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经济师初级资料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6

sunyang625
首页 > 经济师 > 人力资源经济师初级资料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柚柚滴溜溜

已采纳

第一章重难点 一、 什么是人力资源? 三种代表性观点 成年人口观:认为人力资源就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也就是16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全部人口 。 在岗人口观:认为人力资源是目前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员。 人员素质观:把人力看作是人员素质综合发挥的作用力。认为人力资源是指人的劳动能力与潜力。 我们认为:人力资源是指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心力总和及其形成的基础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品性与态度等身心素质。 二、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 1.两者所关注的焦点不同:人力资本关注的是收益问题,人力资源关注的是价值问题。 2.两者概念的范围不同:人力资源包括自然性人力资源和资本性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是指的资本性资源,人力资本存在于人力资源中。 3.两者的性质不同:人力资源反映的是存量问题,而人力资本反映的是存量与流量问题。 4.两者研究的角度不同:人力资源将人力作为财富的源泉,人力资本是将人力作为投资对象,作为财富的一部分。 三、人力资源的特点 1.活动性。人力资源存在于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体中,它将随个体生活的消失而消失。 2.可控性。人力资源的生成是可控的。有位教育学家说过,给1000个儿童,他可以把他们培养为乞丐,也可以把他们培养为天才,可见,人力资源的形成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需要人民有组织、有计划地去培养。 3.时效性。一个人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人力使用的有效期限大约在16岁--60岁,期为30--50岁,如果这段时期得不到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就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降低甚至丧失作用。 4.能动性。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通过拥有者自身的活动来完成的,具有主动性。另外,人力资源开发得好,就能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多的效益。 5.变化性与不稳定性。人力资源会因个人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还表现在不同的时间上。如某人在甲单位是人才,在乙单位就不是人才了。某人在50年代是劳模,在90年代就不一定是劳模了。 6.再生性。人力资源不但不会在开发与利用中消耗掉,而且可以在利用中再生,在利用中增殖。 7.开发的持续性。由于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的特点,所以具有无限开发的潜能与价值。人力资源的使用过程就是开发过程。 8.个体的独立性。人力资源是存在于每个个体上的,而且受到各自不同的生理状况,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9.内耗性。人力资源不一定越多越能产生效益,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组织、开发、利用。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台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就是说,如果不科学合理地组织开发各类人力资源,他们之间就会出现内耗现象。 10.资本性。人力资源是经济资源投入的结果,又是投资者获取经济资源的基础。 四、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 四种观点: 1.综合揭示论2.过程揭示论3.现象揭示论4.目的揭示论 我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化。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人事管理: (1)以事为中心; (2)视人为物,视人为成本; (3)人事部,低层次,属操作与行政系统; (4)消费性部门; (5)静止,着重于对现有人力的维护; (6)被动型、滞后型的反应; (7)因事选人; (8)用人看重经验; (9)钱可满足交换人的价值需要; (10)看作是重要的党政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是共产党员 人力资源管理: (1)以人为中心; (2)视人为资源; (3)人力资源部中上层,属决策与战略系统; (4)效益性部门; (5)动态,着重于对人能力的开发与提高; (6)主动型、超前型的开拓(想在老板前面); (7)因人择事,不同于因人设事; (8)用人看重潜能; (9)钱不能满足与交换人的价值需要; (10)看作是重要的专业性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 五、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 六、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 1.规划。即向主管部门提供人力资源规划方面的建议。 2.分析。人力资源部门要对组织的工作进行分析。 3.配置。人力资源部门应了解情况,对那些不相适应的岗位与人员进行适当的调配。 4.招聘。对于空缺岗位,人力资源部门应负责招聘。 5.维护。人力资源部门应负责对全部在岗人员进行维护。包括积极性、能力、健康,工作条件等方面的维护。 6.开发。调查表明,员工只需要发挥40%的能量就可以保证正常工作任务的完成,还有60%的潜力有待开发,维护是有限的,而开发是无限的。因此,开发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永恒的任务。 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专业化发展 1.劳动分工与科学管理奠定了工作分析与设计的基础 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与发展,机器化大生产取代了手工作坊,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把原来的手工劳动任务与程序细分,导致了劳动专业化与分解化。一个人究竟能负责几道工序以及负责几道工序最合适,就需要有专门的分析研究,因此,工作分析产生了。 2.人力非等质观与工业心理学,使人力资源配置与选拔日趋重要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各种经济之谜。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劳动力与另一个劳动力的价值并非等质,通过训练的有经验的人比一般的人具有更大的劳动力。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测评结果好的人,用人单位也认为是好的。所以,所选工人的体力与脑力应尽可能的与其工作相匹配。 3.工业革命与科学管理使人员培训,绩效考评及薪资管理的产生与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勒认为,在科学管理中,不但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与考评,还要以工作分析的成果为标准,把考评结果与新酬,奖金直接挂钩。 4.人际关系运动使人力资源管理人性化 一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两种不同模式: 第一种:以工作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只强调工作效率,强调物,财及事的管理而忽视人的需要和人的社会性。把人当成机器,只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工人工作情绪不高,金经常罢工。这种模式在20实践40年代比较普遍。 面对这种情况,1924年11月到1927年4月,美国科学家梅奥到芝加哥电器公司进行研究,寻找影响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在霍桑工厂中作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简称霍桑实验。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照明实验和福利实验。 照明实验见P12,进行照明实验的目的是探讨工作途径与工作效率的关系。通过实验发现:工作条件的改善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是暂时的。 福利实验。见P13。进行福利实验的目的是探讨福利措施对工作效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福利的改善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是轻微的。 由此得出霍桑实验的结论:(1)在影响员工工作效率的众多因素中,人的因素最重要。(2)工作条件和福利的改善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只是暂时的,而人的精神作用才是永恒的。 第二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根据霍桑,人们提出了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即要重视人的价值作用,重视人的各种需要的满足,重视人的精神作用与关系的协调。即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但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并不等于“爱蓄理论”下的快乐管理。 5.行为科学促使人力资源管理权变化 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是人体对外部环境所做出的反映,人体的心理与环境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没有一种在什么情况下都适宜的管理方法,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不能机械化,而应权变化。 6.劳工关系运动与立法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向法制化方向发展

275 评论

DD大小姐

备考复习的时间不多了,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备考知识点:智力与能力”,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备考知识点:智力与能力

一、智力

智力是一般的心理能力,是个体从事心智活动的要素。

二、智力结构的基本理论

1.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认为,人的智力结构可以分为一般智力因素(G因素)和特殊智力因素(S因素)。完成任何工作都需要G因素和某种S因素共同作用。

普通因素:

如掌握知识、制定计划、完成作业等,都依赖于G因素,谁的G因素数量高,他就聪明;如果一个人的G因素极少,那他肯定愚笨。心理学家若想界定一个人的智力高低,则需想方设法测出他的G因素数量。

特殊因素:

①口头能力,②数算能力,③机械能力,④注意力,⑤想象力。可能还有第六种因素,即智力速度。

人的普通能力来自先天遗传,主要表现在一般性生活活动上,从而显示个人能力的高低。S因素代表的特殊能力,只与少数生活活动有关,是个人在某方面表现的异于别人的能力。

2.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把智力分解为各种原始的能力,他确定了七种因素作为原始能力,即词的理解、词的流畅性、计数、空间知觉、记忆、知觉速度和推理。

瑟斯顿在1941年根据上述七种基本能力编成的“基本心理能力测验”(Primary Mental Abilities Test,PMAT)是著名的智力测验之一,他证明确实存在着七种基本能力。

3.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确定了智力的三个维度

(1)智力操作的方式(如记忆、认知等)

(2)内容(如语义、行为等)

(3)产品(如关系、门类等)

4.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智力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他归纳出八种智力,即逻辑数学、语言、自然主义、音乐、空间、身体运动、社交和自知。

三、躯体能力

躯体能力包括:精力、体力、肢体灵活性、躯体平衡性。

对躯体能力的要求和所从事工作的技术含量有关,越是不需要技术或越是机械性的工作,越需要躯体能力。

躯体能力包括九项基本能力:

1.持续或重复发动肌肉力量的动态体能

2.躯干力量

3.对抗外力的静态体能

4.爆发力

5.伸展躯体与肌肉的能力

6.重复而迅速扭曲躯体的能力

7.躯体各部位协调的能力

8.平衡能力

9.长时间启用最大体力的能力(精力)

每个人都具有这些能力,只是程度不同

317 评论

panda熊猫陈

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人格特质理论 (一)发展历史 1. 特质理论是最为重要的人格理论,最早的特质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四根说”。 2. “四根说”发展成为“四体液说”,该理论把人分为四类: (1)多血质(快乐型) (2)粘血质(淡漠型) (3)抑郁质(不快乐型) (4)胆汁质(易怒型) 以此对个体的人格做出判断。 3. 特质理论的两个重要假设 (1)人格特质在时间上相对稳定 (2)人格特质在空间上相对稳定 (二)不同代表人物的特质理论 1.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提出人格结构有三层面: (1)枢纽特质(Cardinal traits),也叫基本特质,指那些渗透于人格以致遍及此人全部活动的特质。它反映了一个人的主要情操和优势倾向,只有少数人有这样的特质; (2)核心特质(Central traits),指渗透性差一些,但还是有相当概括力、有一般意义的特性,它是人格的建筑构件。每个人的核心特质有5-10个; (3)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s),指不明显,不受人注目,一致性和一般性较低的人格特质。 2. 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卡特尔用分类学的方法研究人格,认为人格结构的基本元素就是特质。特质就是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都保持一致的行为模式。根源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要素,代表行为属性和功能,他总结出的16种人格特质包括; (1)乐群性(2)聪慧性(3)稳定性(4)支配性(5)兴奋性(6)有恒性(7)敢为性(8)敏感性(9)怀疑性(10)幻想性(11)世故性(12)忧虑性(13)实验性(14)独立性(15)自律性(16)紧张性 卡特尔根据16种源特质制定的测量量表,即卡特尔16人格因素量表(16PF),该量表对职业咨询、心理健康等有很大帮助。 3. 艾森克的特质理论 (1)从特质理论出发,以传统的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人格问题 (2)人格维度的划分:外倾和神经质两个维度。 (3)艾森克的理论和古希腊的4种气质类型相吻合 (三)评价 1. 特质理论的贡献 (1)开创了人格测量的技术和发展了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法 (2)提供了对个体当前人格的精确描述,并且这种描述和日常习惯非常接近。 2. 缺点 (1)没有深入揭示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2)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特质论的主要假设,即人格特质的跨情境一致性。

147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资料书

    中级经济师报考需要的教材为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中级),是官方指定学习教材,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编写。中级经济师的教材每年基本都是临近

    那些年喜帖街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经济师人力资源资料中级

    人力资源经济师中级报考条件需要具备一定的学历和工作经验,同时需要通过一定的考试和评审。扩展资料首先,人力资源经济师中级报考需要具备一定的学历背景。根据规定,报考

    没油什么大不了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中级人力资源经济师的资料

    十月已经过了大半,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考试知识点:工作分析概述”,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哈哈超man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材料

    初级经济师考试虽然在经济师考试中属于较基础的一场考试,但考试的通过率并不算高,所以哪怕目前仅剩下半个月时间,考生们也不能放松警惕!下面就快和我一起来本文中看看这

    敏宝环保科技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人力资源经济师考试资料

    考试成绩会说明一切,为了在考试中获得一个不错的考试成绩,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考试知识点:团体内部的沟通”,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

    aeiou24680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