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造价师 > 造价师如何进国企甲方

造价师如何进国企甲方

最新回答

雁塔陶瓷001
摘要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关于造价咨询公司2022新政策如何注册 申请甲级工程造价咨询资质,企业需要以下满足条件: 首先,要取得乙级造价满三年;其次,企业的注册资本、人员、业绩等要符合甲级资质标准。 具体要求是: 1、企业资本 企业注册资本不得少于100万元; 2、企业人员 1技术负责人已取得造价工程师注册资格,并具有工程或者经济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工作2022年以上; 2专职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工作的人员专职专业人员不少于20人,其中:工程或者工程经济系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少于16人,取得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的人员不少于10人,其他人员具有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工作的经历; 3员工的社会养老保险手续齐全; 4专职专业人员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年龄,人事档案关系由国家认可的人事机构代为; 5企业的出资人中造价工程师人数不低于60%,出资额不低于注册资本总额的60%。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11-15 造价咨询公司2022新政策如何注册 您好,我这边正在为您查询,请稍等片刻,我这边马上回复您~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关于造价咨询公司2022新政策如何注册 申请甲级工程造价咨询资质,企业需要以下满足条件: 首先,要取得乙级造价满三年;其次,企业的注册资本、人员、业绩等要符合甲级资质标准。 具体要求是: 1、企业资本 企业注册资本不得少于100万元; 2、企业人员 1技术负责人已取得造价工程师注册资格,并具有工程或者经济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工作2022年以上; 2专职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工作的人员专职专业人员不少于20人,其中:工程或者工程经济系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少于16人,取得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的人员不少于10人,其他人员具有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工作的经历; 3员工的社会养老保险手续齐全; 4专职专业人员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年龄,人事档案关系由国家认可的人事机构代为; 5企业的出资人中造价工程师人数不低于60%,出资额不低于注册资本总额的60%。 5、其他 在申请核定资质等级之日前3年内无违规行为。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麻烦给个赞哦~
蜜儿桃子1
所谓“甲供材料”建筑工程,是指由基本建设单位提供原材料,施工单位仅提供建筑劳务的工程。  对于甲供材的税务处理问题,应该将在政策上是比较明确的。但是由于对于甲供材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一直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这就带来了开票的问题,以及随着而来的其他税收问题。下面,我们分两个部分和大家来解读一下甲供材的税收处理问题。第一部分,我们和大家解读一下甲供材如何征税的相关规定;第二部分我们和大家来探讨一下对于甲供材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衍生出来的开票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相关税收处理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部分:甲供材征税的相关规定甲供材征税问题主要指的就是甲供材如何征收营业税的问题。《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规定:“纳税人从事建筑、修缮、装饰工程作业,无论与对方如何结算,其营业额均应包含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和其他物资和动力的价款在内。”营业税“建筑业”税目中包含以下几个项目:①建筑、 ②安装、 ③修缮、 ④装饰、 ⑤其他工程作业。《实施细则》第十八条,将①建筑、③修缮、 ④装饰这三个项目中的甲供材都纳入了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剩余的两个是安装和其他工程作业。对于其他工程作业,在《 国家税务关于营业税几个政策问题的》财税字「1995」045号第一条规定:“纳税人从事建筑安装工程作业中的其他工程作业,无论与对方如何结算,其营业额均应包括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因此,剩余的就是”安装“项目了。从实际看,安装项目涉及甲供的主要是设备,材料较少,但是实务中,安装工程中涉及到甲供材的,税务机关一般也是要求并入营业税的计税营业额征收营业税的。因此,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无论建设方和施工方如何进行结算,甲供材都要并入施工方的营业税的计税营业额征收营业税。税法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是防止纳税人将”包工包料“的建筑工程,改为以基本建设单位的名义购买原材料,从而逃避营业税收。

  以上是对甲供材征收营业税的一些最基本的政策规定,近几年,和国家税务对于甲供材征收营业税问题又出台了一些新的规定,大家也必须要关注的:

  1、甲供设备不征收营业税。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对于安装工程,如果安装的设备价值作为安装工程产值的,其营业额应包括设备的价款在内。不作为工程产值的,不征收营业税。而根据《 国家税务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财税「2022」16号文的规定:“其他建筑安装工程的计税营业额也不应包括设备价值。”且具体设备名单可由省地方税务机关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进行列举。这里说的是设备,和我们甲供材有什么关系呢。实际关系还是很大的,对于甲供物资,有些是材料,有些是设备,根据财税「2022」16号文的规定,设备不并入营业额征收营业税,但材料要并入营业额征收营业税。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界定材料和设备的区别。这个看似简单,但在实务中往往很困难。比如象光缆、线缆,以前大家可能都将其视同为材料,而16号文则界定为设备。而且16号文授权了省级地方税务局进行设备的认定,这对于解决纳税人对材料和设备的认定上的争议很有帮组。

  2、装饰工程中甲供材不再并入营业额征收营业税。根据2022年8月17日《 国家税务关于纳税人以清包工形式提供装饰劳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财税「2022」114号文的规定:“纳税人采用清包工形式提供的装饰劳务,按照其向客户实际收取的人工费、费和辅助材料费等收入(不含客户自行采购的材料价款和设备价款)确认计税营业额。 上述以清包工形式提供的装饰劳务是指,工程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和设备

因此,在“建筑业”税目中只有“建筑”、“修缮”、“安装”和“其他工程作业”项目中的甲供材需要并入施工方的计税营业额征收营业税。

  第二部分、甲供材的会计处理及相关的问题我们说,甲供材产生的问题主要是在于不同的会计处理上,由此衍生出来的甲供材如何开票的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税务问题。
为更好的分析甲供材的会计处理问题,我们用一个案例来说明一下:案例:某企业委托一个建筑单位修建厂房,工程总造价为1200万元,其中甲供材为200万元。

  我们主要是分析建设方也就是这个企业对于甲供材的会计处理问题。

  该企业从市场购入材料时的会计处理是比较明确的:

  借:工程物资 2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200万元

  这里假设该企业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是普通发票然后,该企业将这200万的材料提供给施工方用于工程。在该企业将材料提供给施工方时,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是我们这里讨论的关键。在目前实务中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1、建设方发出材料时:

  借:预付账款 200万元

   贷:工程物资 200万元

  这种会计处理的依据是,根据国家关于工程造价的相关规定,在工程中,无论材料由谁提供,工程总造壑卸家?包括全部的材料价款,且在工程总造价的核算中,所有的材料都要提税后计入工程总造价,即工程造价是含税价。在总造价确认的情况下,我们将工程的总造价作为建设方应该支付给施工方的工程价款。建设方在支付给施工方时是做预付账款处理,同样,建设方将材料给施工方时(就是我们所说的甲供材)也应作为预付账款处理。只不过一个付的是,一个付的是实物,在不存在其他误差的情况下,该企业无论是支付还是实物,最终预付账款总结算价款的金额应该??200万元。

  2、建设方发出材料时:

  借:在建工程 200万元

   贷:工程物资 200万元

  这种会计处理的依据是,建设方认为,我买的物资给施工方就是用于我的工程,因此在发出材料时直接计入我的在建工程是符合规定的。

  从相关的法律法规看,目前对于甲供材究竟如何进行会计处理问题,还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在企业实务的会计处理中,有些建设单位发出甲供材是采取的第一种方法,有些就是采取的第二种方法。因此,从会计核算角度而言,只要能为会计信息的第三方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两种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这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就带来的下一步的施工方建筑业发票的开具问题:模式一:在该模式下,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是通过预付账款核算的,没有进入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应该按1200万开具建筑业发票,并按1200万缴纳营业税。

  模式二:在该模式下,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就直接计入了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在最终开具建筑业发票时,只能按1000万开票,如果按1200万开票就会导致200万材料在建设方重复入成本的情况。但是根据营业税的相关规定,无论施工方是按1000万开票还是按1200万开票,甲供材都必须要并入施工方的计税营业额征收营业税,即施工方都必须按1200万元征收营业税,这个和模式一是一样的。

  因此,从理论上而言,对于施工方,无论建设方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他的税收负担是不变的,只不过是根据建设方的会计处理的不同,开票金额有所不同罢了。但现实中的情况是,由于营业税是一个流转税,流转税的可转嫁性决定了施工方所要缴纳的营业税,最终实际是转嫁到建设方身上的,至少是部分的转嫁。因此,对于建设方而言,他倾向于采用第二种会计处理模式,在这种会计处理模式下,建设方直接将甲供材计入工程成本,这样就不需要施工方开票了。由于税务机关的原因,这部分不开票的甲供材,施工方也一般不会去主动申报缴纳营业税,而且建设方甚至在进行工程预算确定工程造价时,对这部分甲供材就没有提税并入工程总造价。从这个角度考虑,建设方更倾向于第二种会计处理模式。但在这种会计处理模式下,施工方承担了很大的风险。我们知道。如论建设方会计处理如何,施工方是甲供材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如果税务机关发现了问题,要求施工方补税的话,施工方只有缴纳,甚至还会承担偷税而被处罚的风险。无论和建设方如何处理,都必须就甲供材缴纳营业税。至于甲供材没有提税的问题,施工方应自己和建设方协商或向相关工程部门寻求解决方法。

  说到这里,似乎问题已经比较明确了,无论建设方是采用模式一还是模式二进行甲供材的会计处理,对于施工方缴纳营业税而言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在理想状态下),只是开票金额的差异,模式一,施工方按1200万开票,模式二按1000万开票。

  但问题还远远没有完。我们考虑了建设方的问题后,就要考虑一下施工方的会计和税务处理问题了。

  模式一,施工方收到材料时

  借:工程物资 200万元

   贷:预收账款 200万元

  施工方将工程物资用于工程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200万元

   贷:工程物资 200万元

  按工程进度确认合同毛利,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毛利主营业务成本

   贷:主营业务收入

  这里,对于施工企业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施工企业按1200万开具建筑施工发票给建设方,按1200元在账面上确认收入,但对于200万这部分的甲供材,由于材料是建设方购买提供给施工方的,发票的抬头肯定是开给建设方,且在建设方入账的,对于这部分材料,施工企业无法取得发票,也就无法入成本。对于这部分,施工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如何扣除是一个大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出现了以下两种解决方式:1、施工方对于甲供材发票入成本的问题,由双方在工程结束,决算报告出来后,施工单位凭工程决算报告和建设方提供的购买材料的发票清单计入施工方工程成本,并允许在税前扣除。

  2、部分国税机关认为这是转售业务:即建设单位外购物资转售给施工企业,施工企业最后开总的发票向建设单位结算,对建设单位应征收增值税,至于进项税款当然能够得到抵扣。这样,施工企业就能取得材料的发票了,但是建设方则必须对材料的缴纳增值税。我们认为,这种处理方法是非常错误的。建设单位购买的材料给施工方最终还是用于建设单位自己的工程,实际上是一种自用行为,不能视为转售业务征收增值税。但是在实务中,第一种处理方式往往得不到某些税务机关的认可,他们机械的认为只有取得发票才能入账,其实根据《企业所得税扣除办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只要是真实的,并取得了合法有效凭证就可以税前扣除。这里合法有效凭证不是仅指发票,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取得的工程决算报告和建设方提供的购买材料的发票清单也应视为合法有效凭证,况且是真实发生的。为了避免与有些税务机关不必要的争议,一些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建设单位,在购买材料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申报抵扣,随后按原价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给施工方,这些没有差额也不要缴纳增值税。但在实务中,大多数单位并不愿意按这种方式进行处理。

  在模式二下,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是直接计入了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在收到材料以及以后将材料用于工程时就不做任何会计处理了。这时,施工方按1000万开票,也就不存在200万甲供材无法取得发票入成本的问题。同时,考虑到税务机关不到位的原因,这种会计处理方法还能少缴部分甲供材的营业税,对两方都

有利。但是,施工方也要知道,这种情况下,自身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如果税务机关发现了,施工方必须要缴纳甲供材营业税,甚至要按偷税进行处罚,同时由于甲供材在工程造价时没有和建设方按规定提税,最终只能是自己承担。

  由于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甲供材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从某种角度讲,以上两种模式都是可以的。

  从税务机关的角度讲,他们更倾向于采取第一种模式,这样能很好的将甲供材纳税收的范围。因此,有些税务机关明确规定,对于工程,建设方不允许直接凭商业发票入工程成本,必须取得建筑业发票入工程成本。否则按未取得合法有效凭证,这部分成本不能提取折旧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当然,这种规定是否合理有待商榷。但这确实是一种好的方法。

  从企业的角度而言,如果不考虑税务不到位而产生的避税问题,模式一也是比较好的。因为,建设方在发出甲供材时,材料并没有立即用于工程,只是从建设方保管转至施工方保管。从会计处理看,如果建设方将材料发出时,就直接计入工程成本,但实际上材料还没有用于工程或全部用于工程,只是就计入在建工程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而且,如果采用模式二,施工方在收到材料和发出材料不进行如何会计处理,不利于在工程中对甲供材的使用和。因此,模式二既不符合会计核算的要求,也满足不了实际的需要。但考虑税务不到位而产生的避税问题,模式二似乎更优。但我们说过了,这种情况下,风险主要是由施工方承担了。

  既然模式一对税务机关有利,在不考虑税务不到位而产生的避税问题,对企业也有利,那么我们就要很好的解决模式一下产生的如何处理施工企业甲供材入成本的问题。我们认为采用施工企业根据工程决算报告和建设方提供的购买材料的发票清单入成本是完全合情合理,也是合法的,实务上大部分税务机关对这种处理也是非常认可的。按转售模式,由建设方向施工方材料发票,从原理上讲就是错误的,在实务中是不可取的。
品嵊红木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甲供材”的概念
  所谓“甲供材料”建筑工程,是指由基本建设单位提供原材料,施工单位仅提供建筑劳务的工程。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甲供材”建筑工程,是指由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下称甲方)提供原材料,施工单位(以下称乙方)仅提供建筑劳务的工程。“甲供材”产生的原因是甲方从材料质量和成本效益角度出发,防止建筑乙方在材料上做文章,担心不能确保建筑材料质量,影响住房和自身的声誉。一般材料占商品房建造成本的30%~40%。
  对于甲供材的税务处理,在税法上是比较明确的。但对甲供材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一直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这就带来了开发票的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税收问题。

  二、“甲供材”的相关税收政策规定
  甲供材征税主要是如何征收营业税的问题。《中华人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国家税务第52号令)第七条规定,“纳税人的下列混合行为,应当分别核算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和货物的额,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缴纳营业税,货物额不缴纳营业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一)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同时自产货物的行为;(二)、国家税务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十六条规定,“除本细则第七条规定外,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税法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是防止纳税人将“包工包料”的建筑工程,改为以基本甲方的名义购买原材料,从而逃避营业税收。
  《中华人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国家税务第52号令)没有明确规定装饰工程中甲供材要不要并入营业额征收营业税。而根据2022年8月17日《国家税务关于纳税人以清包工形式提供装饰劳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财税[2022]114号文的规定:“纳税人采用清包工形式提供的装饰劳务,按照其向客户实际收取的人工费、费和辅助材料费等收入(不含客户自行采购的材料价款和设备价款)确认计税营业额”。上述以清包工形式提供的装饰劳务是指,工程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和设备由客户自行采购,纳税人只向客户收取人工费、费及辅助材料费等费用的装饰劳务。因此,除了装饰劳务以外的“建筑业”的甲供材(包括甲方提供设备的情形)需要并入乙方的计税营业额征收营业税。

  三、甲供材的账务处理及其税务处理

  (一)甲供材的账务处理

  甲供材产生的问题主要是在于不同的会计处理上,由此衍生出来甲供材如何开发票及税收问题。在现实的会计处理中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建设单位市场购入材料时的会计处理:

  借:工程物资XX万元

  贷:银行存款XX万元

  建设单位将材料提供给施工方用于工程。在将材料提供给施工方时,在目前实务中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1、方式一:

  (1)建设方发出材料时:

  借:预付账款XX万元

  贷:工程物资XX万元

  (2)施工方收到材料时

  借:工程物资XX万元

  贷:预收账款XX万元

  (3)施工方将工程物资用于工程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XX万元

  贷:工程物资XX万元

  这种会计处理的依据是,根据国家关于工程造价的相关规定,在工程中,无论材料由谁提供,工程总造价中都要包括全部的材料价款,在总造价确认的情况下,建设方在支付给施工方时是做预付账款处理,同样,建设方将材料给施工方时也应作为预付账款处理,只不过付的是实物。

  2、方式二:

  (1)建设方发出材料时:

  借:在建工程 XX万元

  贷:工程物资XX万元

  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是直接计入了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在收到材料以及以后将材料用于工程时就不做任何会计处理了。

  这种会计处理的依据是,建设方认为其所购物资给施工方就是用于本单位的工程,因此在发出材料时直接计入在建工程是符合规定的。

  (二)甲供材的税务处理

  以上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带来不同的的施工方建筑业发票的开具问题:

  1、方式一下的发票开具及营业税处理

  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是通过预付账款核算的,没有进入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应按含甲供材金额开具建筑业发票,并全额缴纳营业税。

  此种方式施工企业按含甲供材金额开具建筑施工发票给建设方并确认收入,但甲供材由于是建设方购买提供给施工方的,施工方无法取得发票入成本。采用这种核算方法需要事先征得税务机关的同意,以免施工企业加重企业所得税负担。

  2、方式二下的发票开具及营业税处理

  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就直接计入了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在最终开具建筑业发票时,只能按不含甲供材金额开票,如果按含甲供材金额开票就会导致甲供材料在建设方重复计入成本的情况。但是根据营业税的相关规定,无论怎样开票,甲供材都要并入施工方的计税营业额征收营业税,即施工方都必须按含甲供材的金额缴纳营业税,负税义务与方式一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甲供设备、装饰劳务中的甲供材料计税方式与上述规定有所差别。

  四、“甲供材”的账务和税务处理例解

  [案例]:

  某房地产开发企业委托一个建筑单位修建厂房,工程总造价为1200万元,其中含甲供材为200万元。

  (一)甲供材的账务处理

  1、建设方对于甲供材的账务处理

  (1)建设方(甲方)从市场购入材料时:

  借:工程物资 2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200万元

  这里假设建设方(甲方)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是普通发票,然后,该企业将这200万的材料提供给施工方(乙方)用于工程。

  (2)在建设方(甲方)将材料提供给施工方(乙方)时:

  ①方式一:

  建设方发出材料时:

  借:预付账款 200万元

  贷:工程物资 200万元

  这种会计处理的依据是,根据国家关于工程造价的相关规定,在工程中,无论材料由谁提供,工程总造价包括全部的材料价款,且在工程总造价的核算中,所有的材料都要提税后计入工程总造价,即工程造价是含税价。在总造价确认的情况下,我们将工程的总造价作为建设方应该支付给施工方的工程价款。建设方在支付给施工方时是做预付账款处理,同样,建设方将材料给施工方时(就是我们所说的甲供材)也应作为预付账款处理。只不过一个付的是,一个付的是实物,在不存在其他误差的情况下,该企业无论是支付还是实物,最终

  预付账款总结算价款的金额应该1200万元。

  ②方式二:

  建设方发出材料时:

  借:在建工程200万元

  贷:工程物资200万元

  这种会计处理的依据是,建设方认为,我买的物资给施工方就是用于我的工程,因此在发出材料时直接计入我的在建工程是符合规定的。
  从相关的法律法规看,目前对于甲供材究竟如何进行会计处理问题,还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在企业实务的会计处理中,有些建设单位发出甲供材是采取的第一种方法,有些就是采取的第二种方法。因此,从会计核算角度而言,只要能为会计信息的第三方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两种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可以接受的。

  2、施工方对于甲供材的账务处理

  (1)方式一的账务处理:

  ①施工方收到材料时

  借:工程物资200万元

  贷:预收账款200万元

  ②施工方将工程物资用于工程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200万元

  贷:工程物资 200万元

  ③施工方按工程进度确认合同毛利,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毛利/主营业务成本

  贷:主营业务收入

  (2)方式二的账务处理:

  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就直接计入了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在收到材料以及以后将材料用于工程时就不做任何会计处理了。

  (二)甲供材的发票开具

  以上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就带来的下一步的施工方建筑业发票的开具问题:

  1、方式一的发票开具

  在该模式下,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是通过预付账款核算的,没有进入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应该按1200万开具建筑业发票,并按1200万缴纳营业税。

  2、方式二的发票开具

  在该模式下,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就直接计入了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在最终开具建筑业发票时,只能按1000万开票,如果按1200万开票就会导致200万材料在建设方重复入成本的情况。但是根据营业税的相关规定,无论施工方是按1000万开票还是按1200万开票,甲供材都必须要并入施工方的计税营业额征收营业税,即施工方都必须按1200万元征收营业税,这个和方式一是一样的。

  (三)税收风险提示

  从理论上而言,对于施工方,无论建设方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他的税收负担是不变的,只不过是根据建设方的会计处理的不同,开票金额有所不同罢了。但现实中的情况是,由于营业税是一个流转税,流转税的可转嫁性决定了施工方所要缴纳的营业税,最终实际是转嫁到建设方身上的,至少是部分的转嫁。因此,对于建设方而言,他倾向于采用第二种会计处理方式,在这种会计处理方式下,建设方直接将甲供材计入工程成本,这样就不需要施工方开票了。由于税务机关的原因,这部分不开票的甲供材,施工方也一般不会去主动申报缴纳营业税,而且建设方甚至在进行工程预算确定工程造价时,对这部分甲供材就没有提税并入工程总造价。从这个角度考虑,建设方更倾向于第二种会计处理方式。但在这种会计处理方式下,施工方承担了很大的风险。我们知道。无论建设方会计处理如何,施工方是甲供材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如果税务机关发现了问题,要求施工方补税的话,施工方只有缴纳,甚至还会承担偷税而被处罚的风险。无论和建设方如何处理,都必须就甲供材缴纳营业税。至于甲供材没有提税的问题,施工方应自己和建设方协商或向相关工程部门寻求解决方法。

  (四)税务处理分析

  1、方式一的税务处理分析
  在方式一的情况下,施工企业按1200万开具建筑施工发票给建设方,按1200元在账面上确认收入,但对于200万这部分的甲供材,由于材料是建设方购买提供给施工方的,发票的抬头肯定是开给建设方,且在建设方入账的,对于这部分材料,施工企业无法取得发票,也就无法入成本。对于这部分,施工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如何扣除是一个大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出现了以下两种处理方法:

  (1)施工方对于甲供材发票入成本的问题,由双方在工程结束,决算报告出来后,施工单位凭工程决算报告和建设方提供的购买材料的发票清单计入施工方工程成本,并允许在税前扣除。

  (2)部分国税机关认为这是转售业务:即建设单位外购物资转售给施工企业,施工企业最后开总的发票向建设单位结算,对建设单位应征收增值税,至于进项税款当然能够得到抵扣。这样,施工企业就能取得材料的发票了,但是建设方则必须对材料的缴纳增值税。我们认为,这种处理方法是非常错误的。建设单位购买的材料给施工方最终还是用于建设单位自己的工程,实际上是一种自用行为,不能视为转售业务征收增值税。但是在实务中,第一种处理方法往往得不到某些税务机关的认可,他们机械的认为只有取得发票才能入账,其实根据《企业所得税扣除办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只要是真实的,并取得了合法有效凭证就可以税前扣除。这里合法有效凭证不是仅指发票,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取得的工程决算报告和建设方提供的购买材料的发票清单也应视为合法有效凭证,况且是真实发生的。为了避免与有些税务机关不必要的争议,一些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建设单位,在购买材料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申报抵扣,随后按原价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给施工方,这些没有差额也不要缴纳增值税。但在实务中,大多数单位并不愿意按这种方式进行处理。

  2、方式二的税务处理分析

  在方式二的情况下,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是直接计入了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在收到材料以及以后将材料用于工程时就不做任何会计处理了。这时,施工方按1000万开票,也就不存在200万甲供材无法取得发票入成本的问题。同时,考虑到税务机关不到位的原因,这种会计处理方法还能少缴部分甲供材的营业税,对两方都有利。但是,施工方也要知道,这种情况下,自身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如果税务机关发现了,施工方必须要缴纳甲供材营业税,甚至要按偷税进行处罚,同时由于甲供材在工程造价时没有和建设方按规定提税,最终只能是自己承担。

  (五)结论

  由于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甲供材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从某种角度讲,以上两种模式都是可以的。

  从税务机关的角度讲,他们更倾向于采取第一种模式,这样能很好的将甲供材纳税收的范围。因此,有些税务机关明确规定,对于工程,建设方不允许直接凭商业发票入工程成本,必须取得建筑业发票入工程成本。否则按未取得合法有效凭证,这部分成本不能提取折旧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当然,这种规定是否合理有待商榷。但这确实是一种好的方法。

  从企业的角度而言,如果不考虑税务不到位而产生的避税问题,方式一也是比较好的。因为,建设方在发出甲供材时,材料并没有立即用于工程,只是从建设方保管转至施工方保管。从会计处理看,如果建设方将材料发出时,就直接计入工程成本,但实际上材料还没有用于工程或全部用于工程,只是就计入在建工程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而且,如果采用方式二,施工方在收到材料和发出材料不进行如何会计处理,不利于在工程中对甲供材的使用和。因此,方式二既不符合会计核算的要求,也满足不了实际的需要。但考虑税务不到位而产生的避税问题,方式二似乎更优。但我们说过了,这种情况下,风险主要是由施工方承担了。

  既然模式一对税务机关有利,在不考虑税务不到位而产生的避税问题,对企业也有利,那么我们就要很好的解决方式一下产生的如何处理施工企业甲供材入成本的问题。我们认为采用施工企业根据工程决算报告和建设方提供的购买材料的发票清单入成本是完全合情合理,也是合法的,实务上大部分税务机关对这种处理也是非常认可的。按转售模式,由建设方向施工方材料发票,从原理上讲就是错误的,在实务中是不可取的。
  樱桃0719
19870629侠女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所以贵公司可以根据工程总造价减去甲供材料金额后的金额开具工程施工发票,以此作为向甲方收取工程款的依据。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规定:“纳税人从事建筑、修缮、装饰工程作业,无论与对方如何核算,其营业额均应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及其他物资和动力的价款在内。因此税务机关要求按照包含甲供材料的工程总价缴纳营业税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关于甲供材料如何开具发票和进行账务处理,在相关税收政策文件中并未明确规定,税务机关要求按工程总造价开具发票是缺乏税法依据的,建筑安装工程采取甲供材料方式,现实中是允许的,且广泛存在,也符合双方的利益要求对此,营业税相关规定要求纳税人按照规定的计税依据纳税,并没要求纳税人必须按计税依据开具发票。企业在按工程总价缴纳营业税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开具发票和进行账务处理。更多2条
夢女孩儿
工程造价主要是从事工程预算&决算方面的工作拉。
主要的去向就是甲方和乙方还有设计方,甲方是开发企业,比如说房地产公司就属于甲方,这类企业要人不多,且都是需要有经验的人员而乙方是施工企业,主要是承建方及施工方设计方顾名思义就是设计院这方面的企业,这类企业对工程造价人员的需求最多
如果想长期从事工程造价行业,可以去考一个注册造价师的证,这个证在全国各地还是很吃香的。
当然这类工作的门槛也比较,社会对有经验的人员需求比较大。
没经验就慢慢来哈。

相关问答

如何做好甲方造价师

如果没有取证的趁年轻抓紧取证,把一级造价工程师证书拿到手。学好本专业基础上再学一门专业,土建或市政,技多不压身,把自己培养成复合型人才。职业路径从施工方到咨询公司再到甲方,或者直接从咨询公司到甲方。安装专业相对土建专业人数少,貌似需求量大,谈谈如何规划,建议做好以下三件事:去现场就干施工,硕士或者有……

天天开心好好好

造价师如何转进企业

有相关证明材料。自2022年7月1日起,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全面取消,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按照其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开展业务,不需要再提供工程造价资质证明。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可在全国工程造价咨询进行企业登记,供委托方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选择参考。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取消以后,将通过全国工程造价咨询对工程造价……

小林绿子UUU

有造价师去国企甲方

您好!授权书只要其内容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不要身份证号码也可以。附:授权书样本:授权书甲方:中工三友(北京)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乙方:鉴于施工企业发展需要聘用级建造师的情况,如能满足以下条款,乙方同意授权甲方合法地代表乙方从事兼职工作所需证书保管及注册等事项。同意甲方为乙方的合法中国人,对办理聘用……

不锈冰theresa

造价师证在国企甲方

工程造价主要是从事工程预算&决算方面的工作拉。主要的去向就是甲方和乙方还有设计方,甲方是开发企业,比如说房地产公司就属于甲方,这类企业要人不多,且都是需要有经验的人员而乙方是施工企业,主要是承建方及施工方设计方顾名思义就是设计院这方面的企业,这类企业对工程造价人员的需求最多如果想长期从事工程造价行业……

我是娜弟

造价师如何进国企甲方

不请自来,还请担待。为何zaojia当前国内的确是将bim和造价分开了讲,一个公司可能有两个部门,造价部,bim部,其实这只是bim开始的前期,就像是CAD刚开始兴起时,各个公司企业都处于懵懂阶段,纷纷聘请cad专员,那放眼现在呢?还有就是施工中的测量,当全站仪等新潮装备施工队时,人们常说测量员失业……

武汉王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