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273

快乐皇帝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逼妈妈放弃公务员考试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karenhoney

已采纳

生活是自己的,一切都要自己思考决策后做决定,而不是别人说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别人只能给你建议,而不能决定你的人生。

不想父母担心,最重要的是证明自己过的很好,有足够的实力养活自己。即使父母将来不在了,你依然过得很好。

有一种考公,叫父母让我考公务员,有一种相亲叫父母让我相亲,因为对方是公务员。为什么父母那么喜欢公务员呢?

一:在父母的眼里,公务员是最好的工作,没有之一。他们那个年代,公务员的性价比相当的高。那时的公务员还有福利分房一说,还有月奖金,季度奖金,年奖金一说。

小驴入职后,听到的最为震撼的事,你知道是什么吗?

本科已退休老同事亲讲:自己用奖金买的房子,每月的工资几乎用不着,吃用单位给的已经够了!

那时候城市没那么大,公务员的关系广,好办事。

所以公务员在父母眼里就是香饽饽。代表着前途,代表着无上荣光,代表着衣食无忧。

二:学而优则仕,这是我们祖上留下来的传统。这种烙印已经深深镌刻在父母的观念里。父母觉得考上公务员,书就没白念。哪怕一个月就拿着3千块钱的工资,父母见到亲戚朋友也会乐于介绍孩子的公务员工作。哪怕你在企业每个月拿1万,父母依然羡慕拿3千的隔壁公务员小孩。

三:父母的爱太深沉。我们的父母一代,经历过缺吃少穿的年代,经历过失业下岗的年代,所以他们最渴望的就是稳定。不求你大富大贵,只求你平平安安,稳稳当当。这应该是绝大部分父母的心愿。而公务员则恰恰满足了父母的愿望,危险系数小,而且又极其稳定,不用担心失业,不用风餐露宿。

总结一句,为什么家长那么钟情于公务员,其实只有一个原因:我想让你好好的!!!

面对父母的关心,作为子女不应该一味顺从也不应该拒之不理,而是充分考虑父母的建议,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再做决定。

如果不想考公,与父母进行彻底深刻的沟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意愿,展示自己的未来规划,并表明你为将来所做的努力,证明自己未来可期。

对比考公与目前工作的优劣比,证明自己认真考虑过父母的建议,并做过认真调查,而非臆想,拿出充分的证据,表明目前的工作的优势。

279 评论

youjinjuan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社会上的机会远比父母年轻时那个年代多很多。很多创业家白手起家的故事也激励着年轻的一代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旱涝保收的公务员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多少诱惑力,反而感觉会埋没自己的梦想。俗语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觉得有时候只有碰过壁,才懂得俗语的真谛。所以,当我们的意见与父母不一致时,静下心来想一想,到底父母说的有没有道理。

坦率地说,我们可能会改变自己,但我们当然无法改变我们的父母。当他们达到他们的年龄时,他们自己的想法已经根深蒂固了,一切都与他们的想法相悖,基本上都会被他们简单粗暴地拒绝。而拒绝的理由,无一例外都是“为了你好”。单单这四个字,足以让你事先打好的腹稿流产。因为,他们确实是“为了我好”。哪怕这样的好,你不需要。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往在与父母意见相左,产生矛盾的时候,想到这句话,真的也是气不起来。

首先,公务员肯定比普通企业好得多。 (垄断中央企业除外),尤其是后期阶段,福利保障等利益更为明显!收入比一般企业好!再次,公务员在相亲婚恋市场的优势很明显,特别是女生,在婚恋市场很受欢迎,一般都能嫁不错的人家,中国人讲究门当户对,后期公务员家庭几乎都是城市的中产阶级!而且对子女教育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助处最后,大部分公务员朝九晚五,有节假日,双休,工作压力不大,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做自己的事,节假日等这些在非国企想都别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公考理由。请记住您的原因,然后逐步进行。考试有很多机会,但只有当你被录取时才能真正证明自己。

157 评论

金鳞平面设计

肯定是悲哀!!!现代社会,只要肯努力,机会无限!!!!!不能吊在公务员考试里面!!!不喜勿喷,希望你采纳这个答案。

332 评论

黑犬黑犬97

生活是自己的,一切都要自己思考决策后做决定,而不是别人说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别人只能给你建议,而不能决定你的人生。不想父母担心,最重要的是证明自己过的很好,有足够的实力养活自己。即使父母将来不在了,你依然过得很好。有一种考公,叫父母让我考公务员,有一种相亲叫父母让我相亲,因为对方是公务员。为什么父母那么喜欢公务员呢?一:在父母的眼里,公务员是最好的工作,没有之一。他们那个年代,公务员的性价比相当的高。那时的公务员还有福利分房一说,还有月奖金,季度奖金,年奖金一说。小驴入职后,听到的最为震撼的事,你知道是什么吗?本科已退休老同事亲讲:自己用奖金买的房子,每月的工资几乎用不着,吃用单位给的已经够了!那时候城市没那么大,公务员的关系广,好办事。所以公务员在父母眼里就是香饽饽。代表着前途,代表着无上荣光,代表着衣食无忧。二:学而优则仕,这是我们祖上留下来的传统。这种烙印已经深深镌刻在父母的观念里。父母觉得考上公务员,书就没白念。哪怕一个月就拿着3千块钱的工资,父母见到亲戚朋友也会乐于介绍孩子的公务员工作。哪怕你在企业每个月拿1万,父母依然羡慕拿3千的隔壁公务员小孩。三:父母的爱太深沉。我们的父母一代,经历过缺吃少穿的年代,经历过失业下岗的年代,所以他们最渴望的就是稳定。不求你大富大贵,只求你平平安安,稳稳当当。这应该是绝大部分父母的心愿。而公务员则恰恰满足了父母的愿望,危险系数小,而且又极其稳定,不用担心失业,不用风餐露宿。总结一句,为什么家长那么钟情于公务员,其实只有一个原因:我想让你好好的!!!面对父母的关心,作为子女不应该一味顺从也不应该拒之不理,而是充分考虑父母的建议,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再做决定。如果不想考公,与父母进行彻底深刻的沟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意愿,展示自己的未来规划,并表明你为将来所做的努力,证明自己未来可期。对比考公与目前工作的优劣比,证明自己认真考虑过父母的建议,并做过认真调查,而非臆想,拿出充分的证据,表明目前的工作的优势。

243 评论

晓云1123

有一点我得说明,父母比我们更有阅历,更有生活智慧,他们的话其实是很有道理的。我当时就是听父母的话考了家乡的公务员的。但是最终的这个决定还得看你自己心理是怎么想的。

毕竟这个工作还是你自己来干,如果你是喜欢的,这个工作干起来也会顺手,如果你觉得是被父母逼迫去考公务员的,以后工作不顺心的话,你会想“都是父母,就不应该听他们的话”,这样的心态,工作起来也不会高兴,很可能半路逃走的。

有一点我得说明,父母比我们更有阅历,更有生活智慧,他们的话其实是很有道理的。我当时就是听父母的话考了家乡的公务员的。

最初我也想去大城市闯一闯的,父母也尊重我的意见,给了我两年的时间。进入职场之后,我发现不是你有雄心壮志,就能有一番作为的。一些小公司,特别是创业型企业,无偿加班太正常了,工资跟付出不成比例是常态,终于在一个连续加班8个小时回家的出租车上,接到马上要准备一个项目ppt的时候,我崩溃了。回到了家乡,考了公务员。

父母为什么一定要我们去考公务员呢?

1、考上了就等于永不失业。

大部分应届毕业生也有被父母催促考公务员的经历!在父母那一辈(还有工作不是很如意的年轻人)人看来,公务员就是金饭碗,公务员就是香馍馍,只要当了公务员,一辈子就有保障了。

2、工作稳定。

现阶段我国的很多行业,很多职业都存在不稳定,有风险的特点。比如外企,私企以及自主创业等等,都面临着工作不稳定的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失业。而公务员的工作节奏不快,工作压力小,更不用担心下岗待业,可以说是最稳定的职业之一。

如果你觉得了要考公务员的话,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觉得考公务员的复习准备要有阶段针对性的,我当时的复习计划分享给你,希望能有所帮助:

第一阶段打基础:每个模块都认真学一下。这期间配合真题来检验学习成果。我觉得找到一门好课程非常重要。好的课程就像一个好老师能引导你学习。学习正确的解题方法,比胡乱努力更有效。

第二阶段专项突破: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专向突破。可以买些专项练习的习题进行配套练习。建议大家在开始复习之前,先模拟真实考场,限时做一套真题。做完试卷后分析一下整卷,方便以后进行有的放矢的复习。

第三阶段提高做题速度:保持每天限时做一套真题,做完就复盘,时间不够就二天花时间复盘。

复盘什么呢:做题顺序哪个好?先做言语还是资料分析还是? 总之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复盘哪些题该拿分的没拿分,这些题型有什么特征,下次遇到的时候不要再错过了;复盘哪些题正确率高,但是很耗时,有没有什么技巧可以减少耗时?等等,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做题速度。

如果你也被催考公务员,那么欢迎你加入考公大军。

142 评论

德润天成

昨天,老王和一位职场人做职业咨询时,他说,自己30岁,单身,年薪36万,春节父母劝他离职考公务员,问老王该怎么办?

通过对这位职场人的深度了解,老王建议他考公务员,但又担心是能否考上公务员。

老王为什么建议他考公务员呢?原因是:

1、他现在的年龄和收入,让年迈的父母担心,尤其是30岁还单身的问题,才是让父母操碎了心的问题。

2、如果想继续在职场逆风前行需要自己拼命的努力,但这位职场朋友好像没有太大的拼劲,一心想找个稳定且高薪的工作。

3、还有其他难问题,由于涉及隐私,这里就不多说了。

说完这个案例,老王想问问读者,如果换做是你,你如何做呢?

根据老王对职场的了解,有不少在职场上混得不如意的人,准备考教师资格证,回家当老师;准备考公务员,图个稳定等等。

老王认为,这些方法都是可行的,但你能否考上,这是一个大问题。老王想说,你如果已经做好回家当老师、考公务员的准备,那就请你全力以赴!

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来自父母的原因。尤其作为父母的60后这一辈,在他们眼中的好工作就是去银行上班、当老师和公务员或进入体制内才算是好工作。

比如,去年一位32岁、月薪近8万的职场女性找老王做职业咨询,她的困惑是:婆婆和公公都是东北体制内退休人员,他老公是上海的公务员,收入每月15K左右,自己的收入接近8万,但她还是能感觉到婆婆和公公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的工作不体面,想让自己离职考公务员。

根据这位女性的情况,老王建议她:

1、不用在意你公婆的想法,关键是你的想法不能动摇。作为子女,不能事事顺着父母,毕竟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新的时代,他们并不了解。

2、尊重老公的想法。她表示老公在体制内,不愿意让自己再进入体制内了。

3、其他建议。

根据老王的了解,对于现在职场的职业选择,很多父母都不会干涉,让子女们自己选择,但仍然存在——父母左右子女职业选择的问题。

当你大学毕业5年后,职位没有晋升,或者根本没有起色,这个时候,才是最让父母担心的时候。

对于毕业5年左右,收入未必高,但你的职业发展是前进的,让人看着有希望、有奔头,就能让父母看到希望。

对职场人来说,如何打消父母的担心,证明你比父母想象得更好?老王建议:

1、要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每次见到父母时,都会让他们感觉你在进步。这个时候,你的父母肯定不会干涉你的工作,还会以你为荣。

职场,当你有明确的职业目标时,你才会整天像打鸡血一样,总有用不完的力量;当你没有职业目标时,没精神、没动力,永远像没睡醒一样。

张华(化名),3年前也是职业目标不清晰,总想努力,但就是找不到方向。之后,老王在为他职业咨询时,发现张华的目标太多,想做的事情太多,有些事情根本就不是他现阶段能做的事情。

之后,老王根据张华的情况开始做减法。春节前,张华找老王聊天,说自己现在发展挺好,目标清晰,职业得到了晋升,薪酬也增加了不少。

老王认为,当你的职业有目标时,动力十足,越努力就越有运气,你的父母就不会担心你没有前途了。

2、你的收入要不断上升。很多人都说父母不在意你的收入。错!事实是你的父母不想打击你而已。根据老王的调查,很多父母都在乎子女的收入,尤其在和邻居聊天时,收入高的孩子父母说话总比收入低的孩子父母更自信。

李明(化名),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运营,大学毕业前3年收入比较低,月薪不到10K,但李明非常努力,主观能动性非常强,一直边工作边摸索。2019年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月薪24K。目前成为一个项目核心运营,月薪涨到了36K了。

对于李明来说,不会存在父母为其前途担心的事情。父母之所以担心我们,就是因为他们的收入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一位网友说,如果你的收入远远超过你父母的期望,他们不但不会“干涉”你的职业,还会到处夸赞自己的孩子争气!

3、成家,才能解决你父母心中的病,你才会有动力。建立家庭,你已经不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了。当你有了家庭的责任,你才会更加拼命地工作。但也有一些人,婚前婚后一个样,最后导致家庭分裂(这个问题不属职场话题,不予赘述)。

在父母眼中,只要你不结婚、不成家,不管你年龄多大,你在他们心中都是孩子。上海一位42岁的职场男性,未婚,春节前生病了,年近70岁的父母在医院照顾他……

当你看到这种情况,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老王一直认为,人,只有勇敢地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才可以给予重任。《道德经》有句话: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只要你一天不成家,哪怕你到了50岁,你的父母还会为你操心。老王的意思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要赶快成家,而是在父母心中成家对于孩子很重要。

写在最后

对现在的职场人来说,唯一能让你更有面子的是你的收入是多少,其他都是浮云。但老王要说,你所有的收入高低都是在法律的框架下,通过你的努力和付出换得的。凡是不想通过努力和付出的人,永远不会获得高薪的工作,更不会获得高薪的收入。

薪职网

318 评论

bonbean棒冰

我认为父母是有远见的,因为只有具备更好的知识,才能获得更加多的收入。

262 评论

辉帅LED照明

公务员一直是一个比较热的话题,而且对于公务员的收入,很多人都喜欢猜测,也喜欢梦想,并且随着近几年经济发展形势改变,报考公务员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是年年创新高,那么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小编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公务员,谈一谈自己从大学到上班几年的一些感受。

首先说说谁不看好公务员这个职业?绝大部分不看好公务员这个职业的,都是理想主义者。我这里没有贬低理想主义者的意思,因为我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也曾梦想仗剑走天涯,而且这个推动这个世界进步的绝大多数人也都是理想主义者。在我大学实习的时候,也真正践行了我的想法,独自一人,南下江苏,混过民企外企,跟着老板谈生意,我当年在企业的经历只有自己可以体会到,其实我也就是想做出点成绩,做出点自己的事业。因此,我知道这个社会的人情冷暖。感受过社会的苦,才能体会到体制内的甜。

01

我们看到了很多名企外企毕业月薪15K起跳。但是实际上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存在着大量月薪3K,4K左右,基本没有任何一丁点保障的工作岗位。连有些地方有些国企都是不熬到8点不能走,到手月薪1K出头的状态,要不是五险一金吊着早没气儿了。普通的民企能是个什么样?我曾经在甲方驻勤的时候,知道办公室有个派遣的小姑娘因为工作满两年,终于有了每月100块钱的公积金而高兴不已,100块钱。第二个月被压工作压得走人。这就是没编没正式合同。

举几个例子可能会说更实在些:

1、女孩过年回家相亲,一个是公务员,一个是私企部门员工,你说她会怎么选?

答:可能决定权都不在女孩身上了,丈母娘肯定直接选了公务员女婿。别间为什么,老一辈人眼中公务员那就是铁饭碗,就是硬实力。

2、私企月薪8000元,公务员月薪5000元。单从市区买房来说,私企不一定有五险一金,纯商贷你看看月供多少。公务员用公积金贷款,你再看看月供还剩多少。另外,公务员年终福利算是比较丰厚的,几万块钱年终奖补贴生活。

3、再看看今年疫情影响,很多中小企业都选择裁员降薪。当你在惆怅不上班就没收入的时候,公务员的收入是持续且稳定的。

02

说一说身边人的故事吧,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朋友发的朋友圈,挺有意思:经历这场疫情,我最想感谢的人是我妈。当年她逼我考公务员,我很生气,羡慕那些外出闯荡的同学。这两天同学群爆炸了,创业的同学可能熬不过这个冬天,而我却能安心工作,不为生计发愁。

这是我的一个学生小W。当年W同学被妈妈逼迫参加公务员考试,向我诉说不满。小W抵触公务员,是因为《欢乐颂》看多了,安迪是她的职业偶像。后来小W同学在妈妈的威逼下,认真复习备考,顺利进入报考单位。

那时问小W不想考公务员的原因,她说:考了公务员,这一辈子就困在小小的办公室,整天人浮于事,从此荒废一生。她还年轻,不想过那种一眼就能望到头的日子。其实,过什么样的生活,取决你的内心,而不是你的职业。读过一个四线城市小职员的文字,他说:他决定做一名小职员,一份普通的工作,供自己可以延续生命、维持生活,在业余时间里,他将研究他感兴趣的问题。

小编寄语:

如果你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工资几千块,也没有什么特别商海沉浮的想法与执行力,考公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不仅仅是一份安稳工作,也是父母的一份期盼。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作为一个普通人还没感觉到社会的残酷,说明你还没到中年,年轻时飞得高,但不能代表能够平稳落地!

你真的以为你的爸爸妈妈、你的亲戚傻傻的吗?特别希望你去考体制内两三千块钱一个月的工作,仅仅是为了让自己面上有光?出去说自己孩子是国家正式员工?他们只不过提前预见了你的未来,如同大多数我们的父母一样,我们大多数人也是一个没有太大能力的普通人,不希望你在商场厮杀,也没敢想象你的年入千万是怎样的艰难和心酸,只希望当你老到他们这个岁数的时候,能有国家兜底,希望当父母老了,不在能为你操劳后,你也能衣食无忧,平安快乐到老。

323 评论

怀疑本身

我认为是瞎操心,子女已经有好的工作了,就不要过分干预子女,要相互尊重。

184 评论

相关问答

  • 妈妈劝儿子放弃公务员考试

    母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它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下面是我给大家介绍的我的妈妈六年级作文四篇,欢迎阅读。 夜晚,深蓝色的夜幕悄悄降临,如妈妈般将繁星拥

    青柠果茶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考试妈妈五十

    你好:50+指的是:达到录用计划50倍、没有达到录用计划100倍的,就好比招一个人,50+就是已经报名51人-99人之间。“3-”为没有达到录用计划3倍的;“3

    小马楠仔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我的公务员妈妈

    妈妈这个词的含义经过变化,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妈妈”不是外来词,人类的各种语言中,MAMA的发音总是用来称呼母亲的,因为这是人学会的第一个音节。下面是小学二年级

    titilovesanny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公务员考试可妈妈

    国家公务员考试母亲没有工作单位的可以填“无”。没有工作单位的人员报考公务员时,要以社会人员身份报名,单位填写自由职业或者待业,否则通过不了报名审核。 招考职位要

    阿达殿下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公务员的妈妈

    我们是公费医疗,产检基本是全报的,好像只有唐筛那个自费。还没生,不知道生产怎么报,好像无痛和住单间什么的不给报,大多数还是薄的。但公务员真心没什么福利,我们也一

    老王09870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