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8

兔几小兔几
首页 > 教师资格证 > 教师资格证中小学试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坚强一点Aaron

已采纳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A.上课 B.师生互动 C.讲授 D.练习2.“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3.在教室里,面对着你的一个窗户是方形的,其他几个窗户看起来不是方形的,可你仍然感知他们是方形的,这是(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4.在师生关系中,“亲其师而信其道”反映教师( )特征对学生的影响。A.知识 B.认知 C.人格 D.技能5.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6.小李在与儿童玩游戏时用布将玩具遮住,此时儿童并没有像之前一样哭闹,因为儿童好像已经知道玩具并没有消失且就在布底下。据此可以判断该儿童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猎考网解析:1.【答案】A【解析】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故本题选A。2.【答案】A【解析】“矮子里找高个”是说整体水平或条件不高的情况下,选拔出水平或条件相对较高的一位。“水涨船高”的意思是水位升高,船身也随之浮起。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都强调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是一种相对评价。故本题选A。3.【答案】D【解析】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距离、角度或光线的明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我们的知觉映象仍然不变。恒常性包括大小、明度、颜色、形状、方位等。看起来不是方形的窗户仍能感知是方形,是形状知觉的恒常性。故本题选D。4.【答案】C【解析】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包含认知特征、人格特征与行为特征。其中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教师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其人格特征就成为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教师优良的人格特征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有重要影响。在师生关系中,“亲其师而信其道”反映教师人格特征对学生的影响。故本题选C。5.【答案】C【解析】目标评价模式由泰勒提出。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在课程研究发展史上,泰勒第一次把课程评价纳入课程开发过程并使之成为课程开发的核心环节之一,因此他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故本题选C。6.【答案】A【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物体恒存)概念。客体永久性指的是知道某人或某物虽然现在看不见但仍然是存在的。客体永久性是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特征。题干中的儿童看不见玩具但知道玩具并未消失,说明其具有客体永久性,可见儿童进入了感知运动阶段。故本题选A。推荐阅读:教师资格考试教综试题练习教师资格证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教师资格证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355 评论

微笑的可爱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表述错误的是( )。A.教学中要加强知识的学习,以提高分数B.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C.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元认知能力D.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哪一年?( )A.1978年 B.1986年C.1988年 D.1992年3.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C.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4.美国心理学家( )根据学习的结果,把教育目标分为三类: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A.奥苏贝尔 B.布卢姆C.加涅 D.桑代克5.下面四个成语或俗语中( )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的描述。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6.班主任李老师在教室后边设置了一个特殊的座位,如果上课中有学生捣乱或上课调皮的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就让他坐在这个位置。这一做法( )。A.是变相体罚学生的错误方法B.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有效手段C.是既保证学生的受教育权,又履行了教学管理权的有效方法D.是对学生正确的惩戒猎考网解析:1.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培养如下方面:(1)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2)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元认知能力;(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知识不同与能力,A选项强调的是知识,不正确。故本题选A。2.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故本题选B。3.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其中,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故本题选B。4.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布卢姆在其《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中将教育目标分为三类: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故本题选B。5.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都是典型的迁移形式。故本题选A。6.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是对教师教育行为的评价。班主任李老师在教室后边设置特殊的座位,让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坐这个位置,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是变相体罚学生的错误方法。A选项正确,B、C、D选项均不正确。故本题选A。教师资格证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教师资格证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03 评论

zq13301666852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试题:笔试练习1.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 B.《孟子》 C.《论语》 D.《中庸》2.社会成员经由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以及科层组织之间转换和调动。这种教育功能是( )。A.社会流动功能 B.文化传递功能 C.社会改造功能 D.人口控制功能3.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 )。A.社会生活 B.科学实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4.发达国家大多已普及12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9年义务教育。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人口数量和质量 D.社会意识形态5.直接制约教育的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的社会因素是( )。A.生产力水平 B.科学水平 C.文化传播 D.政治经济制度答案及解析:1、【答案】A。解析:《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推动社会发展变迁和促进社会流动。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在生产、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整体的存在、延续、演变和发展。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则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通过教育的培养和提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个人能动性、创造性的弘扬,以实现在职业岗位和社会层次之间的流动和转换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境遇的改善。所以此题选A。3、【答案】D。解析: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通过教育,科学知识与技术被劳动者所掌握,变成劳动者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在生产中创造物质财富。4、【答案】B。解析: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定;(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3)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故本题选B。5、【答案】D。解析: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目的的性质,也就直接制约着教育的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教师资格证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教师资格证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114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试题

    别等了,直接去百度文库搜吧!

    力力力力力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别等了,直接去百度文库搜吧!

    黑犬黑犬97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题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科目题型《综合素质》(幼儿园)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写作题《保教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 简答题 论述题 材料分析题 活动设计题小学教师资格证科

    水月琉璃007 7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试题

    一、简答题1.简述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关系。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什么?3.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哪些?二、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阅读《动物学校》

    19870629侠女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教师资格证中小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A.上课 B.师生互动 C.讲授

    兔几小兔几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