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3

玉帝偶吧
首页 > 考试报名 > 德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偶是九九

已采纳

A.理性取向B.实践-反思取向C.社会取向D.生态取向

65、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几种重要成分是()

A.认知成分B.批判成分

C.教师的陈述D.操作成分

66、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

A.效果强化B.替代性强化C.自我强化D.直接强化

67、一般说来,学习动机并不是通过直接卷入认知建构过程,而是通过某些中介对学习产生作用的,影响认知建构过程的中介有()

A.学习情绪状态的唤醒B.学习准备状态的增强

C.学习注意力的集中D.学习意志的提高

68、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有()

A.稳定性B.灵活性C.独创性D.流畅性

69、合作学习是一种由若干名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的一个小组,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

习活动的教学策略,其特征是()

A.操作化B.系统化C.程序化D.结构化

70、在社会主义中国,德育包括()

A.思想教育B.整治教育C.艺术教育D.道德教育

71、制定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

A.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B.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C.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D.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72、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A.传授学习方法B.树立心理健康意识C.培养观察能力D.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73、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德育内容D.德育原则

74、贯彻学校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A.讲明道理,疏导思想B.建立健全规章制度C.因势利导,循循善诱D.统一校内教育力量

75、运用品德评价法的要求是()

A.目的明确,公正合理B.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C.发扬民主,学生参与D.坚持标准,实事求是

三、判断题。正确填T,错误填F。(每题分,共20题10分)

76、研究变量是指能再不同条件下变化的个人或环境的某些特征。

77、遗传是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来自环境方面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心理发展中占据主导作用的因素。()

78、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去集中化是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

79、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有知道情况下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

需要在一个动态评估环境中测查最近发展区。()

80、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在结果上也更可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81、通过让教师或实习生进行教学决策的训练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82、研究发现,教龄越长的教师,职业倦怠越低。()

83、奥苏泊尔需要层次理论强调,较低级的需要必须满足之后才会出现相对较高级的需要()

84、创造性思维往往与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两个概念相关,但更多地或首先表现在发散型上。()

85、大脑两半球的单侧化研究发现左半球与创造性有关。()

86、教师使用包括目光接触、手势、身体靠近等非言语线索,能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许多不良行为。()

87、课堂不良行为最常见的强化物一般有两种:一是获得老师或同伴的注意,二是逃避不愉

快的状态或活动。()

88、德育目标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89、劳动教育不属于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90、德育过程就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91、道德认识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9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93、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是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

9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教师考核、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是能力水平。()

95、义务教育学校可以不接受具有接收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3分,共10题30分)

96、儿童经常说“我一走路,月亮就跟我走”,“花儿开了,因为它想看看我”;而他们的思维又具有只能前推不能后退的表现;同时儿童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时往往忽略其他的方面,对物体的认识受其形态变化的影响。

此材料说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是()

A.自我中心B.他人中心C.不可逆性D.尚未守恒

97、罗森塞恩(Rosenshine,1977)的研究表明,小学教师每天只有20%~30%的时间在与急性言语交流,而其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管理活动上。特别是随着人们对合作学习和交互学习的重视,教师所扮演的这些角色是()

A.组织者B.反思者C.管理者D.设计者

98、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较为繁重,“以分数论学生,以升学率论教师”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学校管理混乱,教师与领导沟通不畅,教师常常处于应付教学活动的状态,因而导致教师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

此材料说明造成教师这种压力的原因是()

A.教师职业角色冲突

B.教育评价机制存在缺陷

C.学生难管难教

D.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99、一位物理教师在讲光电效应前,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那路边上的电灯怎样才能够做到不用人管,天一黑就都亮了,天一亮就都灭了?”言语不多,却像磁石一般吸引住

了学生,使他们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此材料说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是()

A.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

B.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

C.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D.利用思维定势,提高学生解题效率

100、有这样一个问题:已知一个圆的半径(R)是2厘米,问:与圆外切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这个问题的呈现方式有两种,如图1和图2所示(不作图了,参考的都知道)很明显,图2比图1提供的线索更隐蔽,解答也相对难一些。

320 评论

林小贱灬

33、教学模式中尤其适合教授那些学生必须掌握的、有良好结构的信息或技能的是()

A.适应性教学模式B.掌握学习模式C.独立学习模式D.直接教学模式

34、个别化教学的典型代表是()

A.情境教学B.支架式教学C.程序教学D.复式教学

35、在布罗菲和伊伏特逊划分的课堂管理阶段中,教师要花较多的时间监控和维持管理系统,而不是直接教授规则和程序的是()

A.小学低年级阶段B.小学中年级阶段C.小学高年级阶段D.小学整个阶段

36、下列选项中,常常被用来改善个别学生在课堂上的捣乱行为,也可用于整个捣乱班级行为矫正的最有效方法是()

A.以家庭为背景的强化 B.个人日志卡 C.整班代币强化 D.集体绩效系统

37、狭义的德育是指()

A.社会德育B.社区德育C.学校德育D.家庭德育

38、德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

A.导向作用B.制约作用C.积极作用D.影响作用

39、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

A.数量标准B.质量标准C.形式标准D.内容标准

40、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A.人际关系B.社会化人格C.个性特征D.社会适应能力

41、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4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

A.纪律约束原则B.巩固性原则C.集体教育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4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品德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应当()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而定,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44、“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所体现的是()

A.智育过程规律B.体育过程规律C.德育过程规律D.美育过程规律

45、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A.德育目标B.德育原则C.德育内容D.德育方法

46、德育的“知行统一原则”指的是()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B.感性和理性相结合

C.认识和行动相结合D.知识和能力相结合

47、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

A.特殊矛盾B.基本矛盾C.重要矛盾D.次要矛盾

48、教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B.实际锻炼法C.说服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

49、针对我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品德要求出现差异甚至对立的现象,德育工作应

贯彻()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正面启发引导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50、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班主任工作B.社会实践活动C.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各科教学D.课外与校外活动

51、“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评价法B.自我修养法C.心理咨询法D.陶冶教育法

52、教师职业最基本、最主要的道德责任是()

A.团结协作B.终身学习C.教书育人D.关爱学生

53、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A.爱岗敬业B.为人师表C.爱国守法D.无私奉献

54. 2012年教育部研究制定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的基本理念之一是()

A.自尊自律B.严谨治学C.学生为本D.勤于反思

55、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的时间是()

年年年年

57、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A.高等教育B.基础教育C.职业教育D.专业教育

5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下列不属于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A.有优秀的教师B.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C.有组织机构和章程D.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5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下列情况属于“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

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的是()

A.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B.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

C.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D.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60、某初中张老师应朋友要求,在所教班级推销教学辅导资料,其做法()

A.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B.符合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原则

C.体现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D.违反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5题30分)

61、一个正确的教育心理学实验通常要求研究者做到()

A.至少操作一个自变量

B.至少设置一个安慰剂控制组

C.随机选派被试进行实验处理

D.在实验组和一个或几个控制组之间至少要比较一个因变量

62、皮亚杰认为,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机能包括()

A.图式B.同化C.顺应D.平衡

63、对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研究发现,场依存性者更感兴趣的是()

A.社会学科B.数学C.化学D.人文学科

64、近年来,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取向,即教师专业发展的()

182 评论

jhaiyun888

苏州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载(难度点评)

苏州市中考交流QQ群:119408121

苏州市中考思想品德整体难度评析:

苏州市中考思想品德已经结束,与往年相比较,会发现很多不同,下面大学高考马老师就从试卷布局、题目难易和综合素质三个方面对于此次中考化学试卷进行总的分析归纳,总结经验教训,以对以后的学习和教学有一定的帮助或者指导。

苏州市中考 思想品德 试卷答案解析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试题特点

苏州市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坚持“四个有利于”原则,坚持知识考查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有机统一,使试题既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又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难度。在命题形式上做到以稳为主,稳中有变,变中求新,使人耳目一新。

1.命题规范,体现《说明》要求

(1)从试题结构看:试题由25道选择题、3道主观题组成,主客观题的比例为1:1;3条主观题中,简析题7分,辨析题8分、实践探究题10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完全一致。

(2)从模块比例看:时政题5题,占10%;七年级部分,选择题6题,6分,主观题部分以答案要点的形式散见于26(2)、28(1)(3)之中,约4分,合计10分;八年级部分,选择题5题(第6题和七、九年级部分有交叉),5分,主观题27(1)(2)、26(2)以及28题中个别要点,约10分左右,合计15分;九年级部分,选择题9题,9分,主观题26(1)和28(1)(2)(3)部分要点,约11分,合计20分,和考试说明所要求的模块比例结构吻合。

苏州市中考录取查询时间及录取结果查询入口

苏州市中考成绩查询时间,准确时间是几点钟

苏州市中考分数线预测,中考录取分数线预测升还是降

苏州市中考科目设置及分数,中考科目分值安排

苏州市中考成绩个人总排名查询,中考排名查询系统

苏州市中考总分多少分,今年中考总分多少分

苏州市中考状元是谁,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苏州市高一开学时间及高一新生开学注意事项

苏州市中考通知书什么时候发,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到

苏州市中考落榜后怎么办,中考高分落榜生还有四条出路

(3)从试题的表述看,小到时政选择题,大到实践探究题,每一道题都文字精炼、表述规范、层次清晰、要求明确,不在审题上故意设置障碍,突出考查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4)从能级要求看,既有考查知识积累的基础题(如5道时政题、第20题),还有考查理解能力的中档题(如选择题6、7、11、13、14、17、23等)、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有关社会现象、判断评析有关观点、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较难题(如26(2)、27(1)(2)、28(1)(2)等),我区均分为,试题整体难度和考试说明要求相仿。

(5)从考查内容看,2013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考查了战胜挫折、尊重文化多样性、未成年人保护、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消费者权益、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依法治国、我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和平与发展、艰苦奋斗、民族精神、科学发展观、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等,这些内容在教材中都有明确的表述,在考试说明中都有具体要求,没有出现超纲题、偏题和怪题。

2.能力立意,体现课改理念

点击下面苏州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word文字版下载

苏州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word文字版下载.zip

( 解压密码请加群119408121获取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要加强思想品德考试命题研究,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道德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2013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

6.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但他的文学之路并不平坦。他的作品寄出后,等来不少退稿信,甚至受到讥讽。但他从不气馁,坚持不懈,最终走向成功。这说明(D)

①经历挫折就能成功②战胜挫折需顽强拼搏

③人生难免经历挫折④面对挫折需乐观自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以莫言的成功之路为素材,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和多角度解读材料的能力。再如:26(2)结合材料二反思,为谱写“民族情”,青少年应该怎么做?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样谱写“民族情”,视角不同,措施、方式也不会相同,可以从道德、法律、国情等方面综合作答。

3.素材新颖,体现时代特色

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体现时代特色,是2013年扬州市中考思想品德试题的重要特点之一。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纪念、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中国梦、美丽中国等,折射出新一届领导集体崭新执政理念和执政理想;莫言获奖、《江南style》走红、“中国式过马路“、“这事儿不赖我”、“光盘行动”“微时代”、“正能量”等,正是生活中我们眼睛看到、耳朵听到、嘴上说到、心里想到的东西,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时代色彩。

4.地方资源,体现扬州特色

利用地方资源,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扬州市中考思想品德命题的优良传统。2013年试题第23题,以扬州市政府正在实施的130项重点“民心工程”为载体,考查了实施“民心工程”的意义;27(2)以天蓝、水清、地绿、城美、人更文明的扬州为背景,考查了怎样建设美丽扬州问题,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感;28(3)将“最美乘客”、“粢饭妈妈”、“诚信少年”等扬州市“十大新闻人物”引入试题,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激发了学生见贤思齐、奉献社会、传递正能量的内在动力。

5.道德引领,体现人文关怀

试题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应当怎样正确认识“成长中的我”,如何处理“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既考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又发挥了思想品德试题的德育功能,体现了命题者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如第6题,以莫言的成长经历,启发学生要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挫折;第25题通过抵制“舌尖上浪费”、提倡“光盘行动”,启发学生要发扬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第10题以歌的形式,指导青少年要学会自我保护;第13题以“这事儿不赖我”这句经典台词,教育学生要自立自强,“有肩就得挑担子”等等,体现了对“成长中的我”的关怀。第7题从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第12题从解决“代沟”的最好方式、第18题从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关系的角度,引导学生要学会处理好“我与他人”的关系。第11题以“中国式过马路”、第15题以有损国人形象的事件、26(2)以怎样谱写“民族情”、28(1)以怎样迎接“微”时代、28(2)以如何发挥正能量,启发学生正确处理“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既要有亲近社会的情感,更要有奉献社会行动,在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失分原因

1.审题不清

部分学生由于考试紧张、提炼概括能力较差,搞不清答题指向而失误。如:

19.对于生产销售问题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人民群众要求从快、从严处罚的呼声很高,这就要求执法机关做到(B)

A.有法可依B.执法必严C.依法维权D.诚信经营

题目指向的是主体是执法机关,非执法机关的则不能入选。A的主体是立法机关,C的主体是消费者,D的主体是经营者,因此A、C、D应予排除,但部分学生由于审题不清误选A而失分。再如21题,有的学生不仔细阅读漫画,只看到了中国共产党,没有看到大船,误选了答案B。

2.信息不准

依据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是高质量答题的重要一环。从阅卷所发现的情况看,相当部分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较差,丢三拉四、颠三倒四的现象比较普遍。如26(1),要求回答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和问题,首先要明确材料一由2008-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表和注两部分组成;其次,要明确表和注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在表中,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由2008年的314045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519322亿元,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注”揭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消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要将表和注结合起来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还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再如27(2),许多学生关注“勇于创新”而忽视了“勇于创新”的主体“青少年”,导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这一要点的遗漏。

3.迁移不灵

迁移不灵是指学生不能根据题意,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释有关社会现象,判断、评析有关观点,提出一种或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如26(2)结合材料二反思,为谱写“民族情”,青少年应该怎么做?本题是一道发散题,重点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从答题情况看并不理想,不少学生仅仅把八(下)教材P98最后一小节文字搬到了试卷上,没有在教材范围内进行知识的整合、迁移,导致要点不全而失分。谱写“民族情”,从法律的角度讲,就是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从文化的角度讲,就是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从国情的角度讲,就是要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维护民族团结,同各种有损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等。

4.思路不明

答题思路不明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不能根据题目要求作出合理的取舍。由于是开卷考试,教材可以随便翻阅,有的学生不管答题要求,不考虑需要答什么,不需要答什么,只要沾了一点边,就不遗余力地抄到试卷上,做费时又失分的亏本买卖。第二,不分轻重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如26(2),要求对小明“只要保护好环境,就能建成美丽扬州”的观点加以评析,有的学生只有评没有析,就一句“这个观点是片面的”;也有的学生花了很大的精力答为什么要保护好环境、怎样保护环境,就是不答“建成美丽扬州还需要……”;还有的学生答“保护好环境,不一定能建成美丽扬州,如果……就……”第三,想到哪儿答哪儿,作答没有逻辑性。如26(2),应当先作出判断,然后分成“建成美丽扬州,需要保护环境”、“建成美丽扬州,还需要……”二个层次作答,但许多学生并没有按照这样的逻辑顺序答题,往往是有一着没一着的,先答什么,再答什么,胸中无数,答案随意而零乱。

三、教学建议

苏州市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及考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启示我们,在今后的中考复习中应当:

1.重视考试研究,把握命题走向

《中考说明》、《课程标准》、七——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苏人版)等是中考命题的基本依据,因此,在教学中要吃透《中考说明》、吃透《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仔细研究近三年的中考试题,把握命题走向,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2.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益。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师包场,一讲到底的现象仍十分普遍,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教学效果差。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最大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有动力地学习;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有效、甚至高效地学习;在于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在于科学引导、巧妙点拨,使学生成功地学习。我们要积极探索,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的有效引导结合起来,推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3.夯实知识基础,强化能力训练

在“三维”目标体系中,知识处在最前端,它是形成能力、情态价值观的必要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夯实知识基础。(1)依据《中考说明》,逐个落实考点,做到考点点点清。(2)重视知识整理,构建知识网络。七~九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是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展开的,许多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在复习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整理知识,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编制知识结构图。(3)依据能级要求,突出主干核心。《中考说明》是指导中考复习的依据,凡《中考说明》中列为理解和运用层次的考点,和学生生活、社会现实联系密切的主干知识和核心考点,我们都要花大气力去复习。

坚持能力立意,是思品学科命题的一般取向,强化能力训练,是思品学科应考的不变之道。(1)强化知识记忆,注重知识积累。只有记得牢,才能想得到,用得准。(2)强化知识应用,培养迁移能力。在教学中,可以学生应当关心并能理解的现实问题、相关社会热点问题为话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阐释、评析,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3)强化题型训练,提高解题能力。课堂教学,要注意讲练结合,以练促讲,把解题技巧、解题方法的传授和解决具体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解题中学会解题。考后讲评,要将知识纠错、方法传授和命题意图、命题手法的剖析融为一体,引导、指导、督促学生进行总结反思,使学生由被动应试者转变为自觉迎试者。

4.联系生活实际,强化知识运用

国家政策、社会热点、地方重大事件,学生生活中的疑点和难点,都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和兴奋点,平时教学要让学生了解、理解,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评析,引导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在具体操作上,复习初期可采用由知识到问题热点的方式,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习惯;在复习的后期,可采用由问题热点到知识要素的方式,培养学生多角度解读材料的能力。

5.重视心理指导,化解考试焦虑。

240 评论

相关问答

  • 考试题及答案

    司法考试《民法》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民法》是司法考试内容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司法考试《民法》综合测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学习! 一、单项选择题 1、齐思

    爱逛DP的小吃货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自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篇】 6.1.艺术本体论讨论的问题是(A) A.艺术的存在方式 B.艺术意象的生成规律 C.审美经验的发生规律 D.艺术创造主体的活动规律 6.2.艺术的

    小妖精87623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保育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可以培养幼儿那种习惯(B) A 遵守纪律的习惯 B 良好的生活习惯 C 自我保健的技能 D 艰苦朴素习惯 2、托幼园所应严格执

    活性炭1986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驾考试题及答案

    考驾照模拟试题2014总分100分(90分过关)好消息:驾校一点通已全部更新为2014年最新题库,若觉得好用,请多帮忙宣传或转发! 1、驾驶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

    JoJo爱次肉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保育员考试题及答案

    作玩教具。 A、本班家长 B、全体成人 C、管理干部 D、家长 28、积累和选择的材料应符合安全性、多用性、(  )和环保性等特点。 A、美观性 B、独特性 C

    复方氨酚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