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4

钱川同学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有关公务员考试的纪录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樱桃啃丸子:)

已采纳

一部二十几万字的官场小说,主线是讲一个出生农家的女子李艳萍,怎样利用各种手段一步步成为市长夫人的故事。和所有官场小说一样,主人公最后并没有好下场。读这本小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小说描写的职场生态其实就是普遍的体制内的生存的状态,只不过它主要讲的是一个省会城市的政府办里发生的故事吧。不得不说这本书是非常写实的,它里面所描写的那些东西,在体制内呆过的人,或许都可以或多或少的找到一些自己工作的影子。毕竟里面的一些什么姐之类,给人穿小鞋啊什么的真是每个体制内单位都有。而且层层出不穷,10年前是这样,10年后还是这样啊。 另一个似曾相识的原因是小说并没有跳出官场小说的模式,它里面的一些场景仿佛是在别的官场小说里也有看到过。这本书特别让我想起莫言的《红树林》,在莫言的那本小说里,情节更复杂,而且有另外一个和主人公对比的人物,同样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女子,抗拒了金钱和权力的诱惑,而活成了另外一个样子。 这本小说讲的这个叫陈艳萍的女子,她的每一次发迹基本上都和人脉、美色有关。她不断向上的动力,基本只有一个:对物质和权利的向往。这一点在她小时候作者就说了,当她在乡下看到一些个大人物啊,她们有着不一样的衣着,享受着村民无尽的追捧,就非常的向往。然后她努力读书,最后又因为在山洞的一次偶遇,得到了当时是副市长又是老乡的佟定钦的“提携”。由此她有了进入这个城市最高权力机关的一个机会,然后她凭着自己的“敏于事慎于言”,当然更重要的是市长大人的提携,从后勤中心的一个小职员,成为了市长秘书,继而成了市长情人,最后又设计,让自己成了市长夫人。 这样看来,这个女人确实是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择手段。到最后,她市长夫人的好日子随着市长的被免职,都成了一个泡影,虽然他最后没有被送到监狱里面去,但她追求的东西也就到此为止了。作者在小说的最后设计了她接到家里妈妈的电话,她对妈妈说她想回家的这样的一个愿望。 我觉得作者应该对她多少是有一点偏爱的,因为这样一个女人居然没有受到囹圄之灾!在很多时候,她仿佛也是非常幸运的。 比如市长被市委书记算计的那个章节里,她铤而走险,先发制人,找人冒充公安搜集市委书记的违法证据,这样违法乱纪的事情居然也让她做到了!还有她的公务员考试的顺利通过,设计陷害市长原配夫人计谋的得逞……这些无不让读者觉得她是如此“幸运”!当然这是故事啊,作者想怎么写都行,只要符合剧情和逻辑,都是可以的。 在很多世俗的眼光里面,她能够做一个市长夫人,也许她活得很成功。只是跳开这个故事来说,我觉得她其实活的很卑微。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是这样认为的,我觉得一个人,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特别是一个中文系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怎么会在那样深的夜晚去敲开市长大人酒店的房门呢?何况是一个从未经历过爱情的女人?仅仅是为了自己想要的权利和物质(房子)?虽然作者说她用的颤抖的手,可是我还是很难认同她。 还有一些作者对她的描写,比如她对一个温姓女同事偶尔流露的同情,对自己无情的一点小诧异等等,我觉得这些都无法让我改变对她实质上的心狠手辣和“歹毒”特点的印象。 特别是她对市长原配夫人的陷害,明明是她“故意”插足了市长的婚姻,但是她却没有丝毫的歉意,反而觉着是市长原配夫人挡了她的路。这年龄悬殊的结合尚且不说,市长甩了原配,和自己的秘书结婚,就这一点,市长的路还能走稳吗? 虽然这官场的事我也不是非常的清楚,但我认为作者在小说人物的刻画上,确实是显得有点扁平了。比如主人公李艳萍,她是完全的为了自己的欲望,一路往前冲,仿佛都不会去思考另外的一些东西。她心理上的一些斗争仿佛是少了些。我就觉得她的书真是白读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讲的是,你把书读好了,读进去了,你想要的那些东西自然会来,并不是说书中真的有美人,书中真的有金子等着你去拿,我觉得这是两码事,所以我觉得她都没有真的读懂书。 当然,喜欢读这本书的人多半有一种猎奇的心理,想看作者描写的官场究竟是怎样的。因为毕竟这些东西不是我们普通的大众,能够一眼就了解的。特别是一个省会城市的权力中心是怎样的一个生态,普通人也是很想知道的吧。 但是看完后,对作者揭露的这无语的官场生态我却觉得有点恶心。如果作者对人物的刻画能够更丰富些,我想这本书大概会有更好的可读性和更好的阅读体验吧。

151 评论

洁博利郑少波

一、做好热点新闻的梳理。很多人都关注了“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平台,关注每天的时政热点,但是你并没有真正把这些内容消化,在这里建议考生,将收集到的新闻用100字归纳概括,记录在电脑的WORD里,同时对此话题进行300字左右的分析评论,甚至引申论述。通过对热点新闻的加工和分析,能够帮助你真正将新闻记在脑子里,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分析能力,在考场上也能够提升论证的深度,写出属于你自己的“评论员文章”。二、积累真题素材。在复习过程中,真题是必须要做的,但同时要在做题过程中将材料中的素材积累下来,一方面可以在作文写作中充当论据,另一方面又可以为面试积累素材,真正让你的申论写作有话可说。三、古文诗词积累。近两年诗词、成语类的节目较多,大家可以利用刷宫斗剧的时间,多看看此类综艺节目,同时推荐大家找一本你高中语文学习时你的那本《中学语文必备篇目》,这本书中会有很多你熟悉的诗词古文,每天拿出它复习几页,即回忆了高中的青涩年华,又掌握了近百篇的优美词句,这些内容都将成为你申论写作时的决胜法宝。四、看电视。你没有看错,就是要让你看电视,2016、2017年央视推出了很多宣传片和纪录片,你可以利用午饭时间打开手机,了解近两年的政治工作。在这里推荐给大家几部比较好的纪录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大国外交》、《辉煌中国》、《永远在路上》、《法治中国》。

183 评论

果果果大美

一、总结真题、分析材料在这一阶段考生需要全面了解申论考试,做好复习计划。申论不管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核心都是对材料的把握,因此总结历年真题材料的特点,材料的布局和材料的逻辑有助于考生在申论写作中准确把握立意,有话可说,有据可找。通过历年的真题可以发现,申论材料喜欢关注社会的民生问题,并且会穿插一些案例在其中。如果把握了这一规律,考生就可以在写作中运用材料中的观点和例子,这是申论写作的基础,以达到有物可写,有话可讲。(一)总结命题方式申发论述主要有以下几种命题方式:1、结合对某一句话的理解,写一篇文章。这类题目如 “为钱创业是肤浅的,应为梦想所驱动”。2、以某一句话为主旨,如以“网络文明呼唤正能量”为主旨。3、以某一名词为题,以“公共文化服务的回归和创新”为题,2013年以“新时代工人力量”为题等。4、以某一句话为题目,如以“集中力量打攻坚战,让人民群众看到希望”为题目。(二)细化方法不同的命题方式,侧重点不同。针对第一种“结合对某一句话的理解”的命题方式,需找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然后判断关键词之间的关系确定总论点。针对第二种“以一句话为主旨”,需明白主旨即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落实到申论写作即总论点。第三种命题方式,以某一名词为题,这里题即可以是主题也可以看做标题,但不一定是完整的观点。最后一种“以某一句话为题目”,这句话同时也是总论点。二、夯实提升、储备素材申论作文要取得高分,只是把字数凑够或把材料照搬到作文中是不够的。要想申论有层次性的提高,需要考生在平时多研读社会热点,积累作文的素材,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关注热点时不仅要关心它的背景和发展,还要多分析背后所产生的深层次的原因和政府角度的解决思路,同时要把收集到的热点和理论进行分类,这些积累会在申论写作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三、勤练用笔、学习思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了解了申论材料和积累了素材的基础上需要大量有针对性的练习。很多考生因为申论作文耗费的时间长,并且不愿意也没有耐心去写,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没有反复多次的演练怎么会知道自己在写作中的不足。每写一篇申论作文可以与优秀的范文进行对照,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及学习范文的结构、思路和遣词造句。有条件的考生,可以把自己的作文给有经验的人进行批改,好的文章就是在不断的完善中成形。申论作文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只要考生调整好心态,耐心地应对,中公教育专家相信各位申论写作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124 评论

相关问答

  • 公务员考试纪录片推荐

    一、总结真题、分析材料在这一阶段考生需要全面了解申论考试,做好复习计划。申论不管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核心都是对材料的把握,因此总结历年真题材料的特点,材料的布局和

    程Celeste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考试推荐纪录片目录

    一、做好热点新闻的梳理。很多人都关注了“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平台,关注每天的时政热点,但是你并没有真正把这些内容消化,在这里建议考生,将收集到的新闻用

    带嘴过日子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公务员考试推荐看的纪录片

    有讲课堂花了一周时间,挑了10部高质,帮职场人提升认知和缓解压力的纪录片!千万别错过哦! 职场人的生活无聊透顶,两点一线。不是在床上,就是在通勤路上。

    Elaine暖阳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有关公务员考试的纪录片

    一部二十几万字的官场小说,主线是讲一个出生农家的女子李艳萍,怎样利用各种手段一步步成为市长夫人的故事。和所有官场小说一样,主人公最后并没有好下场。读这本小说有一

    钱川同学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公务员考试的纪录片

    一、总结真题、分析材料在这一阶段考生需要全面了解申论考试,做好复习计划。申论不管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核心都是对材料的把握,因此总结历年真题材料的特点,材料的布局和

    米勒时刻jj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