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在职研究生 > 煤层气专业在职研究生

煤层气专业在职研究生

最新回答

百变粉豹子
“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中国矿业大学
地大武汉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研究生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的煤层气研究与开发方向
那要看你自己的意向了,是男生还是女生,是重工科还是理科,勘查的大部分到各省地调院,地质队等一线勘查单位就业,一年平均六个月在野外,现在看来刚去的话年薪7-8万的样子,等到单独带项目了就多了;少部分到矿山和科研院所就业。煤炭的不太懂,但是矿难的大部分是煤矿,可能钱挺多的,工作主要到煤田地勘单位和煤田吧。地球化学主要重理论研究,可以去一些科研院所就业,当然也可以到其他的地勘单位就业,再加上你本科学的是地质,应该还挺吃香的。
远离的兔子

贺天才田永东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晋城048006)

作者简介:贺天才,2022年生,男,山西晋城人,山西晋城煤业集团总工程师、博士研究生,从事煤炭和煤层气开发工作。

摘要晋城矿区煤层气地面抽采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日产气量已经达到30×104m3,日压缩煤层气10×104m3,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生产实践同时证明煤层气地面抽采可以有效降低煤层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根据目前的实际产气情况计算,煤层气井控制范围内的瓦斯含量每年可以降低约1m3左右,因此煤层气地面抽采可以降低矿井突出危险,减少井下瓦斯涌出量,促进煤矿生产安全。

关键词晋城煤层气开发利用进展

PgressonExploitationandUtilizationofCBMinJinchengCoalmine

HeTiancai,TianYongdong

(ShanxiJinchengAnthraciteMiningGupCompanyL,Jincheng048006)

Abstract:AftertheCBMsuceextractionpjectsinJinchengcoalminedlopedforafewyears,atpresent,thedailyCBMpductionhasreached300,000m3,thedailycapacityofcompressedCBMis100,000m3,whichhasformedacertainscaleofAtthesametime,pductionpracticehaspvedthatCBMsuceextractioncaneffectivelyreducegascontentandgasAccordingtothecurrentgaspduction,gascontentincoalseamscanbeannuallydecreasedby1cubicmeterwithinthecontlscopeofoneCBMTherefore,CBMsuceextractioncanlowertheburstdangerofmines,undergundcoalgasflow-outandimpvecoalsafe

Keywords:Jincheng;CBM;Dlopment;Utilization;Pgress

1开发背景和概况

晋城矿区是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中晋东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个首批煤炭国家规划矿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无烟煤生产基地,属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稀缺煤种。矿区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沁水煤田南部,矿区规划面积3753km2,地质储量6×108t,规划矿井13座矿井。晋城煤业集团作为晋城矿区的开发主体,目前有7座生产矿井和一座在建矿井,2022年核定生产能力3060×104t/a,实际生产原煤3006×104t。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和西安分院的评估报告:晋城矿区规划区范围内煤层气资源总量为6000×108m3,寺河和成庄井田范围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530×108m3。寺河井田东区瓦斯平均含量为03m3/t,西区为6m3/t,北区在地面抽采钻孔施工过程中测定的瓦斯最高含量为7m3/t。成庄井田西南部瓦斯含量最高为62m3/t。矿区煤层透气性系数一般为0239~213m2/MPa2·d,煤层瓦斯压力一般为2~12MPa。

2022年,成庄矿绝对瓦斯涌出量达到239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4m3/t。2022年寺河矿井的绝对瓦斯涌出量达到479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m3/t,为高瓦斯矿井。

目前寺河矿和成庄矿井下瓦斯抽放已经难以满足煤炭安全生产的需要,因此需要通过地面抽采来降低矿井瓦斯涌出量。

2晋城矿区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

煤层气(瓦斯)作为煤炭的伴生资源,不仅对煤矿的生产安全和矿工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最大的威胁,而且还是一种具有强烈温室效应的有害气体。为了切实解除瓦斯对煤矿和矿工的危害,切实从源头上降低煤层瓦斯含量,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晋城煤业集团多年来始终坚持“为安全生产服务、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服务、实现产业化经营”的指导思想,以“井上井下抽采相结合,抽采和利用相结合”为工作方针,不断探索瓦斯治理与开发利用的新途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1煤层气地面抽采

地面钻井预抽,主要是在矿井建设前或煤层开采前进行预抽采,它不受空间约束,不受时间限制,可以提前5年、2022年或更长时间在地面布置大规模井群,进行大面积抽采,既可提高抽采效果,又可形成产业规模,地面钻孔可实现采前抽、采动抽、采后抽的长周期稳定抽放,并且还可起到地质勘探的作用,达到“一井四用”的目的。

从2022年开始,晋城煤业集团先后在潘庄施工了7口煤层气井,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煤层气地面预抽的试验工作,经过十多年的生产试验和技术研究,基本掌握了煤层气井钻井、压裂、排采、集输等一套完整的无烟煤地面抽采技术。从2022年开始,晋城煤业集团从煤矿生产安全的需要出发,先后在寺河矿、成庄矿进行规模化的煤层气地面抽采,至2022年年底在寺河矿区形成150口煤层气井的井组规模,成为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煤层气地面抽采井群,煤层气年抽采能力达到2×108m3,2022年实际瓦斯抽采量达到2022×104m3。

截至目前为止,晋城煤业集团已完成钻井的煤层气井300余口,基本具备抽采条件的煤层气井200口,地面煤层气年抽采能力达到5×108m3,其中投入运行并产气的煤层气井110口,日产气量达到30×104m3,另有40口煤层气井新近投入运行。随着煤层气井组规模的逐渐扩大,地面煤层气产量也不断提高,2022年前半年,晋煤集团的煤层气地面抽采量接近4000×104m3。

煤层气(瓦斯)同时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是我国鼓励开发利用的资源。为此,晋城煤业集团不仅建成了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煤层气地面抽采井群,同时也建立了完善的煤层气利用体系。2022年年底,潘庄煤层气压缩站经过两期扩建,日处理能力达到16×104m3,也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煤层气压缩站。潘庄的煤层气经过压缩后源源不断运送至晋城、长治、太原、郑州、焦作、开封等城市,广泛应用于民用、工业、公共、发电、汽车燃料等行业。另外,潘庄的煤层气也开始向周围的农村居民供应,使他们告别了祖祖辈辈用煤的历史,用上了清洁的天然气。

2022年,晋城煤业集团通过槽车向外运送煤层气870×104m3,就地利用煤层气88×104m3,全年地面抽放的煤层气利用总量达到88×104m3,抽采利用率9%。随着汽油价格的上涨和国内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周边城市购买煤层气的意向也不断增多,仅2022年前半年,晋城煤业集团通过槽车向外运送的煤层气已经超过了1400×104m3。

随着煤层气地面抽采量的不断提高,为充分利用地面抽采的煤层气,晋煤集团加大了对煤层气利用工程的投资和建设力度,目前正在新建两座日处理能力为20×104m3的煤层气压缩站,预计2022年年底可以先后投入运行;从“李庄—晋城—矿区”的煤层气输气管线也正在建设之中,预计2022年年底前可以完成管道铺设,该管线最终的年输送能力将达到9×108m3。这些项目建成后,寺河矿区及其附近的煤层气将得到有效利用。

2煤层气井下抽采

虽然煤层气地面抽采具有不少优点,但目前井下抽放仍然是解决矿井通风和安全生产的主要手段,因此在不断重视煤层气地面抽采的同时,晋煤集团加大了煤层气井下抽采的力度,采用本煤层密集钻孔边掘边抽、边采掘边抽和老空区抽采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抽采的覆盖面和强度。2022年晋煤集团还从澳大利亚引进三台千米钻机,用于寺河矿和成庄矿的井下瓦斯抽放,并在寺河矿成功施工了千米钻孔。

2022年,寺河矿井下瓦斯抽放总量达到10950×104m3,抽放瓦斯浓度平均为55%左右,主要用于发电、煤泥烘干、锅炉、民用等方面。2022年寺河矿实际瓦斯利用量(标态纯量)达到9065×104m3,井下瓦斯抽放利用率达到8%,其中5万千瓦瓦斯电站用气量为4985×104m3,煤泥烘干用气量为6×104m3,其余气量用于锅炉及民用。2022年成庄矿井下瓦斯抽放总量达到5052×104m3,主要为民用和发电。2022年晋城煤业集团煤层气总利用量达到(标态纯量)88×104m3,利用率6%,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50×104t左右。

目前,亚洲开发银行12×104kW煤层气电厂项目已经于2022年初正式开工建设,一期工程预计年底完成。届时,寺河矿及其附近矿井井下抽放的瓦斯将全部达到利用。

3清洁发展机制

晋城煤业集团在利用有形煤层气的同时,还积极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开发CDM项目。晋煤集团亚洲开发银行贷款的12×104kW煤层气电厂项目每年将利用煤层气8×108m3,相当于年减排二氧化碳200多万吨,可以大幅度降低该矿的瓦斯风排量,保护大气和环境。2022年世界银行碳汇基金购买了该项目450×104t(2022年期)的减排量和150×104t的期权,减排购买协议已于2022年12月1日签订,碳基金(JCF)也购买了该项目240×104t(2022年期)的减排量,减排购买协议已于2022年11月签订。

3煤层气地面预抽实际效果评价

通过煤层气地面预抽,可以实实在在地使煤层瓦斯含量降低,瓦斯压力提前释放,从源头上有效控制瓦斯害,促进矿井安全生产。此外,煤层气钻孔同时可以兼作地质勘探孔,煤层气又是优质的能源,因此煤层气地面抽采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

1效果佳,促安全

根据生产数据,截至2022年6月底,寺河煤层气预抽项目100口煤层气井累计产气超过6000×104m3,按该区煤层平均厚度6m、密度为45t/m3计算,这100口煤层气井的控制煤炭储量约9000×104t。也就是说,经过一年多的抽采,该区煤层气井控制范围内的煤层吨煤瓦斯含量平均降低了约66m3。目前这100口煤层气井的日总产气量已经上升至25×104m3,以此数据计算,未来每年可使该煤层气井组控制范围内的吨煤瓦斯含量降低约1m3左右。这样,该区经过7~8年的地面预抽,抽放区域内煤层的吨煤瓦斯含量即可降低到8m3以下,达到相对安全的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晋煤集团目前已施工的煤层气井中,SH-003号、SH-075号、SHX-108号、SHX-112号和SHX-115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瓦斯井现象,这在全国都十分少见,因此通过地面钻孔预抽,不仅降低了煤层瓦斯含量,而且释放了瓦斯压力,减小了矿井开采过程中瓦斯突出的危险。

2用途多,投资省

煤层气井开发过程中,可以获得大量煤层及其顶底板深度、岩性的翔实数据,和煤层瓦斯含量、富水性的详细资料,这些数据和资料也是未来煤矿采煤过程中必需的信息。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处理利用,可以提高资料的利用效率,节省勘探投资,因此煤层气地面钻孔还具有地质勘探孔的作用。

煤层气井的井间距一般为300~400m左右,远小于普通煤炭精查勘探孔的井间距,因此煤层气井钻探所获得的参数精度相对要高。目前晋煤集团正在将煤层气井控制区域内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并据此绘制出更详细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和煤层厚度等值线图,不久将应用在该区煤矿的煤炭生产中。图1和图2是利用煤层气井开发资料绘制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和瓦斯含量等值线图,这些图件的精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图1据钻井资料绘制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图2据解吸和解吸资料绘制的瓦斯含量等值线图

随着未来煤炭的开采,煤层气地面预抽孔还将具有采动抽和采后抽的功能,可以在煤炭开采的不同阶段对矿井瓦斯进行抽放,从而延长气井的生产周期,大大提高煤层气井的利用率,真正实现一井多用。

3浓度高,利用广

井下抽放的瓦斯由于其浓度相对较低,往往只能就地发电或燃烧,利用价值低,效益差,而地面抽放的煤层气甲烷浓度通常都高于95%,因此具有更广泛的用途和更高的利用价值。地面抽放的煤层气除可以用于发电和燃烧外,还可以用作汽车燃料,目前晋城市汽车用压缩煤层气的销售价格为2元/m3,利用价值远远高于发电和燃烧,另外煤层气还可以通过压缩或液化运送至其他城市,因此利用价值高,效益好。

目前晋煤集团地面抽采的煤层气多过压缩的方式运送到了周边城市进行利用。截至目前为止,潘庄煤层气压缩站已经压缩煤层气2500×104m3,市场用户反映好,购买需求强烈。

4晋煤集团煤层气开发利用规划

“十一五”期间,晋城煤业集团将紧紧围绕晋城矿区总体开发规划,开展规模化的煤层气抽采工作。生产矿井将提前5~7年或更长时间布置地面钻孔进行抽采,以降低煤层瓦斯含量和释放瓦斯压力。井下抽采主要采用模块式预抽、本煤层密集钻孔边掘边抽、边采边抽和老空区抽采相结合的综合抽放办法,加大抽采的覆盖面和强度,最终形成井上、井下抽采相结合。待开发矿井将从目前开始地面预抽,力争通过预抽,到新井投产时将煤层瓦斯含量降低到10m3/t以下,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新井安全的可靠程度,实现安全生产,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矿井通风投入,降低巷道建设成本,从而降低新井基建投资。

预计“十一五”末,晋城煤业集团将在现有高瓦斯矿井和新建矿井中施工2022口地面煤层气抽采井,并进一步完善井下瓦斯抽放体系,加大瓦斯的抽放力度,使井上、井下的煤层气年抽放量达到18×108m3。届时,晋煤集团将全面实现煤层气井上、井下共同抽采,建成采气采煤一体化的生产格局,真正建立本质安全型的煤炭企业。

参考文献

[1]袁亮2022,松软低渗透煤层群瓦斯抽采理论与技术北京:煤炭工业出版杜

[2]林柏泉,张建国矿井瓦斯抽采理论和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杜

四合院追糖葫芦
郁闷,一楼的看地质大学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的招生简章了么?这就是专门的煤层气专业,同样的专业在矿大和河南理工也有,本科和硕士甚至还有博士呢。
一森有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创建于2022年建校之初,历经矿产地质及勘探系、可燃矿产地质及勘探系、能源地质系、能源学院等演变,由石油天然气地质及勘探、煤田地质及勘探二个专业发展而来。在能源学院的建设历程中,曾经涌现了一批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如提出“陆相生油”理论的中国石油地质专业主要创始人潘钟祥教授、我国第一个煤田地质专业的创建者杨起院士等。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能源学院积极开展高素质、有特色的人才培养,逐渐形成了重视地质理论基础、强化实际动手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为中国能源工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品学兼优的科技人才和管理骨干,由能源学院培养的三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傅家谟、殷鸿福、张彭熹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能源学院目前由石油地质、石油工程、能源与环境三个教研室组成,有教职员工50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授15人(博导13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4人,另有退休后返聘的教授(博导)6人和兼职教授4人。在人才队伍中,中青年教师是教学与科研的中坚力量,他们多数拥有博士学位并曾在、英国、加拿大、德国、荷兰等科学技术先进的国家留学或进修过,有获全国青年地质科技银锤奖2人,“优秀青年教师奖”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2人,进入原地质矿产部跨世纪人才计划的1人。
在学科结构上,能源学院设有“矿产普查与勘探学”博士后流动站、“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田开发工程”及“能源地质工程”三个二级学科的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点、“油气井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在“石油工程”和“资源勘查工程”二个专业招收本科生。其中,“矿产普查与勘探”和“油气田开发工程”分别为国家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资源勘探工程”为国家重点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油气地质方向)被确定为我校工科教学基地。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00余名、硕士研究生70余名、工程硕士研究生100余名、本科生180余名,现有各类学生1208名,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接近1:1。
能源学院拥有较雄厚的科研实力,不断追踪世界学科发展动态,立足于学科发展前缘。围绕着含油气盆地地质及勘探开发,形成了多个特色明显、处于领先地位的研究领域,如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含油气盆地分析、油气成藏动力学、储层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天然气地质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油气井动态分析、油藏工程、油藏数值模拟等。在长期的科研活动中,能源学院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等集团公司及等部门开展了广泛的合作,研究领域涉及到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二连盆地、东海海域、南海海域以及国外等含油气盆地。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攀登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以及横向合作项目120多项,2022年科研经费增长至1500万元。许多项目获得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的评价,先后有17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出版专著11部,发表论文440多篇,其中,进入SCI、EI及ISIP三大检索系的论文40多篇。
能源学院实验室建设快步发展,仪器设备性能优良,实验教学条件良好。下设能源基础室、有机地化室、沉积岩石学室、油气田开发室、油层物理室、数值模拟室和能源信息分析室。
能源学院依托国有大型石油企业和科研院所(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大庆油田、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通过多年的建设与完善,建成了多个具有多层次(本科、硕士、博士和工程硕士)、多功能(本科生产实习、研究生论文基地、工程硕士办学点和教师科研基地)特色的“产-学-研实习基地”。
另外,我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油气地质方向)已被确定为我校工科教学基地。
能源学院一直奉行以科研促教学的办学思想,提出了“科研成果进课堂,科研参与促成长,科研经费助教学,科研协作搭桥梁”的科研促教学办学模式。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高素质、有特色的人才培养,形成了重视地质理论基础、重视实际动手能力、重视创新意识的人才培养特色,着力打造具有地质大学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传统就业率多年来一直居全校之首。
新世纪的能源学院正以高昂的姿态、百倍的信心阔步前进。
科研方向
层序地层学
层序地层学虽属于现代地层学的范畴,但从学科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内容来看,已远远超过了地层学所涉及的范畴。层序地层学将年代地层学与现代沉积学、全球海平面升降结合起来,通过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在时间地层单元内进行地层充填结构和展布样式的研究,在盆地油气勘探和开发领域,包括盆地沉积演化史分析、地层与储层预测、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及至油气藏描述等方面,均取得了成功。因而层序地层学不仅变革了传统地层学和沉积学的理论,而且已成为一门能够指导油气勘探的应用科学。在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强大生产力的推动下层序地层学作为地层学的新的分支学科正在不断发展、完善。
我院层序地层学研究方面实力雄厚,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在国内外多个盆地和地区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有:层序地层与隐蔽圈闭预测研究、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研究、河流相层序地层研究、前陆盆地层序地层研究、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等。
沉积学与油气储层
沉积学是对沉积物的来源、沉积岩的描述和分类以及沉积物形成过程进行研究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广泛,包括沉积岩、沉积环境、沉积相、沉积过程及沉积矿产等多个方面。沉积相的研究贯穿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全过程,主要研究烃源岩、储集层和盖层的沉积条件及有利相带分布、以及地层、岩性圈闭形成条件的分析。油气储层研究是利用地质、、测并、试井等资料和各种储层测试手段,以沉积学原理为指导,研究和解释油气储集体所形成的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及其形成机制,分析与确定储层的地质信息及不同层次的非均质性特征.提高油气勘探与开发效果。
该研究方向为我院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研究实力雄厚,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有:沉积相与油气、油气储层综合预测、储层成岩作用、油气储层表征与建模等。
油气地球化学与油气成藏
油气地球化学与油气成藏主要研究油气的成因、运移、聚集、演化和分布规律。油气地球化学主要研究油气的成因,包括有机质丰度、类型、油源对比等;油气成藏主要研究油气成藏条件、成藏作用、成藏过程及成藏动力学等。
该研究方向为我院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研究实力雄厚。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有成藏动力学与含油气、油气运移、油气地球化学、油藏及开发地球化学、根缘气及天然气成藏序列等。
含油气盆地分析
盆地分析是地质学中多学科交叉的重要学科领域,它围绕着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沉积充填、后期改造及矿产资源分布规律等问题开展综合研究。含油气盆地分析注重研究盆地的形成、演化、改造过程以及它们与油气资源分布、油气成藏作用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含油气盆地构造学分析、地层学与沉积学分析、沉降史和热史分析、石油地质学分析等。
该研究方向为我院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研究实力雄厚。
石油构造分析
石油构造分析是构造地质学与石油地质学相结合的产物,包括石油构造分析的理论基础、石油构造分析的实例以及与油气形成和分布有关的构造作用、构造样式及构造规律性等。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含油气盆地内的构造作用和构造样式,不仅要研究含油气区大地构造、区域构造和盆地构造分析,而且还要研究盆地内各次级构造单元(坳陷、隆起、凹陷、凸起、二级构造带(油气聚集带)、油气构造圈闭)的石油构造地质条件。
该研究方向为我院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研究实力雄厚。
煤层气地质与开发工程
在煤层气生成、聚散及成藏的地质过程分析、煤层气生储过程演化与成藏配置关系、煤储层物性及其控制机理、煤储层气-水两相渗流机制、煤层气驱动运移机制、气-固-流耦合作用对煤层气产出的影响以及煤储层伤害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构建了煤层气吸附-解吸-扩散-渗流的地质模型。以煤层气富集性与可采性为切入点,探讨煤层气有利区块的判识标准,建立符合煤层气地质特点和产业发展要求的资源评价体系,通过煤层气地质调查圈定有利区带并作出准确地质评价。开展注气提高煤层甲烷采收率和在深部煤层中进行CO2埋存等方面的相关研究。
能源利用与环境工程
包括洁净能源研究、含能源盆地分析与计算机模拟、环境地球化学与环境保护、应用有机地球化学等。
洁净能源研究:研究洁净能源的天然产出与人工洁净化方法,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含能源盆地分析与计算机模拟:结合地质学的方法和现代计算机的模拟技术分析盆地的形成、演化和煤油气的聚集规律。环境地球化学与环境保护:用环境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影响现代环境的各种地质因素和与之相关的人为因素及其对策。应用有机地球化学:用有机地球化学的理论和分析测试技术研究黑色页岩及其伴生矿产包括部分贵金属矿产和煤油气的形成、演化和富集规律。
油气田开发理论与方法
主要包括二次采油方法、提高采收率理论与方法、油气井动态分析、调剖堵水方法、压裂酸化优化设计、井网优化等研究方向。
我校在油气藏开发工程方面取得了一些有特色的结果,承担973项目及省部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与国内大油气田有广泛合作。
油气开采工程
油气开采工程理论与技术是综合运用数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渗流力学、物理、化学、地质、热力学、电子、机械、生物等理论和技术,经济、快速、安全、有效地开采石油天然气的一个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方向。
近年来,水平技术、大位移井技术、化学提高采油率技术、生物采油技术、物理采油技术、稠油热采技术、煤层气开采技术、连续油管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得采油采气工程理论与技术成为理论研究活跃、应用前景广泛、经济效益巨大的一门科学。
该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采油采气工艺、采油机械、修井、测井,增产措施等,是油气田开发的最重要环节。
油气藏工程
油气藏工程是油田科学开发的基础,是油田开发过程中至始至终都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油气井的产能评价、油气藏的开发井网设计、油气藏的动态分析与动态预测、合理井网调整与加密、剩余油分布预测等,油气藏工程理论研究与应用是我院的特色和强项之一,目前与全国各大油田都有业务联系。
油气渗流理论与应用
油气渗流力学是整个油气田开发工程的基础,它源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法国的水力学,兴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盛于二十世纪中叶,目前发展有所减缓。矿场工程师们利用渗流力学理论和方法,探索油气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油、气、水等地体流动所遵循的规律,制定正确的油气田开发方案和开发调整方案、评价油气储层、分析区块开发动态、有效地控制和调整开发过程。现代油气田开发越来越注重科学地认识和改造油气藏,尊重客观规律,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多的油气,渗流力学是认识油气藏、高效开发油气藏以及改造油气藏的科学基础和重要工具。我院教师在非线性渗流、煤层气渗流、水平井渗流、垂直裂缝井渗流和气体渗流以及相应的工程应用方法研究亦取得了一些有特色的结果。目前的研究方向有:
(1)多相流体渗流研究
以岩心流动实验为基础,油藏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相结合,进一步探索多相流体渗流规律,精细描述开发中后期油层渗流场特征;
(2)压力敏感介质渗流研究
以高温高压油气田开发为背景,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开发过程中由于压力变化而导致的储层敏感效应,研究孔隙度、渗透率等储层物性参数变化规律,通过数学建模研究储层压力敏感效应对可采储量的影响;
(3)低渗透介质渗流研究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油气在低渗透介质中的渗流规律,并结合油气井压裂、酸化、打水平井等增产措施,研究垂直裂缝井、水平井渗流问题,形成垂直裂缝井、水平井不稳定压力分析系列方法;
(4)煤层气渗流研究
根据煤层气开采特点,研究多重介质中有吸附和解吸发生的煤层气不稳定渗流问题,给出煤层气开采动态分析和预测方法;
(5)非流体渗流研究
研究聚合物、完井液、堵水剂等非流体在地层中的渗流行为,分析储层损害、堵水效果等。
储层建模与数值模拟
我校在此领域内有着突出的优势,在与国内主要油田的合作研究中,形成了以岩心、测井和多资料相结合的、以储层精细划分与对比为基础的、以建立油藏地质模型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并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以岩心、测井、三维资料为基础,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理论与技术,建立精细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及油气田开发的地质模型。在精细、等时的地层单元内开展储层,隔层预测与评价研究,能大大提高地层预测的准确性,为油田开发中注、采井布署提供科学依据,为流体流动最佳数值模拟提供岩石物理模型。
油藏模拟是油藏管理内容的一部分,其目的是针对某一油藏,以最小的资本投入和操作费用获得最大的油气采收率。油田管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从油藏现状出发,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采收率所需要的最佳技术。而油藏模拟是获得这一目标最高级的方法。
现代油藏经营管理
油藏经营管理是油藏区块作为对象,根据开发的各个不同阶段,以油藏管理部门为核心,组织物探、地质、油藏工程、采油工艺、地面建设、经济分析等人员成立项目小组,确定分工与合作,共同协调管理。是以确定的目标情况下,各部分协同完成目标,达到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达到科学开发油气田的目的,现代油藏经营管理在我国的研究才起步,目前还不能完成照搬国外的模式,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现代油藏经理模式的研究。
师资队伍
能源学院现有院士1名
杨起
能源学院在职教授(排名不分先后顺序)
樊太亮(博导)、邓宏文(博导)、李治平(博导)、侯读杰(博导)、汤达祯(博导)、
李宝芳(博导)、林畅松(博导)、陈开远(博导)、姜在兴(博导)、于兴河(博导)、
刘大锰(博导)、黄海平(教授)、黄文辉(教授)、肖建新(教授)、唐书恒(教授)、
张金川(教授)、何登发(教授)、郭少斌教授)、王晓冬(教授)
能源学院现有副教授(排名不分先后顺序)
陈昭年、陈程、王红亮、毛、刘景彦、陈永进、丁文龙、刘鹏程、王宏语、李胜利
地大能源学院网站:上面有任何一个导师的联系方式。
仟木源家居
地质科学与工程系介绍
--------------------------------------------------------------------------------
地质科学与工程系(以下简称地质系)主要承担矿产普查与勘探博士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硕士点、古生物地层学硕士点、地质工程硕士点、地质工程本科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并肩负我校地质学科的教学改革以及青年教师的培养。地质系的师资队伍力量雄厚,有教授7人,博士及在读博士9人,中青年教师中全部具有硕士学位。地质系的教师们严谨治学,精心施教,勇于创新,“系部级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方案的研究与实践”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地矿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目前承担的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杂遗迹组构的三维可视化分析及其在储层评价的应用”、“天然纳米石墨结构及矿床成因研究”,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陆相生物遗迹群落的组成、结构与遗迹模式研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专项子课题“以瓦斯地质数量化理论为基础的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研究”以及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主任:张子戌(教授、博导)
副主任:宁超(副教授、硕导)
师资力量
教授:齐永安博士、博导李凯琦汤友谊冯有利博士庞绪成博士曹高社博士后
副教授:张晓东博士王恩营博士在读王素玲司荣军博士陈江峰博士潘结南博士
讲师:易伟欣硕士许建国刘保民硕士吕闰生硕士
专业介绍
研究内容
地质工程学科是运用地质学理论,研究各种矿产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勘查方法(资源地质勘查),以及各类工程建筑场区地质条件的勘察方法(工程地质勘察)。其中矿产资源包括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水气矿产等,工程地质勘察包括道路、桥梁、水库、建筑物等。
发展历史
前身为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4年本科,2022年设立于郑州煤炭工业学院。2022年10月,随郑州煤炭工业学院并入焦作矿业学院。2022年,按照颁发的《高等学校工科本科专业目录》,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改名为煤田地质勘查专业。2022年,煤田地质勘查专业改名为地质矿产勘查专业。2022年,根据颁布的《工科本科引导性专业目录》,地质矿产勘查专业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调整合并,设立地质工程专业。2022年,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本专业的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两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是我校最早被原煤炭工业部和河南省教委确认的省部级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教学计划
重点学科
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是我院最先被原煤炭工业部和河南省教委确定的重点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一批实力雄厚、理论造诣深、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本学科在痕迹学理论与应用、瓦斯地质、煤层气地质、基岩水运移理论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研究水平,曾多次参与组织和出席国际性学术会议。
本学科在国内同行学术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并与英国里丁大学、法国里尔科技大学、阿根廷土库曼大学和筑波大学有良好的科研合作及学术交流关系。
本学科现有4个主要研究方向:
痕迹学理论与应用
瓦斯地质与煤层气
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
水资源与环境地质
(一)痕迹学理论与应用方向--学术带头人:胡斌教授齐永安博士
痕迹学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学科,它把沉积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和地球化学汇集一起,利用生物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进程中产生的各类构造和组构,来识别不同类型的沉积环境和不同级别的层序界面。
痕迹学的研究成果,自八十年代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盆地的环境解释、充填历史和储层预测以及油气田的勘探开发等方面。
在国内,本方向最早将痕迹学理论与事件沉积学引入我国。为了推广和普及痕迹学及其研究成果,本学科点研究人员应国内各部门之邀,先后在长沙、武汉、洛阳、南京、贵阳、东营举办了痕迹学专题讲座或讲习班,并多次邀请国外著名学者来华讲学和访问,也多次派人出去研修、讲学、访问和参加学术会议,并指导了一些国外研究生。
近年来,本学科点研究人员先后承担了国家“九五”、“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吴贤涛教授、胡斌教授和齐永安博士受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部委托评审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单项申请。
(二)瓦斯地质与煤层气方向--学术带头人:苏现波教授张子戌教授
矿井瓦斯是引发煤矿重大恶性事故的隐患,长期以来一直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同时,瓦斯(煤层气)也是一种新的能源。瓦斯地质与煤层气研究,应用地质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煤层瓦斯赋存、运移和分布规律,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和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方法,以及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工艺。
从七十年代开始,本方向长期致力于瓦斯地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首次承担了列入部级科研计划的瓦斯地质研究课题;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瓦斯地质学术专著《瓦斯地质概论》;最早招收了瓦斯地质硕士研究生;组织召开了我国首次瓦斯地质学术会议。
三十余年来,瓦斯地质研究方向先后承担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等瓦斯地质研究课题20余项,获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国家专利2项。上述研究成果,奠定了瓦斯地质学科在我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使瓦斯地质在我国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本研究方向自2022年涉足煤层气地质学、煤层气勘探开发工艺研究以来,在国内已有一定的影响。
“华北地区煤中裂隙的类型和成因”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第一个煤层气方面的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提出的“构造煤发育区煤层气‘顶板储层强化法’开发工艺”课题,已获河南省科委资助。

相关问答

煤炭专业在职研究生

2022年3月出生于黑龙江省龙江县。2022年9月进入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学习。2022年7月毕业分配到原煤炭部地质局物探研究院工作,2022年4月调入中国煤田地质任团委书记。2022年12月任中国煤田地质党委办公室任主任。2022年9月—2022年7月在党校在职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2……

爱吃牛蛙的鱼

煤矿专业在职研究生

2022年08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省煤矿学校1(现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机采专业学习;2022年09月至2022年08月,在北京煤炭管理学院(现华北科技学院)矿业工程管理系采矿工程管理专业学习;2022年08月至2022年08月,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在职研究生班管理工程专业学习;2……

小梅0429

煤化工专业在职研究生

简介: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是高技术基地型研究所,2022年10月,在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煤炭研究室基础上改为室,名称为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室。2022年,煤炭研究室扩建为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学研究所并开始向太原搬迁。2022年9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围绕……

脸红红1121

煤矿类专业在职研究生

2022年08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省煤矿学校1(现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机采专业学习;2022年09月至2022年08月,在北京煤炭管理学院(现华北科技学院)矿业工程管理系采矿工程管理专业学习;2022年08月至2022年08月,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在职研究生班管理工程专业学习;2……

xiaoqiao945

煤层气专业在职研究生

煤层气这几年发展不错,但是这几年就业比较难,建议你能上那种单位招研究生,上完研究生后,可以直接留在这个单位。我们单位就招煤层气专业的研究生有机会,可以Q聊1254044241、煤层气专业就河南理工大学来说,主要课程时工程地质学类、煤层气相关书籍、力学类、物理化学类、地球物理学类、煤层气开发开采类书籍……

天蝎兔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