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3

容嬷嬷201
首页 > 教师资格证 > 考教师资格证小学心理学试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osephine383

已采纳

C.判明问题性质、选择算法、找寻条件

D.提出问题、选择算法、找寻条件

21.道德观念即 ( )

A.道德准则

B.道德观点

C.道德判断

D.道德认知

22.信息加工论认为,一系列问题状态和转变问题状态的算子构成了 ( )

A.算子系列

B.问题空间

C.问题解决

D.问题情境

23.关于迁移的经验泛化说是由心理学家 提出。 ( )

A.桑代克

B.伍德沃斯

C.贾德

D.詹姆士

24.心理学上把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称作为 ( )

A.气质

B.性格

C.个性

D.个性心理特征

25.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 )

A.知识的应用就是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B.知识的应用就是知识的迁移

C.知识的应用是抽象知识的具体化过程

D.知识的应用就是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26.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 ( )

A.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B.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

C.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D.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27.研究认为,为了提高复习的效果,第四次复习的时间应该安排在 ( )

A.一星期后

B.半个月后

C.一个月后

D.半年后

28.根据概念的抽象程度可以把概念分为 ( )

A.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

B.生活概念和科学概念

C.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

D.高级概念和低级概念

29.教师扮演“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可能出现的不当表现是 ( )

A.教师出现家长制作风

B.教师过分地溺爱学生

C.教师过分地迁就学生

D.教师对学生过分地严厉

30.服从可以分为 ( )

A.对群体规范的服从和对权威个人的服从

B.对群体意志的服从和对权威个人的服从

C.对群体规范的服从和对群体意志的服从

D.对群体纪律的服从和对权威个人的服从

参考答案

1.D【解析】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

2.D【解析】说谎、偷窃和欺都属于行为障碍。

3.C【解析】算法式是为达到某一个目标或解决某个问题而采取的逐步的程序。

4.D【解析】奥苏贝尔认为影响迁移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是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5.B【解析】遗传与环境是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6.C【解析】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任务难度,这属于外部的、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7.A【解析】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定向水平和权威定向水平两个阶段。

8.B【解析】心理咨询的方式有: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9.D【解析】技能可以划分为认知技能和操作技能。

10.A【解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条件和措施与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儿童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11.A【解析】由于能力的量的差异,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

12.C【解析】这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这就是下位学习。

13.D【解析】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基本策略和辅助性策略,辅助性策略也可以说是支持策略。

14.C【解析】使用观察法时,不容易做出精确的判断。

15.A【解析】根据影响范围的大小,动机可以划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两种。

16.A【解析】在问题的解决阶段,教师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等。

17.D【解析】社会的阻抑作用表现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愈加明显。

18.D【解析】实验法的一般程序为:进行初试、设计方案、施加影响、进行复测、对比分析。

19.A【解析】皮亚杰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判断行为对错是从客观责任向主观 责任发展的。

20.A【解析】解决应用题的策略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判断问题的性质、选择算法和寻找条件四个步骤。

21.D【解析】道德观念即为道德认知,是指对于行动准则韵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

22.B【解析】信息加工论认为,一系列问题状态和转变问题状态的算子构成了问题空间。

23.C【解析】贾德提出了迁移的经验泛化说。

24.B【解析】性格是指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

25.A【解析】知识的应用是指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同类或类似课题的过程。通过知识的应用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26.D【解析】健康包括三个方面: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27.C【解析】经研究证明,第四次复习应该安排在一个月之后,第一次为一天之后,第二次为一个星期之后,第三次为半个月之后。

28.A【解析】根据抽象程度,概念可以分为抽象观念和具体观念。

29.C【解析】在扮演“家长代理人”角色的时候,教师容易过分地迁就学生。

30.A【解析】服从可以划分为对群体规范的服从和对权威个人的服从。

二、多项选择题

31.理解学习策略的定义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

231 评论

JasonZhou520

【 #教师资格证# 导语】想要一举拿下教师资格考试,光看书还是不够的, 诚意整理了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选择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选择题: 1.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上,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发展成果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班杜拉 2.在埃里克森看来,小学阶段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 A.自主感 B.主动感 C.勤奋感 D.自我统一感 3.下列不属于学习范畴的是()。 A.从不会游泳到会游泳 B.服用兴奋剂导致运动成绩提高 C.海豚经过训练,听到哨音就跳出水面顶气球 D.看到同学不交作业受罚,自己以后按时上交作业 4.按心理学家维纳的学习动机归因理论,下列属于可控不稳定内部归因的因素是()。 A.能力高低 B.运气好坏 C.努力程度 D.任务难度 5.“直角”概念的掌握对“锐角”。、“钝角”概念学习的影响属于()。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纵向迁移 6.教师拿出皮球、硬币等物体帮助幼儿理解圆的概念。这种直观教学是()。 A.感性直观 B.模像直观 C.言语直观 D.实物直观 7.低年级儿童学习写字时,教师边讲解,边按照汉字的笔画顺序进行书写示范。这是属于下列哪个阶段的学习?() A.操作的模仿 B.操作的整合 C.操作的熟练 D.操作的定向 8.教师训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和同伴相互提问,这是在教授学生()。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计划策略 9.专家比新手通常能更快更好的解决专业领域内的问题。该现象说明的问题解决影响因素主要是()。 A.问题的特征 B.思维定势 C.已有知识经验及其组织 D.功能固着 10.态度的心理结构中,不包括()。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成分 11.在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中,不属于行为矫正方法的是()。 A.系统脱敏法 B.非理性信念驳斥法 C.暂时隔离法 D.强化法 12.提出现实性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这种教学策略属于()。 A.程序教学 B.发现教学 C.情境教学 D.掌握学习 13.民主型的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们共同讨论修定班级的班规,以契约的方式共同遵守。这种方式所促成的纪律属于()。 A.任务促成的纪律 B.自我促成的纪律 C.教师促成的纪律 D.集体促成的纪律 14.某项测验规定,测验结果的分数要达到80分以上方为合格。这是一种()。 A.标准参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15.如果一个教师关注的焦点在于如何提高学生成绩、班级规模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说明其正处在教师发展的()。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教学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B 2.C 3.B 4.C 5.A 6.D 7.D 8.B 9.C 10.C 11.B 12.C 13.D 14.A 15.C

226 评论

枫叶e宝宝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网上有很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 例如: 一、单项选择题 1、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廖世承 C. 潘菽 D. 蔡元培 2、若50人中只有5人通过某一测验题目,那么该题的难度为( ) A .10% B .90% C .55% D .45% 3、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至少达到( )的儿童? A .130 B . 140 C .150 D .160 4、任务促成的纪律的前提是( ) A .教师的监督、指导 B.同辈群体的压力 C .个人对活动本身的充分理解 D .活动本身的吸引力 5、两种任务在学习过程、学习材料、学习目标等方面具有的共同成分越多,迁移效果越明显。这表明何种因素起主要作用? A .相似性 B .概括经验 C .学习策略 D .心向 6、学生在学习体操过程中,各种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常有多余动作,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A .动作幅度 B .动作结构 C .动作力量 D .动作速度 7、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与害怕失败者相比,追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 )的任务。 A .比较难的 B .非常难的 C .非常容易的 D .难度适中的 8、迁移的关系转换说强调 A .发展了的心理官能 B .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C .已有经验的概括化 D .对情境关系的理解 9、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 .自主感对羞耻感 B .主动感对内疚感 C .勤奋感对自卑感 D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0、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是的创立者是 A .布鲁纳 B .苛勒 C .奥苏伯尔 D .加涅 …… 省考教师资格考试考教育学和心理学,但国考教师资格考试内容是:幼儿教师资格笔试考《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笔试考《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师资格笔试考和《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能力》。

看看书店有没,没有的话把你邮箱给我,我给你发过去,你可以给我留言。

告诉你个网站 在百度输入“湖北教师资格证网” 上面有湖北教师资格历年真题及最新考试大纲。都是免费的。

浙江教师考试心理学教育学最新的试题和答案可以到这里看看。 :blog.sina../wishxin 这里的应该是可以下载的,试题格式也是word的. 不防去看看!~

每个章节都比较重要,比如开始的绪论,讲心理学的形成,各个流派,然后后面跟教学相关的内容都比较重要。很容易被考到。

实话跟你说吧,真题是不会流传出来的,每次考完都要把卷子统一收回,相关原因在这里不好说,总之,你在外面是找不到真题的

浙江省2009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教育学(小学)试题 课程程式码: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程式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可以实现人的培养、社会遗传、科学筛选,是教育的()。 A.社会功能 B.人口功能 C.本体功能 D.经济功能 2.“洪堡式大学”的传统源于()。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3.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______是主导。() A.环境 B.教育 C.遗传素质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4.主张环境决定论的是()。 A.高尔登 B.洛克 C.华生 D.康德 5.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我国的教育基本制度的是()。 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 *** 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6.正规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是()。 A.高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初等教育 D.幼儿教育 7.教育目的的确定具有()。 A.主观性 B.客观性 C.主观性和客观性 D.随意性 8.“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是______年的教育方针。() A.1957 B.1958 C.1985 D.1995 9.孔子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教给学生,这是我国______的雏形。()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结构课程 10.“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 A.受教育的权利 B.生存的权利 C.安全的权利 D.受尊重的权利 11.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包含多方面的要求和较为复杂的内容,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______的特点。() A.创造性 B.复杂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2.社群教育的概念在国际上正式确立和广泛运用,是在()。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__________、内在的、必然的联络或关系。 2.据中国古籍记载,在中国古代社会时,出现了“庠”、“序”、“瞽宗”、“辟雍”、“泮宫”等机构,这些机构都是__________。 3.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的矛盾。 4.自然环境能通过对社会的经济、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制约达到对教育的影响,这表现了自然环境对教育的__________影响。 5.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指出:“百年大计,__________。必须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 6.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指不同个体在身心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__________规律。 7.制定发展教育事业的“三个结合”、“六个并举”原则的是__________年的学制改革。 8.只有确定了__________,教育活动才能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向着预定的方向进行。 9.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__________。 10.完成学校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教育学 2.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3.受教育者 4.教育制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 2.简述德育的意义。 3.简述社会实践的功能。 4.简述三结合教育合力的基本形式。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联络实际论述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2.联络实际论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答案我没下哦 不过很简单 课本上就能看着。。。预祝考试成功!

你可是上网看一下::examda./teacher/ 要想有历年的试题的吧!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 2.B 3.C 4.D 5.A 6.B 7.C 8.B 9.D 10.A 11.A 12.C 13.C 14.B 15.B 16.B 17.C 18.B 19.B 2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CD 2.AC 3.ABCD 4.BCD 5.ADE 6.BCDE 7.ABD 8.ACDE 9.BCDE 10.AB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解释之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络。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解释之二: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是广义的教育;但广义的定义外延过大,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构成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2.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标,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3.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4.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5.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物件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2.(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 (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 3.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型别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 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4.(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1、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2、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3、有利于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2.(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307 评论

相关问答

  • 小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

    您好,中公教师考试网为您解答!教师资证统考考试科目如下:幼儿笔试:综合素质(幼儿园) 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笔试:综合素质(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初级

    niftynifty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小学心理学教师资格证

    目前,教师资格证指的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主要的学科包括:幼儿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这四类。幼儿学前教育属于全科,主要面向幼师教育背景的考生。小

    上海花满屋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小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试题

    【 #教师资格证# 导语】下面是 !   41 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依据个人

    小呆呆321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考试题

    三、判断题(对的打个“√”错的打个“×”) 1、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学科内容() 2、学习是可以用经验或练习

    shampooxia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中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试题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2.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哪个环节? (B)   A.开端

    酒窝喵喵兔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