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76

慧慧在济南
首页 > 江苏自考 > 南京工程学院自学考试专业代码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饕餮飨宴

已采纳

学校代码:国标代码11276,江苏省招生代码为1114经教育部批准,南京工程学院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采取“3+1”的培养方式,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与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芬兰奥卢大学采取“4+0”的培养方式,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工程学院是江苏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具有本科学生的教育培养资格及相应的学位授予权。是一所源于机械、电力、核工业等行业,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理学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应用型高校。

262 评论

kiki朱朱小猴子

0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技术)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制造技术)0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流体转动与控制)04 机械电子工程05 工业工程06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07 车辆工程(汽车技术)08 车辆工程(汽车轨道车辆)09 车辆工程(车辆电子电气)10 车辆工程11 材料科学与工程1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设计)1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14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设备与成型技术)15 金属材料工程16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7 自动化18 自动化(数控技术)19 测控技术与仪器2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技术)2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技术)2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技术)2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系统)2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测试)25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6 电子工程及其自动化27 电子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8 电子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29 电子工程及其自动化(电网监控)30 电子工程及其自动化(供用电技术)3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输配电工程)(支招男生)32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33 通信工程(无线通信)34 通信工程(光纤通信)35 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36 通信工程 (多媒体通信)37 电子信息工程38 信息工程39 热能与动力工程40 热能与动力工程(火电厂集控运行)

332 评论

融发装修

南京工程学院代码是11276,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学校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法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学。学校是全国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服务特需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主要起草单位,也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改革首批试点高校,是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中国电力高校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2017年,学校成为江苏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在百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办学定位,形成了校企合作、注重实践、产学研相融的鲜明特色,为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沈国荣院士为代表的10多万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机械、电力、能源动力与核工业等行业领域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学校牢固树立“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发扬“知行统一,创业创新”的校园精神,以服务地方、行业为主,以本科教育为主,以教学为主,在全国率先提出和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转型改革,相关研究与实践一直走在全国最前列,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与同类高校公认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改革发展的“领头羊”。

学校历史

机专历史

1915年,同济医工学堂附设机师科创建;

1922年,改名为同济大学附设中等机械科;

1926年,改名为同济大学附设机师学校;

1933年,改建为国立同济大学附设高级职业学校;

1935年,更名为国立同济大学附设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1950年11月,该校划归华东工业部领导;更名为同济高级工业学校;

1951年,由上海迁往南京;

1953年,同济高级工业学校在机械科的基础上组建南京机器制造学校;土木科迁出组建南京建筑工程学校(南京建筑工程学院);

1958年,南京机器制造学校升格为南京机械专科学校;

1959年,南京机械专科学校改建为南京机器制造学校;

1983年,升格为南京机械专科学校;

1993年,南京机械专科学校更名为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1998年4月,由国家机械工业部划转江苏省管理;

电专历史

1946年,江苏省立苏州工业学校创建(“苏高工”);

1953年,更名苏州电力学校;

1954年,更名南京电力学校,校址由苏州迁往南京;

1986年,南京电力学校升格南京电力专科学校,江苏电力职工大学创建(合署);

1992年,更名为“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南京工程学院

2000年6月,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与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南京工程学院。

2001年3月,原核工业部直属南京工业学校并入南京工程学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8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637人,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占比48.9%。其中正高217人,博士学位教师706人,学校在职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江苏省特聘教授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4人,江苏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等116人次;获批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1个、“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1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4月,学校设有19个教育教学单位,70个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机械、电气类专业为教育部首批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试点专业;获批江苏省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江苏省重点专业16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产品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市场营销

省级特色专业(9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一级学科省重点(培育)学科(2个):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一级学科省重点建设学科(5个):工商管理、软件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省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

学术科研

截至2016年8月,学校建有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首批江苏高校“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

2005-2007年,学校共承担包括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95项,“十五”以来,产业依靠学校的支撑,充分发挥产学合作的优势和产业园区的科技孵化功能,申请并获批准专利项目61个,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3项,获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3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截至2015年7月,学校有科技产业7个,其中,中国最大的轨道交通门系统高新技术企业——南京康尼新技术有限公司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并被南京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企业,另有两家企业被评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

学术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图书馆有馆舍面积3.85万平方米,总阅览座位3500多席,累计馆藏纸质文献200万余册,中文现刊1300多种,中外文电子图书286万余种,中西文全文电子期刊6.5万余种,各类数据库68(含子库)个。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有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两种。《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为江苏省一级期刊,获2009年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社会科学版为省二级期刊,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合作交流

学校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办学的力度,在加强同国内高校、企业交流合作的同时,积极拓宽渠道加强同国外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了与国外高校、企业间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交流关系。截至2016年8月,学校先后与德国、英国、爱尔兰、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的10所高校建立了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关系。19世纪80年代,学校就与德国康斯坦茨工业技术大学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互派。2004年以来,学校又先后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爱尔兰都柏林格林菲斯学院等高校就学分互认等问题达成一致,按照“2+2”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联合办学,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辟了国际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

南京工程学院多年来,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十分注重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先后与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台湾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共建了形式多样的实验室、实验中心或培训中心,以“学以致用”为校训,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特色,不断探索与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工程基础实验与训练中心是学校的直属教学单位,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共建实验室、实验中心。截止2008年,学校先后与八家企业进行九个项目的合作。已建成的实验室有:GE-Fanuc自动化系统集成实验室、三菱电机自动化实验室、西门子先进自动化示范实验中心、博世力士乐机电一体化实验中心、三菱电机激光加工机实验室、威诺斯汉数控机床实习中心、斯沃数控仿真实验室等

114 评论

年少无知23

0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技术) 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制造技术) 0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流体转动与控制) 04 机械电子工程 05 工业工程 06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07 车辆工程(汽车技术) 08 车辆工程(汽车轨道车辆) 09 车辆工程(车辆电子电气) 10 车辆工程 11 材料科学与工程 1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设计) 1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 14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设备与成型技术) 15 金属材料工程 16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17 自动化 18 自动化(数控技术) 19 测控技术与仪器 2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技术) 2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技术) 2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技术) 2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系统) 2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测试) 25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6 电子工程及其自动化 27 电子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28 电子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29 电子工程及其自动化(电网监控) 30 电子工程及其自动化(供用电技术) 3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输配电工程)(支招男生) 32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33 通信工程(无线通信) 34 通信工程(光纤通信) 35 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 36 通信工程 (多媒体通信) 37 电子信息工程 38 信息工程 39 热能与动力工程 40 热能与动力工程(火电厂集控运行)

254 评论

相关问答

  • 南京传媒学院自学考试专业代码

    学校会给你发这样一本大书的,去学校要就可以了,如果学校不发的话,学校也知道那里有卖的,或者找上一界的老生借一下就好了,

    饕餮江江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南京工程学院自学考试专业代码

    学校代码:国标代码11276,江苏省招生代码为1114经教育部批准,南京工程学院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采取“3+1”的培养方式,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与电

    小薰1988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南京工程学院自学考试专业代码是

    06是南京工程学院的专业组代码。每个代码代表着不同的专业,比如01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03是工程造价专业,06是历史政治专业组。

    索邦大学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南京工程学院自考专业代码

    06是南京工程学院的专业组代码。每个代码代表着不同的专业,比如01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03是工程造价专业,06是历史政治专业组。

    骑着猪猪追月亮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南京工程学院自考专业代码是什么

    06是南京工程学院的专业组代码。每个代码代表着不同的专业,比如01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03是工程造价专业,06是历史政治专业组。

    陈达文文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