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3

屠夫糖糖
首页 > 贵州自考 > 贵州自考本科林学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土匪温柔

已采纳

自考林学本科科目有21科,分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森林培育学、林木育种学、森林保护学、林业生态工程学、林业GIS、森林规划与设计、自然资源学、英语(二)、计算机应用技术、森林生态学、水土保持学、创业学、观赏树木学、城市林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践)、水土保持学(实践)、林学毕业论文、森林培育学(实践)、林业生态工程学(实践)。自考/专升本有疑问、不知道自考/专升本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专升本考试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317 评论

哈哈的静静哈

林学专业(含林学和森林资源管理方向)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TS10520),贵州省高等学校示范性本科专业,贵州大学品牌专业。林学专业是林学院前身林学系的创始专业,于1958年开始招生,先后有46届本科生毕业。五十年来,林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中级管理和技术人才,为贵州林业的发展,植被恢复、环境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经过多代林学人的艰苦努力,林学专业发展日薪月异,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团队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专业建设:近十年,林学专业十分注重自身建设,顺应国家林业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和依照国家教育部提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先后3次对林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使培养方案日趋完善。2006年林学专业被评为贵州大学品牌专业, 2007年被评为贵州省高等学校示范性本科专业;2007年12月29日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成为国家以类特色专业建设点(TS10520)。目前林学专业已获得各项建设经费累计33万元。学科建设:林学专业下属二级学科——森林培育,于1991年率先成为贵州省第一批重点学科,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累计毕业63人。2005年被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于2007年正式招生。目前该专业申请获得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重点课程3门。师资队伍建设:林学专业注重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科研促教学、进修、读硕读博深造等形式,形成了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林学专业现有专业和专业基础课教师27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0人,讲师7人,高级职称教师占74.07%,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11人,在职博士生3人,在职硕士生2人。目前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66.7%。教师队伍中,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评审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3人,贵州省省管专家3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本专业教师队伍发展趋势良好,符合教学科研型专业定位,能适应教学需要,适应学科、专业的发展。科研团队建设:林学专业立足于国家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化发展,围绕西南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建设和贵州生态立省的大政方针开展科学研究。通过多年的努力,已建成一支具有稳定研究方向、科研成果丰硕、治学严谨、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目前该专业教师承担国家、省部级项目共计37项,累计经费617.4万元。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林定向培育理论与技术、林木种苗繁育理论与技术、退化喀斯特森林植被恢复理论与技术、林木遗传改良、“3S”技术及应用和社区林业等。专业特色和优势: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营建学术氛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林学专业一贯坚持的办学特色。该专业教师紧密结合贵州林业生态建设实际,针对林业和生态建设的特点、热点和难点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很快在地方林业和生态建设中得到运用,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同时教师的科学素养也在研究中提高。本专业立足于国家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化发展,围绕西南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建设和贵州生态立省的大政方针开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和中心,强化研究生教育,培养社会所需的多层次林业生态建设人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优势。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主要从事森林资源保护、森林旅游规划、经营管理及相关的教学科研等领域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园林专业园林专业为贵州大学特色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园林规划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园林植物培育与应用、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历史沿革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前身是林学系,1958年贵州农学院林学系建系,20世纪90年代末院校调整,贵州农学院与贵州大学合并,归属贵州大学农学院,在国家实行高等学校扩大招生后,1998年新申办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获得批准建立,成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专业,归属林学系,于1999年招收第一届新生,是目前为止贵州所有高校中唯一培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门人才的专业。2 专业发展本专业教师在长期的科研究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研究特色,具有强大实力。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喀斯特片区,面积最大、喀斯特发育最强烈、景观类型最多、环境最复杂、人地矛盾最尖锐,植被退化严重,水土流失强烈,缺土少水,是典型生态脆弱区。针对水土保持工程的生物措施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国家“六五”、“七五”期间,承担国家科技部项目“乌江流域水源林水保林立地分类与评价”、“乌江水源林水保林布局结构研究”、“德江县合理农林牧结构和林种布局研究” 获得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八五”“九五”期间承担科技部攻关项目“贵州岩溶山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贵州岩溶山地困难立地人工造林和植被恢复技术”,建立了多个示范区,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十五” “十一五”期间,加强了南方喀斯特地区水土保持机理的研究,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973”计划项目“喀斯特水土流失与调控机制”的课题“喀斯特生物适应对策及物种优化配置”,以及科技攻关项目“喀斯特高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喀斯特高原生态综合整治技术与示范”等以及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贵州省省长基金项目,科研工作得到长足发展,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行业最高奖)二等奖1项。本学科通过对喀斯特石漠化形成机理、原生群落结构功能特征、树种适应特征、方式、途径和生境特征,喀斯特困难立地因子、困难立地评价,生态综合治理技术等领域的大量研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和创新,形成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方法,培育了一些新的学科生长点,丰富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学的内容和理论,在学术界有一定地位并获广泛好评。3 办学宗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致力于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环境立省战略以及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符合学校为地方服务的办学宗旨。本专业高度重视特色建设工作,大力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着力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国家、省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进专业建设。随着国家建设对高级人才需求的增加,本专业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成为学校办学中的新兴力量。4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服务领域较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学生通过认真学习生物学、生态学、森林培育学、水力学、水文及水资源学、土壤侵蚀原理、环境工程、水利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方法,经过大量实践能力及初步科研能力等方面教育,学生具备宽口径、厚基础、有实践能力、有创新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素质的面向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设计、施工、监测、预防、监督及国土整治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5 师资组成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共有专业教师11名。从学历结构来看,博士4人,占36.4%,硕士4名,占36.3%,学士3名,占27.3%,学历比例博士:硕士:学士为4:4:3,其中现有2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2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硕士以上学位占72.7%。从知识结构来看,队伍中教师具有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除5名教师具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知识背景外,其余教师具有土壤学、林学、生态学、植物保护学、思想政治教育等知识背景;并且教师获得学位有从高等学校获取,也有从中科院研究所获取,多来自不同单位。从职称结构看,教授4人,占30.8%,副教授3人,占23.1%,讲师5人,占38.5%,助教1人,占7.7%。职称结构比例,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为4:3:5:1。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从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来看,年龄≥45岁的没有,年龄45~35的7人,占53.8%,≤35岁的6人,占46.2%,年富力强,主要教师均具有5年以上的教学和实践经历,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有极强的发展后劲。每名教师都具有良好的教风、师德,爱岗敬业,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极强的事业心以及高度的责任心。6 教学成绩本专业办学质量优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有3个班级获“优秀班集体”称号;自2004年至今,省优秀大学毕业生有5人,校三好学生30人,校优秀学生班干部11人,校“十佳”科技之星1人,校“十佳大学生”2人,校优秀大学毕业生3人;4人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其中1人获得两次国家奖学金,1人同时获得“健号”奖学金。2007年学校优秀毕业论文特等奖1人,二等奖1人。毕业生主要就职于水土保持部门和政府部门,水保专业已有4届162名毕业生,其中有13名考上硕士研究生。

98 评论

喵喵:小妹

自考林学主要学习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知识;培养能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目前林学专业学生如果要从事农林工作主要有几个去向:一是园林公司、种苗公司的基层岗位;二是基层从事的农、林业站的技术指导工作;三是农林业的研究、教育机构;四是与林业相关的公务员。从事农林类工作一开始工作虽然艰苦,但是只要静下心工作,大部分毕业生发展前途都不错,一般毕业生在2—3年内就可以升为部门主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像园林绿化、养护、花卉栽培、苗木繁育等岗位也在大量增加,那么对林学专业人才的需要也将不断增加。自考/专升本有疑问、不知道自考/专升本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专升本考试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101 评论

相关问答

  • 2021贵州自考本科有林学专业吗

    脱产考自考就是全日制。教育部学信网上能查到学籍的才是全日制否则都只能在自考办有个准考证号码

    非飞卖品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贵州大学林学专业自考本科

    首先要分清楚,你是读校内自考,还是读由贵州大学主考的长线自考。贵州大学的自考本科专业如下:1、高中起点本科:法律、英语、计算机及其应用、农学、兽医、林业生态环境

    神经女大王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贵州的园林自考本科

    自考园林本科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园林艺术原理及设计、园林生态学、园林育种学、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学、园林建筑学、

    叶烨夜夜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贵州省自考本科贵州大学收费

    贵州大学的自考要比省内的其他高校要贵一点,现在都是每年2800,不包含考试费和报名等其他费用,就光是学费哦。

    卷卷卷和毛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贵州自学考试贵州

    贵州自学考试报名时间2023年在8-9月左右。 2023年贵州考2次,4月和10月。2023年4月贵州自考本科报名时间在2022年12月14日至23日,考试时间

    陌唯言Y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