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92

越狱兔不越狱
首页 > 湖北自考 > 湖北自考大学语文历年真题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啦啦啦啦7

已采纳
ACBDBDBDBBDBDBBDBCadadadadadcadca
201 评论

Q蛋蛋果

大学语文从2007年4月开始的考试,用的是改编后教材(现在专科本科是同样教材!)所以,至今才考过2次。以下是真题:7007/10大学语文试题课程代码:047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秋水》中,庄子用“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来说明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和例证法B例证法和对比法C对比法和类比法D类比法和演绎法《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满招损,谦得益”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中认为,缺乏容忍雅量的心理根源是()A年轻气盛B狂妄自大C喜同恶异D愚昧无知《张中丞传后叙》中,拔刀断指、抽矢射塔的人物是()A张巡B南霁云C许远D于嵩《前赤壁赋》全文展开的内在线索是()A感情的变化B逻辑的演绎C时间的推移D想象的展开下列记叙文,作者在全文最后进行评议的是()A《张中丞传后叙》B《先妣事略》C《马伶传》D《都江堰》下列散文中,运用多方面材料交叉垒积叙事方法的是()A《香市》B《纪念傅雷》C《我与地坛》D《哭小弟》《秋夜》所写的景物中,作者寄予深切同情的是()A蝴蝶B蜜蜂C小粉红花D红栀子花小说《林家铺子》的作者是()A鲁迅B巴金C老舍D茅盾余秋雨在《都江堰》中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的根本原因是()A它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B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C它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D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蒹葭》一诗的中心意象是()A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C溯洄从之,道阻且长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最富哲理意味的诗句是()A心远地自偏B悠然见南山C山气日夕佳D飞鸟相与还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下片的抒情方法是()A借景抒情B借事抒情C借典故抒情D借比喻抒情杜牧《早雁》尾联“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的主要情感内容是()A对入侵者的谴责B对皇帝的讽谏C对边民的宽慰D对时局的忧虑《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所写景物中,作者借以暗示江山易主的是()A雕栏玉砌B小楼东风C春花秋月D一江春水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抒写昔盛今衰、身世变迁之感的词句是()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闻一多《一句话》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A对比B烘托C类比D隐喻下列“居士”中的女作家是()A六一居士B东坡居士C易安居士D香山居士林海音《金鲤鱼的百裥裙》所叙说的故事发生在()A明末清初B清末民初C抗战时期D建国初期铁凝《哦,香雪》中体现香雪执著性格的最重要情节是()A每晚七点都要去看火车B每晚七点都要去看“北京话”C为了铅笔盒冲上火车D为了不误课夜行30里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下列议论文,善于运用比喻说理的有()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E《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所体现的历史文化意义有()A战争形式由车战变为“骑射”B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C思想文化方面的一次改革D开拓疆土观念的重要性E君臣协商一致才能成功《先妣事略》中母亲形象的特征有()A勤劳俭朴B健康长寿C待人宽厚D教子严格E爽朗豁达《湘夫人》中因情造景的诗句有()A桂栋兮兰橑B袅袅兮秋风C白玉兮为镇D搴汀洲兮杜若E蛟何为兮水裔《陌上桑》中用侧面描写手法烘托罗敷美貌的有()A鬑鬑颇有须B下担捋髭须C青丝为笼系D青丝系马尾E盈盈公府步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天下笑:黎民不饥不寒黎民:期山东为三处期:愿王孰图之也孰图:哀吾生之须臾须臾:可怜光彩生门户可怜: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亘古:四、简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阅读《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的一段文字:就我所知,处理这个普遍存在的人类自高自大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要经常提醒自己,在茫茫宇宙中一个小小角落的一颗小小星球的生命史上,人类仅仅是一个短短的插曲,而且说不定宇宙中其他地方还有一些生物,他们优越于我们的程度不亚于我们优越于水母的程度。请回答:A这段文字中什么地方体现出人的认识要受到时空的限制?什么地方体现出人的认识会受到智能的限制?B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C这里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阅读《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一段文字: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居吾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请回答:A举例说明这段文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B其中揭露当时社会弊端的是哪句话?C作者用种树之道来说明“官理”,这是怎样的表现方法?阅读戴望舒《雨巷》中的一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请回答:A“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有哪几层含意?B这里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C诗的意境和节奏有何特色?阅读《苦恼》中的一段文字:姚纳沉默一忽儿,接着说:“是这么回事,小母马……库司玛•姚尼奇下世了……他跟我说了再会……他一下子就无缘无故死了……哪,打个比方,你生了个小崽子,你就是那小崽子的亲妈了……突然间,比方说,那小崽子跟你告别,死了……你不是要伤心吗?……”小母马嚼着干草,听着,闻闻主人的手……姚纳讲得有了劲,就把心里的话统统讲给它听了……请回答:A姚纳的双重苦恼是什么?B这段文字与前文构成何种关系?C姚纳向马诉说苦恼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五、作文(30分)以《我的珍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94 评论

长草的燕窝

ACBDBDBDBBDBDBBDBCACACACACACCAC

264 评论

snowwhite白雪

一、积累运用(46分)(一)按要求回答问题。(11分)1、看拼音写词语(5分)zǔnáolínɡlìkuíwǔwūrǔdǐnɡzhìchānɡshèng(阻挠)(伶俐)(魁梧)(侮辱)(定制)(昌盛)2、多音字组词。(2分)qiǎnɡ(勉强)chuán(传说)强传jiànɡ(倔强)zhuàn(传记)3、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拟人句。(1分)天上的星星亮闪闪的。天上的星星悄悄地眨着眼睛,亮闪闪的。4、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1分)这里的景色对(使)游人着迷。5、用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1分)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6、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1分)春雨就像母亲一样,用甘甜的雨露哺乳着大地。(二)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每小题1分)1、下面带点词语的读音正确的是(4)。(1)兴高采烈(xīng)(2)情不自禁(jìng)(3)天衣无缝(fēng)(4)工艺精湛(zhàn)2、“世纪宝鼎”的“鼎”一共有(12)。(1)10笔(2)11笔(3)12笔(4)13笔3、给下面句子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严峻)的考验,终于胜利地到达了目的地。(1)严峻(2)严厉(3)严酷(4)严格4、凡卡(与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1)宁可……也不……(2)因为……所以……(3)即使……也……(4)与其……不如……5、下面句子正确的是(4)。(1)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我们要保持冷清的头脑。(2)孙爷爷是我们的校外辅导员,他德高望重,受到我们的衷心爱抚。(3)桑那沉静着,久久地坐在床前。(4)虽然自己做的书有些粗糙,但是同学们对这些书格外珍爱。6、《卜算子•咏梅》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同题词后写的,在词中,毛泽东赞美了梅花(2、3)。(1)虽然饱经摧残,屡遭打击,但矢志不移。(2)任凭百花的妒忌与排斥,也不想争艳夺宠,。(3)不畏艰难险阻,凌寒独放的品格和不居功自傲的精神。(4)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坚定的信念和坚贞不屈的品格。(三)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5分,每小题1分)1、“细心是粗心的克星。”这个是比喻句。(×)2、“我爸爸给我买的书很好看。”可以缩写为“我爸爸很好看。”(×)3、“致之市而忘操之”一句中带点的“之”指的是“量好的尺码”。(×)4、“晚霞把湖水映红了”和“湖水被晚霞映红了”意思一样。(√)5、“yishizhirixian”都是整体认读音节。(√)(四)填空。(23分)1、试试看,能不能把下面的内容填完整。(5分)(1)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锲而舍之,_______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3)_______,审问之,________,明辩之,笃行之。2、还记得下面的课文吗?按原文填空。(5分)(1)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________,______。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______________;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__________。(2)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________,______。她们俩在_____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_______的地方去了。(3)《示儿》最后一句是:___________;《长歌行》的最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步诗》的最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4)人曰:“何不_________?”曰:“宁信度,___也。”(5)《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_。3、你积累了多少课文中的好句子?试试看能按要求写出来吗?(4分)(1)《为人民服务》中引用的司马迁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向往奥运》中印象最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3)《匆匆》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相和》这篇课文,是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经过。(1分)5、介绍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课本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的特点:_______。(1分)加分题:阅读延伸。(10分)(1)《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童话,作者是丹麦的著名作家安徒生,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你还读过他的哪些作品_________________。(2分,每写对一个加5分)(2)鼎在中国古代的地位独特,中国成语中有许多带“鼎”的成语,你知道吗?请写出四个带“鼎”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流传至今有一千五百余首。请你写出两句课外学习的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4)《匆匆》一篇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请你写两句珍惜时间的诗句或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草船借箭》讲的是我国著名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你还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哪些故事呢?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概述一个故事情节。(3分)二、书房阅读(31分)(一)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片段,回答问题。(11分)她的一双小手几乎(jǐhū、jīhū)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nuǎnhé、nuǎnhuo)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1、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2分)2、在画线的句子中应该读重音的词语下面加上“•”。(1分)3、“拢”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拢”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合上;②到达;③总合;④使不松散或不离开;收拢。“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的“拢”应选第种解释。(5分)4、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5分)温暖()明亮()舒服()5、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填上序号)。(2分)“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这句话的意思是:()①说明小女孩办事不果断,犹豫了好大一会儿才抽出一根火柴。②说明小女孩舍不得用火柴,因此,不敢果断地抽出一根来暖和自己的小手。③说明小女孩难以忍受寒冷,顾不得会不会挨打,终于抽出了一根火柴。6、这段话里,小女孩的现实处境与幻象中的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衬托了小女孩,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的。(2分)(二)阅读《将相和》片段,回答问题。(4分)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1)文中的“乘机”具体指什么?(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划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能改变。(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6分)怀念小时候我长大了,已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了。但是我还十分怀念小时侯那个调皮、好奇、胆小、好强的我,怀念那童趣十足的生活,怀念我的那些小伙伴们,怀念小时侯每一个欢乐的场面。小时侯我很调皮,整天嘻嘻哈哈的疯玩。不是把东家的玻璃打碎了,就是把西家的花草给拔了起来。邻居们都拿我没办法,如果我干了一点调皮的事,他们常摇摇头说,小孩子家嘛不懂事,瞧他那样子也蛮可爱的。不过爸爸是饶不了我的,只要他知道我干了调皮事,我就要挨一顿“竹丝炒肉”了。小时侯我很好奇。看到别人做什么,我也跟着做什么。甚至看到飞机在天上飞,幼稚的我居然也想跟着一起飞。我还常常问大人们一些“无聊”的问题:“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天上有多少星星呀?”大人们总是笑着说:“小孩子不懂,长大了就会明白的。”每到这时,我就会大哭大叫“不嘛,我现在就要长大,现在就要长大嘛!”小时侯我很胆小。每当别人说一些关于“鬼”的故事,就认为世界上真的有“鬼”,害怕到了极点。晚上睡觉时,我就用被子蒙的严严实实的,真的害怕“鬼”把我捉去了。听到别人说“鬼”住在坟上,我就不敢到有坟的地方去。每到清明时,我就大哭大叫的不到坟上去祭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时侯呀,小时侯,你为什么过的那么快。你在我记忆的长河里永远是金色的,美丽的。(1)“我”小时侯的生活有什么特点?(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小时侯有什么特点?(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中有一段话没写出来,你认为按作者的写法,这段话应该写什么?请在文中的横线上写出第一句。(1分)(4)文中的“竹丝炒肉”是什么意思?(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怎么理解文章的最后一段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0分)日月潭日月潭在台湾中部,人们可以从台中市乘车前往。日月潭的四周被群山围绕着,中央有一个美丽的小岛——光华岛。()岛的北面像日,南面像月,()人们便称她为日月潭。//游览日月潭很方便。游人可以随自己的兴趣,由水路可以乘游览船,先环湖一周,浏览全湖的景色,然后再到光华岛上畅游一番。游览好光华岛以后,可以改乘汽车或沿潭边步行到文武庙和玄奘寺去。文武庙的建筑庄严雄伟,单是寺门外的一对狮子,就有二十多英尺高,离文武庙不远,便是玄奘寺。寺里供着唐代玄奘发师的灵牌。走累了,可以到潭边那些设备豪华的观光饭店去休息,这时候,又可以享受到日月潭的另一番(安静肃静寂静宁静)的情调。//日月潭简直像人间仙境一样,那儿()环境宁静,()景色怡人。()在早晨黄昏晴天或雨天她()会呈现各种不同的面貌黎明时,湖面的轻烟还没有散去,隐隐约约地看到天边的晨星和远山的几点灯光。日落的时候,潭水荡漾着美丽的霞光。在艳阳高照的当儿,整个日月潭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使人(突然仍然竟然漠然)胸襟开朗起来。蒙蒙细雨的时候,她又好像披上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景物都那么朦胧,充满了神秘感。//日月潭永远是那么清新,那么美丽,难怪一年四季游人不绝呢。1、从下面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到文中的()里。(3分)既然……就……不光……也……不但……而且……即使……也……因为……所以……无论……都……2、把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划掉。(2分)3、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2分)4、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把前后两段连接起来,使文章意思连贯,这个句子叫()句,在文中起()作用。(1分)5、根据作者的介绍及自己的感受,写出日月潭四季游人不绝的原因。(2分)三、习作天地(二选一)(30分)1、文题:让我的一个人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写你喜欢的、尊敬的、崇拜的、难忘的一个人,也可以写你讨厌的、不高兴的一个人。(2)用一两件事写出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特点。(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500字。2、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六年的生活,你一定会有许多感慨,或高兴,或得意,或自豪,或遗憾,或后悔,或困惑……如果你能再做一回小学生,你将会怎样呢?请你以《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学生》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88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