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307

windy幸福快降临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报名培训公务员考试合适吗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孫冭冭1229

已采纳

考公其实可以考虑报班,因为可能个人对如果要了解考公并进行复习的话,需要从一大堆数据中筛选,而报班的话,其实就可以将这个程序简单化。

152 评论

尛嘴亂吃

这个也要因人而异。如果你本身基础就比较好,且有较强的制自学能力,那么不用报班也可以有一个不错的成绩。当然,如果基础比较薄弱,或者遇到知了备考瓶颈,还是可以适当通过老师的指导进行学习,相对效道率会更高一些。

178 评论

wanguofang

不用的,22年省考上岸的我,就没有报班学。没有报班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因为我了解到的某公、某图、某笔线下班价格高昂,听了课之后感觉吸收效果不太好,且我的家庭没有办法支撑我利用线下班走完公考全程;二是我自己还是比较自律的,对于既定的任务会尽可能想办法完成,所以自学也是可以的。如果有小伙伴的情况和我是差不多的,也不想报公考班的话,那下面的行测申论备考经验你可以借鉴一下。行测要快速提分,就得掌握住对题型有针对性的实战解题技巧。这是江鸣百技斩最擅长的,行测想拿高分就得好好听。老师对技巧的讲解非常易懂,不管是哪种题型都是结合真题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讲解的。课上认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再利用实战题做好练习,分数提升非常快。像资料分析求增长率的速算部分,容易出现问题的细节老师都会直接点明,记住了做题就能直接用来避坑。课后自己做题的时候,简单题目用技巧三两下就能有答案,稍微难一些的题目技巧灵活转变一下也可以把答案计算出来。申论要提分,最重要的是把材料归纳概括提炼,还有各个题型的答题方法掌握好。这个直接听粉笔李梦圆的申论就行,她对申论基础以及答题方法的讲解很到位。课上认真听,课后自己多用真题动笔做好练习,很快就可以把方法掌握住。需要注意的地方时练习结束之后的批改,要注意一一对应参考答案的答题要点,尽可能把这些要点提炼的方法吃透。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学行测和申论,我没有报班也顺利上岸了。最后祝福大家都能上岸心仪岗位!

255 评论

我的臭熊熊

21国考一战上岸,行测75+,申论75+

相信地面班的包过这俩字不少人吧。

“没事,我懂你的顾虑。来吧,我们这有协议班和保过班,过不了能退费的,放一百个心,这事只会对你又好处,不会有坏处的。”

我只想说一句:

每年一到国考季,就有各种老师给我打电话,我全都微笑拒绝了。

一个都不报。

身为节俭达人,让我多花钱是不可能的!

身为打工人,我对他们的工作深恶痛绝,但对他们这些营销人倒很理解,毕竟大家都是打工仔,纯属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已。

先亮身份,21年一战上岸!行测申论均75+!

下班刷手机消磨消磨时间看到了这个问题,顺便谈我对现在的辅导班以及视频课的看法。

以下仅仅是个人看法哈,可能说的不够专业,如果有反对意见的,那就憋住~

首先我要说,公考培训班水很深。

培训班大致可以分为线上和线下,两者我都接触过,身边朋友也踩过不少坑。

首先是线下班。

说说我发小差点了3万块的事儿,大家听完一定要引以为戒。

他和他女朋友都是河南的,但他的老丈人就一个宝贝女儿,为了让女方父母放心,特意辞了高薪销售工作,回家考公。

说实话刚打算考公的时候他跟我说没咋当回事,毕竟也是个高材生,考个公务员还不是手到擒来,但当他拿到教材之后整个人都麻了。

看着他工作三年依然坚挺的发际线,在备考两个月往后移了一大片,最后还是他老婆心疼,说要不报个培训班。

后来就联系了几个培训班,还好他长了个心眼,听完公开课之后没有马上掏钱,而是问了几个问题,把课上讲的问题换个方式问,谁知道难住了自称笔试150+的辅导班老师,自此也就绝了去报线下班的念头。

说到这里,我想有不少朋友也认为,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对自己很重要,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一个培训班动辄上万块,实在没必要花这个冤枉钱,如果真想要那种紧张的氛围,可以去图书馆,自习室。

我了解的机构不多,所以说的有些以偏概全,虽然我相信确实有好老师,但是我依旧认为还是更多,大家如果真想报班,一定要仔细辨别。

要是大伙觉得我说的有那么点道理,就点个赞呗。嘻嘻。

我的本意不是让你们看见一个培训班、一个网络课就上去呸两口,也不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是想让大家别头脑发热,盲目的去报班,在我考公这一年来,也遇到过不少好的老师,在这里推荐给大家,纯推荐,不恰饭。

【行测】:潘铭国考课

推荐指数:五颗星

(不到400元),技巧很到位

它的行测技巧绝对是不二之选,水平可称上等,是行测拿高分必听的。

不过单从课程服务来说不如粉笔的好,没有班主任之类的督促你学习。但课程内容比粉笔的精炼很多,而且更注重技巧的实战性,相对来说会更适合公考这种只看结果的考试。

行测我是听完技巧就跟着老师做真题,掌握这些技巧之后,自己在课下做真题实践一下就没啥大问题了,像资料分析的截位直除法、比重法、最值法等,我练熟之后做题,基本上25分钟就能把资料模块的题做完,正确率也稳定在85%左右。

如果你答题偏慢,刷题速度也提升不上去,把潘铭课上的技巧学会就够了!我刚开始都没有时间写数量,最后能给数量空出近20mins的时间,行测这才能破75+~

【申论】:张小龙申论课

推荐指数:四颗星

(400多点),申论方法讲的不错

我愿称他为申论鬼才,不管逻辑多混乱,材料多冗杂,都能梳理清楚,这点鄙人承认,就算让我学我也学不会,是真的有天赋在里面的,是我见过的申论比较牛逼的。

剩下的一颗星扣在哪?不是扣在水平上,而是这个人容易口嗨,还会骂人,年轻小姑娘谨慎观看。

不过要我说我更喜欢张小龙的讲课方式,别的培训班老师恨不得拿你当衣食父母,而张小龙不是,更像是古代私塾的先生,是真的把你当学生看的,这点让我非常喜欢。在这里我建议听完潘铭的课之后再去听张小龙的,不然很容易被张老师那张破嘴劝退。

这两位大佬教的东西足够你上考场。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上才知道,不能完全听从别人的用户体验,我只能尽量做到公平公正。

------------------------------------------------------这里是分割线---------------------------------------------------

接下来说说备考要点吧,毕竟距离国考也没多少时间了,方法用对了,上岸才有机会嘛!

备考要点:

【行测】

1.常识判断

常识这部分的知识量很大,不可能通过短期的速背来解决,也不要相信网上的辅导培训机构的什么押题,基本都是人的。建议大家每天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看看热点时事,稍微做一些积累就行。

2.言语理解

个人认为言语理解因人而异,有些文科生基础好,类似做起选词填空、主旨大意等等会比一些基础差点的要好很多。所以对于基础差的朋友们一定要努力攻克这关。

言语理解近年来考试趋向于“多字数”模式,也就是给的材料字数很多,大家一定要适应这种模式,练习时候一定要先看选项问题再回过头看题目,而且要选择性看重点。

同时要养成看一遍就做题的习惯,考场上的时间真的很宝贵。

3.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和言语理解一样分数占比特别高,但是不同于言语理解的是,题目类型平常很少接触,所以花的时间要多于言语理解。

类似图形推理的规律可能在这么多年考试中都没有过,还有类比推理之类的,所以呢就要花多点的时间来进行系统的复习。

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听潘铭讲的各种规律,课后注重总结,因为判断推理注重的就是推理。

所以一定要把历年国考以及其他正题的考试题型的规律总结下来,好好准备,这块分数一定不会太低。

4.数量关系

这个模块是普遍很难拿高分的一块,原因是其中一些数量关系的题目确实和有技巧,相信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做起来都非常吃力。

但是吃力并不代表不能复习,一定要扎扎实实的打下基础,尤其一些省份会考数字推理,如果是会考数字推理的省份的朋友们,一定要攻克它,好好听潘铭讲的速算技巧和公式,因为听懂之后会发现数字推理真的非常简单。

5.资料分析

说实话,资料分析真的和数学天赋没有太多关系。因为资料分析不需要太多的分析甚至计算,就是掌握潘铭的速算技巧和那些公式,而且一般来说计算不会太复杂,一般都是2、3步就能出结果,不会要求你精确计算出小数点后多少位的。

所以对于这个科目大家一定要花集中地时间来掌握好各个公式,尤其要注意各个名词问法,问的是今年的数据还是隔年的数据还是明年的数据甚至是平均数据等等。

建议大家练习资料分析重点要养成先看问法,确定到底问的是什么内容再回过头找数据。

【申论】

申论题目的核心是给定资料,答案要点主要来源于材料,因此快速地阅读资料是成功作答的基本。

而在阅读给定材料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外,还要理解相关材料的含义,摸清出题者的意图,分析材料里面包含的深刻内涵,才能真正做到高效、实效、快速作答。

在阅读过程中对相关文字的认知仅仅是第一步,阅读的关键还在于理解。

这种所谓的理解是对材料内容的抽象理解,是全面、深刻的理性认识。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个对材料从形式到内容、从外表到内部、从部分到整体的悟意明理的过程,简单说三点吧。

1.理清给定材料的逻辑关系

这对于理解给定材料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果对材料组合的逻辑理解不清,无法掌握材料的总体框架,往往就无法全面理解材料的内容,无法掌握给定材料所包含的意义。

无论申论的给定资料多么复杂,总是围绕一定的社会现象或热点问题拼合而成的,所以它们之间必定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

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理清这种逻辑关系并对它们进行分类。

只有这样才能够分清层次,明确对象,正确分类,从而为进一步分析问题打下基础。

一般而言,应该利用第一遍阅读的机会,通过快速阅读全文掌握给定材料的总体框架和逻辑关系。

理清给定材料的逻辑关系的方法有三种:

一是可按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来梳理;

二是可按“现象—问题—危害—原因—已做的工作—未来对策”的逻辑来梳理;

三是可按对立的逻辑来梳理,如正面和负面、积极和消极、经验和教训等。

2.区分材料的主次关系

申论材料包含着十分庞杂的文字,给定材料中除重要材料和有用材料外,也包含着许多干扰阅读的次要材料或无用材料。

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把握给定材料,就必须区分材料的主次关系,区分哪些是重要材料和有用材料,哪些是次要材料和无用材料。

一般而言,必须首先弄清楚给定材料的主题,那些与主题及命题意图关系紧密的材料,是主要材料,是阅读的重点;

那些与主题及命题意图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材料,对其应作一般了解;那些与主题及命题意图没有关系的材料,是无用材料,阅读时一眼带过即可。

3.正确领会主题及出题意图

正确领会出题意图是确保申论答题高分的关键。

由于对材料中所透露的出题意图理解不清,把握不好,导致在答题中出现观点上偏差,可能会使其答卷大大失分。

领会出题意图方面一般有几个方法:

①认真阅读给定材料后面的题目及作答要求。

一般而言,题目及作答要求大致透露了出题者的意图,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其中所包含的含义,并从中猜测材料的主题及出题意图。

②认真阅读给定材料的语气及正反逻辑。

一般而言,材料里面所持的肯定语气表明出题者对某些个问题或做法持肯定看法;

而否定的语气或给定材料里所提出的负面材料较多,则表明出题者对于某个问题和做法的否定态度。

③认真阅读给定材料里面的经验与教训。

给定材料里面所给出的典型经验往往透露着出题者对于解决某些问题做法所持的赞成性意见;

而教训则往往透露着出题者对于解决某个问题做法所持的否定态度

今天就分享到这吧,愿各位小伙伴都能成功上岸。

说了这么多,希望可以得到你的一个赞哦~~~

163 评论

善美梅子

怎么说呢,我感觉是有用的,咱们考公务员不都是ABC分类考试的嘛,我知道有家机构的冲刺班就是ABC分类上课的,这样上课我感觉是很好的,有老师帮我们总结每类的知识点,我们只要跟着老师的步伐去学习总能进步一点的,如果是自己盲目的学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觉得是有用的,连云港德惠那边就有一个我说的这种冲刺班,我已经报名了,哥们,要不要介绍你一起去啊,说不定还能优惠些,嘿嘿。。。

326 评论

秋日偶语

毕竟现在很多考生都进行了培训。明显培训过的考生分数会高不少,上岸的几率也同样增加。如果你很想考上公务员,并且不想浪费光阴,建议报个培训班。 像我之前参加的至诚公考,是封闭式的学习,早上9点上到晚上9点,统一管理之下学习氛围非常好,大家就像高考一样全身心投入,自己也会被感染更加努力学习。老师上课有自己一套方法,让我们吸收和理解得很好,成绩也提得很快,基础班上完,行测65,刷题班上完基本可以稳定在70分,后来我也顺利上岸。在此也推荐给同是在公考奋战的兄弟,别想着自己学,太难了。成功考上更重要,不要省那么几千块的培训费,只要到单位上班,一年10万是有保障!别因小失大,盲目自信,浪费一年那都是青春还有收入更划不来。

111 评论

周大侠go

还是有用的,考公试题比较类型化,培训班一般有一些特别的做题方法,比如简化计算,但学费大多都比较贵。另外也别指望报班就能考上,它也只教你方法,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努力。

229 评论

雾夜狂奔

问题一:我想考公务员 报班有用吗? 2楼说的很客观。 亲身经历吧,选择大点的,要么中公,要么罚图。面授或者网校都可以。 还有啊,最好是选择你的单科。 他不是按照书给你讲,因为公务员没有指定教材的。 而是他自己的资料,比如说行测不是有常识,逻辑判断,图形推理,数据资料分析吗? 就以逻辑判断为例吧,他给你说的是解题技巧,说的很精,培训之后,遇到这样的题目,不说100个题目你全对,可以做到99个正确,这个不夸张。 所以还是有些用的。 至于面授嘛,那等你入围后,再去参加吧。 还发点经验给你吧。 多做试卷练习,一个是速度,一个是找感觉。 考试题目太多了,时间上都会感觉不够。建议考前一个月练练。 最后祝你考试顺利。 问题二:公务员考试报辅导班有用吗 2楼说的很客观。 亲身经历吧,选择大点的,要么中公,要么华图。面授或者网校都可以。 还有啊,最好是选择你的单科。 他不是按照书给你讲,因为公务员没有指定教材的。 而是他自己的资料,比如说行测不是有常识,逻辑判断,图形推理,数据资料分析吗? 就以逻辑判断为例吧,他给你说的是解题技巧,说的很精,培训之后,遇到这样的题目,不说100个题目你全对,可以做到99个正确,这个不夸张。 所以还是有些用的。 至于面授嘛,那等你入围后,再去参加吧。 还发点经验给你吧。 多做试卷练习,一个是速度,一个是找感觉。 考试题目太多了,时间上都会感觉不够。建议考前一个月练练。 最后祝你考试顺利。 问题三:考公务员,真的报培训班有用吗?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当然是有效果了,有人指点,胜过自己学习。 尤其是申论,特别建议考虑申论批改。 申论批改就是线上选择一套试卷,在线上做好后老师给详细的批改,指出来问题和不足,老师一对一给点评,一对一的指出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的建议。 还有多重增值服务,更多信息访问申论批改网站咨询吧!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问题四:公务员笔试报班有用吗?效果大还是小? 有用。只要认真跟班学习,效果还是大的。 问题五:我想准备考公务员,报培训班有必要吗? 报培训班,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有的考生自己学习的不错,就没有必要了。 但是如果自己报的岗位,竞争比较大,再加上自己复习的也不是很好,需要一个快速的提升方法。 就可以考虑报一个培训班。 希望能够帮助你,祝你考试成功,谢谢采纳。 问题六:请参加过公务员笔试班的帮忙回答下,报班有用吗 有用也不完全有用,但不参加肯定不行。有很多人的第一次本来就是体验,那么想到这一层,应该心情放松才是。 问题七:报公务员笔试网上培训班有用吗 觉 得 靠 谱 的 是 川 公 教 育 , 没 有 一 个 走 的 , 没 有 模 式 , 很 灵 活 , 根 据 每 个 人 特 点 指 导 。 问题八:公务员考试有必要报班么? 一、报不报班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定: 如果以往有考试和接受培训过的经验,对公考比较了解,自我学习和约束能力比较强,时间又不是很多,当然可以利用个人时间自己学习。 但如果时间充裕,经济允许,毕竟报班学习会比较系统和完善,学习效率会比较高,而且公考答题有一定的应试技巧在里面,经过系统学习后,个人答题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过关率也会相对高一些。 二、公务员考试三轮复习法: 基础学习]第一轮复习先做几套真题,通过做真题的过程中,掌握公务员考试的命题思路、题型特点及解题方法,一方面对公务员考试的内容、题型、题量有一个更加直观具体的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考试检验自己的水平。 提高学习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对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深刻理解,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升实战能力。 冲刺学习 第三轮复习考生要以做大量真题为主,进行查漏补缺的工作。实战阶段考生应把每一次模拟当成真正的考验,严格按照公务员考试规定的时间做题。 问题九:考公务员有必要报班吗? 行测没必要,基本看教材注意下答题技巧,然后做几套真题,只要平时基础好点的70来分还是比较容易的,80以上就要靠运气了。申论我觉得报班意义也不大,无非猜个题而功。其实每年的热点也就那么10来个,你每个都多熟悉下搜集点资料,然后多看例文多写,也就是那么回事。 问题十:公务员笔试报班有用吗? 建议目前暂时不要报班,等自己复习一遍了,全面了解了再报班,到时候听起来就轻松了

163 评论

相关问答

  • 报名培训公务员考试合适吗

    考公其实可以考虑报班,因为可能个人对如果要了解考公并进行复习的话,需要从一大堆数据中筛选,而报班的话,其实就可以将这个程序简单化。

    windy幸福快降临 8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培训几月份合适考试

    国考一般在10月份左右报名,省考的话每个省不一样的,看当年各个省的具体情况定

    Hello糖咖啡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多久报名合适呢考试

    公务员考试一般在每年的4月份开始报名,考试时间一般在每年的7月份进行。

    I小蘑菇I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几号报名合适呀考试

    国考考录专题网于2022年9月30日发布2023国考报名、笔试时间预告,据此知:2023年度国考公务员考试报名于2022年10月25日开始,笔试时间是12月3日

    小小mini罗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公务员考试报名多久合适

    你好,领学网为你解答:一般为5到6天,最好的话应该是岗位报名人数统计出来一两天后开始报名,这样可以参考一下什么岗位热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岗位。希望帮到你!

    不想吃成胖嘟嘟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