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17

维尼yuan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医疗卫生类公务员考试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niuzhirong

已采纳

1.多年来,科学家通常认为,近视在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基因。然而,最近一项针对视力正常的8~9岁儿童的追踪研究显示,5年之后,唯一和儿童患近视呈显著相关的环境因素是儿童在户外待的时间,在户外时间较少的儿童患上近视的风险较高。由此研究者提出:在室内待的时间太长会增加儿童患近视的风险,多在室外活动有助于预防近视。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哪项最能驳斥研究者的观点?

A.在室内,眼球要努力将近距离图像聚焦在视网膜上,长期室内活动会影响眼球的生长,户外更远的视觉距离会防止近视的发生

B.动物实验表明,和正常的室内光线条件相比,与户外光线相当的高照明度使实验导致的近视发生率减少了约60%

C.人们的估算通常无法与儿童在户外待的实际时间准确匹配

D.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花在读书、学习或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时间越来越多

2.人的寿命长短与心率之间有很大关系。研究发现在正常范围内,心率越慢的人越长寿。而高血压患者往往忽视对心率的监测,当高血压患者心率大于每分钟84次时,会比心率低于每分钟65次的患者增加一倍罹患冠心病的风险;而心率每分钟大于79次的高血压患者其死亡风险相对于小于这个数值的患者而言会增加89%。因此,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的同时,也要做到心率控制。

由此可以推出:

A.高血压患者往往只注意到了从血糖、血脂等方面全面管理血压,却忽视了对心率的管理

B.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当静息心率大于每分钟84次时就应当进行心率管理了

C.同时患高血压和冠心病的患者其对目标心率的要求会比单方面的高血压患者更高

D.正常范围内心率较快的高血压患者,继发其他疾病的风险更高

3.“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家庭及商户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1小时。“地球一小时”能减少的用电量主要来自照明用电。据统计,照明用电量约占用电总量的12%,其中只有部分用户参与熄灯活动。因此,在活动中减少的电能消耗量是微乎其微的。有市民据此认为,“地球一小时”并没有取得什么实际的效果。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市民的看法?

A.每年“地球一小时”活动所节省的用电量可供一个大型城市用电三天

B.“地球一小时”造成短时间内用电骤减,给电网管理带来困难

C.尽管现在参与活动的人数有限,但是将来参与人员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D.“地球一小时”的目的是呼吁人们节约能源,保护地球

4.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会觉得日照久了会有头晕目胀的感觉,会让机体血压升高,身体感觉不适。但最新研究发现,阳光中的紫外线其实有着不为人知的作用,不仅不会升高血压,还有助于降低血压。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上述结论?

A.紫外线照射可以将人体中积存的氮释放到血液中去,这会引起皮肤细胞释放出一氧化氮,而这种化合物有助于舒缓血管

B.持续日照时人们会感觉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如果没有适当补充水分,血压就会升高

C.实验发现,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对血压的影响差异极大,一般而言长波紫外线有益于降压,而短波则没有效果

D.志愿者晒太阳20分钟后血压均有小幅下降,而未晒太阳的对照组志愿者血压没有明显变化

5.二十世纪西方掀起了动物权利运动,有学者认为有些动物是具有某些心理特质的生物——需求、记忆和智力等,在这一点上它们与人类相同。因此,这些动物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

上述论证的成立,必须基于以下哪一前提?

A.有些动物与人类具有相同的属性

B.没有需求、记忆和智力等心理特质的动物不能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

C.有些具有需求、记忆和智力等心理特质的生物是动物

D.具有需求、记忆和智力等心理特质的生物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

6.排污交易权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就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或卖出,从而达到污染物的排放控制。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属于排污交易?

A.包装厂今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预计为1600吨,超过了规定的1300吨,该厂向同区域内的电厂购买了其剩余的300吨排放量

B.造纸厂2005年规定排出二氧化碳的上限为1000吨,而实际上每年排出的总量不超过800吨,于是将剩余的200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送给了旁边的炼铁厂

C.印刷厂今年排放二氧化碳的总量为1300吨,超过了规定的1000吨,但该厂只向污水处理厂购买了区域内仅剩的200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按照规定,轮船厂今年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是1500吨,而由于业务拓展,实际排放量要达到2000吨,于是打算购买500吨该厂明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题干通过对8~9岁的儿童的追踪研究得到“在室内待的时间太长会增加儿童患近视的风险,多在室外活动有助于预防近视”这一结论。A项通过原理阐释解释了题干结论,为加强项;B项通过对比说明室外有助于预防近视,加强了题干观点;C项质疑了追踪研究的可靠性,削弱了题干论述;D项为无关项。故本题选C。

2.【答案】D。解析:由题干只能推出高血压患者忽视了对心率的管理,但是并未提及如何进行血压管理,A项推不出;题干第二句明确说明了高血压患者心率大于每分钟84次时,罹患冠心病的风险高,而心率每分钟大于79次时死亡风险增加,可见心率每分钟大于79次就应当进行心率管理了,B项错误;同时每分钟84次、79次和65次均属于正常心率范围,所以可推出在正常范围内心率较快的高血压患者继发其他疾病的风险更高,D项正确;C项由题干推不出。故本题选D。

3.【答案】A。解析:题干中市民由“在活动中减少的电能消耗量是微乎其微的”得出结论“‘地球一小时’并没有取得什么实际的效果”。A项说明该活动节约的用电量可供一个大型城市用电三天,则在活动中减少的电能消耗量并不是微乎其微的,直接质疑了市民的看法;B项活动的负面效果和C项活动的参与人数均不能质疑市民的观点;D项说明活动的目的,也不能质疑市民的观点。故本题选A。

4.【答案】B。解析:题干结论是阳光不仅不会升高血压,还有助于降低血压。B项为真表明题干结论与事实不符,反驳了题干结论;A、C两项为题干提供了理论解释,D项为题干结论提供了实验数据作为另一个论据,都加强了题干结论。故本题选B。

5.【答案】D。解析:题干前提为有些动物具有需求、记忆和智力,结论为这些动物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要使这一论证成立,需要在两者间建立联系,即具有需求、记忆和智力等心理特质的生物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故本题选D。

6.【答案】A。解析:排污交易权定义的关键信息:在一定区域中,当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可以通过货币相互调剂排污量。A项符合定义;B项造纸厂将排放量送给炼铁厂,而非货币形式;C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了允许排放量;D项计划购买明年的排放量,并未实际进行交易,且今年超额的部分并没解决。故本题选A。

308 评论

全能小吃货

1.厌学是低龄学生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一份调查报告显示,850名被调查有厌学情绪的低龄学生中,有511名在最近4个学期成绩呈持续下降趋势。因此,研究者认为,厌学的学生成绩会持续下降,这是因为其厌学情绪会导致旷课、逃学等现象,对教师和家长也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研究者的结论?

A.大多数低龄学生都有厌学情绪

B.逃学导致低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C.随着课程难度不断增加,大部分低龄学生成绩都会持续下降

D.低龄学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是厌学情绪的主要表现

2.研究者招募了一批学生并分成三组,要求每人完成智力测试,但在测试前有10分钟的准备时间;这期间,第一组听了莫扎特的乐曲,第二组听了普通流行音乐,第三组没有听任何音乐。之后让受试者答题,结果显示:第一组受试者得分明显比后两组要高。因此,研究者认为:听莫扎特的音乐可以有效提高人们在智力测试中的得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结论?

A.第一组受试者都很喜欢莫扎特的音乐

B.第一组受试者在尖子班中选取,后两组在普通班中选取

C.后两组受试者在进行智力测试时较为紧张、焦虑

D.智力测试的题目只有图形推理题,不能全面反映受试者的智力情况

3.近年来,很多地方实施了院士引进计划,并针对院士建立了容错机制,让其潜心研发而无后顾之忧。有学者对此指出,容错机制、宽松的考核评价机制是每个科研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理想科研环境,应该提供给本身正处于创新能力高峰期的青年科学家,而不是已取得较高学术成就的院士。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该学者的观点?

A.某些单位更加看重的是院士的头衔,可以帮助他们拿到更多的科研项目

B.某市组建青年科学团队,经过数月努力,但还是没能拿下重大科研项目

C.科研容错机制能让青年科学家卸下包袱,大胆投入到科技创新的实践中

D.让过多的资源集中在院士身上,并没有创造出更多的科所成果

4.转基因植物的基因具有植物属性,若不将其转变为动物属性的基因,即使特意将其转入动物细胞内,也不会有任何活性。因此,食用转基因植物是不会发生基因突变的。

上述论证的成立,需要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转基因植物的基因没有被转变为动物属性基因

B.我们食用的转基因植物的基因没有活性

C.转基因植物的基因没有被转入动物细胞内

D.食用没有活性的基因是不会发生基因突变的

5.中国传统的实用理性,直到现在仍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它在现代中国人精神领域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人们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合在一起使用,谓之为“科技”。这样一来,“科技”层面的理想主义和探究精神往往被剥离了,而“科技”就只剩下实用主义的“术”了。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A.科技内在地包含科学和技术两个方面,无法剥离

B.“科学”和“技术”合用不等于剥离探究精神

C.科学并不能等同于理想主义和探究精神

D.科技要服务于社会,追求实用性并没有错

6.某市今年进入夏天以来,不少市民发现蚊子越来越多,简直无法控制。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医学专家认为,由于该市今年气温比去年同期要高,而高温的天气有利于蚊子的生长,这就使得今年的蚊子比往年多。

下列选项中,最能削弱该专家观点的是:

A.该市前年同期气温更高,但是蚊子不多

B.也有部分市民觉得今年的蚊子不那么多

C.邻近某市今年气温不高,但蚁子也很多

D.蚊子的繁殖与蚊子所处环境的卫生有关

【 参考答案与解析 】

1.【答案】C

思路点拨:本题要求选出最能质疑题干结论的一项,首先明确题干的结论,即“厌学的学生成绩会持续下降,这是因为其厌学情绪会导致旷课、逃学等现象,对教师和家长也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想要反驳该观点,可以从另有他因、因果倒置等角度思考。

完整解析:题干结论:厌学的学生成绩会持续下降,是因为其厌学情绪会导致旷课、逃学等现象,对教师和家长也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A项,大多数低龄学生都会有厌学情绪,并未说明厌学和成绩下滑之间的关系,无法削弱题干结论。

B项,逃课导致低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指出题干结论因果倒置,但是厌学情绪的负面影响很多,并不能确定其他负面影响是否由厌学情绪产生,是否会导致学生成绩持续下滑,因此无法削弱题干结论。

C项,指出低龄学生成绩持续下滑的原因是课程难度的不断增加,而不是因为厌学,属于另有他因,有力的削弱了题干的结论。

D项,厌学情绪的主要表现和题干结论无关,属于无关项。

故本题选C。

2.【答案】B

思路点拨:本题要求选出最能反驳题干要求的一项,首先明确题干的结论,即“听莫扎特的音乐可以有效提高人们在智力测试中的得分”。要想反驳该观点,可以说明人在智力测试中得高分和听莫扎特的音乐无关。

完整解析:题干通过对三组学生进行实验,得出“听莫扎特的音乐可以有效提高人们在智力测试中的得分”的结论。

A项,第一组受试者在智力测验中的得分明显高于后两组,而第一组受试者都很喜欢听莫扎特的音乐,说明莫扎特的音乐对他们产生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题干结论。

B项,指出第一组受试者的成绩原本就比后两组的好,他们在智力测试中得到高成绩并不是因为听莫扎特的音乐,属于另有他因,反驳了题干结论。

C项,后两组在测试中较为紧张、焦虑,并没有说明听莫扎特音乐对智力测试成绩的影响,属于无关项。

D项,指出智力测试不能全面反映受试者的智力情况,属于无关项。

故本题选B。

3.【答案】C

思路点拨: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学者观点的一项,需要首先明确学者的观点,即“容错机制、宽松的考核评价机制是每个科研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理想科研环境,应该提供给本身正处于创新能力高峰期的青年科学家,而不是已取得较高学术成就的院士”。要支持该观点可以说明容错机制、宽松的考核评价机制有利于青年科学家的研究创新。

完整解析:题干观点:容错机制、宽松的考核评价机制应该提供给本身正处于创新能力高峰期的青年科学家,而不是已取得较高学术成就的院士。

A项,某些单位更看重院士的头衔,但是并没有指出考核评价机制对青年科学家的影响,属于无关项。

B项,某青年科学家团队经过数月的努力还是没有拿下重大科研项目,而并未说明是否是因为受到了严格的考核评价机制的影响,不能支持该学者的观点。

C项,科研容错机制能够让青年科学家大胆的投入到科技创新的实践中,说明容错机制有利于青年科学家进行科技创新,支持了题干的观点。

D项,让更多的资源集中在院士身上,并没有创造出更多的科技成果,并不能说明将资源集中于青年科学家身上,就能取得更多的成就,无法支持题干的观点。

故本题选C。

4.【答案】D

思路点拨:本题要求选择题干论证需要补充的前提,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论据为第一句话,题干论点为“因此”后面的内容。分析发现,论据说的是“转基因植物没有任何活性”,论点说的是“食用转基因植物不会发生基因突变”,题干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存在跳跃,则能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的选项就是所要寻找的前提。

完整解析:题干根据“转基因植物不会有任何活性”得出“食用转基因植物不会发生基因突变”。题干在“基因活性”和“发生基因突变”之间存在跳跃,D项则在两者之间建立了联系,是需要补充的前提。其他三项均没有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所需的前提。故本题D。

5.【答案】A

思路点拨:本题要求选择最能削弱题干结论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结论,即“中国传统的实用理性使得‘科技’层面的理想主义和探索精神被剥离了,而‘科技’就只剩下实用主义的‘术’了”。要削弱该结论,可以说明“科技”并非只剩下实用主义的“术”了。

完整解析:题干结论:中国传统的实用理性使得‘科技’层面的理想主义和探索精神被剥离了,而‘科技’就只剩下实用主义的‘术’了。

A项,指出科技的科学和技术这两个方面无法剥离,因此“科技”并非只剩下实用主义的“术”了,直接削弱了题干结论。

B项,指出“科学”和“技术”合用不等于剥离探索精神,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科技”并未剥离探索精神,但无法说明“科技”是否既包含“科技”层面的理想主义,又包含实用主义的“术”,没有A项的削弱力度强。

C项,科学并不能等同于理想主义和探索精神,无法说明“科技”层面的理想主义和探索精神是否被剥离了,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D项,追求实用性并没有错,无法说明“科技”层面的理想主义和探索精神是否被剥离了,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A。

6.【答案】A

思路点拨:本题要求选择最能削弱专家观点的一项,需首先明确专家的观点,即“有医学专家认为”后面的内容。要削弱该观点,可以说明该市今年蚊子多并不是因为气温高。

完整解析:专家观点:由于该市今年气温比去年同期要高,所以今年的蚊子比往年多。

A项,指出该市前年同期气温更高,但蚊子不多,说明该市今年蚊子多并不是因为今年的气温高,削弱了专家的观点。

B项,指出部分市民觉得今年的蚊子不那么多,是主观感受,并未说明蚊子多的原因是不是气温高,不能削弱专家的观点。

C项,指出邻市气温不高,但蚊子也很多,但邻市的情况无法代表该市的情况,不能削弱专家的观点。

D项,指出蚊子的繁殖与其所处环境的卫生有关,无法说明气温高会不会导致蚊子多,不能削弱专家的观点。

故本题选A。

146 评论

qq496257996

1.一名做过隆胸手术的患者因大叶性肺炎就诊于某院呼吸科,其拍摄的胸片资料被一名实习医生看到,并与同学在公共场合议论,正巧被路过的患者家属听到,家属为此感到十分愤怒,与实习医生发生争执,此时带教老师应该怎么做?

A.上前阻止争执,并在家属面前严厉训斥该同学、要求其向患者家属道歉

B.批评教育该同学并要求其向患者家属道歉,安抚家属情绪,请家属原谅

C.支走该同学避免争执加剧,安抚家属情绪,向家属解释实习同学难免会犯错误,希望家属不要介意

D.不做干涉,实习同学自己的问题让其自己想办法解决

2.一年轻女性小李,因腿部骨折而住院治疗,在医生问诊的时候,因为怕旁边的母亲担心,小李向医生隐瞒了自己近期正在服用安眠药的事实。小李和病房里的实习医生关系不错,某天小李几乎一天都在睡觉,实习医生问她怎么了,小李看着实习医生说:“你能为我保密吗?”在实习医生保证为她保密的前提下,小李告诉她自己可能是安眠药服用有点过量了。此时,应实习生哪一做法最恰当?

A.不能为其保密,告知病人如果隐瞒病情得不到恰当的治疗,会有危险

B.向患者保证保守秘密,但在主管医生承诺保密的前提下向其告知实情

C.遵守自己的承诺,为患者保守秘密,不将此事告诉任何人

D.不能为其保密,将其病情告知主管医生,这样做是为了患者的利益

3.张先生因高血压入院治疗,三天后张先生的妻子找到主管医生,质疑为什么住院第一天检查费用就花了近千元。医生解释说,这是住院治疗的常规检查,张先生的病情复杂,不仅有高血压,还有慢性支气管炎和糖尿病……不等主管医生说完,张妻就生气地高声说:“他一直有高血压,我们就是住院治疗高血压,住院是要你们治疗,又不是叫你们化验检查!”

面对这种情况,主管医生如何回答更为妥当?

A.“我理解您的想法,但无论哪种疾病,病人入院之后,医生都需要对他的身体状况有全面的了解,这些检查都是必须的。”

B.“我理解您的想法,但所有的这些检查都是根据医疗规范流程进行,刚入院检查比较多,但以后就不会有这么多检查了,您放心。”

C.“我理解您的想法,但这些检查是必须的。多年的高血压可能引发很多并发症,如果对病人状况没有全面了解就用药,可能对病人身体造成损害。”

D.“我理解您的想法,但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高血压只是一种症状,如果不全面检查,只是对症用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疗效果怎么能好。”

4.孕妇李某,37岁,备孕五年终于成功自然受孕,但在孕26周时发现胎膜早破,医院接诊医生检查发现,李某并未定期产检,患有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羊水检查发现二度感染,医生综合各种因素之后,不建议李某保胎。李某和家属无法接受事实,指责医生不负责任,强烈要求住院保胎治疗,医生该如何处理?

A.继续耐心解释各种孕期并发症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实在不行再收住院

B.不再过多解释,以免引起纠纷,按照患者意见进行保胎治疗

C.向患者和家属明确胎儿情况很不乐观,引产是唯一治疗方案

D.将患者收住院,全面检查之后向患者和家属交代病情,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5.患者男性,26岁,自去年开始怀疑自已得了腹部肿瘤,在多家医院的多个科室进行就诊,进行了全身各种检查,在近三个月内都做过至少两遍了,并未发现实质性病变。但患者依然以胃部不适为由到处寻医。如果您正好在门诊接待了这位患者,翻阅了他厚厚的病历资料后,患者要求您给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方案,您该如何与其沟通?

A.“小伙子,你平时上班忙不忙啊,别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了,您啊,没啥事儿,赶紧回家,该忙啥忙哈,别一门心思往医院跑了。”

B.“您都做了这么多次检查了,还不死心呀,您要不嫌麻烦,那就在我们医院再查一遍吧”

C.“我看您啊,身体没啥大问题,倒是想问您一句,您最近精神上是不是受什么刺激了?”

D.“我看了您的病历,基本可以排除肿瘤。我看您情绪有些紧张焦虑,您愿意的话,我可以介绍您到心理科咨询一下。”

【 参考答案及解析 】

1.【答案】B。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内容为医学伦理的原则,考生需掌握内容为医务人员要尊重患者的隐私,不得在公共场合谈论患者的隐私。

完整解析:该实习医生在公共场合讨论患者隐私,侵犯患者的隐私权,带教老师应该给与批评教育,并要求其向家属道歉,所以B项正确。A项在家属面前严厉训斥该同学,有损实习医生的尊严,不利于医生之间的团结。C项的做法不能让实习医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D项做法是对带教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作为带教老师有责任让自己的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故本题选B。

2.【答案】D。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内容为医学伦理原则的有利原则,考生需掌握内容为医务人员要做对患者有利的事,努力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当患者利益与医生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维护患者的利益。可根据医学伦理原则选出答案。

完整解析:D项的做法正是在维护患者的利益,为患者的生命健康着想。A项虽然告知患者这样做的危害,如不将真实情况告知主管医生,患者可能继续隐瞒自己的病情。B项做法不妥,实习医生承诺替患者保密,却没有做到,即侵犯患者隐私权。C项实习医生替患者保守秘密,但是隐瞒患者病情不利于患者的生命健康。故本题选D。

3.【答案】C解析: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始终以患者为中心,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医生应尽可能站在患者的角度理解问题,向患者耐心解释检查的必要性,争取患者的理解。

4.【答案】D。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内容为医患沟通的基本原则。医患沟通的基本原则为以人为本、维护患方权益、注重诚信行医、尊重医学科学、有效地表达信息、密切的医患合作。可根据此原则选出答案。

完整解析:D项将患者收入院,并做全面检查,这是对患者的生命健康负责。如果患者坚持保胎治疗,医生应告知患方治疗过程中的风险,让患者慎重决定,医生也要根据患者要求做好抢救措施。A项应先把患者收住院在耐心解释病情,以免患者出现突发情况而措手不及。所以A项错误。B项违反了以人的健康为本这一原则,是对患者生命健康不负责任的做法。C项中“引产是唯一的治疗方案”说法太绝对,虽然医生的做法也是考虑到患者的健康和利益,但是也要考虑患者的需求。所以C项错误。故本题选D。

5.【答案】D。

235 评论

相关问答

  • 医疗类公务员考试题目

    1、专业类别是以公务员报考岗位有关,岗位会要求专业、学历等,需符合岗位要求的报考条件方可报考。 2、考试科目是和专业无关,与岗位性质有关。普通岗位需要进行公共科

    Lolita1015 8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医疗卫生类公务员考试题

    1.多年来,科学家通常认为,近视在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基因。然而,最近一项针对视力正常的8~9岁儿童的追踪研究显示,5年之后,唯一和儿童患近视呈显著相关的环境因素是

    维尼yuan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医疗卫生执法公务员考试

    要考公共能力测试,申论,医学常识,后者专业性不是很大。

    贪嘴森淼 7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公务员考试医疗卫生类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您好这位考生,中公教育很高兴为您服务!公务员考试A类、B类、C类是是根据职位来划分的。A类职位---综合管理类主要包括:从事政策、法律法

    小公举A酱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医疗卫生公务员考试真题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介绍如下。它不是行测,事业单位的没有行测难,复习资料:李永新的公共基础知识(详见图片),近年的《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重

    璐璐308738 9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