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银行从业分险关系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7

心在翠微
首页 > 金融从业证书 > 播放银行从业分险关系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们是MJ

已采纳

定义   贷款风险分类是指商业银行按照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不同档次的过程,其实质是判断债务人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   目标   通过贷款分类应达到以下目标:   (一)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质量。   (二)及时发现信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贷款管理。   (三)为判断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否充足提供依据。   原则   贷款分类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分类应真实客观地反映贷款的风险状况。   (二)及时性原则。应及时、动态地根据借款人经营管理等状况的变化调整分类结果。   (三)重要性原则。对影响贷款分类的诸多因素,要根据本指引第五条的核心定义确定关键因素进行评估和分类。   (四)审慎性原则。对难以准确判断借款人还款能力的贷款,应适度下调其分类等级。   历史与发展   1998年以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分类办法基本上是沿袭财政部1998年颁布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把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四种类型,后三种合称为不良贷款,在我国简称“一逾两呆”。逾期贷款是指逾期未还的贷款,只要超过一天即为逾期;呆滞是指逾期两年或虽未满两年但经营停止、项目下马的贷款;呆账是值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确定已无法收回,需要冲销呆帐准备金的贷款。我国商业银行的呆帐贷款大部分已形成应该注销而未能注销的历史遗留问题。这种分类方法简单易行,在当时的企业制度和财务制度下,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这种办法的弊端逐渐显露,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需要了。比如未到期的贷款,无论是否事实上有问题,都视为正常,显然标准不明,再比如,把逾期一天的贷款即归为不良贷款似乎又太严格了。另外这种方法是一种事后管理方式,只有超过贷款期限,才会在银行的帐上表现为不良贷款。因此,它对于改善银行贷款质量。提前对问题贷款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常常是无能为力的。所以随着不良贷款问题的突出,这蛾类分类方法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199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参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贷款分类指导原则》,要求商业银行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进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即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种为不良贷款。这种分类方法是银行主要依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即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其中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五级分类是国际金融业对银行贷款质量的公认的标准,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动态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实力、抵押品价值等因素的连续监测和分析,判断贷款的实际损失程度。也就是说,五级分类不再依据贷款期限来判断贷款质量,能更准确地反映不良贷款的真实情况,从而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从2004年起,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两类银行将奉行国际标准,取消原来并行的贷款四级分类制度,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   2007年银监会发布《贷款风险分类指引》规定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是贷款风险分类的最低要求,各商业银行可根据自身实际制定贷款分类制度,细化分类方法,但不得低于要求五级分类的要求,并与五级类方法具有明确的对应和转换关系。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实行了贷款风险多级分类,例如中行实行的是52221的十二级分类,工行实行的是43221的十二级分类,交行实行的是52111的十级分类等。 五级分类要求   商业银行应至少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关注: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商业银行对贷款进行分类,应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二)借款人的还款记录。   (三)借款人的还款意愿。   (四)贷款项目的盈利能力。   (五)贷款的担保。   (六)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   (七)银行的信贷管理状况。   对贷款进行分类时,要以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为核心,把借款人的正常营业收入作为贷款的主要还款来源,贷款的担保作为次要还款来源。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包括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影响还款能力的非财务因素等。   不能用客户的信用评级代替对贷款的分类,信用评级只能作为贷款分类的参考因素。   对零售贷款如自然人和小企业贷款主要采取脱期法,依据贷款逾期时间长短直接划分风险类别。对农户、农村微型企业贷款可同时结合信用等级、担保情况等进行风险分类。   同一笔贷款不得进行拆分分类。   分类具体规定   下列贷款应至少归为关注类:   (一)本金和利息虽尚未逾期,但借款人有利用兼并、重组、分立等形式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嫌疑。   (二)借新还旧,或者需通过其他融资方式偿还。   (三)改变贷款用途。   (四)本金或者利息逾期。   (五)同一借款人对本行或其他银行的部分债务已经不良。   (六)违反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发放的贷款。   下列贷款应至少归为次级类:   (一)逾期(含展期后)超过一定期限、其应收利息不再计入当期损益。   (二)借款人利用合并、分立等形式恶意逃废银行债务,本金或者利息已经逾期。   需要重组的贷款应至少归为次级类。   重组贷款是指银行由于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或无力还款而对借款合同还款条款作出调整的贷款。   重组后的贷款(简称重组贷款)如果仍然逾期,或借款人仍然无力归还贷款,应至少归为可疑类。   重组贷款的分类档次在至少6个月的观察期内不得调高,观察期结束后,应严格按照本指引规定进行分类。   商业银行在贷款分类中应当做到:   (一)制定和修订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管理政策、操作实施细则或业务操作流程。   (二)开发和运用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操作实施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   (三)保证信贷资产分类人员具备必要的分类知识和业务素质。   (四)建立完整的信贷档案,保证分类资料信息准确、连续、完整。   (五)建立有效的信贷组织管理体制,形成相互监督制约的内部控制机制,保证贷款分类的独立、连续、可靠。   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要对贷款分类制度的执行、贷款分类的结果承担责任。   商业银行应至少每季度对全部贷款进行一次分类。   如果影响借款人财务状况或贷款偿还因素发生重大变化,应及时调整对贷款的分类。   对不良贷款应严密监控,加大分析和分类的频率,根据贷款的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逾期天数是分类的重要参考指标。商业银行应加强对贷款的期限管理。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应对信贷资产分类政策、程序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将结果向上级行或董事会作出书面汇报,并报送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或其派出机构。检查、评估的频率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商业银行制定的贷款分类制度应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或其派出机构进行报备。   非信贷资产的分类   对贷款以外的各类资产,包括表外项目中的直接信用替代项目,也应根据资产的净值、债务人的偿还能力、债务人的信用评级情况和担保情况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资产。分类时,要以资产价值的安全程度为核心,具体可参照贷款风险分类的标准和要求。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通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对贷款分类及其质量进行监督管理。

353 评论

烧饼小顺顺

本文“银行从业2017风险管理要点:风险、收益与损失”由银行专业资格栏目整理,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风险的含义   在本书中,风险被定义为未来结果出现收益或损失的不确定性。具体来说,如果某个事件产生的收益或损失是固定的并已经被事先确定下来,则不存在风险;若该事件的收益或损失存在变化的可能,且这种变化过程事先无法确定,则存在风险。   (二)风险与收益   本书所称收益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进行投资、开展金融产品交易,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所获得的盈利。正确认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一方面有助于商业银行对损失可能性和盈利可能性实施平衡管理,防止过度强调风险损失而丧失盈利和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主动承担风险,利用经风险调整的业绩评估、经济增加值等现代风险管理方法,遵循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合理促进商业银行优势业务发展,科学评估业绩,并以此产生良好的激励效果。   (三)风险与损失   风险与损失有密切联系,但风险并不等同于损失本身。严格来说,损失是一个事后概念,反映风险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实际结果,而风险却是一个明确的概念,反映损失发生前的事物发展状态,在风险的定量分析中可以采用概率和统计方法计算出损失规模和发生的可能性。   在实践中,通常将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灾难性损失三大类。

96 评论

彩色珊瑚

正确处理风险防范与业务拓展的关系 风险防控和业务拓展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或者说是互为表里的。银行就像一辆行驶中的汽车,道路状况是银行的经营环境,刹车和方向系统是风险控制和管理,车速是业务的拓展,只有在刹车和方向系统状态良好的情况下,驾驶员才能提高车速并安全行驶,否则就很有可能遭遇颠覆的后果。 从另一个角度看,风险是结果的不确定性,是结果对期望的偏离,没有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业务拓展带来的收益将是不确定的。财务报表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变得好看,但经营成果实际上处于不确定状态,埋藏着风险隐患,一旦引发,今日的盈利明天就可能变成亏损,甚至带来灭顶之灾。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就是最好的明证。因此,我认为,在没有有效的风险管控的前提下,任何业务拓展都是盲目的,是一种赌博,走上的可能是一条不归路。 其次,我们应该懂得,风险管控本身就寓于发展的范畴之中。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风险管理水平高的银行将在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上获得优惠待遇,对风险加权资产的资本覆盖要求减低,这样银行就有更多的资本去进行业务拓展;反之,若风险管理能力达不到监管要求,则必须缩减业务范围或规模,以增强经营风险的资本保障能力。 管理学上有一个水桶原理,围成水桶的所有木板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着水桶真正的盛水容量。对于邮储银行而言,与国内外先进银行比,我行在营销渠道、技术支援手段、品牌知名度以及风险管理能力和手段、风险文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比较而言,后者的劣势更为明显,这恰恰是对我行发展起关键性制约作用的那块最短的“木板”,决定着当前能够打造的“水桶”的容量。 再者,我们应当理解,现代意义上的业务拓展不仅表现为量的方面,更重要的是其质的方面,量即使没有增加,但质变好了就是发展。风险控制的主要落脚点就是要抓质的方面。如果在业务拓展的同时不注重风险控制,市场拓展就不能保证是有效的增长,增加的部分相当多地就会变成不良资产,业务规模越大,损失越多,包袱也就会越背越重,使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家底不断被侵蚀,从而失去发展的后劲。 此外,需引起我们重视的是,风险管控是银行无形资产价值的重要构成因素,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和高超的风险管理能力有助于增进银行稳健、安全的形象,提高信誉度,吸引潜在的客户,促进业务的拓展。最近发生的小额信贷业务被停牌的事件就值得我们深思。 面对当前国内同业步步紧逼、外资银行虎视眈眈即将短兵相接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业务拓展与风险防控的关系。任何一谈风险控制就牺牲业务拓展,或一谈业务拓展就忽视风险控制的思想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听任这些思想和做法的滋生蔓延会危害到我行的利益甚至生存。正确的态度是,全行自上而下形成统一认识,各级领导和广大员工都要齐心协力,一手抓业务拓展,一手抓风险防控,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具体而言,面对挑战,我们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以风险管控作为业务发展的先决条件,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做出精密的战略部署和统筹安排。在发展业务的同时也要考虑潜在的风险,确定合理的风险度,既不能在风险面前畏难回避,也不能盲目夸大风险事实。要在主动预测管理控制各类风险源、疏导化解风险为我所用的前提下,使我们的银行业务得到高质量、可持续的拓展。

如果是专精lunix的确是很不错的选择,毕竟对Linux伺服器精通的人还是有限,不过千万不要小看了linux哦,光伺服器的搭建就有不少,加上环境的配置,资料库的融合,以及后期的管理维护和备份,每一样都不是轻松的,所以如果你对Linux感兴趣的话就会事半功倍,加油哦!

不矛盾,风控是基础保障;随着业务扩充套件渠道的拓展需要更先进的风控技术及管理模式,有了基础保障才能更好的发展业务

有些机构代客业务是合法的啊,你说的是以客户的身份办业务吧,两回事啊

一般都是找亲朋好友来发展业务,如开信用卡之类的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近30年来发展迅速,产量连年来居世界首位,有色金属科技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国防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继石器时代之后出现的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均以金属材料的应用为其时代的显著标志。现代,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金属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随处可见金属。工业上更少不了它,几乎所有机械装置都用到了金属。但是金属容易被腐蚀,据报道,全世界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7000亿美元,我国因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4%,由此可见,金属的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满足“开心、放心”两个原则:“开心”就是授信产品让客户经理的上级机构感觉赚到了钱,银行愿意向客户销售产品。“放心”就是银行对借款人使用银行信贷资金用途很清楚,企业经营能力很清楚,认为专案很安全。开心是因为业务发展了,放心是因为防范风险了。

一、要因地制宜 各中学因地域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教学装置也就不尽相同,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也就会有所差异。对于经济发展迅速地区的中学来说,他们的教学装置先进,学生的生活阅历丰富,“见多识广”,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及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比较先进,基本上能够适应当前资讯科技及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对于偏远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学来说,经济不发达,教学装置也相对简陋,学生对资讯科技的了解也相对较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易于实践而基础实用的课程学习,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要因人而异 正所谓“因材施教”,教学也要因人而异。对于理解能力强,学习能力出众的学生,可以安排学习更高层次的知识或让其自选学习方向。但作为教师,我们则应更倾向于那些能力普通的学生和“后进生”,关注他们,重视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资讯素养”的培养。培养他们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将学以致用的理念贯穿整个资讯科技课程的教学中,使资讯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教育落到实处。 三、要精选教学内容 在中学资讯科技的教学过程中须以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不同而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精选教学内容。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能够处理简单的计算机故障;学习windows的使用,让学生对计算机有更深的了解;学习办公软体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的使用,让他们能自由的处理文字资讯;学习计算机病毒与防治,了解资讯保安和相关法律知识;重点介绍inter的基础知识及应用,学会利用网路和计算机上的丰富资源;学习使用一些常用工具软体,如:压缩、解压缩的方法,下载软体的使用,媒体播放软体的使用等。学会使用这些常用工具软体,会让他们在使用计算机时更得心应手。 四、要以实践为主 资讯科技课的特点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为前提,实践教学为根本。而作为中学生来说,要理解专业性很强的专业术语会比较困难,但实际的动手操作则会让他们非常感兴趣。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方式正处在发展阶段,大量的实践课会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索,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也应从讲授、叙述向辅导、指导转变。鼓励学生思考并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从实践中获得真知。使其有能力自主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的要求。 五、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 中小学资讯科技课程的目标是:通过资讯科技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资讯、传输资讯、处理资讯和应用资讯的能力。当今世界,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软体的发展推陈出新,使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使学生掌握每一种软体的使用。那么,作为资讯科技教育工作者,要让受教育者适应资讯科技的飞速发展,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有针对性的实践课为主,注重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使其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 在资讯化社会的今天,资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迅速地筛选和获取资讯、准确地鉴别资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资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讲,我们应努力培养他们基本的“资讯素养”。1.资讯获取的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资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网际网路、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资讯。2.资讯分析的能力。能够将丰富的获取到的资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资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资讯进行分类。3.资讯加工的能力。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资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储存,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4.资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资讯,使用资讯科技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上述资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资讯科技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资讯素养”的关键。例如:网际网路,它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途径,创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学习环境。借助于网际网路,他们可以获取在书上学不到的东西,利用这些资讯来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从广义上来说,道德风险是指与人的品德有关的无形的因素,即是指由于个人不诚实、不正直,促使风险事故发生,以致可能引起社会财富损毁和人身伤亡。导致道德风险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当事人之间获取的资讯不对称或资讯不完整,当监督成本太高以至超过监督收益时,在获取资讯方面占优势的一方有可能为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在监督不到位的情况下采取不利于他人的行动,侵占他人的利益。具体在商业银行内部,银行决策层、管理层、经营层明知其作为或不作为不符合商业银行的长远利益,但因认为这种作为或不作为可能不被发现或即使被发现所带来的损失也小于所带来的收益,而作出决策所形成的风险就是商业银行的内部道德风险。 一、商业银行内部道德风险的层次分类与表现 按照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道德风险可总括为如下三个层次: 商业银行决策层(如董事会成员)的道德风险:在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产权体制下,决策层个人大多不拥有与其职权相适应的产权,事实上并无足够的经济能力对决策结果负责,或者只负有微不足道的责任,这是决策层仍然存在道德风险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在决策行为的非市场化,对高阶管理层的约束力软化,对违规行为反应迟钝等等。 商业银行管理层(如总分行管理级员工)的道德风险:决策层的道德风险增加了管理层的道德风险,如表达意见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迎合上意”,利益目标短期化,在决策层对高阶管理层的约束力软化的情况下,不同形式的越权经营,对下级违规行为反应麻木甚至默许,账外经营,操纵会计报表,人为调整统计资料,报喜不报忧等等。 商业银行经营层(如操作/执行人员)的道德风险:商业银行的经营层是资讯的收集者,是微观资讯量最丰富的层次,由于其获取的微观资讯量最大,当管理层的监督不到位时,成为商业银行内部道德风险发生频率最高的层次。如工作人员利用制度漏洞作案,高素质人员利用电脑作案,信贷及不良资产管理人员删除不利资讯或提供不实资讯误导管理层等等。 二、商业银行内部道德风险的控制 我国银行业的安全与发展不仅取决于建立起有效的银行安全网,还取决于银行内部道德风险的有效控制。 1、加强对员工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准可从根本上降低商业银行的内部道德风险特别是降低经营层道德风险,但仅由商业银行通过加强员工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员工被动地接受职业道德的灌输,以提高员工伦理道德水平,这在防范或控制内部道德风险方面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这是一个社会学的课题,只有全社会伦理道德水平的提高和信用体系的完善,才能真正实现银行员工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对于一家商业银行来说这是成本高而收效慢的方式。因此,银行加强员工政治思想工作的重点要着眼于建立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和工作自豪感,并通过长期不间断的合规经营理念的渗透和企业文化的培育,建立合规经营、合规操作的经营观念。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商业银行目前的经营管理体制下,强有力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的业务操作是控制内部道德风险的最有效手段。要按照《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指导原则》的要求,建立覆盖所有业务品种和业务操作环节的规章制度。要全面建立内部授权制度,增加内部授权透明度;明确各授权岗位的业务操作程式;正确处理发展与规范的关系,坚持内控优先原则,发展必须在规范的范围内发展;严格内控标准,任何人、任何业务都必须处于内控制度的控制下,任何情况下不能出现例外。 3、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应该说国内商业银行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作为上市公司的上市商业银行,其股东的职能作用得到了相对强化,但现实情况是要实现决策层以其自身权益对银行的经营效果负责,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股东大会及商业银行内部监督系统还无法实现对决策层和高阶管理层的有效制约。必须真正建立起商业银行决策层以其自身权益对银行的经营效果负责,经营者直接承受经营失败的经济责任的产权-管理体制,对商业银行内部道德风险的控制才可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4、建立充分的资讯披露制度,加强外部监督,可有效地降低商业银行内部道德风险。在这方面应发挥银监会及银行同业公会的作用,如建立金融从业人员资讯库,对不适合担任商业银行高阶管理职务的人员资讯予以充分披露,提高商业银行获取人力资源资讯的能力;要求各商业银行提高对违规经营责任人员处罚的透明度等等。促使商业银行在进行高阶管理人员任用时不仅仅限于银行监管部门的资格审查,而且从自身的风险控制角度自觉加强人事任用的审慎性,降低商业银行内部道德风险。 5、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商业银行因用人失察而导致内控失效,形成钜额风险甚至损失的情况屡见不鲜,这足以说明现行的人事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因此有必要完善现行的人事管理体制。一是要严格人才选拔的标准和程式,严把进人关。增加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的比例,考试可能无法做到对人才的全面评价,但可极大地提高选拔的客观性,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二是要增加人事任免的透明度,降低人事任免工作中的主观性;三是要真正落实重要岗位及高阶管理人员的任期责任审计制度及离任审计制度,任期责任审计结论及离任审计结论要真正成为人事考察的重要依据,改变任期责任审计及离任审计在人事任免中仅仅是例行程式的现状。 6、下达合理的考核指标。考核指标的制订要全面考虑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有利于银行的长远经营目标,不能误导各级经营管理人员。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经营业绩和经营规模当然是十分重要的,但作为决策层绝不应过于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不能让利润或经营规模掩盖一切,否则可能对管理层和经营层传达错误资讯,以增加风险为代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内控环境,直接引起内部道德风险的增加。要减少考核指标制订过程中的主观性,在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起以利润、不良资产控制为主,业务规模为辅的考核指标,实现商业银行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平衡,最终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 7、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目前特别要尽快建立并严格执行对违规经营及形成不良资产的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在追究直接责任人员责任的同时也要追究单位领导人的责任,以提高领导层的责任心,彻底改变国内各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落后现状。 8、加强内部稽核。要将对内控制度进行再监督的内部稽核制度作为商业银行内控体系的核心,提高内部稽核的独立性和稽核覆盖面,充分发挥其确保各项内控措施得到全面落实的关键性作用。要在稽核部门与业务管理部门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资讯流动渠道,并严格稽核整改要求,以提高稽核工作的效果。通过以上方式充分发挥内部稽核在控制内部道德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

84 评论

相关问答

  • 银行从业继续教育无法播放

    需要下载专用播放器

    一脚踢飞你 11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播放银行从业资格证

    银行从业是指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证书,英文简称CCBP,是属于银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考生通过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后,可取得银行业专业人员初级职业资格证书。银行从业资

    芳菲七月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播放基金从业资格

    基金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条件如下:1、年满18周岁;2、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含高中、中专、职高和技校)及以上学历;3、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4、中国证监会规

    春天里吃大米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基金从业相关系数图解分析

    相关系数是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学方法。在金融投资领域中,我们经常使用相关系数来衡量不同基金之间的关联程度,以此来进行投资组合的优化配置。那么,要解

    漫漫迷秋途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播放银行从业出记

    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什么时候出成绩?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成绩查询时间一般为考后7-10个工作日。考生可通过通过中国银行业协会网站()、东方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研修院网站

    luanqiqing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