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13

maggie800315
首页 > 考试报名 > 信息技术会考试题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旧在现在

已采纳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适应性练习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分5大题,共100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下列项目中,不能成为信息的是()A、电视中播放的奥运会比赛的金牌数 B、计算机教科书C、报纸上登载的火箭发射成功的消息 D、各班各科成绩在计算机内部存储、处理和传送信息均用()表示A、八进制 B、二进制 C、十进制 D、十六进制计算机发展四个阶段所采用的电子元件依次是()A、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晶体管、电子管 B电子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晶体管C、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管 D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办公自动化属于计算机应用中的()A、科学计算 B、数据处理 C、自动控制 D、辅助教学可以随时写入和读出内容的存储器是()A、ROM B、RAM C、CD-ROM D、所有存储器一张软盘能够存储约()个汉字的信息A、20万 B、50万 C、70万 D、100万下列有关于软件的说法,错误的是()A、最靠近硬件系统的一层软件 B、只有在应用软件的支持下才能运行 C、向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D、可以帮助用户管理和维护硬件系统向横向安装的软驱中插入软盘时,应该()A、标签向上,读写口向前 B、标签向下,读写口向后 C、标签向上,读写口向后 D、标签向下 ,读写口向前下列关于计算机软件版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计算机软件是享有著作保护权的作品 B、未经软件著作着同意,复制其软件的行为是侵权行为 C、盗版软件是一种免费软件 D、制作、销售盗版软件是一种违法行为下列那种现象不属于计算机犯罪行为()A、利用计算机网络盗取他人信息资源 B、攻击他人的网络服务器 C、私自删除他人计算机内重要数据 D、杀除自己计算机中的病毒11、在windows98的任务栏中,显示的是()A、当前窗口的图标 B、除当前窗口外的所有开的窗口图标 C、所有已打开的窗口图标 D、除窗口最小化的所有被打开的窗口图标12、在windows98中,使用鼠标()功能,可以快速实现文件移动或复制A、移动 B、单击 C、双击 D、托放13、在资源管理其中,如果发生误操作将软磁盘中的某个文件删除,可以通过()方法进行恢复。在回收站中对此文件进行“还原命令” B、从回收站中将此文件拖回原位置 C、在资源管理其中执行“撤销”D、无法恢复被删除的文件14、下列不属于Internet信息服务的是()A、远程登陆 B、文件传输 C、网上邻居 D、电子邮件15、校园内的各台计算机连接起来组成的计算机网络属于()A、广域网 B、局域网 C、宽带网 D、小型 网16、下列字符中,其ASCII最大的是()A、9 B、F C、e D、y17、断电后下列存储器中的信息会丢失的是()A、硬盘 B、随即存储器 C、光盘 D、软盘18、586微机中的“586”是指()A、CPU型号 B、存储器型号 C、控制器型号 D、光驱读取速度19、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下列软件不属于应用软件的是()A、Word2000 B、Excel2000 C、Windows98 D、PowerPoint200020、在选定多个非连续文件的操作中,要先按住键盘上的()键,再依次单击各选择对象。A、CTRL B、ALT C、SHIFT D、TAB21、在汉字输入法中,五笔字型属于一种()A、音码 B、形码 C、音形码 D、以上都不对22、网址,其中com的含义是()A、科研机构 B、商业机构 C、政府机关 D、教育机构23、要想熟练地在因特网上查找和搜索相关资料,应该学会使用()A、E-mail B、HTML C、Java D、搜索引擎二、Windows98操作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在C盘“考试”文件夹下新建名为“Test”的文件夹,将“考试”文件夹下“”中的文件移动到”test”文件夹中。2、在C盘“考试”文件夹下建立名为“ ”的空文件,并将其复制到文件夹“test”中。3、将C盘“考试”文件夹下“”下的文件重命名为 “”三、Word操作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在C盘“考试”文件夹中有文档,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给标题”前言”设置为楷体,二号,斜体,并居中对齐将第一段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间距设置为行。将最后一自然段“高中会考是。。。作用”一道第一自然段后,使之成为第二自然段。将正文的最后两段合并为一段。纸张类型为A4(厘米),页面上下左右边距均设置为3厘米,将编辑好的文本另存在“考试”文件夹中,取名为。原始文档内容如下:前言山东省普通高中正式会考(简称高中会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学业成就考试,其目的是考核高中学生是否修习了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目,以及是否达到了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要求和程度。我省的会考标准是在国家教委有关部门的直接指导下,借鉴国内外考试研究的最新成果,并认真总结已由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高中会考是检查、评价职高学科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机制,它对于促进学生端正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四、网络基础及其操作应用(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参见上山东省信息技术毕业会考纲要样题五、程序设计题(本大题共3小题,分别为3分、2分、5分,共10分)1、将下列数学式写成计算机表达式(1)sin2Xx+y(2) a+b│a-b│2、表达式求值(1)not(not(5>8)) (2)2*6MOD4/2^23、写出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输入两个数,求其中最大的)set talk offclearf=10for j=5 to 1 step -1f=f*jendfor?‘f=’??fset talk onreturn改正程序中的错误用程序实现函数-x(x≥0)y= ∣x ∣(x<0)clearset talk offinput “x=?” to xif x>=0 then y=-xelse y=xendifset talk on参考答案单项选择1、B 2、B 3、D 4、B 5、B 6、C 7、B 8、A 9、C10、D 11、C 12、D 13、D 14、C 15、B 16、D 17、B 18、A19、C 20、A 21、B 22、B 23、D五、1、SIN(2*X)/(X+Y) (A+B)/ABS(A-B)2、.F. 、F=1200 X〉=0 ,Y=ABS(X)

197 评论

jason86122

1、b 2、b 3、B 4、C 5、C 6、B 7、D 8、C 9、B 10、B 11、A 12、C 13、B 14、A 15、B 16、D 17、A 多选: 1、ABCD 2、ABCDEFGH 其实啊。我手上也有这卷子,带标准答案的。《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练习题 一、认识信息世界 单选题: 1. B 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的基本功能是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A.物质 B.信息 C.信号 D.消息 2. B 具有普遍性、共享性、通过载体而存在、具有价值的主要特征。 A.信息技术 B.信息 C.信息素养 D.电脑 3.关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D______ A.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 B.信息是可以共享的 C.信息是可以处理的 D.信息的价值不会改变 4.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____C_____。 A.上课的铃声 B.开会的通知 C.存有照片的数码相机 D.电视里播放的汽车降价消息 5.人类在发展中,经历了五次信息革命,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C 。 A.语言的形成 B.文字的产生 C.指南针的发明 D.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 E.电报、电话、无线广播、电视的发明 F.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 6.信息技术是指与 B 信息有关的技术。 A.输入、输出 B.获取、加工、存储、传输、表示和应用 C.加工和输出 D.分类和加工 7.信息技术的英文全称是____A____,简称IT。 A.Information Technology B.Information Technique C.Communication Transmit D.Information Transmit 多选题: 1.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有: ABC A.信息泛滥 B.信息污染 C.信息犯罪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有: ABC A.多元化 B.网络化 C.智能化 二、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工具 单选题: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__B______年在美国研制成功,被命名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当时主要被用于________ 。 A.1946、科学研究 B.1946、军事 C.1964、科学研究 D.1964、军事 2.下列有关计算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D_______ 。 A.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工具。 B.计算机按照人们编写的程序,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C.计算机的使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生活质量。 D.由于计算机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最终可以代替人类。 3.目前普遍使用的微型计算机所用的逻辑部件是D________ A.电子管 B.晶体管 C.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集成电路 4.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指的是__A______ A.计算机辅助设计 B.计算机辅助制造 C.计算机辅助教学 D.计算机辅助测试 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 A.使用计算机应遵守行业道德规范 B.开机时要先开显示器,后开主机;关机的顺序与开机的顺序相反 C.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在开机状态下插拔各种接口卡 D.选择计算机的工作环境要注意:温度、湿度、摆放位置、防尘 6.当Windows系统出现某些错误而不能正常启动或运行时,为了提高系统自身的安全性,在启动时可以进入 B 模式。 A.正常启动 B.安全 C.命令提示符 D.单步启动 多选题: 1.根据计算机对信息表示形式和处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和 。AB A.数字计算机 B.模拟计算机 C.通用计算机 D.专用计算机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 A.数字计算机采用数字技术,处理离散量 B.模拟计算机采用模拟技术,处理连续量 C.数字计算机采用数字技术,处理连续量 D.模拟计算机采用模拟技术,处理离散量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C A.最早的电子计算机使用的基本电子元件是晶体管 B.最早的电子计算机使用的基本电子元件是电子管 C.最早的电子计算机采用机器语言编程 D.最早的电子计算机采用高级语言编程 4.计算机的辅助系统主要包括:ABC A.CAD B.CAI C.CAM D.人工智能 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单选题: 1.现代的计算机系统都属于 B 体系。 A.比尔ž盖茨 B.冯ž诺依曼 C.唐纳德ž希斯 D.温ž瑟夫 2.电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基本由 C 五个部分组成。 A.输入设备、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运算器、输出设备 B.输入设备、内存储器、外存储器、控制器、输出设备 C.输入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 D.输入设备、存储器、运算器、CPU、输出设备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 A.CPU是计算机的主机 B.ROM是只读存储器 C.RAM是随机存储器 D.CPU是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 4. B 是随机存储器的缩写,这种存储器是一种 存储器。 A.RAM、只读 B.RAM、读写 C.ROM、只读 D.ROM、读写 5.以下设备中,不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C 。 A.显示器 B.打印机 C.扫描仪 D.绘图仪 6.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 A 组成。 A.软件系统 B.系统软件 C.支撑软件 D.应用软件 7.最重要的系统软件是 B 。 A.数据库 B.操作系统 C.因特网 D.电子邮件 8. D 在计算机启动后能管理计算机的所有资源。 A.软件 B.操作者 C.应用程序 D.操作系统 9.下列软件中,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A 。 A.Windows B.Word C.WPS D.Excel 10.查看C盘总容量、已用空间和可用空间,可在“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中使用鼠标右键单击驱动器“(C:)”后,再 D 。 A.单击“资源管理器” B.单击“打开” C.单击“查找” D.单击“属性” 11.在“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中使用鼠标同时选中多个不连续的文件时,需要按住 B 。 A.Shift键 B.Ctrl键 C.Alt键 D.Caps Lock键 12.在“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中,以下对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结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 A.移动文件后,文件从原来的文件夹中消失,在目标文件夹中出现 B.复制文件后,文件仍保留在原来的文件夹中,在目标文件夹中出现该文件的复制品 C.删除文件或文件夹后,被删除的内容被放入回收站 D.选中多个文件或文件夹后,只有没被选中的文件仍保留在磁盘上 13.查看一个图标所表示的文件类型、位置、大小等,可使用右键菜单的 D 命令。 A.打开 B.快速查看 C.重命名 D.属性 14.下列菜单命令中, A 属于“文件”菜单。 A.新建、打开、保存 B.帮助主题 C.剪切、复制、粘贴 D.工具栏 15. B 是Windows系统为挽救那些被删除之后又可能需要找回来的文件所设置的。 A.收藏夹 B.回收站 C.我的公文包 D.桌面 16. C 是存储器最基本的存储单位。 A.位 B.字长 C.字节 D.字符 17.电子计算机中的数据是用 C 表示。 A.英文 B.ASCII码 C.二进制代码 D.拼音 18.八个二进制位构成一个字节(Byte),1KB= B Byte,1MB= KB,1GB= MB。 A.1000,1000,1000 B.1024,1024,1024 C.2000,2000,2000 D.4000,4000,4000 19.十进制数68转换为二进制数是 C 。 A.1000101 B.1001000 C.1000100 D. 1001010 20.二进制数1101011转换为十进制数是 D 。 A.127 B.86 C.108 D.107 21.关于计算机软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一个应用软件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B.应用软件只能处理文字和表格 C.软件是指操作计算机的程序、数据以及有关的文档等 D.软件是指操作计算机的程序、数据,但不包括有关的文档 22.存放在磁盘上的信息,一般是以 C 的形式存放的。 A.字符 B.图标 C.文件 D.文件夹 23. B 是指管理、监控、维护计算机正常工作和供用户操作使用计算机的软件。 A.支撑软件 B.系统软件 C.杀毒软件 D.应用软件 24.Windows操作系统是 D 。 A.单任务字符界面操作系统 B.单任务图形界面操作系统 C.多任务字符界面操作系统 D.多任务图形界面操作系统 25.在Windows中,删除文件夹后,该文件夹中的文件将__C______ A.保持不变 B.被部分删除 C.被全部删除 26.在“资源管理器”窗口的“文件夹”窗格中,文件夹图标左侧的“+”标志是表示此文件中___A_____ 。 A.含有子件夹 B.含有文件 多选题: 1.有关存储器正确的描述有: AB A.存储器分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种 B.内存储器容量小、速度快 C.内存储器都是只读的 D.外存储器容量小、速度快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D A.显示器、运算器和控制器三部分合称为计算机的主机 B.内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三部分合称为计算机的主机 C.内存储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称为“中央处理器”,也就是CPU D.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称为“中央处理器”,也就是CPU 3.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___A_____和___B_____都可管理磁盘文件。 A.“我的电脑” B.“资源管理器” C.“程序” D.“回收站” 四、计算机网络 单选题: 1.通过某种通信介质将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并借助网络硬件,按照网络通信协议和网络操作系统来进行数据通信,实现网络上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称为 B 。 A.因特网 B.计算机网络 C.局域网 D.广域网 2.因特网使用的网络协议是 B 协议。 A.IPX/SPX B.TCP/IP C.HTTP D.ISDN 3. C (即统一资源定位器)表示网页所在WWW服务器的名称以及存放网页的路径。 A.http B.WWW C.URL D.Web 4.以下关于电子邮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电子邮件的英文简称是E-mail. B.加入因特网的每个用户通过申请都可以得到一个“电子信箱” C.在一台计算机上申请的“电子信箱”,以后只有通过这台计算机上网才能收信 D.一个人可以申请多个电子信箱 5.通常我们进入一个网站时看到的第一个网页称为该网站的 A 。 A.主页 B.Web页 C.主题 D.WWW页 6.因特网的服务项目不包括 D 。 A.电子邮件 B.环球信息网 C.文件传输 D.黑客联盟 7.如果你想通过拨号上网,必须拥有特定的服务商(因特网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账号,这些服务商的英文简称是 A 。 A.ISP B.ISB C.ISDN D.USB 8.使用IE浏览器浏览因特网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 A.使用IE可以收发电子邮件 B.Windows系统一次只能打开一个IE窗口 C.Windows系统一次可以同时打开多个IE窗口 D.IE浏览器窗口中可以显示文字、图片、动画 9.关于网络安全措施,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 A.安装防火墙 B.从著名的网站上下载资料 C.加强口令管理 D.不限制浏览内容 10.清华大学的网址是,其中“cn”代表的意思是 B 。 A.国际域名 B.中国代码 C.教育网站 D.服务器名 11.所有E-mail地址的通用格式是 B 。 A.邮件服务器名@用户名 B.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名 C.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名 D.邮件服务器名#用户名 12.Internet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均称为主机。Internet中的每台主机也必须有一个地址,称为 B 地址。 A.URL B.IP C.E-mail D.ISP 13.URL是Uniform Resource Location的缩写,译为 D 。 A.域名 B.网址 C.主页 D.统一资源定位器 多选题: 1.因特网提供信息的方式有: ABCDEF A.WWW服务 B.电子邮件服务 C.FTP服务 D.BBS E.新闻组 F.即时通讯、点对点传输、博客等 2.常用的接入因特网的方式是: AB A.局域网方式连接 B.电话拨号连接 C.键盘接入 D.鼠标接入 3.使用Outlook给朋友发E-mail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C A.必须填写收件人的电子邮件地址 B.输入邮件内容时,必须连通因特网 C.一次发送操作只能发给一个接收者 D.邮件的主题可以省略不写 4.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正确的说法是: ABCD A.能实现数据传输 B.能实现资源共享 C.易于分布式处理 D.能提高处理信息的可靠性与可用性 5.有关因特网,正确的说法是: ABC A.因特网是一个以TCP/IP为通信协议,连接各个国家、各个部门、各个机构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通讯网 B.因特网是一个集各个领域、各个学科的各种信息资源为一体的,供网上用户共享的数据资源网 C.因特网不属于任何组织、团体或个人,它属于网上的所有用户 D.在因特网上可以发表任何言论 6.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包括: ABCD A.硬件设备安全 B.操作系统安全 C.数据信息安全 D.网络运行安全 五、信息获取 单选题: 1.当今的计算机已经能够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这要归功于信息的____B____。 A.娱乐化 B.数字化 C.电子化 D.网络化 2.信息的 B 过程是指利用必要的仪器设备把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采集为声、光、电等物理信号(也称为模拟信号),再经过采样、量化和数字编码,转化成用二进制数字表示的数字信息,最后进入计算机保存。 A .电子化 B.数字化 C.简化 D.集成化 3.数字信号是 B ,模拟信号是 A 。 A.连续变化的 B.离散的 4. A 是以相等的时间间隔来测量模拟信号的物理量,完成对模拟信号的离散化提取。 A.采样 B.量化 C.编码 5. B 是将采样值变换到最接近的数字值,即用有限个数的数值近似表达原来连续变化的值。 A.采样 B.量化 C.编码 6. C 是把量化后的值用一组二进制数字代码表示。 A.采样 B.量化 C.编码 7.将图像上每个点的颜色信息按某种规律编成一系列二进制编码的过程就是图像的 C 。 A.简化 B.量化 C.数字化 D.电子化 8.声音的采样频率是指 A 的采样次数。计算机音频处理中,常用的采样频率有、和。 A.1秒钟内 B.1分钟内 C.1个周期内 D.播放时间内 9.声音的量化位数是指描述每个采样点值的 A 数位。常用的量化位数为8位和16位。 A.二进制 B.八进制 C.十六进制 D.十进制 10.声音通道的个数称为声道数,是指一次采样同时记录的声音波形个数。随着声道数的增加,存储容量也相应增 A 。 A.大 B.小 11.图像的采样频率反映了 B ,采样频率越高,获取的样本就细腻逼真,图像的质量越高,但同时要求的存储空间也越大。 A.1秒钟内的采样次数 B.采样点之间的间隔大小 12.图像样本的 B 是指图像样本量化后每个采样点用多少位二进制数表示,它反映了采样的质量。 A.采样频率 B.量化等级 13. 英文等西文字符通常采用___A_____表示,汉字字符采用____C____表示。 A.ASCⅡ码 B.汉语拼音 C.国标码 D.五笔字型 14.在因特网上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的 D 查找信息。 A.标题 B.地址栏 C.分类目录 D.输入关键字 多选题: 1.信息数字化后的优点有: ABCD A.易于表示和存储 B.易于处理和检索 C.易于传播和集成 D.易于获取和共享 2.下列选项中属于媒体的是___ABCDEF_____ A.文本 B.图形 C.图像 D.声音 E.动画 F.视频 3.将模拟信号数字化的过程一般要经过如下几个过程: ABC A.采样 B.量化 C.编码 D.还原 4.外部设备(如数码相机等)对图像的采集主要有两个参数: CD A.图像的大小 B.图像的颜色 C.采样频率 D.图像样本的量化等级 5.数字音频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 ABC A.采样频率 B.量化位数 C.声道数 D.原声音信号的大小 六、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 单选题: 1.网络黑客为了非法闯入一个网络系统, A 是黑客们攻击的主要目标。 A.口令 B.电子邮件 C.病毒 D.WWW网址 2.我国正式颁布实施的 B 对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具有法律性、权威性。 A.《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多选题: 1.关于计算机病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 A.病毒是一段人为编制的小程序 B.病毒常隐藏在数据文件或潜伏在系统中,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 C.大部分病毒都没有传染性 D.病毒对计算机会造成或轻或重的损害,但制造病毒的人构不成犯罪 2.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有: AB A.通过移动存储设备来传播 B.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 C.通过人与人相互接触传播 3.对待计算机病毒的正确态度是: ABC A.客观承认计算机病毒的存在 B.树立防范计算机病毒意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C.遵守我国计算机信息安全条例,坚决不制造计算机病毒。 D.制造更高级的病毒,以毒攻毒 4.避免感染计算机病毒的科学做法是: BD A.不使用软盘 B.不使用盗版软件 C.不上网 D.安装防毒软件 5.国务院发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BC A.规定了软件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B.规定了软件研制者的合法权益 C.规定了非法复制软件等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 D.规定了非法复制软件等违法行为可以不受法律制裁 七、信息资源管理 单选题: 1.Excel文档文件的扩展名是__C______。 A..TXT B..DOC C..XLS D..PPT 2.下面软件中___C_____不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A.Oracle B.SQL Server C.Excel D.Access 3.因特网上的共享软件是以“买前尝试”的方式存在于市场的软件,其____A____版权。 A.具有 B.不具有 4.如果想让他人在网络上共享自己电脑中的文件夹,可使用右键菜单的 C 命令。 A.打开 B.复制、粘贴 C.共享 D.发送到 5.有一所中学,需要处理在校的5000人的各科成绩,应该采用 B 。 A..文字处理技术 B.数据管理技术 C..多媒体技术 D.人工智能技术 6.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上进行书刊目录查询,实际上是在访问____C__ _。 A.电子表格文件 B.word文件 C.数据库 D.文本文件 7.信息资源管理包括人工管理、计算机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属于数据库管理的是_ D __。 A.用WORD表格统计一个学校的高考成绩 B.用笔和纸统计一个班级的高考成绩 C.纸质个人高考成绩通知单 D.海南省高考成绩查询系统 8.学校开运动会,某同学是成绩统计组成员,那么比较快捷方便的是___B_ 。 A.使用Microsoft Word设计表格统计成绩 B.使用Microsoft Execl设计表格统计成绩 C.使用Microsoft Powerpoint设计表格统计成绩 D.使用金山公司的WPS设计表格统计成绩 9.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___B_ 。 A.数据可以共享、数据独立性高、数据冗余大,易移植、统一管理和控制 B.数据可以共享、数据独立性高、数据冗余小,易扩充、统一管理和控制 C.数据不可共享、数据互换性好、数据冗余小,易扩充、统一管理和控制 D.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独立性、数据冗余大,易扩充、统一管理和控制 10.对下列数据表中,列称为____A____,行称为_________,表中的关键字为________。 雇员号 雇员名 部门号 工资 001 张山 02 1500 010 王宏达 01 1200 096 马蔺 02 800 108 张山 04 1200 A.字段 记录 雇员号 B.记录 字段 雇员名称 C.字段 记录 雇员名称 D.记录 字段 雇员号 填空题: 1.有文本型数据:“320”、“17”、“2”、“12”,升序排序后的顺序是___12 ,17,2,320____。 2.有车牌照字段值如下,按车牌照升序排序后的顺序是___EADBC___。(只写字母) A 海A·12345 B 京C·E3452 C 辽A·24452 D 京B·34355 E 川C·D5351 3.写出下列Excel函数的功能: Average() 平均 Sum() 和 Count() 计数 Max () 最大值 4.在Excel软件中,对需要分类汇总的数据要先进行__排序___操作。 八、信息加工与表达 单选题: 1.字处理软件中,默认的页面设置中的方向为 A 。 A.纵向 B.横向 2.制作电子报刊需要选择合适的纸张,国际通行标准有A、B两个纸张系列(全张纸A0的规格为890mm×1240mm),经过分割裁剪(有一定损耗)得到A4纸,请问A4纸的大小为 B 。 A.297mm×420mm B.210mm×297mm C.148mm×210mm D.182mm×257mm 3.王老师利用电子表格对班级学生的各科成绩进行汇总并排名,这属于信息处理一般过程的__B______阶段。 A.记录信息 B.加工信息 C.发布信息 D.存储信息 4.下列 C 格式是Windows系统下标准的位图格式,其结构简单,未经过压缩,一般图像文件比较大。 A.JPEG格式 B.GIF格式 C.BMP格式 D.PNG格式 5.以下文件类型中, C 是经过“有损压缩”,以损失图片质量达到文件占用空间减少的图片类型。 A.BMP B.GIF C.JPG D.PSD 6.屏幕分辨率是指屏幕区域由多少个 B 组成。 A.线条 B.像素点 C.图标 D.颜色 7.图像分辨率的单位是 D 。 A.位 B.分辨率 C.赫兹 D.像素 8.下列软件中, C 是图像处理软件。 A.Word B.Excel C.Photoshop D.PowerPoint 9.一幅彩色静态图像(RGB),分辨率设置为256×512,每一种颜色用8bit表示,则该彩色静态图像的数据量为 B bit。 A.512×512×3×8 B.256×512×3×8 C.256×256×3×8 D.512×512×3×8×25 10.如果屏幕分辨率是1024×768,那么屏幕纵方向有 个像素点,横方向有 个像素点。(A B) A.1024 768 B.768 1024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计算机语言有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B.计算机语言只有三种,即Basic语言、Pascal语言、C语言 C.只有机器语言是低级语言 D.高级语言接近自然语言,能被计算机直接识别和接受 12.算法是__C__。 A.计算方法 B.计算公式 C.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的描述 13.HTML文件是___B_____。 A.EXE文件 B.标准的文本文件 C.BAT文件 D.FLA文件 14.人工智能的英文缩写是__A______。 A.AI B.RGZN C.MI D.CI 15.___B_____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 A.比尔盖茨 B.图灵 C.费根鲍耶 D.麦卡锡 16.下列不属于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是___D_____。 A.神经网络 B.模式识别 C.机器证明 D.数据库 17.我国科学家___A_____在机器证明领域里做出了重要贡献。 A.吴文俊 B.陈景润 C.华罗根 D.王选 多选题: 1.完成电子作品的过程通常包括: ABCD A.策划主题与内容 B.制作作品 C.润色作品 D.修改与完善作品 2.一个比较完整的电子报刊应该含有的要素是: ABCDEFGH A.名称 B.刊号 C.出版单位 D.出版人 E.出版日期 F.版面数 G.导读栏 H.导读栏上的超级链接 判断题 1.大多数网页是使用HTML语言描述的文件。 2.为了实现网页中的一些特殊效果,可以在HTML文件中嵌入程序。 3.计算机能直接识别的语言只有机器语言。 4.计算机语言有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5.计算机语言只有三种,即BASIC语言、Pascal语言、C语言。 6.高级语言接近自然语言,能被计算机直接识别和接受。 7.JavaScript语言是高级语言中的一种。 8.网页文件只能使用FrontPage或Dreamweaver编辑。 9.1997 年 5 月 12 日,“ 更深的蓝 ” 之所以能战胜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是因为它具备了人一样的思维,它比卡斯帕罗夫聪明。 正确:12347

332 评论

Melinda麒儿

仅限于今年(09),我们学校的选择题自测

298 评论

我吃了一鲸

九、信息加工与表达 单选题: 1.字处理软件中,默认的页面设置中的方向为A 。 A.纵向 B.横向 2.制作电子报刊需要选择合适的纸张,国际通行标准有A、B两个纸张系列(全张纸A0的规格为890mm×1240mm),经过分割裁剪(有一定损耗)得到A4纸,请问A4纸的大小为 B。 A.297mm×420mm B.210mm×297mm C.148mm×210mm D.182mm×257mm 3.王老师利用电子表格对班级学生的各科成绩进行汇总并排名,这属于信息处理一般过程的__B______阶段。 A.记录信息 B.加工信息 C.发布信息 D.存储信息 4.下列 格式是Windows系统下标准的位图格式,其结构简单,未经过压缩,一般图像文件比较大。 CA.JPEG格式 B.GIF格式 C.BMP格式 D.PNG格式 5.以下文件类型中, 是经过“有损压缩”,以损失图片质量达到文件占用空间减少的图片类型。 CA.BMP B.GIF C.JPG D.PSD 6.屏幕分辨率是指屏幕区域由多少个 B组成。 A.线条 B.像素点 C.图标 D.颜色 7.图像分辨率的单位是 D。 A.位 B.分辨率 C.赫兹 D.像素 8.下列软件中, C是图像处理软件。 A.Word B.Excel C.Photoshop D.PowerPoint 9.一幅彩色静态图像(RGB),分辨率设置为256×512,每一种颜色用8bit表示,则该彩色静态图像的数据量为B bit。 A.512×512×3×8 B.256×512×3×8 C.256×256×3×8 D.512×512×3×8×25 10.如果屏幕分辨率是1024×768,那么屏幕纵方向有 个像素点,横方向有 个像素点。( B) A.1024 768 B.768 1024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计算机语言有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B.计算机语言只有三种,即Basic语言、Pascal语言、C语言 C.只有机器语言是低级语言 D.高级语言接近自然语言,能被计算机直接识别和接受 12.算法是C______。 A.计算方法 B.计算公式 C.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的描述 13.HTML文件是B________。 A.EXE文件 B.标准的文本文件 C.BAT文件 D.FLA文件 14.人工智能的英文缩写是A________。 A.AI B.RGZN C.MI D.CI 15.___B_____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 A.比尔盖茨 B.图灵 C.费根鲍耶 D.麦卡锡 16.下列不属于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是___D_____。 A.神经网络 B.模式识别 C.机器证明 D.数据库 17.我国科学家__A______在机器证明领域里做出了重要贡献。 A.吴文俊 B.陈景润 C.华罗根 D.王选 多选题: 1.完成电子作品的过程通常包括:ABCDA.策划主题与内容 B.制作作品 C.润色作品 D.修改与完善作品 2.一个比较完整的电子报刊应该含有的要素是: ABCE A.名称 B.刊号 C.出版单位 D.出版人 E.出版日期 F.版面数 G.导读栏 H.导读栏上的超级链接

206 评论

堆高于岸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会考内容标准第一部分 说明“信息技术基础”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强调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本模块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也是学习各选修模块的前提,具有普遍价值,为必修模块。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第二部分 考查内容一、认识信息世界⒈什么是信息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的基本功能是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确定性。⒉信息的基本特征普遍性、共享性、时效性、依附性、具有价值。⒊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与获取、加工、存储、传输、表示和应用信息有关的技术。⒋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人类在发展中,经历了五次信息革命,它们是:  语言的形成 文字的产生 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 电报、电话、无线广播、电视的发明 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二、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工具⒈计算机的发展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研制成功,被命名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至今为止,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是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⒉计算机的分类⑴ 按工作原理分类,可分为两大类: 数字计算机:采用数字技术,处理离散量 模拟计算机:采用模拟技术,处理连续量⑵ 按应用分类,可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⒊计算机的特点⑴运算速度快⑵运算精度高⑶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⑷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⒋计算机的应用⑴ 科学计算⑵ 数据处理⑶ 过程控制⑷ 辅助工程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制造(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等各个领域。⑸ 人工智能⒌计算机安全使用知识⑴ 工作环境⑵ 正确的启动和关闭冷启动和热启动热启动的方法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⒈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⑴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计算机的基本结构都是根据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的“程序存储原理”设计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组成。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CPU,即中央处理器,是硬件系统的核心。CPU与内存储器合称计算机的主机。⑵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功能⑴ 输入设备(Input device)输入设备的功能、常用的输入设备。⑵ 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输出设备的功能、常用的输出设备。⑶ 存储器(Memory) 存储器的功能:是计算机中具有记忆能力的部件,用来存放程序或数据。 存储器的分类: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储器的特点及其分类:随机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  外存储器的特点、常用的外存储器。 存储器的容量以字节(Byte或B)为单位,其单位换算关系为: 1Byte=8bit(比特,1比特为1个二进制位) 1KB=210B=1024B1MB=210 KB= 1024 KB 1GB=210 MB= 1024 MB⑷ 运算器(ALU-Arithmetic Logic Unit)及其功能⑸ 控制器(Controller)及其功能⑹ 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⒊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系统软件是指管理、监控、维护计算机正常工作和供用户操作使用计算机的软件。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中的核心软件,对计算机进行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处理机管理等工作,以提高系统使用效能和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OS/2、Windows、Unix、Linux等。支撑软件是开发与维护的软件,主要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各种接口(包括网络接口)软件和工具软件等。应用软件是指某特定领域中的某种具体应用、供最终用户使用的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财务报表软件、图形处理软件、数据库应用软件、杀毒软件等。它们一般都运行在操作系统之上,由专业人员根据各种需要而开发。硬件结构是构成计算机系统各功能部件的集合。而软件是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程序的集合。人与计算机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关系如图所示。⒋熟练掌握图形界面操作系统的使用理解文件属性(文件名、类型、大小、创建和修改日期)的含义。能熟练地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新建、命名、重命名、复制、删除、移动)。会熟练查找文件和文件夹。理解文件夹的树状组织结构。能独立完成系统中软硬件资源的简单管理和维护(日期/时间、显示、输入法、声音等)。⒌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数据是计算机处理的对象。这里的“数据”含义非常广泛,包括数值、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种表现形式。计算机内部一律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⑴ 理解数制与二进制、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的原因⑵ 掌握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间的转换方法(方法不限)⑶位、字节、字长的概念位:计算机中最小的数据单位,每一位的状态可以是0或1。8个二进制位构成一个字节(Byte或B),字节是存储器的容量单位。四、计算机网络⒈计算机网络的定义通过某种通信介质将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并借助网络硬件,按照网络通信协议和网络操作系统来进行数据通信,实现网络上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传输资源共享提高处理信息的可靠性与可用性易于分布式处理。⒊ 因特网及其相关名词术语⑴ Internet的中文译名是“因特网”,它是全球性的、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也是世界范围的信息资源宝库。因特网具有三个主要特征: 因特网中的计算机通过全球性的唯一地址逻辑地链接在一起。这个地址是建立在IP或今后的其他协议基础之上的。 因特网中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使用的是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协议)协议。 因特网可以为公共用户或个人用户提供高水平的信息服务。这种服务是建立在上述通信及相关的基础设施之上的。Internet不属于任何组织、团体或个人,它属于网上的所有用户。⑵ IP地址Internet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均称为主机。Internet中的每台主机必须有一个地址,称为IP地址。Internet中的计算机可以互相通信,就是因为它们拥有一个唯一的标识每台主机的IP地址集合。⑶ 域名域名是Internet上某一台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字符型标识。域名在Internet中也是唯一的。域名是由点分隔的若干子域名组成,子域的级别从左到右域逐渐增高。通常,在单位性质代码段,com是commercial(商业)的缩写,代表商业组织;Gov代表政府机构、edu代表教育机构、org代表组织(一般指非盈利组织),net为通用。在国家代码段,cn代表中国、uk代表英国、de代表德国、jp代表日本等。⑷ URLURL是Uniform Resource Location的缩写,译为“统一资源定位器”。URL表示网页所在WWW服务器的名称以及存放网页的路径,浏览器将根据网页的URL访问相应的服务器,打开相应的网页。⑸连接因特网的2种基本方式: 通过局域网方式连接 通过电话拨号连接了解因特网服务商ISP的作用。⒋网络安全⑴网络安全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的管理控制功能和程序,保证网络环境中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包括:硬件设备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信息安全和网络运行安全。⑵了解网络安全的法律与道德,能正确对待网络资源。⑶了解保护网络安全的措施。⑷了解使用正版软件的重要意义。五、信息获取⒈了解信息来源,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⒊理解信息的数字化表示,体验数字化信息基本格式的转换。 信息的数字化过程:利用必要的仪器设备把各类非数字化资料采集为声、光、电等物理信号(也称为模拟信号),再经过采样、量化和数字编码,转化成用二进制数字表示的数字信息,最后进入计算机保存。 信息数字化后的优点:易于表示和存储,易于处理和检索,易于传播和集成,易于获取和共享等。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数字信号是离散的。 将模拟信号数字化的过程:一般要经过采样、量化、编码几个过程。采样是以相等的时间间隔来测量模拟信号的物理量,完成对模拟信号的离散化提取;量化是将采样值变换到最接近的数字值,即用有限个数的数值近似表达原来连续变化的值;编码是把量化后的值用一组二进制数字代码表示。⑴文本信息的表示英文等西文字符通常采用ASCⅡ码表示,汉字字符采用国标码表示。⑵声音信息的表示 将声音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即数字音频。数字音频的质量取决于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和声道数等几个因素。 采样频率是指1秒钟内的采样次数。计算机音频处理中,常用的采样频率有、和。 量化位数是指描述每个采样点值的二进制数位。常用的量化位数为8位和16位。 声音通道的个数称为声道数,是指一次采样同时记录的声音波形个数。随着声道数的增加,存储容量也相应增大。在计算机中,声音的制作是先将模拟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变成数字音频,存储在计算机中。回放数字音频时,再由数/模转换器解码,将二进制编码还原成模拟的声音信号,通过音响设备输出。⑶图像信息的表示将图像上每个点的颜色信息按某种规律编成一系列二进制编码的过程就是图像的数字化。外部设备(如数码相机等)对图像的采集主要有两个参数:采样频率和图像样本的量化等级。采样频率反映了采样点之间的间隔大小,采样频率越高,获取的样本就细腻逼真,图像的质量越高,但同时要求的存储空间也越大;样本的量化等级是指图像样本量化后每个采样点用多少位二进制数表示,它反映了采样的质量。同样,量级越大,图像质量就越高,存储空间就要求越大。在计算机中,颜色一般由红、绿、蓝三种颜色通道叠加而成。如果用1个字节来描述一种颜色通道,1个点的颜色需要3个字节表示,那么一个点可以有28×28×28约1667万种颜色,这就是常说的24位真色彩。⑷视频信息的表示数字视频信号的获取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模拟视频信号数字化后获得;另一种是用类似于数码摄像机之类的设备直接摄制。模拟视频的数字化是指以一定的采样频率对模拟视频信号进行捕获、处理并生成数字视频信号的过程。数字化后的视频占用的空间非常庞大,为了便于存储和传输,需要对它进行压缩。⒋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⑴因特网提供信息的方式 WWW服务 电子邮件服务 FTP服务 BBS 新闻组 即时通讯、点对点传输、博客等⑵掌握因特网的搜索技巧 什么是搜索引擎——因特网上的一类网站,专门帮助人们在因特网上快速搜集信息。 掌握分类目录型检索和关键词索引型检索搜索引擎一般提供分类目录型检索和关键词索引型检索。分类目录型检索是将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如网址、描述主题等汇总整理,形成分类目录,用户通过逐级浏览这些目录来找寻自己需要的网址或相关内容;关键词索引型检索是用户以逻辑组合方式输入各种关键词,搜索引擎服务器根据这些关键词寻找用户所需资源的网址,然后根据一定的顺序反馈给用户包含此关键词信息的所有网址和指向这些网址的链接。目前的发展趋势是这两种方式的逐渐融合。 掌握使用搜索引擎的技巧(使用不同特色的搜索引擎、使用帮助信息、认真设计搜索方案、选择恰当的关键词组合等) 能对常用的搜索引擎进行比较和评价 理解为什么要登陆相关内容的权威网站⑶掌握电子邮件(E-mail)的使用知道电子邮件地址由三部分组成:“用户的注册名”+“@”+“用户的域名(通常是ISP名)”。⒋信息安全⑴了解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 人为的无意失误 人为的恶意攻击 软件的漏洞和“后门” 计算机病毒的侵害⑵了解常用的保护信息安全的方法 禁用不必要的服务 安装补丁程序 安装安全防护产品 提高安全意识⒌理解网上交流应注意的问题;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网上信息的鉴别与评价;尊重知识产权,尊守相关的法律与道德。辨别信息真伪的方法: 不要盲目相信得到的信息 根据信息来源途径判别 多渠道地获取信息,并对获得的信息加以比较和分析 根据原有经验判别 向权威机构核实六、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⒈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一段人为编制的程序。我国在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为病毒做出了明确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⒉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危害⑴传染性⑵潜伏性和可触发性⑶破坏性⑷隐蔽性⑸不可预见性⒊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⑴ 通过移动存储设备来传播⑵ 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⒊计算机病毒的防范⑴ 使用杀毒软件⑵ 采取安全使用措施⒋了解几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七、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⒈了解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⒉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认识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⒊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⒋学会常用的保护信息安全的方法。八、信息资源管理⒈通过实际操作或实地考察,了解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⒉理解文件夹的树形目录结构,会创建文件夹的树形目录结构及实现按文件名访问,会设置本机共享文件夹和访问其他计算机上的共享文件夹。⒊通过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⒋通过对简单数据库的解剖分析,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九、信息加工与表达⒈课标内容①能够根据任务要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②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③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④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⒉电子表格及其应用⒊图像处理⒋音频、视频处理⒌网页设计⒍算法与程序设计⑴计算机语言的作用及其分类计算机语言是人类与计算机交换信息的工具,又叫做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语言的种类:主要有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三大类。程序是计算机要执行的指令的集合,而程序全部都是用计算机语言来编写的。⑵体会算法和程序设计对问题解决的重要意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算法是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的描述,程序则是指挥计算机工作、实现算法的一系列指令的集合。⑶初步认识HTML语言,了解HTML语言与网页设计的关系。⒎初步了解人工智能

205 评论

颖颖emma

1.求高中信息会考的知识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试题有选择题、程序设计题和操作题三种题型。 考试模式采用基于Windows平台的上机考试形式;考试试题整卷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分值之比为58﹕42。 修习《算法与程序设计》的考生,其试题由卷Ⅰ《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和卷Ⅱ《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两部分组成;修习《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考生,其试题由卷Ⅰ《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和卷Ⅲ《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两部分组成。 卷I《信息技术基础》(必修)部分,共58分;由选择题和操作题组成,分值之比为18﹕40。 卷Ⅱ《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部分,共42分;由选择题和程序设计题组成,分值之比为24﹕18。 卷Ⅲ《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部分,共42分;由选择题和操作题组成,分值之比为12﹕30。 本章主要针对选择题、程序设计题和操作题等三种题型的功能、特点及解题策略作一介绍,以帮助师生了解信息技术会考的题型,提高考生的应答能力。第一节 选择题 选择题是一种各学科均使用的常见题型,它的结构由指令性语言、题干和选择支三个部分组成。 指令性语言:通常在大题号后面,本大题所有小题的前面,用括号括起来的部分;一般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本大题包含的小题数目、每小题的分值和本大题的总分;二是指明每个小题中正确答案的数量;三是每小题的计分方法。 题干:是指每一小题中叙述考查内容的不完整(加上某个选择支就能完整)的句子。 选择支:是题干后面的备选答案。 在信息技术会考试题中均采用“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即一道选择题的四个选择支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选择题形式多样,结构灵活,可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广,能比较全面地考察考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而且选择题答案具有确定性,阅卷方便,考试信度和效度高等特点,但选择题只在限定的备选项中选出正确选项,其考核功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考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000字写不完 后面参考 /zhangwangzw05@126/blog/static。 2.哪位有高一会考的信息技术知识提要,请写给我,谢谢 2005年福建省高中会考提要 信息技术 第一部分字处理基础(wps 2000) 一、考试能力要求 (一)掌握WPS 2000的启动和退出 (二)掌握WPS 2000文件的查找、新建、打开、保存与关闭 (三)掌握文稿的编辑 (四)掌握文字的查找与替换 (五)掌握字符格式、段落格式、页面的设置 (六)掌握表格的制作与编辑 二、考试内容 (一)WPS 2000的启动和退出 (1)掌握WPS 2000的启动 (2)了解WPS 2000的窗口组成 (3)掌握WPS 2000帮助菜单的使用方法 (4)掌握WPS 2000的退出方法 (二)WPS 2000文件的查找、新建、打开、保存与关闭 (1)掌握WPS 2000文件的查找 (2)掌握新建WPS 2000文稿文件的方法 (3)掌握打开WPS 2000文稿文件的方法 (4)掌握WPS 2000文稿文件存盘与换名存盘的方法 (5)掌握关闭WPS 2000文稿文件的方法 (三)文字的录入、编辑 (1)掌握文字的录入与编辑 (2)掌握字块处理的方法 (四)文字的查找与替换 (1)掌握查找字符的方法 (2)掌握字符的替换方法 (五)字符格式、段落格式、页面的设置 (1)掌握字体、字号、字型的设置 (2)掌握段落的合并与拆分 (3)掌握段落对齐的设置 (4)了解页面设置 (六)表格制作与编辑 (1)掌握插入表格的方法 (2)掌握选定单元格的方法 (3)掌握插入行、列、单元格的方法 (4)掌握调整表格行高与列宽的方法 (5)掌握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方法 (6)掌握表格的复制与删除的方法 第二部分数据库初步 一、考试能力要求 (一)了解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 (二)掌握FoxPro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 (三)掌握FoxPro数据库的维护方法 (四)掌握FoxPro数据库的基本应用 (五)掌握FoxPro简单程序的编制 二、考试内容 (一)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基础知识 (1)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3)了解FoxPro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 (4)了解启动和退出FoxPro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方法 (5)了解FoxPro的窗口组成 (6)了解FoxPro的窗口功能 (7)了解FoxPro窗口菜单的操作方法 (二)FoxPro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 (1)了解数据库结构的基本概念 (2)掌握FoxPro数据库的有关规定 (3)掌握建立数据库的方法 (4)掌握数据类型及表示法 (5)掌握打开、关闭数据库的方法 (6)掌握输入、追加数据的方法 (7)掌握查看数据库结构的方法 (8)掌握查看记录中数据的方法 (9)掌握表达式的表示和使用方法 (10)掌握统计运算的几个命令(SUM、AVERAGE、COUNT)的使用方法 (11)掌握关于" ?"命令的使用方法 (12)掌握SUBSTR()函数的使用方法 (三)FoxPro数据库的维护方法 (1)掌握记录指针移动的操作方法 (2)掌握逻辑删除和物理删除的概念及操作方法 (3)掌握添加、插入记录和恢复被逻辑删除的记录的操作方法 (4)掌握记录中数据的修改方法 (5)掌握REPLACE命令的使用方法 (6)掌握复制数据库的方法 (7)掌握复制数据库结构的方法 (8)掌握修改数据库结构的方法 (四)FoxPro数据库的基本应用 (1)掌握数据库的分类排序和索引方法 (2)掌握LOCATE和CONTINUE命令的使用方法 (3)掌握SEEK命令的使用方法 (五)FoxPro简单程序的编制 (1)理解命令方式和程序执行方式的异同 (2)掌握建立、编辑程序文件的方法 (3)掌握执行程序文件的操作方法 第三部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一、考试能力要求 (一)了解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二)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信息编码方法 (三)了解有关计算机病毒、计算机安全及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的初步知 (四)了解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二、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1)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2)了解几种常见计算机硬件设备及其用途 (3)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及分类 (二)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信息编码方法 (1)了解二、十、十六进制编码 (2)掌握十进制数、二进制数的互相转换 (3)了解文字字符信息的编码方法 (4)了解图像信息的编码方法 (5)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三)有关计算机病毒、计算机安全及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的初步知识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防治方法 (2)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初步知识 (3)了解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的初步知识 (四)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1)了解信息与信息处理 (2)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3.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汇总(690个)1 宇宙的基本特点 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2 天体的分类 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 质。 3 天体系统的成因 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4 天体系统的级别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5 日地平均距离 亿千米 6 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 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7 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 (天海冥) 8 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 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9 太阳的主要成分 氢和氦 10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 核聚变反应 11 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 的主要能源。 12 太阳活动 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3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 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4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 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5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11年。 16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7 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 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18 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 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19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 验飞船。 20 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 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1 保护宇宙环境 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2 地球的平均半径 6371千米 23 地球的赤道周长 4万千米 24 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 划分 连接东西的线。 每1个纬度为千米;0-30、30-60、60-90。 25 经线和经度 连接南北的线。 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26 东西两半球的划分 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27 南北两半球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28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23°26′和66°34′纬线 29 本初子午线 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0 南北方向的判断 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31 东西方向的判断 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 向西。 32 东西经的判断 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33 南北纬的判断 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4 地球自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35 地球自转的周期 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 24小时。 36 地球自转的速度 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7 地球公转的轨道 椭圆轨道。 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38 地球公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 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39 地球公转的周期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 小时48分46秒) 40 地球公转的速度 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41 黄赤交角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4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 返移动 43 晨昏线的判断 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 过渡为昏线。 44 地方时的计算 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45 已知经度求时区数 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46 区时的计算 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47 北京时间 以东八区(120°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48 世界时 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49 国际日期变更线 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50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51 太阳直射点的判断 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52 春分日(3月21日)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3 夏至日(6月22日)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54 秋分日(9月23日)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5 冬至日(12月22日) 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56 夏半年的概念 3月21日至9月23日 57 冬半年的概念 9月23日至3月21日 58 地球侧视图的判读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59 地球俯视图的判读 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 极。 60 昼夜长短的计算 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61 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 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 前后推算。 62 昼夜长短的判断 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63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64 天文四季 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 65 我国传统四季 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 四季。 66 欧美传统四季 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67 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 雪雪冬小大寒 68 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69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70 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 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 4.信息技术会考了求资料 息技术会考试题必修部分(1)选 择 题主题一:信息技术与社会(一)信息及其特征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B)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 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2、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 D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共享性3、下列叙述中,其中( D )是错误的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4、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 A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可转换性5、( B )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A.时效性 B.不可能增值 C.可传递、共享 D.依附性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信息的一般特征?( D )A.载体依附性 B.价值性 C.时效性 D.独享性7、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C )A.载体依附性 B.共享性 C.时效性 D.必要性8、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B)。 A.依附性 B.共享性 C.价值性 D.时效性9、关于信息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信息能够独立存在 B: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C:信息不能分享 D:信息反映的是时间永久状态10、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错误的( B )A.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B.信息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C.刻在甲骨文上的文字说明信息的依附性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11、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蓝德公司向美国政局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战后美国 *** 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这体现了信息的:(D)A:价值性 B:可伪性 C:具有可传递性 D:具有失效性12、关于信息共享与物质的共享的差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A:信息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就不能使用B:信息使用后就会损耗C:信息可无限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使用者D:信息可以有限的使用13、将几副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加工后,形成一副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 C )A:可以共享的 B:需依附一定载体的C:可以增值的 D:具有实效性14、武王伐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却没有甲骨文资料记载其确切年代。现代考古工作者根据历史传说中的“天象”,利用天文知识成功地完成该时间的判定。 这说明信息具有(C)特征。A、可传递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的可转换性D、价值性15、某次语文测验成绩已经按学号顺序录入到Excel表中,对语文成结在100分以上的学生筛选,得出相应的名单,这体现了信息的(B).A、可以共享的B、可以增值的C、需依附一定载体D、具有时效性16、下面有关对信息作用事例的理解,错误的是(D )A.许多历史事件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在书上,体现信息的依附性。 B.交通信号灯被许多行人接收,体现信息的共享性。C.天气预报、股市行情体现信息的有价值性D.身边的信息体现了信息的不完全性(二)信息技术与社会17、我们常说的“IT”是( A )的简称A.信息技术 B.因特网 C.输入设备 D.手写板18、总体来说,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D)、管理、应用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A.识别 B.显示 C.交换 D.交流19、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C )A.现代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信息技术世纪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信息技术就相应产生了。 C.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D.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了信息技术20、关于信息技术的出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自从有了广播、电视后就有了信息技术B.自从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了信息技术C.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D.信息技术是最近发明的技术21、下列有关信息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AA.通常认为,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B.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出版物会完全取代纸质出版物C.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简称D.英文的使用是信息技术的一次革命22、不属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是:DA:人工智能 B:电子商务 C:语音技术 D:纳米技术23、在人类发展史上发生过( C )次信息技术革命 、人类经历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依次为:语言的使用、文字的使用,( C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其与通信技术的结合。A.火的使用 B.指南针的使用 C.印刷技术的应用 D.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25、虚拟现实技术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 A?D )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 A.传感器技术 B.网络技术 C.通信技术 D.三维动画技术教科 多媒体技术应用第4页26下面( A)属于虚拟现实技术。A.电子宠物 助手27、( B )中的关键技术包括语音识别技术和语音合成技术。 A.虚拟技术 B.语音技术 C.汉字识别技术 D.桌面系统28、关于语音技术,下面不正确的说法是( C )A.语音技术中的关键是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B.语音合成是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C.语音技术就是多媒体技术D.语音识别就是使计算机能识别人说的话29、语音技术的关键技术有:BA:语。 5.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地理会考知识复习提纲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都 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 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的夹角。 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 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8、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世界海陆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 大部分 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 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11、陆地地形 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山地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较简单,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 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 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15、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 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17、降水的季节变化 全年多。

188 评论

相关问答

  • 2019信息技术考试题库

    2019年3月未来教育考试系统(计算机二级考试题库)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链接: 2019年3月未来教育考试系统(计算机二级考试题库) 6.常见问题汇总

    beyond45678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试题

    1、A 2、B 3、B 4、C 5、C 6、B 7、D 8、C 9、B 10、B 11、A 12、C 13、B 14、A 15、B 16、D 17、A 1.AB

    清水绫子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初中信息技术考试题

    选择题,多媒体软件PPT等八种题型。初中信息技术考试一般有选择题,Word操作,Excel操作,多媒体软件PPT,windows基本操作,IE浏览器,电子邮件,

    顺其自然0012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高二信息技术会考试题

    是的,高二信息技术会考试题保存后,最后一定要点击完成,这样才能正确保存所有试题信息,并交付考试。

    与口水长流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江苏信息技术考试

    2023年1月7至9日。信息技术科目(机考)考试考试时间为2023年1月7至9日。分三天进行,每天6场,每场60分钟,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

    Tania慧慧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