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46

有多久没见你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申论名句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听雨轩808

已采纳

【为政篇】1、“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性格急躁的人一定没有成熟稳重的见识,怕这怕那得人一定不会有卓越的远见,欲望过多的人一定没有慷慨大方的操守,喜欢侃侃而谈的人一定缺少实事求是地精神。2、“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君子在国家安定的时候要不忘危险,国家存在的时候要不忘败亡,国家大治的时候要不忘变乱。强调当政者要有忧患意识,对可能威胁国家前途命运的困难和危险时刻保持警惕。居安思危,永不懈怠,兢兢业业,如此才能安身保国。“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坚持“底线思维”。3、“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最主要的威胁,往往不是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与变故,而恰恰是那些不易察觉、缓慢积累起来的倦怠与松懈。4、“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只要树根稳固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5、“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治理国家既不可随便制造事端,也不可胆小怕事。“生事”如无病而服药,“畏事”如有病而不服药。不可以生事,从小的方面说,是“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朝令夕改;从大的方面说,是“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保持制度的稳定。而不可畏事,则是说,不能因为一些人对我们发展道路的非议和质疑,就缩手缩脚,甚至按照他们的想法改变我们的观点。【敬民篇】1、“计利当计天下利,为民当求万世名”坚持正确的义利观,不求个人的利益得失,为国家和人民利益考虑,胸怀天下;2、“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得到民众的拥戴就能得到整个国家,失去民众的拥护就会失去整个国家,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民心向背关乎国家兴亡。3、“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把人民比喻成可以照见治乱的水。现实中,不管是教育实践活动,还是更多其他工作,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多照照群众这一面镜子,多比比群众这一把尺子,才能真正回答好“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4、“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群众利益无小事,对老百姓来说,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对小事的处理中也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5、“砺操行以修德业,当自重;甘淡泊以守清贫,当自省;谋善举以泽众生,当自励。”在其位,谋其政。党员干部应注重品质修养,淡泊明志,行善举,为民谋利,义利苍生。【修身篇】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他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其覆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为严重的了,灾难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深重的了。党员干部要谨防“贪欲”之害,洁身自好,清廉自律,不要干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蠢事,更不能突破党纪法规的底线。必须经常反躬自问,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增强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不断提高慎权、慎独、慎微、慎友的自觉性。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看到善的行为,就唯恐自己达不到;看到不善的行为,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警示从政者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敬畏之心。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学好难如登山,学坏易似山崩。善的德和行,大多与节制、奉献、坚持有关,这要有更强的意志品质、更高的精神境界,因而显得尤其艰难。而恶德恶行,则往往会给人一时的快感和享受,因而引人沉迷放纵。5、“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222 评论

小菜菜菜菜子

1.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

3.建立集经营、融资、建设于一体的经营主体。

4.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

5.坚定信心、冷静观察,多管齐下、有效应对。

6.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

7.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8.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9.着力打造地域性、民族性、参与性强的旅游品牌。

10.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1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12.健全农业补贴制度,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完善办法。

13.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

14.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中国的中心任务。

15.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16.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17.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

177 评论

悠闲小猫

1、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 (孔子) 释:作为领导者,是民众的表率。表率作用好,任何事情 也会好起来。2、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汉.贾谊)释:身居大臣位置的人,应该把使民众的富裕和欢乐当作自己的责任,把民众的贫穷和苦难当成自己的罪过。3、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荀子) 释:大事不能做,小事又不去做,这是败坏国家和毁灭个人的道路。4、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 (宋.王禹戎) 释:要知道国家的事情,成败都在于人心的背向。5、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宋.范仲淹 )释:政令畅通,人民团结和睦,各种困难就都克服。6、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人之上者,必处天下人之下。 (清.唐甄) 释:所处的职位在十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十人之下,职位在百人之上,必须把自己放在百人之下,职位在天下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天下人之下。7、水浊无掉尾之鱼,土确无葳蕤之木,政烦无逸乐之民。( 北齐 . 刘昼 )

107 评论

爱笑的颜小妞

论语里面可以引用的多一些

327 评论

浩予妈妈

如何让自己的文章变成高分文章呢?下面华图教育给大家盘点些经典的名言警句,来打造精品文章,提高文章的亮点。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不会创新的国家最终只会落后凋亡,所以我们要学会创新。

1、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

2、同是不满于现状,但打破现状的手段却不同:一是革新,一是复古。

3、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

4、我们要记着,作了茧的蚕,是不会看到茧壳以外的世界的。

5、在科学研究中,是允许创造任何假说的,而且,如果它说明了大量的、独立的各类事实,它就上升到富有根据的学说的等级。

6、既然像螃蟹这样的东西,人们都很爱吃,那么蜘蛛也一定有人吃过,只不过后来知道不好吃才不吃了,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个勇士。

7、一个具有天才的禀赋的人,绝不遵循常人的思维途径。

8、聪明的年轻人以为,如果承认已经被别人承认过的真理,就会使自己丧失独创性,这是最大的错误。

9、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

10、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

11、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

12、凡能独立工作的人,一定能对自己的工作开辟一条新的路线。

13、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

14、企业的成败在于能否创新,尤其是当前新旧体制转换阶段,在企业特殊困难时期,更需要有这种精神。

15、保守是舒服的产物。

16、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

17、科学研究基于同一法则,即一切事物的产生取决于自然规律,这也适用于人们的行动。

18、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19、非经自己努力所得的创新,就不是真正的创新。

20、致富的秘诀,在于“大胆创新、眼光独到”八个大字。

十九大的 *** 工作报告中不断的出现创新的字眼,这也在昭示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成为我们迈向新时代的主要手段之一,多以,以上给大家总结的关于创新的名言警句希望大家能够学以致用,真正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1、师其意,不师其辞。——唐代文学家·韩愈·《答刘正夫书》

释义:效法前人的文意,不模仿他的文辞。

2、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徐悲鸿

释义:事物的发展在于每天不停的创新发展,艺术同样也是如此,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不创新则事物就要被淘汰。

3、创意造言,皆不相师。——唐代文学家·李翱·《答朱载言书》

释义:文意和词句都要创造,都不要沿袭前人。

4、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战国末期哲学家·韩非·《韩非子·五蠡》

释义:不向往远古的制度,不效法过去常用的方法。

5、惟变所出,万变不从。——南宋诗人·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序》

释义:唯有千变万化而不盲目苟同,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创新而不随从。

6、尊新需威,守旧需亡。——清末维新派领袖·唐才常·《各国种类考》

释义:只有崇尚新法才可以更加兴旺,一味守旧,就会走向灭亡。

7、推陈出新,饶有别致。——清代·戴延年·《秋灯丛话·忠勇祠联》

释义:在旧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很有别具一格的意味。

8、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唐代文学家·刘禹锡·《问大钧赋》

释义:以坚持追求作为本体,以每天创新作为途径。

9、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南宋诗人·戴复古·《沦诗十绝》

释义:应该让诗句从我的肺腑中发出,切忌跟在别人的脚后走。

10、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末元初诗人·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释义:写诗应该自抒性情,纵横挥洒,如随人俯仰,陈陈相因,也太可怜了。

11、因而循之,与道神之,革而化之,与时宜之。故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驯。——西汉学者·扬雄·《太玄·玄搞》

释义:事物发展达到一定限度,就会转向反面;如果没有达到那个限度,就不会发生转化,而在转化过程中,事物的变化又表现为因、革交替,事物的转化过程是在继承过程中有创新。

12、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罢了。——《宋史·卷三三四·徐禧传》

释义:治理天下的方法,有继续有变革,但都是为了能合乎时代需要,到达治理的目标。

13、革弊,须从源头理睬。——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释义:变革弊病,要从源头开端。

14、治世不一道,便国不用法古。——先秦·《商君书·更法》

释义:管理国家不要拘泥于一种措施,要详细问题详细剖析。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释义:喻指往事物需定消亡,新事物一直成长。

16、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释义:人间各种事件不断地变化,古往今来构成了历史。

17、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先秦·《周易·乾·文言》

释义:每天谨严做事,发奋图强,和日月一起运行,永不结束。

18、事异则备变。——(先秦)《韩非子·五蠹》

释义:政事不一样了,本来的举动也要随之变化。

19、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认为法。——先秦·《吕氏春秋·卷一五·察今》

释义:废弃先王已制定好的轨制,学习先王如何去制订制度。

2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先秦·《周易·系辞下》

释义:到了止境就要产生变化,变化了就能通达,灵通之后才会久长。指的是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发展到衰败的进程,只有追求变化才能持续发展。

名言警句能为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增色,考生可在冲刺期记一些名言。申论该记的名言警句:

一、 *** 基层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方面

二、 *** 廉政建设、法治建设方面

从申论常考的几个主题出发,提供以下适用于申论文章写作的一些名言警句,供各位考生参考:

一、治国篇

1.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2.其身正,不令虽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3.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

4.公正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也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 *** 理应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

5.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干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

二、清廉篇

1.坚决反对 *** 、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2.为政清廉应该先从自己做起,己正,才能正人,这是古训,也是真理。

3.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如果图享受,怕艰苦,甚至走后门,特殊化,那是会引起群众公愤的。

三、民生篇

1.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2.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3.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需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需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四、文化篇

1.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

2.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3.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1)治国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意林》引《物理论》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经常忙碌。

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其言切至。”

(2)安危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左传·襄公十一年》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为wéi:做,防止。未有:没有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老子》六十四章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管子·正世》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浚:开浚,疏通。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召远:招徕远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国内。闭:堵塞。《管子·版法》

(3)民本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惟:惟独,只有。邦:国。本:根本。《尚书·五子之歌》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

夫:发语词,无实义。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合而听之:全面听取。圣:无所不通。《管子·君臣上》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为wéi:治理。正:使正当。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兴行:重德行。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4)民心

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

安土重zhòng迁:安居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动。卒cù:同“猝”,突然。顺:顺其意。逆:背其意。《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可怀以德,难屈以力

怀:怀柔,感化;《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宽:为政宽大。信:建立威信。任:信服。宋·苏辙《新论下》

(5)爱民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唐·王维《赠房卢氏琯》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意谓关心百姓的利益愈深,那就对各项设计措施考虑得十分周密。

宋·欧阳修《偃虹堤记》:“~,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任:承担。患:患难。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释:解除。明·黄宗羲《原君》

(6)群众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

积力:全成之力。举:举动,行动。即:就。《文子·下德》

莫三人而迷

三人:指多数人。意谓没有多数人的意见就会迷惑。《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引古语

(7)为政政贵有恒

恒:长久不变。《尚书·毕命》:“~,辞尚体要,不惟好异。”

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

弗:不。为wéi:做。《尹文子》卷上

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

居:平时。发:发动。果敢:坚决勇敢。意谓国家平时要有实力,发动一件事要坚决勇敢,取得成功必须无私。宋·苏辙《新论中》

......>>

“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也是冷酷的屠夫。”

——雨果

不应当急于求成,应当去熟悉自己的研究对象,锲而不舍,时间会成全一切。凡事开始最难,然而更难的是何以善终。——莎士比亚

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您好, 中政行测 和 中政申论 备考平台为您解答!

用名言警句属于申论写作中的理论论证法或者“引证”法,是增强行文表现力的重要方式。用于表示“宣传”很重要的名言警句有:

1,毛遂若不自荐,则只能锥处囊中。2,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仍有疑问,欢迎向"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和"中政申论在线备考平台"提问,我们会及时解答。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名言警句能为[]申论作文增色,考生可在冲刺期记一些名言。申论该记的名言警句:

一、 *** 基层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方面

二、 *** 廉政建设、法治建设方面

从申论常考的几个主题出发,提供以下适用于申论文章写作的一些名言警句,供各位考生参考:

一、治国篇

1.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2.其身正,不令虽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3.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

4.公正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也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 *** 理应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

5.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干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

二、清廉篇

1.坚决反对 *** 、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2.为政清廉应该先从自己做起,己正,才能正人,这是古训,也是真理。

3.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如果图享受,怕艰苦,甚至走后门,特殊化,那是会引起群众公愤的。

三、民生篇

1.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2.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3.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需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需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四、文化篇

1.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

2.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3.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望采纳

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 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

 建立集经营、融资、建设于一体的经营主体。

 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

 坚定信心、冷静观察,多管齐下、有效应对。

 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

 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 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 着力打造地域性、民族性、参与性强的旅游品牌。

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 健全农业补贴制度,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完善办法。

 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

 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中国的中心任务。

 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 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 建立 *** 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

 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 坚持和完善“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 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 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

 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

 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 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 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 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 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 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

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 弘扬求真务实、公道正派、艰苦奋斗的作风。

 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 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国家安全。

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 充分激发各方面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 依法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叮达权、监督权。

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 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 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

 广泛开展党员设岗定责、依岗承诺、创先争优等活动。

 扎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 引导农民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 建立职能明确、权责一致、运转协调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

 解......>>

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形形作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2、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庹物,万国咸宁。

3、不修善事,即为恶人;无事于大,则为小人。纣为无道,见称独夫;伓尼陪臣,谓为素王。即君子不在乎富贵矣。

4、臣闻人君莫不好忠正而恶谗谀,然而历世之患,莫不以忠正得罪,谗谀蒙幸者,盖听忠难,从谀易也。

5、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6、大臣不可以不敬也,是民之表也。迩臣不可以不慎也,是民之道也。

7、大臣重禄不极谏,小臣畏罪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

8、大盖天下,然后能容天下;信盖天下,然后可约天下;仁盖天下,然后可以求天下;恩盖天下,然后王天下;权盖天下,然后可以不失天下;事而不疑,然后天下恃。此六者备,然后可以为天下政。

9、大忌知身之恶而不改也,以贼其身,乃丧其躯,有行如此,之谓大忌也。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请点击查看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资料及复习技巧!

【申论备考技巧】

第一个阶段是全面夯实基础阶段。

对考试必备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复习,了解申论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和特点。

第二个阶段是考题练习阶段。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做一定数量的题,重点解决答题思路的问题。这个阶段要注意归纳总结,即拿到题后要知道从什么角度、可以分几步去求解,每道题并不要求都要写出完整步骤,只要思路有了,解题就问题不大了,考生可视情况灵活掌握,省出时间来做更多的题。所选试题可以是历年真题,也可以是书上的练习题,但真题一定要做,而且要严格按照实考的要求去做,把握真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及运算步骤。

第三个阶段是实战训练阶段。

考前一个月,是临考前非常重要的阶段。考生要对知识点做最后梳理,进行实战训练,自测复习成果。在做模拟题前先要进行系统记忆、掌握基本方法。

最后阶段是考前冲刺预测。

最后是收缩范围阶段,一般为考前15天左右。针对做模拟试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最后的补习,查缺补漏,以最佳的状态参加考试。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253 评论

相关问答

  • 公务员考试申论对偶句

    说起公考,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每年的公务员考试,都会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从公务员招录考试的公告发布到考试当天,公务员考试都会成为人们口中谈论的焦点。说到公考,

    邱shannon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申论考试语句

    您好,中政在线 公务员备考专家为您答疑! 申论考试没有所谓的万能语句,且一些比较固定的答题模式,现在已经不适用了,往往这样的作答阅卷老师都不会给高分。 申论学习

    写下文字 8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公务员考试申论文句子

    2017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叶其政)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链接: 2017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叶其政) 申论 .pdf 48.文章写作题9.mp4 4

    ~Miss.Q~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考试申论开头名句

    申论一般分好多题型的,每种题型的答题方法也不是一样的。因为每种题型侧重考查的能力也不一样。在一个,申论考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固定的套路和模板。要就所给的材

    命丧与她丶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申论考试常用名句

    最好少用所谓的万能用句,申论格式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要有内容,问题原因分析要清晰到位,提出的解决措施有可操作性,否则写再多的套话也得不了分

    小豆他妈妈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