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0

  • 浏览数

    332

王玉娜大王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图书馆公务员考试论坛

10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百叶书店

已采纳

我准备考试的两年时间,跟形形色色的考生交流过,有的人裸考一两次就上岸;有的人认真准备却功败垂成;而大多数人都需要考很多次。对于考公的 难易程度众人也意见不一,说难的、说容易的、说凭运气的都有。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我认为对于有意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同志们,如果要想不那么靠运气考上的话, 应该至少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之一:报考准备—职位选择职位选择和笔试一样重要,许多考生笔试分数很理想,但最终却在没能进入面试或在面试中失败,主要原因是不小心跳入了“万人坑”。在职位报考时,需活用Excel表格的筛选功能,结合自己专业、学历、自身兴趣、往年招录比数据、2016江苏省职位表等多个因素进行筛选。尽量排除竞争者,选择那些对专业、年龄、工作年限或应往届、性别、民族、户籍、从业资格证等限制多的岗位进行报考,限制的条件越多,符合条件的考生就会越少,相对而言会减少竞争,增加自己晋级的砝码。这里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了解职位要求;细看国考和省考的职位表,不同职位的职位要求各不相同,不外乎有以下种类:专业、学历、年龄、基层工作经验年限(有些对工作经历还有限制,如要 求法律工作经历、财会工作经历等)、政治面貌、户籍、民族、应届往届、资格证书(外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等 等)、性别、身体条件、身份限制(特岗人员、志愿者、村官、非在职公务员等等)、组织专业考试、其他要求与说明(文字功底、语言技能、最低服务年限、有无 宿舍等等)。二、选择合适职位;如何选到一个难度适中、自己满意的职位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在充分了解职位要求和自身条件之后,我选择职位是根据以下原则:1、个人意愿:这个应该放在首位,结合职位所在地区、待遇、发展前途、职位内容与个人兴趣综合考虑,如果考一个不能愿意持续干下去的岗位,那么 考上也没有意义。因此招考公告出来之后,我会首先把符合条件的职位筛选出来,单独做一个表格,然后把不符合自己意愿的职位删除,那么我最终报名职位就将从 剩下的职位中选择;2、报考人数:报考人数与难度有直接关联,这不用多说,现在报名阶段都会实时公布报名人数,也是为了防止扎堆报考,除非你只盯着那一个职位不考 上不罢休,否则避开人数过多的岗位也是提高成公率的必要选择。我自己的话,在满足第一个条件的前提下,选择的职位省考的人数限制在1:80以内,国考 1:150以内,特别好的职位容易出高分,因此更要尽量选择人数较少的。同样的,报考人数太少的职位也要慎重,如果不是因为限制太多,那就可能是这个职位 确实不咋样,还是那句话:不要只是为了一份工作就搞的没有下限,只捡人少的报而完全不看职位,那耽误的是自己。比如我一个211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同学,毕 业季裸考了某县级国税单位,结果分数出来考的很好是职位第一,面试也通过了,但是地方太差,最后还是决定放弃,去了深圳某公司,你说早知道这样他当初何必 要报名呢,或者报个好点的不就行了。另:某图某公等培训机构网站上面会有部分职位往年的人数与分数统计,报名的时候也可以去留意留意。3、合理利用条件限制,注意潜在信息:同等报考人数下,限制应届生和不限应届生的职位,那个职位要容易?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也没有的结 论。但是,在意愿范围内应尽可能选择限制条件多的职位,例如,同一个检察院招聘,招助检和侦查员两种职位,其他条件一样,只是侦查员仅限男性,那么如果想 进这个检察院的男同志,可以选择去报侦查员职位,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报考人数和难度,而检察院往往也只是想多招男生所以设置的侦查员职位来卡掉一些女考生, 考进去之后,多数检察院都会根据情况分配职位的,你还是有机会做助检(这情况也同样适用于某些只限女生报考的职位)。而像广东某些地区写明要懂粤语或者客 家话的,听说其实就是限制本地户籍的变种,这种情况下外地人就不要盲目报考。总之,好的报名是成功的一半,我准备时候考试流的汗,有一部分就是当初胡乱报名时脑子进的水,哈哈。笔试准备篇“周密的计划,良好的习惯,严格的执行”是我认为备考阶段必备三要素。计划可以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习惯造就自律,自律培养信心;而执行才能进步。三者结合,就是目标的实现。废话不多说,下面是准备过程。我的行测好于申论,行测我会多写一点。一、复习计划公务考试从根本上是一种能力考试,考试复习需要的时间也因人而异,将复习时长控制在3-12个月是比较合理的。第一轮:教材+专项训练+申论积累,第一轮时长6周,全面基础复习阶段;每天上午行测,下午申论,晚上做题;复习时候我的方法主要是视频教程,这些教程都是在网盘上面免费分享的, 我直接下载下来,每天看视频学习,做笔记。老老实实把行测和申论的基础班课程都学习了一遍,辅以少量的练习题,目的是全面的了解公考的知识点,做好笔记, 并尽可能的掌握。第二轮:做真题集+整理错题集,时长1周,纠错阶段,我有一个错题本,在头两轮复习过程中做错的和不会的典型例题我都记录了下来,错题后面对应的都是考点,因此通过错题纠正以及练习同类题目的办法,把薄弱的考点彻底掌握。第三轮:阶段总结(最重要的一轮,适当提高时间分配)时长1周,纠错阶段,我有一个错题本,在头两轮复习过程中做错的和不会的典型例题我都记录了下来,错题后面对应的都是考点,因此通过错题纠正以及练习同类题目的办法,把薄弱的考点彻底掌握。第四轮:冲刺阶段时长2周,冲刺阶段,1到2天一套真题掐表训练。这个基本就是1天按照考试时间掐表做真题,然后晚上纠错,直到考前。下面是我复习时的用的工具和一些技巧,亲身体验:1、准备一个笔记本,一个错题本。笔记本记录知识点和心得,错题本记录做错的典型例题。2、用做题软件做题,可以充分利用边角时间。3、比较好的辅导教材。4、QQ群。考公期间,晚上有很多的免费培训课程,一些上岸前辈和老师会讲课和分享经验,5、很重要的一点,经常逛论坛!当然不是瞎逛,论坛上的最新资讯、考公经验、做题技巧等资料非常丰富,还能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考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多接触新鲜讯息,对于刺激大脑,激发活力也有帮助。当然,要控制时间,注意别灌太多水。二、行测心得行政能力测试主要用来考查应试者与拟任职位的匹配度,行测80%的题目并不难,只要时间足够,大家都能找到正确的答案。那么,怎样才能在短期内迅速提升答题速度和准确率呢?1、看教材+做习题:建议大家先参考复习教材,了解题型和考点。再深入不同的模块,结合练习题进行各个击破,强化相应的解题方法、技巧。2、对题目的研究和总结:吃透一套题比做五套题收获更多,每套题做完后,一定要总结,重点总结错题,找出错误的原因,然后一个一个地突破。一定要整理一本错题集,以后再复习到相关章节时,重点看错题,这样学习才更有针对性,可以节省时间,还能提高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水平。3、保证准确率适当学会放弃:做行测不能贪心,正确率在75%左右就非常不错了,也就是说少部分题目允许放弃,在练习中我们也要养成一个习惯,准确快速地判定一个题自己能不能做,然后做出取舍。4、计时训练:平时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养成快速解答的好习惯。做题时,把“表”摆在面前,一定要计时,看自己是否达标。5、行测马太训练法:建议考生通过集中、强化训练行测科目中的“马太题型”来快速提分。“马太题型”就是行测考察题型中分值比例高,且有答题规律可循,只要通过足够的训练,是可以迅速解答的题目,比如言语理解、资料分析、判断推理。这些题如果专研透了,完全有可能达到75%的正确率。当你的分数停滞不前,抓不住核心训练点的时候,只要把这部分“马太题型”攻透,至少可以再提10-20分。6、行测头脑风暴训练法:该方法适合上班一族,大家可以找个集中的时间段,准备好精选的资料和习题,把自己关起来进行集中的、高强度的风暴式学习,以促使大脑高效运转,在短时间内消化最优质学习资源。这个方法能有效解决上班族只能零打碎敲的低效率复习状态,对行测提升见效很快。行测注意顺序,控制时间这里要再说一下做题顺序问题。其实各人有各人的习惯,只要自己觉得舒适就好。不过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时间(手表是必必必必备的)。我自己的做题顺序和时间如下:1、5分钟常识;试卷一发下来,填完信息后(认真填别出错)我就翻开试卷看常识,这个监考一般管的不严,如果管得严我就当做检查试卷快速翻页, 不管怎么说要坚决的看试题,别耽误。常识是要么会要么不会的,因此看了就能选,铃声一响,就马上开始涂卡,运气好的话,5分钟都用不到常识就做完了(一般 我是考场上翻页最快的,就因为做常识从不犹豫,不会的立刻蒙)。2、20-25分钟资料分析;做完常识热身之后,我做最后的资料分析,这里是计算居多,放在最后做会因为心慌影响效率,考前的话我也会把资料分 析的常用公式和技巧再默念一遍,趁着记得还清楚直接就把这个解决掉,因为资料分析常常会有陷阱题,这里就要高度集中精神,眼明心亮。一般常识和资料分析加 起来不会超过30分钟。3、30-35分钟阅读理解;这个没啥说的,正常都能做完,选完之后可以用排除法检验一下,选词填空的话,只要一个词不合适,不管其他的多合适都要排除这个选项。4、20分钟数量关系;我数学不好,差不多需要20分钟,会的题目就计算出来,确实不会的就蒙,每道题最长不超过2分钟。5、35-40分钟判断推理;这里要注意别在图形推理上耽搁时间,30秒时间看图,如果实在没思路就跳到下一题,我遇到过确实思维凝滞卡住了的 时候,但是考场上不是较劲的时候,勇敢放弃就是了。一般会有一道空间重构题,这种题目我都会带块橡皮,哈哈。剩下的题目认真做就行了,有时候剩下一两题, 时间不够用,那也只好蒙了。这里的类比判断尽量避免粗心,正常是不会丢分的。6、剩下的时间可以再看一眼信息有无漏填,卡有没有涂错。我是边做题边涂卡,所以不留专门的涂卡时间。申论的题型常见题型有:1、归纳概括题;2、综合分析题3、提出对策题4、公文写作题(报告、公开信、倡议书等);5、字词句解释题;5、论述题。还有例如编写标语口号的、设计调查问卷等新型题目。1、看教材+研读大纲:江苏省公务考试申论备考的第一步是准备一本经典教材和一份打印版的考试大纲,通过二者来了解试卷结构、试题内容、考查规律、评分规则和标准,知道申论为什么而考、考什么、怎样考、怎样答,由过去的考试实践推知未来的考试情况,使备考复习建立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2、建立公务员思维问题:公务员考试是招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选拔性考试,其题目设置和阅卷规则,无不体现着机关工作的思维方式,即公务员思维,要站在政府的角度思考问题,锻炼自己能够从法律、制度、政策、经济等各种角度全盘考虑问题。思考问题切忌理想化、片面化、情绪化。3、申论素材积累重在平时、善用间隙时间:在复习期间要善于利用零碎时间、不间断地看新闻时政,积累申论的素材和观点,身临其境地把自己当成新闻评论员,把“出发点”、“立足点”、“着力点”、“根本保证”、“基本原则”变成思维习惯。对于一些名言名句,一些非常有气势的排比句,更是要多读多记,多思考在什么地方可以用。4、申论必须要勤动笔:申论拿高分一定要自己多动笔写,看一百篇范文不如自己写一段文章。要想自己下笔如有神,唯一的方法是多练多写。5、时事热点如何正确利用:历年来江苏省公务考试申论考试的命题围绕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热点素材的积累与理解不能突击进行,必须从准备公考的那一刻开始,大家重点要把握三方面:(1)了解近一年来国家政治领域和社会上发生的热点问题,把握各级政府工作的总体方向;(2)熟知热点事件产生的背景、当前现状、发展过程、对社会的影响、多方位的评价以及解决思路等。(3)做好笔记,用自己容易记忆的方式把问题记录下来,写出自己的见解,后期再对同类问题进行回顾,不断完善自己的思辨力、表达力和创造力。6、申论书写字迹、轻松捡分项: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了搜狗输入法、习惯了用拼音。很多人提笔忘字甚至错字连篇,由于字迹的问题可能会使你的申论降低5-10分。建议大家在备考期间多动笔,不要求大家的字能写得像书法一样,但一定要保证干净工整。我推荐一些平时我积累素材的来--源:1、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这基本是每天必看的,重大新闻与评论包括领导人的讲话还会做一些笔记,为了节约时间,新闻联播一般前20分钟就可以了(后面是国际新闻);2、《半月谈》(尤其是半月评论,篇篇都是满分申论范文)、《理论热点面对面》(写的越来越好)、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3、必须积累的政策理论知识:十七十八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央一号文件等等,这是一定要精读并将要点记在心中的。申论--找关键词做笔记,控制时间申论有很多同志写的很快,往往写完还有半小时二十分钟。我属于写的慢的类型。在读资料的时候,第一遍略读,在每段材料旁边写一两句总结概括一 下,划下重点词语;然后看题,看完之后再根据题目精读相应片段。然后写出来答题要点,整理之后再写到试卷上(没办法,字不好,怕写错)。一般写到大作文的时候差不多还有1个小时10分钟,这个时间还是挺紧张,不过我还是会写一个提纲,然后打好开头的草稿,以及每一段的第一句,如 果能用到领导人讲话等的就更好了。不过经常写到结尾的时候,就只有十来分钟时间了,很紧张,考场上那时候都没几个人在写了,这个速度一直提升不上去。避免考前失眠我发挥最好的一次,而这是唯一一次我十点睡着六点半起床,其他几次都到十二点以后,但是早上五六点就醒了,虽然我自我感觉 每场考试都是全神贯注,但是身体决定精神,疲惫和困倦一定会分散注意力降低敏感度。因此,考试前一天晚上必须让自己充分放松和休息。我考前的一天会做一套 题,然后对对答案,翻翻笔记看看错题和重要知识点,看一遍常识。为了确保十点钟左右能入睡,考前晚上忌暴饮暴食,忌刺激性饮料,如果睡不着,我建议可以做 一些无氧运动让自己疲惫一点,例如冲个热水澡(很有用),俯卧撑,仰卧起坐,蹲起,做的腿胳膊胸背都有疲劳感了,再躺下应该很快就能入睡。

343 评论

ilikedianping225

中公特总结归纳给出备考考生一些建议:1.备考公务员考试宜早不宜晚,要提前制定复习计划。每年公务员不乏裸考的人,或者复习就是跟着感觉走,想到哪复习到哪,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建议大家根据备考时间长短,可以制定每天、每周、一个月的复习计划和目标,这样复习完上战场才有底气。2.备战公务员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式。但对于备考的考生而言,应届生面临毕业事情比较多,在职的平时要上班,所以平时很难挤出固定时间去复习,并且报培训班的费用可不菲。所以不少考生目前选择在线学习视频是很便捷的,随时有时间随时学习,没有理解领会的知识点还可以可以多看几遍。3.公务员考试的行测复习要攻弱补强。行测复习绝不是简单的做题就万事大吉的,而是要有针对性的做题,要懂得对考题的分析和总结。千万不要只做自己喜欢做的部分,要攻弱补强,主攻弱势部分的练习,但也不要放弃练习自己的擅长部分。4.不要放弃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要动笔练习。很多同学在复习的时候都是重点复习行侧,对申论就只是看看新闻,读读报纸,还有人觉得申论学了还不如裸考,干脆直接放弃复习,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大家在看申论热点时政的同时,也要动笔练习。很多人就是因为平时不动笔写申论文章,到考场的时候往往是肚子里有东西却倒不出来,或者写的文章一点也不专业。

234 评论

wwj快乐柠檬头

考上公务员之后,我是真的开心,目前的工作和生活也比较满意。

回想公考放榜的那天确定自己考上公务员后也是挺开心的,现场由衷的喊了一声“yes~~”。所以,一直到现在,对于自己考公的选择依然没有后悔!!

回想我当初报考的原因,是循序渐进的,也不是突如其来的,毕竟这是一个择业的问题,所以我捋了一下下,主要有三点:

一是身边亲人的影响。因为自己身边有亲人是体制内工作的,有老师,也有公务员。他们在自己的领域,用自己专业知识倾囊相授给学生,用自己的才能热情的服务群众,实现了自己个人的价值,这种价值是骄傲的,因为他们服务了祖国的花朵,为群众奉献了自己。所以,在亲人的影响和交流下,被他们感染了,也可能是公务员或者教师这种稳定的工作开始吸引了我,萌生了自己也想考公务员进入体制工作的嫩芽。

二是学长老师的引荐。我曾经是一名党员,也是学生会的一分子,所以接触的学长、老师比较多,比较茫然的我就咨询了学长和老师,参考他们的意见,然后也通过了解一些相似情况的学长,得知有不少学长考上了公务员。老师也是觉得自己合适走这边,所以推荐了一些上岸的学长给我这边,多多学习。作为一个听话的学生,自然是对老师的引荐甚是满意,进一步让我有了报考公务员的意愿。

三是个人专业的原因。现在还记得图书馆阿姨扫出一簸箕头发的新闻事件。我是编程专业的,据说很多从事程序员的前辈都过早的发福、秃瓢、谢顶之类的,因为程序员工作压力大,不定时需要加班加点为客户修改程序,不规律的工作和作息影响身体健康,我也不想自己因为工作原因出现头发被扫掉的情况,所以只能跨专业另谋出路了,所以报考公务员的决心就定了。

自从考上了公务员之后,很多小伙伴都向我取经如果过笔试关,因为他们很多人都卡在了第一关——笔试关。这里也分享一下两点:

一是提高笔试成绩。我采取的是重复的题海战术,在考试前的一个多月,每天坚持真题套题练习,至少保证一天一套(行测和申论),做完了近5年的国考真题和省考真题,并把其中的题目都弄懂,把笔试的套路熟悉。资料来源:粉笔网题库,因为这里的行测和申论的真题是经过整理的,可以直接下载打印,节约很多时间。平时琐碎的时间也是用粉笔职教app,个人用了那么多资源,觉得这个学习资源是比较好的,至少比较合适我。里面的解析和分析都很深得我心,大家如果还在备考阶段,个人推荐去看看。温馨提示:套题练习一定要纸质按照考试模式去写,再对答案,再把错误的弄懂。因为公考的知识点练多了就懂了。

我还有备考的爱好,就是喜欢逛论坛。公务员考试论坛集合各路神人,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神仙考友分享他们的考试心得,你也可以分享你的意见和看法,集思广益,可以让你对公考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备考的你也多多去逛逛公务员考试的相关论坛,了解最新最前沿信息和政策,对笔试很有帮助。

二是选岗问题。作为应届生,在本科、学士要求的情况下,首先选报限专业的岗位,再进一步政治面貌要求,是党员的就选党员要求的,最后看性别要求一项,总之自己符合条件越多的岗位就选报它,不要以为是市区岗位就不敢报,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因为是同岗位竞争,不是所有人竞争一个岗位;更加不要总想着乡镇政府或者偏远地区的“七所八站”岗位容易上岸就报,不一定的。

总之,能够考试公务员,实现自己的目标是一件值得开心和祝贺的事情,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考上公务员,都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做到做一行爱一行。

207 评论

yyyycl9920

还记得最近看到的新闻,说图书馆阿姨打扫卫生,扫出一簸箕的头发,原因就是为了考研考公影响了身体健康。其实,作为过来人真心觉得备考公务员只要用对了方法,既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也能像我一样成“公”。

下面分享一下我的备考之路,给备考公考的同学一点帮助,希望可以让弟弟妹妹少走一些弯路,至少不会出现新闻中的情况一样会掉发哈~~^_^

经过几年的工作生涯,工作越来越内卷,于是,我顿悟了:佛系才能有健康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平安喜乐才是对家庭和工作最大的负责。祝愿参加公考的考生们都可以努力备考,轻松成功(公)。

115 评论

芳宝女郎

在北京肯定没戏,在上海应该也没什么希望。

345 评论

请叫我大海哥

阅览室是可以的,借书的地方是不可以的,不过松的话有时也可以,因为出门的时候有防盗装置的。

255 评论

吃不饱的阿呜

苦中作乐呀!其实每份工作都不容易,公务员也是如此。报考的原因有许多啊,父母的支持,想找稳定的工作,为人民服务等等......

好的几点是:

1.福利待遇还不错

作为三四县线的公务员工资,在本地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吧,我们单位存在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外人员不同身份的人,工资自然就会有差距,总的来说就是发不了财,绰绰有余这种状态。而且公务员是阳光工资,没有绩效等等。但福利待遇这一块都还是很有保障的。

2. 工作压力相对小

基本上刚考入单位,主要就是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真正审核把关和安排的都是领导,工作内容比较单一,也没啥业务指标,只要把领导安排的事情踏踏实实做好就完事儿了。

3.工作环境相对舒适

对比其他工作来说,能够坐在办公室吹空调可以说是很香了。基本上两人一间,而且早上和中午都有食堂,营养搭配,还有一间屋子专门用来健身,下班了还有的在操场后面打球。算是非常舒服的选择了。

4.工作稳定性强

一旦考上,就不会面临裁员的风险,可以说是非常稳定了,对于女生小伙伴儿也很友好,按时休产假,薪资待遇也没啥影响。

5.家人认可,社会尊重

考上公务员以后,家里算是比较放心了,记得原来上大学的时候,家人就在和我灌输考公务员的好处,考上之后,与人接触方面这份工作也是比较体面。

不好的几点是:

1. 工作内容重复度高

以前很多人说,公务员就是喝茶看报纸,很轻松,但是进来之后发现并不是如此,所以干的久了,会觉得工作很枯燥,很无趣,会觉得很不快乐,尤其是我现在主要在办公室工作,平时工作内容比较单一,有的时候特别羡慕业务科室的小伙伴儿,他们可以经常东奔西跑,而他们有时候反而还更羡慕我们。

2.同事仅仅就是同事

进入机关单位工作以后,才发现同事关系真的是很微妙,如果有思想比较契合,也会有真诚以待聊得来的同事,能学到很多很多东西,但也有些气场不和的同事,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背后议论人是非,做好自己的本职,老同志需要帮忙,就多帮忙,前提是把自己分内工作给做好,适当学会拒绝,与人为善,高质量的社交,不刻意讨好,曾经遇到过有些同志敏感且自卑,非常计较,有时候相处起来也会觉得非常累。

3.没有对比没有伤害

对比有些单位层级比较高,各项福利待遇都比较好,这时候如果你没有在这样的单位里,一对比会有失落感,对比一些在外企工作,一个月的工资抵公务员一年的工资,这样一来,就会觉得比较难受了。

311 评论

亲爱的猪小呢

公共图书馆属于事业单位,想去里面工作的话首先要通过事业单位考试。招考通告一般都在在上海市人事厅或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网公布。考政治或行政能力测试之类的,不考图书馆专业知识的。另外,现在的图书馆都要图书馆专业毕业生,有的还要求有研究生学历。至于竞争嘛,我想会很激烈吧,因为有编啊,而且工作比较轻松啊,我发现最近想进图书馆的问题好多。但是各个地方的情况都不一样啦,你可以打电话问问你想去的那个馆啊。其实图书馆工作挺好的

315 评论

楼兰芥末姑娘

我从下面几方面来说一下:1、公共科目笔试科目是如何设置的?公共科目笔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所有报考者均参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侧重法律知识运用)、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全部为客观性试题。申论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个人推荐李永新的行测和申论教材! 其它的就不要买了,都不怎么好.真题网上都有下载的不用买.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群里问问其他人.不知道你听说过华图出的 <申论宝典> 那个书也不错! 也推荐.还有就是,宋震讲的申论,有时间在网上下一下,听一听. 李永新的视频就不用下了,做做他的书就ok了.关键是速度.什么党史的,铁道的,人民出版社的,等等都比较垃圾! 都是和真题难度差挺多好的经验总结~准确了解行测不知道是谁开始说,行测就是考智商的,不需要花多少功夫去准备,全部看平时的积累。行测是做不完的,是一定要放弃很多很多才有可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行测不拉分,拉分都靠申论。现在有一个想法,就看你敢不敢想。行测是可以拿到满分的。理论上可以。所有题目都是选择题,都很客观,为什么不可能拿到满分?首先对行测要有这样一个意识。题目都不难,慢慢做,真的有可能做全对。当然,不可能出现全对的情形,那是因为受到时间、考试心态、知识面等方面的影响。但这些都不防碍我们朝着全部做对行测的目标去努力。行测的题目不难,为什么大家都做不对?因为做得不够多。行测的题目是不是真的做不完?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练得不够熟。听到说做不完题目的,都是最终没有考上的。没有考上的人多,所以说行测做不完的人也多。总的一句话,行测的高分一定要靠做题,要考100道,平时的练习就要达到10000道。要考150道,平时练习就要达到15000道。明确了要走的路,下面就是方法问题了。准备材料1、大量的草稿纸:养成打草稿的习惯。平时的练习,几乎超过一半的题目需要用到草稿纸。不要告诉我以前你都是直接在题本上打草稿,那样的习惯非常不好。题本上空间小,你必须要把字写得很小,并且过程非常简略,这就为失误埋下了伏笔。2、收藏一个论坛:也许你已经光临过很多关于公务员考试的论坛,也许你从上面也拉过资料,但是,请收藏一个你认为值得收藏的论坛,每天上网都打开它。养成泡论坛的习惯,多与论坛上的考友交流,掌握最新动态。3、历年真题一套:当然,理论上只要你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都是有的。但你需要合理利用这套真题。最好的方法是,将真题分成两个部分,最近两年的和以前的。先做以前的题目,感觉一下自己的实力跟考试要求差多少。再将最近两年的真题混到模拟题当中,放到最后做,这样可以检测你练习后的效果。4、打印机一台:或者,有一个随时可以打印资料的地方。为什么要准备这个呢,因为网络上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你经常可以在浏览网页的时候看到一些零碎的题目或者经验,在线看或者做会让你的注意力不集中,效果也不好。你需要打印下来,混到题库里一起练习。这样可以取得良好的练习效果。5、题库一套:必须强调题库的重要性。所谓题库,是大量的题目在一起,而答案非常简略,答案通常集中到最后。当然,也有厚的题库有详细的解答。推荐一套题库,360度的。题目有点难度,题量很充足,非常适合集中突破。另外,如何挑选题库是非常重要的,有些题库,虽然很多题目,但是重复率很高,难度也不够,做了等于浪费时间。挑选题库,首先要看的就是图形推理那一块。打开一本书翻到图形推理,如果你一眼就能看出规律,那这套题库是不合格的。6、模拟题20套:至少需要20套模拟题,如果有精力,你可以准备更多的模拟题。并不推荐李永新的书,他的书被看得太烂太多。试想,所有要参加考试的人都看了做了,那你也随大流,不就成为那失败的大多数了么?但是,也必须准备一套,那是因为,既然大家都做了,如果你不做,岂不是起点就比别人低了?要求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把李永新的书备好,以快速和批判的精神去做它,做完,甩掉,站在新的起点上去做更值得做的。当然,360度系列的模拟题同样是不错的,个人感觉难度比它的题库更大,因此可以选择难度稍微低点的作为刚考试的模拟题。这里就不好推荐了。但是有一个选择模拟题的标准,首先是看题量要符合考纲要求,其次是题型要完全对应,最后当然是难度了,同样可以参照选择题库的方式,看图形推理的难度。最重要的就是心态要好,公务员不是你唯一的出路,你不仅仅是为了考公务员而活着的。你的未来还有很多工作等待着你。

224 评论

闪电小白猫

作为一个公考过来人给你一点建议:

如果你想考上的话有两个选择: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有用的话,关注支持一下吧。

173 评论

相关问答

  • 沧州图书馆公务员考试

    您好,河北华图在此为您真诚服务。公务员考试的专业要看每个职位的要求。您可以下载一个职位表根据您的专业来报名

    可爱哆咪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图书馆公务员考试书籍推荐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国家公务员考试没有指定的备考教材,市面上的相关教材都是培训机构根据考试大纲进行编纂的,如果初次接触,你可以购买偏理论知识的书籍进行一个入门

    sky刘小子 10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大学图书馆公务员考试

    大学生可以报考公务员,但只能是大四的学生。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明确规定,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不得报考。也就是说,如果学制是四年,那么在大一、大二、大三期间不具备报

    我大旗网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图书馆准备公务员考试

    如果是应届生一定要一定要珍惜国考,因为国考基本招应届生!!!! 接下来给你分享一些经验; 一、了解国考;如果你是对国考一无所知,就要认真看以下内容: 1.报考条

    草本Jing樺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汕头图书馆公务员考试书籍

    公务员考试一般考行测和申论,你就主要看行测和申论就可以了。

    明天努力找吃喝 7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