递延所得税。为什么?就是因为有一个原则,递延所得税要按照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期间税率计算。
  那么对于当年变动的所得税率了,不仅当期递延所得税需要按照新的税率计算,期初的递延所得税也需要按照新的所得税率追溯调整。这种情况怎么计算当期的递延所得税发生额呢?发生额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期初的递延所得税的调整变动;第二部分是当期暂时性差异的发生额引起的递延所得税变动。其实只要把握好这两部分就能计算清楚。当期的暂时性差异发生额,很多人喜欢用计税基础去考虑,其实更简单的方式就是计算当期会计和税法折旧、摊销等等的差异就可以了。

相关问答

中级会计所得税怎么算

呵呵,我该称呼你为学姐了,其实怎么说呢,我和你一样,现在也在筹划着考哪个职称,不过我现在的计划是考过了初级,再考中级,中级肯定是考中级会计师的。经济师呢,我觉得考财政税收比较好,怎么说呢,因为初级职称中基本上,你都把财政税收的基础都学会了,等你去看书的时候,会很得心应手,就算没复习到最后一个月再看,……

倓里格倓*

中级会计所得税怎么计算

这么说吧递延所得税分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是比较资产负债在会计确认的帐面价值和税法确认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来讨论的,也就是会计所承认的计税的基数和税法所承认的不同,所以需要将差异考虑进来,再计算所得税的费用分录为: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

饭兜兜兜得牢

个人所得税怎么算中级会计

其实我不太认同这项所得是劳务报酬所得,如果合伙开的公司是公司性质,应该是先交企业所得税,在企业分红的时候再按20%交个人所得税;如果成立的是个体户,也应该按个体的五级差额累进税率去算,怎么都感觉不是劳务报酬。但既然你说是劳务报酬就按劳务报酬给你算算,劳务报酬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这几年都没什么变化,5……

北京大妞轩儿

中级会计企业所得税怎么算

其实我不太认同这项所得是劳务报酬所得,如果合伙开的公司是公司性质,应该是先交企业所得税,在企业分红的时候再按20%交个人所得税;如果成立的是个体户,也应该按个体的五级差额累进税率去算,怎么都感觉不是劳务报酬。但既然你说是劳务报酬就按劳务报酬给你算算,劳务报酬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这几年都没什么变化,5……

尚同家园

中级会计所得税费用怎么算

首先,要明确递延所得税资产调节的是所得税费用,而不是应交所得税。我们知道,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是: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这一借一贷中,递延所得税资产调节的是借方,即:只调节所得税费用,与贷方没有一点关系。  如,税前会计利润是-50000元,其中含计提的312022元的存货跌价准备……

矩阵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