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计百科 > 初级会计进项税款

初级会计进项税款

发布时间:

初级会计进项税款

采购时:借:原材料应交税费贷:应付账款等借:委托加工物资贷:原材料收回产成品时借:产成品贷:委托加工物资注意:不知道你是不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没考虑增值税因素,你根据你们开票情况,自己加一下增值税的处理。

因为你这道题是自然灾害产生的,并不是人为或者是管理不善造成的,所以你的增值税不用进项转出

答案: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取得资产或接受劳务时,应当按照《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相关规定对增值税相关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实际缴纳增值税时,按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等科目,按实际纳税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加计抵减的金额贷记“其他收益”科目。抵减的应纳税额作为其他收益,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额)贷:其他收益-其他备考初级会计,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初级会计考试的相关信息,请关注环球快问会计在线。关注环球网校快问进项税额加计抵扣分录如何做

1.电费的进项税额转出概念,进项税额转出是记录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及其他原因时,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而应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若又发生冲销已转出的进项税额时,用红字记入。 2.电费的进项税额应做会计分录是: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在建工程等相关成本费用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初级会计进项税销项税

进项和销项是指增值税的进项和销项税,增值税是国家就增值额征的一种税,销项是指销售货物所产生的销项税额,而进项就是购进货物时所发生的进项税额进项税可以抵扣销项税。

增值税计算公式:

应纳增值税额=不含税价*税率

不含税价=含税销售额÷(1+税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一、计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不含税)×税率(13%、17%)进项税额=所购货物或应税劳务的买价×税率(13%、17%)例:当月出售产品11700元,购进商品9360元,均为票面金额即含税价,税率为17%,计算应交增值税如下:销项税额=11700/1.17*0.17=1700元进项税额=9360/1.17*0.17=1360元本月应纳增值税=1700-1360=340元小规模纳税人当期应纳税额=销售额(不含税)×税率(4%、6%)例:当月出售产品11700元,购进商品9360元,均为票面金额即含税价,税率为17%,计算应交增值税如下:当月应纳增值税=11700/1.06*0.06=662.26元二、关税1.从价税率计算方法。从价税是按进出口货物的价格为标准计征关税。这里的价格不是指成交价格,而是指进出口商品的完税价格。因此,按从价税计算关税,首先要确定货物的完税价格。从价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额=应税进出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2.从量税的商品计算方法。从量税是依据商品的数量、重量、容量、长度和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来征收关税的。它的特点是不因商品价格的涨落而改变税额,计算比较简单。从量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3.复合税的计算方法。复合税亦称混合税。它是对进口商品既征从量税又征从价税的一种办法。一般以从量为主,再加征从价税。混合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4.滑准税的计算方法。滑准税是指关税的税率随着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反方向变动的一种税率形式,即价格越高,税率越低,税率为比例税率。因此,实行滑准税率,进口商品应纳关税税额的计算方法,与从价税的计算方法相同。其计算公式如下:应纳关税税额=T1、2×P×汇率5.特别关税的计算方法特别关税的计算公式如下:特别关税=关税完税价格×特别关税税率进口环节消费税=进口环节消费税完税价格×进口环节消费税税率进口环节消费税完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特别关税)/(1-进口环节消费税税率)进口环节增值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完税价格×进口环节增值税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完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特别关税+进口环节消费税关税的计算比较复杂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如有问题可以再提出。

你看这两笔分录来理解购进商品借: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销售商品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会计准则这么规定的。应交税额=销项税-进项税,进项税在借方表示应交税额的减少,销项税额在贷方表示应交税额的增加,这样一减一增的才形成抵扣,最后才计算出真正要交的应交税额。解释得不是很专业,不知道这样解释你能理解不?

以下两个会计分录可以帮助记忆,购入货物时,除了给卖方付原材料或商品的款项外,还应负担卖方代扣代缴的增值税,这是由买方承担的;同理,如果你是卖方给买方销货时,你应该收回为买方代扣代缴的增值税,因为这是由买方承担的。购入货物时,借: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销售货物时,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初级会计进项税

1.购进货物和接受劳务增值税专用发票中含的增值税2.按货物流转征收的税,如:增值税

1.电费的进项税额转出概念,进项税额转出是记录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及其他原因时,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而应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若又发生冲销已转出的进项税额时,用红字记入。 2.电费的进项税额应做会计分录是: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在建工程等相关成本费用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常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的(如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进项税额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核算。目前进项税额的转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及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2)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集体福利与个人消费等。这两种情况已抵扣的进项税额之所以要转出,是因为原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不能产生增值税销项税额,已抵扣的进项税额失去了抵扣的来源。其他需要转出进项税额的情况有,商业企业收到供货企业的平销返利,出口企业按“免、抵、退”办法计算应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的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等。

初级会计进项销项税额

进项税是企业买东西时记在采购总价中的增值税款,销项税是企业向外卖东西时收到的销售总价中的增值税款。

每个月企业拿所有的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如果是正数就要向税务局交税,如果是零或者负数就不用交了。

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

增值税抵扣:应交的税费=销项税-进项税。

中国的销售,习惯性讲含税价。。你去买东西,一个手机1000块钱,你不会考虑税多少,货物本身多少钱。实际上它是包含17%的增值税还有其他很多税。。。因此在题目和实际中,将货物的价格分为两种,1、含税价。2、不含税价。(至论增值税)。仅就增值税论,17%的税率。增值税=不含税价*17%含税价=增值税+不含税价这几条公式用数学方式,来回变换。增值税=含税价/(1+17%)*17%含税价=不含税价*(1+17%)不含税价=含税价/(1+17%)这几条公式用数学方式,来回变换。不用考虑什么进货价乱七八糟的,正规的考试不会出现这种词,他会让你明白这个数是含税价还是不含税价。(一般会标明是否含税)。现实中就更好办了,一张表,你可以直接写上含税或者不含税。你在买东西时,买100块钱(不含税)的货物。实际上要支付117元。其中17元是进项税(买东西时产生的)你在卖东西是,卖200元(不含税)的货物,实际上要收取的金额是234元。其中34元是销项税(卖东西时产生的)建议这种专业的东西,只是了解可以看看百度百科,如果要深究,根据需要的深度可以考虑看会计类书籍《初级经济法基础》《会计》增值税相关章节《税法》增值税相关章节。

进项税,一部分是不含税价销项税:34000(=234000/:你销售货物的价格分两部分,另一部分就是销项税:你购买货物的价格也分两部分:若你月末销售货物234000元(税率按17%计算),你本月实际需要缴纳的增值税即为,则你的销项税额即为,则你的进项税额即为,另一部分就是进项税;进项税是可以抵扣的;(1+17%)*17%)那么!也就是说(举例);(1+17%)*17%)若你月末购买货物117000元(税率按17%计算):17000(=117000/,一部分是不含税价

一、计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不含税)×税率(13%、17%)进项税额=所购货物或应税劳务的买价×税率(13%、17%)例:当月出售产品11700元,购进商品9360元,均为票面金额即含税价,税率为17%,计算应交增值税如下:销项税额=11700/1.17*0.17=1700元进项税额=9360/1.17*0.17=1360元本月应纳增值税=1700-1360=340元小规模纳税人当期应纳税额=销售额(不含税)×税率(4%、6%)例:当月出售产品11700元,购进商品9360元,均为票面金额即含税价,税率为17%,计算应交增值税如下:当月应纳增值税=11700/1.06*0.06=662.26元二、关税1.从价税率计算方法。从价税是按进出口货物的价格为标准计征关税。这里的价格不是指成交价格,而是指进出口商品的完税价格。因此,按从价税计算关税,首先要确定货物的完税价格。从价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额=应税进出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2.从量税的商品计算方法。从量税是依据商品的数量、重量、容量、长度和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来征收关税的。它的特点是不因商品价格的涨落而改变税额,计算比较简单。从量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3.复合税的计算方法。复合税亦称混合税。它是对进口商品既征从量税又征从价税的一种办法。一般以从量为主,再加征从价税。混合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4.滑准税的计算方法。滑准税是指关税的税率随着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反方向变动的一种税率形式,即价格越高,税率越低,税率为比例税率。因此,实行滑准税率,进口商品应纳关税税额的计算方法,与从价税的计算方法相同。其计算公式如下:应纳关税税额=T1、2×P×汇率5.特别关税的计算方法特别关税的计算公式如下:特别关税=关税完税价格×特别关税税率进口环节消费税=进口环节消费税完税价格×进口环节消费税税率进口环节消费税完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特别关税)/(1-进口环节消费税税率)进口环节增值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完税价格×进口环节增值税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完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特别关税+进口环节消费税关税的计算比较复杂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如有问题可以再提出。

会计进项税

会计中的进项税和销项税概念理解如下:1、增值税销项税额是指增值税纳税人销售货物和应交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此谓销项税额。2、增值税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者承担的增值税税额。3、抵扣销项税是指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减。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就是指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可以抵减销项税额

进项税: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

打个比方,你进货117元,其中的17元是你的进项税(117/1.17*0.17),销售140.4,其中的20.4(140.4/1.17*0.17)是你的销项税,20.4-17=3.4是你本月应交的增值税

  • 索引序列
  • 初级会计进项税款
  • 初级会计进项税销项税
  • 初级会计进项税
  • 初级会计进项销项税额
  • 会计进项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