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75

奔跑的窝妞妞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皇家园林公务员考试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文文兔18

已采纳

中国古代园林构景,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基本手法有借景、添景、框景、漏景、对景、抑景、障景等,其手法因园林性质、规模,因地而宜、因时而宜。

164 评论

溪爱Mr彬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古典园林是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建筑。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华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总的说来中国古典园林共由六大要素构成:筑山,理池,植物,动物,建筑,匾额,楹联与刻石。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之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现存的苏州拙政园,常熟的燕园,上海的豫园,都是明清时代园林建山的佳作。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因此,园林一定要凿池引水。古代园林的理水方法,一般有掩,隔,破三种。掩就是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隔是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有隔水浮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正如《园治》中所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破是在水面很小时,(如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却可令人感受到山野风致。植物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花木有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了花木也没有美感。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也很严格。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都追求自然美。二讲色美,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斑驳的狼榆,白色的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力求一年四季,园中自然之色,不衰不减;三讲味香,要求植物淡雅清幽,不可过浓,有娇柔之嫌;也不可过淡,有意犹难尽之妨。四讲境界,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的衬托作用,往往和园主的精神境界有关。如竹子象征人品清逸,松柏象征坚强和长寿,莲花象征洁净无暇,兰花象征幽居隐士,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紫薇象征高官厚禄等。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以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最主要的方法是各种建筑的运用。如漏窗的运用,让空间既不是一望无垠,又不妨碍视觉流畅。在漏窗里看,玲珑剔透的中国古典园林的花饰有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青竹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园林建筑往往有堂有廊,有亭有榭,有楼有台。人工的石洞,石阶,都显示自然的美色。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大地等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之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中国现存的古典园林有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沧浪园等。他们都是园林的代表,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透过他们你能真正感受到园林的魅力,也能发掘出中国古典文化的深层意义。

311 评论

小川里沙

考点一:五岳:山东东岳泰山、陕西西岳华山、山西北岳恒山、湖南南岳衡山、河南中岳嵩山。其中泰山为五岳之首,又名岱山、岱宗、岱岳。考点二:佛教四大名山是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佛教大约是在两汉时期传入我国。考点三:道教四大名山是湖北的武当山、四川的青城山、江西的龙虎山、安徽的齐云山。道教由张道陵于东汉时首创,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考点四:四大石窟是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考点五:最早的长城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称为春秋战国长城。明代是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修建长城,被称为明长城。今天人们所说的长城一般指的就是明长城。考点六: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南起杭州,北到北京,途径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及天津,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考点七: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为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格局分为外朝和内廷,外朝中心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内廷主要宫殿是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等。考点八:颐和园位于北京,属于皇家园林,初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属于皇家园林,建造于清朝,是清代皇家园林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拙政园位于苏州,属于私家园林,为明代王献臣所建。留园位于苏州,属于私家园林,始建于明代。圆明园位于北京,属于皇家园林,被称为“万园之园”。预测考法:下列我国著名景点与所属地区对应错误的是:A.青城山--四川都江堰B.九华山--安徽池州C.承德避暑山庄—天津承德D.龙门石窟--河南洛阳答案:选C。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做题小技巧:行测常识判断部分不会单纯地考查知识点的记忆,而是喜欢糅合起来考,一定要将地理、历史、人文等知识点结合起来复习。做题时候,排除法真的是最有效的方法,反复提及,希望考生一定要熟练掌握。

283 评论

爱吃爱疯

公务员考试近两年的难度越来越大,分数越来越高,因此,行测的每个版块都很重要,各位同学在备考的时候要认真把握。通过培训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些板块都是可以快速提升的。但是常识提升起来很慢,而且,大部分同学的准确率都不高,这就导致了常识的分越来越高,如果说常识部分我们不能提升上去,那么对我们整个行测将会有很大的影响。常识,近几年考查的题目,难度有所增加,所以,我们需要加大平时的积累。常识备考很有必要提前准备。近年考试中,自然学科常识是比较容易出现的版块,中公教育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生活中的物理常识,各位同学,可以花时间进行加强记忆。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6、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7、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受热很快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推开瓶塞。8、冬季刚出锅的热汤,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汤不烫,但喝起来却很烫,是因为汤面上有一层油阻碍了汤内热量散失(水分蒸发)。9、冬天或气温很低时,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应当先用少量的沸水预热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内壁热膨胀受到外壁阻碍产生力,致使杯破裂。10、煮熟后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儿,容易剥壳。因为滚烫的鸡蛋壳与蛋白遇冷会收缩,但它们收缩的程度不一样,从而使两者脱离。(二)与物体状态变化有关的现象1、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再装入钢罐中的;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液化气的压强降低,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灶中燃烧。2、用焊锡的铁壶烧水,壶烧不坏,若不装水,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就烧坏了。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锡的熔点是232℃,装水烧时,只要水不干,壶的温度不会明显超过100℃,达不到锡的熔点,更达不到铁的熔点,故壶烧不坏。若不装水在火上烧,不一会儿壶的温度就会达到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烧坏了。3、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水蒸气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变成同温度的热水、热汤时要放出大量的热量(液化热)。4、用砂锅煮食物,食物煮好后,让砂锅离开火炉,食物将在锅内继续沸腾一会儿。这是因为砂锅离开火炉时,砂锅底的温度高于100℃,而锅内食物为100℃,离开火炉后,锅内食物能从锅底吸收热量,继续沸腾,直到锅底的温度降为100℃为止。5、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些。主要是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即提高了煮食物的温度。6、夏天自来水管壁大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征兆。自来水管“出汗”并不是管内的水渗漏,而是自来水管大都埋在地下,水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水管,就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如果管壁大量“出汗”,说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高,湿度较大,这正是下雨的前兆。7、煮食物并不是火越旺越快。因为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结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锅内水蒸发变干,浪费燃料。正确方法是用大火把锅内水烧开后,用小火保持水沸腾就行了。8、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在离壶嘴一定距离才能看见“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看不见“白气”。这是因为紧靠壶嘴的地方温度高,壶嘴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而距壶嘴一定距离的地方温度低;壶嘴出来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气”。9、油炸食物时,溅入水滴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并溅出油来。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溅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升温沸腾,产生的气泡上升到油面破裂而发出响声。10、当锅烧得温度较高时,洒点水在锅内,就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水先迅速汽化后又液化,并发出“吱、吱”的响声。11、当汤煮沸要溢出锅时,迅速向锅内加冷水或扬(舀)起汤,可使汤的温度降至沸点以下。加冷水,冷水温度低于沸腾的汤的温度,混合后,冷水吸热,汤放热。把汤扬起的过程中,由于空气比汤温度低,汤放出热,温度降低,倒入锅内后,它又从沸汤中吸热,使锅中汤温度降低。(三)与热学中的分子热运动有关的现象1、腌菜往往要半月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几分钟就变咸了,这是因为温度越高,盐的离子运动越快的缘故。2、长期堆煤的墙角处,若用小刀从墙上刮去一薄层,可看见里面呈黑色,这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在长期堆煤的墙角处,由于煤分子扩散到墙内,所以刮去一层,仍可看到里面呈黑色。

251 评论

相关问答

  • 园林学公务员考试

    风景园林专业属于建筑类,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各省公务员考试)报名选择职位时,须在报考单位的专职位表专业列筛选“风景属园林”查看对应的岗位,选与自身专业、

    打豆打豆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风景园林公务员

    可以啊,但是合适得职位很少,考试内容还是行测、申论,最多加个公共基础知识,根据地方不同而定。尤其是国考,基本木有适合得职位啊。。。泪奔。。。

    专业的吃货一枚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皇家园林公务员考试

    中国古代园林构景,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基本手法有借景、添景、框景、漏景、对景、抑景、障景等,其手法因园林性质、规模,因地而宜、因时而宜。

    奔跑的窝妞妞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石家庄园林公务员考试科目

    一般的公务员考试看行测和申论就够了 我今年考的 就买了这两个科目的辅导书就够用了 公共基础知识在政法干警里考得多一些吧 有的辅导书出书的时候会把考试中的提醒单独

    小雨点Mei 7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国家公务员考试园林岗

    您好,娄底华图为您服务。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职位会对专业有具体的要求,专业是以您毕业证书上所写的为准。园林专业按学科不同,所属于的类别也不同,例如:本科类:园林属

    我是伙星人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