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0

tracy07280917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大二学生怎么考公务员考试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iaoyoubaobei

已采纳

现在的大学生有许多都在大一大二的时候都想要去备考公务员,但是公务员考试只有在毕业年才能参加,也就是每年的大四学生才能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或者各省招录的公务员考试,大一大二备考还为时过早,大学生们可以在这两年花时间完成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入党或者多参加考试和其他国家级竞赛,等到了大三的时候在备考是相对较好的,那么如何在大三的时候备考大四当年的公务员考试呢?专职于公考培训的大树教育给大家做出以下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我们经常在说的一句话,公务员考试从报名那一刻就开始了。所谓的从报名那一刻就开始,是对于考生个人对于自我认知、选择上的能力就开始有了筛选。每年公务员考试有大批人报考,但实际上呢,年平均缺考率都在30%以上,即便是另外的70%的考生报考,也会出现很多人扎堆报考某一些岗位的情况,在很多岗位上造成了狼多肉少的情况。

从客观原因来说,考生人数的增加、专业限制的收紧、对应届考生的放开和宏观环境的影响,都造成了这种情况。但在中观和微观环境来看,很多考生往往存在这样的误区:“人选择越多的岗位越好”、“级别越高的岗位越好”、“听起来越厉害的岗位越好”等等这样几种误区,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误区,那就是我考试就是为了“试一试”。以上呢,都造成了在很多岗位上,竞争资源的过剩。

但是,公务员的选岗其实还是有一些科学性的和技巧的。首先,如果大家仔细看国考的职位表,会发现国考职位表里面对招录公务员岗位的要求往往聚焦在这样几栏里:专业要求、学历、基层工作经验、备注。其中基层工作经验、学历是一票否决制,即如果自己不符合职位表里作出的相关要求,就不能够报考。

但是专业要求并不是一票否决制。同样以国考为例,以法学学科为例,法学学科在国考内可以报考的岗位比较多,除了直接要求是一级学科法学的,还可以报考学科门类要求为法学,学科要求为人文社科类,社会科学类的岗位。而很多考生往往会忽略到这一点,忽视掉要求人文社科类、社会科学类这种要求比较模糊的岗位。

因为这类岗位,如果在职位表里直接搜法学,是搜不出来的。同样,以英语为例,其如果直接搜索的话,岗位也并不多。但如果我们关注到要求专业为文学学科门类,或要求专业为外国语言文学类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可选择的岗位会多一些。

如果我们把所有自己符合报名条件的岗位都列出来,如何选出适合自己的岗位呢?我个人建议,招录优先选择限定学科且限定学科数越少的职位,女性考生的话充分考虑男女分开招录的岗位。当然在选择岗位时,也需要关注到备注部分。备注部分有几种潜规则的信息,一是直接说明需要长期加班,二是说明要经常出差,三是说明要抗压能力强,四是说明要熬夜值班之类的,以上四种往往代表该岗位更倾向于男生,女考生慎报。对于大家来说,选择岗位还需要关注到岗位的工作职责。如果自身有和该岗位工作相契合的地方,比如专业契合、获奖经历或者参加活动情况与之契合等,都可以考虑优先填报。这种填报方式是最为稳妥的,也是进入面试后比较容易上岸的一种。

在选择完岗位之后,我们往往要开始准备笔试的备考。而众所周知,公务员考试的行测、申论两科就是摆在面前的老大难问题。当然也有一些省份会考察公共基础知识,关于公共基础知识的事,我们聊完行测和申论之后再说。

行测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和省一级公务员考试中的难度是有差距的。大部分省一级公务员考试的行测内容体量和难度上都低于国家。以国考为例,国考大部分考生是做不完行测试题的,但在省考中不少考生可以完成行测试题。当然,在一些地方考试时间会不同于国考,但这并不影响二者的难度对比。虽然难度上有差距,但备考上是相通的地方。

以国考为例,国考行测的备考需要合理安排各版块的做题时间,有针对性地作出取舍。其中每个版块的要求并不相同。如果说国考想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那么资料分析板块首先要获得比较不错的正确率(80%以上),言语理解的正确率需要达到(70%),常识(60%),图形推理也至少要在60-65%以上,而数量关系则期望超过平均值(25%)即可。最容易放弃的板块也是数量关系,如果大家在备考的时候一直做不完题目,数量关系板块可以战略性放弃。

但如果备考周期允许自己去学习数量关系的题目,建议掌握3-5种数量关系的题型,比如溶液溶质问题等都是比较容易掌握的。而像资料分析这个板块,则更需要考生技巧和刷题相结合,比如快速找数的技巧,比如快速计算比重的技巧,比如常见公式的运用技巧等,这些技巧可以节约资料分析板块的用时,提高对应的正确率。

而像言语理解则需要保持一个稳定的语感,不少同学语感比较好,那就不要一直性的反复改错了,很多时候自己的语感反而更容易把握语句结构找到语句重点和中心。而对于图形推理来说,则几种题型需要减轻错误率。至于常识,则期待用碎片化的时间反复刷题、积累错题,从而提高常识这块的成绩。

而申论则没有这么多板块。还是以国考申论为例,很多情况下就是一个三小一中一大的组合,2-3个小题,1个公文写作或者方案类,一个大作文。其中一般前三个题为综合分析、概括、摘要或者对策总结题,第四道题为贯彻执行或者提出对策题,第五道题是申论大作文。而各地的省考则一般简化为三小一大或者两小一中一大的组合。但核心的思维还是相似的。

对于申论备考来说,很多考生有误区,那就是认为申论大作文就是关键。但其实前面的小题反而经过训练之后,更容易得分。所以在备考的时候,首先就是要确保前面的小题能够得到尽量更多的给分点。大作文虽然是关键,但从备考的效果来说,提高过程比较缓慢。

我们在准备的时候,要掌握和熟悉立论结构,同时能够把自己日常积累的素材能讲好、讲的合理,这就比较不容易了。而在几乎所有的申论真题中,我们看大作文的命题,一般命题人在题目中都会塑造一个潜在的逻辑关系,只要我们找到了逻辑关系,就比较容易塑造逻辑框架,从而形成自己文章的结构。但这显然考验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能力,所以还是要经过漫长时间的练习,而无法依赖短期内背背模板、突击一下。

公务员的面试,出现的最多的是结构化面试,当然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比如企业常用的无领导小组,比如基于结构化面试改进而来的结构化小组。但这些新的形式毕竟应用有限,目前来说,结构化面试还是公考面试中当之无愧的。

结构化面试经常容易考察考生对于某个观点或者某个事情的态度、对于某个活动的组织、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对于人际关系的对待等等,也分别对应综合分析、组织协调、应急应变和人际关系等不同的题型。结构化面试是考察人思维逻辑和做事的综合性考察,但同时里面也会有一些题目会考察到考生对于体制内的理解、考生的心态和道德品行等。

一,结构化面试是可以刷题的,几乎所有的面试班都是理论+刷题,所谓的刷题作用不仅仅可以帮助考生学会临场思考和作答,能够快速把自己的思考表述成文;还能够帮助考生实现对真实考试的脱敏,减缓紧张等情绪。我们如果不报班,也要增强刷题的力度和幅度。

二,结构化面试也要注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适当融合一些自我认知的东西进去。当然这个融合的限度要掌握,比如国考部委的岗位,自己的东西可以说不少,因为部委面试是单盲,面试组织方掌握了考生的个人资料。但是各省公务员考试一般是双盲,出于公平性起见,一般不允许考生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因此个人能结合的地方就相对较少。

三,结构化面试不仅仅是看答题,更多的是看人。比如说考试紧不紧张,出现紧张情绪的对待等等,比如说人的穿着得体等等。这些能够帮助对方建立对你的综合性印象。毕竟在那短短五到十分钟的时间里,想让对方了解你更多,也只能尽可能做到一切得体、大方了。

经历了笔试、面试等比较长的周期折磨,终于进入了公务员的政审和考察环节。

考察中的等额跟差额,国考中的职位往往是差额考察,而地方公务员考试中不少是等额考察。如果是等额考察的话,只要个人没什么问题,家庭没什么问题,档案没什么问题,就OK了。

在差额考察中,基本又是另外一轮竞争了。今年刚刚修订的《公务员录用考察办法(试行)》中给出了原则性标准,其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两条是考察中看重的。

通俗来讲,如果同样条件的两个人,通过考察了解到一个在校期间经常和舍友产生争执,并且缺乏一定群众基础。而另一个则不存在这个问题。那么一般会选择没有问题的那个,而经常和同学闹矛盾并且处理不好同学关系的,虽然无法直接判定是德有问题,但至少是有他个人性格因素在里面的。

在比如说人岗相适,比如某部委岗位更倾向于是新闻传播工作,那同样两个人,即便专业都是与此相关的工作,但一个人在学生组织中有过新闻宣传工作经历并有过新闻宣传的见习经验,而另外一位则没有,那么一般更倾向于有经验的,因为到任之后能够更适合工作,也就是符合人岗相适。有很多因素其实都是意想不到的现象。不过综合来看,在考察时关键性因素有这么几种:学历、任职、专业能力。比如硕士跟博士,一般博士优先考虑;比如有主要学生干部任职,也会纳入考虑;比如专业能力极为突出,也会优先考虑等。

另外,也会就档案进行审查。一般情况下不会出问题,出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原始档案和现在的档案有不对应的地方,一般出具证明或者说明即可。这个环节别太恐惧,很多时候其实反而对于考生来说是件好事。因为这是个帮助考生完善自己档案的过程。

138 评论

思念你的情意

大学生考公务员的方法如下:

1、积极的从多方面的渠道深入了解公务员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通过网络、看书、听取已考过公务员考生的经验等多方面、多渠道掌握公务员考试的总体情况。

2、在公务员考试前一年或至少半年开始准备。在这段时间里,要时刻注意听新闻、看报纸,时刻关注国家各个方面的动态、社会热点,以便在自己的申论作答中有东西可写,使阅卷老师真正看到我们视野的宽广,知识的渊博。

3、考生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公务员考试涉及的各种专业知识,尤其是作为公考难点的数学运算、演绎推理,更是需要专业的基础知识才能准确迅速的解答好该类试题。考生可以利用充裕的暑假期间,系统的学习各类知识。

4、了解各种题型并大体掌握了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后,再进行题目的练习。首先要做的便是公务员考试的历年真题,在真题中把握出题人的出题规律与趋势,并注意看真题的解析。

5、在校大学生是具备普通全日制学籍的在校生。具体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硕博)。即在大学注册入学和接受教育的群体统称,包括全日制和在职业余学习两类,通常为在校生,不含自考生。各类高等学校毕业生一般称大学学历。

122 评论

xiaomakuaipao

合理分配时间,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阅读能力,说话能力,多看一些关于公务员方面的书籍。

208 评论

了了大哥

一定要提前在网上报考,然后也应该购买一些相关的资料学习,还可以选择报一个网课进行系统的学习,要调整好心态,要有规律的进行学习,要查漏补缺,考试之前也应该进行系统的复习,不要掉以轻心。

142 评论

满天星RF

总所周知,公务员考试的人数逐年增加,现在很多应届毕业生都把考公当做一条出路。毕竟公务员的福利待遇都是很好的,社会地位也很高。

第一,如果在大三的时候,你想考公务员,那么你应该准备好相应的书籍,一般公务员考两门课程,一本是行测,一本是申论。进行系统学习。

第二,一般国家级公务员考试在每年的9月到10月左右,各省级的公务员一般在春季左右,每次报考公务员都需要及时关注相应省份的考试网。购买的书籍也应该买相应省份的书籍。

第三,行测一般是120道题,考试时间是120分钟,时间是非常紧迫的,基本上每个人都答不完,如果可能尽量报一个培训班还是比较好,或者买视频教学,在网上自己学习。答题一定要又快又准。

第四,申论主要考阅读量和写作能力,选应用公文的能力,这都需要多多的练习。

第五,在报考的时候,尽量报一个相对竞争小的岗位,一般限制要求越多的,那么竞争力会越小,要求越少的竞争力会越大,报考也是需要运气的。时刻关注考试网的公告职位,报考比例和数量。

329 评论

相关问答

  • 武汉大学生怎么考试公务员

    大学生在大四的那一年,可以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考公务员

    ~*诗情画意*~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大二学生怎么考公务员考试

    现在的大学生有许多都在大一大二的时候都想要去备考公务员,但是公务员考试只有在毕业年才能参加,也就是每年的大四学生才能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或者各省招录的公务员考试,

    tracy07280917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大学生怎么参加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报考条件如下: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3、拥护中

    xiao叶子0118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大学生怎么报名公务员考试

    问题一:在校大学生可以报考国家公务员吗? 国家规定应届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 通过考试是没有什么资格证的,通过笔试考试只是踏上公务员道路的先决条件

    小月半月月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大学生公务员怎么考试呢

    我经历过国家中央机关的公务员考试也考过地方公务员,总的来说公务员比一般的工作还要难。首先每年11月是国家中央机关的公务员考试,有中央直属机关还有下属机构,国家会

    大头妹Angelia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