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80

PaperwizPx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草木皆兵公务员考试题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胖达最高

已采纳

背水一战(韩信) 完壁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项羽) 破釜沉舟(项羽)卧薪尝胆(勾践) 纸上谈兵(赵括) 指鹿为马(赵高)三顾茅庐(刘备) 东窗事发(秦桧) 如鱼得水(刘备)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庐(诸葛亮) 图穷匕见(荆柯)草木皆兵(苻坚)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 杀妻求将(吴起) 惊弓之鸟(更羸)一字千金(吕不韦) 胸有成竹(文与可) 焚书坑儒(秦始皇)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揭竿而起(陈胜吴广)一饭千金(韩信) 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破釜沉舟(项羽) 手不释卷(刘秀) 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 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鞠躬尽瘁(诸葛亮)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 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 宝刀不老(黄忠) 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 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凿壁偷光(匡衡) 狗尾续貂(司马伦)

97 评论

魔戒之love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关于2014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答题备考要掌握的知识,宁波华图总结以下内容:

一、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定都阳城。2.禹死后,其子启继承了王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二、商(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1.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建都在亳。后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

2.后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3.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

三、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1.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击败商军,商亡。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

2.西周实行分封制和井田制。

3.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四、东周(公元前770-前221年)

1.公元前771年,王都迁到洛邑,史称东周。

2.“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 lǘ),越王勾践。

3.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4、秦国商鞅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申不害在韩国变法。

五、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统一币制、度量衡、文字;“焚书坑儒”;修筑长城。

3.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杆起义,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表现了人民老人的革命首创精神。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领导的起义军大败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典故:破釜沉舟

六、西汉(公元前202年至公元9年)

1.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文景之治

3. 丝绸之路: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七、东汉(公元25年~220年)

1.刘秀“光武中兴”,定都洛阳。

年,官渡之战,曹操VS袁绍,曹操大胜,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VS曹操。孙刘联军获胜,三国鼎立之势形成。八、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年-589年)

1.三国鼎立---魏蜀吴

2.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魏帝,建立西晋

3.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东晋开始。

4.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草木皆兵)

5.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6.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全面汉化。

更多信息请关注浙江华图官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222 评论

烈焰雪花

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题,根据上述题干及选项分析:题干中围魏救赵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救援的典故。A项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与进攻不存在对应关系;B项草木皆兵形容的也是惊慌失措,同样没有体现防守;C项中穷寇勿追讲的是在追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题干的对应关系一致,当选;D项斗折蛇行形容排列弯曲,为体现转移。因此选择C选项。公务员笔试行测判断推理之类比推理题答题技巧,比如,先内后外原则:先观察题干中所给对象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再找出具有类似关系的选项,如果还选不出选项的话,再纵向寻找概念间的关系,即指将题干中第一个对象与选项中第一个对象进行对比,将题干中第二个对象与选项中第二个对象进行对比,寻找能够使它们之间的关系相同或相似的选项。行测备考时,可参考近年四川省考行测备考资料夯实行测基础知识、了解行测答题技巧。

149 评论

我有个性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公务员考试考核的内容极为繁杂,涉及到数量关系、言语理解、判断推理、常识和资料分析五大部分。无论哪个专业的考生,都很难同时擅长这五大部分的题目。因此,考生应该积极的从多方面的渠道深入了解公务员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通过网络、讲座、看书、听取已考过公务员考生的经验等多方面、多渠道掌握公务员考试的总体情况。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200 评论

活着的梦想

1. 我想咨询下:2014年浙江公务员考试,B卷常识判断怎么复习啊,太难 您好, 中政行测 和 中政申论 备考平台为您解答! 从两个方面入手:知识的积累和分析判断能力的训练。 先谈知识的积累。常识的学习没有捷径可走,脑袋里没有一点知识,题目是很难答对的。20道题猜对一半的几率等乎于0。但这里也不是说,大家都去看书、背诵,记知识。考试考什么,我们就去记什么。大纲中提到的内容虽然看上去很广很泛,但沉下心想一下,是不是大部分都是高中时候学过的?可能经济、法律会稍微薄弱点,但现在考试的趋势越来越贴近生活,考查专业性的知识越来越少,知识的普遍化和融合化趋势也越来越强。像今年国考的一道法律题:下列法律谚语与其蕴含的法学理论对应正确的是:A. 法无明文授权不得为:人的权利根源于法条;B.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的自由不能被剥夺;C. 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效率是法的价值目标;D. 民若不告则官必不究:诉权只能由个人行使。便是法律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融合。完全没有专业性可言嘛,但需要分析判断的能力。也就是这里要谈到的第二点:分析判断能力的训练。 为啥不叫常识识记,而叫常识判断,肯定是重在分析判断能力的考查。训练这一块便是多做题了。但这里不是提倡题海战术,而是精题战术。精100道题胜过做1000道题。我们做题的目的是什么?是掌握这些题考查的内容,并通过做题来强化自己的掌握度,以致融会贯通,这才是关键所在。无论这道题你是猜对的还是本身知道的,都值得你去思考这道题存在的意义。这种思考,便是分析判断。如何训练?精做题。如仍有疑问,欢迎向"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和"中政申论在线备考平台"提问,我们会及时解答。 2. 请问2014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答题备考要掌握的知识有哪些 您好,关于2014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答题备考要掌握的知识,宁波华图总结以下内容: 一、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2.禹死后,其子启继承了王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二、商(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1.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建都在亳。 后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 2.后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3.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 三、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1.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击败商军,商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 2.西周实行分封制和井田制。 3. 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四、东周(公元前770-前221年) 1.公元前771年,王都迁到洛邑,史称东周。 2.“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 lǘ),越王勾践。 3.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4、秦国商鞅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申不害在韩国变法。 五、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统一币制、度量衡、文字;“焚书坑儒”;修筑长城。 3.秦末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杆起义,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表现了人民老人的革命首创精神。 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领导的起义军大败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典故:破釜沉舟 六、西汉(公元前202年至公元9年) 1.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文景之治 3. 丝绸之路: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七、东汉(公元25年~220年) 1.刘秀“光武中兴”,定都洛阳。 年,官渡之战,曹操VS袁绍,曹操大胜,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VS曹操。 孙刘联军获胜,三国鼎立之势形成。 八、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年-589年) 1.三国鼎立---魏蜀吴 2.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魏帝,建立西晋 3.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东晋开始。 4.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草木皆兵) 5.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6.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全面汉化。 3.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的评分标准 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各题型分值分布如下: 行测常识判断分值分布:考查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地理、自然、科技等常识,总共20道题,每题分值在分左右。 行测言语理解分值分布:选词填空20道题,片段阅读20道题,总共40道题。每题分数在至分左右。 行测判断推理分值分布:定义判断10道题,图形推理5道题,类比推理10道题,逻辑判断10道题,总共35道题。每题分数在至分左右。 行测数学运算分值分布:总共10道题。每题分值在1分左右。 行测资料分析分值分布:分为三份资料,每份资料有5道题,总共15道题。每题分值在1分左右。 注:行测考试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一个部分,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五个部分,行测分布表为大家提供分值参考,方便考生对此行测考试加以把握。 扩展资料: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分析: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 以下是部分常用题型介绍。 1、言语理解 每道题给出一段语言文字,要求报考者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或运用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2、数量关系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3、判断推理 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4、资料分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5、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要求报考者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项。

119 评论

派飞凯特

1. 贾谊:

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

2. 曹操:

字孟德,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

3. 诸葛亮:

政治家、军事家,《出师表》为其代表作。

4. 曹植:

字子建,诗人,曹操的第三子,代表作为《七步诗》。

5. 干宝:

东晋史学家、文学家,著有笔记体志怪小说《搜神记》 。

6. 陶渊明:

东晋诗人,存留120多首诗,其中20多首田园诗,开辟五言诗的新境界。《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都是其代表作。

7. 郦道元:

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著有《水经注》。

8. 王之涣:

诗人,歌咏边塞的诗歌最著名。代表作有《凉州词》、《登鹳鹊楼》。

9. 王维:

盛唐时期著名诗人,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代表作有《山居秋暝》《送别》《使至塞上》。

10. 孟浩然:

擅长山水田园诗,与王维并称“王孟”。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

11. 王昌龄:

擅长七绝,主要写边塞诗和宫怨诗。

12. 李白:

诗仙,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感情奔放,形象雄奇,语言瑰丽活泼,擅长乐府和绝句,许多诗成为千古绝唱。

13. 杜甫:

诗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感情真切,思想深刻,意境深沉,语言准确,许多诗流传千古。

14. 白居易:

香山居士,晚唐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深刻反映现实,反映民众疾苦,感情充沛,语言通俗,雅俗共赏。代表作有《长恨歌》《忆江南》《卖炭翁》。

15. 韩愈:

世称韩昌黎,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积极提倡古文运动,恢复古代朴实文风,留下大量文情并茂的文章。

16. 柳宗元:

积极提倡古文运动,写出大量优秀散文、游记、寓言、诗歌等。代表作有《小石潭记》《江雪》《捕蛇者说》。

17. 杜牧:

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江南春绝句》、《阿房宫赋》等为其代表作。

18. 岑参:

写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代表作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 刘禹锡: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中唐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乌衣巷》《陋室铭》。

20. 范仲淹: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代表作有《岳阳楼记》。

21. 欧阳修: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散文、诗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方面均有成就。代表作有《醉翁亭记》《伶官传序》。

22. 苏轼: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北宋文坛领袖,诗、词、散文均有极高成就。倡导诗文革新运动。

23.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提倡变法。倡导诗文革新运动,代表作有《伤仲永》《游褒禅山记》。

24. 李清照:

北宋女词人,在散文诗词方面均有成就。代表作有《声声慢•寻寻觅觅》《夏日绝句》。

25. 陆游: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存诗9300多首。代表作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等。

26. 辛弃疾: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

27. 文天祥:

北宋政治家、诗人,写了许多爱国主义诗文,代表作有《正气歌》《过零丁洋》。

28. 柳永:

北宋婉约派词人,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代表作有《雨霖铃》《少年游》。

29. 周敦颐:

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代表作有《爱莲说》。

30. 姜夔:

南宋词人,代表作有《扬州慢》。

31. 关汉卿:

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作有《窦娥冤》。

32. 施耐庵:

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水浒传》。

33. 罗贯中: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所著《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34. 吴承恩:

在民间传说、杂剧和其他著作的基础上创作《西游记》,是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

35. 冯梦龙: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通俗小说作家。作品以所辑《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最著名。

36. 蒲松龄:

字留仙、剑臣,号柳泉,代表作为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

37. 吴敬梓:

所著《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长篇讽刺小说。

38. 曹雪芹:

完成了《红楼梦》前80回,《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的最高峰。

39. 龚自珍:

清朝中后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散文家,“桐城派”奠基人之一。

40. 顾炎武:

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很重要,各位考生要认真复习,考个好成绩!

351 评论

相关问答

  • 公务员考试草木皆兵

    1. 贾谊: 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 2. 曹操: 字孟德,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

    *指尖的淚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公务员考试牛吃草题

    题干中给出N1、T1和N2、T2,如一片草地够30头牛吃10天,够20头牛吃20天,可以判断出是牛吃草题型。当题干中两个效率一个增长一个消耗,比如排队检票,牛吃

    狂爱KIKI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公务员考试题羊吃草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这次公务员公务员试题的信息请到华图查看,那里有详细的介绍。有老师的培训,还收集了历年的真题和热点解析。行测和申论两科目课程。均为近三年

    小夜公主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草原公务员考试题目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这次公务员公务员试题的信息请到华图查看,那里有详细的介绍。有老师的培训,还收集了历年的真题和热点解析。行测和申论两科目课程。均为近三年

    WHMooooooooo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公务员考试题木棍

    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A.! B.@ C.# D.& 【答案解析】选A。考点:封闭性。前七个图形中都没有

    小熊猫球球酱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