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130

玉蝶之梦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做题不会做题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李李路路

已采纳

可以利用以下五个技巧进行答题:

一、代入排除法;

二、数字特性法;

三、比例法;

四、赋值法;

五、十字交叉法。

我们可以利用以下五招解数学题:

一、代入排除法

代入排除是最直观快捷的行测解题方法。在两种情况下考虑用代入排除法:一是看到多位数

问题、年龄问题、同余问题等题型,用代入排除;二是没有思路和方向的时候,考虑代入排除。

【例 1】有四个学生恰好一个比一个大一岁,他们的年龄相乘等于93024,

问其中最大的年龄是多少岁?( )

岁 岁 岁 岁

【答案】C

【解析】直接求解比较麻烦,考虑代入排除。带入A选项,最大的16岁,这几个人就是6,

15,14,13。四个数的乘积尾数为0,不符合,排除。同理排除BD。因此答案选择C选项。

二、数字特性法

【例1】(2008-广东-15)某年级有4个班,不算甲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1人;不算丁班其余

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4人;乙、丙两班的总人数比甲、丁两班的总人数少1人,问这四个                      班共有多少人?

 

【答案】A

【解析】考虑数字特性法中的奇偶特性。乙、丙两班总人数比甲、丁两班总人数少1人,

运用奇 偶特性可知乙、丙与甲、丁之和也就是四个班总人数必然是奇数,排除B、C。

由题意(乙+丙+丁)+(甲+乙+丙)=131+134=265,可以推出四个班人数小于265,

因此答案选择A选项。

三、比例法

比例是各数或各物理量之间的对比关系。凡是符合等式A=M×N的形式,其中,A、M、N代表

不同的物理量,且三个量中必须有一个量确定,都可以采用比例法。在实际的应用中,诸如路

程=速度×时间,收入=单价×销量等均符合条件。当A固定时,M与N成反比例关系;

当M固定时A与N成正比例关系。

【2012浙江-53】A、B两地间有条公路,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先走半小

时后,乙才出发,一小时后两人相遇,甲的速度是乙的2/3。问甲、乙所走的路程之比是多少?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V甲:V乙=2:3,T甲:T乙=,

则S甲:S乙=2××1=1:1。因此,答案选择B选项。

【2008年山东-43】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酒精溶液,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 3:1,

另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 4:1,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则混合后的酒精和水的

体积之比是多少?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溶液问题。两个瓶子体积相同,酒精和水的体积比分别为“3:1”和“4:1”,

分别将瓶子分成“3+1=4”和“4+1=5”份,因此,要变成“和同”的比例形式。

4和5的最小公倍数为20,则3:1=15:5,4:1=16:4,

混合后酒精和水的体积比=(15+16): (5+4)=31:9。

因此,答案选择A选项。

四、赋值法

【例 1】(国考2012-71)2010年某种货物的进口价格是15元/公斤,2011年该货物的进口量

增加了 一半,进口金额增加了20%。问2011年该货物的进口价格是多少元/公斤?

【答案】 B

【解析】题中2010与2011两年中的进口价、进口量和进口金额发生改变,故可赋值2010

年的进口量为2公斤,则2011年的进口量为3公斤,两年中单价、数量和金额的数量

关系如下图所示:

2010年进口额=15×2=30 元,则2011年进口额=30×(1+20%)=36元,

那么2011年的进口价格=36÷3=12元 故2011年该货物的进口价格是12元/公斤。

因此答案选择B选项。

五、十字交叉法

十字交叉法在溶液问题、经济问题、工程问题和和差倍比问题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1】(2010贵州-9)要将浓度分别为20%和5%的A、B两种食盐水混合配成浓度为15%的

食盐水900克。问5%的食盐水需要多少克?( )

     

【答案】C.

参考资料

华图教育.华图教育网[引用时间2018-4-13]

267 评论

陌o惜妍

1.平时练习加快阅题速度。考试时间不允许对题干“细嚼慢咽”,这点只能靠平时训练。而在考场上,对题干特别长的题目,就优先看选项,再根据选项有选择性地看题干。 2.控制做题速度。每道题的做题时间不超过2分钟,一般控制在1分钟以内,部分题目30秒内要得出答案。一旦2分钟内没有思路,就跳过。这点非常挑战考生的心理——每丢一题,就会感觉分数在流逝,焦虑随之而来。但不要担心,因为不能为了芝麻丢了西瓜,速度是保证你总体的分数,而不是每一道题的分数。一旦超过2分钟,就凭第一感觉挑一个顺眼的选项,并在题目序号上做个标记,完成答卷后还有时间再回来思考。对于有疑问或没把握的题目,也照此方法处理。 3.有选择地放弃一部分题。有点像围棋中的弃子战术,丢小保大。一般放弃的是分值低、把握小、提高幅度有限的题目。最典型就是“数量关系题”和“判断推理”中的“图形推理”。这部分题的题目少,耗时长,分数较低,没有必要死磕,能做就做,不会做就跳过,把精力放在其他地方,只要做到“保本”,不必“冲优”。 4.充分利用阅卷时间。正式考试前有5分钟阅卷时间,首先当然要检查一下考卷有没有问题,这个过程一般1分钟就足够了,剩下的就是你可以利用来答卷的时间。从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开始做题,由于这时不能动笔,就用手指甲在要选的选项上划个痕(当然得提前留那么一点指甲啦),可以动笔后,马上用笔写下答案。 5.优化答题顺序。最后一道题是资料分析。很多同学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也没能完成。但这部分其实没有什么含金量,不怎么花脑子,丢分实在可惜。所以我建议,在做完第一部分的常识判断题后,直接做最后的资料分析。做题技巧是:先看选项,再从题干中找答案!6.答题时写“ABCD”,不要在选项前打勾。原因非常简单,方便你涂答题卡和完卷后检查,看着打完的勾再涂答题卡效率很低,还容易错,写个字母也花不到一秒,这笔账很好算。 7.每做30-40道题或一类大题后,就涂一次答题卡。正常情况下,行测卷做不到一半脑子就累了,我们要学会休息。如何在紧张的考试中有效休息?答案就是:在疲劳之前休息。脑子休息时我们当然也不能闲着,涂答题卡是最好的选择。这么做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优点:你不用担心做完题后来不及涂答案,甚至连事后检查答题卡是否涂写正确这个环节都可以省了。世界上最悲催的事莫过于题目做完了,答题卡却没涂完,多少考生因此泪洒考场。8.答题优先使用“排除法”。行测题目全是选择题,排除错误选项、缩小选择范围能大大提高做题的准确率,所以,一旦看到明显错误的选项,立即划掉,这方面有很多方法,在此就不重复了。 9.平时训练有重点。重点就是“语言理解与表达”和“判断推理”。行测分数高的人,一般逻辑思维能力也强(反之不亦然),基础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文字表达时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以上两道题中。从应试的角度来看,这两大题型分数最高,最需要理解和分析,当然要花最多的时间、精力来训练。

279 评论

Dark大先生

在备考的初始阶段,小白同学对于考试内容、解题方法不甚了解,难免会有一些无所是从,这个时候就需要一本基础性的教材来帮助你宏观上把握公务员考试,学习一些基本知识。教材一般会在正文前对于考试的发展趋势以及历年真题进行一个总结,通过研读这个,可以让你对于国考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的进行复习。透彻了解核心知识点,教材的每一章节都总结了常用的核心知识,可以方便对于常用基础知识进行掌握,且每一章节都配备了经典例题,涵盖了所有考点,可以让你对考试的题目有更直观、更全面、更详细的了解,对于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都有宏观把控。历年国考真题能显示出国考考试的一个命题规律以及实际考查内容,有着重要参考意义,在学完基础教材之后,有了宏观上的了解,但在实际应用上可能会有所欠缺,包括一些核心知识点可能没有很好的理解,那么这个时候你去研究真题,一方面是可以让我们对于所学知识能够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做到运用自如,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真题去确定最重要的知识点,帮助我们去确定复习方向以及各部分的复习时间分配,真题可以成为我们手中的利器,在国考考场上帮助我们披荆斩棘,到达终点。在把真题研究透彻之后,通过不断的模拟,每周选取三套模拟试题,限时答题,结束后与答案比对,且整理错题,以此来查缺补漏,合理分配各部分的做题时间,合理规划自己的答题顺序,让自己在之后的专业那个是考试中可以发挥出更好的水平。当然,这个过程是异常枯燥和煎熬的,但是同学你要相信,我们在经过不断的练习,在度过这段艰难的时期之后,你自会化蛹成蝶,在国考的考场上,恣意起舞。

323 评论

八彩虹624

这话不准确,不可能一题都不会。原则上来说,公考,包括面试和笔试,都是考察我们全部知识积累的考试,所以,短期内想有本质提高是不可能的。~~只要都能够基本掌握考试规则,在学校里成绩显著好些的同学,肯定可以考的更好。但训练也是必须的。如你所说,“一题都不会”,这是典型的完全不掌握考试规则的体现~~这是考察基本能力的考题,怎么可能完全不会?经过训练,大多数人,应该都能得到一个说的过去的分数。只是,在笔试阶段,所谓训练,报个平价班自己练为主,也不是不可以,并不是必须报天价班的。

141 评论

奔跑的鱼肝油

【方法】1、数量关系题:数学比较强悍的,技巧掌握灵活的,基本能在一分钟左右坐一道题的,就先做数学,不然,就舍掉数量关系题。2、常识题、言语题、判断推理题:不要浪费时间,肯定的答案快速选择,不确定的也不要纠结,因为不可能你都会。3、资料题:放在数量题前面做,因为资料题比较简单,肯定都会做。【总体的原则】是:保证每块有60%左右的准确率即可,其他的舍去。举个【例子】:逻辑题一共10题:保证6-7题是认真做的,其余3-4题比较难的就不要纠结了,凭感觉选一个差不多的即可。最后时间实在不够的情况下,【蒙题】,要蒙相同的选项,运气好的话会对不少。【总结】还是要有扎实的理论储备,培养做题的感觉,有些做对的题你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选,但是就是想选这个选项,这就是培养了做题的感觉,这种感觉在言语题上的应用更明显。

113 评论

蜜儿桃子1

话说做题,很多人都知道题海战术,也知做题是为了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并拓展知识面。但是为什么还要再谈“做题”呢?在说明原因前,向大家问一个问题,就拿真题来说一般大家会做几遍呢?肯定有人说一遍,有人说做了好多遍,那也有人说一般做三遍。很好,那为啥说一般要做三遍呢?怎么做才能使得效果最佳呢?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里要解决的问题。一个题目做三遍,是不是当时就重复三次做题的这个工作吗?不是的!做三遍指的是分三个不同的阶段来做。下面来进行仔细分析一下:例1:一个水池,装有甲、乙、丙三个水管,甲乙为进水管,丙为出水管。单开甲管6小时可将空水池注满,单开乙管8小时可将空水池注满,单开丙管12小时将满池水放完。现在按甲、乙、丙、甲、乙、丙……d的顺序轮流各开一小时,问多少小时才能把空池注满?第一遍,了解题目所属题型、特征、涉及知识点以及难易程度。即看到这道题能够知道这是一道工程问题的题目,核心公式是“工程总量=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并且这道题涉及到交替合作完工问题,题目不是很难,但是计算量稍大一点。因此,当你做第一遍时基本上了解了该种交替合作完工的题型的特征和做法,但是对其核心部分可能总结不够。在后期做题中还是会遇到其他同种类型的题目,只是可能数据或者背景不同。第二遍,要在第一遍的基础上深入的了解题目的核心 ,总结这类题型的做法和注意事项,以及这类题型的拓展题型。当第二次做这个题目时,不能回顾式做这道题,而是应该从更深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这道题。这套题是属于交替合作完工中的“青蛙跳井问题”,这类问题在做时要区分与一般的交替合作问题。不仅要分析出最小工作周期以及周期效率,还要注意预留问题,即要防止在交替合作中最后已经完成工作的情况下还在继续工作,因此一定要预留一个周期里最高的效率值。其次,做这类题基本上可以使用特值法,通常都是设工程总量为条件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后,要注意真实需要多少周期以及需要多少时间。第三遍,在前两次的基础上,基本上已经了解和总结了这类题型的特征和设计知识点以及做法,那么这一遍则需要进一步将理论拓展到工程问题中有哪些考点。工程问题中有普通工程问题、合作完工问题、交替合作完工问题,其中我们常用的解题方法有方程法、特值法、比例法、公式法。这些题型中稍微比较特殊的包含有多劳力合作完工问题,青蛙跳井问题,这类题型的做法和注意事项是什么,这也是需要了解的。因此,做题如果能够做到以上三个层面,那么我们就会达到由题到点再到面,不仅回国理论知识点、方法,还会学会总结和归纳,从而达到做题的真正目的。

238 评论

文燕大侠

当然很难了,大概一两千人才能考一个。除了自身的实力之外,还有一定成分要看运气。

354 评论

头发长很慢

多刷刷题,根据要考的题型进行学习,知识点多背背,各种提法说法多记一记,这个社会上通过学习和考试就能做成的事应该算比较简单的事了,毕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85 评论

Oo炼狱天使oO

公务员考试行测计算类题如数量关系、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数量关系题解法,如:代入排除法从选项入手,代入某个选项后,如果不符合已知条件,或推出矛盾,则可排除此选项。①直接代入:把选项一个一个代入验证,直至得到符合题意的选项为止。②选择性代入:根据数的特性(奇偶性、整除特性、尾数特性、余数特性等)先筛选,再代入排除的方法。图解法图解法运用的图形包括线段图、网状图/树状图、文氏图和表格等。①线段图:用线段来表示数字和数量关系的方法。一般,用线段来表示量与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整个运动过程等,来解决和差倍比问题、行程问题等。②网状图或树状图A.网状图一般由三组斜线组成,各组分别代表一种事物。从各自的顶端向下面走,分布率就从100%向下降。即用一个三角形网状表示某个对象在三个方面的分布情况。B.树状图通过列树状图列出某事件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求出其概率。③文氏图用一条封闭曲线直观地表示集合及其关系的图形,能直观地表现出集合之间的关系。其中圆表示一个类,两个圆相交,其相交部分就是两个类的共同部分。两个圆不相交,则说明这两个类没有共同元素。④表格将多次操作问题和还原问题中的复杂过程一一呈现,也可以用表格理清数量关系,帮助列方程。分合法利用分与合两种不同的思维解答数学运算的方法。①分类讨论指当不能对问题所给的对象进行统一研究时,需要对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进行分类,逐类研究,最后将结论汇总得解的方法。需注意分类标准统一,分类情况不遗漏、不重复,不越级讨论。一般是多种情况分类讨论后,再利用加法原理求出总的情况数。②整体法A.将某一部分看成一个整体,在问题中总是一起考虑,而不单独求解;B.不关心局部关系,只关心问题的整体情况,直接根据整体情况来考虑关系,这种形式经常用于平均数问题。隔板法解决的是相同元素的不同分堆问题,如果把n个相同的元素分给m个不同的对象,问有多少种不同分法的问题,可以采用“隔板法”。适用隔板法需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所要分的元素必须完全相同;②所要分的元素必须分完;③每个对象至少分到一个。比例法题目中通常给出多个比例,需通过多个比例之间的联系,将多个比例统一在一起,然后求出答案的一种方法。比例法答题步骤:写出比例,找不变量,统一份数。①写出比例是指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写成比例的形式;②找不变量是指找出多个比例之间的不变量;③统一份数是指将不变量的份数统一成一样的份数。资料分析题解法,如:错位加减法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数值保持不变。当题中各个选项形式相同、数量级相同,只需考虑结果的有效数字,计算结果一般不需要考虑小数点。有效数字法一个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数起一直到最后一位数字,称为有效数字。即,把一个数字前面的0都去掉就是有效数字。尾数法通过题干结果的末一位从而得出答案。1)根据选项确定计算到末几位;2)以小数点后位数多的为准,不足的在后面补0;3)先加后减。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化成接近的分数,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从而化简运算步骤。

306 评论

相关问答

  • 公务员考试的题不会做

    1、数量关系题:数学比较强悍的,技巧掌握灵活的,基本能在一分钟左右坐一道题的,就先做数学,不然,就舍掉数量关系题~2、常识题、言语题、判断推理题:不要浪费时间,

    凌人happy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考试做题不会做题

    可以利用以下五个技巧进行答题: 一、代入排除法; 二、数字特性法; 三、比例法; 四、赋值法; 五、十字交叉法。 我们可以利用以下五招解数学题: 一、代入排除法

    玉蝶之梦 9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考试不会做题

    公务员笔试公共科目分为行测和申论,刷题注意事项:(1)行测刷题:一是要学以致用——当时学是学明白了,知识点也会,做题思路也清晰,但是回头一到做题的时候就把课堂上

    aibeibei130611 12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公务员考试题不会做

    在备考的初始阶段,小白同学对于考试内容、解题方法不甚了解,难免会有一些无所是从,这个时候就需要一本基础性的教材来帮助你宏观上把握公务员考试,学习一些基本知识。教

    汉口小霸王 1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考试题目不会做

    公务员考试行测的数学题实在不会做跳过去,不要再单条题目上面浪费时间。 行测数学题要一定程度的数学的。 扩展资料: 行测,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英文名Adminis

    jennyzhao701 8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