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成人高考艺术概论真题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49

绰号昵称
首页 > 成人高考 > 往年成人高考艺术概论真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nnywong1990

已采纳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很多小伙伴对于考试的复习方面都比较不知如何下手,为了帮助更多考生,下面就由湖北成人高考辅导网为大家介绍湖北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8)的内容,希望对考生们能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戏剧的根本特征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 ) A.戏剧行动、戏剧冲突 B.戏剧表演、戏剧欣赏 C.戏剧批评、戏剧行动 D.戏剧冲突、戏剧欣赏 答案:A 2.世界上被人们称作“第七艺术”的是__________。( ) A.电视 B.音乐 C.建筑 D.电影 答案:D 3.“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句名言出自__________。( ) A.狄德罗 B.巴尔扎克 C.埃斯库罗斯 D.鲁迅 答案:D 4.戏曲将表现审美意境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其主要表现手段是__________。( ) A.表演性 B.程式化 C.戏剧性 D.抒情性 答案:B 5.电影艺术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 ) A.英国人爱尔维修 B.德国人尼采 C.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 D.俄国人别林斯基 答案:C 6.电视作为最年轻的艺术,最早产生于__________。(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中国 答案:B 7.舞蹈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 ) A.姿势、表情、情感 B.姿势、结构、动作 C.姿势、节奏、呼吸 D.姿势、造型、色彩 答案:B 8.表情艺术最基本的美学特征是__________。( ) A.科学性和技艺性 B.造型性和表现性 C.抒情性和表现性 D.技艺性和抒情性 答案:C 9.法国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作品《塔希提的妇女》的作者是__________。( ) A.塞尚 B.高更 C.德拉克洛瓦 D.米勒 答案:B 10.俄国“巡回画派”中最著名的作品有《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女贵族莫洛佐娃》,其作者是__________。( ) A.列宾 B.苏里柯夫 C.委拉斯贵支 D.乔托 答案:B 、18世纪,欧洲绘画进一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静物画、动物画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涌现出一批杰出的画家,其中__________的《战舰归航》是当时的代表作之一。( ) A.鲁本斯 B.伦勃朗 C.透纳 D.夏尔丹 答案:C 12.法国浪漫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梅杜萨之筏》是__________的作品。( ) A.籍里柯 B.库尔贝 C.米勒 D.雷诺阿 答案:A 13.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草垛》等是法国__________的代表作品。( ) A.后印象主义 B.新古典主义 C.浪漫主义 D.印象主义 答案:D 14.《向日葵》是后期印象派画家__________的静物油画。( ) A.米勒 B.莫奈 C.梵•高 D.高更 答案:C 15.《大卫像》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__________的重要作品。( ) A.达•芬奇 B.拉斐尔 C.罗丹 D.米开朗基罗 答案:D 世纪下半叶出现了罗丹的名作《思想者》、《巴乐扎克像》等。( ) 答案:A 17.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塑造于约__________年。( ) A.公元前200 8.公元前100 C.公元200 D.公元100 答案:A 18.我国的彩塑到盛唐达到了顶峰,此时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__。( ) A.云冈石窟像 8.麦积山石窟像 C.山西晋祠像 D.敦煌塑像 答案:D 19.《祭侄文稿》的作者是__________。( ) A.王羲之 8.颜真卿 C.柳公权 D.张旭 答案:B 20.书法艺术产生于__________。( ) A.日本 B.朝鲜 C.中国 D.古罗马 答案:C 二、筒答题:21~23小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 21.简述工艺艺术的基本特征。 答案:(1)工艺是指既具有审美特性,又有较强的物质特性,既表现出审美价值、又可以体现一定实用价值的造型与空间艺术。 (2)工艺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①实用与审美结合; ②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精神性; ③讲究技能与创造。 22.简述矛盾冲突在戏剧艺术中的地位作用。 答案:矛盾是戏剧的核心,戏剧是通过表现故事的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的。戏剧和其它的艺术作鼎不同,必须表现矛盾冲突,并且要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没有矛盾冲突,严格说来就没有戏剧。戏剧要按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演出,但这些情节必须贯穿矛盾冲突才能展开。戏剧矛盾的提出和解决,是在推动情节的发展中解决和完成的。 在戏剧中,矛盾冲突可以表现为人物之间的各种冲突,也可以表现为人与环境的冲突,也可以表现为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这些冲突实际是社会生活中矛盾斗争在戏剧美中的反映。 23.简述中国戏曲艺术的审美意义。 答案:中国戏曲艺术,作为戏剧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既具有戏剧的共同特征,又因其独特的表现手段和独有的审美特征,从而有别于其他戏剧形式。尤其是戏曲艺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充满着一种“似与不似”的写意性,将表现审美意境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属于一种表现性的综合艺术,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在世界戏剧艺术中独树一帜。 三、作品赏析题:24~26小题,请任选其中两小题作答。若3小题都作答。只按前两小题的得分计入总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 24.《马踏匈奴》 答案:西汉霍去病墓石刻之一。霍去病墓冢周围立有各种石刻动物,而《马踏匈奴》则是这项纪念碑群雕的主体。在这件高l68厘米的主题雕刻中,作者运用寓意手法,以一匹气宇轩昂的战马来象征西汉政权的声威和霍去病的战功;以战马将侵扰者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来赞颂霍去病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建树的奇功;那失败者仰卧马下垂死挣扎,手中握有弓箭,尚未放下武器,反衬出战马的英雄气概的同时,告诫人们不可放松警惕。这件作品的外形轮廓雕刻得极其准确有力,马头到马背部分做了大起大落的处理,形象十分醒目。《马踏匈奴》石刻是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典范,是西汉纪念碑雕刻取得划时代成就的标志。 25.《梁祝》 答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由何占豪、陈钢作曲,写于1958年,翌年五月在上海首演。乐曲取材自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吸收浙江越剧唱腔作素材,按戏剧构思布局,全曲以故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三段剧情——相爱、抗婚和化蝶为主要内容,分成三个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乐曲综合采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深入细腻地描绘了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与意境。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在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方面作出了成功的努力。 26.《一江春水向东流》 答案:中国电影故事片,由蔡楚生、郑君里导演。影片有三条情节线索:一条是素芬与婆婆、孩子所经历的苦难生活,真实地表现了抗战时期沦陷区和国统区人民的贫困与痛苦,有着强烈的控诉作用;另一条是张忠良由一个抗日爱国青年走向堕落,混入腐败的上层社会的过程,影片围绕这一条线,还写了一批政客、官商,有力地暴露了国民党官僚统治集团不顾民族危机,大发国难财的罪恶和他们荒淫无耻的生活;第三条是写张忠良的弟弟张忠明投奔山区游击队,战后留在解放区工作。影片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欢,以更广阔的人生画面,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苦斗和受难,在抗战后继续忍受的欺压与凌辱诉之于银幕。影片中三条情节线索交织发展,对比描写,构成了抗战前后中国现实生话昀真实画卷。这部影片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史诗式影片,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最高峰。影片典型地体现了导演善于动用虐影艺术的综合手段,从观众的审美要求和欣赏心理出发,采取对比手法,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独特艺术风格。这部史诗式的影片有着辽阔的社会背景,事件纷繁,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时间跨度大,但脉络清楚,层次分明,首尾呼应默契,时空转换不露痕迹,情节步步展开,直至高潮结局。 四、论述题:27~28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7.试述表情艺术的种类及基本特征。 答案:(1)所谓表情艺术,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是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 (2)音乐是以人声或乐器声音为材料,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审美情境的表现性艺术。音乐以旋律、节奏、和声、配器、复调等为基本手段,以表达人的审美情操为目标,具有较强的情感表现力。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体现为: ①表情性; ②象征性; ③想象的自由。 (3)舞蹈是以审美规范化了的有组织、有节奏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节奏、表情、构图、造型等要素,创造形象和表现情感的艺术样式。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①动作与姿态的造型性; ②突出的抒情与表现性; ③鲜明的节奏与韵律感。 28.试述语言艺术的种类及基本特征。 答案:语言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影视文学等。 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决定于语言的特性,集中表现如下: (1)形象塑造的间接性 文学用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不能像绘画那样使用色彩和线条塑造出直接可视的形象,也不能像音乐的形象那样是可以由听觉直接感知,更不能像雕塑那样塑造出占有三维空间的实体形象。 文学塑造形象的方式是间接的。因为语言是一种抽象的代表一定概念的符号,文学家只能使用这些符号对自己心灵中孕育成功的艺术形象进行传达,而不能直接塑造形象本身。文学读者总是结合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并且凭借着自己的理解能力来想象作品中描写的形象。不同的读者,由予生活经验与理解能力的差异,对于同一作品中的形象的把握也会出现各种差异。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2)艺术表现的广阔性 文学所使用的语言手段拥有无比广泛的表现能力,它能够表现作家所意识到的一切事物,包括存在于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的事物,例如在小说中,不仅可以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以及生活环境等,而且可以直接地深入地写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像这样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思想、情感、意念和感觉等,是别的艺术门类无法做到的。 (3)艺术创作的情感性 一切艺术作品从总体上讲都离不开情感性与思想性,但是,由于语言艺术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等方面独具特色,因此,文学作品的情感性和思想性就显得格外突出。托尔斯泰认为“艺术的印象只有当作者自己以他独特的方式体验过某种感情而把它传达出来时才可以产生。”由此可见,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必须包含着作家的感情,而且,文学作品由于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在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344 评论

篠田麻里子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湖北成人高考网分享:2022年成人高考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专升本《艺术概论》 ,答案来自考生回忆(后期持续更新中),仅供参考。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意大利画作《雅典学派》的创作者() A.达芬奇 B.提香 C.拉斐尔 D.米开朗基罗 【答案】C 2.下列艺术类型中,属于综合艺术的() A.建筑没计 B.绘画文字 C.戏剧影视 D.雕塑书法 3.荷兰画家凡高名作《向日葵》的风格属性() A.立体主义 B.印象主义 C.新古典主义 D.超现实主义 4、下列经典民乐作品中,属于古筝演奏的是() A.《十面埋伏》 B.《二泉映月》 C.《百鸟朝凤》 D.《渔舟唱晚》 5.下列园林中,属于私家园林的是() A.圆明园、寄畅园 B.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 C.豫园、颐和园 D.留园、网园 三、作品赏析题:24~26小题,请任选其中两小题作答。若都作答,只按前两小题的得分计入总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要求陈述作品的作者及其国别(或地区)时代,结合个人所学理论和审美体验阐述作品的基本内容,分析作品的形式特点和风格。 24.洛神赋图赏析 答: 《洛神赋图》是一幅绢本设色画。画家顾恺之将曹植的内心情感描绘得淋漓尽致。曹植洛神之间相恋的故事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无奈人神有别,只能空留怀念。画家顾恺之细致入微的描述也能体会到那种爱而不得的失望之情。画家顾恺之塑造的众仙嬉戏、鹿角马面、海龙、飞鱼、六巨龙驾驶的云车等仙界细节与岸上的凡人生活,山林、流水、珍奇异兽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营造出奇幻缥缈的幻想世界,抒发出了内心世界的浪漫主义情怀。 25.电影赏析《罗生门》 一、多层与复调:叙事结构 “复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发生、相关但不同的声部的组合。这些部分是独立的,但又和谐地统一为一个整体,相互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以对位法为主要创作手法。 这种原本属于音乐的手法,也非常适合故事性、叙事性很强的电影艺术。在电影史上,典型的复调叙事并不多见,大多是普通的单线叙事和史诗叙事。 而《罗生门》在其中脱颖而出,成为经典的“复调”叙事作品 二、隐喻性与现代性:视听语言 在不同的运动和固定镜头的穿插间形成了极强的隐喻,并在蒙太奇的对接中实现了隐喻的哲理升华,这部电影对人性的追问的终极价值高于普通电影,使其经久不衰。 三、哲思与批判:文化意义 “这部电影最吸人的一个特点就是特别难确定它讲的是什么。” 《罗生门》彻底解构传统电影情节本身的意义和价值,让“情节”本身,连同“情节”所展现的内容,成为解读导演思想精神的重要元素。 26.小提琴演奏《梁祝》的赏析 “从题材上看,这首作品是协奏曲,协奏曲是一种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大型器乐作品,他的特点是独奏部分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技巧性,在音乐作品进行中,独奏与乐队常常轮流出现,相互对答、呼应和竟奏《梁祝》是小提琴协奏曲,是小提琴与乐队的协同演奏,中小提琴有很多高难技巧演奏,协奏曲一般分为三个乐章:一乐章是热情的快板;第二乐章是抒情的慢板,具有叙事风格;第三乐章是欢快的舞曲。《梁祝》是单乐章的协奏曲,既有热情的快板,也有抒情的慢板。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更多内容请敬请关注湖北成考网(),更多湖北成考实时资讯,敬请关注猎考网。 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351 评论

MayQueen小乖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的作者是(  )   A.普列汉诺夫   B.席勒   C.马克思   D.恩格斯   2.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美学家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普洛丁   3.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油画《格尔尼卡》的创作风格属于(  )   A.达达主义   B.抽象派   C.立体主义   D.野兽派   4.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的“米派”最为的是(  )   A.山水画   B.花鸟画   C.人物画   D.墨竹画   5.《女贵族莫洛卓娃》的作者是(  )   A.列宾   B.苏里科夫   C.伦勃朗   D.马奈   6.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  )   A.《第十二夜》   B.《亨利五世》   C.《麦克白》   D.《罗密欧与朱丽叶》   7.达利的油画《记忆的永恒》和布努艾尔导演的电影《一条安达鲁狗》等属于(  )   A.存在主义   B.超现实主义   C.表现主义   D.荒诞派   8.管弦乐幻想曲《荒山之夜》的作者是(  )   A.柴可夫斯基   B.穆索尔斯基   C.莫扎特   D.舒伯特   9.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是(  )   A.《牡丹亭》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窦娥冤》   10.古典民乐《春江花月夜》所属的审美范畴是(  )   A.崇高   B.悲剧   C.优美   D.喜剧   11.号“八大山人”的清初画家是(  )   A.徐渭   B.傅山   C.石涛   D.朱耷   12.古希腊悲剧《美狄亚》的作者是(  )   A.埃斯库罗斯   B.索福克勒斯   C.欧里庇德斯   D.亚里士多德   13.被称为“小李杜”的晚唐诗人是(  )   A.李商隐、杜牧   B.李贺、杜牧   C.李商隐、杜审言   D.李贺、杜审言   14.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导演是(  )   A.谢添   B.谢晋   C.谢铁骊   D.蔡楚生   15.《等待戈多》的创作属于(  )   A.表现主义   B.存在主义   C.象征主义   D.荒诞派   16.艺术家的灵感是一种(  )   A.非理性的迷狂状态   B.神秘的天启现象   C.创造力高度活跃的心理状态   D.纯粹的无意识状态   17.民间工艺是指人们为了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并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一种工艺美术品,如(  )   A.象牙雕刻   B.景泰蓝   C.竹编   D.瓷器   18.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绘画作品的层次是(  )   A.妙品   B.能品   C.神品   D.逸品   19.《花木兰》是   A.京剧   B.昆曲   C.豫剧   D.评剧   20.被称为“路易十五式”的18世纪法国艺术的是(  )   A.拜占庭   B.哥特式   C.洛可可   D.巴洛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0分)   二、简答题:21~2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什么是艺术发生的劳动说?什么是艺术发展的多元说?   22.艺术家应具备怎样的修养?   23.举例说明审美效应中净化和领悟分别是怎样的?   三、作品赏析题:24~26小题。请任选其中两小题作答,若都作答,只按前两小题的得分计入总分。每小题15分,共36分。要求陈述作品的作者及其国别(或地区)、时代。结合个人所学理论和审美体验阐述作品的基本内容。分析作品的形式特点和风格。   24.绘画作品:《步辇图》   25.舞蹈作品:芭蕾舞剧《天鹅湖》   26.建筑作品:巴黎圣母院   四、论述题:27~28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7.论述艺术创作的过程。   28.试论述典型和意境并加以比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文艺理论著作。   【应试指导】《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是俄国文艺评论家普列汉诺夫的著作。   2.【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艺术活动的功能。   【应试指导】古罗马美学家贺拉斯最先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说法,他认为诗的作用在于秉承神的旨意以指导人生。   3.【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绘画流派。   【应试指导】油画《格尔尼卡》是立体主义的领导人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描绘的是纳粹德国发动的惨无人道的格尔尼卡*,是表现战争题材且具有纪念意义的作品。   4.【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绘画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的“米派”是当时重要的山水画流派之一,有“米家山水”之称。   5.【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绘画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女贵族莫洛佐娃》是俄罗斯画家苏里科夫反映改革与传统的冲突这一题材的名作,表现的是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依洛维奇时代俄罗斯教会分裂的主题。   6.【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戏剧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指的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   7.【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艺术流派。   【应试指导】达利的油画作品《记忆的永恒》通过梦境般零乱、变形的场景,显示出虚无倦怠,令人窒息的空旷寂寥;布努艾尔导演的《一条安达鲁狗》是一部没有任何情节的黑白电影,二者均是超现实主义在不同领域的代表作品。   8.【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音乐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荒山之夜》是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代表作之一。   9.【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戏剧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B项是罗贯中的作品,C项是施耐庵的作品,D项是关汉卿的作品。   10.【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审美范畴。   【应试指导】作为审美形态的优美,自然感性形式往往具有对称、均衡、圆润、柔和、比例协调的特点,与之相适应的是生理的快感、情感的松弛快适、心灵的共鸣,并且激发人们产生对于人生美好事物的丰富联想。古典民乐《春江花月夜》表现出的特点属于审美范畴的优美。   11.【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绘画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朱耷,号八大山人,明末清初画家,绘画以大笔水墨写意著称,并善于泼墨,尤以花鸟画称美于世。   12.【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戏剧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欧里庇得斯与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并称为“古希腊三大悲剧大师”,代表剧作有《美狄亚》、《希波吕托斯》、《特洛伊妇女》、《酒神的伴侣》等。   13.【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语言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晚唐诗坛上的杰出诗人李商隐、杜牧以其锐意进取、出世才华,被拿来与盛唐时期的伟大诗人李白、杜甫相比,人称“小李杜”。   14.【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一部电影故事片,联华影艺社、昆仑影业公司1947年联合摄制,蔡楚生、郑君里共同导演。   15.【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戏剧艺术流派。   【应试指导】《等待戈多》是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两幕悲喜剧,是现代戏剧真正的革新,也是第一部演出成功的荒诞派戏剧。   16.【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艺术创造心理。   【应试指导】灵感是指艺术家在创造过程中的某一时间内,突然出现精神高度亢奋、思维极为活跃的特殊心理现象,呈现为远远超出平常水准的创作冲动和创作能力,艺术构思或传达通过顿悟获得飞跃。   17.【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工艺的分类。   【应试指导】民间工艺美术品,采用的原材料一般比较低廉,工艺比较简单,价格也比较便宜,既可供实用,又可供观赏,如竹编器件、草编器件、蜡染织物、泥塑、木雕、剪纸等。   18.【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我国绘画史常识。   【应试指导】将绘画作品分为“神、妙、能、逸”四层的方法始于唐代,后世发展渐推“逸”品高于“神”品的绘画理论。故选D。   19.【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戏剧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花木兰》是豫剧大师常香玉的代表曲目,属于豫剧作品。   20.【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建筑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洛可可艺术是法国18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   二、简答题   21.(1)劳动说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该学说是对艺术产生根本原因影响的理论阐释之一。俄国普列汉诺夫等人对此进行过阐释。   (2)多元说认为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本能、表现的欲望和游戏的冲动。艺术的起源应当是多因的而并非是单因的,但归根结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必然产物。   22.艺术家的修养应当包括:   (1)先进的世界观和审美观。先进的世界观和审美观决定了艺术家正确的创作动机,影响着作品的品位。   (2)广博的知识。艺术家应具有自然、社会、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3)深邃的思想。伟大的艺术家也是思想家,对客体世界有着独特深刻的理解。   (4)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艺术家对客体世界产生的情感体验比常人更加敏感和丰富,同时也能够用特立独行的人格力量坚持自我。   23.(1)净化是指接受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共鸣的产生,使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调节、人格得到提升的状态。人们在观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时候,往往会因人物的不幸爱情和命运而感到难过和痛苦,从而产生真切的同情和对生命的关爱,以一种更加洁净的心态对待生活和世界。   (2)领悟是指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时由此引发的对于世界奥秘的洞悉、人生真谛的彻悟以及精神境界的升华。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效应。俄国伟大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在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时,感受到忍受苦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并流下了眼泪,这是对民族命运和精神的一种领悟。   三、作品赏析题   24.(1)阎立本是初唐画家。唐太宗时任工部尚书,官至右相。他的画多重大题材,除《步辇图》外,还有《历代帝王像》、《职贡图》、《凌烟阁功臣像》等。阎立本是开一代画风的划时代人物。   (2)《步辇图》是一幅反映我国古代汉藏民族之间亲密交往的绢本历史画卷。纵厘米,横厘米。《步辇图》真实地记录了汉族的文成公主和藏族的松赞干布联姻的重要历史事件。《步辇图》所展示的画面,就是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画的左侧,有虬髯执笏者,当是朝中引班的礼官。其后拱手肃立者,是吐蕃使者禄东赞。最后一人当是朝中的翻译官。画的右侧,唐太宗坐于辇上,宫女九人前后左右分列,有的抬辇、扶辇,有的持扇,有的打伞,各具姿态。   (3)《步辇图》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画家以细劲的线条塑造人物的形象,具有肖像画的特征。同时,人物大小比例符合传统中国绘画中早期人物画发展规律,主观上突出、神化了帝王的形象。画中对每个人物进行细致人微的描写。变化丰富,技法精湛。   25.(1)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天鹅湖》问世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这部芭蕾舞剧有着极强的艺术生命力,100多年来一直回响在世界各地的音乐舞台。这部舞剧已成为全世界舞剧中的经典作品。   (2)《天鹅湖》由别吉切夫和盖里采尔根据俄罗斯童话编剧,说的是在很早以前,恶魔罗特巴尔特统治着天鹅湖畔,他用魔法将美丽、善良的公主奥杰塔变成了一只头戴金冠的白天鹅,使她失去了自由和欢乐,只有在夜晚才能恢复人形。齐格弗里德王子追逐着天鹅来到湖边,与奥杰塔相遇,他爱上了奥杰塔并发誓对她忠诚。在王后为王子挑选新娘的盛会上,恶魔扮成一名武士出现了,他把自己的女儿装扮成天鹅,假冒公主的奥吉莉亚过了王子,王子以为是奥杰塔。在邪恶的奥吉丽亚的欺下,王子向奥吉莉亚发誓对她永恒的爱情。恶魔洋洋得意地显露了原形,王子方知。他悔恨交加,决心挽回幸福,并搭救众天鹅。痛苦的奥杰塔回到湖边。王子紧追并请求她的宽恕。魔王再次出现。奥杰塔觉得不可忍受,伤心至极,便跳进了湖中。王子随后也跳进了湖中。邪恶的咒语破解了。魔王罗特巴尔特被王子和奥杰塔之间忠诚的爱情力量摧毁了。新的一天黎明又开始了,王子和奥杰塔飞出湖面。最后,美战胜了丑,善良击败了邪恶,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终于换来了美满幸福的生活。   (3)《天鹅湖》的音乐优美动人,曲曲都十分精彩。《天鹅湖》中群舞、独舞和双人舞都比较有特点,第2幕和第4幕的“天鹅群舞”代表了芭蕾艺术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一个世纪以来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舞蹈动作。舞剧中无论是对场景的描写,还是对人物的刻画,都十分恰当、深刻,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全剧的音乐舞蹈以其鲜明、生动的特点,成为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舞剧发展的一部划时代巨作。   26.(1)巴黎圣母院是一座的天主教教堂,坐落在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的西岱岛上,于1163年开始兴建,1345年完工。   (2)巴黎圣母院在12世纪中期初建时,是作为配得上首都的标志性建筑而兴建的,是世界的哥特式教堂。大厅可容纳9000人,60多米高的双塔虽然一直未建尖顶,但在中世纪的巴黎街区也已是超级庞然大物了,它召唤着教徒走向它的人口。这个映照在阳光下的辉煌的正面以双塔为单位,被粗壮的墩子纵向分为三段,两条水平方向的饰带又把它们横向贯通起来。最下面一层是像罗马凯旋门一样的3个拱门,只是它们都是尖拱形,一层层递进地切入厚厚的石墙中,那上面满是与圣经有关的雕像。中间“上帝最后审判处”之门的门楣中心端坐着耶稣,圣母玛丽亚、圣约翰和天使分列在两边,四周一层层布满了来自天庭的天使和圣人,底层则雕刻着引导人们升入天国的道德形象和带着人们走进地狱的邪恶形象。与帕提农神庙上神采灵动的神像相比,巴黎圣母院的雕像显得有些拘谨、生硬,装饰味太浓,而这正是中世纪的雕塑家们追求的。   (3)黎圣母院的建造全部采用石材,其特点是高耸挺拔,辉煌壮丽,整个建筑庄严和谐。巴黎圣母院无疑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它代表了基督教的神秘和崇高,也代表了哥特式建筑的艺术成就。   四、论述题   27.艺术创作过程大体上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阶段,它们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动态过程。   (1)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它是创作主体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艺术体验包括了三个方面:   ①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   ②审美发现和审美领悟的发生。   ③创造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   (2)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创作者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通过各种心理活动和特定艺术思维方式,对原始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在头脑中形成艺术意象的过程。构思的方式及运作手段有:整合、变形、移情、意蕴的凝结。艺术构思形成了艺术意象,它是艺术创作者在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术形象或情境。   (3)艺术表现是指艺术创作者选择并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将自己的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最终呈现为物态的存在,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境或形象体系的过程。艺术家在物化表现过程中应当进一步深化作品的内涵,这包括下列四个方面:   ①主体在物化的表现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   ②主体在物化的过程中应不断进行艺术语言的锤炼。   ③艺术意蕴将在物化过程中获得提升。   ④艺术内涵获得深化的表征是形象、意境或典型的生成。   28.(1)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本质意义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   典型是优秀艺术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尤其在叙事性艺术作品中,塑造出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艺术典型,要求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对社会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是艺术典型塑造的起点,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   鲁迅笔下的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最为成功的典型形象之一。   (2)意境是中国传统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艺术作品中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情”和“境”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境中有情,情中有境。艺术意境一般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意境是一种有限无限韵超越美;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营造出一种深秋日暮的悲凉意境,渲染了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   (3)典型与意境这两个范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来讲,典型重再现,意境重表现;典型重写实,意境重抒情;典型重描绘鲜明的人物形象,意境重抒发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以叙事为主的艺术侧重于在作品中塑造典型;以抒情为主的艺术侧重于在作品中创造意境。但是.这也只是一般来说,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典型和意境经常是分不开的。在西方文艺理论中,典型论占着极重要的地位;在中国 传统文艺理论中,则更强调意境论。

96 评论

相关问答

  • 成人高考真题艺术概论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导语】许多报考了艺术类的考生可能都不太了解艺术概论,那么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如果我完全都不去复习的话,

    济南李大妈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福建成人高考艺术概论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萤火虫BB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成人高考真题艺术概论怎么样

    在《艺术概论》考卷上,其题型主要有择题、问答题、作品赏析题、论述题等,每个题型所占的分值比例各不相同,出题思路也有所差异,因此,考生可以将不同题型考察的重点对照

    华尔街学徒工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艺术概论成人高考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Z.L.小姐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上海成人高考艺术概论真题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湖北成人高考网分享:2022年成人高考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专升本《艺术概论》,答案来自考生回忆(后期持续更新中),仅供参考。本试卷分

    yiliudewendu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