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点知识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4

沸腾的苦丁茶
首页 > 经济师 >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点知识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咖啡不加糖的娟

已采纳

距离考试的到来已经不远了,备考是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初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初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一个国家或地区商品和劳务总供给量的增加。两层含义:商品和劳务总供给量是增加的;人均占有的商品和劳务也是增加的。

经济发展:不仅是一般的经济增长,而且是指一个国家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经济及社会发展程度等在内的各种结构的协调与优化。

经济增长只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但它却是其中最基本、也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二)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指资源的总体配置方式,即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劳动、资本、土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种基本要素。

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粗放型和集约型。

了解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和途径。

(三)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经济发展中有关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决策体系,与一般的经济计划相比,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特征。

制定经济发展战略,首先要依据物质生产发展规律和客观经济规律,其次要依据本国的国情和国际环境,再次要充分考虑到需要和可能,具有可行性。

经济发展目标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国民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到20世纪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第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第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三,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了解三步走战略。

熟悉2007年11月党的十七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目标提出的新要求:六项内容,注意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强调了“五个统筹”的任务目标,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开放和对外开放。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转变政府职能;(2)建立健全财税体制、社会保障制度、政绩考核制度等方面的机制;(3)改变经济增长方式;(4)突出社会经济工作的重点,切实解决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233 评论

中基惠通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都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   一、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考试内容:熟悉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量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商品交换的比例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大小。   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首先,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就不成为商品。其次,使用价值和价值又相互排斥。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   (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考试内容:熟悉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存在差别和矛盾:(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抽取了劳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2)具体劳动在质上不同,在量上不能比较,抽象劳动在质上相同,只有量的差别;(3)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4)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源泉,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形成价值的源泉。   (三)商品的价值量   考试内容:掌握商品价值量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是商品的社会价值。   商品的社会价值是商品交换的依据。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影响价值量发生相应的变化。了解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31 评论

Brita阿菜

初级经济师考试重点包括财政的概念与职能、财政的一般特征、财政收入的形式、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社会公共需要、公共财政理论、“公共产品”和“市场失灵”理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政府债务收入的含义和特征等内容。如何备考初级经济师?1、熟悉教材,掌握知识点备考的过程就是要多看、熟记教材中的知识要点以为了能够快速了解知识点,考生拿到教材后首先要先看看目录,大概了解整本书的知识大纲、教材内容,这些是对整本教材内容掌握的首要基础,在看书过程中,可以将自认为重点的内容用笔进行标记,方便以后复习。2、合理规划时间要想通过初级经济师考试就需要规划好一个合理的学习时间,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阅读速度、需要学习的内容量做一个合理的规划,比如每周为单位,合理规划好每一周的学习量,规划需要预留一定的空余空间,预防意料之外的时间占用。初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初级经济师考试考两门科目,分别是《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其中《经济基础知识》为公共科目;《专业知识和实务》为专业科目,具体按10个不同的专业类别命制试卷,10个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考生只需要在这10个专业中根据自身情况任选其一即可。初级经济师报考要求初级经济师报考条件如下:凡从事经济专业工作,具备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以上学历,其中包含高中、中专、职高、技校以上学历,均可报名参加初级经济师考试。除此之外,凡是报考初级经济师考试的考生,均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业务素质。

133 评论

相关问答

  •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点知识归纳

    初级经济师考试重点包括财政的概念与职能、财政的一般特征、财政收入的形式、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社会公共需要、公共财政理论、“公共产品”和“市场失灵”理论、

    悦悦哥哥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经济师基础中级重点知识

    中级经济的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内容是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和法律。初级经济的经济基础考试内容与中级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各考试部分对知识点的侧重和应

    haozai4130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复习重点

    初中级经济师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能成为求职的敲门砖,在一些单位还能获得证书补贴,吸引了很多小伙伴备考。考试科目一共分为两门,一门是《经济基础知识》,另

    楞大个肚兜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经济师基础考试重点知识

    初级经济师考试重点包括财政的概念与职能、财政的一般特征、财政收入的形式、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社会公共需要、公共财政理论、“公共产品”和“市场失灵”理论、

    嘟嘟和滴滴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重点

    中级经济的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内容是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和法律。初级经济的经济基础考试内容与中级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各考试部分对知识点的侧重和应

    海飄愿瓶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