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级会计资格证 > 怎么理解中级会计所得税

怎么理解中级会计所得税

最新回答

罗夕夕1976
利息支出作为财务费用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税前扣除主要指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税前可以扣除的项目。
税前扣除是指在计算所得税时的说法。这是会计法与税法有差异的地方:
会计处理时,实际发生的费用开支是入了账的;
在计算缴纳所得税时(即常说的税法上的规定)有些不允许在税前列支的费用,就要将利润调增。也可以说不允许税前扣除的费用开支是要交所得税的。
总之,平时你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发生了的就入账。在计算所得税时,允许税前扣除的费用开支不用理它,不允许税前扣除的费用开支你将会计利润加上这部分来计算所得税(当然还要考虑调减项目)。
鲜嫩的小豆芽
一企业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减少以前年度亏损,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调整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增加以前年度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二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增加的所得税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等科目;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减少的所得税费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经上述调整后,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本科目如为贷方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借方余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涉及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了解更多请了解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会计处理方法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分录怎么做
中级会计考试将在9月举行,留给大家的时间不多了,尚未成功,考生仍需努力。了解获取最新学习计划,助你一臂之力。
关注环球网校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相关账务处理如何做
专属兔兔的
金融学科以现代金融理论为指导,运用案例研究等方法和手段,借助现代信息工具,研究资金融通方式以及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职能与运作。本科阶段除了要求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接受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比如分析、预测股票和外汇价格的变动,掌握时机买卖证券赚取利润的技巧等。金融学还将告诉你银行、保险公司是怎样吸引存款和保险的,是怎么投资赚钱的。
金融学的主体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 、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学 、投资银行学、国际贸易、保险学、证券投资学、金融经济学、现代货币理论、国际货币制度概论、证券投资学、国际贸易实务等
会计学原理这个是介绍会计的入门知识的,介绍一些会计科目,借贷的意义,和简单的会计分录。
然后后来就是学习一些专业的会计知识,中级会计,高级企业会计,这个是由浅至深的,其中,中级会计学是全英文版本的,学习之后你会做基本的英文分录,了解国外的一些会计机构和会计处理原则等等。
同时还有一些专业会计,例如,房地产会计,成本会计,预算会计这些就是让你学习在一些特定行业的会计处理原则!
另外还有审计学,财务,审计通俗的说就是查别人的帐目,这门课对于以后你想从事审计工作很重要的,而且一定要掌握审计报告的写法。至于财务,如果你的理解能力比较强,数学也还行的话,再加上你能多看看书,应该是没多大问题的!
然后就是税法,经济法了,税法是讲解一些税的计算方法的,这个在大学里面,你所要掌握的是非常简单的计算方法,比如个人所得税等等,这个很简单,经济法是讲解一些经济法规的,比如什么样的合同是有效的,什么样的做法违反了什么法规的什么相关条例等等,这个就看你背诵了。
最后就是公共课程了,数学,英语,市场营销学,学,统计学等等,这些你可以根据兴趣学习,对你以后选择工作也很有帮助的!如果有什么不清楚的还可以再问我!
晓晓雯雯雯
首先,要明确递延所得税资产调节的是所得税费用,而不是应交所得税。我们知道,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是: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这一借一贷中,递延所得税资产调节的是借方,即:只调节所得税费用,与贷方没有一点关系。
  如,税前会计利润是-50
000元,其中含计提的312022元的存货跌价准备,那么,应纳税所得额是-50000+312022=262022元(假定不存在其他的纳税调整),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62500*25%=65500元,这65500元要交到税局去。也就是说,贷方应交所得税是根据税法调整的,是一个复杂的调整过程,不过,再复杂,它与递延所得税一点关系都没有。本例中,65500元的应交所得税,是根据税法调节计算得出的,与企业用什么方法核算所得税费用一点关系都没有。
  但是,企业的应交所得税,总要对应所得税费用,这个所得税费用怎样列,倒是有很多讲究,如果企业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则所得税费用就和应交所得税一模一样,如果企业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就会产生递延所得税,可见,递延所得税是对所得税费用的修正(再次强调,是对借方的修正),本例中,如果不修正(如,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就是65500元,税后利润是-50000-65500=-115500元。如果修正,即: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则会产生312022*25%=78000元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就会变成65500-78000=-12500元,也就是而不是65500元。企业的税后利润会变成-50000-(-12500)=-37500元,本例中,交一样的税,都是65500元,但由于所得税费用核算方法的不同,导致税后利润产生很大的差别,一个是-115500元,一个是
-37500,这就是所得税核算方法的不同引起的。可见,“所得税会计”解决的是所得税费用与收入的配比问题,它使得会计信息更贴近权责发生制,而不是收付实现制。而税局关心的是应纳税所得额是否被纳税人侵蚀了,是否缩小了税基,如,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在税局看来,就是缩小了它的税基,所以要作纳税调整,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税局根本不关心企业用什么方法核算所得税(即,不关心企业对借方如何作调整),税局只关心应纳税所额,关心它的应交税金是否少算了(即,只关心企业对贷方如何作调整)。
  说到这里,你问的“为什么本期多交了本期的利润会增加呢。”
就好理解了,本期多交了,只是贷方多交了,借方呢,调整前的总额是65500元,但由于存货跌价准备费用312022元中,有312022*25%=78000元是资产化了,确切地说是列了递延所得税资产,所以真正费用化的只有31200-78000=234375元,这里实际是等于少算了一块费用,利润肯定会增加。少算的这块费用,是对所得税费用的调整,即调整的是所得税费用65500元,调整前是65500元,调整后是65500-78000=-12500元,税后利润是增加了。增加的利润就是资产化的那部分费用。
  你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如果一项费用的一部分被列了递延所得税资产,肯定会挤掉一部分费用,使得费用比原来减少了,所以利润肯定会增加。如果一项费用列了递延所得税负债,肯定会增加一部分费用,增加了费用,利润就会减少。这里的增加减少,都是指税后利润的增加或减少,与应交税费无关。说白了,应交税费算出来后,就会变成企业的所得税费用,至于你企业的所得税费用怎样调整怎样列,是全部列当期费用,还是剥一块出来列递延所得税资产,税局不关心。
king独秀
首先,要明确递延所得税资产调节的是所得税费用,而不是应交所得税。我们知道,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是: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这一借一贷中,递延所得税资产调节的是借方,即:只调节所得税费用,与贷方没有一点关系。
  如,税前会计利润是-50 000元,其中含计提的312022元的存货跌价准备,那么,应纳税所得额是-50000+312022=262022元(假定不存在其他的纳税调整),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62500*25%=65500元,这65500元要交到税局去。也就是说,贷方应交所得税是根据税法调整的,是一个复杂的调整过程,不过,再复杂,它与递延所得税一点关系都没有。本例中,65500元的应交所得税,是根据税法调节计算得出的,与企业用什么方法核算所得税费用一点关系都没有。
  但是,企业的应交所得税,总要对应所得税费用,这个所得税费用怎样列,倒是有很多讲究,如果企业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则所得税费用就和应交所得税一模一样,如果企业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就会产生递延所得税,可见,递延所得税是对所得税费用的修正(再次强调,是对借方的修正),本例中,如果不修正(如,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就是65500元,税后利润是-50000-65500=-115500元。如果修正,即: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则会产生312022*25%=78000元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就会变成65500-78000=-12500元,也就是而不是65500元。企业的税后利润会变成-50000-(-12500)=-37500元,本例中,交一样的税,都是65500元,但由于所得税费用核算方法的不同,导致税后利润产生很大的差别,一个是-115500元,一个是 -37500,这就是所得税核算方法的不同引起的。可见,“所得税会计”解决的是所得税费用与收入的配比问题,它使得会计信息更贴近权责发生制,而不是收付实现制。而税局关心的是应纳税所得额是否被纳税人侵蚀了,是否缩小了税基,如,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在税局看来,就是缩小了它的税基,所以要作纳税调整,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税局根本不关心企业用什么方法核算所得税(即,不关心企业对借方如何作调整),税局只关心应纳税所额,关心它的应交税金是否少算了(即,只关心企业对贷方如何作调整)。
  说到这里,你问的“为什么本期多交了本期的利润会增加呢。” 就好理解了,本期多交了,只是贷方多交了,借方呢,调整前的总额是65500元,但由于存货跌价准备费用312022元中,有312022*25%=78000元是资产化了,确切地说是列了递延所得税资产,所以真正费用化的只有31200-78000=234375元,这里实际是等于少算了一块费用,利润肯定会增加。少算的这块费用,是对所得税费用的调整,即调整的是所得税费用65500元,调整前是65500元,调整后是65500-78000=-12500元,税后利润是增加了。增加的利润就是资产化的那部分费用。
  你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如果一项费用的一部分被列了递延所得税资产,肯定会挤掉一部分费用,使得费用比原来减少了,所以利润肯定会增加。如果一项费用列了递延所得税负债,肯定会增加一部分费用,增加了费用,利润就会减少。这里的增加减少,都是指税后利润的增加或减少,与应交税费无关。说白了,应交税费算出来后,就会变成企业的所得税费用,至于你企业的所得税费用怎样调整怎样列,是全部列当期费用,还是剥一块出来列递延所得税资产,税局不关心。

相关问答

中级会计所得税怎么理解

说主要课程是数学统计的根本就是瞎说,别信。本人会计专业刚毕业毕业生一枚会计好学不难。主要会做凭证会做账就行了,也就是说你学到财务会计的中级会计就够用了。下面是详解:会计专业开始学一本叫基础会计的课本,很好学很简单,里面介绍了一个大概的会计体系和一些会计基础东西,如会计科目,复式记账法和一些最最基础最……

看i哦飞机

怎么理解中级会计所得税

难考是肯定的了,毕竟是中国第二难的考试嘛。内容: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风险以及综合。我也正郁闷中,刚买了三本书想先看看,我只是有初级会计的知识,看了会计和税法,觉得有些难啊,什么计算出口退税,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这些前几章就把我难住了,很生涩怎么办啊,是不是要先学中级财务会计的知识才能更好……

蔷薇朵朵7

中级会计师所得税怎么理解

难考是肯定的了,毕竟是中国第二难的考试嘛。内容: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风险以及综合。我也正郁闷中,刚买了三本书想先看看,我只是有初级会计的知识,看了会计和税法,觉得有些难啊,什么计算出口退税,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这些前几章就把我难住了,很生涩怎么办啊,是不是要先学中级财务会计的知识才能更好……

味增汤君

中级会计职称所得税怎么理解

呵呵,我该称呼你为学姐了,其实怎么说呢,我和你一样,现在也在筹划着考哪个职称,不过我现在的计划是考过了初级,再考中级,中级肯定是考中级会计师的。经济师呢,我觉得考财政税收比较好,怎么说呢,因为初级职称中基本上,你都把财政税收的基础都学会了,等你去看书的时候,会很得心应手,就算没复习到最后一个月再看,……

贪嘴森淼

中级会计实务所得税怎么理解

大家总分不清楚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的关系。其实也比较简单,所得税是什么?是你应该交给税务局的税款,就相当于是你孝敬给婆家的见面礼一样,见面礼是谁说了算呢?是税务局说了算,因为规矩肯定是婆家定的,或者说婆家这个行业里面的规矩啊。交多少税是税务局说了算了,因此你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所得税费用相当于是娘家,……

深海R蔚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