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20

mrs探险家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推导公务员考试规律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henjialu1988

已采纳

公务员考试当然,会有规律啊,规律加上规矩,才能体现出公务员的气质,必须是这样啊。假如拖拖拉拉的。那还不如普通的小学生呢。

254 评论

后来后来510

不知您所指的规律是哪方面?时间上,国考公务员和各省公务员考试时间方面每年相差不大。招录单位及岗位,以具体公告为准。考试时间与内容,这个是统一的,轻易不会有太大变化。录取分数线,也没有明显的规律。

118 评论

fantienan002

公务员考试是没有什么规律可循的,只有踏踏实实的备考才是最主要的一、保持好的心态知识的范围可以分为知识的广度和知识的深度两个层面。无论是提高大家学习的知识深度和广度,我们觉得首要的是心态,心态决定定状态,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常识判断的学习,第一位的是对于新知识的有一种开放拥抱的姿态,有一种汲取新知识获得成长的情怀,才能书山漫步、学海泛舟。二、拥有好的状态对于应试者即为当局者,从结果导向上首要做的其实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了解公职考试笔试面试等环节测查的是何种素质和素养。本质是指基本的、根本的性质,是一事物成其为自身、有别于其它物的固有属性,明晰事物的本质对于准确把握该事物、推动其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了解考试的实质对于备考学习是一种超然物外、高屋建瓴的学习理念、学习方法。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从大纲的要求,常识判断侧重知识的广度,因此选择复习范围就变的非常重要。三、走出误区,掌握方法一是走出备考的认识误区,进行科学系统的备考。很多考生认坚持常识复习无用论,其实质往往是复习方向和复习心态的偏差。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公考一样,招考的难度越来越大,面对侧重知识广度的常识如果视之位“鸡肋”,效果会更加不理想,导致一分之差,差之前人。二是注重学习方法,把握复习重点科学系统的针对性拓宽知识面,把握应试规律。很多同学认为常识出题似乎毫无章法,往往的做法是四处出击到处收集各类资料,但真正掌握的效果以及应试效果并不明显。其实,考生在备考中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真题,从真题中体会考试重点、学习解题技巧,然后制定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提高自身在备考中的效能。考试的杰出一定属于用心而努力的人,对于这段时间如何复习常识。 有疑问的可以点击下方电话免费咨询,或者是点击下方进入官网找客服人员帮助大家解答。

118 评论

赤影妖妖艾可

公务员考试题型和考察重点相对固定,总体来说是有规律可循的,但是仅仅重视考试本身的规律远远不够,要应对公务员考试还需要足够的实力,提升自身实力可一参考以下攻略:(一)多练正所谓 “熟能生巧”,做的题目越多,申论的阅读理解能力就会越强,而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解答所有题目的基础。1.多做真题,掌握思路:对很多考生来说,考过的题目肯定不会再考,认为真题无需再做。但是每一年的命题人都会依据大纲要求进行命制,考察的能力一直没变。只有大量做真题,才能更好揣摩命题人的命题思路,在考场上发挥出“十年磨一剑”的自信。(1)多做客观题对于100分的申论试卷来说,客观题占到60分。只有做好客观题,才能赢得得高分的先机。对于客观题,具体作答思路如下:第一步:审题。国考题干是所有公考中最灵活多变的,但仍要秉持原则“问什么答什么”。例如:2016年国考副省第四题考察的贯彻执行题—— “导言”,很多考生一看到题目就慌了,但细心审下题目就能发现“围绕黎明的创造宗旨、作品材质、艺术追求等方面作答”。审清题干,此题就由贯彻执行变为归纳概括题。第二步:找点。审清题干后就需回归材料找点,秉循“材料有什么写什么”的原则。对于客观题来说,答案中所有的要点和书写逻辑都在给定资料中。如果材料语言表达比较规范,直接提炼材料的核心词、核心句即可。但如果材料的语言表达比较隐晦、过于口语话,需要在原来语言的基础上予以加工。第三步:加工。申论要点不是简单的罗列,要进行适当的要点合并和逻辑加工。例如:归纳概括一般为“总分”逻辑,解释型和评价型综合分析一般为“总分总”逻辑。第四步:书写。保证要点齐全、逻辑清晰、卷面整洁,字数写在规定字数的90%-95%之间。(2)多写大作文对于很多考生,一提到写作文,从心底里就畏惧,认为自己的语文功底差,不知如何下笔写。这其实对文章写作存在一定的误解。文章写作有确定的立意,且立意一定来源于给定资料。围绕立意,结合材料中、材料外的素材就能展开论证,书写一篇完整的议论文。对于文章写作,具体作答思路如下:第一步:谋篇布局——在草稿纸上写出文章的立意、结构。对于立意的寻找很多考生刚开始认为很难,无从下手,但只要审清题干找准关键词和逻辑关系,读懂材料理清命题人的命题思路,立意便显而易见。对于文章写作结构一定要保证完整且匀称,具体采用何种结构需要根据分论点确定。第二步:下笔成文——在答题卡上写出文章的标题、开头、分论点论证、结尾。标题要简短精炼,重点在于体现立意。开头目的是为了亮明观点,要保证句子与句子之间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无论是用案例、名言、排比、政策还是背景引入都可以。分论点论证最重要的是做到有效,即围绕分论点的核心关键词展开论证,可以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多种方法进行论证。结尾目的是为了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第三步:平时练习写作文,不能仅仅停留在写完,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进步空间有哪些。建议考生在写完的作文的同时,去网上搜索相应的范文,对比来看,自己的哪些句子写的好,哪些句子写的过于口语化,范文中的哪些表述可以借鉴。不仅是对比去看,还要动笔去写,将范文中好的句式、之前积累的素材运用其中,改三遍五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2.多做联考、省考真题,加强巩固国考真题的数量有限,有精力的同学可以选择联考真题和山东省考真题进行训练,做过的题目也要适当进行归纳整理,当作自己今后写作的素材。日日练,日日写,方可将学到的做题技巧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二)多看申论的客观题考查最多的要素是“问题、原因、影响、对策”,而在真正的机关工作中也会遇到大量的信息、现象、各种问题、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了提升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建议考生多关注政府官方网站发布的文件以及新闻1+1等电视节目,让自己从纷繁杂芜的信息中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整理、归纳、提炼出材料所蕴含的关键信息。申论最后的文章要想冲击一类文,离不开丰富的论证,而这恰恰最令考生头疼。所以考场上抄材料,只用材料中的例子的论证的考生比比皆是,这就显现不出自己的思考性。若能由命题老师给定的总分论点说开去,将经典典故、时政热点、自己的所见所感运用其中,定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所以,在揣摩出命题老师的意图后,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让作文回归本真。获取素材的公众号有人民时评、人民日报评论、新华社、央视新闻、每日经济新闻、南风窗、瞭望等。但是建议考生只关注其中的一两个,切记贪多,只要每天把其中一个的公众号的内容了解清楚、揣摩到位、表述明确即可。在此也建议考生选择专门的一个笔记本积累素材,可按照五位一体的框架,或者“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亦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类整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离考试越来越近的日子更需要考生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即便每天积累一个事例,长此以往也会让头脑更丰盈。(三)多念对于山东的考生来说,说比写难得多。即便进了面试,很多考生在备面过程中也一筹莫展。为此,建议各位考生在准备笔试环境就早做打算。每天拿出早上或者晚上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把积累的好词好句、经典案例等拿出来念一下,保持自己语感的同时让自己的写作素材更充盈。对于材料逻辑梳理不清的同学,建议念一下国考真题材料,让自己语言能清晰表达命题人的命题思路,以此梳理出材料的逻辑关系。

350 评论

相关问答

  • 公务员考试推理题规律

    一.公务员考试分值规律 从题数看,近五年资料分析中判断推理一直维持在10题,每道题型的得分为0.7分。从题目比例看来,每一年的着重点大不一样,难度系数相距很大;

    可乐狗DOGS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公务员考试推理规律

    简单分析一下,详情如图所示

    北条真理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题规律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题的逻辑关系,比如:全同关系指一组词所指代的是同一个概念,即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或者表达相同意义的词语。全异关系指一组词的两个词语所代表的

    苦丁茶1苦丁茶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推导公务员考试规律

    公务员考试当然,会有规律啊,规律加上规矩,才能体现出公务员的气质,必须是这样啊。假如拖拖拉拉的。那还不如普通的小学生呢。

    mrs探险家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公务员考试规律推理题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公务员考试,就考行测和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建议先买一些书籍,给你推荐李永新老师主编的公务员考试专业用书。备考过程可以参考下

    sisley0522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