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2

我叫鑫小鑫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地方公务员考试复习几个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guaziqiaqia

已采纳

公考准备几个月最佳

公考准备几个月最佳,很多应届生毕业以后都是会选择去国考的,这也是最稳定的职业之一,而且福利待遇都是不错的,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公考准备几个月最佳的相关资料。

一到三个月。

适合用一两个月时间复习的人,必须有很好的基础,比如大学刚毕业,学校的老师,这些人数学基础、语文基础都还过得去,也经历过高考甚至考研的洗礼。

这样的人如果是考省直机关以下的部门的话,有一个月的时间来复习问题不大。如果是报考国家机关的公务员或者超级热门的岗位的话,还是要多下功夫,时间上也要相应的多花点。

从考试科目来说

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以前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自行通知。

从2006年开始,A、B类都要考一样的科目,就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只不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别命题。而各个地方的考试科目都是地方自定的,一般都有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各有不同,北京、山东、浙江、上海和广东等省的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

黑龙江省的笔试科目为《综合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要报地方公务员考试的同学要注意查阅当地政府公布的招考简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就公务员考试改革的趋势来看,倾向于向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靠拢。

一、适合用一个月时间复习的人,必须有很好的基础,比如大学刚毕业,学校的老师,这些人数学基础、语文基础都还过的去,也经历过高考甚至考研的洗礼,这样的人如果是考省直机关以下的部门的话,有一个月的时间来复习还是问题不大的。如果是报考国家机关的公务员或者超级热门的岗位的话,还是要多下功夫,时间上也要相应的多花点。

二、不同人的一个月是有区别的,有的人没工作,一个月里能每天学习8个小时以上,有的人可能工作忙,一个月里每天的学习时间可能只有不到3个小时,同样是一个月,差距还是蛮大的。

三、对于一些通过自考、民办本、或者函授取得学历的人来说,1个月完成公考复习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定要在准备报考的时候认清自己的实力,不要人云亦云走马观花,不要以为自以为是脱离实际,不要过度自信凭空想象。有这样的例子,一个函授文凭的考生,在第一年准备公考的时候考得一塌糊涂,第二年认清实力,准备了小半年,卧薪尝胆,最终笔试第一的成绩顺利杀入面试。如果你真的基础不好,就一定要吃苦,而且准备期要长,因为别人初中高中学的东西你可能要从头看起,否则根本没戏。

四、应该认识到,人是有天赋高低的,有的人每天看1个小时的行测,可能效果很好。有的人可能每天看5个小时的`行测,还是什么都不会。一定要认清自己的实力,确实有水平,当然可以不用那么辛苦,但是如果你确实是只笨鸟的话,那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先飞。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与此同时,要相应的保证效率,要知道,投入了学习时间并不意味着就拥有了相应的知识回报,要真正安下心来,一丝不苟,踏实认真的学习,才能提升自己的实力。

为什么要考公务员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说,首先是应届生,应届生普遍都处于迷茫期,不知道未来自己想要干些什么,这个时候父母的建议往往成了考虑问题的重要因素。那父母又希望子女的工作是怎样的?按老一辈的思想来说,无外乎就是体面和稳定。

当然,这个理由也是很多人向往的,谁不希望自己过得即体面又不用去担心自己的未来。所以很多应届生不是在考研就是在考公。

其次是工作了一段时间的人,刚毕业的时候,对这个社会充满着自己的幻想,并且有一定的期待,期待过着像电视剧里白领一样的生活,即充实又有趣!

可是,还没到一年,很多人就受不了职场里面所要面对的种种压力,有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心理压力等等这些。这个时候很多当初并不怎么想考公的人,再次燃起对考公的兴趣,突然觉得自己可能在体制内工作是比较适合自己的。毕竟公务员相对其他行业来说,工作压力小,福利待遇都不差。

在此,希望大家一定要认真考虑一下自己将来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然后再决定自己是否考公务员,一旦决定了,就要全力以赴,因为不管你选择那一条路,不去努力都是白折腾。

什么是公务员

相信很多人多少都有了解,有过备考经验的更不在话下,所以这个部分就简单来提一提。

公务员考试是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的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录用考试。一年有两次公务员考试,分为国考和省考,考试科目是:《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

考公的三大阶段

一、基础阶段

起初的备考,主要以夯实基础为主,没有一个好的基础是没办法搭建好我们“金字塔"的。

所以这个时间段可以稍微长一点,如果是零基础的人群,要把申论和行测都学好,1个月肯定是需要的,当然每个人情况也不太一样,有些人学习能力较强,1个月完全可以攻克,有一些需要的时间会相对长一点。

二、强化阶段

强化阶段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这个阶段,每天需要强化做题,充分掌握答题思路,答题技巧,正常来说在保证每天学习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半个月左右是可以的。

三、巩固阶段

这个阶段行测还是要保持一定做题的量,最好每天一套,确保自己的做题手感,但是这个时候以找差距为主,通过做题看自己哪方面比较薄弱,需要强化弥补,总的来说就是抓重点、补短板!

申论在前期培养出大致思路的前提下,现在需要强化的是细节,语言的运用,词句的处理等等,最好每天都能手写一套卷子。

按照普遍情况,这个阶段,只要你认真投入、勤勤恳恳,半个月也可以攻克下来。

备考时间

据我们备考三个阶段来说,3个月时间的学习足以让公考“小白"成功逆袭!不说是大神级别,但至少可以让我们从零基础跨越到公考“知识分子”的行列中去。

现在离2019国考还有将近2个月的时间,很多人觉得现在来备考会不会太短了,但其实2个月如果抓紧时间的话,也是可以的,只不过相比正常的3个月来说,时间上会比较紧凑,从自身上来说,要格外用功才行。

以自身经验来说,公考的备考时间其实不建议拉的太长,作为曾经公考的我我来说,整整一年的备考也没能让我成"公",但是身边依然有那种只是复习了两个月到三个月左右的小伙伴成功上岸的例子!

如果把备考时间拉太长,可能会给自己造成相当大的压力,毕竟付出了心血,谁都不想打水竹篮一场空。反而时间控制在2—3个月,可以一鼓作气,冲刺到最后,说不定你就上岸了!当然这个前提是,你一定要拿出当年高考的架势,这样成功的机率才会很大。

318 评论

vera911213

对普通人来说,应届备考时间以4个月为宜,在职人员以6个月为宜。不推荐准备一年的,一来战线太长后期疲惫感会程几何量级增加,二来容易陷入“猴子搬玉米”的尴尬境地考前一个月开始着手复习,那么每天至少要保证10个小时以上,才能在考试中保持竞争力。同样的,如果你有三个月的时间备考,那么平均到每天你的复习压力将会减轻不少那么是否总复习天数越长上岸的概率就越高呢?(比如有小伙伴问我大一就开始准备公考是否可行),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在备考中一定要考虑“边际效应Q”,总复习时间的拉长必然导致单位复习时间低效化(这一点一定要注意)经过自己陪考加之工作以后和很多上岸的小伙伴交流,得出了一个结论:公务员备考时间最长不要超过六个月,最短不要少于三个月,根据总复习天数设置将单日复习时间设置为4-12小时不等这样才能保证在没有突破疲惫闻值的前提下,高质高效复习,从而让自己在公务员考试中保持竞争16周复习策略 (适合全职备考,平均日学习时间在8小时左右)第一周、言语理解视频模块学习+app或纸质专项练习 (周一至周六),周日复习错题本第二周、判断推理视频模块学习+app或纸质专项练习 (周一至周六) 总练习题量分出1/4给言语,周日复习错题本第三周、资料分析视频模块学习+app或纸质专项练习 (周一至周六) ,总练习题量分出1/2给言语+判断,周日复习错题本第四周、数量关系视频模块+app或纸质专项练习 (周一至周六),重点关注工程问题Q、方阵问题、浓度问题、时钟问题&、植树问题&、年龄问题、经济利润问题、周期问题、容斥原理问题、鸡兔同笼只问题、牛吃草问题,总练习题量分出3/4给言语+判断+资料,周日复习错题本第五周、申论视频侧重掌握单一题+人民日报or新华网公众号的评论员文章只积累素材。行测专项练习,薄弱模块练习题量应占总联系题量的1/2,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二刷相关视频,周日错题练习+整理素材并且记忆。第六周、由论视频侧重掌握综合分析Q题目+人民日报or新华网公众号的评论员文章积累素材。行测专项练习,薄弱模块练习题量应占总联系题量的1/2,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二刷相关视频周日错题练习+整理素材并且记忆。第七周、由论视频侧重掌握贯彻执行题目+人民日报or新华网公众号的评论员文章积累素材。行测专项练习,薄弱模块练习题量应占总联系题量的1/2,掌握不牢同的知识点二刷相关视频,周日错题练习+整理素材并目记忆第八周、申论视频侧重掌握大作文的总分论点提取+人民日报or新华网公众号的评论员文章积累素材。行测专项练习,薄弱模块练习题量应占总联系题量的1/2,掌握不牢同的知识点二刷相关视频,周日错题练习+整理素材并且记忆。第九周、行测薄弱模块复习练习或成套真题,申论真题练习 (此阶段不用掐时间) 行测申论各一套周日复习错题本第十周、每天行测薄弱模块复习练习或成套真题,申论真题练习 (此阶段不用掐时间) 行测申论各一套,周奇跎鼾弋躯娄复习错题本第十一周、每天行测薄弱模块复习练习或成套真题,由论真题练习 (此阶段不用掐时间) ,行测申论各一套,周日复习错题本第十二周、每天行测薄弱模块复习练习或成套真题,申论真题练习 (此阶段不用掐时间) ,行测申论各一套,周日复习错题本第十三周、每天行测两套+申论一套真题练习,或行测一套+申论两套。做完的题目一定要批改,深度分析。 (大作文每周写三篇即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侧重点,此阶段套题要掐时间),周日复习错题本第十四周、每天行测两套+申论一套真题练习,或行测一套+申论两套。做完的题目一定要批改,深度分析。 (大作文每周写三篇即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侧重点,此阶段套题要掐时间)周日复习错题本第十五周、每天行测两套+申论一套真题练习,或行测一套+申论两套。做完的题目一定要批改,深度分析。 (大作文每周写三篇即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侧重点,此阶段套题要掐时间)周日复习错题本第十六周、停止做题,前四天复习自己开始准备以来的错题本和总是记不住公式和方法的题目 (行测+申论,此阶段套题要掐时间) ,模考3次左右即可 (尤其行测),倒数三天熟悉公式,强化记忆素材,调整生物钟,检查考试装备是否齐全,调整心态,订酒店,看考场,忘记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轻装上阵

182 评论

壮儿象象

公务员考试复习时间建议不少于3个月,理由如下:公务员备考资料

1.总结技巧需要时间:一是要博览群书,利用书本、视频、网站、大神等各种途径学习知识技巧,这需要时间;二是要融合汇总技巧,一种途径的技巧毕竟单一,未必适合每一个人,考生要把了解到的各方技巧汇总整理形成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三是要吸收消化技巧,形成体系后,要在联系中不断调试修正补充。以上3项,至少需要1个月时间。

2.刷试题需要时间:再好的技巧不去应用都是纸上谈兵。刷题是备考必经之路,行测争取刷到5000题以上,申论争取刷到10套卷子以上,这至少需要2个月时间。行测备考资料

两项加一起,至少3个月。尤其对于基础不够好的考生来说,3个月可能是远远不够的。在备考时一定要认清自己的实力。当然,时间越充分越好,但不建议超过7个月,战线拉得太长,考生容易忘记或感觉疲惫。

并且这3个月内,至少要求每天学习时间超过6个小时,且周末要全天候复习。最关键的还是要保证相应的效率,有时投入了学习时间并不意味着就拥有了相应的知识回报。如果考生工作过忙不能保证时间,请自觉延长复习时间,提早开始准备。国家公务员备考指导

179 评论

清水绫子

公务员考试的备考时间起码不应低于3个月,而且是全身心投入。如果基础很好,可能备考一个月就可以顺利通过,但如果毫无基础,即便备考1年,可能也无法考出让自己满意的成绩。

公务员考试备考相关: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这个阶段首先要做到全面了解公务员考试的大纲,要对相关2大科目的题型做到熟悉掌握,一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基础教程,一本《申论》基础教材。

2、第二阶段:强化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很长时间,要有计划的做题,并且学习解题思路和方法,这个阶段应当以专项教材为主,然后辅助以真题坚持练习,必要的时候要做好笔记。

3、第三阶段:冲刺阶段。这个阶段要保证做题的正确率,最好让自己在规定的时间里做好一套试卷。此外,历年来考试的真题每一题至少要做3遍,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有错就找原因,没错就思考出题人的出题意图。

345 评论

相关问答

  • 半个月如何复习公务员考试

    第一阶段,基础理论学习,这个阶段历时一个月。基础理论学习大家可以在报班上课的过程中度过。为什么强调报学习班的重要性?因为会有一个活生生的老师和你面对面解答一些问

    美利达达道路 11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地方公务员考试复习书

    公务员考试必备书籍: 1、《公考复习经验及答题方法蓝皮书》 2、《公务员录用考试华图名家讲义系列教材》 3、《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 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

    艾米tiantian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考试一个月复习

    先看视频再刷题。虽然时间非常短,但也要看视频。如果直接刷题,顶多是熟悉了一下基本题型,本质就是低水平重复,很难获得有效的提高。磨刀不误砍柴工,建议大家拿出半个月

    戏说小默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考试复习3个月上岸

    其实三个月时间是有一点紧张的,但是只要努力还是可以的。第一个月你要把公务员考试的各个方面的试题类型,题量先有个大致了解,剩下两个月重点针对每个模块做题,学好每个

    :小小的菇凉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五个月复习公务员考试计划

    针对申论,买一本申论复习书,加深对申论的了解。申论具有策论性,重在提出措施,应将主要篇幅放在措施论证上;申论对知识面的积累和归纳有很高的要求,申论考的是解决问题

    lovelymandy 8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