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43

yanran8385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西藏公务员考试行测题量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真的啊1988

已采纳

不知道西藏的卷子题目总数是多少…如果和别的地方一样的话就是125道,对了56到大概50分左右吧

204 评论

万涛空间设计

楼主,你好,我空间!公务员报名流程发布公告(下载职位表,选择可报职位)——网上报名——审核通过——上传照片和缴费——笔试——面试——体检——政审——拟录用人员的公示——正式录用公务员报名条件1)年龄:18-35周岁2)学历:自考、党校、等国家承认的大专或本科以上学历都可以的,除非是职位特殊说明只要全日制高等教育学历。民办的只要是国家承认也可以。3)户口:国家公考不限户口;地方性考试一般要求是当地户口,但是深圳、广州等少数几个地方除外。4)专业:也有不限制专业的职位,不限制专业的职位竞争会比较激烈。具体哪个专业能报考哪些职位,请看职位表。某个专业可以报考哪些职位:每个专业基本都有一个职位与之对应,但是那个职位不是每年都找人你,所以具体还得看职位表。5)公务员考试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少数职业要进行专业考试,少数地方还要考“公共基础知识”。行测、申论各一百分。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一般是各占50%。

350 评论

阿布kingnine

国考行测题量:

首先需要明确国考考试包含哪几个模块,国考行测包含五大模块:

常识判断、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言语理解、判断推理。

题量分布情况:常识判断:20题

言语理解:40题

数量关系:10-15题

判断推理:40题

资料分析:20题;

题量合计:130-135题。

分值怎么算:常识:0.6分/题;

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分值:1分/题,言语理解:0.8分/题;

判断推理:0.75分/题(差别不会很大,可参考)。

申论有几种题型:综合分析、贯彻执行、材料分析归纳、写作等。

省考行测题量:

常识判断:25题,资料分析:10题,逻辑判断:10题,类比推理:10题,定义判断:10题,图形推理:5题,数量关系:10题,言语理解与表达:40题。

扩展资料: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考基本素质和能力与公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密切相关,适合通过客观的纸笔测试的道考题,包括言语理解和表达、数量关系、判断和推理、数据分析和常识判断。

语言理解和表达:考生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快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书面材料的内涵,包括根据材料找到主要信息和重要细节的能力;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特定单词和句子的意思;总结阅读材料的大意。

判断新句子是否与阅读材料的原意一致。从语境中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和目的;用词要准确、巧妙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行政职业能力

310 评论

余味无穷aa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给你分享一个公务员考试()复习备考方法。希望对你有用。1、重做真题,把握规律吃透真题是复习备考的必备之选,真题是一切趋势变化的源泉,掌握了真题就掌握了公务员考试的命脉。因此,建议考生在后一阶段的复习中,可以通过重做真题,发现和总结自身不足,进一步把握省考出题规律和考试重点,为最后的冲刺复习做好准备。考生在重做真题时要注意:(1)重新购买或打印真题,以免受到上次做题的干扰;(2)作答完毕后要认真对照答案,与第一次做真题的情况比较,尤其是对一错再错的题目要重点分析,发现自己的不足所在;(3)对所做真题的材料和试题特点进行研究,明确省考出题规律,尤其是对常考题型进行总结,记诵一些常用公式,实现在考场上快速解题。2、专项复习,查漏补缺经过前期的复习,水平已经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但是考生要真正成为“考试达人”,还必须在短板上下工夫,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专项突破,比如有的考生数学运算较差,一直难以提高,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放弃,考生可以通过专项复习,攻克短板,实现解题能力的提高。(1)考生要对专项中每一种题型做全面、细致的掌握,尤其对试题特点与答题规律和方法认真地学习,这是一个重要步骤。(2)通过做练习来巩固自己掌握的题型和解题技巧,通过不断的练习实践来总结出自己的答题经验,保证自己的答题方法既省时间又有正确率。(3)对易错题、难题进行标注,下次着重复习。3、模拟练习,最后冲刺越是临近考试,考生越是不能放松模拟练习,以免考试时因生疏而造成的紧张、答题速度下降的情况发生。在考前一个月在按部就班实行日常复习计划的同时,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可采用实战模考模式进行复习,即将自己的作答时间调整到与公务员行测考试的时间(上午9:00—11:00)一致,以培养思维的敏感度,快速适应真考环境。严格按照考试的时间安排进行实战模考,可以提前适应考场气氛和考试节奏,有利于掌握答题时间,既消除了考生在考场中由于时间控制不好造成的紧张情绪,也可以让考生及时发现自己在实战中可能会失利的地方,及早做好应对。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178 评论

嘉怡别墅

一般资料分析,判断推理的分值较高。常识判断等分值最低。

177 评论

小猴小吃货

西藏公务员考情跟内蒙最接近。西藏和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的题量适中,考试的题型也比较常见一些。公务员最好考的省份:云南、广西、江西、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西藏、黑龙江、吉林、新疆等,主要的原因还有这几个省份的位置偏远一些。

301 评论

一起团购呀

行测为客观题,全部是选择,题目数一般在120-140之间,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两个小时。

申论100分,考试时间两个半小时,题型为分析题、论述题、策论题。

扩展资料:

招考公告

制定和发布招考公告是报名前的首要工作。用人部门关于考试录用的主要信息,都是通过公告告知社会的。

内容

公务员录用招考公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招考范围、招考对象和条件;

(2)录用单位、职位与计划(名额);

(3)考试录用的方法和程序;

(4)报名时间、地点及报名时应审查的证件;

(5)笔试的科目、时间和地点;

(6)面试办法;

(7)笔试、面试成绩公布办法;

(8)录用的程序和方法;

(9)其他须向考生说明的事宜。

发布

公务员招考公告一般选择知名度高、读者面广、权威性严肃性强的报纸发布,同时要考虑到地域性。例如,国务院各部门如面向全国招考公务员,则应在《人民日报》上发布招考公告:如只限在北京地区招考,则可在《北京日报》或《北京晚报》上发布招考公告。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如面向全省(全自治区)招考公务员,则应在省级报纸发布招考公告;如只限在省、自治区驻地市内招考,则可在驻地市报纸上发布招考公告。

招考公告具有法规性质,一经发布,任何单位,任何个人不得违背其内容行事,如有特殊情况需改变或调整其内容时,须由发布公告的部门于报名前在原公布公告报纸上作更正声明。

招考公告在文字上简单、明了。有些问题如考试的一些具体要求,可制定《报名须知》在报名处张贴或印发,作为招考公告的辅助说明。

考试时间

2002年起,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工作的时间被固定下来,报名时间在每年10月中旬,考试时间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周末。

省、直辖市、自治区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由各地自行决定并组织实施,部分地区每年在上、下半年各组织一次考试,全国大部分地区每年只考一次,省级以下公务员主管部门不组织开展公务员考试。

录用机关

国务院人事部门是国家公务员录用的主管机关,负责全国国家公务员录用的综合管理工作,包括:拟定国家公务员录用法规;制定有关的具体政策;指导与监督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录用的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国务院各工作部门录用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和备案工作,某些考试工作可以委托省级政府人事部门承担。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人事部门是本行政辖区国家公务员录用的主管机关,负责本行政辖区内国家公务员录用的管理工作。

市(地)级以下政府人事部门按照省级政府人事部门的规定,负责本行政辖区内国家公务员录用的有关管理工作。

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按照同级政府人事部门的要求,承担本部门国家公务员录用的有关工作。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服务机构受政府人事部委托,承担某些录用考试具体操作工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公务员考试

326 评论

相关问答

  • 西藏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蒙题技巧如下面几张图所示!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趋势分析及备考建议! 行测有哪些模块?如何复习? 言语理解:省级和市地级,言语理解与表达均

    牛奶泡泡韵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行测题量

    行测有多少道题目,各部分分值分别是多少? (以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例) 1.常识判断:总共25个题目,每个题目0.5分,共计12.5分; 2.数量关系:总

    一人食24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西藏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中公网校专家认为,常识判断是2014年西藏公务员考试行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

    小肚巨肥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西藏公务员考试试题行测

    不知道西藏的卷子题目总数是多少…如果和别的地方一样的话就是125道,对了56到大概50分左右吧

    刘李铭俊521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西藏公务员行测考试时长

    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一般为120或180分钟。时长: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20分钟,申论:180分钟,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考试报名时间会在10

    多好的青年被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