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68

海鸟2010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以考试为主吗为什么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老鼠笨笨

已采纳

原因1:社会环境所迫为什么一定要成为公务员,每个人想法都不一样。今年的就业形式很严峻,2021年将有900多万大学毕业生,很多毕业生将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大家期待的是,就业质量要高,找到工作还不算难,还要找到理想的工作。而公务员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精英群体,从事公务员的工作,可以说是就业质量比较高的工作。因此有大量学生选择公务员这样一份职业。

原因2:考公务员的幸福指数很高考公务员的幸福指数很高,公务员的工资基本在4000-5000元左右,而且平时闲暇时间很多,可以自由支配。通过一项调查,我们发现70%的人觉得当公务员很舒服,因为一方面可以照顾子女和老人,另一方面如果在政府部门工作,相当于找到了铁饭碗,自己和家人也比较有面子。

原因3:为人民谋福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考公务员的初衷,就是要有天下为公的胸怀。成为一个公务员,通过自己的能力为百姓谋实事。当你能有机会进入政府机关,在更大的范围、更深的程度,借助自己有利的平台和资源,为社会多做实事,为百姓多解难事,这该多么有意义。

105 评论

老猫啊老猫

中国公务员正规统一都叫国家公务员,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是国家公务员,具体才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和地方国家公务员。

公务员考试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种形式:

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是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地方的公务员考试(省考)是指: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社团等为招录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而组织进行的各级地方性考试。

中央和地方考试单独进行,不存在从属关系,考生根据自己要报考的政府机关部门选择要参加的考试,也可同时报考,相互之间不受影响。

区别:

1、题型和名称不同

有的地方在试卷的结构上不断变化,甚至把中央的五大部分调整为四大部分,称谓更是迥异。最为明显的例子是上海市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试卷结构依次为:数学能力(含数字推理、数学应用、资料分析)、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图形推理、机械推理、定义判断、分析推理)和常识应用能力。

2、难易程度不同

有的考生认为,中央、国家和公务员考试比地方的公务员考试要难得多,所以许多同学认为,复习并参加过中央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就不用复习地方公务员的知识了。其实,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因为各地的公务员考试试题难度是根据当地文化教育水平、考生的报考人数等等因素决定的,可以肯定的说,尽管地方与中央考试性质相同,但在其难易程度上具体表现是不一样的。

扩展资料:

通过对比近几年中央、国家机关与各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历年真题,我们可以发现,各省市的公务员考试不论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还是申论,命题思想上均与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命题指导思想相一致。尤其是各地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这一考试科目其命题思想与试卷的整体结构基本上是沿着中央的命题思想与结构来命制的。只不过是有个别的省市在中央、国家考试试卷结构的基础上,局部略有调整,如改个称谓,但其测试的性质,大致的测试内容始终没有脱离“中央公务员考试精神”,申论更是如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公务员考试

104 评论

哈密赖赖

公务员考录职位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序列,中央序列职位的考试即通称的“国考”,地方序列职位的考试即通称的“省考”。一、从组织机构来说国家公务员考试与各省公务员考试的根本区别是由考试组织单位、招录单位和地域范围决定的。组织单位指考试从计划、考试到录用等一系列程序的组织机构;招录单位指用人单位,即公务员考试的需求方和录用公务员的接收方;地域范围指考试的考试地点。区别点国家公务员考试各省公务员考试组织单位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各省省委组织部、各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各省公务员局招录单位属于中央考录序列,包括中央党群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国务院系统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属于地方考录序列,包括各省市党群机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参公管理事业单位招考对象符合条件的全国各省区居民均可报考,除极个别职位外,大部分无户籍限制部分省市有户籍限制地域范围面向全国举行在本省范围内举行考试。二、从考试本身来说国考和省考在考试时间、考试内容、考试地点和考试难度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就考试时间而言,国考时间基本是固定的,报名时间在每年10月中旬,考试时间在11月下旬,面试时间在来年2-3月份。而各省省考时间则不相同,近年来参加联考的省份越来越多,每年都20余省份参加统一联考。就考试内容而言,两者都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一般采用闭卷方式。就命题形式和考试难度而言,国考有自己的命题组,省考则各不相同,国考行测题量比省考多,申论阅读材料字数也比省考多,难度较大,具体情况要参照国考及各省公考考试大纲。区别点国家公务员考试各省公务员考试考试时间一般是前一年10月中旬报名,11月底考试参加联考的省份一般在当年4月下旬举行考试,北京、上海在国考一个月后,重庆、四川、吉林往年均分上下半年两次考试,广东省广州、深圳两市实行单独招考考试内容国考内容包括笔试和面试,公共科目笔试包括《行测》《申论》两科,专业科目笔试根据情况而定,面试形式一般采取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省考大部分省份与国考考试内容相同,面试形式一般采取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考试题量、时长行测试题省部级为135道,地市级为130道,作答时间为120分钟;申论科目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材料字数一般为8000字左右各省公务员考试一般行测题量为120道,申论材料字数一般为6000字左右考试地点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考区考生需在招考省份考试命题模式有自己的命题组,由专家统一命题有的省份独立命题,有的省份统一命题考试难度难度较大,申论题目注重思辨性考察难度较国考容易,会加入当地省情和市情三、从编制和福利待遇来说国家公务员和各省公务员均按照《公务员法》和同一套制度管理,录用后也有统一的薪酬体系,但因地域范围、行业类别及单位层级不同,薪酬及晋升空间会有所差异。在地域上,东部沿海和一线城市平均工资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在行业类别上,金融、证券和财税系统工资和福利高于其它部门;在晋升空间上,行政执法类和综合管理类人员因其工作内容具有公共性质,人员可以流动,可以跨地区、行业交流任职,而一些垂直管理部门,如国税、海关系统大多只能在本系统内晋升和调动。区别点国家公务员考试各省公务员考试编制属于国家公务员序列属于地方公务员序列待遇和福利中央和地方公务员按照统一的法律、制度和薪酬体系管理,但具体工资标准根据行业类别、地域和层级有差异

255 评论

幻影墨斗鱼

一、 从概念来说

我国公务员正规统一都叫国家公务员,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是国家公务员,具体才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和地方国家公务员两种。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指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统一组织实施的公务员考试。招考单位主要包括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中央党群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和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四类。

地方的公务员考试则是指由各省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公务员局统一组织实施的地方性公务员考试。除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直辖市以及广州、深圳外,各省省市县乡四级招录由省级主管部门统一安排。两者区别: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之间不存在什么从属关系,考生根据自己要报考的政府机关部门选择要参加的考试,也可同时报考,相互之间不受影响。

如:报考者可以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也可以报考江苏省公务员考试,两者不冲突,如果不受户籍限制的话,也可以报考其他省市的公务员,比如河北的考生可以报考浙江省公务员。

二、 从考试性质来说

绝大多数地方公务员考试采用的是招录考试的方式,考生按照选择职位报名参加考试,考上后就直接录取为该部门的公务员。

三、 从招考对象来说

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是面向全国进行招考的,没有户籍限制,而地方的公务员考试主要面向当地的居民和在当地就读的大学生以及本省生源的大学生。但现在大部分省份也对户口的限制进行放宽,这就需要考生报名时认真阅读招考简章,一般应届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不受户籍限制。

四、 从考试科目来说

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两部分。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所有报考者都参加这两科的考试,各地方公务员考试和国家接近,基本沿用国家的模式,大部分省考试大纲也是参照国家的,但也有一些差别,比如江苏公务员考试包括《公共基础知识》、《行测》和《申论》三部分。

公共科目命题上的差异

第一、题型基本相同。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对各省市命题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大部分省市命题及考试大纲均采用国家的形式,甚至直接采用国家的大纲,这也是为什么备考地方公务员考试也最好选择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的原因

第二、命题组织模式不同。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有自己的命题组,由命题专家统一命题。但地方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组织自己的命题组,所以地方公务员考试试题主要来自人事部门考试中心题库。

扩展资料:

公务员考试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种形式: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地方的公务员考试是指: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社团等为招录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而组织进行的各级地方性考试。

中央和地方考试单独进行,不存在从属关系,考生根据自己要报考的政府机关部门选择要参加的考试,也可同时报考,相互之间不受影响。

中央公务员考试和地方考试性质一样,都属于招录考试,考生填报相应的职位进行考试,一旦被录取便成为该职位的工作人员。具体公务员政策可参看国家公务员网的相关政策。

地方公务员考试有资格考试和招录考试两种,资格考试即成绩合格者发给公务员资格证书,考生可凭此资格证在市、区、县等国家机关求职,如北京市。

有的需要再参加具体部门的一些考试,有的直接面试考核。绝大多数地方公务员考试采用的是招录考试的方式,考生选择职位报名参加考试,考上后就直接录取为该部门的公务员,和中央公务员考试程序一样。

公务员招考公告一般选择知名度高、读者面广、权威性严肃性强的报纸发布,同时要考虑到地域性。例如,国务院各部门如面向全国招考公务员,则应在《人民日报》上发布招考公告:如只限在北京地区招考,则可在《北京日报》或《北京晚报》上发布招考公告。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如面向全省(全自治区)招考公务员,则应在省级报纸发布招考公告;如只限在省、自治区驻地市内招考,则可在驻地市报纸上发布招考公告。

招考公告具有法规性质,一经发布,任何单位,任何个人不得违背其内容行事,如有特殊情况需改变或调整其内容时,须由发布公告的部门于报名前在原公布公告报纸上作更正声明。

招考公告在文字上简单、明了。有些问题如考试的一些具体要求,可制定《报名须知》在报名处张贴或印发,作为招考公告的辅助说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公务员考试

237 评论

特别爱吃大蒜

旺黔诚大树职教来给大家做出解答!

2022年国考人数突破200万,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国考一共才招考万人,平均每个岗位有60多个人去争夺,并且只要第一,其他都是陪跑。

疫情当下,只有“铁饭碗”才能安抚众多求职者焦躁的内心。自疫情爆发以来,各大互联网公司、培训机构和众多私企不断发生裁员和破产倒闭的情况,实体店经济倍受打击,尤其餐饮店和工厂,尽管国家不断出台各种措施,但禁不住疫情的“霍霍”,众多求职者看到较为惨淡的行业,内心焦虑,不禁会选择“铁饭碗”来求稳定。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社会上延伸出了两句话:

1、宇宙的尽头便是考编;

2、“铁饭碗”不会大富大贵,但不至于饿死;

可见大家对于考编的认可度大大提高。

对非应届生来说,虽然适合岗位在不断减少,限制条件不断增加,但这似乎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在能报考的年纪纷纷拿出了越挫越勇、全力以赴的架势。

对已经不符合条件的超龄人员,对考公始终念念不忘,不断呼吁“放宽公务员报考35岁门槛”,并且该话题几度冲上热搜,可以看出这背后的关注群体之广泛和考公愿望之强烈。

人们挤破头都要进体制内的全民考公热,不禁让人想起八九十年代人们纷纷出走体制的下海潮,这种转变的背后有外部的诸多因素影响,也体现了人们生活理念和追求的转变。

综合分析,我们认为人们考公热情高涨的背后是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稳定性

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性众所周知。新冠疫情的反复,让全球经济运行按下了暂缓键,直接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企业就业形势的严峻,也加重了企业职工的不安全感。如果说以前还有人认为公务员职业“平淡、无趣”,那现在他们只会在刷题的间隙发自内心的感叹一句“真香”。

二、社会地位

从古至今,公务员的社会地位一直很高,尤其在北方地区,在亲朋好友眼里,在企业挣钱再多都不如一个公务员身份来得靠谱。进企业下乡时,人们脸上的笑容也足见他们对公务员身份的尊重。而且,公务员在体制内对各种审批流程、法律服务等信息了解的比较多,自然会成为被咨询的对象,无形中提高了在亲朋好友心目中的地位。

三、职业信念

随着新媒体、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好警察、好法官、人民公仆等模范公职人员的正能量事迹被广泛报道,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公职人员的职业尊荣感,也让不少年轻人心中种下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这也成为了他们考公的最深沉的动力。

四、福利待遇

跟企业相比,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不算高,但在当地也绝对不算低的,处于中等水平以上,再加上公积金、精神文明奖、取暖补贴、住房补贴等各种附加福利,“双公”家庭轻轻松松成为中产阶级。

五、从众心理

还有一类考生,没有树立自己的目标,不知道该干什么,人云亦云,看到别人考公务员,自己也备考。但其实虽然公务员的包容性比较大,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时间是自己的,是否选择考公还是要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具体情况来进行慎重分析。

一位网友说,他的一个本科同学,家在黑龙江,毕业后先去了一个大学当辅导员,后来跳槽去某笔培训机构当老师。在读研的时候一次聊天中得知,之所以辞去辅导员,是因为工资待遇实在太低,便转身去了当时爆火的培训机构,工资确实比之前高出很多,在培训机构还谈了一个对象。在疫情爆发后,再后来跟他的一次聊天中得知,他已经在备考公务员了,只不过是边工作边备考,其他机构的裁员让单位很多人人心惶惶,只有备考才能安心一些。他说,“在我2021年毕业时,由于我们系这一届毕业生人少就不提了,我对象所在的系一半以上的全都去考编,在毕业后,与一位研究生同学聊天时才知道,他一毕业就去了北京的某大型商场做管培生,他对象去了内蒙的一个农科院,没到两个月的时间,两人同时放弃各自的工作,全职备考公务员,万幸的是今年他对象已经上岸了,坐等他上岸。其实两个人只要一个人工作稳定了,另一个人再去备考压力就能小很多,现在想想,这两人当时同时放弃工作真的是勇气可嘉,或许这就是考编的魅力吧。”

在前几年,对应届毕业生来说,考公、考研、就业、创业、出国等是几种并列平行的选择,是可以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自己的意愿和未来的职业规划做出相对独立的选择的,现在,考公已经成了应届毕业生的必选和首选。

通过身边的这些例子只想说明现在的求职者从心态上已经追求一个“稳”字了,考编也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的目标了,编制队伍此时也正迎来年轻化的好机会,而我们正披荆斩棘,抱着“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决心在独木桥上奋战。

305 评论

相关问答

  • 公务员以考试为主吗为什么

    原因1:社会环境所迫为什么一定要成为公务员,每个人想法都不一样。今年的就业形式很严峻,2021年将有900多万大学毕业生,很多毕业生将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大家期

    海鸟2010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公务员招聘不以考试为主

    很多人印象中,进入公务员队伍,一定是“凡进必考”。那么,有没有不考试就能成为公务员的途径呢?还真有。公务员招录中,有三种“直通车”,不考试照样能拿到“铁饭碗”和

    VIP111rena 9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公务员考试以什么人为主

    大学毕业,中国公民,年龄不超过35周岁,没有犯罪记录。

    木易木每 8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公务员考试不以考试为主

    根据新修订的《公务员调任规定》其中提到多项人才流动意见。 调任对象:为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规范公务员调任工作,引进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

    稥油菋精 8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公务员考试不再以招为主

    可以在报考专业的时候多注重一些,可以报考军干部专业,这样在毕业之后就能够转到地方的单位,而且都是属于公务员的编制,除此之外进行人才引进的计划也是获得公务员编制的

    天使禁猎区0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