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86

蛋爹是石头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民法典公务员考试常识真题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佳音音乐

已采纳

有这种考题吗?搞笑。

210 评论

馨怡FANG

公务员常识题可以从事前准备和高频考点入手。

大家都知道,公务员公招考试的考试内容中少不了常识题。考试内容设计常识题的原因,是因为公务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中的事务,以及各类人群的疑问。所以为了成为公务员后,能够更好地服务大众,掌握一些常识题是必不可少的。

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备考常识题的准备工作和一些公务员公招考试高频出现的常识题吧。

一、准备工作方面

首先,你需要报一个国考辅导班,辅导班的人会帮你整理近些年来公务员公招考试中常常出现的高频常识题,并且也会给你一份由专业人士设计的常识题题库,方便我们大家在考公期间进行翻阅练习。

其次,一定要规划好正确的学习方法,一个好的方法技巧可以帮你节约很多时间并且提高效率。例如,大家可以在零碎的时间里进行考公常识题的学习,在考试之前去中公、华图、粉笔等机构官网看看有无常识题的预测等等。

最后,购买一些常识书籍,帮助我们增长阅历和知识。例如,《中华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少年百科全书》、《法律基础知识》等等。这些书籍都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增长常识。

二、高频常识题

高频常识题其实量很多,小编分享一些我自己觉得很可能会考到的常识题。

例如,我国古迹龙门石窟位于哪个城市? 河南洛阳;注入洞庭湖的沅江发源地在: 贵州;通古斯大爆炸发生在哪一天? 6月30日;吴哥古迹哪个国家的? 柬埔寨;孙武是春秋时哪国人? 齐国;以下哪种人,不属于古代日耳曼民族?希洛人,等等。

177 评论

加杰特侦探

民法

(一)民法的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人身关系主要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财产关系主要包括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平等原则;自愿原则;等价有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尊重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三)民事法律的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要素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和法人可以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国家是特殊的民事主体。

(四)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以下条件:

(1)行为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民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无效。

《民法通则》第五十九条规定:下列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一)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

(二)显失公平的。

物权法

(一)物权及其种类

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三大类。

(二)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1.动产交付。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不动产登记。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继承法

法定继承人的顺序:

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民事诉讼法

(一)管辖

民事诉讼管辖,是指确定不同级别人民法院之间和同级各个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我国民事诉讼法结合我国审判实践,规定了下列几种管辖:级别管辖、地域管辖、专属管辖、协议管辖、指定管辖和移送管辖。

1.级别管辖 :

(1)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民事诉讼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2)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案件:重大涉外案件;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3)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4)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有两类:第一,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第二,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2.一般地域管辖及其例外:

(1)一般地域管辖

(2)特殊地域管辖

(3)专属管辖

(4)共同管辖与选择管辖

(二)诉讼参加人

诉讼参加人有: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

(三)保全与先予执行

1.保全保全分为:诉前保全,诉讼保全。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保全的措施有: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办法。

2.先予执行

人民法院对下列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先予执行: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追索劳动报酬的;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

人民法院裁定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的;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

当事人对保全或者先予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经典例题

【例1】下列做法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是(  )。

A.某公立大学以其教学大楼产权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

B.某乡镇企业以所属土地所有权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

C.某农民以所属宅基地的使用权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

D.某国有企业以所属土地使用权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

【例2】甲向乙购买了一只羊,钱已付,因天黑路滑,甲决定明天再来牵羊,乙将甲所买的羊与自己的羊一起拴在门口树下,当晚雷雨交加,将甲所买的羊与乙的羊一起击死,此事件中乙是否需要赔偿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有过错,乙应该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B.乙有小部分过错,乙要承担小部分赔偿责任

C.乙有大部分过错,乙要承担大部分赔偿责任

D.乙没有任何过错,乙不用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例3】甲乙丙三人合伙开一饭店,店名为“客来香”,依法登记。甲全权负责饭店对外事务。顾客丁来店中用餐时,被服务员戊不小心烫伤。丁欲向法院起诉,则(  )。

A.被告应为“客来香”饭店

B.甲乙丙为共同被告,并注明“客来香”字号

C.被告应为甲

D.甲和戊为共同被告

1、【答案】D

【解析】我国《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

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一)土地所有权;

(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三)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

A项的“教学大楼”属于以公益为目的的学校,不得抵押;B项的“土地所有权”不得抵押;C项的“宅基地”不得抵押;D项的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正确。

2、【答案】A

【解析】根据《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本题中羊被击死时还由乙占有,故乙应该承担标的灭失的风险,赔偿甲的损失。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3、【答案】B

【解析】此题为司法考试相关题目。关于个人合伙的诉讼主体资格,规定在《民诉意见》第四十条中。本题是对该条文的考察。根据《民诉意见》第四十条的规定,个人合伙的全体合伙人在诉讼中为共同诉讼人。个人合伙有依法核准登记的字号的,应在法律文书中注明登记的字号。全体合伙人可以推选代表人;被推选的代表人,应由全体合伙人出具推选书。

结合本题来看,本题应以甲乙丙三人为共同被告,并注明“客来香”字号,因此,B项正确,A、C、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B项。

326 评论

999966开心

1.犯罪中止2.不属于赠与 是属于遗弃 主动放弃了对车辆的所有权3.既然绑匪放弃了对车的所有权 丑女当然有权利去拥有那辆车了 因为那辆车属于没有所属权的4.可以5不属于 丑女没有能力威胁劫匪 毕竟劫匪是强势 丑女是弱势 没有弱势敲诈强势的一说 此情况应属于赠与

257 评论

快乐齐分享yeah

1,拐卖妇女罪,既遂。该罪名只要求犯罪人以拐卖为目的,并且,成功地将妇女控制,就成立了。2、构成赠与。赠与是诺成合同,只要有这个意思表示就可以了,不要求履行什么手续。也不考虑赠与的目的。3、可以。交付车辆后,女就可以取得对车的所有权,但是,作为特殊的动产,非经登记,不可对抗第三人,即,因为没有过户,不可对抗善意第三人。4、不可。因为绑匪是把车子送给她的,她是车辆的合法继受人。车辆没有被抛弃,所以,谈不上先占。5、不构成犯罪。通俗点说,就是该女处于弱势,没能力要挟绑匪。专业点说,该女的做法,虽然有压力,但是,没有采取暴力什么的,让绑匪处于不可反抗的地步。他还是可以选择的,最起码,可以把该女的扔下车,然后,开车走人。从常识来说,这点事情还是可以做到的。呵呵,这公务员的题目怎么这么难呀,害我还要去翻法律书籍,才敢确定我的答案。。这是哪个地方的08公务员卷呀?

173 评论

犀牛望月0

一、新法成为法律考察重点网页链接

法律知识中,《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2020年颁布的新法成为考察重点。其中不仅侧重考察新法的亮点,还偏重新法颁布的意义等内容,考题难度不大。这体现出国家公务员考试对于2020年新法的关注。例如:

【题目】根据2020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试题来源于考生回忆或网络,由中公教育搜集整理。)

A.政务处分的对象不仅包括公务员,也包括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B.政务处分不同于党纪处分

C.政务处分决定由监察机关依法作出,也可以由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作出

D.对公职人员的同一违法行为,监察机关和公职入员任免机关、单位不得重复给予政务处分和处分

【中公教育答案】C。解析:A项说法正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2条第1款规定:“本法适用于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的活动。”第2条第3款规定:“本法所称公职人员,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十五条规定的人员。”《监察法》第15条规定:“监察机关对下列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监察:(1)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2)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3)国有企业管理人员;(4)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5)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6)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因此,政务处分的对象包括不仅包括公务员,也包括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B项说法正确:政务处分不同于党纪处分。政务处分与党纪处分的区别主要有:(1)党纪处分的对象是党员,政务处分的对象是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2)党纪处分对应的是违纪行为,政务处分对应的是违法行为;(3)党纪处分的依据,主要是党章、党纪处分条例、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政务处分的依据主要是政务处分法、监察法、公务员法、法官法、检察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

C项说法错误:《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2条第2款规定:“本法第二章、第三章适用于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处分。处分的程序、申诉等适用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可知,政务处分只能由监察机关作出,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惩戒称做处分而非政务处分。

D项说法正确:监察机关作出的惩戒称为政务处分,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作出的惩戒称为处分。监察机关和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按照管理权限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和处分,但是对公职人员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重复给予政务处分和处分,就是“一过不能两罚”。

故本题答案为C。

312 评论

穗宝儿yz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给你分享一个公务员考试()复习备考方法。希望对你有用。1、重做真题,把握规律吃透真题是复习备考的必备之选,真题是一切趋势变化的源泉,掌握了真题就掌握了公务员考试的命脉。因此,建议考生在后一阶段的复习中,可以通过重做真题,发现和总结自身不足,进一步把握省考出题规律和考试重点,为最后的冲刺复习做好准备。考生在重做真题时要注意:(1)重新购买或打印真题,以免受到上次做题的干扰;(2)作答完毕后要认真对照答案,与第一次做真题的情况比较,尤其是对一错再错的题目要重点分析,发现自己的不足所在;(3)对所做真题的材料和试题特点进行研究,明确省考出题规律,尤其是对常考题型进行总结,记诵一些常用公式,实现在考场上快速解题。2、专项复习,查漏补缺经过前期的复习,水平已经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但是考生要真正成为“考试达人”,还必须在短板上下工夫,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专项突破,比如有的考生数学运算较差,一直难以提高,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放弃,考生可以通过专项复习,攻克短板,实现解题能力的提高。(1)考生要对专项中每一种题型做全面、细致的掌握,尤其对试题特点与答题规律和方法认真地学习,这是一个重要步骤。(2)通过做练习来巩固自己掌握的题型和解题技巧,通过不断的练习实践来总结出自己的答题经验,保证自己的答题方法既省时间又有正确率。(3)对易错题、难题进行标注,下次着重复习。3、模拟练习,最后冲刺越是临近考试,考生越是不能放松模拟练习,以免考试时因生疏而造成的紧张、答题速度下降的情况发生。在考前一个月在按部就班实行日常复习计划的同时,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可采用实战模考模式进行复习,即将自己的作答时间调整到与公务员行测考试的时间(上午9:00—11:00)一致,以培养思维的敏感度,快速适应真考环境。严格按照考试的时间安排进行实战模考,可以提前适应考场气氛和考试节奏,有利于掌握答题时间,既消除了考生在考场中由于时间控制不好造成的紧张情绪,也可以让考生及时发现自己在实战中可能会失利的地方,及早做好应对。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182 评论

相关问答

  • 公务员考试民法经典题库

    法律基础》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民法是调整( )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2、我国刑法中最严厉的刑罚方法是:(

    火星电台666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民法典公务员考试常识真题

    有这种考题吗?搞笑。

    蛋爹是石头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民法典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

    上海市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政法类科目考试大纲已于2020年11月9日发布。考试采取闭卷方式,均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60分钟,满分50分。以下为中公教育专

    威斯东wisdom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考试民法典试题

    法律基础》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民法是调整( )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2、我国刑法中最严厉的刑罚方法是:(

    假小肥仔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考试民法常识习题

    常识判断部分因为知识的庞杂,除了要在时间上进行有计划、有阶段的复习外,对于具体内容还要掌握正确的备考复习方法,这样在复习时事半功倍。 1.重点关注国情社情所谓国

    午夜的咖啡香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