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23

娜是阵疯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题梅兰竹菊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贪吃女王Grief

已采纳

做这类题的重点在于多练!培养语感。收集真题(一定要真题)的言语表达题目,把错的题编成一个错本。当你做错120道的时候就重新做一遍(以40题每组,即每次做40题)。如果连续3次都重新做对了就从本子里剔除。这样苦练下来一定会有帮助的。

86 评论

Charles2Lillian

1、对考查代词指代内容的理解时,从代词最近的句子中寻找,并且大多数情况下代词所指代的内容是代词前的句子。 2、对考查名词含义的理解时,一定要注意在文段中转折或并列的句子。3、对考查近义词、同义词的辨析时,一定要注意文段中的词语搭配、词义及感情色彩三个方面来考虑。4、在片段阅读中句子的关系主要有:总→分,分→总,总→分→总。因此在练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各句子之间的关系。5、一般情况下太片面、太绝对的句子都是不正确的,特别要注意一些限制性的词语如“除了”,“大多数”,“只有”等。6、在转折的句子中,转折后面的句子一般都是文段的重点,因此在练习及考试中一定要注意上下文中带有递进、并列、转折等性质的关联的句子。7、善于排除冗余信息,用已知的信息来判断或衡量一些可从文段中推出的知识、观点。 总结一下:言语的片段阅读做题原则是:揣摩出题人的思路具体方法:关键词+看题目怎么问关键词不是那些什么实词,而是表语义变化的连接词,如:因此、那么、所以、甚至、同时、还等等。公考的题目基本就四种形式:转折,因果,并列,递进。一、找到关键词快速读题目,注意三个地方--1首末句2中心句3关键词。关键词附近的就是答案所在。而12的目的是因为那些没有关键词的题干很有可能在12地方就是答案。关键词法可以保证轻松做对90%的题目。二、看题目怎么问有10%的题目是用关键词法无法解决的,这也是历年来争议题出现最多的地方。看题目怎么问实际上是要揣摩出题人的意图,他到底想要问我们什么,是要描述性质的回答还是要合理的对题干做个推论?这就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培训机构之所以会对某道题废话一堆却不能服众就是因为他们的视野太窄,不能从公考整体把握出题人的意图,仅仅是就题论题。就像是“意在说明”这四个字的问法,如果不放在所有同类问法的大环境中去揣摩出题人这么问是需要一个什么性质的答案,那是根本不能做对每一道题的。公考的最高思维就是揣摩出题人的意图,换位思考,全面思考。这也是我从某位高人那里得来的宝贵经验,明白了这一点,无论是申论还是行测,数学运算还是言语理解,都是不同包装下的同一个棒棒糖,没有本质上的不同。行测不要死做题,就题论题;申论也不要一天一篇跟日记似的练。这样的提高是很慢很慢的,因为你永远不会去琢磨出题人的意图,那永远也不会举一反三。多思考多研究题,用用换位思考,全面思考,提高自己的思维层面,这才是公考的王道,也是做人的王道。

333 评论

上善若水maggie

关于行测方面 自己看书做题 历年真题多做 不要为做题而做题 要注意他出题的思路 申论方面 多看新闻 多看实事品论 如半月谈 之类的 刊物不错 自己要多练

219 评论

柠檬心的颜色

技巧汇总:技巧一 逻辑填空之语素契合定选项。技巧二 逻辑填空之的对应分析定选项。技巧三 片段阅读之高频词定选项。技巧四 片段阅读之首尾句定选项。具体如下: 面对如此大的阅读量,作为考生的您是否有点不知所措、心慌意乱呢?别着急,为解广大考生的燃眉之急,总结出一套切实可用的解题技巧,希望这些技巧能帮助考生转变考试状态,让言语理解不再是负担,而成为考试中的一种享受,真正实现轻松“悦”读。技巧一 逻辑填空之语素契合定选项例.周敦颐通过自己的努力,丰富和发展了儒学思想理论体系,开拓了儒学发展的新境界,使之________,一扫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五代的________,回归到原有的正统地位,赢得了与释、道竞争的全面胜利,取得了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独树一帜 弊端 B.柳暗花明 萧条C.脱胎换骨 落寞 D.焕然一新 颓势【答案】D。技巧点拨:第一空的解题突破口在语素“新”,既然周敦颐开拓了儒学发展的新境界,那么儒学自然就是“焕然一新”了。第二空“颓势”与“一扫”也能形成正确搭配。故本题答案为D。技巧二 逻辑填空之的对应分析定选项例.在画家的笔端,梅兰竹菊,被赋予文人风骨;牡丹荷花,被赋予盛世风范……无论色彩丰富还是清淡,都能读出诗意,读出真诚。要它的________,有每一笔最自然的亮丽,要它的________,有攀附向上生命力的线条,要它的________,有花间人的恬淡自在,要它的________,有藤萝架上鸟儿的清唱。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表 里 远 近 B.色 形 意 音C.情 趣 静 动 D.美 力 真 声【答案】B。技巧点拨:此题四处空白句式整齐,且每一空后都用短句加以解释,“亮丽”、“线条”、“花间人的恬淡自在”、“清唱”分别对应的是“色”、“形”、“意”、“音”。故本题答案为B。技巧三 片段阅读之高频词定选项例.法国人谈起中国人心目中的法国文学,总忍不住用一种轻蔑的口吻说:“你们喜欢《茶花女》。”在法国人眼里,喜欢大仲马还算有些品味,毕竟他有一部《基督山伯爵》,有《三个火枪手》。小仲马有什么呢?只不过写了一个交际花而已。法国文学是法国人的骄傲,在世界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仅喜欢《茶花女》,显而易见是对法国文学的不尊重。《茶花女》在中国成为一种流行,差不多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当时正赶上戊戌变法失败,人心沮丧,改良的路行不通,大家只好将就着胡乱看小说。“茶花女”在中国本土的诞生,是生逢其时。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茶花女》在中国的流行有一定的社会背景B.对文学作品的喜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味C.评价文学作品要结合其诞生的时代背景D.中国人和法国人的文学审美观存在区别【答案】A。技巧点拨:文段一直围绕《茶花女》来论述,因此不难看出文段的重点与《茶花女》有关。而选项中只有A项包含《茶花女》,故为正确答案。技巧四 片段阅读之首尾句定选项例1.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赞美的可信度要靠批评的自由度来检验。如果我们处在一个不能自由表达批评意见的环境中,那么无论赞美的声音表达得多么充分,也不能让公众信以为真,因为最真实的评价总是在一个可以自由竞争的言论环境中产生的。一旦缺失了这一保障赞美言论公信力的制度土壤,哪怕赞美真的是出自当事人的真情实感,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A.赞美与批评是矛盾的统一体B.真实的赞美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C.批评和赞美都需要自由的言论环境D.能够自由表达批评才能有真实的赞美【答案】D。解析:文段首句即点明主旨“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其后内容是对主旨的阐述,故本题答案为D。例2.历史证明,每一轮经济危机都伴随着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然后逐渐走出低谷并开始复苏。不得不承认,金融危机让“中国制造”遭遇空前危机,这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各地区都在抓产业升级。但同时新的问题出现了,在“抓大放小”的惯性思维下,不少人认为,产业升级是大企业的事,与中小企业没有多大干系。显然,这是一种误读。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是科技创新,而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力量。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A.产业升级过程中中国企业面临的新问题B.产业升级过程中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参与C.技术变革是企业度过金融危机的最好手段D.产业升级是使“中国制造”度过金融危机的关键【答案】B。技巧点拨:尾句为作者的观点所在,故本题答案选B。

320 评论

a长了一半的草

加油 ,要自信,你可以的 ~~

192 评论

虾米啊1

你好,很乐意为您解答问题!

如果言语理解与表达板块是你的弱项,建议你先分析自己是在具体的哪一方面出现了问题,归纳原因后,再进行专门的练习。你也可以到中政行测题库自由做优质的模拟题、专项题,也可以选择战役模式,找专家根据你的薄弱项,给你安排试卷和技巧视频课程学习。像中政行测平台还有智能组卷的功能,考生在进入练习后,系统会自动过滤考生已经掌握的题型,反复出现考生不熟练的部分。

希望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

106 评论

左家庄与特8

公务员考试不可以参加。现在公务员已经不能再报考了。。遴选考试可以,但是你要和领导做好汇报工作。

287 评论

相关问答

  • 公务员考试梅兰竹菊推理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用“思路”快速破题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用“思路”快速破题。国考中行测考试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常识判断,第

    傻大明白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梅兰松竹菊公务员考试

    有梅兰竹菊情报机关。 在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之后,他们就将在我国的特务以及机关划分为4个区,也就是梅兰竹菊。梅机关是特务的最高机构,而兰机关的职责是负责两广活

    虫子不乖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大竹公务员考试题

    公务员省考国考资源汇总百度云网盘资源下载(含历年真题、答案、解析、文档、视频) 链接: 提取码:2D72 资源内包含公务员国考和省考等学习资源和各大机构培训视频

    柴米油盐的爱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公务员考试题19米竹竿

    由题意可知:小猴每次爬5米下滑3米5-3=2(米)所以小猴每次只能爬2米。19÷2=9.5(次)≈10次答:小猴需要爬10次才能爬到竿顶。

    julystar77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考试试竹竿问题

    5他我距离都江堰他8语录领进门对luck五一啊呀秃驴

    北京宇盛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