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94

哼哼郭Eva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老虎和鸽子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曲多多多

已采纳

这个网址上下吧 有个公务员名言警句文档

359 评论

柏林熊77

每年的公务员考试都会有大批的应届生、往届生参加考试,其中不乏包含许多公考“小白”,对于公务员面试基本上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了”。下边树树就来说一下公务员面试中最常见也是最容易犯的错误,话说你中了几项?1.精神紧张萎靡一些考生胆小怯场,举止犹豫,不敢正视考官,如低头说话或答题一直看着题本,让考官感觉考生心理素质较差。有的考生则在考场上睡眼朦胧,精神萎靡,甚至出现报错考号、时间或对象的情况,如把"上午好"说成"晚上好",或把"各位考官好"说成"各位考生好",引起笑场,减少了自己的得分。2.声音轻柔颤抖国家机关对工作人员的精神状态的重要要求是言行大方、不卑不亢,这也是考官判断考生是否符合未来工作的基本标准。有些考生作答时声音太低,引起听题吃力;有的考生答题声音持续颤抖。这些会使考官形成考生生性胆小、过度紧张、优柔寡断的不良评价,进而怀疑考生的基本素质。3.语言停顿冗长由于考官每次测试的人数较多,心理上一般都要求考生答题要干脆利落,不要拖泥带水。但一些考生由于思路不清或为了延长时间,说话断断续续或磕磕绊绊,点题时帽子太大,头重脚轻;结题时尾巴太长,累赘繁琐,这些都会使考官产生厌烦心理,降低对考生的正面评价。4.逻辑无序混。说话的层次性和逻辑性是对公职人员工作语言的重要要求。一些考生凭着感觉答题,忽视或不会利用草稿纸上列出的思路有序作答,层次不分,重点不明,这不仅使自己思路混乱、语无伦次,而且让考官听题如堕雾里,不知其所云,从而给出低分。话说你不会全中吧?

230 评论

薇枫1988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我不想在面试抽签的时候抽到一号签,我会紧张,希望抽到顺序靠后的签,我应该第几个去抽会比较占便宜?”其实,抽到几号签都各有优劣,为此担心毫无必要。中公教育专家今天和各位考生一起探讨这背后体现的数学思想。举例:十二生肖一起报考天宫的公务员,结果大家并列第一,所以采取抽签的方式来决定最终人选。名额只有一个,老鼠第一个抽,那么老鼠抽中的概率就是1/12,这个很容易理解。牛第二个抽,他的抽中的概率又是多少呢?在这里,很多学员会犯错,他们认为一共十二个签,老鼠抽走了一个,还剩十一个,所以牛抽中的概率应该是1/11。其实这样理解的学员漏掉了一个条件,那就是牛要想抽中,必须是老鼠抽不中,所以牛抽中的概率应该是第一次老鼠抽不中乘以第二次牛抽中,即11/12×1/11=1/12。同样的,老虎第三个抽,抽中的概率就是第一次老鼠抽不中,乘以第二次牛抽不中,再乘以老虎第三次抽中,即11/12×10/11×1/10=1/12。以此类推,无论是第几个抽,抽中的概率都是1/12,所以,抽签是绝对公平的游戏,无论你是第几个抽,抽中的概率通通一样。当然,上面的例子只是中公教育专家随手编的,公务员的考题不可能这样出,那么大家再来看这样一道题:一个袋子里放有10个球,其中4个白球,6个黑球,无放回的每次抽取一个,则第二次抽到白球的概率是多少?这道题如果是常规解法,要分类讨论,先假设第一个抽中的是白球,得出一个概率1;再假设第一个抽中的是黑球,得出一个概率2,概率1和概率2的和就是我们要找的答案。这个解法相对用时较多,而且如果问你第三次甚至第四次抽中白球的概率是多少时,工作量更是倍增。中公教育专家也要告诉各位考生,如果我们使用抽签是绝对公平的游戏这一理念,便知道无论是第几个抽,抽中白球的概率都与第一个抽的一样,都是4/10,便可以迅速解题了。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349 评论

fengzhenpeng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2008江西公务员考试已经结束,江西人事考试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考试资讯

更多考试信息请关注:江西人事考试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334 评论

多吃多漂亮哟

你好!公务员考试面试应该注意的是:人际交往中我们是同时使用有声语言、副语言、体态语三种手段进行着交流,也就是说:表达:语言十副语言十体态语。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交际过程中,35%的信息通过言语传递,65%的信息由非言语(语言、体态语)来传递,由此我们对非言语交流的作用可略窥一斑。 言语在人际沟通中起着方向性与规定性的作用,而与有声语言相结合的副语言、体态语言则传达着比言语丰富得多的内涵,可以准确反映交谈者的思想和情感(有时甚至是言语难以表达的东西),并起到了支持、修饰言语行为的作用。 在面试中非言语交流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作为口头语言的补充,起到辅助表达、增强力量、加强语气的作用,可以全面反映考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并可以促进考生与考官间的情感交流。非言语交流的得体使用,是考生面试成功的重要手段与技巧。 (1)副语言 副语言在面试中的使用,包括嗓音、声调、节奏与语速、重音等。它有助于表达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和态度,并影响考官对考生的评价。 心理学家做过一项研究,将一段考生与考官的应答的录音中考生的话作技术上的处理:提高或降低音调,减慢或加快语速,但不影响声音的其它品质,如响度等。然后让被试者听这段录音并对考生做出评价。结果,高音调的声音的考生被认为是软弱、不大真实,较神经症,而说话慢的考生被认为是冷漠、被动、不太可靠。 副语言做为考生内在气质和思想的外在表现,将不知不觉“泄露”考生的思想修养、思维能力。心理状态、人格特点等要素。 除了本色的的声音外,人还有经过修饰的声音。做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考生必须能够控制、驾驭自己的声音,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声音——在面试中使用经过修饰的声音,在语言的清浊,语言的顿挫、语调的抑扬、语感的好坏上下些功夫,塑造一个“声音形象。 一般来说面试中考生应注意:音调适中,不可过高或过低;声音浑厚,但不混浊; 有节奏感,不单调。这样的声音会给考官留下精明能干,心理素质好的印象,为面试成功铺平道路。 考生同时应该避免:音调过高,给人以不成熟和情绪冲动的印象;尾音过长,声音太弱,给人以不肯定的感觉:语速过快,让考官难以深入理解并减低考官们对考生的重视程度; 发出呼吸声,给人不稳重的感觉:粗声粗气或另一个极端:尖锐刺耳,会给人以粗俗之感; 语调末尾上升,表明了考生的信心不足;声音颤动(有时因呼吸不规律造成),让考官误认为你紧张或羞怯;语速过于缓慢,让你显得毫无生机和压抑:语调呆板,声音沙哑,将减弱考生的说服力;用鼻音说话或哼声,会让考官觉得你傲慢、冷漠、缺乏诚意。 (2)表情考生在面试中,应有意地纠正有碍于交流的面部不良表情,并塑造具有感染力的交际面庞,赢得考官们的认可。 恰当的面部表情,是建立于考生的乐观、豁达、自信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上的,但通过一些技巧的掌握,考生有意识地加强气质的锻炼,增强心理调控能力,是能够用恰当的面部表情语言灵活自如地“说话”的。 研究表明,表情语言的交流中,嘴部与眉毛的形态含有最大信息量。考生明白这一点就终于能明白:原来只要我们表露出恰当的嘴部与眉毛形态就可以了——这就是微笑的秘密。 当然,考生在快乐,高兴的时候心会自动地、轻松地微笑的,但在考场上除了与自己内心情绪相一致的真实的微笑之外,考生还应积极地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用得体的“假笑”向考官表白自己的热情,积极友善和尊重。“假笑”只是指与自己情绪不一致的笑容,这种对自身交际形象的控制,同样是一种涵养和素质,不应认为是虚伪。 考场中应该有的掩饰的笑有这么几种:在内心平静却必须表达自己的积极情绪或者需要对考官的言行表示积极的响应时,考生们可以使用模仿的微笑;在考生自己心中情绪低落但力图掩盖时请使用掩饰的微笑;在考生有些过于兴奋,喜形于色时,请使用低调的微笑; 对自己过去坎坷经历表示不在意或对考场上偶然的失误表示歉意时,一丝苦笑就是最好的言语;在考场气氛常活跃时,考生也可对自己或考官们的一句幽默的话,发出轻松欢快的大笑。 考场上考官们不愿意看到什么样的笑容呢?有的考生一副冰冷的面孔,拒人于千里之外,考官们也只能感到隔阂;有的考生硬挤出一副“皮笑肉不笑”.对于这种应付差事的笑,考官们只能表示遗憾;有的考生的笑,来得快,去得也快,让你的真诚在这种笑里面虚无缥渺;有的考生笑容夸张,脸部成了“运动场”眉毛、鼻子、嘴巴动作极大,使考官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你的哑剧般的表演上;有的考生笑得小心翼翼,不小心地笑出一声,会把他自己吓一跳,也让考官们吓一跳;有的考生笑得谄媚,让考官不自觉地端起了架子;有的考生同一张面孔,表情却打起架来,嘴角掏出笑意,眉头却皱着等等,这些都是比较表面的、明显的,是技巧笨拙的笑。微笑的保持时间一般只能维持4~5秒。 (3)体姿与动作 体姿在面试中的有很重要作用和意义。体姿可以伴随语言对其内容做形象的说明。例如考生掩饰自己因紧张而出汗时说“真热”同时用手擦一擦额头;体姿还可以表明考生的态度,如倾听考官说话时微微欠身以表示谦恭有礼;用耸肩表示不知道或无可奈何;用点头表示自己的注意倾听(小心:有的考生对考官的话不住地点头,会让考官以为他不耐烦,想讲话了)。 当考生情绪变化时,他的体姿还可能以“转移”的作用维持情绪的稳定,如紧张时不停地用手往上推滑下的眼镜架;说漏嘴时赶紧用手掩嘴;有时还可能在说错话而考官未发觉时长吁一口气,暗自庆幸。这些体姿与动作,考生一般应尽量避免。 如何正确地运用体姿?首先,使用体态语要与考生的身份角色相符。考场上可以使用的体态语考生可以用,不合适的体态语考生应避免使用,如向考官做抱手礼,或对考官做飞行员式的手礼表示谢意。这些生活中的体态语和动作不应该出现在考场上;其次,体态语的使用要把握好度。大幅度的手势,太夸张的姿势,频繁地点头,会给考官造成不稳重的印象。 再次,体态语的运用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要符合自己的个性气质。如考生刚健、热情、活泼,则可以使用幅度大的手势,数量上也可稍多一些,体姿也可以“动作”大一些;而内向、文静的考生就可以表现自己的动作轻巧、身姿优雅,手势语则用一些象征性的就够了。至于手势语少而精、动作舒展,就应该是那些沉稳平实的考生进行体态表达的要点。 最后,体态语的使用应该自然大方。生硬的体态语和与语言内容不一致甚至冲突的体态语最好不用。(4)目光 考生与考官的目光沟通,除了一些非言语信息的交流外,更表达了考生对考官的尊重以及对考官说话内容的注意。 为什么目光在交流中可以起到这么多作用呢?人际交流中存在着一个“看——喜欢”原则,就是指:人们喜欢谁就会对谁多看,而交际中多看对方的人会容易被对方接受;同时眼神的交流中又存在一个回报现象,就是人际交往中交往的一方对另一方注视时间长,则另一方反过来也倾向于多注视这一方。 因此考生应该重视运用“目光语言”。交谈中目光的注视有两种:一种是单向的,考生应主动积极地注视考官;另一种是双向的,就是说在考官注视考生时,考生积极予以回报,保持与考官的目光接触。考生与考官保持目光接触的时间怎样掌握呢?社交礼仪一般告诉我们,长时间盯着人看,尤其是对陌生人很不礼貌的。当然考场上考生与考官的角色就要求二者要尽可能多地进行信息交流,但考生若长时间看着考官,也有些唐突,会造成考官的防御心理。 面试期间的目光交流量很难定个标准,它和交谈话题、交流的融洽程度、面试类型、考官的人数都有关系。这里可提供一组数字供考生参考: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交际中每个个体在倾听期间会有75%的时间在注视对方,而在谈话期间他们会有41%的时间在注视对方。另外,平均每次目视的长度是秒,而每次相互对视的长度是秒。 特殊情况下,如考生与考官所谈话题较敏感(例如工资待遇),或双方交流不顺畅以及交谈遇到障碍时,双方的目光接触可能会减少,以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面试考场上的目光交流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目光注视的方式。考生可以在面试开始时,将目光停留于考官的双眉之间或鼻尖,既显出你的坦诚、不卑不亢,又给考官留下你表现郑重、严肃的感觉;在面试进行到后期,考场气氛融洽时,考生可用目光笼罩住考官的面庞,即将目光放虚,注视着考官的脸等头部轮廓之内,这样会给考官以自然、舒服、轻松的感觉,有利于双方的进一步交流;在考生进行思考的时候,也可采用虚视,以表现自己的认真、努力和机敏;当考官为多人时,考生需要用环顾的方法,照顾到“全视野”内的考官,以使每个考官都感受到你在同他说话,满足他们要求注意和尊重的心理,并提高他们对你的兴趣。环顾应该是视线有节制地流转,既不能将目光滴溜溜左顾右盼个不停——给人以心不在焉或目空一切的印象,也不能走另一个极端,让目光机械地往返回转,显得十分生硬和呆板。 考生除了把握住自己的注视方式外.还需要观察考官的目光,并对其做出灵敏的反应。如一位目光始终游离于别处的考官,突然目光注视你,那么考生在捕捉到这个信号时,就应该主动与其保持接触,做出期待与其交流的样子,以促进考生与考官之间的融洽。 其实更多的时候,考生的目光是结合表情、动作等进行交流的,如:考生头略微倾斜,与考官目光接触,以表示自己对其说话内容的注意和感兴趣;考生下颌微扬,注视考官,表示期待听到考官的提问等等。 总之,善于使用非言语交流的方法和手段一定会在很大程度帮认真学习生去争取面试的成功。

83 评论

whippedcream

是的,抽签法属于放回抽样。其每个人抽到的概率是一样的,所以是公平的游戏。个人观点!

193 评论

相关问答

  • 梦鸽老师讲公务员考试

    我比较喜欢B站上学些东西,所以我就推荐几个B站上的学习博主。1.旁门左道pptppt真的可以说是必备技能了,学好ppt方便日常学习和工作,还可以接单赚些外快啥的

    老王09870 8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老虎进村公务员考试

    这有里个例子,你看下理解一下。1.原文材料200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卷评析 (一)2004年申论试题 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

    永远幸福66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公务员考试题目8只鸽子

    1.【类比推理的详细特征】 这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从特殊推向特殊的推理.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

    二月的小桃子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公务员考试题鸽子问题

    1.【类比推理的详细特征】 这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从特殊推向特殊的推理.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

    翻滚的小鱼人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老师和公务员

    公务员和教师这两个都很好。这两个都是体制内的工作,都很稳定,只是分工不同,没有三六九等之分。但是对于我而言,我认为是公务员比教师更好。 我刚好就是开始先做了教师

    玉帝偶吧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