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国债的功能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2

红色高跟鞋H
首页 > 经济师 > 中级经济师国债的功能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上牛肉面

已采纳

新的一轮经济师考试即将来临,为了做好充分的备考准备,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1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高频考点汇总【三】”,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19中级经济师备考中,我分享的“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以下介绍了中级经济基础重点供大家参考,关注中级经济师考试频道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

一、国际贸易

1. 随着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当前主要的国际贸易理论有: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比较优势理论 (大为·李嘉图)、要素禀赋理论、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2. 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观点: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3. 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如果每个国家只生产几类产品,那么每种产品的生产规模就会比生产所有产品时的规模更大,才能实现国际分工的规模效益。

4. 影响一国出口贸易的因素主要有:①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②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③汇率水平的高低;④一国出口贸易水平的高低。

5. 影响一国进口贸易的因素主要有:①一国的经济总量或总产出水平;②汇率水平;③一国进口贸易水平的高低同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和价格水平的高低也有直接的联系。

6. 政府对进口贸易的干预主要采取关税限制和非关税限制两种方式,即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7. 非关税壁垒包括:①进口配额制;②自愿出口限制;③歧视性公共采购;④技术标准;⑤卫生检疫标准。

8. 政府干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是出口补贴,出口补贴分为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两种。

9. 直接补贴指给予现将形式的补贴,间接补贴指给予财政上的优惠,如①出口退税;②出口信贷等。

10. 倾销的四种常见类型:①掠夺性倾销(先低价销售,排除竞争对手后恢复原价);②持续性倾销(长期低价);③隐蔽性倾销(出口商正常价卖给进口商,进口商低价卖,差价出口商补)④偶然性倾销。

11. WTO确定产品正常价值可依据的标准:①原产国标准;②第三国标准;④按照同类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合理销售费、管理费、一般费用和利润确定。

二、国际资本流动

12. 按时间长短分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

13. 长期资本流动包括国际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国家贷款,通常在一年以上。

14. 外国直接投资的具体方式包括:①在东道国开独资企业;②收购或合并国外企业;③与东道国企业合资开企业;④对国外企业进行一定比例以上的股权投资(IMF规定为25%);⑤利润再投资。

15. 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①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收益率有差异;②由于汇率变动产生的国际资本流动以及国际收支造成的国际资本流动;③由于各种风险因素(如汇率风险、市场风险)造成的国际资本流动;④由于其他因素:如,投机、规避贸易保护、国际分工等。

16. 资本流动的作用是双重的,对资本流入国来说,资本流入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是:①短期资本流入易造成国内金融秩序混乱;②加重外债负担;有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③对长期投资利用不当,还可能沦为资本输出国的附庸

17. 由于资本流动的作用是双重的,故世界各国的政府都对资本流动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干预的手段主要有:①实行外汇管制;②颁布专门的政策法规与条例;③对偿债能力进行控制;④制定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利用政策手段对资本的国际流动加以控制。

2019中级经济师备考中,我分享的“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以下介绍了中级经济基础重点供大家参考,关注中级经济师考试频道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一、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

1. 公共物品的特征:非竞争性(主要特征),非排他性(派生特征)。

2. 公共物品的需求一般通过政治机制(投票表决)显示。

3. 常见的多数决策规则有:①相对多数决策;②二轮决选制;③逆向排除法;④博尔达计分法;⑤孔多塞规则;⑥赞同投票。

4. 公共物品的融资方式:①政府融资(强制融资);②私人融资(自愿融资);③联合融资。

5. 公共物品的生产方式:①政府生产;②合同外包。

6. 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①决策制度(核心),何种物品应当被公共地而不是四人提供?提供多少?②融资制度;③生产制度;④收益分配制度。

二、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7. 公共财政具有①资源配置;②收入分配;③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8. 资源配置范围:应当是市场失灵而社会又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领域。主要有:①满足政府执行职能的需要(政府机关正常运转、国家安全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等);②市场失灵而社会又需要的准公共物品和服务(如公共卫生、科技、公共工程);③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引导性支出(如矫正外部效应等)。

9. 实现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①明确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③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④通过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社会投资方向;⑤通过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体制,提高财政自身的效率。

10. 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①明确收入分配的范围;②加强税收调节;③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④发挥公共支出作用。

11. 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手段:①财政政策+货币政策;②税收、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方式,调节社会经济结构;③通过税收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④加大对节约、环保、能源的投入,加大科教文卫体的投入,加大社会保障的投入等。

三、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

12. 公共选择是关于政府失灵的理论,公共选择三大理论基石:①个人主义方法论;②经济人假设;③作为一种交易的政治过程。

13. 政府失灵的表现形式:①选民“理性的无知”与“理性的非理性”。②政治家选票极大化;③投票循环;④官僚体系无效率;⑤利益集团与寻租。

2019中级经济师备考中,我分享的“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财政支出”以下介绍了中级经济基础重点供大家参考,关注中级经济师考试频道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财政支出

一、财政支出及其分类

1. 如何理解财政支出数据?①看支出规模;②看支出结构;③看支出的经济性质。

2. 财政支付分类方法:国际通行的分类方法有①财政支出功能分类;②财政支付经济分类。

3. 中国政府支出分类改革:2007年1月1日起中国实施了符合国际惯例的收支分类改革。其中支出功能分类设类、款、项三级,分别为17类、172款、1152项;经济分类设类(12)、款(98)两级。

二、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

4.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①绝对规模指标;②相对规模指标(当年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

5. 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①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②皮考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③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④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理论”;⑤公共选择学派

三、中国的财政支出结构

6. 中国财政支出发展变化:总量快速增长、结构有所调整

7. 中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①购买性支出占比长期偏大、转移性支出比重较低;②相对于消费性支出而言,投资性支出占比近年来略有下降,但出处于高位;③社会性支出比重有所提升,但仍有待加强。

8. 中国财政支出的优化:①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降低行政成本;②大力支持发展教育事业发展;③大力支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④大力支持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⑤大力支持生态环境建设。

四、财政支出绩效考评

9.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原则:3E+1E(经济行、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

10. 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的原则:统一领导原则、分类管理原则、客观公共原则、科学规范原则

11. 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方法:①比较法;②因素分析法;③公众评价法;④成本效益评价法

12. 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①相关性原则;②可比性原则;③重要性原则;④经济性原则

2019中级经济师备考中,我分享的“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财政收入”以下介绍了中级经济基础重点供大家参考,关注中级经济师考试频道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财政收入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分类

1. 根据IMF分类标准,政府的收入主要有:①税收;②社会缴款;③赠与收入;④其他收入。

2. 我国自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将政府收入分为:①税收收入;②社会保险基金收入;③非税收收入;④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⑤债务收入;⑥转移性收入。

3. 非税收入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彩票资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8款。

4. 财政收入的口径:最小的口径仅包含税收收入;较大一些的口径还包括非税收入(我国采用这个)。

5. 财政集中度,又称为宏观税负,指国家从国民经济收支环流中截取并运用的资金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6. 衡量宏观税负的口径从大到小依次是:①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②公共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③公共财政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社会保障基金收入的合计占GDP的比重。

二、税收

7. 税收的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8. 税制要素:纳税人、课税兑现、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违章处理、纳税地点等。

9. 按课税对象分为①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②流转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③财产税;(另外还可以再分出资源税类和行为税类)。

10. 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为①从价税;②从量税。

11. 按税负能否转嫁可划分为:①直接税;②间接税;

12. 按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可划分为:①中央税(消费税、关税);②地方税(契税、房产税、耕地占有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③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证券交易印花税)。

13. 拉弗曲线的启示作用:征税有“禁区”,要注意涵养税源。

三、税负转嫁

14. 税负转嫁方式:①前转(消费者);②后转(原材料供应者和工人);③混转(①+②);④消转(改善经营管理);⑤旁转(物流公司);⑥税收资本化(最典型的就是对土地交易的课税)。

15. 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①应税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弹性;②课税商品的性质;③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系;④课税范围的大小;⑤商品的竞争程度。

四、国债

16. 国债的种类:①内债与外债;②短期(1年)、中期和长期(10年以上)国债;③固定利率国债与浮动利率国债;④上市(流通)国债与非上市(流通)国债;⑤货币国债与实物国债。

17. 国债功能:①弥补财政赤字;②筹集建设资金;③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④调控宏观经济

18. 国债负担:①认购者负担;②债务人负担;③纳税人负担;④代际负担

19. 国债限度:①国债负担率(警戒线:发达国家国债累计余额占GDP的比重≤60%,发展中国家≤45%);②债务依存度(当年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应当介于15%~20%之间)。

20. 国债发行方式:①公募招标方式;②承购包销方式;③直接发售方式;④“随买”方式

21. 自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国债发行方式经历了:行政摊派、承购包销、投标发行三种发行方式,从具体的发行模式看,先后采取了单一行政摊派模式、单一承购包销模式和承销、招标双主导复合模式。

22. 国债偿还方式:①抽签分次偿还;②到期一次偿还;③转期偿还;④提前偿还;⑤市场购销法

23. 根据国债交易的层次,国债市场分为国债发行市场和国债流通市场两大部分

24. 按国债成交订约和清算的期限划分,可分为现货交易、回购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

25. 现货交易方式是证券交易中最古老的交易方式,也是国债交易方式中最普通、最常用的交易方式

131 评论

小可爱vivi

距离202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只有五十几天的时间了,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国债的政策功能",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国债的政策功能

国债的政策功能如下:

1.弥补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可以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增加税收;发行国债方式弥补。

(1)向中央银行借款弥补赤字会造成中央银行货币供给增加,诱发或加剧通货膨胀。

(2)税收是按税法规定征收的,如果通过提高税率或增加新税种弥补赤字,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赤字,产生的副作用较小。实质是将属于社会支配的资金在一定时期内让渡给国家使用,是社会资金使用权的单方面、暂时性转移;认购国债的资金基本是从社会运动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资金,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故通过举债以弥补财政赤字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2.筹集建设资金

现代社会中,以国债资金来扩大建设规模是发行国债的重要目的之一。

3.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1)国债是一种收入稳定,无风险或风险较低的投资工具,因此有“金边国债”之称。

(2)政府发行的短期国债,流动性强,被称为“有利息的钞票”,短期国债的发行及买入和卖出,在不少国家中央银行通过在证券市场上买卖国债来调节货币供应数量和调节利率。

4.调控宏观经济

192 评论

毓毓baby

【 #经济师考试# 导语】 我根据中国人事考试网发布“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相信不少考生都想了解,详情如下供大家参考: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2.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解市场需求、市场供给与均衡价格,运用均衡价格模型分析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之间关系,掌握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   3.生产和成本理论。理解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企业形成的相关理论,辨别成本函数的基本形式和短期成本函数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4.市场结构理论。理解市场结构的分类及其依据,掌握市场结构和生产者决策理论,辨别不同类型市场结构及其生产者行为。   5.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理解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掌握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基本内容,理解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决定方式。   6.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理解资源配置的标准和帕累托状态,掌握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的基本理论,解释市场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辨别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和措施。   7.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辨别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掌握消费、储蓄、投资、总需求和总供给等宏观经济基本理论,理解消费、储蓄、投资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   8.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理解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掌握我国经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特征,掌握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9.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掌握价格总水平、就业和失业的含义和相关指标,理解就业、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宏观经济治理的内涵与新特征。   10.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辨别影响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辨别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调控和干预方式,掌握建设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体制的内涵和特征。   第二部分财政   11.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掌握公共物品、财政职能,理解市场与政府经济活动范围。   12.财政支出。掌握财政支出的类型和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掌握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和影响因素,掌握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特点和分析方法,掌握购买性支出的具体内容,掌握转移性支出的具体内容,理解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异同。   13.财政收入。理解财政收入、财政集中度和宏观税负,掌握税收的基本特征、职能,掌握税负转嫁的方式和原理,理解国债的种类、政策功能,理解我国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内容。   14.税收制度。掌握税制各要素和税收分类以及我国现行税收法律制度,掌握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财产税的基本特点,掌握增值税、消费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契税和车船税的基本内容,理解深化税收制度征管改革的目标取向和主要内容。   15.政府预算。理解政府预算,辨别我国不同机关的政府预算管理职权,掌握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制度和执行制度的主要内容,掌握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16.财政管理体制。掌握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解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内容。   17.财政政策。理解和掌握财政政策的功能与目标、财政政策的工具与类型、财政政策的乘数与时滞的基本内容。   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   18.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理解货币需求、货币需求量、社会融资规模、通货膨胀、数字货币,掌握货币供求理论和货币均衡原理、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机制、货币均衡的基本原理。   19.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理解中央银行体制下的金融服务、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掌握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特点、主要业务和中央银行独立性,分析货币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工具搭配使用的效果,理解我国中央银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掌握非常规货币政策与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工具、目标与机理,理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出的背景及措施、我国贷款基准利率改革情况。   20.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理解金融市场、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掌握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特点,分析金融市场主体的行为、金融市场各子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   21.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理解金融风险、金融危机、金融监管,掌握金融监管的理论、金融监管体制和国际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主要内容,掌握影子银行、地方金融组织、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与监管。   22.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理解汇率制度、国际储备,辨别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掌握汇率决定与变动、国际储备及其管理、国际货币体系、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主要特点,掌握逆周期因子与外汇风险准备金的定义、作用机理。理解自由贸易区金融账户。   第四部分统计   23.统计与统计数据。理解统计学、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变量和数据,辨别数据和变量的类型,掌握统计学、描述统计、推断统计的基本原理,辨别统计数据的来源和各种统计调查方法,理解统计质量评价标准,理解数据科学与大数据,辨别数据挖掘的常用算法。   24.描述统计。理解数据特征测度,掌握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离散趋势的测度指标、分布形态的测度指标以及变量间相关关系的测度指标的计算方法,辨别常用测度数据。   25.抽样调查。理解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辨别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和误差来源,掌握常用基本概率抽样方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场合,理解估计量的性质,掌握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下均值估计量方差的估计方法和样本量的计算方法,辨别概率抽样中样本量的影响因素。   26.回归分析。理解回归模型、回归方程、回归系数,掌握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和估计方法,根据估计的回归方程进行回归系数分析,掌握决定系数以及回归模型的检验。   27.时间序列分析。辨别时间序列的分类和分解,理解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和速度分析,理解时间序列预测程序,掌握平稳时间序列的平滑预测法。   第五部分会计   28.会计概论。理解会计的目标,掌握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理解会计法规的构成内容。   29.会计循环。理解会计确认的主要内容和确认标准,掌握会计记录的方法、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辨别主要的账务处理程序类型和会计计量属性类型,掌握会计循环的主要环节,区分会计循环各环节主要会计工作。   30.会计报表。理解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编制方法,辨别将不同会计项目按照会计报表编制要求进行填列的方法。   31.会计报表分析。理解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掌握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辨别会计报表分析中反映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的计算方法。   32.政府会计。理解政府会计的概念,掌握政府财务会计要素和政府预算会计要素,辨别政府决算报告的概念与政府财务报告的概念。   第六部分法律   33.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理解法律调整机制的基本原理,掌握我国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方式,辨别调整经济的主要法律的种类。   34.物权法律制度。理解物权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掌握所有权、担保物权、用益物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和适用规则。   35.合同法律制度。理解合同、要约、,掌握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终止、担保和保全、转让和变更的适用条件。   36.公司法律制度。掌握公司和公司法的概念,理解公司的特征和分类,掌握公司设立的条件和程序,掌握公司组织机构和股东权利的内容,掌握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和义务,辨别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的相关规定。   37.其他法律制度。掌握专利法律制度、商标法律制度、劳动合同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

263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级经济师国债的发行机关

    国债发行机关是(A.中央政府)。国债由国家发行,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

    JojoYang1231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6
  • 国债的负担与限度中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国债知识点如下:国债的特征: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国债的功能: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调控宏观经济国债的负担:认

    五小样儿同学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6
  • 中级经济师国债发行

    距离202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只有五十几天的时间了,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国债的政策功能",持续关

    阿甘终结者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6
  • 中级经济师投资银行的功能

    成长的道路上是孤独的,经济师考试即将到来,而考取证书需要大量时间,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备考,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1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金融》高频考点汇总

    秋意凉漠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6
  • 中级经济师国债偿还的方式

    分期逐步偿还法、抽签轮次偿还法、到期一次偿还法、市场购销偿还法、以新替旧偿还法是国债偿还的五种方式。分期逐步偿还法:对一种国债规定几个还本期,直到国债到期时,本

    小龙女kelly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