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60

时间不等人了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考公务员经验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诗涵百草兔

已采纳

建议行测每个模块的学习顺序按这样进行:言语→逻辑→资料→数量。

由于常识这个模块比较特殊,所以不建议花太长时间准备,每天利用20分钟左右碎片时间去记忆就可以了,我把具体的步骤方法写在下面。

1. 常识判断

(1)不适合投入太多时间。常识判断考察大家平时的积累,范围比较杂,包括法律、政治、经济、历史、人文、地理、科技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这个模块由于考察的范围太广,所以不适合花费太多备考时间去准备,建议买本行测常识小册,或者是关注一些发布常识知识的公众号,每天用20分钟左右时间去背诵记忆。记忆常识也可以利用通勤等碎片时间去记忆,花不了太久。

(2)考前关注热点。国考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的常识题考察时政热点,所以在考前我们就要去了解这些了,一方面对我们写常识有帮助,另一方面也利于我们准备申论和面试。

(3)掌握必备的技巧和方法。常识模块主要凭借日常积累,但是难免会在考场上遇到很多不会的,所以大家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写题方法,也就是所谓的“蒙题技巧”。很多时候,常识题是可以利用一些技巧推出来的,这样总比自己盲目乱写要好。

2. 言语理解

不少人误认为言语理解这个模块很容易,是从小到大都在学的语文题,所以就没有在这个模块上下太大功夫,实际上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言语理解虽然学习门槛低,即使是没准备过公考的小白也能做对一部分,但是这个模块想得满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关于言语理解题我们要把握住两点:

(1)做好词语积累。填空考察词语范围比较广,虽然大部分词语都很常见,但是放在题中往往会有种模棱两可的感觉,不知道该代入哪个词再空中,因此很多人对言语题会比较头疼。所以我们在平时需要多积累一些常用实词与成语,一般考试词汇70%是来自往年真题的,因此我们在写历年真题时,遇到不熟悉的词语,务必要弄清楚含义用法。

(2)提升阅读速度。其实在实际考试中,很多人因为言语丢失的分数其实也不少,因为言语题题目都比较长,导致阅读量变大,所以我们在读题时往往会消耗不少时间,以至于再做后面模块时总感觉时间不够,留下好多题没有写完。所以我们在平时就要训练自己的阅读速度,在做题时有技巧地去读题,先看问题、再读材料,注意关联词、首尾句等。

言语题不少材料都来源于各大新闻报刊,大家空闲的时候可以看看,不会浪费太多时间。

3.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包括图形、定义、类比、逻辑四类不同的题型。大多数人应该是图形推理掌握的不好,但其实图推是最简单的一种题,首先我们需要对图形规律有个大致了解,包括位置、样式、属性、数量、重构等几种不同的规律,然后大量刷题就好了。图推考来考去无非就这几种大题型,题刷的多了,就会发现基本考察的都是几种题型的变换,只要通过刷题掌握熟练,图推也就不成问题。

剩下的都是最有规律的题了,只要把教材上的方法掌握透彻,做题熟练之后就几乎都能做全对,尤其是定义判断,难度算是最小的了,只需要将选项的描述与材料给定义逐一比对排除即可。

4.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算是所有模块中最简单的,很多人都能做到全对。这个模块需要在准确理解各种概念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做题思路,再通过刷题进行巩固。

这类题型一般思路:阅读材料(圈画关键词)→阅读题干(辨别题型)→定位数据→列出计算式→快速分析或估算。

(1)提升阅读速度。资料分析题目也比较长,因此我们需要训练自己的阅读速度。我们可以先快速地过一遍材料,抓住材料结构,并对其中的关键词进行圈画。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我们就会很容易地定位关键信息,并避免忽略细节造成失分。

(2)学会识别题型。我们可以通过题目的提问方式、时间及关键词等信息,迅速找出其考察点,明白如何计算。例:提问“2009年…… 的比重是……”,此题必然考察“比重”计算,再分析一下时间,若材料给出的是2010年数据,则必然考察基期比重,根据基期比重公式列式即可。

(3)掌握分析估算。一般而言,资料分析的绝大部分题目均可通过估算或者分析得到,所以我们需要掌握各种分析和估算方法,考试中常用的估算包括:截位、直除、特殊分数、放缩、公式等。大家在备考时,需把重心放在速算技巧的使用上,千万不要硬算或者借助于计算器,这样对资料分析毫无帮助。

5.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模块对数学基础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其备考并不容易,再加上难度偏大,所以大多数人会把数量放在最后准备,甚至主张放弃这个模块。我建议把这个模块放在最后去学,但并不建议放弃这个它,因为行测这几个模块中,最能和别人拉开差距的其实就是数量关系。

其实数量关系主要考察的是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这个模块对数学不好的人难度会大一些,自学会很难掌握其考察的思维能力,建议可以跟门课去学。之前我看的朱公子上岸,对数量关系的讲解算是很好的了,我原来数量最多只能做出两三道题,看完课掌握住里面的思路方法后,我的正确率就能稳定在70%。老师会先把数量经常考的那几道题型总结下来,然后再讲做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再用历年真题演示,很容易就能掌握。像里面讲的代入排除、数字特性、赋值法等,掌握之后就可以回避很多复杂计算和公式,正确率和做题速度都会提上去。

以上是一些对于考公务员的备考经验,希望有所帮助,谢谢。

132 评论

道生一,三代二

首先心态一定要端正,每天要自己制定好学习的计划,有规律地进行系统的复习,可以参考往年的试卷,另外可以听身边人面试的情况,从中进行学习。

128 评论

逸轩设计

考公务员具体入手如下:

1、结合自身条件看自己适合报考哪一个类别在报考公务员前要结合自己的条件以及希望目标决定自己的报考的类别,看是否是想要参加省考还是国考,或者是否具有选调生资格。2、关于备考资料决定自己的报考方式以及报考的岗位之后就考试准备备考资料。公务员考试一般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这两门课程。3、备考经验关于备考一定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不仅要清楚自己的优势还要清楚自己的短板,关于科目来说,行测知识点考得比较广泛,但是知识点都在书上且为选择题,相对而言简单一些。申论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题型为简答题,要求考生对材料的把握必须精准,所以一定要在申论花费时间。不管是模拟还是真题,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分析总结审题技巧。

其次是要弄清楚公务员考试的内容。从近几年公务考试的科目看,基本都是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或《公共基础知识》,考《申论》的岗位一般都是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岗位,比如政府的办公厅、办公室,考《公共基础知识》的岗位一般是具体办理公务的岗位,比如卫健局医政科岗位、财务科岗位等。不管什么岗位,《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都是必考,提前熟练掌握历年考试真题,掌握各类题目的正解解答方法,提高做提的速度和正确率。

再次是注意关注官方网站发布的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不要错过了报名时间、交费时间、打印准考证时间,面试时间、资格复审时间等,保持自己的电话畅通。某一个环节错过了,这次考试就白忙活了。

图片

扩展资料:

1、结合自身条件看自己适合报考哪一个类别在报考公务员前要结合自己的条件以及希望目标决定自己的报考的类别,看是否是想要参加省考还是国考,或者是否具有选调生资格。2、关于备考资料决定自己的报考方式以及报考的岗位之后就考试准备备考资料。公务员考试一般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这两门课程。3、备考经验关于备考一定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不仅要清楚自己的优势还要清楚自己的短板,关于科目来说,行测知识点考得比较广泛,但是知识点都在书上且为选择题,相对而言简单一些。申论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题型为简答题,要求考生对材料的把握必须精准,所以一定要在申论花费时间。不管是模拟还是真题,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分析总结审题技巧。

191 评论

大萌的饰界

不要盲目刷题背书,多听听专家的意见,虽然我不敢保证所有的专家都是非常专业的,但至少比我们自己专业。

118 评论

比尼爱汤姆

七姨八姨都在逼着孩子考公务员。他们问我三天怎么考公务员。让我教你一些经验。想当初考公务员真的很难。综上,希望对你有用。大三开始备考,真的很晚了,国考直接就是炮灰,所以想备考,尽快上岸。

是理工科,量和数据都不错,但是解题速度慢。这一条多练。最困扰我的是常识。感觉学和不学一样。复习了一个月,一点头绪都没有,根本无从下手。学的越多,记忆越混乱。看着校园里铺天盖地的公考广告,我想我能找到更好的。我的需求其实很简单,只要能做题,能拿分。其实我也没多想。一个价格,一个产品,所以在小机构没看什么课。市面上只有涂画、中公、粉笔三个档次。我都买了。多看总是对的。

这就是我能一次性通过法学考试,考研,公考的秘诀。我不需要买太多材料。我当时用了一本书复习测试,分模块。因为时间有限,我似乎把精力放在了逻辑思维部分,寻找规律,分析数据。这几块容易得分,有总结经验公式等。不像常识题,主要看日常积累和运气。不像单词,主要看语感。我主要花时间在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上。网上有一些课程。我看了他们的课程。我考司法的时候也在网上找课程。没花多少钱,也没报班。然后,把真题拿出来,历年重复。理解所有的错题。所有真题都理解透彻,就是让视频课程中的可靠机构和老师的少量论文来答题。

当年能顺利上岸,主要是因为我的申请。我的申请是80多分。全省平均水平60多。全省80%以上的人很少。当时,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阅读中的问题回答无非是总结提炼课文要点,尽量多写,不拖泥带水。大作文要注意:题目要出彩,表面要工整,一定要达到规定字数。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尽量来回呼应,点缀一些诗词。中间一段,尽量把第一句写得有几分文采。文章的结构可以是,什么是为什么要做,也可以是笔触的组合或者递进的层次。反正平时复习的时候要自己写几套模板,记住一些好的句子,到时候再用。试卷改的很快,只要一看就好,分数不会低。

176 评论

薄荷kokoro

我是2014年大学毕业当年通过自学成功省考上岸,目前已工作7年,也走上了领导职位。给大家分享一下备考时的做法和工作后的心得体会。 一、岗位选择很重要 大家报考的岗位,都会有相应的条件限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条件优势去选择岗位,尤其是应届毕业生,报考限制应届毕业的,是最大的优势。首先,应届毕业,大家起点差不多,也没有考公经验,你稍微努力一把很容易脱颖而出,而且在学期间学习效率高,备考时间多,精力比较集中,笔试通过的几率更大! 随着岗位的行政级别越高,竞争力越大,比如:县级的岗位比乡镇级的岗位竞争大,州级的岗位比县级的岗位竞争激烈。当然了,并不是就建议大家报考乡镇岗位,尤其是在各块工作逐步细化完善,所有工作的落实都落到了乡镇,工作压力很大。举个例子,中央安排了一项工作,通过层层加码,落实到乡镇工作量已经翻了几翻,再说工作时限,为了给上级留出汇总统计时间,越往下级落实的时间越短,因此,基层的工作压力可见一斑。 二、备考应试重点 题感很重要!!!我在备考期间,没有参加培训班,用了几天快速过了一下理论材料后,花两个月时间专门练题,每天8点起床洗漱吃早点,到图书馆做一套行测,行测考试时长为2小时,为了提高做题速度,平时练题时我只给自己1小时50分钟完成试卷,时间一到立即停笔,然后修改,找错。每天练一套,直到考试前一天,这时候你已经很有题感了。 怎样提高申论?申论跟我们在学校学的作文区别很大,建议可以多看看新闻,或者一些政府官方网站的材料。也可以报一个培训班进行重点培训,有很多技巧,短时间内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申论的加强,可以大幅度提升你的竞争力。 我当时行测申论考下来,总分岗位第一,比第二名高出12分。其实这个结果还是远远超出想象的,接下来就是我要说的第三点。 三、没考上是不是我能力有问题,该不该放弃? 公务员考试,我总结,笔试是30%的能力和70%的运气,怎么说呢,有时候能不能考上,不是取决于你考得如何,而是取决于你同一群怎么分对手竞争。要不要放弃,要不要坚持,这个问题最基本的,应该是问问你自己对这个行业是否向往?这个行业的优势是稳定,各方面的保障也比较健全,而且在人们贯有的认识里,这个行业相对“体面”,在一些小县城,收入也算相对可观。如果没有憧憬和热爱,在这一行待久了,也像温水煮青蛙,也像一座“牢笼”。为什么说是“铁饭碗”?只要你考上公务员,除非你犯很严重的错误,比如贪污受贿被开除公职,几乎都能干到退休。 四、笔试通过后的面试环节 面试还是很需要技巧的,包括你入场的细节,答题的方式,形象管理等等,很考验你抗压能力,语言组织,现场应对等各方面能力,是你综合实力的体现。报名培训班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培训班里,一般会进行现场模拟,应试的氛围也比较浓,学习起来更有成效。 最后,我认为行业没有三六九等之分,只要你干着让自己开心的工作并能从中收获成就感,就是一份好的工作。如果你选择考公,也祝你能尽早上岸,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209 评论

天道酬勤1212

我不是大神,我考公务员考了三年才上岸的,回顾我的考公历程,我觉得我第一年失败的经验更值得分享,希望大家能避免踩坑。

一、看各位大神的视频分享。

大家都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的更远”,从我决定要考公务员的时候,大家给我的建议就是多听听那些考公大神的建议。看了很多大神的经验之谈之后,我发现其实我没有多少收获,因为我跟大神的差距在于,大神们都有自己经验方法,听着都很有道理,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差异,但是我用不来。

二、辅导班可以不报。

很多大神都说学习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就可以,辅导班都是填鸭式的,每天10几个小时的快速讲题,很多人在疲惫的状态下,吸收的知识还是很少的。

我第二年的还是报了辅导班,因为辅导班会给你合理的机会,讲课内容确实很多,但是比自己挨个研究大纲和知识点省时省力。辅导班给我的学习计划,我觉得很有用,现在分享给大家:

1、理论夯实(35天)

试题感知:每天梳理一套试卷,连续5天,感知考试基本内容及出题方式。

理论学习: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涉及5类题型,归纳概括、提出对策、综合分析、贯彻执行、申发论述,每6天攻克一个题型,系统学习基本作答方法与作答技巧。

2、专项练习(30天)

试题精研:每3天攻克一套试卷,进行题目完整作答,并对照参考答案,分析要点作答失误原因,同时分析试卷主题、材料特点、考试题型、题目特点等信息,全面掌握考情。

模拟刷题:每3天攻克一个题型,对5大题型的模拟题目分类刷题,对各类题型进行更多出题角度、出题难度的作答,应对考试命题的灵活变化。

3、能力提升(20天)

查漏补缺:针对自身做题短板,如审题不明确、阅读不细致、要点难加工、表达不规范等,听从专业老师针对性指导,巩固提升。建议以题型为单位总结。

方法总结:结合前期大量做题经验,总结各类题型答题流程与答题技巧,加深对题型的理解,形成自身作答思路,提升答题能力。

知识拓展:对前期训练题目背后的热点知识进行分析,并对题目整合,如涉及乡村产业发展类题目进行汇总,并将乡村产业发展热点知识系统学习。重点进行练习。

4、模拟冲刺(15天)

考场还原:每2天为一个周期,完成1套模拟试卷,第一天按照规定时间与要求完成作答,第二天进行问题总结与题目相关知识的学习。

时政突破:通过中公考前讲座,掌握时政知识,如领导人系列讲话、中央政策文件或重要会议内容,为考试积累时政素材。

凡是考试都要有应试技巧的。毕竟最后看的还是分数,我总结了几条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

1、言语理解

在做言语理解时,选词填空建议在考试的开头做,凭借分析和积累快速作答,不要反复修改答案,建议平均作答一题一分钟;片段阅读则建议在考试中间段作答,并且要与逻辑判断分开做,阅读后,冷静几秒,再看选项。

2、判断推理

做判断推理时,图形推理选择在片段阅读、定义判断、逻辑判断等题型直接作答;类比推理题建议每题平均作答时间30秒,快速作答、不要浪费时间;定义判断则在考试中间段作答,建议一分钟一道题,当题干出现多个定义,可比较定义间差异理解定义,没考查的定义可帮助排除选项;逻辑判断建议大家不要与片段阅读题相邻去做,建议可能性推理每题1分钟,必然性推理分钟。

3、数量关系

关于数量关系题,建议大家最后再做,且不要超过10分钟。优先选择简单计算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行程问题等。如果数量关系学得好的同学,建议做题在15钟内作答,不会的就赶紧跳过。

4、资料分析题

资料分析题耗费的精力会比较多,按照材料类型,先做图表型材料,再做文字型材料。建议25分钟内做完,每篇材料大概用时7分钟左右,一定要仔细认真多大。

我个人觉得公务员考试真的就是“三分准备七分考试”。我觉得心态很重要的,我第二次考试知识应该算是掌握的差不多了,但是上了考场之后就感觉慌慌的,开考半个小时了也没能静下心来,导致了很多题都没有做完。

考公务员一定要保持合适的心态。可以说公务员考试也是人一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所以我们适度的紧张是必要的,在这里紧张的目的就是要我们重视它,集中精神进行答题,在考试过程中排除一切杂念。切不可过分的紧张,这样会影响我们的正常发挥。

就说这么多吧,仅仅是个人意见哟,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呀。

274 评论

相关问答

  • 公务员考试经验帖

    我不是大神,我考公务员考了三年才上岸的,回顾我的考公历程,我觉得我第一年失败的经验更值得分享,希望大家能避免踩坑。 一、看各位大神的视频分享。 大家都说“站在巨

    ronghuiguantong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公务员考试经验.doc

    行测考的是考生知识面的广度和解决问题的速度。行测有文科内容也有理科内容,题目大部分都不是特别难,但是难在题量很大。所以阅读速度和记忆很关键,因为时间就是分数,阅

    一个老神仙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2019公务员考试经验

    相比于注册会计师、司法考试等,公务员考试难度不算高,因为公考是一个淘汰制的考试,而不是达标制,你自己需要考过你的竞争对手即可,某种程度上运气也是考试的一部分。虽

    噗噗小维尼winnie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公务员遴选经验

    遴选的准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备考方式因人而异,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积累。通过报纸、报刊、书籍等纸质媒体,积累政治理论知识,利用碎片化时间,日积月累

    恋慕耐受不良 8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2017公务员考试经验

    首先,考试本身并不难,难的是竞争 公务员考试分为笔试+面试,你要过关斩将才能脱颖而出。众说周知,公务员考试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例如2017浙江公务员考试,仅招

    Zzzz将将将 8人参与回答 202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