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02

道生一,三代二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深圳市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不是小痴

已采纳

说起公考,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每年的公务员考试,都会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从公务员招录考试的公告发布到考试当天,公务员考试都会成为人们口中谈论的焦点。说到公考,它的笔试分为A,B两类,其中A类职位笔试的公共科目为行测和申论,那么对于申论考试来说,我们该如好写好它的大作文呢?

首先,一定离不开平时的积累,要多进行一些金句摘抄,同时在日常的备考中,要对各种素材进行一个学习和积累。每一个备战公考的公考人,都要在平时进行一个极其努力的学习过程,才有可能通过笔试这一关,跨过去公考的第一步。

其次,申论写作作为一个议论文写作,我们一定要做到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论点,并且读懂材料,将材料和我们的论点有机结合。接下来,我们对申论大作文的写作进行一个具体说明,整体思路要求我们要先提出论点,然后论证观点,最后进行一个归纳升华。同时在整个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论点的明确性,要有正确的立场和端正的态度,论证的过程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态度鲜明,严谨,在总结的时候,要进行有力的阐述,在总结的基础上,对论点进行升华,将我们的思想高度上升,体现出良好的人格情商。整个申论写作的过程,就是考验笔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态度逻辑各方面能力的一个过程。

总之,申论大作文的写作,一定要先理清题,读懂题,领悟其中的要点所在,从中提炼出符合材料的论点,再加上一些议论文的基本写作要求,就可以很好的写好一篇申论大作文。

188 评论

许清池79

深圳公务员考试a、b卷的区别:

1、考试大纲的区别

深圳申论A卷的大纲要求,完全等同与国家公务员考试(省部级)的申论考试大纲;B卷的大纲要求,完全等同与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级)的申论考试大纲。

2、考试题型的区别

A卷要求考查“综合分析能力”与“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而B卷只要求考查“解决问题能力”与“贯彻执行能力”。

3、材料主题的区别

以2018年的为例,A类作文要求围绕“美丽城市”展开,考查了考生从更加宏观层面去分析阐述对当前生态问题的认识和思考的能力。B类作文要求写一篇打造“美丽A市”的征集意见,考查考生从微观层面去分析解决当前城市生态的各方面问题的能力。

扩展资料:

公务员考试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种形式: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地方的公务员考试是指: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社团等为招录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而组织进行的各级地方性考试。

中央和地方考试单独进行,不存在从属关系,考生根据自己要报考的政府机关部门选择要参加的考试,也可同时报考,相互之间不受影响。

119 评论

哪也去不了

【申论大作文写法参考】

1、申论大作文一般要写策论文,这是相对来说比较好写的一种。这个“策”是对策的策,而不是“政策”的策。

2、要围绕申论三要素来写,而申论三要素需要从材料里提炼。即从材料里总结出问题现状、原因、解决对策。申论三要素是不管小题目还是大作文答题的基础,必须学会如何从材料里找出来。

3、大作文的立意不需要太高,要贴合材料,能够自圆其说。

4、论点一定要明确,可以以副标题的形式写出来,让阅卷者一目了然。

5、字迹一定要清晰整洁,不要连笔;字数要够。大作文打分只需要12秒,卷面是第一印象。

【策论文套路】

按照套路写,虽然不能保证得高分,但拿个中档偏上的分数还是可以的。

还是那句话,三要素从材料里提炼,依据三要素来写。

第一段,写明问题的现状和造成的危害,抛出论点。

第二段,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一般写三至四个原因。

第三段可以转折一下,承上启下,将分析原因过渡到提出对策。

第四段开始提出对策,对策要切实可行,有可执行性。每段开头是大对策,内容就以小对策或者具体的实施办法来填充。

最后一段升华主题思想,与当前主流声音接轨。

272 评论

舞言李萍

一、审题

任何题目都是需要审题的,申论也是一样,无论是大题还是小题(当然,小题目的审题从某种角度上来看,是比大题更加重要的)。比如2017年国考最后一道申论题目如下:

请深入理解“给定资料5”结尾划线句子“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我们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得到提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再比如,2018年国考最后一道申论题目如下:

给定资料6中提到了老子关于“有”和“无”的观点。请你围绕给定资料反映的城市建设理念中的问题,联系实际,以“试谈‘有’与‘无’” 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字左右。

再有,2016年多省联考最后一道申论题目如下:

给定资料8中乔治·马洛里的名句“因为山在那里”,影响了无数敢于探索、勇于攀登的人。请你结合这句话的含义,联系实际,以“创业者心中的山”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40分)

要求: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认识深刻、立意明确、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卷面整洁;不少于1000字。

上面三道题目都有:

(一)“自选角度”或者“参考材料,但不拘泥于材料”,或者参考材料XX等。怎么理解这个要求呢?说白了,就是找一个跟材料有较密切关系的论题或论点来写我们的文章,而这些论点往往要求我们在题干很多的材料中抽丝剥茧、精益求精,力求领悟出出题人所要表达的思想——也就是我们从小训练的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此基础上,选取一点(真的,一点就够了,贪吃不好),给出我们独到的看法。

(二)“见解深刻”“认识深刻”“观点鲜明”,这些要求说白了就是要我们文章写得更加深刻一些,不要老在做一些表面的功夫。很简单的例子,一篇文章,如果老在讲空话大话,一会儿引用这个名言一会儿举那个例子,而没有自己的对某个问题的深入、独特的看法,那么,这篇文章是没有吸引力的,是不值得一读的。我对好文章的理解是:它应该是逻辑体系明确且连贯的,见解深刻且独特、内容贴合实际,同时最好是引领潮流的。面面俱到确实不容易,但最起码的一点,好文章应该具有独立的思考。在我看来,最忌讳的写法就是,无论什么话题,谈到措施都是“政府要怎么做、社会要怎么做、个人要怎么做”,这些所谓的主体法,看到都吐(当然,也可能是考生们不会写,无奈之举罢了)。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才能做到见解深刻呢?我觉得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把一个大话题不断的细化,到了适当的限度,我们就可以以之为题了。比如,主体法中的“国家社会个人”到“个人”再到“个人方面的公民素质”,那么基本就可以了。

(三)“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这个要求很合理,其内核就是我们写的文章一定要有合理的逻辑性,可以层层递进,可以并列说理,可以分,可以合,让读者读起来不阻滞,让读者读完后,再回顾思考的时候没有太大的漏洞。

归根结底,审题是很重要的。每道题目都有它自己的共性和特性,我们审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变化,以符合出题者的要求,符合实际情况。

二、文章的标题

标题实际上要写好,很难很难,但是,要写的有点出彩就比较容易了。什么是好的标题?好的标题是文章的文眼,能够让人一看就有想领略你文中的变幻。例如“雪中悍刀行”,这样的题目就很好,让人一看,就自动脑补很多画面了。怎么拟出好的标题?有许多方法。比如使用对偶句、祈使句,比如采用比喻、比拟等手法,又或者引用古言名句,都是可以的,尽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请对比以下题目:

A 勇攀创业高峰

B 让创业成为浇灌富强之花的甘泉

C 夫唯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D 不争的智慧

写出美好的标题,需要平时多加练习,使用多种方法,最终得出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论。也希望各位同学自己去搜索、总结好的题目撰写方法。

三、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很多人喜欢在开头引用一句XX说的话,我本人对这种方式没有成见。但是,引用完后,请记得把自己的观点补上去。而且,你的观点要与这句话相契合,不要为了引用而引用。好的开头,可以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更多的是多种手法的混合使用以引出我们要表述的话题。当然,相对而言我更喜欢理性的陈述。比如,我曾写过的一个开头:在现今互联网+的时代,信息呈现出爆炸性的快速传播、去中心化、多元化的特点,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得到的信息内容以及对信息的汲取和反馈都发生了剧烈的改变。不可争辩的事实是,整个中国社会对创新创业都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且将之转化为实际行动。创新创业,已经融入到新时期新中国全体国民的血和肉中。如何去创业,如何获得创业的成功,如何做到满足个人发展、勇攀创业高峰,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独立思考(16年多省联考)。这种开头可能有些人不喜欢,但现实是很多评论员文章也是采用类似的方法。因此,我在这里建议,大家平时可以多看看人民日报评论,遇到心仪的段落或者句式就仿写一下,绝对不吃亏。

至于结尾,肯定也是要和开头相呼应,同时要做到把我们提出的论点再次点题且升华,做到言有尽而意为穷。当然了,平时我们也要准备一些好的句子,以备到时候我们时间不够的时候能够“滥竽充数”,做到字数不少于要求。

四、文章的内容

不管我们题目和开头结尾写的如何花团锦簇也好,没有内容的支撑,也是竖子不能与之谋也。内容,如同战场上的士兵,总是要真刀真枪的干过才能验证是否为精兵强将。怎么写内容,或者是怎么写好我们的分论点,值得细细研究。在我看来,至少要做到三个方面:辩证思维、大局思维和细节思维。

(一)辩证思维

辩证的思维方式,能够体现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真切得到思考。很多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不是一种方法就可以解决的,也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这些问题的复杂性要求我们辩证的去看待、辩证的去区分它们,同时也采用辩证的方法去处理它们。反映到申论作文上,也要求我们在分析原因、提出对错是要采用辩证的思维方式——什么是深刻?这就是深刻。只有辩证的看待一个问题,我们才能全面的把握它。现在这几年的国考,也很直接的体现辩证的思想,比如2018的“有与无”,2017年的“争与不争”,就是很明显的辩证观。

(二)大局思维

大局思维就是要求我们在作文的时候,既要着眼于我们某个材料,更要整体把握全部材料所指向的最终思想。只有做到这样,我们才不会偏题。同时,大局思维也要求我们在作文中,体现我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对最新技术和政策的了解程度(最新政策也就罢了,但是新技术、新医药、新成就方面最好要有所体现)。不要老举一些老掉牙的例子,如司马迁屈原苏轼,最好也不要焦裕禄、任长霞等等(他们的事迹很感人,但是耐不住太多人写了)。我们是新时代新时期的同学,即将迈入前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新求变。

(三)细节

细节是魔鬼。做好细节,是指我们写文章的时候不仅要把握好大方向,同时也要做好局部、细节——每一个分论点的论证,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我们都要问一下:是否符合实际、是否逻辑完备。不要老写那些“如果不怎么样,我们的国家、民族就怎么样”这样的大而无用的屁话。

我一直认为,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能把一个很小的问题说清楚就很了不得的了,不要贪大贪全,要适度的把范围缩小。

最后,申论的写作我不知道有什么一蹴而就的捷径,只有踏踏实实的读、写、悟,才能写好申论。

219 评论

相关问答

  • 深圳市公务员考试历年申论

    公务员一般就是考 行测和申论 有免费的课程百度搜索考啊考

    s791144868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深圳市公务员申论考试

    深圳市公务员考试有笔试和面试,主要以笔试考试内容为主来进行介绍。 深圳市公务员笔试公共科目主要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个,但不同的招考职位有不同的考试内容。综

    贫僧法号能吃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深圳市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

    说起公考,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每年的公务员考试,都会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从公务员招录考试的公告发布到考试当天,公务员考试都会成为人们口中谈论的焦点。说到公考,

    道生一,三代二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深圳市公务员考试申论分数

    申论各部分分值分布不同地方的公务员考试分值是不是一样的,所以不知道你是参加的哪里公务员考试呢?以国考为例: 2020国考申论题型分值分布为:副省级以上(含副省级

    九尾小妖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深圳市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2018年深圳市公务员考试公告尚未发布,以下考试内容参考2017年公告。申论分以下内容:(一)申论(A类)。

    贪嘴森淼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