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75

那个啥来着呢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国考有多难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起名字哈烦躁

已采纳

公务员考试也不例外,所有选择性考试,都有一定难度。但真正的难考与否,是相对而言的。有些人,参加公务员考试,准备考一个月。有的人,从满足条件开始报考,一直考到35岁,也没考上。

355 评论

左村爆破兵

每年出分的时候看一下超话里有多少哀嚎,就知道国考有多难考了。

真不是我故意渲染国考的困难度,动辄就一百多比一的报录比,说是过五关斩六将一点不为过。

我在2020年一战国考失利的时候,也是哀嚎大军里的一员。

当时我也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随手翻了翻教材直接给国考定了性——

“嗐,不就是一些中小学难度的题么,有什么好准备的。”

结果就是打脸来的太快,双科都是五十多分,直接凉透。

你以为这是一篇劝退帖?你错了!

如果我止步于第一次国考失败的经历,那我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太难,没戏,别考。

但我又不死心的参加了第二次国考,这一次我秣兵历马做好万全的准备,最终顺利上岸。

有了这两次国考经历,我的感觉就是:国考虽难,但也是有方法可循的。

摸清它繁杂的知识点,准备好趁手的资料,再加上合理的备考计划,就能化难为易。如此一来,一战上岸也就不是难事了。

1. 繁杂的复习内容

对于国考来说,虽说乍一看笔试只有行测和申论两门,但真要复习起来,才发现里面需要准备的内容真不在少数。尤其是行测,每个模块都能单独拎出来当成一个科目了。如果不真正开始备考,根本不知道里面要掌握的知识点和做题技巧有多少,简直犯规,所以了解清楚各科都有哪些内容特别重要。

✓行测篇

(1)常识:这种题一般考的都是时政热点和一些最近的政策相关。备考的时候可以多留意一下最近一年新闻,都是可能考到的重点。不过,我觉得常识题这种分值低、考试面又广的题目,不值当花特别多的时间去准备,性价比比较低。

(2)言语理解:它是行测里分值最高的一部分了,有很多题用高中的语文底子就能搞定,难就难在提速上。就国考40道题而言,答题时间不能超过35分钟。所以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字词成语的含义,在平时就要多记常考成语的褒贬和用法,要能区分易混淆字词。做题的时候要抓住技巧,别在读题上耽误太长时间,不然肯定耽误事。

(3)数量关系:这个绝对是行测里的难点了,尤其是对于我这种文科生来说,看到就头大。我感觉数量必须得把每种题型的公式和做题技巧都掌握住,那种比较简单的年龄问题、工程问题肯定是要拿下的。其他稍微复杂一点的,比如浓度问题之类的,起码最基础的题型还是要掌握住的。

(4)判断推理:其实这部分难度一般,常考的内容就图推、定义、逻辑、削弱加强,刷题越多技巧掌握的就越熟练。不过里面的图推属于是难度极其不稳定的了,我一般30秒没找出来规律的就果断放弃,免得耽误时间。

(5)资料分析:难度不大,学好了有机会拿满分。不仅要学会快速找题干里的数据,还得把速算公式用得很溜。另外读题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才行,题干里面经常会有很多陷阱。

✓申论篇

(1)小题:它可以分成概括题、分析理解题、对策题、公文题。不同的题也有不同的答法, 最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回答的才是最好的。我的小题基本上是总结材料里的关键词关键句,而不是原封不动的照搬。至于公文题,把常见的公文格式和用语掌握住难度不大。

(2)大作文:亮点主要在前两段和尾段,因为阅卷老师不可能逐字的看下来,所以结构清晰很重要。我会在找准中心论点之后,每一段都尽量扣题。五段三分的格式是最简单的了,当然其他格式也不是不行,关键是要要平时练习的时候,找到自己擅长的结构多写 ,这样就比较好拿分了。

2.挑花眼的备考资料

了解清楚了国考每个模块要考的内容,还得有趁手的家伙式来当辅助。有的小伙伴特别喜欢堆资料,总觉得准备的越齐全就能学的越到位,其实根本不是这回事。

本身国考要复习的面就够广的了,就别再给自己增加负担了,资料不在多,能把现成的都吃透就足够。挑花了眼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我的备考资料,也不一定非要照搬,适合自己的才最重要。

(1)国考第一课:潘铭国考课

行测和申论绝不是死记知识点就能掌握住的,方法和技巧高于一切。拿下这两科至少要认真看一遍潘铭,这样国考高分进面才有把握。老师把行测做题的技巧讲的很通透,实战性特别强,像截位直除法、假设法这些速算技巧,用上之后三两步就能找出来正确答案,四十秒左右就能搞定一道题。

申论我主要是听潘铭讲的答题思路和拿分要点,有很多时候只要抓住关键词也就把握住了得分的关键。掌握住老师讲的公职思维,申论就不难拿高分了。花二三十天时间吃透潘铭,是拿下双科70+的关键。

(2)专项提分题册:粉笔决战行测5000题、华图申论100题

专项练习其实挺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自己学的不太好的版块,更有针对性。行测我刷的是粉笔行测5000题,里面的题目有基础题和进阶题两种。像言语这种整体比较简单的内容,我就直接去刷进阶题,这样比较节省时间。

申论我练的是华图申论100题里面的题目。其实申论不需要像行测那样大量刷题,能把做过的每一道都吃透就可以。华图这套习题会把材料里每段的重点都给梳理清楚,然后再去分析答案该怎么写,题目都挺有代表性的。

(3)国考模考必备:中公国考历年真题

真题卷是肯定少不了要刷的,中公这套真题我感觉答案解析给的还是挺详细的。凡是我做错的题目,直接翻解析就能把它弄懂。备考的时候倒也没必要整套真题卷全部刷完,我当时差不多把行测和申论各刷了五六套,都是紧着年份最近的来做,练上几套之后,也就能摸清楚考试的重点在哪些方面了。

(4)时政素材库:半月谈app

不管是行测的常识题,还是申论的大作文,肯定都少不了对时政了解。这方面我是用半月谈app来积累的,里面的听新闻版块可以随时听最新的新闻动态,每条三两分钟也不是特别耽误时间。

像申论它还有真题和范文,我在练大作文的时候,每天都会找一篇这里面的范文,看完一遍之后把框架给整理出来。这些完全可以用到自己的作文结构里,非常实用。

3.不知如何安排的备考规划

把资料准备齐全之后,就得投入到备考当中了。国考备考时间安排也是个技术活,时间太短各种知识点掌握得不够扎实,时间太长又容易身心俱疲影响效率,我觉得全职备考两三个月就正合适,要是在职备考可以再提前一个月开始准备。

备考的时候要是没有一个规划,只知道走一步看一步肯定不行。就跟大学期间背英语单词一样,几个月过去了还停留在abandon。所以第二次备考,我就提前给自己制定了备考方案,严格按计划执行,绝不摸鱼划水。

(1)一套真题定乾坤

·所需资料:中公国考历年真题

在正式备考开始之前,我先刷了一套真题试试手感。其实哪怕是第一次备考,也完全可以从真题卷开始着手,毕竟里面有很多题用自己以前的知识积累就能做出来,刚好可以把自己的薄弱点找出来。

这套真题就成功地暴露出来我的很多问题。行测的数量只做对了一半,资分虽然正确率还行,但是足足花了四十多分钟才写完。做完整套行测,总时长超出来半个小时左右,分数分,惨烈。申论也好不到哪去,我写的答案基本上都是原封不动把材料抄下来的,一到那种需要自己给对策的题目就歇菜,大作文写的也没什么深度,整套卷子最多也就58分的样子。

实话实说这个成绩对于我这种考过一次的人来说,属实不怎么地。但是也算是个动力吧,至少接下来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了。

(2)听课练习两不误

·所需资料:潘铭国考课、粉笔决战行测5000题、华图申论100题

✓行测篇

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之后,就该抛开杂念踏踏实实备考了。有了第一次国考惨败的教训,这次我没敢再轻敌。每天上午学行测,下午学申论,两科同步进行,免得学一科忘一科。

行测没什么需要大量背记的理论,主要是做题技巧。每天上午我都会花两个小时刷潘铭国考课的行测部分。行测想拿高分,做题技巧就必须得掌握,这方面肯定是要把潘铭认真看一遍的。老师讲到的做题技巧实战性特别强,我每次听课都会把他讲到的做题技巧直接整理到笔记本上。

把老师讲的技巧弄清楚之后我才发现,有很多题其实根本不用死脑筋去做,太耽误时间。就比如溶液问题里面各种百分比,按老方法不仅步骤多,一不留神还容易算错数。用老师讲的赋值法代进去一个数值之后,直接就能把答案套出来,完全不用挨个去算,不到一分钟我就把题做出来了。

听完课之后老师还会给出来几道自测题,这时候我会先自己试着用技巧把题快速做出来,然后再去听老师是怎么讲的。基本上掌握住方法很快就能搞定一道题。剩下的时间我就用来刷粉笔5000题了,哪怕是我比较薄弱的部分,有技巧在手,正确率和速度也就都提上来了,就连数量这种比较让我头大的,拿到70%的正确率也问题不大。

✓申论篇

有很多人都说申论就是抄材料,但是如果只会抄不知道思考,肯定也没戏。下午的时间我会先看一下华图申论100题上面的模块介绍,然后再去听潘铭。

申论里面需要自己归纳的内容很多,尤其是那种需要主观思考的对策题和大作文,必须得有公职思维才行。老师会把材料里每段的段意给总结出来,分析清楚出题人放这段材料的意图。把这个弄清楚之后,我再去总结概括材料就容易多了。

一开始试着写大作文的时候,我看问题总是特别浅,不知道该怎么往深处分析。每次我都会先听一听老师是怎么找出来中心论点的,然后把它记在纸上,自己先思考一下要从哪些方面论述,这时候再去听老师是怎么展开去讲的。

他会从公职人员的角度把材料给分析透,听完我就会试着把老师总结的思路重新捋一遍,在格子纸上完整的把它写出来。这样练的多了,我也就能把大作文写的更有深度了。

听完课再去练华图申论100题,也就更容易抓住材料里的关键点了,我基本上每天会刷两三道小题,到周末写一篇大作文。连续这样练了一个多月,我再去做申论真题,基本都能上七十分了。

(3)真题练习不能少

·所需资料:中公国考历年真题

最后刷题阶段,我会按照考试时间来进行,上午一套行测,下午一套申论,做完之后对照答案把每个错题都弄懂。有了前面的积累,我不仅能再规定时间里把题做完,而且分数也都有保障。做了几套卷子把握住规律之后,再上考场也就不慌了。

国考难就难在对它的认知和准备,把握住这些要点,上岸也就没那么难了。

方法我毫无保留的分享出来,接下来的努力就交给你了,考试加油!

292 评论

肥猫啃鱼头

简述如下:

1、近几年国考的报名人数都在100万以上,2021年国考报名人数157万,报名人数与招录人数之比达到60:1。今年应届毕业预计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而且人数还在持续增加,大量应届生涌入国考,竞争难度会再次加大!

2、相对于省考来说,国考的难度的确上升了。一方面,国家公务员毕竟是属于全国性质的公务员考试,选拔的岗位与标准要求也都比省级的公务员高上不少;另一方面,因为是全国性质,考试范围就不会在某些方面局限于地域差距,自然而然考试范围也就很广了,难度也就上去了。

3、知识“没学完”,考试“没做完”,每年考试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对于考生来说,备考过程中最大的痛苦在于总有没复习到的知识点,总有没练习过的考试题,同时生活、社交、家庭挤占的时间似乎也成为备考路上的拦路虎,让备考之路难上加难!

简介:

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指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部、委、署、总局招考在中央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招考条件相对比较严格,一般均要求全日制本科应届、历届毕业生,部分职位要求硕士研究生和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时间相对比较固定,一般集中在每年10-11月份。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国考

163 评论

xulisha0221

经常有考生调侃“考公之难,难于上青天”,公务员考试真的有这么难吗?事实上,确实如此。但是为什么这么难呢?大部分考生并不那么清楚。今天,小编就来做一个简单的小科普,考公务员难,主要是难在哪里?

1.报考人数多

受疫情影响,现今的大环境,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报考公务员的人越来越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以江苏为例:2021江苏省考总共招9536人,报名人数为451615,平均竞争比达到48:1,最高竞争比高达969:1。

最高竞争比毕竟是少数,抛开最高,按照平均竞争比48个考生竞争1个职位,这个难度也不低,更不要说很多热门岗位,都是百里挑一。

2.笔试分数要求高

全国有这么多考生参加公务员考试,其中不乏学神、学霸,但是一山还比一山高,有些考生130分也没能进面。以2021年国考为例,最高进面分高达分!

当然不是每个职位都需要这么高的分数,要知道国考最低进面分仅,但总体来说要想成功进入面试环节,笔试分数一定不能太低。

所以说,考公务员很难,但好像又没有那么难。上岸机会可大可小,高分能上,低分也能上。最关键的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并且上岸机会大的职位!不同职位的报名人数可能有天壤之别,因此,职位的选择就直接决定着考试角逐中胜算的大小。

公务员考试是一场非常公平的考试,对于每个考生来说机会均等,它注重个人能力和日常积累,只要选好职位,认真学习备考,上岸成公你也可以。

127 评论

上官雨霖

第一:难在报考的机制上。众所周知,公务员考试是首先报岗位,然后再考试。这种方法和十多年前高考的报志愿再考试是一样的道理的。正是因为这种机制,使得偶然性太大,所以后来高考才改革了这个顺序,先考试,然后从高到低按分数排名来进行填报志愿,就极大地增强公平性。但是,公务员考试出于各种原因,没有办法像高考这样子。这就导致了考得好,有时候不如报得好这种情况的出现。比如你考得很高分,但是你选了热门职位,结果名落孙山,这时候你会后悔当初为什么不报一个冷门一点的职位。比如你考得很高分,但是选了很冷门的职位,入职后你又会后悔,为什么当初那么高的分数,不应该选择一个好一点的单位。第二:公务员热仍将长期持续。比如我们现在经济增速放慢了,就业压力更大。比如,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学而优则仕,观念并没有改变。很多山东河南等地的同学,甚至是全国飞到处考,还有些家里也支持他们不工作专职考公,他们经验积累的越多,一定程度上比一般人更有优势,所以对于没参加过几次考试的同学来说,相对是劣势,所以竞争不过别人很正常。比如现在公务员的待遇已经逐步提升,一些发达地区月薪1万,完全不是问题,转行想考公务员的也大有人在。第三:公务员考试对综合素质的要求比较高。首先你得基本上有本科,甚至中央和省核心部门是要求研究生的门槛。其次,笔试考查的内容比较复杂全面。比如要考国际上通用的智力测试,还要考语文能力,数学能力,常识,时政上海广东等还要考察理科能力。这些东西如果没有系统地去复习,大部分人是很难迅速掌握和得高分的。再之,面试也是很残酷的环节,3选1或5选1,守擂和逆袭的较量,正是因为公正,所以才残酷,在考场外哭的大有人在。你想想,你去企业面试,这次表现不好,那就去下一家,机会多的是。但公务员考试一年只有几次,而且光是进面试就很难了,这样的机会太稀有,所以才很珍贵,压力大。最后,还有体检政审等等环节,都是非常严格的。警察之类的特殊岗位还有体测。这场硬战走下来,基本上都是八九个月,太累,太辛苦了。

109 评论

相关问答

  • 国家公务员考试有多难啊

    都说国考难,我觉得主要难在这几个方面,首先涉及的知识面广,其次竞争激烈,最后对个人素质要求高,无论是能力还是心理。首先涉及知识面广方面,国考一般职位要考2门,一

    學僧Young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考公务员有多难

    从热门岗位来看,公务员的确很难考。 注意,这里的难考不是指题目的难度,如果和考研题目比较起来,绝大部分公考题目只涉及到中小学知识,没办法和考研题目相提并论。 但

    阿岚懒懒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厦门国税公务员考试有多难

    为什么大家总觉得国考比省考的难度要大呢?其实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试卷也分省部级与地市级,2015年开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这一科目分为省部级与地市级两类试卷,省部

    京荣盛门业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我国公务员考试有多难啊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有一定难度的,主要是考试题量比较大,时间比较紧凑。要想通过考试,需要考生们努力的学习以及具有丰富的知识面。国家公务员考试有自己的命题组,由专家统

    框框拆拆远行车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美国公务员考试有多难

    恩 因为国外的公务员没有普通工作者收入多,而且纪律严格,多数不愿意去考公务员

    萌萌萌萌瓜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