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在职研究生 > 机械工程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

机械工程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

最新回答

天秤座朱丽
我推荐下我的学校好了:兰州理工大学,我也是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
动化的,我们学校是二本,我们专业是学校的重点专业,如果要考一本
学校,机械教学水平达到我们学校的,那分数一般很高的,我们学校分
数收的分数低,你要上A类线的话,可以免费就读!
下面介绍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目前拥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博士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含“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四个二级硕士点、“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硕士点、“机械工程”工程硕士点、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硕士点;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包装工程”、“纺织工程”“工业工程”4个本科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为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掌握现代设计方法、先进制造技术与机电一体化技术,能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及自动化生产、研究与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注重机电结合,以适应社会对机电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毕业生可在科研单位、部门、机电企业(含外资、合资公司)、机电产品进出口公司及商检部门、高等学校从事机械产品、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与制造、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机电控制高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工作,以及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本专业含机电、机制、机设等专业方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设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3个硕士点,同时具有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机械控制工程、CAD/CAM。
学院简介:
2022年,伴随着“实业救国”的教育思想,成立了甘肃省立工艺学校,学校设立机械科,以后发展为甘肃工业大学机电系,2022年3月在原机电系的基础上成立了机电工程学院。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先后为国家输送合格本科毕业生7000多名、硕士毕业生300多名。现有在校生252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学生2100人,博士研究生14人,硕士研究生231人,工程硕士研究生168人,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5人。
坚持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现有教职工121人专任教师117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44人,博士生导师9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1人,享受特殊津贴的专家2人,中国机械工业科技专家1人,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1人,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3人,入选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3人,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4人。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目前拥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博士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含“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四个二级硕士点、“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硕士点、“机械工程”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高校教师硕士授权领域。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包装工程”、“纺织工程”和“工业工程”4个本科专业。“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为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
坚持以科学研究为依托学院设有7个研究所:机电一体化研究所、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现代设计研究所、测控技术研究所、裂纹技术研究所、包装工程研究所和纺织工程研究所,2个教学部:工程图学教学部和机械原理及设计教学部,1个实验中心。“国家有色冶金新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和“甘肃省高新产品中试基地”挂靠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现已形成“数控加工及机电控制”、“裂纹技术与机械强度”、“成套装备与数字制造技术”、“特种装备及其过程控制”、“工业机器人”、“精密加工技术及装备”、“矿山设备及其自动化”、“微型机械加工技术与装备”和“功能性纺织材料与产品设计”等具有明显特色的研究方向。“九五”以来,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项目在内的4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的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4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译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论文30多篇。
坚持以教育教学改革为重点积极贯彻落实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以加快信息技术改造机械学科为切入点,紧密结合甘肃和西部区域经济特点,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学术型、技术型、管理型、经营型、创业型的创新教育体系,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兼顾管理类、营销类和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优化整体知识结构,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围绕适应新世纪机电工程类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积极探索,制定了具有特色的本科生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既注重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又注重学生实践环节的训练,本科生毕业生能尽快适应实际工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一次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学院设有“甘肃省先进制造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注重教学研究,近年来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5项,出版教材15部。
坚持研究生培养的高质量针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直观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启发性等特点,逐步扩大研究生的培养规模,注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坚持研究生培养中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的结合,强化研究生的理论功底和创新意识教育,坚持研究生导师的遴选标准,加强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和自我管理意识。
专业课: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制造基础。
推荐你学机械制造基础,学院有泄露考试题目,我们同学考了130多分,
吧!
材料都差不多~~~~完了我给补充下
cocoabread

工业工程专业是国际上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专业之一。本校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机电工程和管理科学为基础,以工业企业管理创新为重点,培养掌握坚实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技术、现代管理科学和工程的理论与方法,能熟练应用工业工程的知识对企业的生产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以求得企业整体优化的,既懂工程技术又擅长企业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人才。
基本情况
昆明理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始建于2022年,2022年经国家批准获得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点,2022年由工业工程教研室改编成立工业工程系,下设工业工程本科专业和硕士授予点(含工学硕士及工业工程、工程管理领域工程硕士),现有在校本科生近200人,在读研究生80多人。
办学条件
目前,具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2人。师资精良、结构合理。近年来,承担和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攻关和省级重大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20多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及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30多篇。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物流与仓储实验、工业工程装配流水线、人因工程实验和工业工程模拟仿真与优化等功能的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即将落成,可为研究生、本科生的专业课程实践和课外科研活动提供内容丰富的实验环境。图为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场景以及部分获奖证书。
主要课程
基础工业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库与数据结构、管理信息、运筹学、工程、人因工程学、工程经济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建模与仿真、物流与设施规划、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等。
毕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工、商、企、事业单位及等部门,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的规划、设计、评价、预测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就业率
2022年就业率为32%,位居全校就业率前5名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系由原机械制造系和机械电子系拆分组建而成。具有博士后流动站、“机械设计及理论”博士学位授予权,“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全部具有硕士学位以上学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7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人。
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系承担机械振动基础、工程信号分析、机械设计方法、机电产品造型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仿真技术、机械创新设计等本科教学任务。承担硕士研究生机械动力学、现代控制工程、工程信号分析等课程教学。机械振动学科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
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系教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企业委托项目十余项。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SCI和EI检索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编写教材多部。专业背景
机械电子工程是将机械学、电子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机械与电子、计算机以及控制等技术有机结合而产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和新产品,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机电一体化设备以及生产过程自动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科技的发展起着重大促进作用。机械电子工程系所属的机械电子工程学科2022年成为省级重点学科,目前主要承担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中的工程测试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等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研究领域
在工程实践中将机械技术、测控技术、信息机技术和流体传动技术相结合是机械电子工程系的研究特色。通过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形成“流体传动与控制”、“机电控制”、“智能测试与控制”、“机器人技术”、“产品三维建模及力学特性分析”等多个特色突出的高水平学术研究方向,研究工作涉及机械、矿冶、化工等诸多领域。
师资队伍
机电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全部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在读博士2人。
人才培养
近来,机械电子工程学位点每年招收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40余名,每年承担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100余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任务。
教学情况
机械电子工程系每年指导“机械电子工程”方向本科学生100多人,承担了“工程测试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液气压传动与控制”、“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和“机电传动控制”等5门专业必修课,以及“机器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及EDA”、“液压伺服”和“气压传动与控制”等12门专业选修课的教学。近年来,我系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其中吴涛老师获得2022年“校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由伍星教授指导的本科生周俊、刘鑫分别获得NI2022年毕业设计竞赛二等奖及鼓励奖。
合作交流
机械电子工程系教师组成的教学、科研梯队与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学术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有广泛的交流和合作,有效促进了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生产企业解决了许多重大技术难题,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成果
机械电子工程系教师近5年来承担了大量纵向、横向等各类科研项目,合同经费达700余万元,获得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篇,EI收录论文17篇。
发展展望
机械电子工程系将继续引进机械电子工程、流体传动与控制、机电一体化制造等方向的优秀人才,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增强科研实力,进一步拓宽科研领域,强化基础研究,加强国际合作和与企业的联系,保持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的领先优势。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现有在职教师12人,平均年龄6岁,均具有研究生学历,分别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8所不同的高校。年龄结构方面:46~50岁教师5人,占67%;45~36岁3人,占00%;35岁以下4人,占33%。职称结构: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人,占本系教师总数50%,其中:教授3人,占00%;副教授3人,占00%。中级职称以下教师6人,占50%,其中:讲师4人,占33%;助教2人,占67%。学历结构: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人,占33%,目前在职攻读博士1人,其中45岁以下博士4人,占该年龄段教师比例14%。学缘结构中,本校毕业教师5人,外校毕业教师7人,分别占67%和33%。
本科生教学:主要承担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概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数控机床》、《微机原理与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专业英语》等专业学科基础课。承担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先进制造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两个模块方向的模块课程及毕业设计教学工作。
研究生教学:主要承担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方向的《先进制造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负责“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硕士点的建设及管理。已培养各类硕士研究生100余名。
科研成就:承担和完成了国家863、国家攻关和省级重大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60余项,2022年以来承担项目30余项。目前在研科研项目经费200余万元,在研教学研究项目经费170余万元。获国家等各级各类奖励40余项,其中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云南省“百佳创新班组”奖1项,云南省优秀科普作品奖1项。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云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并有多人次获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优秀教学成果奖、教学优秀奖等多种奖励。1人为云南省科技创新型人才。编写教材专著8部,CIMS技术专题音像出版物1部。近年来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及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EI收录25篇。
近年来我校和瑞典布莱金工学院的校际交流计划率先在我系开展,该交流计划在学生培养、教师和教学交流,以及科研交流3个方面开展合作。目前该计划已进行了6年,从我院优秀本科和研究生中择优选送了近40名学生赴瑞典攻读机械工程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生,三批交换学生顺利完成海外学习并取得硕士学位。有20余名双方教师进行互访交流,瑞典基金会为该校际交流已投资150万元。
主要研究领域: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机械CAD/CAM/CAPP/CIMS,数控技术,机械动力学,实验动力学,非线性声学,疲劳与断裂力学,可持续发展,机电产品创新开发,制造业信息化,模具设计与制造等。

毛毛球英子
华北电力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生主要研究学习方向:
流体动力学理论及应用。
流体机械的设计理论与应用。
流体机械监测、控制与故障诊断。
气动声学理论及其在流体工程中的应用。
泵、风机节能理论与技术。
培养方式
1.实行导师负责制,或组成指导小组集体培养。充分发挥导师、学术群体指导研究生的作用。
2.可跨学科专业或与有关研究部门、企业联合培养。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硕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具有高级职称的有关人员协助指导。
3.采用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使硕士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的专业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4.硕士生培养可采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方式。
流体机械及工程就业前景
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应用较广,近几年来更是涵盖了农业、工业、水利、环保、航天、国防等各个领域。由于应用范围广且此专业开设院校较少,所以对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专业毕业生需求量极大。本专业本科,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毕业生可在以下几个方向工作:
1、在流体机械、流体工程、电站运行管理、液压气动、航空航天、从事研究工作。
2、在排水、能源利用等行业有关的研究单位、公司、企业从事设计、策划、生产等工作。
3、在高等院校、管理部门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
以哩哇啦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上述的几种专业方向都已支持在职考研。
若是已就业的人员,便可以选择报考在职研究生进修机械专业。
真巧穆斯林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个专业有必要考研。

机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宽厚的机械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

具有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机械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考研方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可以选择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等方向攻读研究生。

就业方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在机械、汽车、航空航天、能源、化工、电子、材料、冶金等行业领域,从事机械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相关问答

在职机械研究生论文

农业机械化工程重点学科介绍2022年学院农业机械化工程被评为重庆市重点学科,是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的重要里程碑。学院2022年就创建了农业机械化本科专业,2022年又创建了农业机械化工程硕士点。现代本学科有博士生导师1名,教授6名,副教授28名。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7人具有博士学位。学……

猫猫的习惯

机械在职研究生论文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上述的几种专业方向都已支持在职考研。若是已就业的人员,便可以选择报考在职研究生进修机械专业。农业机械化工程重点学科介绍2022年学院农业机械化工程被评为重庆市重点学科,是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的重要里程碑。学院202……

王小丽0125

机械工程在职研究生论文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上述的几种专业方向都已支持在职考研。若是已就业的人员,便可以选择报考在职研究生进修机械专业。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目前有7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工业设计、车辆工程、交通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amy20060207

机械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

一、080200机械工程如下: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全日制: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301数学一、824机械工程理论基础(含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2、机械电子工程方向全日制: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301数学一、824机……

狮子猫的吃路

机械工程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

一、080200机械工程如下: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全日制: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301数学一、824机械工程理论基础(含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2、机械电子工程方向全日制: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301数学一、824机……

super阿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