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在职研究生 > 中国中医科学院在职研究生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在职研究生院

最新回答

那右怎样
以下3所是北京最好的医科大学~~
北京大学医学部(简称北医)位于学府林立的首都北京海淀区学院路,其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2022年10月26日,是中国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开办的第一所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学校。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身,以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为主,学科专业齐全。有8个本科专业(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英语、医学实验学),有3个专科专业(护理学、口腔修复、应用药学)。4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5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
各类在校学生10000多人,其中博士1082人,硕士1962人,本专科生3652人。成人教育学生3500人,留学生549人。
拥有22个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993-2022年的10多年间,承担了国家“八五”攻关、“九五”攻关、“863”项目、“973”项目等重点科研项目,共获得国家各类基金1000多项,资金数额16000多万元,取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30多项,科研论文数与被引用数居全国同类院校和科研机构榜首,在全国医学院校中连续十一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名。
北京大学医学部拥有近万名教职员工(包括6家附属医院),其中有高级职称1901人,11位两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9人,12位长江特聘学者,博士生导师260人,国家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及重大项目总负责人2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3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入选“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培养计划”13人。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下称协和医大)我国唯一的设有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重点医科大学,其前身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由洛克菲勒基金会于2022年创办。中国医学科学院(下称医科院)成立于2022年,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
协和医大受国家和双重领导,与医科院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医科院为协和医大提供雄厚的师资和技术力量,协和医大为医科院培养高层次的人才,相互依托,优势互补,教研相长。院校设有18个研究所(以及2个分所)、5所分院、7所临床医院、4所学院、以及研究生院和实验动物学部各1所。学校在国内属编制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研究领域学科门类齐全,综合优势显著。学校是在比较宽广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医疗环境中办学,其宗旨是小规模、高层次、高质量,实行以培养医学博士为主的医学教育新模式。
学校图书馆是我国藏书丰富、历史悠久的医学图书馆之一,目前藏书量超过87万册,为教学、科研和医疗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大批在医学卫生领域内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并做出杰出贡献的著名专家、教授,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其中1人兼两院院士),国家级和部委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5人,博士生导师286人,硕士生导师446人。学校有7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点,17个院校级重点学科点,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部委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药物生产基地及研究中心,4个一级学科的博士后流动站,9个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
学校本部座落在首都的繁华中心区-王府井,离只有一箭之遥,环境优雅,是一座有典型中国风格的建筑,属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学校已建成由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教育以及成人继续教育组成的多层次的医学教育体系。数十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医风严谨、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诲人不倦的医学科学家和医学教育学家,对我国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协和医大是培养医学博士的摇篮。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2022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会原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和终身名誉校长。现任党委书记李明研究员,校长吕兆丰教授。
学校校本部设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化学生物学与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中医药学院、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护理学院、燕京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及国际学院;学校拥有14所临床医学院(其中13所临床医学院是附属医院),包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第九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和康复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以及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还设有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神经外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眼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耳鼻咽喉科学院3个专科学院以及22个专科学系。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18241校本部1582人,附属医院16659人。有院士6人,特聘院士5人,正高职称894人,副高职称2053人。其中教授307人校本部66人,附属医院241人,副教授573人校本部168人,附属医院405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147人,其中研究生2177人,本科生3959人,高职高专生1968人,留学生43人;成教学生6437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7个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有4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除了法医学外,实现了生物医药学科硕士学位点一级学科的全覆盖。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其中校本部1万平方米,附属医院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校本部4万平方米,附属医院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5亿元校本部近9亿元,附属医院近6亿元;仪器设备总值7多亿元校本部9亿元,附属医院8亿元;图书馆藏书5万册校本部6万册,附属医院9万册;住院病床10962张。学校开办的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本科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假肢矫形工程、康复治疗学、卫生事业管理、医学实验学和卫生法学13个专业。高职高专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等13个专业。学校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兼顾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拥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北京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新医药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疼痛医学研究所、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临床病理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和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等。近5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市科委、、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等802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6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35项,共获科研经费4万元;获得国家级及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44项;获得批准授权专利22项。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础免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橘子汽水2046
张兆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男科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高职称评委,入选《中国当代名医词典》名医,北京卫视“养生堂”栏目特邀专家。出身于中医世家,是我国著名的泌男科名老中医,集师承和师教为一体,博古识今,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两方面功底丰厚,颇有建树。早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先后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研究与教学工作40余年。
勿忘我1239


汪卫东,男,2022年5月17日出生,汉族,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人。大学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2022年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专业研究生毕业获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澳门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博士。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心理学重点学科与重点专科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早稻田大学人间综合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函授大学兼职教授等。
1979-1984毕业于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系
1984-1985安徽省祁门县医院中医科医师
1985-1988中国中医研究院气功专业研究生(1986-1988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医学心理学函授大学毕业)
1988-1994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气功室主治医师
1994-1995早稻田大学人间科学部研修一年
1995-1999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气功康复科副教授,气功康复科主任。现任副院长,早稻田大学人间科学部客座研究员等职。
专业主要研究范围:中医心理学及中医睡眠医学基础与临床、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疗法)的创始人等等。
擅长治疗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疾病

suejasmine
河南中医学院学校简介
河南地处中原,以医圣张仲景的故乡而享誉海内外。古往今来,中原大地名医辈出,人才荟萃,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四大怀药闻名遐迩。在省会郑州东部金水河畔,屹立着一所美丽宜人的中医药高等学府——河南中医学院。她肩负着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有中国特色事业的建设者和人的神圣使命,建院四十五年来,培养了两万余名中医药高级专门人才,为我省乃至全国的中医药教育事业和人民卫生健康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今年“”病魔肆虐神州大地的危机关头,河南中医学院广大医护工作者更是临危不惧,冲锋在前,谱写了一曲无私无畏、乐于奉献的新时代的英雄赞歌。
河南中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建校较早、河南唯一的中医药高等学府。她的前身是创办于1953年的河南省中医进修学校。1958年,委员长在亲切接见了时任学院副院长的彭延泰同志;1963年4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特为学院题写了校名。
1979年,经学位委员会批准,河南中医学院开始面向全国招收第一批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学位授予单位;1997年以后,相继与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1994年8月,国家将学院列为能够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全国200所高等院校之一。学院培养的海外留学生,有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对外教育的发展使河南中医学院成为一所开放型国际性中医药大学。2003年,又被批准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工作单位。
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对河南中医学院的发展非常关心和重视,2002年,经省批准,河南中医学院在郑州市郑东新区征地1281亩作为新校区,目前总体规划已定,建设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2005年正式入住学生。学院拟将新校区建设成为数字化、信息化、园林化、生态化、功能齐全、全国一流的现代化的中医药大学。新校区建成后,将为学院整体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河南中医学院十分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被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命名为河南省文明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被省委、省命名为“河南省文明单位”;第二附属医院被郑州市委、市命名为“郑州市文明单位”。
河南中医学院设有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学院、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人文学院、外语学院、海外教育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等12个直属二级学院,另有美豫国际中医学院、针灸推拿职业学院(洛阳)、黄河学院等3所联合办学的二级学院。学院现有医、管、工、文等四个学科门类和中医、中药、制药工程、英语、针灸推拿学、公共事业管理等14个本科专业方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其中中医内科学、中医儿科学、方剂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等5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目前有博士生导师9人,正高级职务94人,副高级职务425人,中级职务71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6人,省管优秀专家10人。学院已发展成为具有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三个培养层次和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三种办学模式,面向全国21个省和国际及港、澳、台地区招生的开放型、综合型高等中医药学府。学院设有仲景学说研究中心、病研究所、肝病研究所、老年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研究所、脾胃病研究所、儿科研究所、肿瘤研究所、类风湿病研究所、眼科研究所、中药研究所、糖病研究所、中医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所、中医药文献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学院下设3所附属医院,共有病床近1500张,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是全省中医药的龙头、中心和我院临床教学基地。第一附属医院是“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中药临床药理基地,全国中药制剂及剂型改革基地;其新建病房大楼是河南省重点项目,26层,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设置床位800张。第二附属医院,又名河南省中医院,是内、外、妇、儿等科室设置齐全的综合性省级中医院,是全国三级甲等中医院。第三附属医院以针灸推拿为特色,有数十名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专家坐诊,为省级中医院。设有河南中医学院第六附属医院(郑州市中医院)、附属安阳医院、附属开封医院等53所教学实习医院。
2001年,国家药品管理局批准我院为河南省执业药师培训中心,面向全省和全国,开展执业药师培训工作。学院现设有医、管、工、文等四个学科门类和中医、中药、制药工程、英语、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等12个本科专业,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其中有中医内科学、中医儿科学、方剂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等5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有博士生导师9人。学院已发展成为具有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三个培养层次和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三种办学模式,面向全国20个省和国际及港、澳、台地区招生的开放型、综合型高等中医药学府。
近年来,报考河南中医学院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人数连年剧增,招生人数连年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现有在校生10000余人。
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有正高级职务94人,副高级职务425人,中级职务71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6人,省管优秀专家10人。
办学资源条件优越。建有分子生物实验室、生药实验室等先进的实验室;建有600平方米的动物实验中心,拥有5000多种中药的中药标本室,水浸标本室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学院图书馆藏书50余万册,国内外各种期刊2000余种。学院主办的《河南中医》、《河南中医学院学报》两种期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杂志。
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实施了“千万投入”学科建设工程,投入资金1000万元用于重点学科建设。实施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人才培养工程,筑巢引凤,广纳英才,以人为本,构建学院发展的人才平台。
把科技工作摆在重要地位,科学研究成绩斐然。广大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参与科技开发、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近年来研制开发高水平国家级新药多种,如小儿泻速停、热速清、复方冬凌草含片、寒痹停、镇心痛等,均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科研经费逐年增加,“八五”期间,学院科研经费278万元,“九五”升至近500万元,“十五”开始的三年来,已争取科研经费1300万元。到帐经费900万元。同时,与企业联合的横向经费也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产学研联合,共同投资搞科研的良性循环。目前,学院承担国家及部省厅局级科研课题300余项。其中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重点研究项目3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攻关课题及诊疗技术项目15项,省重大科技攻关、普通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教育厅课题280多项。在重大项目申报方面,自河南省1995年设立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0年设立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基金等重大项目至2003年,我院先后有20人次荣获资助,获资助科研经费400万元。
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近年来接待了来自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士、巴西、意大利、奥地利及港澳台来宾多批。与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滨松医科大学、韩国大邱韩医大学等建立了联合办学和技术合作。现有海外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近百人。与纽约大学医学院共同组建“美豫国际中医学院”,2003年起面向海内外招生,开设中医药学、针灸、推拿、护理等专业。由韩国医生金宗赫与河南中医学院在仲景故乡合作创办的中韩云阳传统中医药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专门招收外国学生的国际性中医药学校,向全世界广泛传播中医。
近年来,学院实施了“创特色、上水平、争一流”工程,以发展为主题,狠抓内涵建设,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在教学、医疗、科研、管理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学院实行了全员聘任制;实行了学科制管理,赋予学科带头人以人、财、物的自主权;教学方面实行了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形成了开放、流动、集团化的科学研究机制;形成了以肝胆病、糖病、老年医学、肿瘤、针灸研究和治疗为龙头的特色专科。
目前,河南中医学院全体师生员工人心凝聚,,一心一意搞建设、谋发展,正以昂扬的斗志,迈着矫健的步伐,向全国一流中医药大学的目标迈进,共同开创河南中医学院更加辉煌的明天!
梦中的纸马
河南地处中原,以医圣张仲景的故乡而享誉海内外。古往今来,中原大地名医辈出,人才荟萃,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四大怀药闻名遐迩。在省会郑州东部金水河畔,屹立着一所美丽宜人的中医药高等学府——河南中医学院。她肩负着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有中国特色事业的建设者和人的神圣使命,建院四十五年来,培养了两万余名中医药高级专门人才,为我省乃至全国的中医药教育事业和人民卫生健康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今年“”病魔肆虐神州大地的危机关头,河南中医学院广大医护工作者更是临危不惧,冲锋在前,谱写了一曲无私无畏、乐于奉献的新时代的英雄赞歌。
河南中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建校较早、河南唯一的中医药高等学府。她的前身是创办于1953年的河南省中医进修学校。1958年,委员长在亲切接见了时任学院副院长的彭延泰同志;1963年4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特为学院题写了校名。
1979年,经学位委员会批准,河南中医学院开始面向全国招收第一批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学位授予单位;1997年以后,相继与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1994年8月,国家将学院列为能够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全国200所高等院校之一。学院培养的海外留学生,有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对外教育的发展使河南中医学院成为一所开放型国际性中医药大学。2003年,又被批准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工作单位。
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对河南中医学院的发展非常关心和重视,2002年,经省批准,河南中医学院在郑州市郑东新区征地1281亩作为新校区,目前总体规划已定,建设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2005年正式入住学生。学院拟将新校区建设成为数字化、信息化、园林化、生态化、功能齐全、全国一流的现代化的中医药大学。新校区建成后,将为学院整体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河南中医学院十分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被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命名为河南省文明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被省委、省命名为“河南省文明单位”;第二附属医院被郑州市委、市命名为“郑州市文明单位”。
河南中医学院设有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学院、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人文学院、外语学院、海外教育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等12个直属二级学院,另有美豫国际中医学院、针灸推拿职业学院(洛阳)、黄河学院等3所联合办学的二级学院。学院现有医、管、工、文等四个学科门类和中医、中药、制药工程、英语、针灸推拿学、公共事业管理等14个本科专业方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其中中医内科学、中医儿科学、方剂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等5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目前有博士生导师9人,正高级职务94人,副高级职务425人,中级职务71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6人,省管优秀专家10人。学院已发展成为具有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三个培养层次和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三种办学模式,面向全国21个省和国际及港、澳、台地区招生的开放型、综合型高等中医药学府。学院设有仲景学说研究中心、病研究所、肝病研究所、老年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研究所、脾胃病研究所、儿科研究所、肿瘤研究所、类风湿病研究所、眼科研究所、中药研究所、糖病研究所、中医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所、中医药文献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学院下设3所附属医院,共有病床近1500张,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是全省中医药的龙头、中心和我院临床教学基地。第一附属医院是“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中药临床药理基地,全国中药制剂及剂型改革基地;其新建病房大楼是河南省重点项目,26层,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设置床位800张。第二附属医院,又名河南省中医院,是内、外、妇、儿等科室设置齐全的综合性省级中医院,是全国三级甲等中医院。第三附属医院以针灸推拿为特色,有数十名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专家坐诊,为省级中医院。设有河南中医学院第六附属医院(郑州市中医院)、附属安阳医院、附属开封医院等53所教学实习医院。
2001年,国家药品管理局批准我院为河南省执业药师培训中心,面向全省和全国,开展执业药师培训工作。学院现设有医、管、工、文等四个学科门类和中医、中药、制药工程、英语、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等12个本科专业,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其中有中医内科学、中医儿科学、方剂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等5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有博士生导师9人。学院已发展成为具有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三个培养层次和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三种办学模式,面向全国20个省和国际及港、澳、台地区招生的开放型、综合型高等中医药学府。
近年来,报考河南中医学院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人数连年剧增,招生人数连年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现有在校生10000余人。
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有正高级职务94人,副高级职务425人,中级职务71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6人,省管优秀专家10人。
办学资源条件优越。建有分子生物实验室、生药实验室等先进的实验室;建有600平方米的动物实验中心,拥有5000多种中药的中药标本室,水浸标本室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学院图书馆藏书50余万册,国内外各种期刊2000余种。学院主办的《河南中医》、《河南中医学院学报》两种期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杂志。
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实施了“千万投入”学科建设工程,投入资金1000万元用于重点学科建设。实施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人才培养工程,筑巢引凤,广纳英才,以人为本,构建学院发展的人才平台。
把科技工作摆在重要地位,科学研究成绩斐然。广大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参与科技开发、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近年来研制开发高水平国家级新药多种,如小儿泻速停、热速清、复方冬凌草含片、寒痹停、镇心痛等,均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科研经费逐年增加,“八五”期间,学院科研经费278万元,“九五”升至近500万元,“十五”开始的三年来,已争取科研经费1300万元。到帐经费900万元。同时,与企业联合的横向经费也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产学研联合,共同投资搞科研的良性循环。目前,学院承担国家及部省厅局级科研课题300余项。其中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重点研究项目3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攻关课题及诊疗技术项目15项,省重大科技攻关、普通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教育厅课题280多项。在重大项目申报方面,自河南省1995年设立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0年设立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基金等重大项目至2003年,我院先后有20人次荣获资助,获资助科研经费400万元。
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近年来接待了来自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士、巴西、意大利、奥地利及港澳台来宾多批。与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滨松医科大学、韩国大邱韩医大学等建立了联合办学和技术合作。现有海外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近百人。与纽约大学医学院共同组建“美豫国际中医学院”,2003年起面向海内外招生,开设中医药学、针灸、推拿、护理等专业。由韩国医生金宗赫与河南中医学院在仲景故乡合作创办的中韩云阳传统中医药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专门招收外国学生的国际性中医药学校,向全世界广泛传播中医。
近年来,学院实施了“创特色、上水平、争一流”工程,以发展为主题,狠抓内涵建设,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在教学、医疗、科研、管理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学院实行了全员聘任制;实行了学科制管理,赋予学科带头人以人、财、物的自主权;教学方面实行了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形成了开放、流动、集团化的科学研究机制;形成了以肝胆病、糖病、老年医学、肿瘤、针灸研究和治疗为龙头的特色专科。
目前,河南中医学院全体师生员工人心凝聚,,一心一意搞建设、谋发展,正以昂扬的斗志,迈着矫健的步伐,向全国一流中医药大学的目标迈进,共同开创河南中医学院更加辉煌的明天!
学校网址:

相关问答

中国医科在职研究生院

摘要亲,中国医科大学研究院还招在职研究生的。正式报名:10月10日至10月31日,登录中究生招生网。咨询记录·回答于2022-09-25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还招生在职研究生吗亲,中国医科大学研究院还招在职研究生的。正式报名:10月10日至10月31日,登录中究生招生网。报名计划没有在职研究生计划呀怎……

敏芳在上海

中科院在职中医研究生院

摘要亲,中国医科大学研究院还招在职研究生的。正式报名:10月10日至10月31日,登录中究生招生网。咨询记录·回答于2022-09-25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还招生在职研究生吗亲,中国医科大学研究院还招在职研究生的。正式报名:10月10日至10月31日,登录中究生招生网。报名计划没有在职研究生计划呀怎……

湘剑狠皖

中国医学科学院在职研究生

2022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同年考取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随著名中医学家张珍玉教授学习,2022年毕业并获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执教于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2022年考取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从师于著名中医学家方药中教授,20……

七月的蟹

中国中医科学院在职研究生

在职人员报考在职研究生前,也会考虑招生院校的问题,大部分人员更想要名牌大学的证书证明自己,那么关于医学在职研究生的招生院校有哪些?医学在职研究生的报名人员更多的可能是从事相关行业的在职者,因为这一学科可能需要相关知识的了解掌握。目前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工程大学……

哈笑折腰

中国中医科学院在职研究生院

温州医科大学好。1、从院校资历来分析:温州医科大学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浙江省人民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为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创始成员。杭州医学院是一所由浙江省人民举办,并经中华人批……

躲在WC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