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86

缘分百合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王权国家公务员考试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快乐皇帝

已采纳

高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高考形成于汉代,那时候不是应试,而是对于人才的推荐。尤其在汉武帝时期最为盛行。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为了实现社会的强大,更为了政治的稳固,需要更多的人才,因此汉武帝时期就颁布了人才推荐制度规定,每年地方必须要给中央推荐一定数量的人才。随着这种制度弊端的暴露——这种制度虽然比较灵活,可是要经过关系,还要经过推荐,无法确定其公平。效率性和公正性,浪费ii财力物力人力,因此在汉朝以后具体到隋朝的隋文帝首次制定了科举制度,也就是所谓的应试高考教育制度。隋文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社会根基,大量选拔各类人才,为了更有效地对于人才进行挖掘,隋文帝正式颁布了科举制度,因为这种制度具有很强的公平性和大众性以及操作性,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成果,因此被推广到世界。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的形成也就是形成了封建文人的传统世界人生观,也就是所谓的光宗耀祖,金榜提名。封建社会以王权为中心,以农产业为主导,社会生产方式单一,生产力低下,因此对于科举制度无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从社会的生产方式而言都是适应的,应试教育也取得比较辉煌的成就。十八世纪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变革了社会单一的生产模式,大大提高了生产力,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多元化,资产阶级形成。资产阶级第一件事就是要推翻君主制,接着法国大革命横扫世界,社会结构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为了彻底消灭封建君主制,法国浪漫主义提出了“人”的概念,提出了解放人,在这种背景下应试教育被冲破了,随之而来的是对于人多方面的考察和锻炼。这又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中国的教育为什么还是应试教育,由于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形成,资本主义革命的果实最终被封建主义攫取 ,这种历史背景下,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进入中国。本来资本自已是为了解决封建社会中人性被长期禁锢的自我封闭模式,因此资本主义政治是开放的,动性的,可不幸的是中国直接形成了社会主义,因此高考制度沿用至今。中国政府为什么总是扬言要改革教育,改革就是不改高考呢?很多人以为高考难改,其实不是,是为了维护政治上的霸权,对于政治的操控,社会主义政治就是为了稳固,为了定性,可是社会主义前面的资本主义就是为了开放,只要打好了人性解放的基础才会稳固,而中国不同。如果改革高考,就意味着改革稳固的基础,因此宁愿怨声载道,也不愿意动高考,改革只是为了应付从来都是动毛不动本。因此应该取消

355 评论

美罗Tutu

高考应该改革不应该也不可能取消高考,就单拿物理这一科来说吧。为什么中国拿不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呢?我觉得和高考以及现在中国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就很有问题。你不改革既出不了物理学家,也对现代社会发展起不到好的作用。深夜睡不着来写点东西。为什么没有中国人能拿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说过教育的目的是教会人思考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去学习前人所总结的规律与方法。中国的应试教育就是教你如何去用前人的方法来解题,没错是的,学物理是要做题。但物理究其本质还是要应用。要服务于生活。中国物理的现状很大程度上因为高考制度不完善的原因导致学生只会做题,真正到实践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了。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只能培养出来做题的机器,培养不出来物理学家。这个问题好解决也不好解决。好解决是因为只要高考改革了,出物理学家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高考物理笔试考一些基本概念(学物理必须知道的)和应用性的题。更重要的还是参考学生在校的物理实验成绩和相关发明。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也许在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开始做类似的工作了。但是在其他大部分地方,并没有开始相应的工作。大学招生可以模仿日本的招生模式。日本高考不是一锤定音,国立、公立和部分私立大学,在每年的一月都有一次全国统一考试,主要是基础学科,国语,数学,英语,理科(物理,地理,化学,生物)社会学科。从二月中旬至3月底,各校再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第二次专门考试。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学历的国家,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学历会直接影响到其事业的发展和薪水的高低。而能否上大学,上什么样的大学,更决定了一个人进入社会以后起跑线的高低。要想出人头地,必须有一个好的起点,在日本,高考就是人生命运的转折点。(源于日本高考 互动百科)中国完全可以按照这个路子设计出一条可以选拔人才的道路。说改容易但真正实施起来很难,教育监管制度的不严密,以及贪污腐败的问题。很多时候不是不能改,是改了就有人钻孔子。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中国大部分人还是更多在考虑自己能更好的在社会里生存,所以不会去主动选择学物理。中国大学所存在的问题就是又红又专。红就是只要涉及国家利益与国家机密一切有党来管理。如果你所在的专业不是该大学的优秀专业,你不会太受重视。试问,你中国的大学都是这个样子,你还想培养出物理学家,还想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很多在中国学物理的人都基本上在为党服务。我觉得很多时候,学习不是为了奖项,不是为了奖金。而是为了更多人能充分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环境能真正掌握自主思考的能力,不迷信权威。有自己的思想。而教育就是教会我们这样一种能力。所以中国的高考制度不是取不取消的问题,而是怎么改的问题。

290 评论

美林小姐

肯定不应该,但是应该变革优点也很明显 现实体制下 高考是唯一可以接受并运行的教育选择模式~~~教育资源的匮乏导致选择的激烈性 从大局考虑必须有一种筛选方式 高考简单易行~~ 再加上国人已渐渐默许这种情况的存在 和一些地方经济发展的考虑(大学及其附属教育产业的兴旺)

307 评论

苹果香蕉最爱

科举制度的创立始于隋文帝,形成于隋炀帝。

为什么形成于隋朝呢?原因如下:

1,全国统一局面的形成,为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政治环境。东汉以来,战争频仍,王权不断转换,人口大量死亡与逃亡,人人自危。隋朝统一后,社会安定下来,政治环境好转。

2,世家大族衰落,新兴中小地主地位上升,需要更加公开公正的选拔人才机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已经不适应人才的选拔,产生的官员多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出身卑微又有真才实学的人,却无法进入中央的地方担任高官。所以,必须改革人才选拔制度。

3,管理国家和需要。随着隋唐时期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和社会的成熟,统治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政治机构分工越来越细,需要大批人才来管理国家。

4,物质基础的允许。隋唐时期,造纸术印刷术的进步,使得更多人有了读书的条件。交通条件的进步,又使读书人聚在一起参加考试成为可能。

二,科举制度形成

1,隋文帝杨坚,开始用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废除了传统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587年,隋文帝令文武官员推举学业优秀有才干者,并通过测试录取。主要考时务策。科举制度初具雏形。

2,隋炀帝时,除秀才和明经科外,设进士科,进士只试策,明经科除试策之外还要试经。这两种科目适应了中下层地主需求,通过考试,可以入仕。至此,科举制度形成。

3,到了唐代,中进士只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下一步还要经吏部选试合格才授予官职。选试包括身、言、书、判四个方面。要书写工整、文理通达,之后,再试身、言,和现在的公务员考试程序很像。武则天还增加了殿试和糊名环节,使人才的选拔更加公正合理,也便于自己更好地掌控选拔人才和任用官员的权力。

4,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即停止科举,以推广新式学堂教育。1906年,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

至此,始于605年的科举制度寿终正寝。

86 评论

笑寒天下

隋文帝当皇帝后,发现“九品中正制”都被玩坏了。几百年来,朝廷官员基本是根据门第、关系来推荐的,鱼龙混杂。于是,他对大臣们说:“你们推荐的人到底有没有本事,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那就通过考试来筛选吧。”这就是科举制的雏形。此时的科举是先进行推荐,然后通过考试来过滤,基本还是在小圈子里玩。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起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直到宋朝,因为书籍的大规模传播,寒门通过读书科举来提升阶层,才真正得到实现。此后千年,再也没有门阀士族产生,也没有数百年的分裂。……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2019·黄石)与提示信息“十年寒窗,连中三元,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是科举制。(2017·黄石)201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制度有利于国家人才的选拔。历史学者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评价我国古代某制度曾写道:“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人仕途的现象”。他称赞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2012·鄂州)在我国,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有“国考”之称。这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我国古代称为科举制。

283 评论

M15981511985

村官面试技巧之常见问题1、 大学生为什么要到农村去锻炼?有人说要先当“村民”再做“村官”为什么?2、 如果你所在地区发生雪灾,你是当地干部,你认为首要的问题是什么?具体采取哪些措施?3、 共青团中央要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的主体教育月。如果你是当地团组织负责人你要采取哪些措施?4、 如果让你毕业后从最基层做起,你对此有什么想法;5、 有村干部强行高价征收土地用于盖房,你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否正确,作为一名村干部你会怎么做;你有什么兴趣爱好,这在你成长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6、 假如你上任的第一天,村民为你举行了欢迎仪式,请你说三分钟的感谢词。7、 你的专业与报考的岗位相符吗?你对这个岗位有什么认识?8、 村民觉得你办事死板,对你意见很大,闹到办公室来,你怎么办?9、 对于组织大学生到农村做“信息收集员”,有人认为能把群众情况第一时间上报领导, 这是工作需要。有人认为是对人才资源的浪费,你怎么看?10、 请介绍下你的学习情况和工作情况,为什么要到农村工作?11、 发展经济和民生哪个更重要?12、 你村与邻村发生山林纠纷,你做为村里的分管领导,你应该如何做?13、 你如何取得村民的信任?14、 小王到村里工作,人生地不熟,方言不懂,生活不习惯,对工作一片茫然.如果你是小王,你应该如何做?大学生村官面试技巧之不可触碰的三大禁区禁区一:姗姗来迟,准备不足迟到是公务员面试中的大忌。大部分的考生都能够做到准时到场,但仍然会有一些考生因为突发情况或是这样那样的原因姗姗来迟。教育专家在这里提醒广大考生,迟到在面试中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考官不但会认为应试者没有时间观念和责任感,更会觉得考生对这此机会没有太多的诚意,印象分自然大减。守时不但是现代社交礼仪的准则,更是公务员面试时必须做到的事。因此,一般情况下,考生应提前半小时左右到达考场,熟悉情况并进行必要的准备。考试前一天,必须了解行车路线和交通状况,最大限度地避免在路上发生延误。另外,无论你报考的是什么职位,也无论你学历有多高、资历有多么丰富,当主考官问到与职位相关的问题时,发现考生对报考的职位知之甚少,甚至连最基本的问题也回答不好时,印象分自然也会大打折扣。主考官不但会觉得应试者准备不足,甚至会认为他们根本无志于在这方面发展。所以,面试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你所报考的职位的一些基本情况和工作流程,才能做到有备无患。禁区二: 引经据典,夸夸其谈“引经据典”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是一个“褒义”的词语。虽然“引经据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代表了人的一种语言能力,说明所引用的这些“典故”是引用者知道的,见过的。即便是生搬硬套,也比那些腹中空空的面试者要强。但并不是所有场合都适合“引经据典”。在公务员面试中就不太适合这样做。首先,引用的典故多见于文学作品、诗词歌赋,具备这些方面的知识能够说明一个人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却不是衡量一个人表达水平以及工作能力的标准。因此,过多地使用文学典故,不但会削弱考生对于事件、问题的陈述和分析,甚至会给考官造成虚有其表、纸上谈兵的印象。其次,教育专家发现有个别面试的考生,特别喜欢在公务员面试时引用典故,却少有人能像“文学大师”那样在收放自如,很容易使考官产生刻意或做作的感觉,反而无法得到好的成绩。教育专家建议,在公务员面试中,提倡使用朴质、谦虚的语言,需要举例说明的时候,稍作修饰、直接陈述即可。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公务员的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考试选拔的未来的公务员,自然需要脚踏实地、虚心学习的年轻人。语言上辞藻华丽、夸夸奇谈,只能说明这个人浮躁虚荣,缺乏服务基层、踏实上进的性格特点,自然也就很难赢得考官的赏识。禁区三:缺乏自信,底气不足参加面试,最重要的是要表现出信心,公务员面试更是如此。一个人有自信的人,能够具有由内而外的气度,常常表现为行为举止的从容、稳重;谈吐仪态的大方得体,这些恰恰就是一名优秀的公务员所应该具备的,考试要选拔的也正是这样的人才。因此,公务员考试中,具备一定的自信心,往往是成功的关键。很多考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有自信心的人,但一到了考场就变得莫名的紧张。究其原因,还是对一次考试的期望过高,没有以平常心来对待,得失心过胜造成的。在这种心理驱动下,考生往往容易表现出:说话吞吞吐吐;表情很不自然;往往伴有表情、手势、姿态上的小动作,用小动作来掩饰自己内心不安的胆怯表现。也有人会表现为:刻意追求仪表,过多地关注外在形象。有的人甚至装扮过多,浓妆艳抹,给考官造成更恶劣的印象。另外,谈话时经常打断对方,想通过插话来壮胆,也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缺乏信心的表现很多,其总的特征就是瞻前顾后,缩手缩脚,小心翼翼,顾虑重重。京佳教育专家认为,在公务员面试中,除了具备一些基本素质之外,成功往往来源于自信。心理坦然,态度自然,说话实事求是,才有可能正常发挥自己真是的学识和能力水平,甚至超常发挥,最终取得面试的成功。

228 评论

相关问答

  • 国家公务员考试人事权在哪

    本单位招人就可以了。又不是领导干部!

    fantienan002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公务员考试中国药王

    事业单位考试跟公务员考试一样,分两个阶段,一阶段是笔试,二阶段是面试。笔试一般会考《职业能力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前者和公考的《行测》基本一样,一般只是题量

    屁界的战斗猪 9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国家公务员考试王菲

    中国公务员考试四大名师 公务员考试经历了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就业的一条必不可少的就业之路,有考试就有培训这是市场规律,在公务员考试培训行业涌现了

    脉脉含情阿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王家坝公务员考试视频

    《【15】事业单位-结构化面试视频理论-徐晓慧[24讲]》百度网盘免费下载:链接:

    小玩子2603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国家公务员考试深圳王征

    你可以登录联考官网,找到“查询报考情况”,点击进入,然后选择要查询的考试名称,点击“查询”,就可以看到报考岗位报名人数的信息了。

    贝贝781213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