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325

小统哥9888
首页 > 广东自考 > 自考考研中山大学成功案例大全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Oo炼狱天使oO

已采纳

一、 个人介绍

一战中山大学成功上岸啦~和各位学弟学妹们分享一点点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我的情况:福建省某一本类双非院校,专业广播电视学,目标院校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硕。

初试成绩:政治72 英语一76 专业一118 专业二107

复试情况:笔试+面试 感觉面试情况比较好~ 复试后的总分排名比初试提5名啦~

二、 择校原因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创建于2003年,以“人文新媒体、融创传播学”为学科定位,形成了“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创意教育为中心,以实践教学为重点”的办学特色。学院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围绕“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传播者和倡导者;培养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正确方向、弘扬社会进步、掌握主流话语权的新闻工作者和传播管理者。学院倡导“实训、实践、实验”教学理念,建设了纪实摄影实验室、大数据传播实验室、交互媒体设计中心等实验室集群,以及谷河传媒、谷河青年空间、公共传播工作室等实践平台,拥有省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是广东省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本科开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两个专业均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政治传播交叉学科博士点,建有广东省舆情大数据与仿真分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大数据与公共传播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重点基地等省市级科研平台,在国家高端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等智库机构承担重要角色,主要围绕数字新闻业研究、大数据与公共传播、视觉传播与交互设计等跨学科方向开展研究。主编出版的《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互联网与国家治理年度报告》、“人文新媒体”系列丛书具有广泛影响力。

三、 专业课备考

中山不考史,整体考试风格是对知识的运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背诵,有一定的基础才能够把知识运用起来呀。此外,中山的专业二比较特别,考得很杂,参考书籍几乎只在简答题和名词解释发挥作用。以下推荐书籍,加粗是必须读的!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书单是对于我个人而言,可以综合自己的情况再进行挑选,并且有些书籍未必对考试有用,但是对整个学科的把握还是很有帮助的。

初试书单:

新闻学:新闻学概论(李良荣)、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2017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张志安)、新媒体概论(石磊)、新闻十大基本原则(比尔 科瓦奇)、新媒体与舆论:十二个关键问题(张志安)

传播学: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范式与流派(刘海龙)、传播学引论、网络传播概论(彭兰)、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西伦 A 洛厄里)、传播学史(罗杰斯)、西方传播学术史手册(胡翼青)

新闻实务:时评写作十讲(曹林)、深度报道:理论、实践与案例(张志安)时评写作是我在大一的时候看的,后来考研没再翻阅,对于写评论帮助还是很大的。深度报道这本书,对于答一些实务操作问题还是有帮助的,并且书籍阅读起来很轻松的~结合真题去做一些笔记,例如消息源的管理。

视觉传播:视觉传播概论(任悦)基本一些知识点结合真题做笔记,知网搜索“视觉传播”,阅读相关论文。

公益传播:表达的力量(曾繁旭)相当有意思的书籍,探讨了在中国环境下的公益组织以及媒体是如何与政治以及资本博弈,其实对于考试未必有多大帮助,曾繁旭老师现在也不在中山就职了,但还是非常值得一读。此外同样也是知网搜索“公益传播”,阅读相关论文。

政府传播:政府公共关系(廖为建)、政府传播(朗劲松 候月娟)政府公共关系这本书我是在复试期间才发现的,作者以及编者全都是中山大学的老师!必须入啊!不过这本书现在已经没有出版,只能图书馆或者二手买到啦。另外,知网搜索“政府传播”,阅读相关论文。

企业传播:公共关系学(张克非)

社会研究方法: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西伦 A 洛厄里)、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陈阳)社会研究方法是中山的重点中的重点,这部分对于我文科生来说更是难……我的方法主要是结合真题做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笔记,并且把中山大学老师的论文中所用的研究方法写下来,作为一个模板,能够套用在其他要求我们设计研究方案上。

四、 政治备考

月先后购买了肖秀荣的精讲精练+1000题、政治大纲解析(又称红宝书)。每天看一章精讲精练,再坐对应的1000题。教育部大纲出来后,每天把大纲也按章节翻阅。其实就是一个熟悉政治考的都是什么的过程,基本上除了政治经济学,都没有什么大问题,把1000题中错误的点在教育部大纲上用荧光笔画出来,经常性翻阅。

政治经济学部分真的非常头痛,在当时朋友的推荐下去B站看徐涛的视频。(直接搜索徐涛政治就可以了)。我只看了政治经济学的部分,并且看了两回,一次是第一次接触政治经济学部分,一次是大纲和精讲精练已经、1000题都已经刷过以后,觉得这部分还是不懂,就看了第二次。

9月到11月就是反复做上面的事情,11月、12月陆陆续续许多老师就开始出预测卷了。把市面上所有能买到的卷子全部买下来。包括往年真题卷,肖秀荣8套卷,肖秀荣4套卷,任汝芬4套卷,米鹏3套卷。(一定要注意发货时间,要求卖家能够在卷子出版后马上就发货。)这些卷子我只做了选择题,大题部分只有肖8对着答案看了看,肖4答案在最后十几天全部背下来。

12月还需要关注的是时政,我购买了肖秀荣的形势与政策,把书里的热点时事看了一遍,然后刷了一遍里面的选择题+对答案(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把错误的地方反复看几遍,时政选择题就基本可以拿下啦。

总体感觉:我是文科生哦~其实政治没有怎么花心思,一度觉得只能拿60+了。50分选择题,50分主观题,当时我选择题对答案只拿了30/32,所以应该是改卷老师在主观题没有怎么扣分,广州应该是不压分(考北京、江苏、上海等地的同学就不要看我的政治经验了)。当时真的觉得自己要死在政治上了,在考场上大多数题目都是花式抄材料、花式夸我党。每年到12月,就会各种谣言说肖四今年被命题人看到了,所以考卷不会出现肖四的题,事实上肖秀荣还是预测中了几题的~心态稳住,好好背肖四,好好刷1000题+看大纲,政治就没大问题啦~

五、 英语备考

3月购买了何凯文长难句、何凯文单词书。长难句是一定要好好研读的,对于后来做阅读还是有一定帮助的。至于单词书,刚刚开始我有好好看单词并且把里面的单词例句认真分析,大概到后期就觉得效率太低,转向用手机APP背单词,我用的是扇贝,身边朋友用知米背单词、红宝书,其实各个软件大同小异,用自己喜欢的就好,坚持用一款,每天打卡,养成习惯,坚持N多天以后很有成就感的~单词书还是不能丢,我把单词书的所有单词抄到了自己的本子上,每个单词意思也要抄上去,然后把做真题时不懂的单词,不断补充上去,自己的本子也越来越厚实丰富啦,每天除了扇贝打卡外再背一张纸的单词。

4月之后陆陆续续购买了各种真题,包括张剑黄皮书(05-17)、陈正康超精读(94-04)、考研真相(05-17)。其实各类真题基本都没啥区别,随便买哪种都可以的。94-04年的真题,我只刷了一遍。05-15年的真题反复做了大概四、五遍,15-17的留着后面模拟考试。

下面主要讲我是如何反复刷真题的。第一次做阅读,可能错很多也有可能对很多,但是这个都不代表什么。每天做一题阅读题+对答案,尽力把每一个句子结构都分析清楚,紧接着把整篇文章翻译成中文,手动写出来,不要停留在脑子里。(这同时也是练习翻译题),把自己的翻译和答案的翻译对比、订正,再把题中觉得漂亮的句型抄到本子里,备着给写作文用。然后第二天、第三天背阅读题,把整篇阅读背下来,大概两三天完成一篇阅读。过程很慢,但前期时间相对充足,这样可以打好基础的~反复背诵、反复刷几次,当时很多人问我会问做那么多次又背又翻译难道不会记得答案吗?我确实不怎么记得了,不过事实上,后面几次刷更注重的是对文章的整体以及句子结构的理解。我在考场上或者自己模拟考英语时,每次都觉得完了我完全看不懂阅读题写什么,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基本上每次都只错一两个,所以刷真题真的是有日积月累的效果啦~

阅读题外,就是翻译题、新题型、作文。翻译题上面已经说过,在翻译阅读题时就可以训练翻译题。新题型真的是非常头疼,我今年新题型应该是0分或者2分,备考期间也只是单纯拿真题练练。作文的发挥余地很大,用的是何凯文作文书,小作文把每一种类型的都背一篇下来,大作文也多背几种类型以及模板,动手在规定时间内多写几篇,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自己积累的句型、模板就没有大问题啦。

总体感觉:我的六级是刚刚擦线过的,但其实六级和考研英语考察的完全不同,可以说基本上没加分也没减分。英语是个慢慢熬的过程,如果考的是985,我认为英语一70+是必须的。如果有大二、大一的同学,我真的非常非常建议去考个雅思,计划考研时本科的老师也叫我去考雅思,我没在意……英语好是个实力加分项,当时中山的复试面试临时加了口语(中山往年是没有口语环节),我完全听不懂老师说了什么,强行懵逼作答,答完后,老师说:“你的考研英语考的还不错啊。”我觉得这里似乎挽回了一点口语太差的分数。另外,考研英语优秀在调剂时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专业课各大院校给分标准不一致,政治又不具备太大的科研能力参考性,所以英语成了很重要的参考科目。

六、 其他

关于论文:

论文必须非常重视!!而且中大经常会把某位老师的论文作为考试题目。

首先,把中大副教授、教授级别的老师近几年的论文都应该认真翻阅,一年内的及其重要!以志安老师为例,志安老师的论文甚至可以试着去记下来,今年专业一的最后一题论述题就是志安老师的论文。并不要求每一篇都要记,发表在重要期刊上的,靠近考试日期的等等就尤为重要。

其次,时间紧张不可能阅读期刊上所有论文,要试着去衡量不同论文的重要性。比如,张志安老师原来在复旦大学学习,去阅读复旦老师的论文,像是陆晔老师、李良荣老师、黄旦老师等等,就会发现他们的论文和张志安老师都会有一些联系,并且这几位老师的论文,张志安老师肯定也会关注的。

再次,我备考期间几乎每天阅读一篇论文并做好笔记,去概括论文的核心观点以及是如何证明的。这种方式一来是加强自己表达能力、论述能力,再来是需要再翻阅时也非常方便查看。

最后,推荐的期刊:新闻记者、新闻界、新闻与传播评论、新闻爱好者、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大学。

关于真题:

真题的重要性无需质疑,中山大学的真题在官网上可以下载,零几年的真题网上似乎没有,有需要的同学也可以联系我啦~

试着去把真题分类,比如分成控制研究、内容研究、研究方法等等,每次复习完一个板块,就去看看真题。我是从9月份开始做真题的,直接写在自己打印的答题卷子上,训练写题的感觉以及格式等等。到了后期,就直接写整张真题卷,连写三个小时。基本上把所有题目都写啦,如果有同学需要真题答案也可以联系我呀,只不过我的答案未必是正确的,文科答案也不会有标准答案。

到现在有点不相信自己被中山大学录取了,抚摸了好多次调档函和政审函,现在想来,所有事情都和做梦一样,真希望每一位努力的同学都能够在未来的日子感受到我们看到被录取时那种喜极而泣的感觉。然后应某位研友的要求:希望昨天刚刚结束面试的陈静舒也能顺利上岸哈哈哈!!最后,过程很曲折,也并不容易,但是也没想象中那么艰难,总之,加油啦~

283 评论

挂在盒子上723

新闻与传播考研经验分享,可以看下面的分享

为大家整理了一份考研学习资料,包括各大机构的语文,数学,英语以及各大专业课的学习资源,适合想自考的学生,后面会不断汇聚更多优秀学习资源,供大家交流分享学习,需要的可以先收藏转存,有时间慢慢看~

考研资料实时更新

链接:

提取码:2D72

174 评论

曼丽nilei

当然有真实的案例了,我一个同学自考的南开大学的本科,现在在兰州大学读研,今年就毕业了。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成功的。

163 评论

爱中爱帼

自考本科成功考研的经验:

1、专硕成功概率比学硕大。学术硕士导师比较看重考生本科阶段的学术素养。因为咱们自考生基本是没有学术研究经历的。我就是报考学硕被质疑了。事实也证明,考上专硕的同学数量比学硕多。而且专硕招生人数多,并且还在扩招中,学硕是在缩招中。

2、不跨专业就不跨。虽说现在流行跨专业,也有很多的成功案例。但咱们自考生不一样,咱们身上这个标签本身就会招来质疑,跨专业无疑会给别人更多质疑的机会。

3、有实力的同学可以考虑211院校。只要你够优秀,是完全有可能的。鉴于近三年考研竞争激烈程度。985热门专业要慎报。今年调剂的很多211本科生调剂去了双非院校。

4、双非一本院校是大多数自考生专科生的首选。其实这类院校竞争也不小,但相比211院校,还是小得多。咱们可以拼一拼。

5、教材的话去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官网,找到专业目录,把指定参考书买回来。也去研究生院官网,把里面所有信息点开看一遍,报录比,真题,调剂名单等等,这些要重点关注。

96 评论

apple樱子

当然有,现在中山大学读博了,还代表学校在新加坡参加学术交流发表演讲,很有前途的,只要谁努力谁都能行,不要一棍子打死,认为一次高考考的不好就啥都不行,重点大学毕业的不努力,后头也不见得会有多优秀

171 评论

阿达殿下

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时间规划大概是:

第一轮7月—8月,看书本至少两到三遍;

第二轮:9月,找专业课真题并总结真题答案,从中找规律找方法,在这期间请教学长学姐;

第三轮,10月—11月,找专业课的核心框架、知识结构,这期间就可以背书了,每门专业课背诵不少于八遍,俗话说的好重复是记忆他娘;

第四轮,12月,加强对专业课的记忆,有针对性的默写,把背的知识默写下来才是真正的记住了。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必须要有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学习如爬山,爬山必有难,难中必有苦,苦中必有甜。

扩展资料:

1、建议是稳中有进。如果想考北大的研究生,不是不可能,只是说概率比较小。同时,也要考虑时间成本。

2、有实力的同学可以考虑211院校。只要够优秀,是完全有可能的。鉴于近三年考研竞争激烈程度。985热门专业要慎报。今年调剂的时候才知道,很多211本科生调剂去了双非院校。

3、双非一本院校是大多数自考生专科生的首选。其实这类院校竞争也不小,但相比211院校,还是小得多。咱们可以拼一拼。

209 评论

魔法袋的礼物

我儿子就是读的三本,大四那年考过了司法证书,考上了南师大法学院的研究生,今年省考法官助理已体检合格。

132 评论

随风思恋

太多了,我是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的,有考上厦门大学的,中央民族大学等等

292 评论

相关问答

  • 佛山自考考研成功率有多大

    自考可不可考研?自考考研好不好考?自考本科后可不可以直接考研可以。但你要提前与你要报考的大学联系,主要是要咨询该学校对同等学力考研是否有限制,因为有的大学(以2

    L趣多多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广东自考成绩复查成功案例

    没有自考复查成绩过了的。 成绩复查的内容包括: 计分是否正确;有无漏评;是否有违规记录或者其它异常情况等。 需要注意查分只会核查分数相加是否出错,不会核查试卷题

    美眉要加油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广东自考成绩复查成功案例分析

    不可能的,自考复查就没听说过有复查之后变成60分的,因为自考成绩没有59分,都被拉到60分,部分省市连58分都没有,已经放的比较松了,所以复查出现+5分的可能性

    羅潔愛爾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广东自考成绩复查成功案例图

    可以复查的,成绩查对限查主观题有无漏评,积分、统分有无差错。 以浙江省为例: 2019年4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绩已于5月7日16:00发布,考生可于成绩发

    请叫我大王哦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广东自考成绩复查成功案例图片

    如果对成绩有疑问,在规定时间内,社会考生可到考试地招考办、应用型考生可到高校自考办提出成绩复查申请。成绩复查结果也会在规定时间在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公布,供考生

    马路口的miraale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