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1

就是不高兴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古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oyo030303

已采纳

【导读】2021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将公考推上了就业的高潮,当前公务员考试是当下国家选人用人的形式之一,行测常识判断部分考察范围非常广泛,常识也是公职类考试必考的知识点之一,考察的内容涉及到天文地理,人文历史等各个方面,学习起来要更加注重知识的广度。2021年国考即将举行,在国考行测中,常识判断是必考点,很多考生在备考之处就开始进行常识总结和积累,今天给大家带来的的是2021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诗词常识,下面就来一起学习一下。

1、诗词中的风景名胜

洞庭湖:①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②平湖一望水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

荷花:①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②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柳树:①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②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梅花:①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②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长城:①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②古来此地无井泉,赖得秦家筑城卒。

长江:①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②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泰山:①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②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

黄山:①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秀不如。②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

庐山: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②东南屏翰耸崔巍,一柄芙蓉顶上栽。

2、诗词中的典故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商朝末年,周武王伐商,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武王灭商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采薇”喻隐居避世。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为书信的代称。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以“东山高卧”指隐居。

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后以“金乌”作为太阳的代称。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西汉末,王莽专权,刺史蒋诩辞官隐居,在园里竹阴下“开三径”,只和羊仲、求仲两人相交。后以“三径”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长城”代指守边将领(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代指传递书信的人。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元嘉草草”指南朝时宋文帝刘义隆北伐惨败。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大夫”指屈原,“司马”指白居易。

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斑竹”,指湘妃竹。相传娥皇和女英是舜的妃子,舜死后二人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

其实在考试中涉及到的诗词不会特别难,大部分是大家在初高中见过的,所以大家不必有畏难情绪,害怕自己背不下来。大家在闲暇时间用心记忆一下即可,当做日常积累充实自己。

以上就是2021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诗词常识,通过考试题目,我们可以深入进行了解和总结,把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具体汇总,以期学一个会多个,现阶段,还是希望大家抓紧时间备考,临阵磨刀还是很有效果的,加油!

344 评论

亲爱的猫猫99

(1)第一组:人民: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温情执法、柔性执法等。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3、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魏征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5、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戴圣6、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题墨竹图诗》(2)第二组:中国精神、英雄精神、平凡中的不凡。1、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2、中国精神经受历史长河的洗练,历久而弥新、克难而闪耀。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4、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5、一个描伤口如花朵的国度,一个抬泪眼望远方的民族,不会被打败,中国就是这样的国家!(梁辰)(3)第三组: 修身、品质。1、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周语下》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在文章写作中开头、结尾一定要有亮点,而诗句是点睛之处。在日常学习中,自己也要学会分类积累,常记两三条,考试的时候,必然提笔就写,让自己眼前一亮,也让考官眼睛一亮

274 评论

嘎嘎哈哈笑笑

近年来,文史常识与地理常识融合出题成为公职考试的命题趋势之一。尤其是在古代诗词中隐含着一些的地名,然后以这些古诗词来考察对应的地名,或者以古代地名别称来考察现在现如今对应的城市。下面,结合考试的出题特点,为大家梳理一下古诗词中常考的地名。

一、古代诗词中的地名梳理

二、沙场演练

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下列诗句与苏州有关的是( )。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答案】D。解析:A项出自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在武汉,与题干不符合。B项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的是杭州西湖的美景,故排除。C项出自杜牧的《泊秦淮》,而秦淮河在南京,描绘的是南京的奢靡生活,故排除。D项出自张继的《枫桥夜泊》,姑苏指的现在的苏州。故本题答案选D。

2.下列古代城市别名与现代地名对应错误的是( )

A.石头城——南京

B.广陵——扬州

C.锦官城——西安

D.京口——镇江

【答案】C。解析:成都古代别称为锦官城、蓉城、少城、锦城等,而西安古代别称长安、镐京和西京等,故锦官城与西安不匹配。故本题答案选C。

306 评论

相关问答

  • 公务员考试古诗题库

    可以通过下面的网盘进行下载,然后拷贝到你的电脑观看 公务员省考国考资源汇总百度云网盘资源下载(含历年真题、答案、解析) 链接: 提取码:2D72 资源内包含公务

    潘潘大小J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公务员考试常用古诗

    您好,中政申论很高兴为您解答。1、莲发藕生,必定有根。2、悠悠万事,民生为重;政之所兴,在顺民心。3、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

    饭团爱上飞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公务员考试古诗题

    呃,推荐几句吧,其实申论最重要的还是角度,考官也不都是文学家,最重要的是理念清晰,逻辑顺畅。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人生富贵岂有极,男儿

    南京爱华会务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公务员考试古诗有哪些诗

    1、天下之事,不难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主要讲执行的重要性2、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道德和才能的关系。我只是抛砖引玉,还

    芊芊百合Y0Y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公务员考试古诗名句

    chizhiyiheng

    创业宝贝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