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试报名 >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

发布时间: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下面是高一语文期末的考试题,请参考!

一、基础知识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提防(dī) 亲眷(juàn) 珠玑(jī) 鳏寡孤独(ɡuān)

B.伺候(shì) 缜密(zhěn) 谂知(shěn) 阿谀逢迎(yū )

C.埋怨(mán ) 栖迟(qī) 樯橹(qiáng) 繁文缛节(rù)

D.自诩(xǔ) 吝啬(lìn sè ) 纶巾(ɡuān) 刎颈之交(wěn)

2.下列各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谛听 淋漓 报应 残羹冷炙 无可置疑 B.干燥 鲁莽 国粹 晓风残月 礼尚往来

C.教诲 斟酒 暮蔼 灰飞烟灭 舞榭歌台 D.料峭 骸骨 玉簪 咄咄逼人 良辰好景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写文章要_______搜集和引用第一手材料,决不贪图方便,随便录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②老人没有喝茶,点起一支香烟,很有_______地吐了一口烟雾。③中国人的________、韧性、吃苦耐劳真是举世无双。

A.尽力 气派 耐心 B.尽量 气度 耐心

C.尽量 气派 耐性 D.尽力 气度 耐性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次班长竞选,他作了充分准备,竞选演说那天,他粉墨登场,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

B.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C.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6月25日晚22点的“意大利—斯洛伐克”小组对抗赛中,新军斯洛伐克队以3比2战胜了意大利队;意大利队追2球难救卫冕冠军 ,意大利队2-3负垫底出局,意大利队在观众的眼中真是差强人意。

D.上海世博会开幕式那天晚上,上海城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庆祝上海世博会开幕成功。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

B.“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

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节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读本④)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十岁通五经 通:通晓 B. 自蜀至长安,道未振 振:振作

C.白益傲放 益:更加 D. 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 辟:征召,被…聘用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因以命之 衡因上疏陈事 B.以所业投贺知章 何面目以归汉

C.遂荐于玄宗 而君幸于赵王 D.白长笑而去 天苍苍而高也

8.能体现李白“傲放”个性的一组是( )

①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②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③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④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⑤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三、翻译、古诗鉴赏及默写:

1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3分)译文:

(2)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3分)译文:

1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题目。(6分)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1).上片开头两句写出了寓居环境的 。(2分)

(2).下片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赤壁怀古》)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3)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5)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6)吾所以为此者,          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7题。(14分)

文学的趣味

朱光潜

①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

②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蠢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废。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

③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④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像上文所说的,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这是精神上的短视,“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⑤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⑥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就因为这个道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文,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在才置信语体文时,对文言文颇有些反

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的不可磨灭的价值。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觉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我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而对甲派重新估定价值。我因而想到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道:“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我想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也须时常创造他的趣味。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现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这道理可以适用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

(节选自《谈美?谈文学》)

13.阅读全文,提取整合文段信息,完成下列填空。(2分)

本文第①段从孔子的名言谈起,指出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第②③④段列举

,第⑤段提出 ,从第⑥段起,作者就文艺欣赏问题,提出一系列重要的论断。14.“精神上的残废”“精神上的中毒”“精神上的短视”具体指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1)精神上的残废:

(2)精神上的中毒:

(3)精神上的短视:

15.第⑥段说“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为什么不能欣赏呢?(3分)

答:

16.文中多处引用名言名句,请举一个例子说说它的具体作用。(3分)

答:

1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知的欠缺,大半会导致文学趣味的欠缺。

B.要提高文学的鉴赏力,应读尽古今中外作品。

C.文学的趣味,必须靠作者自己去创造。

D.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必须快速征服。

五、语言运用与表达:

18.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6分)

①《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②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③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①以《红楼梦》为主语:

②以曹雪芹为主语:

六、作文:(共35分)

19.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完成作文。

世界著名企业家希尔顿说过,许多人一事无成,是因为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一块价值5元的生铁,铸成马蹄铁后可值10元;若制成工业上的磁针之类可值3000多元;倘若制成手表发条,其价值就是25万之多了。

请联系实际,以“潜力”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高一语文必修四模块学习终结性检测考试试卷答案

1、B伺候cì阿谀奉迎yú 2、C“暮蔼”应为“暮霭” 3、C 4、C

粉墨登场用粉末化妆,登台演戏。多指登上政治舞台。贬义

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差强人意:现在表示大体上能让人满意

万人空巷: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现多指很多的人聚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

13、(2分)文艺欣赏的三种毛病 诊治的办法(每个空格1分)

14、(3分)(1)根本不知,感受不到趣味。(2)趣味低劣,缺乏鉴赏力。(3)知得不全,趣味狭窄。(每个小题1分)

15、(3分)因为这些旧文学家都有几分惰性,常先入为主,不能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所以不能欣赏。(意思对即可)

16、(3分)答案示例1:第1段引用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话,引出了文艺欣赏的不同见解。答案示例2:第5段引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话,说明研究文学也像估计山的大小一样,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鉴别力也就愈可靠的道理。答案示例3:第6段引用华兹华斯“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的话,引出不光是作者,包括读者也须时常创造文学趣味,使趣味广泛而鲜活。(3分,答出名言得1分,说出具体作用得2分,言之成理即可。)

17.(3分)A(B.“读尽”有误;C.还应包括读者;D.“快速征服”没有依据。)

18、(6分)示例:①曹雪芹创作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3分)②曹雪芹在他创作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3分)

到了逼近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的日子里,认认真真做好每份语文期末试题,能有效的检查出你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 一、默写(本大题1小题,共14分,每空1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4分) (1)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3)总角之宴, 。 ,不思其反。(《诗经•氓》) (4)还顾望旧乡, 。 ,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 (5)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6)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 (7)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二、阅读(本大题9小题,共 4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0小题。 (一)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5分,每小题1分) ①或取诸怀抱: ②放浪形骸之外: ③况修短随化 ④不能喻之于怀: ⑤亦将有感于斯文: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②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4.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5分) (二)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食不重肉 重:偏重 B.即危行 危行:正直行事 C.入闺 闺:内室 D.其后夫自抑损 抑损:谦虚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B.①久之,越石父请绝 ②妾是以求去也 ②犯君之颜 C.①婴虽不仁 D.①晏子为齐相 ②余虽为之执鞭 ②乃为人仆御 7.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不含通假用法的一项是(3分) A.晏子出,遭之涂 B.信于知己者 C.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 D.晏子于 是延入为上客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抓住车夫妻子从门缝里窥视的细节,来揭示一个女子的内心隐秘。从瞬间的窥视到提出离婚,御妻的神色、姿态、心理已然活现,不仅闪耀着个性的光芒,也表现了她独特的看人标准。 B.作者写石父、写御妻、写御者,是为了写晏子。这种借宾形主的手法,使晏子的形象更加丰满。 C.一个身为囚犯的石父,晏 子却解救他,尊重他;一个地位卑贱的车夫,晏子却提拔他,荐为大夫。其目的主要是显示晏子自己的国相风度。 D.司马迁赞美晏子,实则表达自己强烈渴望知己的 心情。所以,他在赞语中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三) 10.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别匡山 李白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注]匡山,位于李白故里青莲乡之北五十余里。 (1)请概括这首诗的风格特点,并结合诗句加以说明。(6分) (2)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三、阅读(本大题5小题,共3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小题。 (一) (1)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 (2)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11.选段(1)出自 (作者)写的《 》,选段(2)出自 (作者)写的《 》。(4分) 12.请从内容和写法等方面比较这两个选段的异同。请简要作答。(6分) (二) (1)邢夫人将房内人遣出,悄向凤姐儿道:“叫你来不为别的,有一件为难的事,老爷托我,我不得主意,先和你商议。老爷因看上了老太太的鸳鸯,要他在房里,叫我和老太太讨去。我想这倒是平常有的事,只是怕老太太不给,你可有法子?”凤姐儿听了,忙道:“依我说,竟别碰这个钉子去。老太太离了鸳鸯,饭也吃不下去的,哪里就舍得了?况且平日说起闲话来,老太太常说,老爷如今上了年纪,作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没的耽误了人家。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作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太太听这话,很喜欢老爷么?这会子回避还恐回避不及,倒拿草棍儿戳老虎的鼻子眼儿去了!太太别恼,我是不敢去的。明放着不中用,而且反招出没意思来。老爷如今上了年纪,行事不妥,太太该劝才是。比不得年轻,作这些事无碍。如今兄弟、侄儿、儿子、孙子一大群,还这么闹起来,怎么见人呢?”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2)鸳鸯只咬定牙不愿意。他哥哥无法,少不得 去回复了贾赦。贾赦怒起来,因说道:“我这话告诉你,叫你女人向她说去,就说我的话:‘自古嫦娥爱少年’,他必定嫌我老了,大约他恋着少爷们,多半是看上了宝玉,只怕也有贾琏。若有此心,叫她早早歇了,我要她不来,以后谁还敢收?此是一件。第二件,想着老太太疼他,将来自然往外聘作正头夫妻去。叫她细想,凭她嫁到谁家,也难出我的手心。除非她死了,或是终身不嫁男人,我就伏了 她!若不然时,叫她趁早回心转意,有多少好处。”贾赦说一句,金文翔应一声“是”。贾赦道:“你别哄我,我明儿还打发你太太过去问鸳鸯,你们说了,她不依,便没你们的不是。若问她,她再依了,仔细你的脑袋!”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3)平儿笑道:“老爷把二爷打了个动不得,难道姑娘就没听见?”宝钗道:“早起恍惚听见了一句,也信不真。我也正要瞧你奶奶去呢,不想你来了。又是为了什么打他?”平儿咬牙骂道:“都是那什么贾雨村,半路途中哪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今年春天,老爷不知在哪个地方看见了几把旧扇子,回家来看家里所有收着的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了,立刻叫人各处搜求。谁知就 有一个不知死的冤家,混号儿世人叫他作石呆子,穷的连饭也没的吃,偏他家就有二十把旧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门来。二爷好容易烦了多少情,见了这个人,说之再三,他把二爷请到他家里坐着,拿出这扇子,略瞧了一瞧。据二爷说,原是不能再有的,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写画真迹,回来告诉了老爷。老爷便叫买他的,要多少银子给他多少。偏那石呆子说:‘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老爷没法子,天天骂二爷没能为。已经许了他五百两,先兑银子后拿扇子。他只是不卖,只说:‘要扇子,先要我的命!’姑娘想想,这有什么法子?谁知雨村那没天理的听见了,便设了个法子,讹他拖欠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来,作了官价送了来。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老爷拿着扇子问着二爷说:‘人家怎么弄了来?’二爷只说了一句:‘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老爷听了就生了气,说二爷拿话堵老爷,因此这是第一件大的。这几日还有几件小的,我也记不清,所以都凑在一处,就打起来了。也没拉倒用板子棍子,就站着,不知拿什么混打一顿,脸上打破了两处。我们听见姨太太这里有一种丸药,上棒疮的,姑娘快寻一丸子给我。”宝钗听了,忙命莺儿去要了一丸来与平儿。宝钗道:“既这样,替我问候罢,我就不去了。”平儿答应着去了,不在话下。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13.请结合选段,分析贾赦的形象特点。(8分) 14.选段中平儿口中的“二爷”是谁?他为什么挨打?(6分) 15.贾雨村在石呆子事件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一事件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现象?(8分) 四、写作(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母亲握着婴儿柔软的小手,像是拥有了全世界;父亲一双有力的大手拉住一双小手,再难走的路瞬间成了坦途……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双难忘的手:或送你温暖,或给你力量,或给你勇气……请根据你的经历与体验,写写你与一双手的故事。 要求:①写一篇记叙文;②自拟题目,自定立意;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答案 一、本大题1小题,共14分,每空1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4分) (1)层林尽染 百舸争流 (2)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3)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 (4)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5)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6)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7)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二、本大题 9小题,共 44 分。 2.(5分,每小题1分) ①胸怀抱负 ②身体、形体 ③自然 ④明白 ⑤这次集会的诗文 3.(7分) ①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相与”“俯仰”各1分,句意1分。) ②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兴叹抒怀的原因是相同的,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虽”“所以”“致”各1分,句意1分。) 4.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就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意思对即可) (重:两种 ) 6. D动词,做(A介词,凭借/介词,因为;B助词,无实义/助词,“的”;C连词,虽然/连词,即使) (A“涂”通“途”;B“信”通“伸”;C“寤”通“悟”) 8. C(解救、尊重在囚禁中的石父,这是晏子求贤的表现;提拔推荐知过自改的车夫,这是晏子荐贤的表现。) 9.(1)国君讲道理,晏子就遵照命令办事;国君不讲道理,他就权衡命令以后再行事。(“道”、“顺命”、“衡命”各1分,句意1分) (2)今天我看他外出,思想深沉,常有自居人下的样子。(“志念”1分,句意2分) 10.(1)风格:清新自然、优美。(1分)主要体现在前三联对匡山自然美景的描写上。山色斑斓、藤蔓摇曳、野径交错,秀丽清幽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农人带樵晚归、 诗人以犬为伴,听猿啼,看鹤飞,生活安闲舒适。(4分)景物描写紧扣尾联“清境”。(1分) (2)尾联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与依恋,更表达了想在盛世施展才能的远大抱负。(2分) 三、本大题5小题,共32分。 11.老舍《想北平》,郁达夫《故都的秋》(每空1分) 12.同:都表达了对北平的热爱赞美之情。异:①老舍写的是心中的北平,作为地道北平人,他的一切与北平血脉相连;郁达夫写的是眼中的 北平,带着一种外乡人的新鲜好奇。②老舍写的北平是自然的,选取的景物很普通,似信手拈来却浸透他对北平深挚真诚的爱,不需要太多写作技巧。 郁达夫以赏玩家的身份欣赏北平,调动各种感官捕捉北平的秋味并进行细腻的刻画。 13.①昏庸,不思进取。凤姐引贾母的话“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作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 ②好色成性,荒淫无耻。看上贾母的贴身丫鬟鸳鸯,竟不知廉耻地让邢夫人出面张罗。 ③仗势凌人,性格残暴。威逼鸳鸯的哥哥:“你别哄我,我明儿还打发你太太过去问鸳鸯,你们说了,他不依,便没你们的不是。若问他,他再依了,仔细你的脑袋!”看上石呆子的古扇,想尽办法占为己有,不管他人死活。 总之,贾赦是封建地主阶级中无德无才者的代表,他们是社会的蠹虫,空享袭位,贪图享乐,坏事做尽,这样的阶级注定自取灭亡。(每点2分,总结2分) 14.“二爷”指贾琏。(2分)原因:①贾琏当面揭贾赦的短,让贾赦恼羞成怒;(2分)②平儿说的“还有几件小的”,应指贾琏夫妇在鸳鸯这件事上不出力,使贾赦在众人面前出丑。(2分) 15.帮凶。虽然由平儿转述,但不难推测贾雨村的作为应是贾赦授意。(2分)社会现象:①封建地主阶级与官府勾结,欺压百姓;②官府腐败黑暗,视百姓为草芥;③黑白颠倒,百姓无处伸冤。④统治阶层残忍,手段卑劣,善造冤假错案。(答对3点即可,最高不超过6分) 四、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16.作文评分细则另行制订。猜你喜欢: 1. 2015-2016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2.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3.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 4.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5. 高一语文必修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期末考试语文

在结束一天的课程之后,我们可以进行一个课后回忆,即在听课基础上把所学内容回忆一遍;精读教材,对教材理解得越透,掌握得越牢,学习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 高一语文 期末必考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一语文期末必考的知识点归纳1

1、对作者“囚绿”这个行为你是如何理解的?

作者那份对绿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但是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自私之举,是对绿的施暴之举,是对生命的一种遏制、一种摧残。

2、对被囚的“绿友”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你有什么启示?

常春藤的不屈不挠;生命不可侵犯;万物各得其所,人为不可干扰;如果真的喜欢这个事物,那就给他(它)自由,让他在自然中求生存……

3、如何理解文中的“生的欢喜”含义?

不仅写出了“绿的枝条”当时的生长情况,“比在外边长得更快”,而且还写出了“我”有“绿友”为我做伴之后的心情,孤独的“我”,“并不感到孤独”,是绿藤,滋润了一颗等焦的心。

4、作者为什么说常春藤“固执”?这表现了常春藤什么精神品质?

固执指“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垄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或者说“向着阳光”。对光明的向往,执着的追求,不屈不挠的精神。

5、作者一方面说自己“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另一方面却又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这是怎样的一种矛盾的心情?请你写出来。

“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是因为作者为了更好的亲近绿,引绿入室,但却伤了绿。作者在绿藤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力量,觉得自己隐隐然做错了。但另一方面作者却仍然执著一念存着“魔念”,囚禁着绿,作者对绿藤对光明自由的追求没有能够有真正的理解。(能够明确的说出作者内心的矛盾意思对即可。)

6、文中出现了“绿影”、“绿友”、“绿囚”,用词不同,含义有何不同?

“绿影”指太阳照过常春藤的枝叶形成的影子;“绿友”指“我”囚禁的常春藤的两枝柔条;“绿囚”指不屈服于黑暗的顽强抗争的人。

7、联系文中交待的历史背景,说一说课文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时正处于抗战爆发的前期,日本帝国主义_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全国人民需要紧密地团结起来,反抗日本的侵略。本文通过对“绿囚”的赞美,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的抗争精神。

8、联系上下文, 说说 下面 句子 中“珍重”词语的深刻含义。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珍重”一词隐含了对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和对光明与自由的珍惜与向往。

9、绿枝条日见憔损,“我”却不愿意开释它,如何理解这种“魔念”?

文章 写出了绿枝条的憔损过程:“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写得非常细致逼真。同时也写了“我”的“魔念”:“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会对生命(包括植物生命)怀有怜惜之情,而“我”却缺乏对外界生命的同情怜悯之心。“魔念”反映了“我”的一种自私和偏执、较为阴暗的心理。当然,所谓自私、偏执、阴暗心理,也是有限度的,“我”最后还是开释了绿枝条。

10、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含义:

(1)如何理解作者说的“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作者喜欢绿,把绿看作是生命力的象征、希望的象征和快乐的象征。作者说“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他需要有陪伴,而象征着生命和快乐的绿枝条便成了他的惟一的“朋友”,因而他说“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2)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这两句话点明了绿色的象征意义和作者对绿色的挚爱。作者的赞美、歌颂之情蕴含其中。

(3)临行前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绿枝条与作者一道经受折磨,但最后都获得自由。作者把绿枝条当作人来赞美、歌颂,其实是对一种坚强高尚的精神品格的认定和追求。“不屈服于黑暗”是对绿枝条的称赞,也是作者自己心灵的写照。

(4)“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我”把绿色拖进“我”的房间,它伸展得更长,长得更快,它的顽强、执著,生命力旺盛,让“我”看到了“生的欢喜”,也隐含了“我”对自由、光明的向往。故此,它又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5)“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表面上写自己离开北平后还一直挂念曾被自己幽囚的绿色,极写了对绿色的思念,其实该句还含蓄地表达了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和牵挂。

高一语文期末必考的知识点归纳2

【原文欣赏】《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翻译:

踏过江水去采荷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人。

回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漂泊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简介:

《涉江采芙蓉》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背景:

两汉时期,经学成为士人跻身朝堂、谋求功名的重要资本。于是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但是对于如此众多的士人而言,官僚机构的容纳能力实在太有限了,这必然形成一种得机幸进者少、失意向隅者多的局面。于是一个坎凛失意的文人群体便产生了,这就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和“荡子”。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本诗即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

字词:

1.芙蓉:荷花的别名。

2.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3.遗(wèi):赠。

4.远道:犹言“远方”。

5.还顾:回顾,回头看。

6.旧乡:故乡。

7.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形容无边无际。

8.同心:古代习用的 成语 ,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9.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练习题:

1、简要回答诗人为何忧伤?

2、《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以花草赠给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

3、试写出本诗的主旨。

答案:

1、①诗人远离家乡与思念的人分离;②他想回到家乡,但长路漫漫,欲归不得;③他与思念的人都深爱和思念对方,但却不能相聚。

2、芙蓉,即荷花。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它具有美好的品质。因此,起首“涉江采芙蓉”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3、诗人借江上的芙蓉与芳草起兴,流露出对爱人的思念,并抒发了欲归不得的哀伤或惆怅之情。

高一语文期末必考的知识点归纳3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少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不多一会儿)

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

4、凌: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5、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

6、溯: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7、予怀:渺渺兮予怀(我的心)

8、倚:倚歌而和之(循、依)

9、方、破:方其破荆州(当;占领)

10、下:下江陵(攻下)

11、渚: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

12、卒、消长:而卒莫消长也(到底;消减和增长)

13、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

14、狼藉:杯盘狼藉(凌乱)

15、白:不知东方之既白(亮)

二、通假字

1、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2、冯: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通"凭",乘)

3、缪:山川相缪(通"缭",环绕,盘绕)

三、一词多义

1、望:

①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

②西望夏口(向远处看,眺望,动词)

2、长:

①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

②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动词)

3、然:

①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②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4、于: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词)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④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事,连词)

5、白:

① 白露 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

6、歌:

①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②歌曰(歌词,名词)

③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

四、词类活用

1、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

2、舞: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

3、泣: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使……哭泣)

4、正:正襟危坐(使动,整理,端正)

5、南、西:乌雀南飞……西望夏口(名作状,朝南、往南;朝西,往西)

6、下:下江陵(名作动,攻下)

7、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作动,砍柴)

8、侣、友: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徘徊:徘徊于斗牛之间(①古义:明月停留。②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2、美人:望美人兮天一方(①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②今义:美貌的人。)

3、凌:凌万顷之茫然(①古义:越过。②今义:欺侮。)

4、子: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①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②今义:儿子)

六、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介宾 短语 后置)

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宾短语后置)

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4、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5、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6、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7、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判断句)

9、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10、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1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宾短语后置)

12、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1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七、难句翻译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译: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来,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我们任凭小船随意飘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

4、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译: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按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伴奏。

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译: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

6、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本来是一位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

译:何况我和你在江洲之上 捕鱼 打柴,与鱼虾结伴,和麋鹿做朋友,驾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举起匏樽互相劝饮。

8、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以共适。

译: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用它们。

高一语文期末必考的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 高一语文上册期末必备知识点

★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知识点

★ 高一下册期末知识点整理语文

★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 高一期中必考语文知识点大全

★ 高一上学期语文必背知识点归纳

★ 高一语文期末总复习知识点

★ 高一语文重点知识归纳基础总结

★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归纳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下面是高一语文期末的考试题,请参考!

一、基础知识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提防(dī) 亲眷(juàn) 珠玑(jī) 鳏寡孤独(ɡuān)

B.伺候(shì) 缜密(zhěn) 谂知(shěn) 阿谀逢迎(yū )

C.埋怨(mán ) 栖迟(qī) 樯橹(qiáng) 繁文缛节(rù)

D.自诩(xǔ) 吝啬(lìn sè ) 纶巾(ɡuān) 刎颈之交(wěn)

2.下列各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谛听 淋漓 报应 残羹冷炙 无可置疑 B.干燥 鲁莽 国粹 晓风残月 礼尚往来

C.教诲 斟酒 暮蔼 灰飞烟灭 舞榭歌台 D.料峭 骸骨 玉簪 咄咄逼人 良辰好景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写文章要_______搜集和引用第一手材料,决不贪图方便,随便录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②老人没有喝茶,点起一支香烟,很有_______地吐了一口烟雾。③中国人的________、韧性、吃苦耐劳真是举世无双。

A.尽力 气派 耐心 B.尽量 气度 耐心

C.尽量 气派 耐性 D.尽力 气度 耐性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次班长竞选,他作了充分准备,竞选演说那天,他粉墨登场,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

B.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C.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6月25日晚22点的“意大利—斯洛伐克”小组对抗赛中,新军斯洛伐克队以3比2战胜了意大利队;意大利队追2球难救卫冕冠军 ,意大利队2-3负垫底出局,意大利队在观众的眼中真是差强人意。

D.上海世博会开幕式那天晚上,上海城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庆祝上海世博会开幕成功。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

B.“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

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节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读本④)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十岁通五经 通:通晓 B. 自蜀至长安,道未振 振:振作

C.白益傲放 益:更加 D. 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 辟:征召,被…聘用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因以命之 衡因上疏陈事 B.以所业投贺知章 何面目以归汉

C.遂荐于玄宗 而君幸于赵王 D.白长笑而去 天苍苍而高也

8.能体现李白“傲放”个性的一组是( )

①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②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③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④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⑤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三、翻译、古诗鉴赏及默写:

1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3分)译文:

(2)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3分)译文:

1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题目。(6分)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1).上片开头两句写出了寓居环境的 。(2分)

(2).下片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赤壁怀古》)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3)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5)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6)吾所以为此者,          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7题。(14分)

文学的趣味

朱光潜

①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

②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蠢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废。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

③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④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像上文所说的,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这是精神上的短视,“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⑤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⑥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就因为这个道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文,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在才置信语体文时,对文言文颇有些反

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的不可磨灭的价值。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觉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我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而对甲派重新估定价值。我因而想到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道:“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我想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也须时常创造他的趣味。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现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这道理可以适用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

(节选自《谈美?谈文学》)

13.阅读全文,提取整合文段信息,完成下列填空。(2分)

本文第①段从孔子的名言谈起,指出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第②③④段列举

,第⑤段提出 ,从第⑥段起,作者就文艺欣赏问题,提出一系列重要的论断。14.“精神上的残废”“精神上的中毒”“精神上的短视”具体指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1)精神上的残废:

(2)精神上的中毒:

(3)精神上的短视:

15.第⑥段说“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为什么不能欣赏呢?(3分)

答:

16.文中多处引用名言名句,请举一个例子说说它的具体作用。(3分)

答:

1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知的欠缺,大半会导致文学趣味的欠缺。

B.要提高文学的鉴赏力,应读尽古今中外作品。

C.文学的趣味,必须靠作者自己去创造。

D.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必须快速征服。

五、语言运用与表达:

18.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6分)

①《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②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③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①以《红楼梦》为主语:

②以曹雪芹为主语:

六、作文:(共35分)

19.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完成作文。

世界著名企业家希尔顿说过,许多人一事无成,是因为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一块价值5元的生铁,铸成马蹄铁后可值10元;若制成工业上的磁针之类可值3000多元;倘若制成手表发条,其价值就是25万之多了。

请联系实际,以“潜力”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高一语文必修四模块学习终结性检测考试试卷答案

1、B伺候cì阿谀奉迎yú 2、C“暮蔼”应为“暮霭” 3、C 4、C

粉墨登场用粉末化妆,登台演戏。多指登上政治舞台。贬义

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差强人意:现在表示大体上能让人满意

万人空巷: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现多指很多的人聚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

13、(2分)文艺欣赏的三种毛病 诊治的办法(每个空格1分)

14、(3分)(1)根本不知,感受不到趣味。(2)趣味低劣,缺乏鉴赏力。(3)知得不全,趣味狭窄。(每个小题1分)

15、(3分)因为这些旧文学家都有几分惰性,常先入为主,不能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所以不能欣赏。(意思对即可)

16、(3分)答案示例1:第1段引用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话,引出了文艺欣赏的不同见解。答案示例2:第5段引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话,说明研究文学也像估计山的大小一样,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鉴别力也就愈可靠的道理。答案示例3:第6段引用华兹华斯“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的话,引出不光是作者,包括读者也须时常创造文学趣味,使趣味广泛而鲜活。(3分,答出名言得1分,说出具体作用得2分,言之成理即可。)

17.(3分)A(B.“读尽”有误;C.还应包括读者;D.“快速征服”没有依据。)

18、(6分)示例:①曹雪芹创作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3分)②曹雪芹在他创作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3分)

到了逼近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的日子里,认认真真做好每份语文期末试题,能有效的检查出你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 一、默写(本大题1小题,共14分,每空1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4分) (1)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3)总角之宴, 。 ,不思其反。(《诗经•氓》) (4)还顾望旧乡, 。 ,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 (5)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6)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 (7)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二、阅读(本大题9小题,共 4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0小题。 (一)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5分,每小题1分) ①或取诸怀抱: ②放浪形骸之外: ③况修短随化 ④不能喻之于怀: ⑤亦将有感于斯文: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②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4.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5分) (二)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食不重肉 重:偏重 B.即危行 危行:正直行事 C.入闺 闺:内室 D.其后夫自抑损 抑损:谦虚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B.①久之,越石父请绝 ②妾是以求去也 ②犯君之颜 C.①婴虽不仁 D.①晏子为齐相 ②余虽为之执鞭 ②乃为人仆御 7.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不含通假用法的一项是(3分) A.晏子出,遭之涂 B.信于知己者 C.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 D.晏子于 是延入为上客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抓住车夫妻子从门缝里窥视的细节,来揭示一个女子的内心隐秘。从瞬间的窥视到提出离婚,御妻的神色、姿态、心理已然活现,不仅闪耀着个性的光芒,也表现了她独特的看人标准。 B.作者写石父、写御妻、写御者,是为了写晏子。这种借宾形主的手法,使晏子的形象更加丰满。 C.一个身为囚犯的石父,晏 子却解救他,尊重他;一个地位卑贱的车夫,晏子却提拔他,荐为大夫。其目的主要是显示晏子自己的国相风度。 D.司马迁赞美晏子,实则表达自己强烈渴望知己的 心情。所以,他在赞语中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三) 10.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别匡山 李白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注]匡山,位于李白故里青莲乡之北五十余里。 (1)请概括这首诗的风格特点,并结合诗句加以说明。(6分) (2)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三、阅读(本大题5小题,共3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小题。 (一) (1)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 (2)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11.选段(1)出自 (作者)写的《 》,选段(2)出自 (作者)写的《 》。(4分) 12.请从内容和写法等方面比较这两个选段的异同。请简要作答。(6分) (二) (1)邢夫人将房内人遣出,悄向凤姐儿道:“叫你来不为别的,有一件为难的事,老爷托我,我不得主意,先和你商议。老爷因看上了老太太的鸳鸯,要他在房里,叫我和老太太讨去。我想这倒是平常有的事,只是怕老太太不给,你可有法子?”凤姐儿听了,忙道:“依我说,竟别碰这个钉子去。老太太离了鸳鸯,饭也吃不下去的,哪里就舍得了?况且平日说起闲话来,老太太常说,老爷如今上了年纪,作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没的耽误了人家。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作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太太听这话,很喜欢老爷么?这会子回避还恐回避不及,倒拿草棍儿戳老虎的鼻子眼儿去了!太太别恼,我是不敢去的。明放着不中用,而且反招出没意思来。老爷如今上了年纪,行事不妥,太太该劝才是。比不得年轻,作这些事无碍。如今兄弟、侄儿、儿子、孙子一大群,还这么闹起来,怎么见人呢?”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2)鸳鸯只咬定牙不愿意。他哥哥无法,少不得 去回复了贾赦。贾赦怒起来,因说道:“我这话告诉你,叫你女人向她说去,就说我的话:‘自古嫦娥爱少年’,他必定嫌我老了,大约他恋着少爷们,多半是看上了宝玉,只怕也有贾琏。若有此心,叫她早早歇了,我要她不来,以后谁还敢收?此是一件。第二件,想着老太太疼他,将来自然往外聘作正头夫妻去。叫她细想,凭她嫁到谁家,也难出我的手心。除非她死了,或是终身不嫁男人,我就伏了 她!若不然时,叫她趁早回心转意,有多少好处。”贾赦说一句,金文翔应一声“是”。贾赦道:“你别哄我,我明儿还打发你太太过去问鸳鸯,你们说了,她不依,便没你们的不是。若问她,她再依了,仔细你的脑袋!”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3)平儿笑道:“老爷把二爷打了个动不得,难道姑娘就没听见?”宝钗道:“早起恍惚听见了一句,也信不真。我也正要瞧你奶奶去呢,不想你来了。又是为了什么打他?”平儿咬牙骂道:“都是那什么贾雨村,半路途中哪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今年春天,老爷不知在哪个地方看见了几把旧扇子,回家来看家里所有收着的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了,立刻叫人各处搜求。谁知就 有一个不知死的冤家,混号儿世人叫他作石呆子,穷的连饭也没的吃,偏他家就有二十把旧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门来。二爷好容易烦了多少情,见了这个人,说之再三,他把二爷请到他家里坐着,拿出这扇子,略瞧了一瞧。据二爷说,原是不能再有的,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写画真迹,回来告诉了老爷。老爷便叫买他的,要多少银子给他多少。偏那石呆子说:‘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老爷没法子,天天骂二爷没能为。已经许了他五百两,先兑银子后拿扇子。他只是不卖,只说:‘要扇子,先要我的命!’姑娘想想,这有什么法子?谁知雨村那没天理的听见了,便设了个法子,讹他拖欠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来,作了官价送了来。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老爷拿着扇子问着二爷说:‘人家怎么弄了来?’二爷只说了一句:‘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老爷听了就生了气,说二爷拿话堵老爷,因此这是第一件大的。这几日还有几件小的,我也记不清,所以都凑在一处,就打起来了。也没拉倒用板子棍子,就站着,不知拿什么混打一顿,脸上打破了两处。我们听见姨太太这里有一种丸药,上棒疮的,姑娘快寻一丸子给我。”宝钗听了,忙命莺儿去要了一丸来与平儿。宝钗道:“既这样,替我问候罢,我就不去了。”平儿答应着去了,不在话下。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13.请结合选段,分析贾赦的形象特点。(8分) 14.选段中平儿口中的“二爷”是谁?他为什么挨打?(6分) 15.贾雨村在石呆子事件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一事件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现象?(8分) 四、写作(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母亲握着婴儿柔软的小手,像是拥有了全世界;父亲一双有力的大手拉住一双小手,再难走的路瞬间成了坦途……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双难忘的手:或送你温暖,或给你力量,或给你勇气……请根据你的经历与体验,写写你与一双手的故事。 要求:①写一篇记叙文;②自拟题目,自定立意;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答案 一、本大题1小题,共14分,每空1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4分) (1)层林尽染 百舸争流 (2)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3)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 (4)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5)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6)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7)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二、本大题 9小题,共 44 分。 2.(5分,每小题1分) ①胸怀抱负 ②身体、形体 ③自然 ④明白 ⑤这次集会的诗文 3.(7分) ①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相与”“俯仰”各1分,句意1分。) ②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兴叹抒怀的原因是相同的,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虽”“所以”“致”各1分,句意1分。) 4.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就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意思对即可) (重:两种 ) 6. D动词,做(A介词,凭借/介词,因为;B助词,无实义/助词,“的”;C连词,虽然/连词,即使) (A“涂”通“途”;B“信”通“伸”;C“寤”通“悟”) 8. C(解救、尊重在囚禁中的石父,这是晏子求贤的表现;提拔推荐知过自改的车夫,这是晏子荐贤的表现。) 9.(1)国君讲道理,晏子就遵照命令办事;国君不讲道理,他就权衡命令以后再行事。(“道”、“顺命”、“衡命”各1分,句意1分) (2)今天我看他外出,思想深沉,常有自居人下的样子。(“志念”1分,句意2分) 10.(1)风格:清新自然、优美。(1分)主要体现在前三联对匡山自然美景的描写上。山色斑斓、藤蔓摇曳、野径交错,秀丽清幽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农人带樵晚归、 诗人以犬为伴,听猿啼,看鹤飞,生活安闲舒适。(4分)景物描写紧扣尾联“清境”。(1分) (2)尾联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与依恋,更表达了想在盛世施展才能的远大抱负。(2分) 三、本大题5小题,共32分。 11.老舍《想北平》,郁达夫《故都的秋》(每空1分) 12.同:都表达了对北平的热爱赞美之情。异:①老舍写的是心中的北平,作为地道北平人,他的一切与北平血脉相连;郁达夫写的是眼中的 北平,带着一种外乡人的新鲜好奇。②老舍写的北平是自然的,选取的景物很普通,似信手拈来却浸透他对北平深挚真诚的爱,不需要太多写作技巧。 郁达夫以赏玩家的身份欣赏北平,调动各种感官捕捉北平的秋味并进行细腻的刻画。 13.①昏庸,不思进取。凤姐引贾母的话“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作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 ②好色成性,荒淫无耻。看上贾母的贴身丫鬟鸳鸯,竟不知廉耻地让邢夫人出面张罗。 ③仗势凌人,性格残暴。威逼鸳鸯的哥哥:“你别哄我,我明儿还打发你太太过去问鸳鸯,你们说了,他不依,便没你们的不是。若问他,他再依了,仔细你的脑袋!”看上石呆子的古扇,想尽办法占为己有,不管他人死活。 总之,贾赦是封建地主阶级中无德无才者的代表,他们是社会的蠹虫,空享袭位,贪图享乐,坏事做尽,这样的阶级注定自取灭亡。(每点2分,总结2分) 14.“二爷”指贾琏。(2分)原因:①贾琏当面揭贾赦的短,让贾赦恼羞成怒;(2分)②平儿说的“还有几件小的”,应指贾琏夫妇在鸳鸯这件事上不出力,使贾赦在众人面前出丑。(2分) 15.帮凶。虽然由平儿转述,但不难推测贾雨村的作为应是贾赦授意。(2分)社会现象:①封建地主阶级与官府勾结,欺压百姓;②官府腐败黑暗,视百姓为草芥;③黑白颠倒,百姓无处伸冤。④统治阶层残忍,手段卑劣,善造冤假错案。(答对3点即可,最高不超过6分) 四、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16.作文评分细则另行制订。猜你喜欢: 1. 2015-2016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2.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3.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 4.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5. 高一语文必修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作文

写作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有目的的 社会实践 活动的记录,是为满足人类社会活动实践的需要学习社会知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期末考试语文 作文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高一期末考试语文作文1

笼中鸟,看似令人向往的存在,不用早起捉虫,为自己的生存担忧,然而它们却始终活不长,因为缺少了自己应该有的自由,想做任何事的自由。

很多时候,社会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笼子,在这个笼子里,存在着各种你生存所需的物质,却维独缺少你想要的那一丁点的自由。没有了这种自由,即便这个笼子足够地大,大得你无法想象,依然会使人感到有束缚。

在这个笼子里,你的所作所为都会被某些人刻意地关注着,那像是饥饿了数月的老虎冒着绿光的眼睛时刻注视着你一般,只要你做出一丁点的不符合你该做的事情的时候,它们就像冲着食物的饿兽一般向你扑来,而你,只能在它们贪婪的目光下瑟瑟发抖。没错,世界上就是有这么无聊的一群人,在你做完事情后在你的背后指指点点,这时的你,是否想要冲着他们大喊一句:给我自由!

人生而平等,人生而拥有自由。无论人们想要做什么事,那是他们的自由,由不着他人来议论什么。你说我在某某时间段不该做什么,那请问我该做什么?你说:学习。学习?人们总是用各种各样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怎么做,有些人还要在此上面加上自己恶意的思想。就如这转笔事件,有的人认为这种比赛本身就很无聊,还说什么学生沉迷与此有害无益,万事都无绝对,难道学生就只能学习,不能干 其它 事情?人家每天的辛苦练习,或许并没有想要获奖什么的,只求不要让自己的努力白费而已,能够达到自己的内心的标准,这种做法何错之有?还有那些认为比赛无聊的人,那只是你们自己的个人想法,并不能强加给别人,若只是你觉得无聊就不比塞,那还有些人还觉得奥运会无聊呢,难道奥运会也不办了吗?何况这种比赛也不是没有好处的,时常动动手指,是有益于大脑的思考的,不然为什么说手脚灵活的人脑子也好,不然心灵手巧就自相矛盾了吗?这只是别人的 兴趣 爱好 罢了,为何我们连人家的兴趣爱好的自由都要剥夺了?

自由,是每个人的权利,然而很多时候我们的自由却都处在夹缝之中,我们应该冲破这种牢笼,找到真实的自由。

高一期末考试语文作文2

摩西奶奶说过:“不必想终点的遥远,每一天都是宝贵的财富。”成功的幸运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关键是享受努力的过程,获得过程的美。或许你在梦想着彼岸的花开,但不要忘记此时的你赤身处一片花海。

怀揣着远大的梦想,我们义无反顾地奔向前方。单简的“成功”背后,有多少次失落,少次挣扎,多少次彷徨。我们不曾注意自己身边的风景,只是放眼于天边的海市蜃楼。我们对那句“失败也是一种财富”不屑一顾,因为我们没有发现过程中的美。为梦想而奋斗的人很多,但奋斗着并快乐着的人却很少,这是为什么?

许多人回忆起阎肃老先生,都说他是乐观豁达的,他时刻都在向周围人传递一种“正能量”。他怀着一颗为中国文艺事业奋斗的赤诚之心,在亲身实践中摸索历练。他懂得“经历”的宝贵,也正是由于过程的积累,他得以用生花之笔,创出时代绝唱的一部部经典之作。

林义杰,他的双腿跑过北极,跑过沙哈拉沙漠,他用脚步丈量着世界的长度。无论是在刺骨寒风,还是灼灼烈日之下,支持他跑下去的动力是什么?我们看到的时北极的寒冷,沙漠的炎热,但我们没有看到冰天雪地之下天地一色的旷世之美,没有看到沙漠前方地平线上的悬日之美。他跑遍世界的意义不在于征服世界,而在于用自己的双腿,带领自己收获极端的美,过程的美。

也许我无法挖出穿越地球的洞,但看看我在挖的过程中收获了什么吧!没有努力过,连五颜六色的石子都得不到。所以,不要整天对着太阳励志,要真正地说到做到;不要为终点渺茫而哀叹,要注意沿途中的收获。

像高山的普雅花,在千年中积聚着日月精华,只为那千年后的惊鸿一面;像地下的蝉,在深土中默默生长,只为你一夏的倾情歌唱;像蛹中的碟,在破茧中忍受痛苦挣扎,只为那暖日下的翩翩之舞。

“回忆往昔,让我为之动容的,不是成功的喜悦。而是沿途的人,沿途的景,沿途的情,唯有过程最珍重”。赏遍人间之美,记住的却是沿途的花开正好。所以,珍惜人生中的每分每秒,珍惜每一个人,每一处景。在斑白之年,追忆似水年华之时,能让我们为之动容的,也是这些宝贵的经历。

终点虽未达,过程亦收获!

高一期末考试语文作文3

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曾提过:“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这是陆游对小村的印象。鲁迅也曾经形容过自己的故乡民风淳朴,是儿时心灵的寄托处。可如今再也回不去了。以往的古村似乎

变成了投资者的摇钱树,人们慕着“某某古村”的招牌而来,心满意足地绕看一圈,留下一些现代垃圾以后,似乎趾高气昂地离开,自以为看过以往的故落,心里边有了 文化 的沉淀。

这种现象不知怎么兴了起来,一家旅游公司打着“天下第一古村”的旗号,另一家立马推出了“中国最老古村”的招牌,其实这种毫无原则的竞争,也蒙蔽了大多数人的心。

我们不妨看着古人。诗仙李白一生居无定所,在“赐金归还”的路上,我们似乎听到了马蹄在乡间小路上的疲惫,听到了李白在长长蜀道上的噫嘘,他也要回到他的故乡,而他的故乡又在哪里?是一生费尽心里地去寻找。不,他没有这样做。他只知道自己爱月,马背上的饮酒赏月。似乎有了三个人在一起同前行。

李白没有去找到底哪里才是自己真正的故乡。他后来也追随了月,在马背上,在长而曲折的道路中。他只知道,马蹄圆寂的地方便是自己的故乡。

这种乡情让人不得不对这位大文豪肃然起敬,就像王国维所说:“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再回看现在。古村中多了什么?是用刺鼻油漆陈刷过一遍的朽柱,还是电柱上一根根直击心灵的长线。古村中的人也变了,没了萧鼓,也没了衣冠简朴。我不禁想。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一定要对古村落用这种方式加以发展和保护吗?

人们自以为来一趟古村,便是回到了自己的根,便是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可他人留下的各种印记让人唏嘘不已。他们所到的地方没有

什么意义,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心灵文化感的满足,“古村”也只是一个招牌而已。

古村到底在哪里?

心里。

古村所代表的是一种世外桃源般的文化。那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简朴,是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纯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它不是取得暴利的工具,更不是满足自我的手段。带着一颗纯粹的心情,你才会看到你心中真正的故乡。

高一期末考试语文作文4

因为有爱,在心上,我才相信了泪光,有时候也会为幸福流淌;因为有你,在身旁,黑夜里也有阳光,把整个灰色城市点亮。——题记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事,大大小小的事多不胜数。人每天都在过日子,每天都在经历着不同的事,那么,过去的那些事,无论大小,你可都还记得?又或是,记得多少呢?你的“过客们”对你说的话、与你一起做过的事、给你留下的印象,你是否都还记得?是否将他们记在了心上?我经历的事也很多,却一向很少将某件事记得很清楚,但是,有一句话,却让我从小学记到现在。

那时,我12岁,六年级。在那紧张又期待的 毕业 考之后,终于可以回家好好疯一疯了,我原本是这样想的。可是,回到家后才发现,原来读了六年书,我已经存了差不多和我一样高的书籍了,我决定把它们从头到尾好好清理一遍。

从一年级的书开始清理,一页一页的翻着,发现,原来一年级的书也这样吸引人,其实,更多的是我儿时的回忆吧。一年级的书中也蕴藏着很多的大小道理,教人做人做事的道理,想了想,我决定拿一个本子把这些 句子 摘抄下来。就这样,我从一年级的书开始积累,其间,有好多的 名言 警句。在六年级的一本书上,我看到了一句话,我眼神就没离开过那句话的位置,上面印刷体的字规规矩矩的写到“不管是在有人的地方,还是在没人的地方,都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这是一句大多数人看了都没感觉的话,但是,我却怎么也忘不掉。从那时起,我就牢牢的记住了这句话,它也提醒我,时时刻刻,做事都要恪守本分,安分守己,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害了别人,也丢了自己最起码做人的准则。

升学到初中,我依然时时念着这句话。考试的时候,别人都在抄,我却不,那个时候可能信奉的就是那句话,想到抄来的分数,就浑身不自在。后来想想,亏得当时自己一直信奉者那句话,养成了不抄作业的好习惯,不然,现在苦的可就是自己了。一切靠自己是的。同学之间的恶作剧,我基本上是没什么兴趣的。有时候,恶作剧就变成了欺负人,我并不想那样,惹得别人不高兴,还可能给自己惹麻烦。

现在高中了,虽然过去了三年,可是我一直记着这句话,一直将它记在心上他是一直伴随着我的、教导着我的,严师。

后记:你就像风在说话,顺着我方向;你就像海中的波浪,堆着我成长,我心中无声地严师。

高一期末考试语文作文5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古往今来,人们都懂得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都说“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只要你用心去发现,用心去体会,就会了解,其实残缺也是一种美。

你知道断臂维纳斯为什么能吸引海内外众多学者的目光,在历经千年沧桑之后依然有那么多人为之倾倒吗?因为她是残缺的。从她那丰腴饱满的躯体,人们感叹于这巧夺天工的杰作;而因她那缺失的双臂,人们浮想出多少曼妙的姿态。正是她的残缺给人以广袤的想象空间,正是她的残缺造就了她的永恒。她的残缺是一种令人叹息的美。

你知道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的游者,在百年坎坷之后仍在这废墟前驻足凝视吗?因为它是残缺的。从它那所剩无几的断壁残垣,人们能想象出曾经的它是怎样的辉煌;而那些焦黑的石柱,又在千万炎黄子孙眼中燃起了怎样壮烈的屈辱火焰。面对它,人们不会忘记曾经的摧残;面对它,中华儿女也不会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正是它的残缺提醒了人们那不能忘怀的血债,正是它的残缺使它如此经久不衰。它的残缺是一种悲壮的美。“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面对红颜老去的残缺,李煜看到了亡国的忧思;“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面对故国落寞的残缺,刘禹锡看到了家园不再凄楚;“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面对枝头花落的残缺,李清照看到了心力交瘁的无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面对沉舟病树的残缺,刘禹锡还看到了欣欣向荣的喜悦。

那么,面对生命中的残缺,你看到了什么呢?是悲观地摇头叹气,黯然神伤?抑或是一鼓作气,探寻残缺中所蕴含的美呢?

还是那句话,“人无完人。”即便你拼了命地努力,也难换来十全十美的人生。既然如此,何不擦亮双眼,去探寻生命中的残缺之美呢?学会去欣赏别人身上残缺的美,学会去接受自己身上残缺的美吧。用那双会欣赏残缺之美的眼睛来观察世界,用那能接受残缺之美的臂膀来拥抱世界,你会发现,并不只有十全十美的人生才会迸出绚烂的火花。

相信我吧,其实,残缺也是一种美!

2022高一期末考试语文作文相关 文章 :

★ 你好2022满分作文最新【5篇】

★ 2022年热闹的春节学生满分作文五篇

★ 2022高中高三优秀作文选

★ 2021到2022学年第一学期总结范文

★ 2021再见2022你好满分作文

★ 2022元旦节学生满分作文五篇

★ 2022年元旦节学生满分作文五篇

★ 高中计划范文5篇

★ 回顾2021展望2022满分作文鉴赏

★ 2022年欢度春节学生满分作文五篇

2022高一语文期末作文5篇

想必部分的高中生写作文的时候都是绞尽脑汁的吧,有空的时候看些范文会对自己的写作有所帮助的哦。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2高一语文期末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我知道,当你拭干面颊上的泪水,你会灿然一笑,那时,我会轻轻对你说,走吧,你看,槐花正香,阳光正好。

——题记

灰色·幼虫

迷茫。

我努力的睁眼,想要看清这世界,四周却是一片灰暗。十字路口,向左,向右?亦或是前进后退?我蜷缩着小小的身子,靠着冰冷的地板,莫名的恐惧感从心中涌出。侵蚀着我一寸一寸的肌肤。

有光!我惊起。一丝丝亮光逐渐扩散,我欣喜。浑身的血液似乎加速倒流着。

走吧,有人轻轻牵起我的手,你看,站起便会看到阳光。

白色·蛹

挣扎。

什么在禁锢我?挣扎,刺痛的疼痛。灰白的世界中,朦胧的看向身后——荆棘,藤蔓。吃力地站起,脚下却已是鲜血淋漓,想叫,却又叫不出,只想拼命奔跑,耳边有风声呼啸而过的声音,我在心中呐喊:你在哪,快来帮我!

“啪”有什么东西在断裂,我看不清,只是奔跑着,是藤蔓断了吗?

走吧,有人轻轻牵起我的手,你看,荆棘已被抛在身后。

金色·蝴蝶

刺骨。

如同万根坚冰扎入骨髓,我想转身,却又无法转动。是谁?是你么?我扶着墙壁蹒跚,脚已麻木,身体已僵硬,渐渐感知不到身上的疼痛。

香气。有香气飘来,我贪婪的吮吸,每个细胞都在吮吸,陶醉。

温暖一寸寸的遍布,是阳光么?背上的刺痛将我拉回现实,想温暖前进。

越来越亮。一缕缕光线射入我的眼睛,我伸手挡住,却惊奇地发现,前方——春暖花开。我惊喜,想跳,却听见背后又扑闪的声音,转头,翅膀正在背后扇动。我惊喜,跳跃,在花海上舞蹈。

孩子,我是光的使者。耳畔突然想起了熟悉的话语。

走吧,有人轻轻牵起我的手,你看,槐花正香,阳光正好。

青春美好的像天上美好的星辰,令人幻想。青春丰富的像五线谱,有着七个音阶谱写的完美乐章。我的青春有梦想把航,我的青春不迷茫。

每个人都有过青春,有着梦想,可又有谁将这两者结合呢?人们经常调侃:这世界上,我与你最配。然而,这世间最配的是青春和梦想。青春因梦想而有意义,梦想以青春而焕发光彩。不少人曾因在青春中挥霍时光,到头发花白时才感叹:我要是当时在拼一把就好了。这样的青春,我宁可不要。青春是梦想起航的之地,亦是梦想实现之所。若将这两者分开,各自的价值又如何挥发到极致,我的青春又怎么会开启呢?我不要这种青春,有梦想的青春才是我的追求。

我的青春不像五岁妹妹的童年,有着水蜜桃和甜巧克力酱纯粹的爱情,有着被遗忘酸奶的小小忧伤。我的青春不想四十岁的父亲,有着举杯称友的豪爽与洒脱。我的青春仅仅有梦想作伴,虽然单调,却也美好。

青春本就是一个短暂的旅程。我哦们总是在漫无目的的寻找着,迷茫着,而忽略了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的它。梦想呢,就像一座灯塔,青春之路便是那汪洋大海,有了这梦想作引导,我的青春便有了方向,又怎会迷茫呢?

我作为莘莘学子中的一个,同样怀揣着心底的梦,步入高中。我的心中有着大大的斗志,只为了梦想的开花。操场上,那个大声喊口号的是我;那个在中午奋笔疾书的孩子,是我;那个在下课后仍抱住书本不放的‘拼命十三妹”,还是我。我不断的付出,挥洒着汗水,也获得了内心的满足与大脑的充实。

有事,那份刚刚得到的骄傲会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一次次成绩的滑落,让我产生了放弃的念头。沮丧时,总会明显感到孤独的重量。但时光里,阳光下,睫毛上,都有着我为梦想划过的迹象,我又怎能轻易认输?擦干眼泪,背上行囊,我的青春再次启航。

在青春的征程中,最初的梦想被我紧握在手上。那个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只要我努力,那个最初的梦想,就绝对会到达,实现了真的渴望,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有梦想做伴,我的青春不迷茫。

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与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的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青春奋斗的日子和理想的岁月却并不是平坦的,流过的落寞与苍楚也会夹杂着迷茫,但我们会向前,向前……

独上西楼

我在初中的时候并不是一个成天专心学习,不问他事的好学生,但也不坏。整天除了与那些“狐朋狗友”为伴之外,我也会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我心中对人生并没有什么概念,也只是想着九年最后加一下油。考上一个好点的高中罢了。然而,时间他老人家却告诉我错了,青春不拼搏,你要青春干嘛,当我站在青春的十字路口徘徊,不知前进还是向右,那么一句话,把我从迷惘的海中拉了上来,它重重地给了我一巴掌。于是乎,我也开始奋斗起来,对于未来,我的心不再迷惘,却有些许期待。但令我惊讶,却也十分正常的是,我的朋友越来越少,理解我的人越来越少,但梦想越来越轻,原来我发现我正努力着伸手,想要抓住往向上的梦想,从此,青春路上已然无人陪伴,踽踽独行,那不是孤独,而是选择。

为伊憔悴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风华正茂的我们抓住了梦想的气球,尽一切来吹它。也许我们是吹一口,吸一口的关系,又或许我们还未成熟,吹打气球只是我们内心美好的愿望而已。还记得多少个夜晚,挑灯夜战,冥思苦想,可换来的却只是让人心酸的分数和无止尽的掩面与叹息。努力考试、叹息、努力、考试、叹息,这仿佛成了个无止尽的轮回,我们迷失在这轮回之中,苦痛与迷茫同在,我们选择前进,可到头来,原来也只是原地打转而已。我们的青春,到底在哪儿?我们并无他法,只得在这浓稠的黑暗之中寻找光明,除了前进,只有前进。

光明

我们在这无止的轮回中徘徊,可蓦然回首,原来光明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高一了。军训一过我们便投入了紧张的学习中,每个人的没心深处都孤独的,都会在夜深处抬头仰望星空,看天上繁星点点,什么也不想,享受内心的宁静。我们虽置身轮回,但现在我们在浓稠的黑暗中却依旧能寻找处那份光明,于是乎,带给我们的便是那令人惊讶却又正常的成功。一只手探入光明,我们已不再迷茫。有道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谁的青春不迷茫?光明在黑暗深处,向前,向前,青春不再迷茫。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题记

大千世界,人生区区数十载,相对宇宙,人不得不感叹人生之须臾。然而,一切一切的感动从人身上被挖掘发现。虽然,起初它微小,微小到甚至让人可以忽略的地步,可它润物细无声,直至它扣动了我们心灵ZUI薄弱的那根弦时,才发现它的伟大。

丛飞,一个再也不能从记忆中抹去的名字,一次义演改变了他的一生。当他得知中国有那么多的贫困儿童,他不由自主地心动起来,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可他也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于是他走街窜巷不停地义演,为的是能将这份爱发扬出去。他的举动是那么心甘情愿,他不乞求什么美名,只要能为孩子们多做点什么他都愿意。

他不时为孩子捐这捐那,甚至还借款来给孩子们筹集学费,而自己家的生活是捉襟见肘,可他还是那么坚持着。以至后来积疾患了胃癌,患了病之后,他仍然用着他的歌声去继续唤醒孩子们的希望。说真的,倘若没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我至今还不能认识这位“润物细无声”的人,可当扣动了那根弦时,再也不是“润物细无声”了。

微尘,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又一个集体。起初,微尘是一位不愿留下姓名的爱心人士所用的署名。在爱心款上,有好几处都有着微尘的名字,是啊,微尘,自己力量真的很小,乃至到微不足道的地步。就是因为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义举,无声却包含着爱。

全社会那些爱心人士都愿意用微尘作为自己的署名,渐渐地也便形成了一个集体。此时,那位初次用“微尘”的捐赠者是该有多么地欣慰啊!他(她)的无声的举动带动了整个社会的爱心。

以前,看过一篇德国小男孩寻母的报道。小男孩从小被收养在了一间修女院。长大后,小男孩想找自己的亲生母亲。于是,拖着瘦小的身躯不停地找妈妈。然而,还是没有消息。有一天,想起了能为妈妈做点了什么。他帮助每一个人后,人们便问他需要什么回报时,他说:“请你也去帮助十个人,再告诉那些人再去帮助另外十个人就够了。”哇,真的很感动很感动,为了能找到母亲,小男孩就能想出这样的方法。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无声的想法掀起德国寻母,爱,或许可以传递吧!

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在成名前从不认为自己是名人。起初,他们的行为举止微不足道,可当他们扣动了人们心灵那根ZUI薄弱的弦时,“润物细无声”已不再成“润物细无声”了。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一书中有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种,其ZUI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之所以这样说,在我看来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它如一条纽带,牵系着个人、历史、未来。

ZUI显而易见的,文化之纽带作用对社会每个个体之间都有影响。在《先秦诸子选读》序中说一个忽略了“善教”即良好道德教化的民族,其所获得的发展也一定饱含着被发展了的破坏力、伤害力。而阻止这破坏的善教,正是文化。是仁爱、恻隐之心,让我们对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伸出援手。是言必信、行必果,让我们能坚守对朋友的。是孔孟儒道深入心中,让我们在异国他乡相逢时能意识到我们都是同宗同源的华夏子孙。

自然,这文化的纽带不是形成于某个特定的时代,而是如一条长河,蜿蜒曲折,绵延五千年踏时空而来。正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所言,解决文化之纽带的秘密,也许正在于,承载着古代文化的艺术作品中的情理结构和今人的心理结构有着某种同构关系和影响。比喻一下,就是文化之所以能如纽带一般牵系着今人古人,是因为我们的脑海中都有相同的“挂钩”,使我们能彼此相连。这纽带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自在逍遥;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恣意豪迈;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爱国热血……是这样的一条条纽带,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先哲对话。

我自信的想,文化纽带不仅一端连着社会个体、历史,它的另一头,一定还牵系着未来。驼铃悠扬的丝绸之路幻化为一列列疾驰的高铁,驶出国门;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孔子学院,学中文如今也成为了热门;太极、中医,京剧,一系列带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征的事物正在走向欧洲、美洲……

个人、历史、未来,都被一条名为文化的纽带紧紧、紧紧的相连。我,和许多如我一般的普通人,站在世界的东方,一手牵着历史,一手系着未来,眺望远方……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高一期末最常考的语文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拨开眼前的重重迷雾,我看见他坚强的身躯顺着柱子缓缓倒下,带起了一片黄沙和浓重的血气。秦王和群臣的眼中写满了慌张和冷漠,他长笑一声,闭上了那双坚毅的眼睛。

他是荆轲,古代历史上有名的刺客。在当代的观念中,刺客多是凶狠奸诈的小人,荆轲身为一介布衣却能跻身于英雄之列,并流芳百世。我想不仅仅因为他大无畏的精神,还因为在那个时代,他代表的是无数劳动人民心中被酷刑压制的血性。这种血性日益膨胀却得不到释放,然后荆轲出现了,他带着满身的江湖气息,说将军,得地图,义无反顾地踏上去往秦廷的不归之路。

毫无疑问,荆轲是历史上少有的英雄。他冷静从容,果敢无畏,单不说他在秦廷上的谈笑自若,就冲着他敢接受使命的勇气,都足以看出他的侠肝义胆。荆轲的勇气大抵是来自江湖,光是冲到樊将军面前劝说他自刎的直率个性,就透出浓重的侠客气息。在我看来,江湖固然烽烟四起,可大多江湖儿女都是揣着直肠走天下的,这也就造就了荆轲身上少许的鲁莽之气。我虽不知晓荆轲临行前执意等待的人是谁,可我却隐约觉得,荆轲等候的人会在前去强秦的道路上给予他莫大的帮助。是燕太子的心急和荆轲的莽撞造成了历史的一次失败,我仍记得在荆轲将匕首投偏时那视死如归的神情,我惊叹于他的豁达,震撼于他在面临死亡时还能保持一颗忠君爱国的心,这应该就是荆轲精神中最闪光的地方吧。

陶潜评价荆轲是“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即使他剑术不精,那种不顾一切想要报答恩人的心情也使这样一个看似镇定冷情的英雄变得有血有肉,无比鲜活。或许正是那失败的一投让荆轲有别于其它优秀的刺客,他们大多接受过残酷的训练,荆轲则更接近平民的形象,让我们觉得即便是失败了,他的身上也凝聚着一股力量,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路遇不平事,仗剑天下,十步杀一人的侠客。

荆轲确非一个成功的刺客,但他确是一个成功的英雄。也许他的剑术功夫未成,导致燕国的迅速覆亡,但不妨碍他最初的梦想。若没有荆轲这样的勇士,那些王侯将相不过是战国这个大棋盘上一颗无用的棋子。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有些读来略感浅薄和疏漏。不论成功与否,他的精神足以使他名垂千古。

我愿到战国去看荆轲,让历史还原他最本真的模样。

十五六岁的我们早已褪去了内在的幼稚,迎来了我们的青春,在这朝气蓬勃的青春里,一定会交织着酸甜苦辣各种味道。在这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年华里,一定会有我们奋斗的目标,而在我们奋斗的过程中一定会有酸的、苦的、辣的。但经过奋斗的我们必将是甜蜜快乐的,所以,让我们奋斗吧,因为,奋斗的青春是美丽的。

所有的人都是凡人,但所有的人都不过于平庸。上帝制造我们的时候就把我们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来自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只有奋斗不息,人生才能辉煌。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处在这个花季的年龄,就应该朝着一个目标去奋斗!其实,奋斗就是路。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人生要奋斗,青春才会更美好。去开辟属于你的那条新航路吧!

青春,是一个多么美好而富有诗意的字眼!有人把她比作初生的太阳;有人把她比作带露的鲜花;有人则把她比作世界上最有魅力的东西——黄金!所以人们就说青春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而在这黄金时代里不奋斗,何时奋斗呀!

奋斗之路上不仅仅有明朗的阳光,还有猛烈的暴风雨,但无论是阳光还是暴风雨,都能带给我们启迪,带给我们收获。没有经过奋斗的青春不叫完美的青春,青春就应该有苦有甜,而在这苦与甜交织当中会带给我们独特的感受。

我曾听过这样一句话:“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是呀,即使生命中太多坎坷,即使我们付出没有得到回报,但经过奋斗的我们是快乐的,只要我们奋斗了,那么我们的青春便是完美的。

我深信,有了奋斗的青春,这一路走来,一定会有欢笑,会有泪水,会有喜悦,会有遗憾,这些都会走过的,走过的我们不仅会有一个饱满的青春,更会有一个丰满的青春。而这些奋斗,正如一双翅膀载着我飞过青春的天空,留下一道优美的弧线。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下面是高一语文期末的考试题,请参考!

一、基础知识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提防(dī) 亲眷(juàn) 珠玑(jī) 鳏寡孤独(ɡuān)

B.伺候(shì) 缜密(zhěn) 谂知(shěn) 阿谀逢迎(yū )

C.埋怨(mán ) 栖迟(qī) 樯橹(qiáng) 繁文缛节(rù)

D.自诩(xǔ) 吝啬(lìn sè ) 纶巾(ɡuān) 刎颈之交(wěn)

2.下列各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谛听 淋漓 报应 残羹冷炙 无可置疑 B.干燥 鲁莽 国粹 晓风残月 礼尚往来

C.教诲 斟酒 暮蔼 灰飞烟灭 舞榭歌台 D.料峭 骸骨 玉簪 咄咄逼人 良辰好景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写文章要_______搜集和引用第一手材料,决不贪图方便,随便录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②老人没有喝茶,点起一支香烟,很有_______地吐了一口烟雾。③中国人的________、韧性、吃苦耐劳真是举世无双。

A.尽力 气派 耐心 B.尽量 气度 耐心

C.尽量 气派 耐性 D.尽力 气度 耐性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次班长竞选,他作了充分准备,竞选演说那天,他粉墨登场,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

B.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C.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6月25日晚22点的“意大利—斯洛伐克”小组对抗赛中,新军斯洛伐克队以3比2战胜了意大利队;意大利队追2球难救卫冕冠军 ,意大利队2-3负垫底出局,意大利队在观众的眼中真是差强人意。

D.上海世博会开幕式那天晚上,上海城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庆祝上海世博会开幕成功。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

B.“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

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节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读本④)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十岁通五经 通:通晓 B. 自蜀至长安,道未振 振:振作

C.白益傲放 益:更加 D. 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 辟:征召,被…聘用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因以命之 衡因上疏陈事 B.以所业投贺知章 何面目以归汉

C.遂荐于玄宗 而君幸于赵王 D.白长笑而去 天苍苍而高也

8.能体现李白“傲放”个性的一组是( )

①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②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③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④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⑤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三、翻译、古诗鉴赏及默写:

1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3分)译文:

(2)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3分)译文:

1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题目。(6分)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1).上片开头两句写出了寓居环境的 。(2分)

(2).下片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赤壁怀古》)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3)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5)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6)吾所以为此者,          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7题。(14分)

文学的趣味

朱光潜

①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

②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蠢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废。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

③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④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像上文所说的,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这是精神上的短视,“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⑤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⑥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就因为这个道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文,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在才置信语体文时,对文言文颇有些反

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的不可磨灭的价值。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觉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我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而对甲派重新估定价值。我因而想到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道:“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我想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也须时常创造他的趣味。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现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这道理可以适用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

(节选自《谈美?谈文学》)

13.阅读全文,提取整合文段信息,完成下列填空。(2分)

本文第①段从孔子的名言谈起,指出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第②③④段列举

,第⑤段提出 ,从第⑥段起,作者就文艺欣赏问题,提出一系列重要的论断。14.“精神上的残废”“精神上的中毒”“精神上的短视”具体指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1)精神上的残废:

(2)精神上的中毒:

(3)精神上的短视:

15.第⑥段说“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为什么不能欣赏呢?(3分)

答:

16.文中多处引用名言名句,请举一个例子说说它的具体作用。(3分)

答:

1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知的欠缺,大半会导致文学趣味的欠缺。

B.要提高文学的鉴赏力,应读尽古今中外作品。

C.文学的趣味,必须靠作者自己去创造。

D.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必须快速征服。

五、语言运用与表达:

18.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6分)

①《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②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③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①以《红楼梦》为主语:

②以曹雪芹为主语:

六、作文:(共35分)

19.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完成作文。

世界著名企业家希尔顿说过,许多人一事无成,是因为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一块价值5元的生铁,铸成马蹄铁后可值10元;若制成工业上的磁针之类可值3000多元;倘若制成手表发条,其价值就是25万之多了。

请联系实际,以“潜力”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高一语文必修四模块学习终结性检测考试试卷答案

1、B伺候cì阿谀奉迎yú 2、C“暮蔼”应为“暮霭” 3、C 4、C

粉墨登场用粉末化妆,登台演戏。多指登上政治舞台。贬义

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差强人意:现在表示大体上能让人满意

万人空巷: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现多指很多的人聚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

13、(2分)文艺欣赏的三种毛病 诊治的办法(每个空格1分)

14、(3分)(1)根本不知,感受不到趣味。(2)趣味低劣,缺乏鉴赏力。(3)知得不全,趣味狭窄。(每个小题1分)

15、(3分)因为这些旧文学家都有几分惰性,常先入为主,不能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所以不能欣赏。(意思对即可)

16、(3分)答案示例1:第1段引用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话,引出了文艺欣赏的不同见解。答案示例2:第5段引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话,说明研究文学也像估计山的大小一样,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鉴别力也就愈可靠的道理。答案示例3:第6段引用华兹华斯“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的话,引出不光是作者,包括读者也须时常创造文学趣味,使趣味广泛而鲜活。(3分,答出名言得1分,说出具体作用得2分,言之成理即可。)

17.(3分)A(B.“读尽”有误;C.还应包括读者;D.“快速征服”没有依据。)

18、(6分)示例:①曹雪芹创作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3分)②曹雪芹在他创作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3分)

到了逼近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的日子里,认认真真做好每份语文期末试题,能有效的检查出你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 一、默写(本大题1小题,共14分,每空1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4分) (1)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3)总角之宴, 。 ,不思其反。(《诗经•氓》) (4)还顾望旧乡, 。 ,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 (5)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6)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 (7)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二、阅读(本大题9小题,共 4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0小题。 (一)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5分,每小题1分) ①或取诸怀抱: ②放浪形骸之外: ③况修短随化 ④不能喻之于怀: ⑤亦将有感于斯文: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②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4.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5分) (二)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食不重肉 重:偏重 B.即危行 危行:正直行事 C.入闺 闺:内室 D.其后夫自抑损 抑损:谦虚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B.①久之,越石父请绝 ②妾是以求去也 ②犯君之颜 C.①婴虽不仁 D.①晏子为齐相 ②余虽为之执鞭 ②乃为人仆御 7.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不含通假用法的一项是(3分) A.晏子出,遭之涂 B.信于知己者 C.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 D.晏子于 是延入为上客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抓住车夫妻子从门缝里窥视的细节,来揭示一个女子的内心隐秘。从瞬间的窥视到提出离婚,御妻的神色、姿态、心理已然活现,不仅闪耀着个性的光芒,也表现了她独特的看人标准。 B.作者写石父、写御妻、写御者,是为了写晏子。这种借宾形主的手法,使晏子的形象更加丰满。 C.一个身为囚犯的石父,晏 子却解救他,尊重他;一个地位卑贱的车夫,晏子却提拔他,荐为大夫。其目的主要是显示晏子自己的国相风度。 D.司马迁赞美晏子,实则表达自己强烈渴望知己的 心情。所以,他在赞语中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三) 10.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别匡山 李白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注]匡山,位于李白故里青莲乡之北五十余里。 (1)请概括这首诗的风格特点,并结合诗句加以说明。(6分) (2)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三、阅读(本大题5小题,共3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小题。 (一) (1)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 (2)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11.选段(1)出自 (作者)写的《 》,选段(2)出自 (作者)写的《 》。(4分) 12.请从内容和写法等方面比较这两个选段的异同。请简要作答。(6分) (二) (1)邢夫人将房内人遣出,悄向凤姐儿道:“叫你来不为别的,有一件为难的事,老爷托我,我不得主意,先和你商议。老爷因看上了老太太的鸳鸯,要他在房里,叫我和老太太讨去。我想这倒是平常有的事,只是怕老太太不给,你可有法子?”凤姐儿听了,忙道:“依我说,竟别碰这个钉子去。老太太离了鸳鸯,饭也吃不下去的,哪里就舍得了?况且平日说起闲话来,老太太常说,老爷如今上了年纪,作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没的耽误了人家。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作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太太听这话,很喜欢老爷么?这会子回避还恐回避不及,倒拿草棍儿戳老虎的鼻子眼儿去了!太太别恼,我是不敢去的。明放着不中用,而且反招出没意思来。老爷如今上了年纪,行事不妥,太太该劝才是。比不得年轻,作这些事无碍。如今兄弟、侄儿、儿子、孙子一大群,还这么闹起来,怎么见人呢?”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2)鸳鸯只咬定牙不愿意。他哥哥无法,少不得 去回复了贾赦。贾赦怒起来,因说道:“我这话告诉你,叫你女人向她说去,就说我的话:‘自古嫦娥爱少年’,他必定嫌我老了,大约他恋着少爷们,多半是看上了宝玉,只怕也有贾琏。若有此心,叫她早早歇了,我要她不来,以后谁还敢收?此是一件。第二件,想着老太太疼他,将来自然往外聘作正头夫妻去。叫她细想,凭她嫁到谁家,也难出我的手心。除非她死了,或是终身不嫁男人,我就伏了 她!若不然时,叫她趁早回心转意,有多少好处。”贾赦说一句,金文翔应一声“是”。贾赦道:“你别哄我,我明儿还打发你太太过去问鸳鸯,你们说了,她不依,便没你们的不是。若问她,她再依了,仔细你的脑袋!”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3)平儿笑道:“老爷把二爷打了个动不得,难道姑娘就没听见?”宝钗道:“早起恍惚听见了一句,也信不真。我也正要瞧你奶奶去呢,不想你来了。又是为了什么打他?”平儿咬牙骂道:“都是那什么贾雨村,半路途中哪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今年春天,老爷不知在哪个地方看见了几把旧扇子,回家来看家里所有收着的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了,立刻叫人各处搜求。谁知就 有一个不知死的冤家,混号儿世人叫他作石呆子,穷的连饭也没的吃,偏他家就有二十把旧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门来。二爷好容易烦了多少情,见了这个人,说之再三,他把二爷请到他家里坐着,拿出这扇子,略瞧了一瞧。据二爷说,原是不能再有的,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写画真迹,回来告诉了老爷。老爷便叫买他的,要多少银子给他多少。偏那石呆子说:‘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老爷没法子,天天骂二爷没能为。已经许了他五百两,先兑银子后拿扇子。他只是不卖,只说:‘要扇子,先要我的命!’姑娘想想,这有什么法子?谁知雨村那没天理的听见了,便设了个法子,讹他拖欠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来,作了官价送了来。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老爷拿着扇子问着二爷说:‘人家怎么弄了来?’二爷只说了一句:‘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老爷听了就生了气,说二爷拿话堵老爷,因此这是第一件大的。这几日还有几件小的,我也记不清,所以都凑在一处,就打起来了。也没拉倒用板子棍子,就站着,不知拿什么混打一顿,脸上打破了两处。我们听见姨太太这里有一种丸药,上棒疮的,姑娘快寻一丸子给我。”宝钗听了,忙命莺儿去要了一丸来与平儿。宝钗道:“既这样,替我问候罢,我就不去了。”平儿答应着去了,不在话下。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13.请结合选段,分析贾赦的形象特点。(8分) 14.选段中平儿口中的“二爷”是谁?他为什么挨打?(6分) 15.贾雨村在石呆子事件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一事件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现象?(8分) 四、写作(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母亲握着婴儿柔软的小手,像是拥有了全世界;父亲一双有力的大手拉住一双小手,再难走的路瞬间成了坦途……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双难忘的手:或送你温暖,或给你力量,或给你勇气……请根据你的经历与体验,写写你与一双手的故事。 要求:①写一篇记叙文;②自拟题目,自定立意;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答案 一、本大题1小题,共14分,每空1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4分) (1)层林尽染 百舸争流 (2)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3)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 (4)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5)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6)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7)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二、本大题 9小题,共 44 分。 2.(5分,每小题1分) ①胸怀抱负 ②身体、形体 ③自然 ④明白 ⑤这次集会的诗文 3.(7分) ①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相与”“俯仰”各1分,句意1分。) ②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兴叹抒怀的原因是相同的,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虽”“所以”“致”各1分,句意1分。) 4.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就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意思对即可) (重:两种 ) 6. D动词,做(A介词,凭借/介词,因为;B助词,无实义/助词,“的”;C连词,虽然/连词,即使) (A“涂”通“途”;B“信”通“伸”;C“寤”通“悟”) 8. C(解救、尊重在囚禁中的石父,这是晏子求贤的表现;提拔推荐知过自改的车夫,这是晏子荐贤的表现。) 9.(1)国君讲道理,晏子就遵照命令办事;国君不讲道理,他就权衡命令以后再行事。(“道”、“顺命”、“衡命”各1分,句意1分) (2)今天我看他外出,思想深沉,常有自居人下的样子。(“志念”1分,句意2分) 10.(1)风格:清新自然、优美。(1分)主要体现在前三联对匡山自然美景的描写上。山色斑斓、藤蔓摇曳、野径交错,秀丽清幽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农人带樵晚归、 诗人以犬为伴,听猿啼,看鹤飞,生活安闲舒适。(4分)景物描写紧扣尾联“清境”。(1分) (2)尾联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与依恋,更表达了想在盛世施展才能的远大抱负。(2分) 三、本大题5小题,共32分。 11.老舍《想北平》,郁达夫《故都的秋》(每空1分) 12.同:都表达了对北平的热爱赞美之情。异:①老舍写的是心中的北平,作为地道北平人,他的一切与北平血脉相连;郁达夫写的是眼中的 北平,带着一种外乡人的新鲜好奇。②老舍写的北平是自然的,选取的景物很普通,似信手拈来却浸透他对北平深挚真诚的爱,不需要太多写作技巧。 郁达夫以赏玩家的身份欣赏北平,调动各种感官捕捉北平的秋味并进行细腻的刻画。 13.①昏庸,不思进取。凤姐引贾母的话“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作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 ②好色成性,荒淫无耻。看上贾母的贴身丫鬟鸳鸯,竟不知廉耻地让邢夫人出面张罗。 ③仗势凌人,性格残暴。威逼鸳鸯的哥哥:“你别哄我,我明儿还打发你太太过去问鸳鸯,你们说了,他不依,便没你们的不是。若问他,他再依了,仔细你的脑袋!”看上石呆子的古扇,想尽办法占为己有,不管他人死活。 总之,贾赦是封建地主阶级中无德无才者的代表,他们是社会的蠹虫,空享袭位,贪图享乐,坏事做尽,这样的阶级注定自取灭亡。(每点2分,总结2分) 14.“二爷”指贾琏。(2分)原因:①贾琏当面揭贾赦的短,让贾赦恼羞成怒;(2分)②平儿说的“还有几件小的”,应指贾琏夫妇在鸳鸯这件事上不出力,使贾赦在众人面前出丑。(2分) 15.帮凶。虽然由平儿转述,但不难推测贾雨村的作为应是贾赦授意。(2分)社会现象:①封建地主阶级与官府勾结,欺压百姓;②官府腐败黑暗,视百姓为草芥;③黑白颠倒,百姓无处伸冤。④统治阶层残忍,手段卑劣,善造冤假错案。(答对3点即可,最高不超过6分) 四、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16.作文评分细则另行制订。猜你喜欢: 1. 2015-2016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2.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3.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 4.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5. 高一语文必修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得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得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得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得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得基础,也是一门重要得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得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得统一特点。下面是语文得高一期末试题,请参考!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得字,读音全都正确得一组是

A.缱绻(quǎn) 粗犷(guǎng) 一刹那(shà) 缄口不语(jiān)

B.自诩(xǔ) 炽热(chì) 白皑皑(ái) 载歌载舞(zài)

C.攻讦(jié) 骸骨(hé) 发横财(hèng) 玲珑剔透(tī)

D.给予(jǐ) 殷红(yān) 汗涔涔(cén) 养尊处优(ch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得一组是

A.翱翔 国粹 爆发户 层峦叠嶂

B.暮霭 荒诞 度假村 富丽堂黄

C.脉搏 肇始 雄赳赳 峨冠博带

D.震憾 宣泄 电线杆 呕心沥血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得一项是

A.但是我们何时才能强大起来呢?是下周?还是明天?还是等到我们完全被缴械,家家户户都驻守着英国士兵得时候呢?

B.为了吸引更多得家庭来聚餐,北京麦当劳把《欢聚麦当劳,共享家庭乐》作为他们主要得广告词之一。

C.有工作,说干就干;有问题,说亮就亮;有缺点,说改就改;有荣誉,说让就让;他这个钢性子,大家都很欢喜。

D.“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王充《论衡》),温总理引用这句名言意在说明:要想了解政策得缺失,就必须深入民间调查。

4.下列语句中,加点得词语使用最恰当得一项是

A.身为王室后裔得杰克,虽然只有十七岁,又是第一次参加如此重要得媒体见面会,但他应对自如,沉稳风趣,性情乖张,表现出了良好得教养。

B.近年来,我们克服了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平稳渡过了金融危机,取得了令全世界为之侧目得成就,国际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

C.大学毕业刚刚进入加工厂得那段时光,夏天得闷热、蚊子得叮咬、往返路程得遥远无一不在与人过意不去,而今也都成了美好得回忆。

D.领导干部应该多到基层,深入调查研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把精力花在推进工作落实、提高效率上,不能粗枝大叶,大而化之。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得一项是

A.当日本地震影响到产品元件得供应时,全球得汽车和电子厂商才开始明白,产业链得中断会对生产造成何种影响。

B.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对人体可接受得辐射剂量限值有明确规定,对于普通公众,要求一年内不超过5毫西弗左右。

C.近日,意大利政府也宣布废除与利比亚签署得战略合作条约,意图是允许欧美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开绿灯。

D.健康得主流文化能不能占领手机文化市场,能不能真正对公众产生影响,关键在于具有文化创新得思维,紧密结合新技术得特点展开文化创新。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得文字,完成6―8题。

谈 人

朱光潜

世间事物最复杂、最难懂得莫过人,懂得人就会懂得你自己。希腊人把“懂得你自己”看做是人生最高得智慧。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质,而且还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总而言之,有心灵。西方有一句古谚:“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魔鬼固诡诈多端,而仙子也缥缈难测。

作为一种动物,人是人类学得研究对象。他经过无数亿万年才由单细胞生物发展到类人猿,又经过无数亿万年才由类人猿发展到人。正如人得面貌还有类人猿得遗迹,人得习性中也还保留着一些,即心理学家所说得“本能”。

我们这些文明人是由原始人或野蛮人演变来得,除之外还保留着原始人得一些习性。要了解现代社会中得人,还需要了解我们得原始祖先。所以马克思特别重视摩根得《古代社会》,把它细读过并且加过评注。恩格斯也根据古代社会得资料写出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得起源》。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恩格斯还详细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得作用,谈到了人手得演变、进化得历史,这对研究美学是特别重要得。古代不仅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政权得摇篮,而且也是宗教、神话和艺术得发祥地。数典不能忘祖,这笔账不能不算。

从人类学和古代社会得研究来看,艺术和美并不是起源于抽象概念,而是起源于吃饭穿衣、男婚女嫁、猎获野兽、打群仗来劫掠食物和女俘等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得活动。中国得儒家有一句老话“食、色,性也”。“食”是保持个体生命得经济基础,“色”是延续种族生命得男女配合。艺术和美也最先见于食色。汉文“美”字就起源于羊羹得味道,中外都用“趣味”来指“审美力”。原始民族很早就讲究美,从事艺术活动。他们用发亮耀眼得颜料把身体涂得漆黑或绯红,用唱歌和跳舞来吸引情侣,或庆祝狩猎、战争得胜利。

在近代,人是心理学研究得主要对象。一个活人时时刻刻都要和外界事物(自然和社会)打交道,这就是生活。生活是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得不断反复流转得发展过程。因为生活得需要,人在不断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同时也不断地改造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复杂过程简化为从刺激到反应往而复返得循环弧。外界事物刺激人得各种感觉神经,把映像传到脑神经中枢,在脑里引起对映像得初步感性认识,激发了伏根很深得本能和情感(如快感、痛感以及较复杂得情绪和情操),发动了采取行动来应付当前局面得思考和意志,于是脑中枢把感觉神经拨转到运动神经,把意志转达到相应得运动器官,如手足肩背等类,使它实现行动。哲学和心理学一向把整个运动分为知(认知)、情(情感)和意(意志)这三种活动,大体上是正确得。

(选自《谈美书简》,有删改)

6.关于“人”得理解,下列符合原文意思得一项是

A.“懂得你自己”是人类得最高智慧,人类只要能够懂得自己,也就能懂得人。

B.人是由单细胞生物发展到类人猿再由类人猿发展到原始人进而发展到文明人得。

C.进化过程中遗留在人类身上得一部分“”和原始人得一些特点构成了人得“本能”。

D.人得所谓“生活”就是时时刻刻地和外界打交道,不断地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

7.关于“艺术”和“美”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得一项是

A.艺术和美并不是起源于抽象概念,而是起源于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得事物。

B.儒家说:“食、色,性也。”在“食”和“色”这两大人类本性得具体行为中便蕴藏着艺术得美。

C.“食”是保持个体生命得经济基础,“色”是延续种族生命得男女配合,它们都属于艺术美得范畴。

D.原始民族把身体涂得漆黑或绯红,用唱歌、跳舞来吸引情侣,或庆祝狩猎、战争得胜利,就是艺术活动。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得一项是

A.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质,而且还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有心灵,所以,人是世间万物中最难懂得。

B.西方有一句古谚:“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可见人得性格都是具有两面性得,不能把人简单分类。

C.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得作用,谈到了人手得演变、进化得历史,就是美得历史。

D.哲学和心理学把人们认识世界得整个运动分为知(认知)、情(情感)和意(意志)这三种活动,大体上是正确得。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9―12题。

褚彦回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百姓咸负担而立。时父湛之为丹阳尹,使其子弟并着芒屦,于斋前习行。或讥之,彦回时年十余,甚有惭色。湛之有一牛,至所爱,无故堕厅事前井,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郡中喧扰,彦回下帘不视也。又有门生盗其衣,彦回遇见,谓曰:“可密藏之,勿使人见。”此门生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累迁秘书丞。湛之卒,彦回悉推财与弟澄,唯取书数千卷。

宋明帝即位,累迁吏部尚书。有人求官,密袖中将一饼金,因求请见,出金示之,曰:“人无知者。”彦回曰:“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此人大惧,收金而去。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时人莫之知也。

彦回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时人以方何平叔。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彦回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王、谢庄并在粲坐,抚节而叹曰:“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不可得已。”

时伧人常珍奇与薛安都为逆,后又求降,明帝加以重位。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帝不从,珍奇寻又叛。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帝与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帝怒曰:“卿痴不足与议事。”彦回惧而奉旨。明帝崩,遗诏以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受顾命,辅幼主,粲等虽同见托,而意在彦回。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百姓赖之。既而王道隆、阮佃夫用事,奸赂公行,彦回不能禁也。性和雅,有器度,不妄举动,然世颇以名节讥之。

(节选自《南史列传十八》)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得词得解释,不正确得一项是(3分)

A.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 尚:娶

B.莫不延首目送之 延:邀请

C.时人以方何平叔 方:比作、相比

D.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 令:美好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得意义和用法相同得一组是(3分)

A.因求请见,出金示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D.彦回惧而奉旨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褚彦回“有器度”得一组是(3分)

①帝与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 ②可密藏之,勿使人见

③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 ④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

⑤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 ⑥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得概括和分析,不正确得一项是(3分)

A.褚彦回得父亲带领随从们解救掉到井里得牛,场面喧闹混乱,褚彦回不喜欢这种场面,所以放下帘子来阻隔外面得混乱和喧闹。

B.褚彦回到袁粲家参加聚会,在风月和美得凉爽秋夜展示了自己高超得琴艺,得到了王、谢庄得高度赞扬,这说明褚彦回具有很高得音乐修养。

C.明帝在遗诏中任命褚彦回为中书令、护军将军,让他和袁粲共同接受遗命,辅佐幼主,但明帝更属意于褚彦回,由此可见皇帝对褚彦回很器重。

D.褚彦回和袁粲同心协力处理政事,褚彦回倡导俭约,因此百姓很依赖他,后来王道隆、阮佃夫掌权,褚彦回不能禁止,因此受到别人讥讽。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得句子和课文中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门生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秋雨叹》三首(其一)

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①颜色鲜。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1)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4分)

(2)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作者怎样得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得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日月忽其不淹兮, 。(屈原《离骚》)

(2)亦以明死生之大, 。(张溥《五人墓碑记》)

,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

(3)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4)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忧劳可以兴国, 。(欧阳修《伶官传序》)

五、语言运用(12分)

16.把下列带序号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得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4分)

①依赖别人得人一定怕人。

②对于可耻得事也不知羞耻,应当与人讲理得时候也不敢讲理,见人只知道屈服。

③若常常怕人和谄媚人,逐渐成了习惯以后,他得脸皮就同铁一样厚。

④怕人得人一定阿谀谄媚人。

⑤没有独立精神得人,一定依赖别人。

17.阅读下面得材料,分析相关信息,得出两条结论性意见。要求分析正确,语言简明、准确。(4分)

在2011年“两会”来临之际,新商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两会”民意调查。在“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得调查中,有86%得市民认为应该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完善毕业未就业学生得见习制度;有89%得市民认为应该加强引导,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78%得市民认为应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83%得人认为大学生应该多掌握一些基本技能,提升就业能力。

(1)

(2)

18.模仿下面画线句子得句式和修辞手法,另选两个陈述对象,再写两组与例句意思相连得句子,以构成连贯得排比。(4分)

蓝天有深邃得灵魂,才能吸引星月;山峰有高昂得头颅,才能俯视原野;

; 。

六、(18分)

阅读下面得文字,完成19―22题。

父亲得树

阎连科

1978年,如同冬后得春来乍到时,万物恍恍惚惚苏醒了,人世得天空也蓝得唐突和猛烈――忽然,农民分地了。农民们也就一边站在田头灿烂地笑;另一边,有人就把分到自家田地中得树木都给砍掉了。

田是我得了,那树自然也该是我家得财产和私有。于是就都砍,抬到家里去。有一天政策变了脸,又把田地收回到政府得册账和手里,至少家里还留有一棵、几棵树。几天间,田野里、山坡上得那些稍大得可檩可梁得树木就都不在了。

和别家田头都有树一样,我家得地头也有一棵越过碗粗得箭杨树,笔直着,在春天,杨叶得掌声哗脆脆地响。当别家田头得树都只有溜地得白茬树桩时,那棵杨树还孤零零地立着,像一个单位广场上得旗杆样。父亲几次用手和目光去量树得粗细和身高,知道把树伐下来,盖房做檩是绝好得材料和支持。可最终,父亲没有砍那树。邻居说:“不砍呀?”父亲说:“它还没真正长成呢。”

就没砍。就让那原是路边田头长长一排中得一棵箭杨树,孤傲挺拔地竖在路边上、田野间,仿佛是竖着得乡村人心得一杆旗,望着这世界,读着世界得变幻和人心。然在三年后.乡村得土地政策果不其然变化了。各家得土地需要调整和更换,我家得地就冷猛成了别家田地了,那棵已经远比盆粗得杨树也成了人家得树。

在成了人家后得第三天,父亲从那田头上过,忽然发现那远比盆粗得树已经不在了,路边只有紧随地面白着得树桩。树桩得白,如在云黑得天空下白着得一片雪。父亲没说话,只看了一会儿那树桩,就朝远处我家新分得田地去了。

父亲离开人世后,我总是念念想起那棵属于父亲得树。再后来,他得坟头因为幡枝生成。又长起了一棵并不成材得弯柳树。树由芽到枝,由胳膊得粗细,到了碗得状。山坡地,不似平壤得土肥与水足,那棵树竟也能在岁月中坚韧地长。乡村得人多有迷信,以为幡枝发芽长成材,皆是很好很好得一桩事。那是因为人生在世有许多厚德时,上天才让你得荒野坟前长起一棵树。以此说,那坟前得柳树也正是父亲生前做人得延续和回报。每年上坟,家人都会把那弯树修整一下枝,让它虽然弯,但却一样可以在山野荒寂中,把枝叶升旗一样扬起来。就这么过了20年,那树竟然原来弓弯得腰身也被天空和生长拉得直起来,和20多年前我家田头得杨树一样粗,完全可以成材使用了。

我家祖坟上有许多树,父亲得那一棵,却是最大最粗得。乡村伦理中得人品与德行,原是可以在因果中对坟地和树木给以给养得。今年正月间,80岁得三叔下世时,我忽然看父亲坟前得树没了,被人砍去了。树桩呈着岁月得灰黑色,显出无尽得沉默和蔑视。再看别得坟头得树,大得和小得一律被人伐光了,原来一片林似得密和绿,现在也都荡荡无存、光光秃秃了。想到今天乡村世界得繁华和闹乱;想到路边一年四季竖着得收购木材得华丽得广告牌;想到我几年前回家就看到村头路边早已没了树木得荡荡洁净和富有,也就豁然明白了父亲坟头被人砍树得原委和因果。

只是默默念念地想,时代与人心从田头伐起最终就砍到了坟头上。

只是想,父亲终于在生前死后都没了他得树,和人心中最终没了旗一样。

只是想,父亲坟前得老桩在春醒之后一定会有新芽得,但不知那芽几时才可长成树。成了树,又有几年可以安稳无碍地竖在坟头和田野上。

(选自《散文选刊》 有删改)

19.文中说“另一边,有人就把分到自家田地中得树木都给砍掉了”,“可最终,父亲没有砍那树”。人们砍树和父亲不砍树各怀着怎样得心理,表现出什么样得品质?(4分)

20.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分析文中划线句子得深刻内涵。(4分)

(1)树桩得白,如在云黑得天空下白着得一片雪。(2分)

(2)树桩呈着岁月得灰黑色,显出无尽得沉默和蔑视。(2分)

21.本文中作者多次把树比喻成旗杆或旗,统观全文,简要说明作者这样写得深刻用意。(4分)

22.文章最后说:“只是想,父亲坟前得老桩在春醒之后一定会有新芽得,但不知那芽几时才可长成树。成了树,又有几年可以安稳无碍地竖在坟头和田野上。”请探究其中得深刻意蕴。(6分)

七、作文(60分)

23.请以“点亮生活得明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得记叙文。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通过高一语文测试,学生能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方向,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期末综合测试试题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酝酿(niàng) 校(xiào)对 腼腆(tiǎn) 匪我愆(qiān)期

B.匹(pǐ)配 穿凿(záo) 内讧(hòng) 美人之贻(yí)

C.莞(guǎn)尔 搭讪(shàn) 隽(juàn)永 其黄而陨(yùn)

D.刹(shà)那 机械(xiè) 恪(kè)守 周公吐哺(pǔ)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一句是()

A.不可否认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极具个性的文化传统成了欧洲经济和社会发展优雅的负担。

B.提高教师素质改变教育观念与我们新课程改革的成果休戚相关。

C.“抄袭”已经是人人喊打了,而另一种学术腐败—劣质译著汗牛充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D.陈师傅是学雷锋的老典型了,一年下来,仅在厂区信手拈来的螺丝钉一类,就攒了大半箱。

3.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他在集资办厂的过程中_________了种种磨难,尝尽了苦辣酸甜。

(2)人们将从异彩纷呈的表演中_________到中华文化的博大和精深。

(3)美国众议院今天通过一项提案,明目张胆地干涉别国内政,________鼓吹占领别国领土的合法性。

A.经受 体味 公开 B.经历 体验 公然

C.经历 体味 公然 D.经受 体验 公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份合同上写着公司的名称和公章。

B.现在当务之急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C.他的画作色调和谐,风格清新,得到了评论界一致好评。

D.从冰心年轻时候的“梦”里,给了我深刻的启示。

5.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归去来兮辞》的作者是陶渊明,“辞”是一种文体。

B.《师说》的作者韩愈,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C.《为了忘却的纪念》是鲁迅为纪念刘和珍君而写。

D.《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悼词,属于演讲词的一种。

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虽有槁暴 B.或师焉,或不焉

C. 乃瞻衡宇 D.君子不齿

7.下列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古之学者必有师

C.悦亲戚之情话 D.登东皋以舒啸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和例句中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A.乐琴书以消忧 B.善万物之得时

C.吾从而师之 D.园日涉以成趣

9.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 B.既自以心为形役

C.农人告余以春及 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①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用具体的字词说明。(2分)

答 。

②古人在谈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角度赏析这首诗。(4分)

答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自牧归荑,____________。匪女之为美, 。(《静女》)

(2)伏清白以死直兮, 。制芰荷以为衣兮,________。(《离骚》)

(3) 山不厌高, 。周公吐哺, (《短歌行》)

(4) ,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氓》)

阅淡下面的文章,完成12-- 15题。

枣香醉人

洪丽丽

上午接到爷爷的电话,说给我酿了一罐醉枣,让我抽空回老家一趟。

爷爷每年都会在枣子成熟的季节,亲手挑选出一颗颗饱满、红润的大枣,蘸上白酒,密封在玻璃瓶中。瓶口用稀稀的黄泥土封住。静置两三个月后,待枣香、酒香融为一体,合为一物,才有了今天爷爷酿的醉枣。

八十岁的爷爷和八十二岁的奶奶住在离小城六十公里外的乡下老家,固执而孤独地坚守着三间土坯房和一个种着七棵老枣树的大院子.

奶奶告诉我、枣树是她嫁给爷爷的第三天上亲手种下的,到现在已有六十个年头了。

坐小城的公交车到村口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

雪后的乡村,色彩单调得很,所有矮小的植物都被覆盖在白绒毯似的大雪之下。寂静的村庄,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色。汽车没停稳前,模模糊糊地看到偌大的村口只有枣树下伫立着一个人。下车一瞧,原来是奶奶。她正倚靠着一棵弯弯曲曲、疙疙瘩瘩的老枣树,张望着从远处驶来的汽车。

呼呼的北风,依旧是那样寒冷、剌骨,不时地吹拂起她额前几缕花白的头发,但树下的她却像雕塑般一动不动,只有头上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在瑟瑟地抖着。

奶奶的个子似乎又矮了一些,童年印象中的她是个大高个,干活利落,走路飞快。我总要仰着小脑袋看她,一溜小跑地跟在她的后面。只是,恍惚间,奶奶竟变成了眼前的模样:个子矮了,佝偻着身子,走路也有些不稳了。

“不是打电话不叫你来接我吗? ”我慌忙上前搀住她的胳膊,把她全身的重量都揽在自己身上。

“爷爷的气管炎又犯了吗? ”我问。

“没犯,别担心,我们壮实着呢! ”奶奶一向报喜不报忧。

走进院子,七棵老枣树挥舞着光秃先的树枝,像久违的老朋友般无声地迎接着我。 这七棵老枣树收藏着我单纯而快乐的童年时先……

“奶奶,今年的枣结这么多啊! ”八岁扎着两根羊角辫的我,蹲在九岁哥哥的后面,一边和奶奶说笑着,一边用两只小手胡乱地划拉着地下被爷爷打落的枣子。

爷爷笑呵呵地站在木梯上,用力地挥动着手中长长的打枣竿。一阵疾风暴两,红通通、圆滚滚的枣子纷玢落下。我和哥哥大呼小叫着,疯跑着,打赌谁先找到今年最大、最红的枣子。五岁的小妹最为老实了,两只胖嘟嘟的小手不时地捡起两颗小枣,放进奶奶的大枣筐里,乖巧、懂事的模样,引逗得爷爷和奶奶哈哈大笑。

时光如箭,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

“奶奶,那棵枣树怎么歪成这样了呢? ”我问奶奶。

奶奶抚摸着干枯的树干说:“唉,这棵枣树也老了! ”记忆中这棵枣树结的枣子,即便是刚刚点红,滋味也是酸甜酸甜的,最为解渴、解馋。

虽说是棵枣树,它的意义于我来说却是朝夕相处、不离不弃的童年玩伴。春天,顽皮地在它疙疙瘩瘩的身上攀来爬去;夏天,撑一个木床,在它绿色庇护伞下纳凉;秋天,肆意摘取它的果实;冬天,又把所有积雪堆在它的脚下。它和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构成了我童年美好图画中最不可或缺的记忆。一年又一年,奶奶和爷爷为这个大家庭日夜操劳着,枣树发芽、开花、结出最大最红的枣子;一年又一年,奶奶粗糙的手上布满了淤黑色的老年斑,枣树的树皮翅起甚至开始一块块地脱落;一年又一年,爷爷健壮的身体日渐衰弱,枣树的果实也越来越少。

时间,飞逝的时间,残酷的时间,把所有一切都改变了。

爷爷、奶奶和枣树,却默默承受住了!

家中,爷爷正在烧火,锅台旁摆着早已包好的两帘饺子.

“怎么又包铰子?不怕累着? ”我嗔怪奶奶。

“不累,你不是爱吃菜焰的吗?我和你爷爷常包! ”

灶下烧火的依然是爷爷,抢也抢不过他。他总怕我不会烧这种大灶。爷爷呼噜呼噜的气管和吱吱啦啦的风箱一唱一和的,听得我一阵阵的揪心。

“让你们搬到城里,就不听话吧。你们这么大岁数了,还住在老家土坯房里,会叫人笑话我们不孝顺的!”我又开始劝奶奶。

“这房子咋了?不能住人?你们不都是在这房子中出生的吗?”耳背的爷爷显然是听到了我的话,像吵架似地嚷嚷着,固执的表情完全是一个三岁小孩子的模样,令我好气又好笑。

“不就图你们有个根,有个老家吗? ”奶奶边往锅中下饺子边说。

我正用勺子搅着下到锅中的饺子,听到这儿鼻子一酸。

吃饭时,照例,爷爷、奶奶一个劲儿地劝我多吃。

“别夹了,我都吃饱了,现在都流行减肥,哪有你们孙女这么胖的!”我夸张地比画着。

“咱可不减,把胃都减坏了!”他几乎是对着我吼了。

我要走了,爷爷让我捎上那一罐醉枣。“这七颗枣树真是老了,今年才结了半筐枣子!”我听到了他喉咙里发出两声似有似无的叹息声,很轻很轻,却只好装作没有听见,低头快步地走出家门。

还是奶奶送我到村口公路上等车,患气管炎的爷爷不常出门,无论是谁回老家,总是奶奶送出屋门,院子,一直送到村口。

一个没有老家的人是没有根的。爷爷和奶奶就像这院中七棵老枣树的根,铁铸石雕的根,屹立不倒的根,他们用生命培育出的儿女像极了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红枣,所以不论我们的外表多鲜亮、滋味多甘甜,依然不能离开这深深扎根地下,已然融入血脉的生命之根——哪怕他们走了一段崎岖难行的人生路,耗尽了全部心血、力气,只剩下了风烛残年的躯壳。

奶奶目送我坐上了公交车,汽车缓缓开动,我慢慢地远离了老家,最后消失在我视线里的是奶奶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

我紧紧地捧着那罐醉枣,不禁陶醉在了那浓浓的枣香和深深的思念之中。

(选文有删改)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下面是高一语文期末的考试题,请参考!

一、基础知识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提防(dī) 亲眷(juàn) 珠玑(jī) 鳏寡孤独(ɡuān)

B.伺候(shì) 缜密(zhěn) 谂知(shěn) 阿谀逢迎(yū )

C.埋怨(mán ) 栖迟(qī) 樯橹(qiáng) 繁文缛节(rù)

D.自诩(xǔ) 吝啬(lìn sè ) 纶巾(ɡuān) 刎颈之交(wěn)

2.下列各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谛听 淋漓 报应 残羹冷炙 无可置疑 B.干燥 鲁莽 国粹 晓风残月 礼尚往来

C.教诲 斟酒 暮蔼 灰飞烟灭 舞榭歌台 D.料峭 骸骨 玉簪 咄咄逼人 良辰好景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写文章要_______搜集和引用第一手材料,决不贪图方便,随便录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②老人没有喝茶,点起一支香烟,很有_______地吐了一口烟雾。③中国人的________、韧性、吃苦耐劳真是举世无双。

A.尽力 气派 耐心 B.尽量 气度 耐心

C.尽量 气派 耐性 D.尽力 气度 耐性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次班长竞选,他作了充分准备,竞选演说那天,他粉墨登场,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

B.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C.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6月25日晚22点的“意大利—斯洛伐克”小组对抗赛中,新军斯洛伐克队以3比2战胜了意大利队;意大利队追2球难救卫冕冠军 ,意大利队2-3负垫底出局,意大利队在观众的眼中真是差强人意。

D.上海世博会开幕式那天晚上,上海城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庆祝上海世博会开幕成功。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

B.“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

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节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读本④)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十岁通五经 通:通晓 B. 自蜀至长安,道未振 振:振作

C.白益傲放 益:更加 D. 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 辟:征召,被…聘用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因以命之 衡因上疏陈事 B.以所业投贺知章 何面目以归汉

C.遂荐于玄宗 而君幸于赵王 D.白长笑而去 天苍苍而高也

8.能体现李白“傲放”个性的一组是( )

①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②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③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④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⑤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三、翻译、古诗鉴赏及默写:

1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3分)译文:

(2)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3分)译文:

1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题目。(6分)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1).上片开头两句写出了寓居环境的 。(2分)

(2).下片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赤壁怀古》)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3)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5)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6)吾所以为此者,          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7题。(14分)

文学的趣味

朱光潜

①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

②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蠢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废。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

③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④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像上文所说的,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这是精神上的短视,“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⑤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⑥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就因为这个道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文,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在才置信语体文时,对文言文颇有些反

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的不可磨灭的价值。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觉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我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而对甲派重新估定价值。我因而想到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道:“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我想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也须时常创造他的趣味。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现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这道理可以适用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

(节选自《谈美?谈文学》)

13.阅读全文,提取整合文段信息,完成下列填空。(2分)

本文第①段从孔子的名言谈起,指出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第②③④段列举

,第⑤段提出 ,从第⑥段起,作者就文艺欣赏问题,提出一系列重要的论断。14.“精神上的残废”“精神上的中毒”“精神上的短视”具体指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1)精神上的残废:

(2)精神上的中毒:

(3)精神上的短视:

15.第⑥段说“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为什么不能欣赏呢?(3分)

答:

16.文中多处引用名言名句,请举一个例子说说它的具体作用。(3分)

答:

1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知的欠缺,大半会导致文学趣味的欠缺。

B.要提高文学的鉴赏力,应读尽古今中外作品。

C.文学的趣味,必须靠作者自己去创造。

D.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必须快速征服。

五、语言运用与表达:

18.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6分)

①《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②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③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①以《红楼梦》为主语:

②以曹雪芹为主语:

六、作文:(共35分)

19.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完成作文。

世界著名企业家希尔顿说过,许多人一事无成,是因为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一块价值5元的生铁,铸成马蹄铁后可值10元;若制成工业上的磁针之类可值3000多元;倘若制成手表发条,其价值就是25万之多了。

请联系实际,以“潜力”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高一语文必修四模块学习终结性检测考试试卷答案

1、B伺候cì阿谀奉迎yú 2、C“暮蔼”应为“暮霭” 3、C 4、C

粉墨登场用粉末化妆,登台演戏。多指登上政治舞台。贬义

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差强人意:现在表示大体上能让人满意

万人空巷: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现多指很多的人聚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

13、(2分)文艺欣赏的三种毛病 诊治的办法(每个空格1分)

14、(3分)(1)根本不知,感受不到趣味。(2)趣味低劣,缺乏鉴赏力。(3)知得不全,趣味狭窄。(每个小题1分)

15、(3分)因为这些旧文学家都有几分惰性,常先入为主,不能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所以不能欣赏。(意思对即可)

16、(3分)答案示例1:第1段引用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话,引出了文艺欣赏的不同见解。答案示例2:第5段引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话,说明研究文学也像估计山的大小一样,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鉴别力也就愈可靠的道理。答案示例3:第6段引用华兹华斯“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的话,引出不光是作者,包括读者也须时常创造文学趣味,使趣味广泛而鲜活。(3分,答出名言得1分,说出具体作用得2分,言之成理即可。)

17.(3分)A(B.“读尽”有误;C.还应包括读者;D.“快速征服”没有依据。)

18、(6分)示例:①曹雪芹创作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3分)②曹雪芹在他创作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3分)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以下是2018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欢迎阅读。

第Ⅰ卷(客观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悼念(diào) 穴位(xué) 契约(qì) 卓有成效(zhuó)

B. 拜谒(yè) 教诲(huì) 解剖(pōu) 不可估量(liáng)

C. 削弱(xuē) 碛口(qì) 惩治(chéng) 强聒不舍(qiáng)

D. 芰荷(jì) 慰藉(jiè) 飞猱(náo) 载笑载言(zǎi)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坐镇 辩证法 入不敷出 循私舞弊

B. 帐篷 金刚钻 计日程功 夸夸其谈

C. 翱翔 烟幕弹 唇枪舌箭 前倨后恭

D. 沉缅 暴发户 甘拜下风 举棋不定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赏读古代诗词时,我们耳边常会响起诗人们放达的歌声,“_______”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

②小王设计的方案终于获得通过,他难以_______自己喜悦的心情,忽然站起来大呼:“成功啦!”

③然而,我_______从来没有问过父亲的生日在哪一天,_______没有为他庆祝过一次生日。

A. 老夫聊发少年狂 抑制 竟/更

B. 暮霭沉沉楚天阔 抑制 却/也

C. 老夫聊发少年狂 克制 却/也

D. 暮霭沉沉楚天阔 克制 竟/更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 “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C. 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D. 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12年之久。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B. 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不容令人乐观。

C. 只有弄清几十年来在前进道路上的是非得失,认识教育规律,我们才能改革教育,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D. 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庄周屈原比较论

庄子与屈原,是中国哲学史与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巨星。他们同时出现于战国时代,庄*比翼,哲诗辉映,代表了我们民族在思辨与审美领域中达到的高峰。庄子是一位将认知与审美融为一体的哲人,他的人本体论哲学,让人们追思“有限的个体生命如何去把握永恒的美的人生”,带有一种诗意的光辉,一部探讨哲理的《庄子》,充满了艺术想象、浪漫情景和浓郁的抒情。以“辩多而情激”著称的庄子,正是在理智与情感、哲学与诗之间寻求美和自由的人生――诗意的人生。庄子既是哲人,又是诗人,确切地说,他是一位“哲诗”。屈原则恰好是诗人而兼哲人,是一位“诗哲”。他不仅写出了《天问》那样广泛涉及宇宙、神灵、万物、历史、政治、人生问题的哲理诗,以诸子式的怀疑,批判、探索的精神,叩问宇宙、历史与人生之谜,即使《离骚》《九章》《九歌》这类抒情诗篇,也都蕴含了一种深邃的哲学意识,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哲学、历史哲学、人生哲学的思考,屈原既是诗人,又是哲人。屈原及其作品的出现,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诗歌或艺术的范畴,而达到了整个文化精神的领域。

“哲诗”庄子与“诗哲”屈原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文化高峰中文史哲互涵互动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战国时代,经济、政治经历着极为深刻的变化,文化上亦在历史继承和南北交流的基础上总结、革新、开创,从而掀起了中国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第一个高潮。在这个“高峰”和“源头”时代,出现了以“楚辞”为代表的文学,以《左传》《战国策》为代表的史学和以诸子为代表的哲学,它们体现了整个历史时期的学术造诣和文化水平。而且,三者之间还表现出一种互涵互动的关系;无论是文学、史学还是哲学,其中一个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互相联系、渗透、彼此促进,错综地发展的。在文史的交融中,不仅文学自身兼含着史哲的因素,从而呈现了一种气象雄浑的“大文学”形态,同时还出现了史著文学化与哲学诗意化的倾向,史著文学化导致了史传文学的产生,它们是史与文的有机统一,是用文学的手法写出的历史,又是以历史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从而既把历史文学化了,又把文学历史化了。哲学的诗意化,其结果则是哲理艺术散文的产生和诗话哲学的出现。《老子》等虽是自创体系的哲学,但在认知中又都运用了以形见理、以美起真的方法,逻辑思维的线索上缀满了形象的花结,使哲理与艺术达到了完善的结合,进而更在情与理的交融中,出现了睿智与深情结合的诗话哲学。“哲诗”庄子与“诗哲”屈原正是在这种学术文化背景中出现的,作为一种文化奇观的“庄骚辉映”,实则是在诗意的沉思和沉思的诗意中,表现了哲学和诗在最深层次上的融通。 (选自《新华文摘》)

6. 说庄子是一位“哲诗”,屈原是一位“诗哲”,下面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说庄子是一位“哲诗”,是因为庄子的人本论哲学追求诗意的人生,他探讨哲理时充满了艺术想象。

B. 说屈原是一位“诗哲”,是因为屈原的《天问》具有诸子的探索精神,《离骚》等也充满了艺术想象。

C. 说庄子是一位“哲诗”,屈原是一位“诗哲”,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分别充满了深邃的哲学的思想和艺术想象。

D. 他们同时出现于战国时代,庄*比翼,哲诗辉映,代表了我们民族在思辨与审美领域中达到的高峰。

7. 战国时期文史哲互涵互动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不属于其中的一项是

A. 文学自身兼含史哲的因素,文学表现为一种哲学状态。

B. 史著文学化(或历史文学化),史传文学化(或文学历史化)。

C. 哲学诗意化,哲学艺术散文产生(或哲学艺术散文产生,诗话哲学产生)。

D. 文学自身兼含史哲的因素,呈现“大文学”状态。

8. 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哲诗”庄子和“诗哲”屈原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

B. 史传文学是历史与文学结合的完美的体现。

C. “哲诗辉映,庄*比翼”是我国文化上的奇观。

D. “诗意的沉思”是指屈原的作品充满了哲理,“沉思的诗意”是指庄子的文章充满了诗意。

三、(12分,每小题3分)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其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馀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如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第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今观文正之义田,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其世云。 (钱公辅《义田记》)

9.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 负:背负

B. 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 屏:退,隐退

C. 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 觞:酒杯

D. 妻孥之富 孥:儿子

10.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然 沛然有馀而无穷

宜围棋,子声丁丁然

B. 遗 遗其子而已

留待作遗施

C. 其 后世子孙修其业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 以 惟以施贫活族之义

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11. 以下各组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范仲淹“好施与”做法的一组是

①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②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

③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

④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

⑤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②④ D.①②③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宗明义,起首即点明范仲淹乐善好施的性格特点,并次第分叙为族人置义田的目的、管理措施及分配原则。

B. 文章兼用记叙与议论两种表达方式,突出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给人一种欲言不尽的气势。

C. 文章第三段写春秋时齐国宰相晏婴“彰君之赐”的故事,其目的是为了赞扬“晏子好仁”。

D. 范仲淹以“禄赐之入”置义田千亩“养济群族”,亲身实践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张。

第Ⅱ卷(主观题 共114分)

四、( 2 2分)

13.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3分)

译文:

(2)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3分)

译文:

14.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吕】四块玉闲适

关汉卿

(一)

旧酒投①,新醅泼②,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二)

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③谁惊破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

注:①旧酒投:陈酒重新酿制。 ②新醅泼:新酒刚酿成。③槐阴午梦:南柯梦

(1)这是两支元曲,其中“南吕”是________ ,“四块玉”是________(2分)

(2)这两支曲子有鲜明的诗人形象,试赏析(4分)

(3)试赏析曲子(一)的语言特色(2分)

15.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__________ ,__________。(《孔雀东南飞》)

(2)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3)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4)__________, 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 , __________ ,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6)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

五、(20分)

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我对这位传奇英雄的认识,有一个突变。

为了寻找盖文学馆新馆舍所用国产装饰石材;我和我的同事来到了新疆。我知道,**战争之后,林则徐曾被充军新疆,一直发配到伊犁,是真正的受罚。多少年过去了,当地的政府和人民,为了纪念他,特地给他在老的伊犁将军府附近盖了一座纪念馆。我决定抽空去看看。

在去纪念馆的路上,在路旁我看见了一条很长很规矩的小河,大概有5米宽,河水流得很冲,岸两旁有高大的树。开车的司机说:它是渠,是人工开挖的,叫“皇渠”,是林则徐大人当年留下来的,为的是把天山上的雪水引下来,灌溉土地,变荒地为良田。这水渠至今已有160年的历史了。

这个小故事极感人。

它一下子把这位举世闻名的英雄老人拉得很近很近了。对他,不是一般的崇敬了。复杂了,真的,复杂得多了。该怎么说呢?往大里说,牵扯到人该怎么活,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甚至,整个儿的',人生的价值是什么,都可以由这个故事中派生出一些认真的思考来。往具体里说,想想看,那是怎样的逆境啊:硝烟弥漫之后,戴罪受罚,背井离乡,充军万里,凄凉之至。然而,他却依然一副大将风度,在别人的监控之下,指挥黎民百姓和部队官兵,披星戴月,风尘仆仆,终日挖渠引水不止。何等坦荡,何等乐观,何等大度,何等潇洒!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样板,一个树在你我面前,伟大的,不说教的,默默的,摸得着看得见的,平凡的,可以效仿的楷模。

总之,这条小渠给我带来了心灵震撼,令我激动不已。它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感动。林则徐的一生与其说是官运亨通,不如说是充满了大起大落。他多次受罚,比如连降四级,连降五级,竟有许多次。最大的处罚是发配新疆。然而他的态度是: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一个真正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的处世哲学便是如此鲜亮简明,有小渠可以作证。新疆土地极肥沃,天生一块大宝地。风和日丽,日照长,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要有水,种什么长什么,而且硕大,丰产。林则徐抓住这个要害,挖渠引水,作了表率。而他做这一切的时候,偏偏是个犯人的身份,而且年老体弱,精神上又遭到了极大的打击。

在最倒霉的时候,在最倒霉的地点,在最倒霉的情况下,顶着最倒霉的屈辱,干着最普通、最费力、最不容易露脸的事。但只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后代,便在所不辞,管他是沉是浮。这就是林则徐的风格。

这个风格是民族脊梁的象征。

这个风格是铮铮硬骨头的作风。

这个风格是真正人生价值的体现。

我为那遥远的小渠而骄傲,它不是什么“皇”渠,它是地道的“人”渠。一个姓林名则徐的神人,用这小渠,在天地之间,龙飞凤舞般地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什么时候再去看看那个渠,用清澈冰凉的渠水洗洗脸,当作接受一次沁人肺腑的人生洗礼吧。

16. 文中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相呼应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7. 作者对林则徐的认识“有一个突变”,从全文看,这个“突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赏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作者为什么说这条小渠“不是什么‘皇’渠,而是地道的‘人’渠”?这又带给你怎样的启示,可以结合你所学的课文谈谈你的看法(9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2分)

20. 把下面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4分)

①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或散或密,都玲珑有致。

②花正盛开,红艳欲流;黄色的花蕊历历的,闪闪的。

③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缠的海棠花。

④衬托在丛绿之间,格外觉得妖娆。

⑤叶嫩绿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着,微微有深浅之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模仿下面这节诗的形式,表达你对“友情”或“理想”的感悟。(可以不押韵)(4分)

时 间 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是夹卷着冰雪的风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染白我们青春的额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是一道湍急的江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淹没我们生命的行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请将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概括出来,不超过25个字。(4分)

《语文的诗意》让我们再一次想到语文教育的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人技教育”侧重于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人格教育”注重将语文养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人生教育”则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素养”(包括知识技能、思想精神、人格信念等等)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如果说“人技语文”给学生以“真”,“人格语文”给学生以“善”,那么,“人生语文”则将学生引向生命之“美”。

七、(60分)

23.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被台湾民众视为心目中最称职的父亲,这是他经常教育女儿的一句话。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要求:正确理解上面文字,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文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试题答案】

一、1. B 2. B 3. A 4. D 5. C

二、6. A 7. A 8. C

三、9. A 10. A 11. D 12. C

四、13. (1)范公还没有显达时,就有志于这一义举,却无力实现它长达二十年之久。(注意“于是”“而”“逮”的译法)

(2)从前晏平仲乘着破车驾着瘦马,桓子说:“这是隐瞒君主对他的赏赐啊。”(注意“敝”“羸”“是”的译法)14.(1)宫调 曲牌(2分)

(2)从“共山僧野叟闲吟和” “跳出红尘恶风波”“离了利名场”等句中可以鲜明地感受到诗人不慕荣利,鄙弃官场,向往率性而行,无拘无束的隐逸生活,是一个有着高洁志趣的人(4分)(3)语言本色,全用通俗易懂的民间语言,朴实自然,毫无雕琢斧凿之痕。(2分)15.略

五、16. 只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后代,便在所不辞,管他是沉是浮。

17. 见到水渠之前,对林则徐是一般的崇敬(2分) 见到水渠之后,从林则徐身上引发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2分)(意思对即可)

18. 运用排比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2分) 赞美了林则徐独特的人格力量。(2分)

19. 这条渠虽然是官修的渠,但更是林则徐为百姓修的渠。(2分) 它体现了林则徐的大写的"人"的风格和精神。(2分)

启示(5分)只要围绕“人的风格和精神”结合课文言之成理即可

六、20. ③ ① ⑤ ② ④

21、(4分) 示例: 友 情

友情是一缕和煦的春风,

会拂去我们眼角的泪痕;(2分)

友情是一抹明媚的阳光,

会照亮我们孤寂的心房。(2分)

22. 语文“人技”、“人格”、“人生”三重教育境界,教给学生真善美。

七、

23. 略

  • 索引序列
  •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
  • 高一期末考试语文
  •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作文
  •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
  •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