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32

香蕉2015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语序排列真题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ni入戏太深

已采纳

在国考行测考试做语句排序时,我们首先会关注选项,如果选项有一定的特点,比如我通过确定好首句就能排除2个选项,那只需要先找首句就可以了。接下来,如果选项没有特点,那么我可以自己来找一找捆绑句,就是可以扎到哪几句话一定是连在一起的。通过思路分析,可以知道语句排序,其实就是两个关键点,一个是找首句,一个是找捆绑句。那么针对这两个关键点,华图教育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法和技巧。第一个方法是针对怎么找首句的,也可以说是找逻辑起点。怎么来找呢,大家来思考那些情况是不可以做首句的?1、指代词、人称代词不做首句。(比如,这,那,其,他,她,它等)指代词指代了一定的内容,所以文章不会上来就出现这些词。2、关联词的后者不会当指代词。在我们汉语习惯中,关联词一般会成对出现,那么一对关联词后者是不会出现在首句的。3、总结性句子不做首句。含有总结性词语的句子。4、具体分析,详细描述的句子一般不做首句。“例如”这样的句子不出现在首句,则读者也是有莫名其妙的感觉。下面通过一道国考行测例题给大家示范一下:【例题】①他们保存历史的唯一办法是将历史当做传说讲述,由讲述人一代接一代地将史实描述为传奇故事口传下来。②但是,没有人能把他们当时做的事情记载下来。③这些传说是很有用的,因为它们能告诉我们以往人们辽居的情况。④我们从书籍中可以读到5000年前近东发生的事情,那里的人最早学会了写字。⑤但直到现在,世界上仍然有些地方,人们还不会书写。将以上5个句子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①③②④⑤B.④①③②⑤C.④⑤①③②D.①②③④⑤【分析】本题答案为C首先看选项特征,四个选项的只有两句充当首句,即①和④,接下来重点关注题干中这两句话,并根据一定的逻辑思维找到有没有可以排除,也就是不适合当首句的句子。①和④这两句话都比较特殊,特殊在它们都是由指代词引导开头的句子,“他们”和“我们”,指代词一般都有指代的内容,并且指代的内容多是在前文去找,所以一般指代词引导开头的句子都不适合做首句,然而也有一些例外,“我”“我们”表示第一人称的指代词可以当首句,或者指代内容可以在指代词所在句子种直接找到对应解释的也可以当首句,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很快排除①做首句的选项,即A和D。接着我们继续看剩下的两个选项,发现其中特点为①③②都一样,所以这三句话的排序可以确定,重点是找到④后面到底是①还是⑤。先看④①,此时①中“他们”指代的内容应该就是④中的“那里的人”,有指代内容,然后接着往下读发现内容矛盾,明明那里的人学会了写字,但是后面变成了唯一的办法是当传说讲述,所以④①不符合逻辑,排除。故答案为C。为了检验正确与否,我们将④⑤稍微分析,那里的人学会了写字,但是有些地方的人仍然不会写,转折关系,符合逻辑,故正确

163 评论

天津家具城

纵观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不难发现,语句排序问题每年都有考到,然而很多考生在备考时碰到语句排序问题总是束手无策,为了提高正确率和加快解题速度,首先大家需要知道什么是语句排序,其次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语句排序是通过语段结构关系的客观规定性考查大家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同时考查大家的思维判断能力。具体考查的是根据语意的需要将句子进行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所以语句排序也有一定的规律。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既快又准的筛选出正确答案呢?给大家提供以下几个解题技巧:(一)看选项排首句不能做逻辑起点的句子1.含有指示代词的句子2.以“然而”、“但是”、“事实上”、“因此”、“所以”、“而且”、“即”等开头的句子3.并列句的后句4.含有总结性词语的句子5.具体分析、描述性句子能逻辑起点的句子1.引出话题的句子2.中心句首先,可以通过一些不能做逻辑起点的句子排除一些错误选项,例如含有指代词的句子放在首句不知道具体的指代内容,那么看见起点是含有指代词的选项则可以直接排除,排除一些错误选项后就可以进一步看一些紧密相连的标志词。(二)看标志定先后1.关联词2.指示代词3.顺序词4.重复性词5.总结词通过一些紧密相连的标志词我们也能够确定一些句子的先后顺序,例如构成顶真结构的重复词必定紧密相连。(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首尾“天子”构成顶真结构)当然,如果通过逻辑起点及标志词还不能筛选出答案的话,我们可以利用第三种方法,根据整个文段的行文脉络来确定先后顺序:(三)看行文定顺序1.时间顺序(时间的先后获后先)2.空间顺序(里外、表里、高低、低高、远近等)3.心理(悲喜或喜悲等)4.逻辑顺序(因果、果因、具体到抽象、抽象到具体、一般到个别、个别到一般等)议论文1.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提出观点—分析观点—论证观点3.提出问题—阐述问题—论证观点例:①华罗庚教授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著名的数学家②20 岁那年,他得了伤寒病,一躺就是半年,病好后,一条腿残疾,但他毫不泄气,继续向科学城堡进攻③他 14 岁开始自学数学,每天坚持自学 10 小时,从不间断④1932 年,22 岁的华罗庚应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邀请,到清华大学工作。⑤从 19 岁起,华罗庚开始写数学论文⑥在清华期间,他看了更多的数学书,并开始学习外文。由于他肯下苦功,进步很快,25 岁时,华罗庚就成了著名的数学家【解析】①提出观点适合做首句,②-⑥中有表示顺序的顺序词:20岁、14岁、22岁、19岁、25岁;因此正确顺序为①③⑤②④⑥。通过上述分析,相信小伙伴们都已经掌握了行测语句排序题的答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希望广大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能够多加练习,快速提升自己的行测答题能力,备考成功。

280 评论

相关问答

  • 公务员考试语序排列人员

    语句排序题考察的能力:语句排序题,是一种要求考生根据语句内在隐含信息,将若干个打乱顺序的句子重新排列并组合成语义连贯、内容完整的一段话的题型。这类试题标志性的提

    辛燃arzue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公务员考试真题排序

    语句排序在言语题型中属语句表达的题型,虽然出题量不大,一般1-2道。但整个题干给出的信息量相对较大,题干中一般给出5至6句话,打乱顺序,让我们进行排序,从选项中

    安哥拉天使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公务员排列组合考试真题

    如下图,分步分析,希望帮到您。

    张小电1301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公务员考试语句排列题

    语句表达之语句排序题答题思路: 观察选项首尾句 通过观察选项的首句或者尾句,看看哪些能够做首句和尾句,哪些不能做首句和尾句。

    口秋口秋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公务员考试语文排序题

    旺黔诚大树职教给大家解答! 行测题型共五类,国考与省考都一样,只是分值和难度不同!大树职教作为贵州本土的专注于公考/编制类培训的企业,有着很多的经验,大家有关于

    太白小君 6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