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09

雪野在宁
首页 > 化工工程师 > 绿化工程师阅读答案六年级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13820421534茜

已采纳

1234567890-0000000008754321=????????????????????????????-??????????????????????????

189 评论

chaorenxiaoling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卷(二)班别 姓名 评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一、 看拼音,写汉字。(7分)wū rǔ kuí tǎn tè bù ān( ) ( )梧 ( )qín jiàn mì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 静( ) ( )二、 把句子中的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2分)1、月光正照在她那甜静的脸上,照着她挣得大大的眼睛。( )( )2、尤其是每年讯期,大瀑布的气势更是洪伟壮观。( )( )三、 补充词语,并选其中一个写一句话。(6分)( )( )盘旋 津津( )( ) ( )然大( ) 不( )一格( )不安( ) ( )( )起伏 自( )自( )( )目圆( )和( )可( ) ( )( )不绝 四、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把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1、居:①住 ②住的地方 ③在某种位置安居乐业( ) 故居( )2、荡:①清除 ②摇动 ③洗 ④不受约束 荡舟( ) 倾家荡产( )五、 把句子补充完整,并积累一句类似的写下来。(5分)1、 ,俯首甘为孺子牛。2、珍惜自然资源, 。3、诚者, ;诚之者, 。4、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 。 六、 判断对错,认为对的在括号里打 “√”,错的打“×”。(2分)1、《天上的街市》是俄国诗人叶赛宁写的一首现代诗。(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七、 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4分)1、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 。”2、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 。”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一、 阅读《唯一的听众》片段,回答问题。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感到大吃一惊。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大,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常常( ) 唯一( ) 慈祥( )2、 作者说:“很快就发觉自己变了”,我的变化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说明 。(1分)“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使妹妹大吃一惊,妹妹大吃一惊是因为 3、 为什么作者“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呢?(3分) 4、 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由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拉琴。”从她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你读出了什么?(3分)5、用“ ”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处,简要谈谈你的体会。(2分)4、 如果你是“我”,当你知道真相后,你会对老人说些什么?(2分)二、阅读下面短文后,回答问题。(15分)吃芒果那还是去年夏天,大姨去海南岛旅游,回来时给我们带来几个芒果。这芒果黄中透绿,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我拿起一个,在水龙头下冲了冲就要吃。妈妈赶忙拦着我,“芒果的皮可不能吃。来,妈妈把果皮剥了你再吃!”皮剥掉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啊,真好吃!香甜的果汁顺着我的嘴角往下流。妈妈笑眯眯地看着我贪婪的吃相,像是欣赏一幅动人的图画。“慢点吃,别噎着,吃完还有哪!”“妈妈,您怎么不吃呀!”她拿出毛巾一边替我擦着果汁,一边说:“我吃不惯芒果的味你爱吃就多吃点。” 吃完芒果,我走进里屋去做作业。刚拿起笔,我发现手上还有粘粘的果汁没洗干净,便向厨房走去。当我走到厨房门口,眼前的景象使我吃了一惊,只见妈妈正拿着我刚才没吃干净的芒果核,津津有味地啃着核上剩下的一丝丝芒果肉,她吃得是那么香甜。啊!原来妈妈每次说“不爱吃”“吃不惯”的时候,我却从来没有多想一想……我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眼前浮现出妈妈那整天忙碌的身影:早晨,为了能让我吃得好些、多些,妈妈总是很早起床,挑我爱吃的做;家里买菜、洗衣、做饭都离不了她。无论什么事情总是先想着我,从来不为自己想。可我呢?我真恨自己……妈妈转身看见了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我大步走进厨房,拿起一个最大的芒果,郑重地送到妈妈手上,硬咽着说:“妈妈,这个芒果您吃吧!”1、写“我”吃芒果的心情急切的成语是( ),跟它意思相反的成语是( );形容妈妈觉得芒果非常好吃的成语是( ),跟它意思相反的成语是( )。 2、“眼前的景象”指 3、我认为妈妈每次说“吃不惯”“不爱吃”的目的是 4、从什么地方看出“妈妈无论什么事情总是先想着我,从来不为自己想”呢?5、“我真恨自己”是因为 6、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2分)你最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什么?(2分) 感受: 我想对妈妈说: 第三部分:习作(40分)一、 小练笔。(5分)昨天下午放学后,我在回家的路上,看见里两个低年级的小同学把垃圾倒在学校外面街道人行道旁的排水沟里。请你根据对保护环境的认识,把我想对他们说的话写出来。二、 习作。(35分)热爱工作,热爱学习,也就是热爱祖国的一种表现。在你的周围,谁最热爱工作,谁最热爱学习呢?请你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例写下来,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用词恰当,书写工整,题目自拟。(命题:袁秀芬、袁肖红、卢耿红)

99 评论

520美食吃货

你有么我也要

311 评论

吃货阿呀

下面是我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北师大版附答案),欢迎浏览。

一、看拼音,写字词。(11分)

1.长江bō tāo()nù hǒu(),dàng dí()着尘埃,一路以páng bó()的气势奔流而去,展现了中华民族péng bó()的生命力。

ù bù()从dǒu qiào()的山崖上跌落而下,wǎn()如一匹sù jǐn()挂在mò()绿色的山间,又像一座珍珠做的píng fēng()。

二、词语天地。(9分)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2分)

(1)西施病心而颦其里颦:

(2)胁息然后带胁息:

(3)羌笛何须怨杨柳何须:

(4)浪淘风簸自天涯浪淘风簸:

2.根据要求写词语。

形容担心、害怕的四字词语 、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

形容思考的四字词语 、

3.给下面的词语连线,将它们恰当地搭配起来。(4分)

陈设汹涌 忐忑不安地说

工作简单 小心翼翼地走

海浪荡漾 怒气冲冲地想

波光劳苦 坚定不移地搬

三、句段长廊。(13分)

1.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和其他句子不一样的是()。

(2分)

A.你像高山之巅出现的晨曦,照亮了昏暗的大地

B.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C.壶口两岸高山绝壁,奔涌而来的河水急速收窄,从断层飞流直下30余米,有如巨壶倾注,激起震耳欲聋的翻滚波涛

D.如果说向她飞来的球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那么,从她手里飞走的球已经变成一缕袅袅青烟

2.句子小魔术。(4分)

(1)仿写句子。(2分)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

(2)请你写出下面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 (2分)

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

3.根据情境填上合适的名言、诗句。(3分)

(1)周总理的一生都在为国为民而操劳,诸葛亮的“,”这句名言可以说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2)契诃夫的“”这句名言教育我们:不仅要做一个外表美丽的人,还要做一个心灵美的人。

(3)站在黄河壶口瀑布脚下,我不由得吟诵起李白的“,”这句诗。

4.在这半个学期所学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周总理、桑娜夫妇、看林人、孙晋芳这些人,请你仿照下面这段话的写法,从中选一个人写一句话赞美他(她)。(4分)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四、课文回顾。(10分)

1.通过这半个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的周总理,的桑娜夫妇,的杨震,的孙晋芳;我们还欣赏了的长江,的黄河;在学习中,我还明白了不少道理,《丑石》告诉我们: ;《学弈》让我们懂得

了:。(4分)

2.语句理解。(6分)

(1)“……把它那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从山上下来。”

①把句子填完整。

②这句话把“”比作“瀑布”和“”,写出了月光的特点。

③我觉得月光还像,还像。

(2)如果把中国女排姑娘们比为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那么,孙晋芳就是一条闪闪发光的金线,把颗颗珍珠串联在一起,中国女排才成为闪耀着奇光异彩的战斗集体。

①“闪闪发光的金线”指的是;“一颗颗珍珠”指的是。

②这句话赞美了孙晋芳。

五、口语交际。(5分)

新华网江西频道5月9日电,江西峡江县水边镇湖洲村83岁的邹()连英老人算是一个“千万富翁”了,她18年间造林6500多亩,种下800多万棵树,林木资产价值达1200万元。然而老人却守着屋后的青山,清贫度日,舍()不得砍掉一棵树。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1分)

2.体会数字的含义。(2分)

“83岁”说明,“18年”说明。从“6500多亩”“800多万棵”我体会到了。

3.我想对文中这位植树的老人说:“ 。”(2分)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2分)

(一)做一个最好的你(节选)

()不能成为大道,那()当一条小路;如果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做一颗星星。做河里一条最活泼的小鱼,做林中一棵最挺直的小树,做草地上一朵朝气蓬勃的小花,做天空中一只展翅飞翔的`小鸟……决定成败的()你尺寸的大小,()要做一个最好的你!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的修辞手法。(1分)

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

3.“小鱼”“”“小花”和“”这四种事物描绘出了各色人生的美丽,告诉我们,只要 就

是“最好的”。(2分)

4.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3分)

(二)美哉!西湖水

西湖之水是很绿的,也许是周围环绕着层层叠叠的苍翠欲滴的树木的缘故吧,使得这水那么绿,使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仿佛春姑娘就住在湖底,摇动的水草呈现出翠绿颜色,闪亮闪亮的,太阳光一照,便活跃起来了,像一群舞者穿着闪亮的裙子在跳舞,舞姿那样整齐,那样优美,令人沉醉。

西湖之水是很静的,像一面光滑的大镜子,静静地照耀着,点点微风吹过,泛起一层层微波,很快便倏地一下又不见了,让人猜不着,看不透,不知不觉中,湖水又恢复了平静,几条小鱼游过来,轻轻地,柔柔地,让人感觉不到它在游动,这种意境,清静幽深,能让人忘掉一切烦恼,尽情在大自然母亲的怀抱里撒娇,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自由自在地去翱翔……

西湖之水令人心醉,它的绿,它的静将你紧紧包围,让你忘记现在,忘记世俗,忘记烦恼,回到纯朴,回到自然,你会发现,自然的魅力是多么伟大,它又将你从喧嚣中拉回,离开城市那片狭小的区域,感受自然的广阔与清丽,感受那纯粹的美,没有人不被它的美丽所折服,它是最圣洁的象征!

西湖之水,绿如碧玉,让人忘记烦恼、痛苦;

西湖之水,静如明镜,让人忘记世俗、悲哀。

感谢大自然赐予人类美景,这一潭水,不正是大自然巧夺天工的杰作吗?这一潭水,不正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馈赠吗?

1.短文中的“苍翠欲滴”是形容“绿”的词语,请你再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2分)

2.把最后一个自然段换一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2分)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6分)

(1)西湖水的特点是 、 。(2分)

(2)短文中的“闪亮的裙子”指的是,“大镜子”指的是。(2分)

(3)短文中采用对仗手法的句子是“,,

;,,。”(2分)

4.你知道哪些描写西湖的诗句?写一句。 (2分)

,。

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2分)

A.“碧玉”写出了西湖之水的“绿”,“明镜”写出了西湖之水的“静”

B.文章主要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西湖水的特点

C.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七、习作百花园。(30分)

请根据所提供的开头,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围绕“亲情”这一主题,把这段话续写下去。

窗外,一轮明月爬上树梢,柔和的月色轻轻地洒落下来。我做完了作业,随手翻开我的相册。你看,这张是妈妈教我蹒跚学步,那张是爸爸背着我爬山,还有……突然,我紧紧地盯着一张照片,眼前浮现出一段往事……

期中检测卷参考答案

一、1.波涛怒吼荡涤磅礴蓬勃

2.瀑布陡峭宛素锦墨屏风

二、1.(1)皱眉。(2)屏住呼吸。(3)何必要。 (4)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形容风大浪大。

2.忐忑不安心惊肉跳亡羊补牢买椟还珠深思熟虑左思右想3.陈设简单工作劳苦海浪汹涌波光荡漾忐忑不安地想小心翼翼地搬怒气冲冲地走坚定不移地说

三、.(1)不屈的身影塑造了中华儿女顽强的品质(2)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也就无法打鱼了。3.(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面容、衣裳、心灵、思想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4.桑娜夫妇:在他们的心中,别人为重,自己为轻,热心为重,艰苦为轻。他们如阳光,温暖孤儿的心灵;他们如春风,扫去人们心灵的污垢。

四、1.鞠躬尽瘁勤劳善良清正廉洁胸怀宽广波澜壮阔波涛怒吼看人或事物,不能光看外表,而要看其有没有价值,看是否具有内在美做事应该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2.(1)①清冽一匹匹素锦挂②月光素锦柔和③白色的青纱从天上倒下的牛奶(2)①孙晋芳中国女排姑娘们 ②在球队中的灵魂作用

五、ōushě2.邹连英老人年龄非常大邹连英老人植树的时间非常长邹连英老人植树造林的面积之大 3.您真是太伟大了,只身绿化山林,还坚持了这么多年,真令人敬佩

六、(一)1.如果……就……不是……而是……

3.小树小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4.人应该对自己充满自信,做一个最好的自己,用勤奋去创造美好的人生。比如,参加比赛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然后努力练习,这样就能取得好成绩。(二)1.一碧千里翠色 欲流2.感谢大自然赐予人类美景,这一潭水,正是大自然巧夺天工的杰作。这一潭水,正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馈赠。3.(1)绿 静(2)光亮的水波平静的湖面(3)西湖之水绿如碧玉让人忘记烦恼、痛苦西湖之水静如明镜让人忘记世俗、悲哀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七、略

168 评论

李斯的雨

工程应用题的练习。1、填空。修一条路,甲队3天修了14 ,乙队5天修了13 。①甲队每天修这条公路的( )( ) ,5天修了这条路的( )( ) 。②乙队每天修了这条公路的( )( ) ,4天修了这条路的( )( ) 。③两队合修,( )天修完这条路。2、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5天完成。①甲队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 ) ,乙队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 ) 。②甲、乙两队合做,每天完成这项工程( )( ) 。③甲、乙合做,( )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④甲、乙合做4天后,还剩下全工程的( )( ) 。3①一件工作,甲独做要12小时完成,乙独做要10小时完成,甲、乙合作多少小时完成?②一批布料,做上衣可以做20件,如果做裤子可以做30条,这批布料可以做多少套衣服?4、一份材料,甲单独打完要3小时,乙单独打完要5小时,甲、乙两人合打多少小时能打完这份材料的一半?5、打扫多功能教师,甲组同学13 小时可以打扫完,乙组同学14 小时可以打扫完,如果甲、乙合做,多少小时能打扫完整个教室?6生产一批玩具,甲组要4天完成,乙组要6天完成,两组合做几天能完成这批玩具的56 ?7、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5小时,乙队单独做要6小时。甲队先做了3小时,然后由乙队去做,还要几小时才能完成?8、一项工程,甲队独做15天完成,已知甲队3天的工作等于乙队两天的工作量,两队合做几天完成?1.小明看一本书,原计划每天看35页,32天看完。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看5页,实际用多少天看完? 2.修一条路,原计划每天修千米,70天可以修完。实际每天修的米数是计划的倍。实际用多少天完成? 3.绿化队植树,计划8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植树240棵,7天就完成了全部的植树任务。实际比计划每天多植树多少棵? 4.某街道居委会慰问军烈属,给他们送去红糖和白糖。每到一户送去2袋红糖和5袋白糖,送到最后一户时,红糖正好送完,还剩下10袋白糖。已知带去的白糖的袋数是红糖袋数的3倍,那么带去的红糖、白糖各多少袋? 5.服装厂要加工一批服装。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同时加工60天正好完成。已知第一车间加工的服装占服装总数的45%,第二车间每天加工132件。第一车间每天加工多少件? 6.洗衣机厂计划生产一批洗衣机。结果9天恰好完成了计划的%。照这样计算,完成计划还要多少天? 7.有一堆煤可以烧120天。由于改进烧煤技术,每天节约用煤吨,结果这堆煤烧了150天。这堆煤共有多少吨?牵走7头黄牛放在水牛群之中,那么这三群牛的头数正好相等。问奶牛有多少头? 9.甲乙两个车间加工一批同样的零件。如果甲车间先加工35个,然后乙 先加工1天,然后乙车间再开始加工,经过5天后两车间加工的零件数相等。那么乙车间一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10.修路队原计划用240天修好一条长 91200米的公路。实际每天比计12.有100千克青草,含水量为66%,晾晒后含水量降到15%。这些青草晾晒后重多少千克? 13.将一个正方形的一边减少1/5,另一边增加 4米,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与原来正方形面积相等。那么正方形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14.某车间加工甲、乙两种零件。已加工好的零件中甲种零件占30%,后来又加工好了24个乙种零件,这时甲种零件占25%。那么现在已加工好两种零件共多少个? 15.甲、乙、丙三人共生产零件1760个。如果甲少生产2/9,乙多生产80个,那么甲、乙、丙三人生产零件的个数相等。甲、乙、丙三人各生产了多少个? 16.小明今年的年龄是他爸爸年龄的1/6,15年后他的年龄是他爸爸年龄的4/9。小明和他爸爸今年各多少岁? 17.某校有学生314人,其中男生人数的2/3比女生人数的4/5少40人。这个学校男生、女生各多少人? 18.甲、乙两班人数相等,各有一些同学参加了数学小组。甲班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恰好是乙班没参加数学小组人数的1/3;乙班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恰好是甲班没参加数学小组人数的1/4。那么甲班没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是乙班没参加数学小组人数的几分之几? 19.容器里放着某种浓度的酒精溶液若干升,加 1升水后纯酒精含量为25%;再加1升纯酒精,容器里纯酒精含量为40%。那么原来容器里的酒精溶液共几升?浓度为百分之几? 20.甲、乙、丙三人合抄一份稿件,1小时可以完成。如果甲、乙二人合抄,要80分钟完成;如果乙、丙二人合抄,要100分钟完成。如果这份稿件由乙一人独抄,要几小时完成? 21.一件工程,甲独做,20天可以完成;乙独做,30天可以完成。现在两人合做,中间甲休息了3天,乙休息了若干天,结果经过16天才完成。问乙休息了几天? 22.注满一池水,只打开甲管,要8小时;只打开乙管,要12小时;只打开丙管,要15小时。今开始只打开甲、乙两管,中途关掉甲、乙两管,然后打开丙管,前后共用了10小时才注满一池水。那么打开丙管注水几小时? 23.某工程队承建一项工程,要用12天完成。如果只让其中的甲、乙两个小队交换一下工作内容,那么全工程就要推迟3天完成;如果让其中甲、乙两个小队交换一下工作内容的同时,也让丙、丁两个小队交换工作内容,仍然可以按期完成全工程。如果只让丙、丁两个小队交换工作内容,那么可以使全工程提前几天完成? 24.甲、乙两队合干一项工程,甲队先独干了6天后,乙队参加和甲队一起干,又过了4天完成了全工程的1/3。又过了10天正好完成了全工程的3/4。因甲队另有任务调出,乙队继续工作,直到完成全工程。从开始到完工用了多少天? 25.甲、乙二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各自去B、A两地,二人速度比为7∶6。二人相遇后继续向前行进,这时乙的速度比原来速度每小时增加 来的速度。 26.平日A、B两车分别从甲城、乙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6小时相遇。某日A车途中发生故障,修理占去了小时,结果经过小时两车才相遇。那么这一天A车从甲城出发到乙城用了多少小时? 27.某市104路电车起点站和终点站都按一定的间隔时间发一辆电车,并且匀速行驶。张华骑车沿104路电车线以均匀速度行驶,每隔12分钟有一辆电车从后面超过他,每隔4分钟有辆电车迎面开来。那么104路电车起点站和终点站每隔多少分钟发一辆车? 28.甲、乙二人步行的速度比为11∶7。二人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如果二人同向而行,几小时后甲追上乙? 名学生要到离学校30千米的郊外劳动。学校只有一辆汽车能乘坐15人,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学生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为使他们尽早到达劳动地点,他们最少要用几小时才能全部到达? 30.甲、乙两班学生同时从学校出发去少年宫。甲班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乙班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学校有一辆汽车恰好可以坐一个班的学生,汽车每小时行30千米。为了使两班学生尽早到达少年宫,甲、乙两班步行路程比应该是几比几? 3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度提高20%,那么可以比原定时间提早1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2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25%,那么可以比原定时间提早40分钟到达。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32.从甲市到乙市有一条公路,它分成三段,其中第一段长是第三段长的2倍。在第一段路上,汽车的速度都是每小时40千米;在第二段路上,汽车的速度都是每小时90千米;在第三段路上,汽车的速度都是每小时50千米。现有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市出发相向而行,1小时20分后在第二段路的1/3(从甲市到乙市方向的1/3)处相遇。那么甲、乙两市相距多少千米? 33.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甲车按原定速度行了全程的2/3后,车速提高了1倍,结果比原计划时间提前2小时到达B地;乙车按每小时30千米的原定速度行了全程的1/4后,车速提高了1倍,结果两车同时到达B地。那么甲原定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4.甲、乙两城之间有长途汽车以固定速度行驶。如果车速比原定速度每小时快6千米,那么就可以早到20分钟。如果车速比原定速度每小时慢5千米,那么就要迟到24分钟。问甲、乙两城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35.甲、乙、丙三人进行自行车比赛,结果甲比乙早24分钟、乙比丙早6分钟到达终点。又知道甲速度比乙速度每小时快5千米,乙速度比丙速度每小时快1千米。甲、乙、丙三人比赛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girl could hardly understand what he said, ______ __________?(反意问句) many sheep are there in Australia. ?(宾语从句) She asked 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 in Australia. 3. They have sold out the light green dresses.(被动句) The light green dresses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out. 4. He got too angry to speak. (同义句) He got _______angry ______he ________speak 5. Tom may be on the team ,or Jack may .(简单句) _________Tom _______Jack may be on the team. 6. She didn’t reach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Her brother didn’t reach it ,either.(合并成简单句) 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her brother reached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7. The sweater costs 200 yuan .(划线提问)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the sweater __________? 8. Think hard ,and you’ll have an idea. _________ __________think hard ,you’ll have an idea.二、完成句子。 1.美国和澳大利亚都是说英语的国家。 ________America _________Australia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2.我们俩都不知道他的电话号码。 _______of us______his telephone number. 3.尽管医生已经劝了他戒烟,他仍然和以前抽得一样多。 _______the doctor has told him to ________ ________, he still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before. 4.艾尔斯山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 Ayers Rock lies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Australia. 5.那天早晨我们在太阳出来之前就起床了。 We ______ ________early in the morning before the sun ________. 6.山顶上有多少人?一个也没有。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are there _______ ______ ______the rock? 7.她想要与汤姆谈谈有关他在校学习的事。 She feels_______ _______ a talk with him_______ his study at school. 8.就在那时他似乎听到窗外有奇怪的声音。 At that moment he_______ _______ _______ a strange voice _______ the window. 9.他请求我呆在那儿直到他回来。 He asked me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he came back. 10.会议还有多久会结束? How _______ will the meeting _______ _______ ? 11.一个人一辈子干好事是不容易的。 It’s not easy _______ one to do good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12.汤姆的母亲决定让他们停学几天。 Tom’s mother_______ _______ _______ him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for a few days. 13.万事开头难 _______ _______ a hard _______ . 14.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_______ is difficult if you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it. 答案: 一、 she 2. how many sheep there were 3. have been sold 4. so, that, couldn’t 5. Either ,or 6. Neither she nor 7. How much does, cost 8. If you二、 ,and ,are Enghlish-speaking countries 2. Neither, knows 3. Though ,stop smoking ,smokes, as much as the southeast of 5. got up, rose 6. How many people, on top of, None at all 7. like having, about 8. seemed to hear, outside 9. to stay there until 10. soon, be over 11. for, all one’s life 12. decided to keep, away from school 13. Everything has, beginning 14. Nothing, put your heart into.

176 评论

头头的奋斗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未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九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潮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地说:“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说完就搁下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打来的,声音有点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到寒潮,你加了衣服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乘虚而入,他还来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tì)。 老母亲急了 已经感冒了不是 怎么这么不听话 从小就不爱加衣服 絮絮叨叨的 从他七岁时的 劣迹 一直说起 他赶紧截住 妈 你那边天气怎么样呢 老人回答道 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十的老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然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懵(mēng)。 1、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文中的主要人物。(9分) 时间: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 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 2、用文中的词语填空。(9分) ①老王对儿子的关爱、老母亲对老王的关爱,同样表现为他们说话时的_________________。 ②对于父亲的叮嘱,儿子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对老母亲的叮嘱,老王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的意思。(12分) 牵挂: 不由自主: 乘虚而入: 4、老王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愣住了”?(6分)___________________ 5、给本文加个题目。(5分)《 》 6、给第4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19分) 7、老王对儿子和对老母的不同态度,主要是通过_ ___写法来表现的(4分) 8、把你在阅读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写下来。(10分) 上 学 路 上 早上,寒冷的北风裹着雨点“噼噼啪啪”地打在窗玻璃上。我穿好了雨衣正要出门去,爷爷拿过一把雨伞,硬要送我一起去学校。 走着走着,一条小河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原来,汇聚到河里的水,把河道都挤满了。 我望着那急流的河水,呆愣了好一会儿,正要弯腰脱鞋,准备趟水,却见爷爷早已将鞋脱下,高高地卷起裤腿,抬脚就踏入了冰凉的河里。 “趴在我背上。”爷爷用那慈祥、疼爱的目光看着我,亲切地对我说。 啊!我再一次愣住了。我已经长大了,个头也快赶上您了,您一个年过半百的老翁,却要背我过河?这刺骨的河水啊!您老人家硬要来送我,已使十分内疚,现在,又要背我过河,这怎么可以呢? 我看了一眼爷爷那微驼的背,那被岁月染白的银发,心里涌起了一股暖流。这些年里,从一日三餐到我读书写字的姿势,您哪一样不放在心上?这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对乡村那自在的生活充满依恋,也使我对您老人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爱。 可是爷爷,今天,我不能……我要自己趟过河去。 无意中,我又瞧了爷爷一眼,啊,我触到了爷爷那慈祥中透着严厉而坚定的目光,我明白了,爷爷是决不会轻易改变他的决定的。 我终于无言地,顺从地趴在爷爷那庞大的背上,我无法,也挡不住这深沉的爱。 思考题: 1、(4分) 写近义词:慈祥( )严厉( ) 写反义词:疼爱( ) 坚定(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 无微不至: 3、“这些年里,从一日三餐到我读书写字的姿势,您哪一样不放在心上?(改陈述句)(2分) 4、第七自然段中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在括号里打“√”(2分) (1)表示说话未完或语意未尽( )(2)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3)表示列举省略( ) 5、在文中划出描写爷爷外貌的句子。(2分)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3分) 六.阅读《祖国颂》(节选),回答问题。(22分) 我爱祖国大自然的风景。 祖国的山川大地,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我都感到亲切,值得我留恋和爱抚。 我们游头顶( )的珠穆朗玛峰,有( )的黄土高原,有( )的西双版纳,有( )的华北平原,有( )的黄河,有()的扬子江,有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岛的椰林碧海,有大西北的广阔无垠的青青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祖国的大地山河哟!哪一个地方不经过劳动者苦心的经营,哪一个地方没有流过劳动者的汗淌过战士们的血! 我爱我们的祖国的土地!狂风曾经扫荡过它,冰雹曾经打击过它,霜雪曾经封锁过它,大火曾经烧灼过它,大雨曾经冲刷过它,异族奴隶主铁骑曾经践踏过它,帝国主义的炮火轰击过它。不过,尽管受了这些磨难,它还是默默地存在着。一到春天,它又苏醒过来,万卉(huì)争荣,满怀信心地表现出盎 (àng)然的生意。 这是祖国大地对劳动者的回答:光秃秃的群山穿起了墨绿色的长袍,冈峦变成了翠绿的堆垛,沟谷变成了辽阔的田园,长满了葱绿的禾苗,沼泽变成明镜般的湖泊…… 我爱祖国的劳动人民,是他们种植庄稼,挑来河水,把我哺育成长。 我怀念我的乳母。她用她的乳汁哺养我,他用宽厚的手掌抚摩我的头。直到今天,我的身上还能感受到她怀里的体温。 我爱祖国的语言。它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同我的生活血肉相连,同我的心一起跳跃。 从最简单的一句话中,我可以联想到一长串的人和画廊,联想到一系列的山川、树林、村舍、田野、池塘、湖泊。 我曾远离祖国几年。那些日子,我对祖国真的说不出有多么怀念。这怀念既痛苦又幸福。痛苦,是因为远离了祖国的同志、祖国的山川风物;幸福,是因为有这样伟大的祖国值得我怀念。 1、选择下面合适的词语填入第3自然段的括号中。(每个词语只能用一次)(3分) 一泻千里 浩浩荡荡 千年积雪 莽苍 一望无际 草树蒙密 2、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哪一个地方不经过劳动者苦心经营!( ) (2) ……满怀信心地表现出盎然的生意……( ) 3、读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11分) (1)文章是从( )、( )、( )、( )等4 个方面写出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4分) (2)尽管祖国受到自然灾害和异族奴隶主与帝国主义的侵略等磨难,她还是默默地存在着。这“默默地存在着”说明了( )。(3分) (3)我曾远离祖国几年。那些日子,我对祖国真的说不出有多么怀念。这怀念既痛苦又幸福。(为什么说这怀念既痛苦又幸福?)(4分)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请简略地写下来。(4分)语段一: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影,反映了我们的经历和记忆;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养育我们的子子孙孙。河水运载着木舟,木舟在永流不息的河水上穿行,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你们要像我们一样热爱它,照管它。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1、理解句子,选择正确答案。(1)为什么说“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A 印第安人认为,这片土地是神的赐予,神圣不可侵犯,所以是神圣的。B 这片土地资源丰富,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料、生物资源等。C 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们,所以是神圣的。(2)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 A 我们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可以改变大地,我们是大地的主人。 B 大地滋养了万物,包括我们人类;人类的生命成长离不开大地的给予。人类与大地息息相关,不可分割。(3)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 A 山峦河流是人类和动物植物共同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她。 B 我们和大地上的动物植物都拥有自己的家园。 C 我们人类和地球上的万物共同存在于大自然中,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关系密切。(4)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 ) A 我们的祖先曾经为捍卫领土的独立而战,鲜血染红了河水。 B 我们的祖先热爱河水,保护河水,他们的精神像阳光下的水波一样,闪着光芒。(5)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 A 任何对地球的伤害,最终都会演变成对少年儿童的伤害。说明人类的生存与大地关系密切。 B 任何对地球的伤害,最终都会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说明人类的生存与大地关系密切。(6)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 A 大地滋养了万物,人类没有专享她的特权;相反地,有了大地,人类才能生存,生命才能延续。人类应该爱护大自然。 B 大地属于一切动植物,跟人类一点关系也没有。 C 大地不属于人类,她只属于神。4、课文采用了___________的结构来写,大量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1)青草、绿叶、花朵是我们的姐妹,麋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 )(2)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 )(3)每一处沙滩……都是圣洁的。( )(4)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语段二:林海我总以为大兴安岭奇峰怪石,高不可攀。这回有机会看到它,并且走进原始森林,脚踩在积得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才证实这个悦耳的名字是那样亲切与舒服。 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可大不一样。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多少条岭啊,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的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 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及至看到了林场,这种亲切之感更加深厚了。我们伐木取材,也造林护苗,一手砍一手载。我们不仅取宝,也作科学研究,使林海不但能够万古常青,而且可以综合利用。山林中已经有不少的市镇,给兴安岭添上了新的景色,添上了愉快的劳动歌声。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有兴国安邦的意义。解释下列词语:孤峰突起: 盛气凌人: 目之所及:千山一碧:兴国安邦:语段三: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未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九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潮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地说:“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说完就搁下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打来的,声音有点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到寒潮,你加了衣服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乘虚而入,他还来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tì)。 老母亲急了 已经感冒了不是 怎么这么不听话 从小就不爱加衣服 絮絮叨叨的 从他七岁时的 劣迹 一直说起 他赶紧截住 妈 你那边天气怎么样呢 老人回答道 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十的老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然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懵(mēng)。 1、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文中的主要人物。时间: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 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的意思。(12分) 牵挂: 不由自主: 乘虚而入: 3、老王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愣住了”?_ _________________ 4、给本文加个题目。《 》 5、给第4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6、读完本文,你最想说些什么?作文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不少古诗词,对我们的印象特别深刻,请选择一首诗作一个论述,并在作文中加以应用所积累的古诗词。字数:500——600要求:语句通顺 没有错别字 在作文中加以应用所积累的古诗词 段与段之间要有过度要交作业哦~

112 评论

爱笑的颜小妞

六年级语文 一、拼音(12分) 1、加点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4分) A、 袅袅(niǎo) 磨练(mó) 掠过(luè) 倔强(juè) B、 憨直(hān) 颤动(zhàn) 似的(shì)喧闹(xuān) C、 澎湃(bài) 勉强(qiǎng) 填饱(tiān)仍然(réng) D、 宫殿(diàn) 喃喃(nán) 悔改(huǔ)絮絮(xù)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8分)捕捉 (pǔ b√ǔ)荆州(jìng jī√ng)咀嚼(jiáo ju√é 勉强(qi√ǎng qiáng)内疚(ji√ù jiū)野雉(zh√ì zì)脊背(j√í jǐ) 潜伏(qiǎn qi√án) 二、字、词(32分) 1、解释加点词语(12分) 歇见(看 )东施效颦(形态 )好士细腰(人 )学弈(围棋 )故人知君(朋友 )擎妻子 ( 唯独) 2、比一比,在组成词语。(12分) 捂(捂住 ) 脆(干脆 ) 辨( 分辨) 俏( 俊俏)悟(醒悟 ) 诡(诡秘 ) 辩(争辩 ) 峭(陡峭 ) 梧(梧桐 ) 跪(跪下 ) 瓣(花瓣 ) 悄(悄悄 ) 3、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8分) 低(吟 )浅唱 倾诉(忠 )肠 难以(致 )信 挥(洒 )自如 惊(天 )动(地 ) (震 )耳(欲 )聋 (张 )牙 (舞 )爪 全(神 )(贯 )注 三、句子。(26分) 1、 选词填空。(4分) 如果……就…… 不但……而且…… 不管……总…… ①桑娜(不但 )关心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而且 )对西蒙一家的悲惨遭遇十分同情。 2、 把下面句子中有毛病的地方修改过来。(8分) ① 战士们击落了敌人的三架飞机和四辆坦克。 ② 参加比赛的同学基本上都到齐了。 ③ 我的家乡是齐齐哈尔市人。 ④ 我国有世界没有的万里长城。 3、缩写句子。(4分) ① 魁梧,黝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撕破的渔网。 4、扩写句子。(2分) 玫瑰花红啊! 5、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2分) 四周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6、把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4分) 桑娜收养了西蒙的孩子。 7、改成比喻句。(2分) 天上的云形态各异,什么样子的都有。 四、常识填空。(32分) (1)鲁迅原名是伟大的 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著有 (2)列夫·托尔斯泰 国伟大的 。代表作品有 (3)《墨梅图题诗》的作者是 朝的诗人,诗中哪句交待了梅花生长的位置哪句说明了作者对民情的体察入微 (4)《墨梅图题诗》中,表现郑板桥卧听风雨中竹声,联想百姓疾苦的句子是 3、 按原文填空:(10分) (1) 些小吾曹州县吏,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渡阴山。 (3) 羹饭一时熟 ,_________________。 (4) 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4、 将下列名著和相关人物连线。(4分) 《水浒传》 赵 云《西游记》 贾宝玉《三国演义》 武 松《红楼梦》 (24分)(一)弈秋,通国之善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唯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由:非然也。 1、解释:(2分) 援:拉;引 然:这样 2、翻译句子:(4分)唯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虽与之俱学:虽然与他一起学习,弗若之矣:却远远不如他了。 3、学了本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否则是得不到收获的。 然而,无论怎样闹,决不能超越那道荷叶形成的绿色边缘线。钱那边水深,还有些杂草,小朋友都怕,可我却到过那里。刚学会几下“狗刚”时,我觉得有了水中自卫的本事,就满不在乎冲破了那道绿线,到了荷花从中。该城里的人向乡下人炫耀了,我想站立起来,再向小朋友骄傲地喊上一声:“你们看!” 可是这壮举刚开头,水便一下子没了我的头顶。顿时,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感紧紧地攫住了我。我挣扎出水面,凄厉地嚎起来:“救命啊……” “咕噜”,一口水进了肚。我晕头转向地一个劲往上挺,每次冒头只能喊:“救……”,便“咕噜”,喝一口水。我双脚够不着底,身子像铅块般往下坠,只觉得眼前金花乱冒,耳朵里嗡嗡作响,脑袋胀得几乎要炸,水还一个劲往嘴里涌。突然,我觉得有人抓住了我的手腕,接着一股力把我拉出来。原来,小伙伴们在水中排成一队,手拉手铁链般将我拖到岸上。我吓得哇哇大哭,一个劲吐水。他们却围着我哈哈大笑,这下,他们可逮着机会嘲笑我傲气十足的城市小少爷了。然而,那笑声是多么憨直纯朴啊!我一直留恋年啊笑声。如今,我的孩子已经上学了,往事也忘了许多,可是,那荷塘却同天上的月牙儿一样,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怀念那荷塘,在那里我认识了自然和谐的美和人类纯朴的爱。 1、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炫耀(xu√àn xuán) 攫住(jué ji√é) 喧闹(xu√ān xuàn) 2、 文中“我”溺水时,从伙伴们在水中排成一队,手拉手铁链般将我拖到岸上,表现了小伙伴们什么样的性格特征?(3分) 3、 多年后,“那荷塘却同天上的月牙儿一样”时时浮现在作者眼前的原因是什么?(3分) 4、 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 5、 乡下孩子们具有怎样的性格?为什么他们嘲笑“我”,“我”还怀念他们?(3分)

290 评论

Queena兜兜

1、看拼音写词语。 zhu d o xi ku sh n o k n c j n g ng mi o sh nu f q ng x ( ) ( ) ( ) ( ) ( ) ( ) ( ) ( ) 2、根据下面的意思写出词语。 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颠倒了事实,认错了对象。 ( 张冠李戴 ) 形容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 ( ) 把枣子整个儿吞下去,不辨滋味。比喻读书不认真,不仔细,不理解意思。 ( 囫囵吞枣 ) 连声称赞不止。 ( )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良师( )友 ( )流不息 狂风怒( ) 再接再( ) ( )转反侧 威武不( ) 汗流( )背 轻举( )动 万( )俱寂 4改写句子,去掉引号,但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李涛报名时对老师说:“我叫李涛,家住荷花巷62号。” ————————————————————————————————— 江姐回答说:“上级的姓名地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地址,我也知道。但是……” —————————————————————————————————— 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的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 5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正是响午时候,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 ) 正是吃西瓜的季节。中午,爸爸汗流夹背地搬回四只西瓜。( ) 我不后悔,奶奶、妈妈不是常常检不好吃的东西吃吗?( ) 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叫道:“这酒正有气力。”(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把钱退回去 彭总担任国防部长期间,曾多次出国访问。每次出国,他都很节俭,从不多花一分钱。他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 说:“过去,我们节约每一个铜板,是为了革命战争;今天,我们节约每一分钱,是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 有一次,彭总要带一个代表团出国访问。根据规定,发给他几百元的服装制作费。他除了做一套便服外,把剩下的钱全部退给公家。参谋建议多做两套衣服,可以随时换洗。彭总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说:“不花自己的钱,就是不知道心疼。不做,把钱退回去。” 彭总不仅在服装制作费上注意节约,而且在生活补助费方面也尽量节俭。1957年11月,他随同毛主席率领的代表团出国访问。回国前,大家都把节省下来的生活补助费,购买一些东西带回去。而彭总呢,却什么也没买。参谋请示他买些什么东西回去,没想到刚一开口,彭总说:“你又是来动员我花钱的吧?不买,什么也不买!” 他看参谋笑而不答( )就平心静气地说( )我们国家现在还很穷( )底子又薄( )经济建设又需要大量资金( )我们能省一点儿( )积少成多( )也好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 参谋不好再说什么啦,问:“多余的生活费怎么办?” 彭总斩钉截铁地说:“全部退给国家!” A、在第四自然段的( )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B、划出短文中的过渡句。 C、短文中写了彭总的哪两件事?彭总把节约下来的钱全部退给国家是为了什么? 7读拼音,写词语。 sh ng w sh i ji xi hu s ru n l u xi n w i q bi sh nu n k ng ( ) ( ) ( ) ( ) ( ) ( )( )( 8在无人烟的地方流着。喂养一些野草、野花、野兔、野鹿,以及很野很野的风景。 是一条无人垂钓和捕捞的河。鱼们游在自己的家里,不安全来自它们内部,与烹调无关。鳖长得很大,放心地上岸晾晒它们的盔甲,一如隐士,晾晒古老的经书。 树随意长着。正直的、弯曲的,高接云天的大树和不思进取的灌木,纷然杂陈,互相衬托,各自都不识自己的魅力,只顾欣赏对方的魅力,最后大家都成了魅力。材与不材是林子外面的看法,树,只欣赏对方身上的叶子。 花可以开在任何地方。水走到哪里花就追到哪里。于是蜜蜂和蝴蝶都有了飞行的路线。花停下的地方,聚集了更多的花,这是河湾,水徘徊的时候,春天就显出更多的妩媚。 野鹿来到河边饮水,为自己美丽的影子忧愁,难怪它总是横遭追捕。它想像,水的深处,是否有一片安静的林子,使它能躲过那些凶残的牙齿?鹿望着河水发呆,河水也望着鹿发呆。 一些石头横七竖八地守在河边,或卧、或蹲、或静、或动、或黑、或白、或丑、或俊,全都憨厚慈祥,时间一样沉默。河心的石头,制造了许多漩涡和泡沫,自己却一无所知。 水鸟来了,许多鸟都来了。鹦鹉发现自己太小了,与天空不般配,却正适合自己管理自己。鹤惊讶于自己的白,羡慕乌鸦的黑;乌鸦惊讶于自己的黑,羡慕鹤的白。它们都从水里发现了自己也看见了对方,它们全都想变成对方。河水哗哗笑着,打断了它们的胡思乱想:也无黑,也无白,也无大,也无小,都是好影子。 水草茂密,安静地铺张着远古的绿色。芦苇于晚风中摇曳,无数温柔的箭簇,射向岁月,射向水天一色的苍茫…… 忽然,前面出现了桥。先是木桥。有汲水女子从桥上走过,流水捧起她害羞的身影;她缓缓地走向鸡鸣鸟唱的村庄,走向静静升起的炊烟。 接着是铁桥、水泥桥,无数的钓竿垂向河面,无数道路伸向河面,无数网扑向河面。 河结束了它的“野史”。河浑浊,河淤塞,河渐渐断流,渐渐枯竭。一片荒滩出现在我面前…… 这是一条野河,作者通过( ),(),(),(),(),(),(),()描写了河的“野”。文中“野”的意思是()。 望着那一片荒漠,走过的人们会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9骆驼流泪 那是在大西北生活的日子。一次,我们要到远方去进行作业,全队的人一起出发要穿过大戈壁,没有汽车、没有道路,把我们送到那里去的只有几十峰骆驼 。于是,就在一个阴晦的日子,一队长长的骆驼,无声无息地走进了荒漠。没有一株树木,也没有一簇野草,整整走了一天,也没有见到一个人影,就这样默默地走着,我们吃在驼背上,喝在驼背上,摆摆晃晃,我们还睡在驼背上。 走啊,走啊,从早晨走到中午,又从中午走到黄昏,坐在骆驼背上的人们已经疲惫不堪了,而只有骆驼还在一步一步地走着,没有一点躁动,没有一点厌倦,就是那样走着,默默地忍受着命运为它们安排的一切。 脚下是无垠黄沙,远处是一柱柱擎天直立的荒烟,“大漠孤烟直”,我第一次亲身感受到古人喟叹过的洪荒,我们的人生是如此坎坷,世事是如此艰难。坐在骆驼背上,我们的心情比骆驼的脚印还要沉重。也许是走得太累了,我们当中竟有人小声唱了起来,是唱一支曲调极其简单的歌,没有激情,也没有悲伤,就是为了在这过于寂寞的戈壁上发出一点声音。果然,这歌声带给了人们一点兴奋。顿时,大家就有了一点精神,那一直在驼背上睡着的人们睁开了眼睛。但是,谁也不会相信,就在我们一起在一种情绪中向四周巡视的时候,我们却一起发现,驮着我们前进的骆驼,一次次将头仰起,对着空旷的苍天,没有嘶鸣,只是眼眶中盈满的泪水一滴、两滴,滴进了脚下的荒漠。 骆驼哭了,走了一天的路,没有吃一束草,没有喝一滴水,就是还在路上 走着,也不知要走到何时,也不知要走到何地,只是听到了骑在它背上的人大唱,它们竟一起哭了,没有委屈,没有怨恨,它们还是在走着走着,然而却含着泪水,走着,走着…… 一时间,我愕然了,感到生命与生命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真诚的沟通。 直到今天,每当我为着生命的艰辛、人生的坎坷而深感疲惫时,就会想起骆驼的泪..... 一时间,我愕然了,感到生命与生命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真诚的沟通。 请你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用较简洁的话概括全文10.有了电脑还要花功夫练习写字吗?请你说出各自的理由,至少4个。 (1) (2) (3) (4) 月16日,李亮在放学路上目击了同班同学孙海做好事的经过。他准备第二天把自己所见向老师汇报。假如你昰李亮,你怎么简明扼要地把事情讲清楚呢? 3.下面就是一位导游对外国游客的一段对话,你能把他补充完整吗? 导游:中国有56个民族,( )……这些民族都有自己的聚居地和风土人情。 游客:哇!你们国家哪个民族人数最多?你能向我们介绍一个民族的特色风情吗? 导游:( )11按要求写句子。 1.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2.写一句努力学习的名言警句。12阅读实践。 1.小学六年级大家已经背诵不少诗词了,想必大家一定对古代诗人的爱国热情记忆犹新。请写出一首爱国的诗或词,并写清它的作者昰谁。 2.相信你课外读过许多感兴趣的书籍吧!请完成下列各题。 ①你读过德书中哪本对你影响最大? ②这本书中哪个人对你德影响最大?你想对他(她)说些什么? ③他(她)的哪句话对你的影响最大?把这句话写下来。12朱自清《春》第三自然段: 1“钻”字写出了春草中破土层的( ),“嫩嫩的”写( ),“绿绿的”写( ),准确的表现了春草“( )”的特点。 2本段写春草井然有序,从( )上描绘过渡到( )上描绘,“园子里、田野上、瞧去”按照由( )及( )的写作顺序。 朱自清《春》第四自然段: 1本段按照( )、( )、( )的顺序,从( )到( ),层层铺叙,层次井然。 朱自清《春》第五自然段: 1本段描绘了春风的( )、( )、( )。 朱自清《春》第六自然段: 1本段写“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试对本句做一些赏析。 老舍《济南的冬天》第三自然段: 1本段描绘了济南在(冬天)的山,紧紧围绕一个“( )”字,突出一个“( )”,按照( )、( )、( )、( )的空间顺序层层铺写,把各个细部的色、态、光一一展现出来。 鲁迅《社戏》11-13自然段: 1本段从那些角度来描绘江南的秀美的?找出相关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答:( )作用:( ) 2仿佛是踊跃的兽脊似的。“踊跃”的意思是( ) 鲁迅《社戏》23-26自然段: 1“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这一句话从描写角度看是( ),说明了( )。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第五自然段: 1为什么安排一个小孩子说出真话?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1-2自然段: 1作者采用的是什么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2“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的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

280 评论

相关问答

  • 快乐阅读绿化工程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

    id独自等待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绿化工程师的阅读答案

    1、看拼音写词语。 zhu d o xi ku sh n o k n c j n g ng mi o sh nu f q ng x ( ) ( ) ( ) (

    小龙女kelly 9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绿化工程师案例题库及答案

    案例1 某工程合同规定2007.10.30竣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先后因下列原因导致关键线路中的工程延误93天. (1)2007.5.10-5.19日,因设计

    吉果0412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绿化工程师》阅读答案

    问题一:怎么考园林景观工程师 目前园林工程师是通过各市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即可,不像建筑类需要考专业。但跟建筑类一样,需要考职称外语、职称计算机。你可以到你所在

    EatDrinkWorld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绿化工程师阅读答案六年级

    1234567890-0000000008754321=????????????????????????????-???????????????????????

    雪野在宁 8人参与回答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