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1

写下文字
首页 > 教师资格证 > 地理教师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戴小卓269500767

已采纳

【1元】知识点快记手册

科目一(1-2)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观。

选项A,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其中,顺序性是指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题干中并未体现顺序定向的特点。故排除A。

选项B,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阶段性规律的,阶段性是指不同阶段学生有不同特征,有不同的主要矛盾和发展任务,要分阶段教育,不同阶段不能搞一刀切。题干中父母面对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不同的教育,体现了阶段性。

选项C,学生是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的,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与题干不符,故排除C。

选项D,学生具有独特性,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因为每个学生的文化经验、生活背景、个性特征不同所以学生具有差异性。与题干无关,故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选B。

科目二(3-10)

3.【答案】B。解析:选项A,因材施教原则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问题而提出的。贯彻这一原则应做到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成绩、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其次还应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面向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选项B,启发性原则指的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的能力的教学方法。

选项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的是教学要以学习基础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视具体情况随机应变,不能太过于死板,活学活用,并且坚持与时俱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选项D,巩固性原则指的是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复习,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教学过程中贯彻此原则的应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保证巩固的科学性、巩固的形式要多样化。复习的原则要求即遵循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而进行教学,以此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

题干中老师遇到无法回答的问题,就告诉学生不要问那么多,只要记住这个答案就可以,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没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反而直接否定学生的想法,违背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的要求,故选择选项B。

4.【答案】A。解析:选项A,讲述法指的是教师运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对教学内容作系统叙述和形象描绘的一种讲授方式。一般在人文学科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多。又分为科学性讲述和艺术性讲述。

选项B,讲读法指的是教师把讲述、讲解同阅读教材有机结合,讲、读、练、思相结合的一种讲授方式。一般用于语文、外语教学中,也可用于数理化学科教学。

选项C,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

选项D,讲解法指的是教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论证的一种讲授方式。一般在自然学科教学中运用较多。

题干中教师用口头语言直接向学生描绘事例、论证事理来传授知识,符合讲述法的定义,故选择选项A。

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理论流派对应的代表人物。

选项A,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是当代西方出现的一个重要的课程理论,其代表人物是该课程理论的创始人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认为人的学习是认知结构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因此,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对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展最有价值。

选项B,社会本位课程论注重社会功能性知识,即着眼于使学习者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社会本位课程论有两种变式,一是“社会适用”型,二是“社会重塑”型。与题意不符,不选。

选项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是杜威,以杜威认为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是不足取的,应代之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的课程;同时强调,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选项D,人本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罗杰斯。该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要为学生提供一种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情景。他们强调,学校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本性和需要。因此,人本主义课程又称为人性中心课程。

BC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分类。

选项A,根据内容属性,可以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选项B,根据课程的实施要求或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可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选项C,根据组织方式,把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选项D,根据课程任务,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故此项不选。

ACD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B。

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迁移的种类。

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来划分,可以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题干中后来学习的“元素周期表”对先前学习的“元素化合物”的影响为逆向迁移。故排除A、B选项。

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来划分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题干中后学习的内容“深化”了先前的学习内容,属于正迁移。C项排除。

ABC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

A项,动作技能又称运动技能,如体操运动、写字技能、作图技能、操作仪器技能等,它也是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B项,智慧技能的学习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以处理外界的符号和信息。依次按不同的学习水平及其所包含的心理运算的不同复杂性程度可划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解决问题)等智慧技能。

C项,言语信息的学习即掌握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现出来的,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D项,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他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

题干中,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应用题属于智慧技能分类中的高级规则(解决问题),故本题选择B项。

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理论的相关知识点。

选项A,经典性条件反射由巴甫洛夫提出,强调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强调先有刺激再有反应,与题意不符,排除。

选项B,联结反应由桑代克提出,强调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试误)而形成的,与题意不符,排除。

选项C,操作条件反射是由斯金纳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则是操作(R)强化(S)的过程,重要的是跟随操作后的强化(即刺激),强调先有反应后有刺激。题干中小杰先主动回答问题是“反应”,后有老师的表扬是“刺激/强化”,接受多次强化之后逐渐养成了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这体现的心理机制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理论。故C项说法正确。

选项D,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与题意不符,排除。

选项AB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择C。

10.【参考答案】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既指导教师的教,又指导学生的学。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启发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量力性原则;

(7)巩固性原则;

(8)因材施教原则。

相关试题: 2022天津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9月29日】

316 评论

小库2011

2019下半年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在攻关 学习网抄的!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问答导入。展示中国三大自然区的范围,提问学生自己的家乡属于哪个自然区,平时常说的“南方北方”以何为界?带着问题,引入本课。环节二:新课讲授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图1-1-7找出东部季风区可以分为哪几部分,以什么地理事物为分界线。【学生总结】分为南北两大区域,以秦岭—淮河为界线。【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同时回归教材,思考秦淮一线还是哪些地理事物的分界线。【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师生总结】秦淮一线除了是南北方的分界线并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之外,还具有以下地理意义:小麦与水稻、旱地与水田、湿润与半湿润地区、河流是否有结冰期、亚热带与暖温带、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教师活动】PPT展示《南北地区分区的自然差异》,提问:(1)我们是根据什么条件东部季风区划分成四个分区?(2)除了这两个因素之外,四个分区在哪些自然地理因素方面还有差异,尝试总结为表格。【师生活动】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师生总结】根据水分和热量进行划分。2.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师活动】展示视频《南北方人文环境差异》,提问:(1)南北方地区在哪些方面有差异?(2)你的生活中有哪些明显的南北方生活方式的区别?【师生活动】学生思考,教师指导。【师生总结】北方作物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耕地以旱地为主,是中国小麦、棉花、杂粮的主要产地;南方作物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耕地以水田为主,是中国稻谷、茶叶、蚕丝的主要产区。此外,人们的文化风俗,如:饮食、服饰、生活习惯、方言词汇、歌曲戏剧等,南北方各不相同。【教师活动】展示《南北方地区居民建筑实景图》。提问:(1)南北方地区的居民建筑有什么最明显差异?(2)原因是什么?【学生总结】北方地区降水变率大,多为平顶屋,可以节省建材;南方地区降水丰富,为方便排水,居民建筑屋顶坡度大。【教师活动】展示《南北方交通线路示意图》与《南北方工业分布示意图》,提问:(1)南北方的交通方式有什么区别?(2)为什么北方经济以重工业为主,而南方的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师生总结】北方是铁路和干线公路的主要分布区,南方地区的内河运输较为普遍。矿产资源存在南北地域差异,在资源蕴藏量上,北方具有较大的优势。环节三:巩固提高根据所学知识,将南北差异总结为表格。环节四:小结作业小结:让学生自主总结。作业:课下询问家人朋友还有哪些南北差异。【板书设计】

225 评论

萤火虫BB

一、审材料   1.审文字材料。首先整体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所属地理模块(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仔细逐句阅读材料,分析该句涵盖的小知识模块。边阅读边批注涵盖的知识点,有利于答题。地理方面的材料和问题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一定要充分挖掘每一句材料所涵盖的地理信息才能准确锁定命题人的意图。   2.审地图材料。一张地图可以涵盖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社会经济方面城市的分布、工农业的分布、交通的分布等。自然方面可以涵盖气候的类型、山脉的分布、河流的分布、植被的分布等等。在实际的做题中我们观察材料想体现的内容可以在图例当中看出。所以一定我们面对一张地图一定要注意图例中内容。那么我们在审图片中的一般顺序是什么呢?首先看该地区的空间位置(比如经纬度、大陆轮廓、河流的形状等信息),根据位置可以关联到该地区的自然和人文背景。其次观察地图的总体布局和特点。再次观察局部地图的具体细节信息(比如曲线的极值,变化趋势等)。   二、审问题   1.阅读问题首先判断问题的限定条件(比如考查的是有利方面还是不利方面,还是考查影响方面需同时分析有利和不利方面)。很多情况下限定条件的大小决定了答题方向的,一定注意好限定条件答题才能避免答跑题。   2.观察问题与题干材料的关联部分。材料题中一般有好几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一般都对应的是材料中的一部分内容。根据材料分析时批注的知识点与问题相结合才能最完整的答出答案所需的具体细节知识点。   三、答题方向   材料中所描述的事物的大方向,一般问题中的限定条件也是大方向。例如图中材料给的是个区域图,那么问题的限定条件是分析该地的气候特点则从大方向(如气温季节变化、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等)去分析。答题则需要从气候的概括性方向来答题才可以拿到。材料中描述的是对某一事物的细节描述往往是我们生活中很少接触的具体科研材料或者报告等信息。那么答题时就要高度关注答题时需要利用材料的数据等信息的小细节来答题。   四、规范答题   1.注意答题的字体工整和答案整洁性。文综类考试在实际答题中容易分配不好答题空间,导致文字混乱、字体忽大忽小、文字忽上忽下等等问题。注意好答题的大方向后要根据答案思路给出相应的答题空间。比如自然方面描述思路给出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相应的模块后具体填写内容就可以很好的控制好空间分配。   2.地理答题对于比较类的。如自然方面、人文方面、有利因素、不利因素等。注意进行分列描述,尽量不要一口气答到底,让老师判断题找得分点相当不容易。   3.在描述小方向答题时尽量做到利用序号,组织语言贴近考点答题,做到考点一看就出。

113 评论

相关问答

  • 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题目及答案

    一、教学目标1.知道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人文因素,并且学会分析其变化的主导因素。2.结合案例,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不锈冰theresa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高中教师资格证地理面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面试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部分,一个是备考,一个是考试。备考主要的部分是备课,考试主要分为结构化、试讲、答辩三个环节。最重要的也是莫过如试讲。下面是我整理的

    水之语城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地理教师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1元】知识点快记手册科目一(1-2)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观。选项A,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

    写下文字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教师资格证乐理试题及答案

    【 #教师资格证# 导语】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陆续发布中, 在考后整理了很多网友提供的2019年上半年初中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

    秋刀鱼与禹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地理答案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科目总共有三门,分别是《中学综合素质》、《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主要考查考生的学科和教育理论知识。初中

    金威啤酒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