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4

silvia147852
首页 > 化工工程师 > 上海石油化工总工程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密果儿Fiona

已采纳

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又称首席工程师。在产品项目制运作的组织机构中是一种行政职务,在职能部门制运作的组织机构中是一种专业技术职务,在技术上总工程师必须具备工程系列的专业技术职称,属于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或“中石化”,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

335 评论

喜欢运动的男孩

袁晴棠,女,1938年生,南召县人,中国石油化工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6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现任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致力于乙烯裂解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世纪60年代在原化工部第一设计院从事化学工程工作,主要是为设计工作提供可靠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基础数据。研究固定床反应器的设计计算方法。在此期间,开发出用反应动力学数据通过反应器数学模型计算合成氨反应器的计算方法,并借助计算机进行反应器计算。该计算方法发表在《化工技术资料·化工设计分册》1966年第3号上。20世纪70年代开始参与乙烯装置的设计工作。1970~1972年参与完成燕山年产12万吨轻油裂解装置的设计,担任设计代表组长,带领各专业设计人员完成了全套施工图修改设计。1973~1976年参与我国第一套年产30万吨乙烯装置(燕山)的建设。作为工程设计总负责人和设计代表组长,根据燕山的建设条件,按照国内生产的实际要求,完成了国内分工的全部设计工作;组织各专业设计人员参加乙烯装置的施工安装,完成装置施工过程中的配合工作;参与装置的投料试车、考核标定,并完成全套工程设计总结。1975年主持完成了30万吨乙烯装置的扩大设计。这种设计采用工艺计算攻关所开发出的计算方法,结合国内原料情况,进行了多种方案的计算,使装置对不同原料具有一定的适应性,通过了化工部组织的设计审查,并组织开发裂解炉、复杂塔的计算方法和流程模拟程序,完成了年产30万吨乙烯装置的复用设计。?1983年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成立,1984年开始组织北京石化工程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上海医药工业设计院和兰州化工机械研究院等单位的技术人员研究新型裂解炉的技术方案,包括炉管构型、急冷方式等等。根据开发单位的具体情况,决定开发南、北两种新型裂解炉(后来命名为SH—I和CBL—I)。通过深入的方案研究和试验工作,确定了SH—I和CBL—I两种新型裂解炉的整体技术方案。在石化总公司领导的支持下,组织科研、设计、设备制造、建设单位开展技术攻关,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分别在高桥石化公司和辽阳化纤公司建成了年产1万吨的SH—I和2万吨的CBL—I两种工业试验炉,各项指标均达到同期引进的裂解炉水平。两种新型裂解炉的开发获得了成功,通过了鉴定,均获得中国专利,并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在两种新型炉开发成功并通过鉴定后,更艰苦的工作是在工业上的推广应用。在石化总公司领导的支持下,经过艰苦努力,分别在齐鲁石化公司和吉化公司建成了年产万吨和3万吨的CBL—I型工业炉。吉化3万吨CBL—I型炉投料一次成功,技术经济指标与同期引进的裂解炉相当,投资约节省40%。齐鲁万吨CBL—I型炉在投产初期遇到对一种劣质的裂解原料不适应等问题。通过攻关,解决了一系列难题,现已成为生产的主力炉之一。在CBL—I型炉向工业转化和推广的同时,又不失时机地组织研究设计人员在总结I型炉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CBL—Ⅱ型炉的技术开发工作,并于1995年和1996年相继在辽阳化纤公司和抚顺石化公司建设成功两台年产4万吨的CBL—Ⅱ型炉。辽化CBL—Ⅱ型炉已通过鉴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组织制订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石化总公司“十条龙”重大科技攻关和科研开发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89 评论

Shiro白小白

去年下半年开始,得益于“煤改气”工程对天然气管网的建设需求,市场上的“黑料”变得了紧俏起来。受此利好,上海石化牌号为YGH041T的高密度聚乙烯黑色管道料(简称“黑料”)成为市场紧俏品。

高品质赢得用户信赖

国内的“黑料”市场,向来被北欧化工的“黑料”所占据。为什么上海石化的“黑料”在这一市场中求得生存?

上海石化塑料部总工程师周浩一语中的:上海石化“黑料”质量过关。据测试,以该公司原料生产的管道不仅强度高,而且可保证埋地5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

浙江中财管业是上海石化“黑料”的主要用户,他们对产品性能作出了评价,认为该产品在加工性能方面,具有难得的、非常稳定的优异特性。

上海石化有一套专门生产高密度聚乙烯的装置——4号聚乙烯装置,该装置引进的就是北欧化工“双峰”工艺,该工艺赋予了装置与生俱来的可生产高性能HDPE管材料的能力。

4号聚乙烯装置于2002年建成投产后,塑料部就组织精干力量,吃透全部的工艺技术,并于次年开始主攻“黑料”的生产。

据了解,当时,国内引进北欧化工技术的聚乙烯装置有好几套,大家都曾把目光盯住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黑料”。但是,“黑料”不仅仅是在高密度聚乙烯中加入炭黑母料这么简单。由于国内“黑料”生产技术刚刚起步,“黑料”市场又基本被进口产品所垄断,因此,过了几年,除了上海石化继续坚持外,其他企业基本都半途而废。

因为坚守,上海石化在产品高品质上下功夫,于2015年通过国际权威PE100+行业认证,成为国内首家PE100+协会成员。取得了这张国际通行证,也意味着打破了坚固的市场壁垒。

做好开拓市场大文章

从上海石化“黑料”诞生以来,上海石化从高层领导到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就走上了一条南闯北的推荐之路、开拓之路。至今,已经拥有了浙江中财管业等10多家重点用户。

据业内人士介绍,随着“煤改气”工程建设的推进,国内“黑料”市场已经出现缺口。

有数据显示,2017年,北欧化工“黑料”在中国市场的投放量为50万吨,而国内市场的需求量约为80万~100万吨。

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大力推进“煤改气”工程,燃气管道生产量猛增,国内“黑料”市场供不应求,加上国外原料供货周期长等原因,许多燃气管道生产商把目光转向了上海石化。

为此,该公司在生产运行安全可控的前提下,于去年7月份开始满负荷生产,当月“黑料”产量达万吨,去年全年,“黑料”销售量首次达到7万吨。

今年,“黑料”需求呈现“开门红”,1月份,产量达到了万吨。2月份的春节长假7天,就为市场提供了6000吨产品。据预测,今年全年“黑料”产量将突破10万吨,达到11万吨。

从主观上看,“黑料”市场存在缺口,用户就会主动上门。但客观事实是,“黑料”市场仍需花大力气主动去开拓。

为什么要主动去开拓,这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因素。

据上海石化的几家“黑料”重点用户,因为燃气管道有着十分重要的安全特性,决定了“黑料”质量安全的绝对性。为此,一些燃气管道公司的观点十分明确,“一定要用北欧化工的‘黑料’!”

管道公司的“墨守陈规”,说明他们对国产“黑料”还了解不深,这就必须加大推荐力度,“酒香还需勤吆喝”。

推动国产新材料进步

上海石化YGH041系列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燃气管道和给水管道的加工。今年上半年,这一系列产品又有了新一代升级产品——YGH041TRC。

据了解,以前,铺设管道,往往开挖路面。但现在,采用直接地下顶管的方式越来越多。如此,地底下的石块、沙砾都会摩擦管线表面。要想让管线在投用后,依然保持良好的安全性能,就要求管线具备非常优异的“耐慢速裂纹开裂”性能,而YGH041TRC 中“RC”,表明了这种新产品和现有产品在这一指标上拉开了明显差距。

据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测试室主任华晔介绍,在欧洲,这种能够适应路面非开挖施工的管材,应用已经十分普遍,产品的综合性能,也较目前国内常用的产品更为均衡,代表了管件管材未来的发展趋势。

华晔介绍,这种新产品投用,将对国产管材原料的进步,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在质量上严格把关,在市场上奋力开拓,在新产品上刻苦攻关,上海石化“黑料”,将大有可为。

333 评论

相关问答

  • 比利时海上石化工程师

    林则徐虎门销烟 戚继光抗击倭寇 文天祥抗元 岳飞抗金 郑成功收复台湾 屈原忠君爱国 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 杨靖宇、赵一曼抗日

    muxiu木秀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上海九元石油化工程师强

    我知道。主要是因为虽然说他们在地下采了大量的石油,但是这个石油的数量以及地表层都是非常坚固的,而且不是随意就能坍塌的。

    哟西小得瑟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石油化工厂总工程师

    袁晴棠,女,1938年生,南召县人,中国石油化工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6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现任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化工学会

    女王大人过司考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石油化工工程师年终总结

    没有,自己根据实际情况来写吧,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何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绩,最后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工作总结就是让上级知道你

    紫色的花瓶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海上石化工程师

    石油工程师海上作业的时候需要出海。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石油工程师的工作是石油勘探、石油开采、石油运输和石油提炼,计划和监督钻井作业,评价和管理石油和天然气

    Nuannuan暖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