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计百科 > 中级会计师教程包含什么

中级会计师教程包含什么

发布时间:

中级会计师教程包含什么

中级会计考试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参加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人员,应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有机会获得证书。点击了解会计报考相关条件中级会计考试形式: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实行无纸化模式,考生可在考前一段时间通过“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公布的中级会计资格无纸化考试答题演示、操作指南、模拟答题操作练习系统,提前熟悉无纸化考试操作系统。此外,还要提高打字速度,进而提升应试水平。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应按规定通过正规渠道报名、参加考试,切勿轻信虚假宣传。同时,国家未指定任何培训机构开展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工作,对不法培训机构打着“保过”幌子,招摇撞或组织实施作弊的,将依法严肃追究法律责任。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的相关信息,推荐选择恒企教育。恒企教育真诚办学,紧紧抓住教学不放松,保证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凭借多年发展积累的会计经验、会计方法和会计工具,帮助零基础学员步步闯关,修炼成企业财务精英。教学方式灵活,包括游戏课程、场景教学、情景教学、沙盘演练、翻转课堂、项目贯穿、企业游学等,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员快速成长。

财务管理,中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三门,这个考试需要精心准备,细心应考的,结合学习课程会容易备考,class请佳Hhilaryhappy

中级会计师考试教材包含《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和《财务管理》。中级会计师考试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考试合格者,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财政部用印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点击查看>>2020年中级会计师考试教材变化解析(

三科:中级实务、财管、经济法。建议:如果你要考,建议先从难的开始。财管+实务,二门一起考。当然,如果你能三门自然最好。难度相对是较难。特别是财管,没有基础的人可能学起来有些吃力。如果财管不好的话,实务里还涉及到类似的东西。经济法相对是最容易的。报名条件: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

中级会计包含什么

《中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是中级会计考试三个科目当中难度相对较高的,老师建议大家还是要掌握最原始的、最根本的那个会计等式还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这六大要素。学习期间,始终要有这么一个框架感,在这个框架之下把握核心内容。将基础的章节都解决好之后,最后看特殊业务的知识点,例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外币折算、借款费用等等,要对比学习,逐一击破。《财务管理》对于《财务管理》最让人头疼的应该就是公式,很多考生不能准确的记忆公式,这时候应该怎么建立学科思维呢?建议大家不要死记硬背,着重研究公式的背后到底尝试着给我们解决什么问题,然后结合习题对这些公式产生印象,考试中会如何运用,掌握答题技巧,公式自然而然就会记得清晰明了。《经济法》很多学员在学习《经济法》时,会觉得比较枯燥,这里建议大家能把自己融入其中,结合生活实例,因为法和情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许多规定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尝试理解知识点,就能更高效的复习备考。学习之余也要注意休息,不用三更眠五更起,只要每天坚持学习,不被别人落下就可以了,预祝大家顺利通过中级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实务》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财务管理》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经济法》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中级会计考试章节知识点和试题解析免费看,祝你轻松取证。移动端题库:_campaign=baiduhehuorenPC端题库:_campaign=baiduhehuoren

中级会计师是指会计行业的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是由财政部、人事部共同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通过该考试的考生可获得由财政部、人事部印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证书,该证书全国范围内有效。日常中,中级会计师一般也指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的会计人员。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设有《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共三个科目,考试实行百分制,各科目考试成绩合格标准均以考试年度当年标准确定,一般成绩合格分数为60分。考试以2年为一个周期,考生需在连续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取得中级会计资格证书。

在备考过程中,对考试相关信息掌握的深浅程度,可能会影响你的备考,了解考试详情,会更有规划,那么同学们知道中级会计需要考什么科目?如何规划学习时间吗?一起来看看吧!入口在哪儿:一、中级会计需要考什么科目?1、考试科目中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考试的这三门科目,每个考试科目的科目特征都不同。中级会计实务综合性强,经济法注重记忆,财务管理计算量很大。参加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在连续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取得中级资格证书。更多关于注册中级会计师相关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3个科目。考试科目(一)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中级资格证书。(二)高级会计资格:考试科目为《高级会计实务》。三、考试大纲使用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2020年度中、高级资格考试大纲(考生自行订购)。扩展资料包括条件注意事项:报名参加中级资格的人员,除具体基本条件外,还应具体下列条件之一:(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5)取得博士学位。(6)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参考资料来源:凯里市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高级资格考试报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

什么专业包含会计课程

一、财务管理专业

开设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经济活动分析、税务会计、审计学、会计制度设计、购并原理及案例、网络技术、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货币银行学、财政学、财务会计模拟实训、财务管理实践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培养目标:该专业于2015年和成本管理与控制合并为财务管理。培养掌握经济管理、理财、金融和网络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从事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活动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具备较强的会计业务核算、财务分析与管理、纳税申报、银行结算等技能。

二、会计专业

开设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

培养目标:该专业于2015年和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部分)合并为会计。本专业重在培养能够在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财会、税收、财务管理等实务岗位及高教、科研等工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三、审计专业

开设课程:财务会计、审计基础、会计电算化、企业财务审计、内部审计实务、审计软件应用。财务会计、审计基础、会计电算化、企业财务审计、内部审计实务、审计软件应用。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掌握审计理论与方法,具有会计核算和财务审计能力,能在中小企业及会计中介机构,从事财经及审计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扩展资料:

会计学专业属工商管理学科,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该专业设有企业会计、国际会计、注册会计师等三个专业方向。专业以企业会计为主,兼顾计算机与财务管理。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倡启发式与案例教学,多方位培养学生处理会计业务与管理财务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会计学专业是以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为基础的基本理论应用学科,以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基础,主要学习财务会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资本运营、资产重组、企业兼并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国际会计核算的惯例,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侧重于实务操作,通过会计手工模拟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基本训练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强化学生财务管理、审计、经济法、税法方面知识的学习,为学生以后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会计学专业

财务会计类专业都包括哪些?财务会计类专业包括财务管理、会计、审计、会计信息管理。

财务会计类630300

财务管理630301

会计630302

审计630303

会计信息管理630304

财务会计类专业介绍

一、财务管理专业

开设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经济活动分析、税务会计、审计学、会计制度设计、购并原理及案例、网络技术、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货币银行学、财政学、财务会计模拟实训、财务管理实践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培养目标:该专业于2015年和成本管理与控制合并为财务管理。培养掌握经济管理、理财、金融和网络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从事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活动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具备较强的会计业务核算、财务分析与管理、纳税申报、银行结算等技能。

二、会计专业

开设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

培养目标:该专业于2015年和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部分)合并为会计。本专业重在培养能够在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财会、税收、财务管理等实务岗位及高教、科研等工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三、审计专业

开设课程:财务会计、审计基础、会计电算化、企业财务审计、内部审计实务、审计软件应用。财务会计、审计基础、会计电算化、企业财务审计、内部审计实务、审计软件应用。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掌握审计理论与方法,具有会计核算和财务审计能力,能在中小企业及会计中介机构,从事财经及审计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财会类的专业常见有财务管理专业、审计专业、会计专业、金融学专业和统计学专业。

2、审计专业。设计专业开始的课程常见有:财务会计、审计基础、企业财务审计和审计软件应用等。培养的目标主要是会计核算和财务审计能力。3、会计专业。简单理解,会计专业就是管钱和做账的。目前来看,会计专业具备高水平能力的人才较少,如果想要有更好的发展,建议向注册会计师或者管理会计师方面转型。4、金融学专业。该专业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相对来说,金融学更偏重理科。金融学专业毕业,可以进入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发展的前景和待遇都是不错的。5、统计学专业。作为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统计性报考了统计和经济统计。事实上,很多领域都会应用到统计,核心就是数据分析和处理。

财会类的专业是非常多的,而作为热门的大类行业,考取一个具有高含金量的证书是非常重要的。

财会类的专业是成人高考热门专业,想要考试成功,自然需要认真准备,考试相关的真题、模拟题、历年重要考点等,都是重要的备考资料,一定要及时下载。

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可知,财务会计类包括财务管理、会计、审计等4个专业(T代表特设专业),具体名单如下:

会计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1、每个月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做记账凭证时一定要有财务(经理)有签字权的人签字后再做账),然后月末或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之所以月末登记是因为要通过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保证记录不出错),每发生一笔业务就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

2、月末须注意提取折旧,待摊费用的摊销等,若是新办企业开办费在第一个月全部转入费用。计提折旧的分录是借:管理费用或是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这个折旧额是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和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月末还要提取税金及附加(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由当地税务机关决定。

3、月末编制完科目汇总表之后,编制两笔分录。第一笔分录:将损益类科目的总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借: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其他业务收入等)贷:本年利润。第二笔分录: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等)。

会计包含什么

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清查,,,

有会计建立账册,绘制会计凭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一、会计的基本内容有:1、财务会计控制与管理会计控制;2、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参与经济决策;3、会计部门利用财务会计信息在工作过程中直接进行控制,诸如在执行财务计划中体现出来的计划控制,以及进行成本控制等;4、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即通过对优化财务会计信息的过程控制,防止信息失真;5、就现代会计而言,已由侧重利用内部信息施行控制转向从管理战略目标出发,充分利用市场信息、科技信息,以及来自外部的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全面控制。6、现代管理会计亦由以往固守传统的财务成本控制转向作业成本控制;最后,现代会计控制还应当包括内部审计控制等内容。二、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会计的核算职能就是为经济管理搜集、处理、存储和输送各种会计信息。会计监督是指通过调节、指导、控制等方式,对客观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有效性进行考核与评价。并采取措施施加一定的影响,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会计的含义包含什么

我ctrl c ctrl v的会计(ACCOUNTING)的概述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及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算、控制、分析、报告,以提供财务和管理信息的工作。会计的职能主要是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过程,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真实、准确和完整,为管理经济提供必要的财务资料,并参与决策,谋求最佳的经济效益。 会计的专门方法 主要有:设置帐户和帐簿,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复式记账,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和检查、考核、分析会计资料等。 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资金运动包括特定主体的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等过程。 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主要运用货币计量形式,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从数量上连续、系统和完整的反映各个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会计的要素 (一)会计要素及其内容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主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二)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1.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的主要特征有: (1)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制造行为或者其他交易或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形成资产。 (2)资产是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 (3)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 资产按流动性分类,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等。 2.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的主要特征有: (1)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按流动性分类,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应予以清偿、或者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负债。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其中,资本公积包括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合称为留存收益。 (三)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1.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3.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 就会计原理或基础工作规范而言,各类单位基本相同,但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事业活动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而不是权责发生制,由此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的设置及其定义与企业单位有所区别。行政事业单位为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类似企业的利润表)设置了五项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在会计要素的定义上,以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的定义为例,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负债是指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付的债务,包括借入款项、应付款项、应缴款项等;净资产是指事业单位的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差额,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等;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及其他收入;支出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及损失以及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开支,包括拨出经费、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 同时,在具体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上,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还有些区别。比如,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会计的工作范围 一、按照国家财务制度的规定,认真编制并严格执行财务计划、预算,遵守各项收入制度,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分清资金渠道,合理使用资金,保证完成财政上缴任务。 二、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记帐、算帐、报帐,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帐目清楚,日清月结,按期报帐。 三、按照银行制度的规定,合理使用贷款,加强现金管理,做好结算工作。 四、按照经济核算原则,定期检查,分析财务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挖掘增收节支的潜力,考核资金使用效果,揭露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提出建议。 五、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妥善保管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等档案资料。 六、遵守宣传、维护国家财政制度和财政纪律,向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 会计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本质是一个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这种观点认为,会计目标是提供经济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会计职能是反映(包括分析、预测)和控制(包括计划、监督、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的处理对象是关于价值运动的信息。即认为会计(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是采用一系列程序和方法,处理和控制价值运动信息的完整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论”承认会计的社会性和技术性,但更强调技术性,认为会计在企、出经营管理中只处于参谋或顾问的地位,并不直接履行管理职能。我国“会计信息系统论”的代表人是葛家澍、余绪缨教授等。其主要观点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会计本质的认识较为一致。 会计的准则 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按其使用单位的经营性质,会计准则可分为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按其所起的作用,可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 1 基本准则 基本准则是概括组织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是说明会计核算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依据、主要规则和一般程序。企业会计的帐务处理程序、方法等都必须符合基本准则的要求。基本会计准则还是制定具体准则的主要依据和指导原则。具体准则涉及到会计核算的具体业务,它必须体现基本准则的要求才能保证各具体准则之间的协调性、严密性及科学性。 我国1992年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属于营利组织的基本准则。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总则 总则部分说明了企业会计准则的性质、制定的依据、适用范围、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以及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要求等等。 总则中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核算工作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设计和选择会计方法的重要依据。本书§1.3详细介绍了这些基本前提。 (2)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企业会计准则把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筛选出12条,定名为“一般原则”,要求企业会计工作遵照执行。它们已在本书§1.4中列出。 这些原则是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是我国会计核算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般原则”不仅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注册会计师审计会计报告公允性的一个参照标准。 (3) 要素 会计要素的相关准则规定了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对各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 要注意的是1992年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要素的定义已在2000年的《会计办公条例》中进行了修正。§1.2介绍的是修正后的定义。 (4) 会计报表体系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会计报表除满足企业主管机关和财政、税务机关等国家政府部门的需要外,还应该满足企业各方面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上投资者的需要,要能够向他们提供反映经营状况、产权关系、偿债能力和利益分配的各种会计信息。针对上述要求,会计准则对全国范围内的企业会计报表作了统一规定,规定企业必须编制和对外报送三种主要会计报表。在1998年规定用现金流量表替代财务状况变动表后,这三张报表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这样的会计报表体系不仅大大改变了传统会计报表体系种类过多、主次难分的缺点,突出了主要报表的地位,而且与国际通行的会计报表体系也是一致的,有利于提供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信息。 2 具体会计准则 具体会计准则是按照基本准则的内容要求,针对各种经济业务作出的具体规定。它的特点是操作性强,可以根据其直接组织该项业务的核算。例如;固定资产会计、投资会计、借款会计的准则等等。根据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的具体准则可以考虑包括通用业务准则(主要是基本准则的具体化)、特殊业务准则(如物价变动会计准则和破产清算会计准则)、特殊行业会计准则和特殊经营方式会计准则。 目前我国在世界银行的支持下正在积极创建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迄今为止,已颁布了关联方交易、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债务重组、收入、投资、建造合同、会计政策会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非货币性交易、或有事项等等具体准则。财政部计划制定30个具体会计准则。鉴于目前我国会计法规正处于大变更时期,为了贯彻先立后破的原则,保证新旧办法的有序交替,使实际工作做到时时有法可依,避免出现“法规真空”,财政部在颁布基本会计准则和积极制定具体会计准则的同时,作为过渡时期的措施,在1992年制定和公布了各大行业的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这是一项分行业会计制度向具体会计准则逐步靠拢的过渡性措施。经过8年的实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财政部又将分行业的会计制度在2001年月1日合并成了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如无特别说明,本书以下所称的“企业会计制度”均指的是最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而非1992年的各行业的企业会计制度)。但是这种会计制度仍然是一种具体会计准则完全制定之前的过度性质的措施。当我国的具体准则完善之后,这种会计制度就会被具体准则所代替。 企业会计等式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企业的资产来源于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和债权人的借入资金,以及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效益的积累,资产来源于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归属于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所有者权益;归属于债权人的部分形成债权人权益(即企业的负债)。资产与权益必然相等。 在某个特定的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存在平衡关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 (二)收入-费用=利润 企业一定时期的收入扣除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后的净额,经过调整后等于利润。在不考虑调整因素(如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的情况下,收入减去费用等于利润,即,收入-费用=利润。 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会计科目和账户 一、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 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会计科目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等科目。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 3.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二、账 户 (一)账户的分类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同会计科目的分类相对应,账户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账户(简称总账账户或总账)和明细分类账户(简称明细账);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等。 (二)账户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账户分为左方(记账符号为“借”)、右方(记账符号为“贷”)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 账户中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余额,余额按照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其基本关系如下: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对于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货方发生额 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货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账户的内容具体包括账户名称、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三)账户记录的试算平衡 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可以采用两种试算平衡方法,即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它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公式为: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余额试算平衡法。它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根据余额时间不同,又分为期初余额平衡与期末余额平衡两类。期初余额平衡是期初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相等,期末余额平衡是期末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相等。公式为: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货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货方期末余额合计 实际工作中,余额试算平衡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方式进行。 (四)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1.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总分类账户对明细分类账户具有统驭控制作用;明细分类账户对总分类账户具有补充说明作用。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在总金额上应当相等。 2.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事项,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要求做到:所依据会计凭证相同、借贷方向相同、所属会计期间相同、计入总分类账户的金额与计入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合计金额相等。 (五)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 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项目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两者的区别是: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往往不同与管理会计,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他们所服务的决策者有所不同. 财务会计为股东,供应商, 银行和政府机构等外部决策者服务, 而管理会计则为组织的高层领导,部门负责经理,学院院长,医院院长和组织内部的其他各级管理者服务.

会计的含义:

会计,指根据《会计法》,《预算法》,《统计法》对记账凭证、财务帐薄、财务报表,从事经济核算和监督的过程。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我国从周代就有了专设的会计官职,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进行月计、岁会。亦即,每月零星盘算为“计”,一年总盘算为“会”,两者合在一起即成“会计”。

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会计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会计

会计的意思是把企业有用的各种经济业务统一成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通过记账、算账、报账等一系列程序来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信息。

简单地说,会计就是把企业杂乱无章的会计数据归纳整理,加工编制成有用的财务信息系统。我国从周代就有了专设的会计官职,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进行月计、岁会。亦即,每月零星盘算为计,一年总盘算为会,两者合在一起即成会计一词。

会计的特点

(1)统一性。主要是统一会计指标体系及主要指标的核算口径和计算方法,并使会计指标与计划、预算有关指标的口径相一致,与统计指标相配合,以便于按照一定的组织系统,加以逐级汇总,用来反映和检查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对有关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并为进行国民经济平衡提供必要的数据资料。为了做好财务会计工作,国家还规定会计工作的任务,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以及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时所必需遵循的原则等等。

(2)政策性。当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局部利益应服从整体利益,这就表明社会主义会计所具有的政策性。

(3)真实性。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一切企业、行政和事业单位都是整个国民经济有机体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会计必须客观地、如实地反映经济活动情况,为制定计划,决定政策、检查和指导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绝不允许任何单位歪曲伪造会计资料和掩盖经济活动的真相。

(4)群众性。社会主义会计工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企业中,职工群众直接参加企业管理,广泛开展群众核算,当家必管家,管家必核算,这是实行财务民主和会计公开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会计的含义是:会计是记录经济业务活动的一种工具;会计是一门关于如何进行会计工作的学科;会计是人类生活的一种工作。

  • 索引序列
  • 中级会计师教程包含什么
  • 中级会计包含什么
  • 什么专业包含会计课程
  • 会计包含什么
  • 会计的含义包含什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