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5

财米财米
首页 > 出国留学 > 归国留学国情培训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angyingvvv

已采纳

当留学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常态”时,人们对待留学、对待中国留学生显然有了更多的期待以及更加多元的态度。 “在我们的课堂里,中国留学生对中国的了解程度,甚至不如其他国家的学生。”在英国中国行2009春季见面会上,曼彻斯特大学的面试官海伦·李女士对中国留学生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你想留学,请先了解你的祖国,带着中国特色去。” 无独有偶,在此前举办的留学澳大利亚活动中,澳大利亚大学的官员们也对中国留学生提出了几乎相同的要求。面试官们表示,不仅对中国不了解,只要是课本之外的知识,中国留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熟悉程度都有待提高。 曼彻斯特大学商学院的海伦·李女士面对中国留学生不了解自己国家文化的现状,就曾提出了:“中国留学生,请带着中国特色去留学,因为时代变了,连英国的金融时报也开出了关注中国的版面,中国大学生更应该主动地去关注自己国家的发展和变化。”海伦·李表示,无论来自多么好的大学,学生们都更应该主动地去学习课本之外的知识,学习来自社会的知识。 在哈佛的商业院里,师生们正在做中国企业的案例调研,其中包括联想、海尔等中国知名企业。同样让人失望的是,来读商科的中国留学生并不知道联想、海尔的大致情况。“其实,中国财经类报纸、杂志非常多,只要学生们课余读一点专家观点就可以了。”海伦说,有一部分中国学生显然不读报,甚至不看电视。 “大部分学生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中间环节,他们无法带着中国特色去读书。”面试官们认为,中国学生之所以不懂中国,原因在于他们大学生活视野只有课本,没有社会。 以上这段文字,出自于《文汇报》2009年4月1日的一篇报道。当我们就这个话题与教育界、留学服务行业以及正在留学和留学归来的人士交流时,持认同态度者有,感触颇深者有,观点相抵者亦有。显然,当留学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常态”时,人们对待留学、对待中国留学生显然有了更多的期待以及更加多元的态度。 他们对中国学生要求高了 看到这篇报道后,多年从事中外教育交流工作宗瓦先生的第一个反应是“我认为,对中国国情不知道到这种程度,还是个别现象。在这个问题上,留学生对国情的了解至少与国内学生的现状是相同的。” 宗瓦认为,中国有几十万留学生在国外,不能用老外这几个例子说事。他说,从我们项目上出去的学生,在国外大学里很活跃,搞留学生联谊会、搞中国日,每年的春节,中国学生是在扮演民间大使的角色,在他所接触的范围内搞一些活动,介绍中国的情况和文化,包括饮食文化、戏曲文化等,留学生们会自发地组织很多的活动,宣传中国。 中教国际每年都举办不同层面、不同学科的学生对外教育交流项目,参加这些项目的学生,一般会有一个出国前的培训,内容就涵盖了目标国的习俗和中国的国情。其中有不少学生因出去homestay,走之前就会带上自己的家庭、社区、以及自己所接触和了解的国内社会有关的背景知识、材料和照片,到国外有机会就向接待家庭和那边的社区介绍,同时介绍自己平时的生活、学习情况。宗瓦说,这是一种老百姓对老百姓的交流。中国的学生不一定去宣传中国的大国情,但在民间交流上所起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一位在国外学习交流多年、两年前回国的剑桥社会学博士说,她在国外见到过很多中国学生,有特别优秀的,也有素质很差的,这同以往留学生的情况不太一样。在剑桥,十几个20多岁的中国学生,策划组织了一个国际会议,请到世界一流的学者来参加。中国学生从找BT电话公司赞助、到主持会议、发放礼品等细节,都井井有条,表现了新一代留学生敢想、敢为、能为的风貌。现在出国的中国学生很多年龄比较小,要求所有的中国学生都能做到说清国情和文化,这个要求有点高了。 当然,对有的国家的大学来说,接受国际学生是大学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他们从本土学生的教育为主要目的出发,希望国际学生能够以不同的思维角度来看问题,能够给他们的学生一种补充、一种差异和新颖撞击。国外大学讲究创新,创新就是从不同角度来看待一个问题。所以,他们需要这种文化背景差异比较大的学生。从这点看,提出要求中国学生了解自己的国情和文化,也就很自然了。当留学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常态”时,人们对待留学、对待中国留学生显然有了更多的期待以及更加多元的态度。 留学的目标不同 正如那位剑桥博士所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出国留学的人,和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出生、如今出国留学的人,有着很大的不同。前者背负着振兴国家、报效祖国的责任且自觉自愿,后者则是带着自豪与骄傲走出国门;前者常常会因为国家的落后、贫穷而自卑并激励自己自高自强,后者却从不觉得自己或国家比别国差什么,甚至还会在一些方面有着些许的优越感。正因为此,前者大多目标明确,又是几经选拔的佼佼者,回国后被人称作精英;而后者中的绝大部分是囿于国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紧缺、家境尚可的一些人的选择,对他们来说,留学是取得学历、学位的一条途径,尽管其中不乏优秀者,但总体上对国情关注的动机已不同于他们的前辈。 正因为中国学生留学大多是为了文凭,与国外学生的留学主要为开拓视野,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也不相同。中国学生为了解决证书、文凭,出国之前拼命提高语言,出国之后更是埋头苦干地学习,为了搞好学业,无暇顾及其他,既没有多余的精力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搞社交,参加各种活动。 “这样的学习状况我们也不提倡,但短时期内很难改变。”宗瓦说,“如果中国经济发展到了我花这么多钱在国内上大学跟花同样的钱也能在国外上大学,那就不一样了。我可以选择到你那里去交流一年,交流是目的,他就有准备了。” 每个人都是一个“中国” 一位曾在法国读MBA的“海归”回忆道,学校里的学生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每到周末,不同国家的学生会自发地轮流组织Party,因为是自助方式,所以大家买票参与。同学们普遍反映,性格奔放的南美学生组织的Party欢迎,Party的票价也很高。而中国学生组织的Party不好玩儿,这与中国人的含蓄、内向、被动的性格有关,因此中国学生的Party卖不出价来。但是,大家也会积极参与,其中的原因就是——中国同学做的菜非常好吃。 一例就可看出,中国文化和中国特色,恰是由中国学生带出国门,又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及周围的生活。只不过,这里的中国文化和中国特色,不只是人们熟知的那些概念,它是由每个中国留学生的行为,正面的和负面的、积极的和消极的,构成了一个集合的、多元的整体:这就是中国特色。

296 评论

夕阳下看晚霞

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是教育部直属单位,是国内唯一的专事留学服务的国家级机构。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同意,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为广大留学人员提供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服务。只有经过“中心”认证并颁发认证证书的学历、学位才具真实、合法、有效性。中国人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政府亲手创建的第一所新型大学,是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科学为主,兼有信息、环境科学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目前已发展成为代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高等教育最高水平的学府。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以下简称 人大培训学院)既秉承了中国人民大学优良的校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又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理念,紧密联系实际,开创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的高校教育培训模式。作为HND项目的承办主体,人大培训学院一定会为学员提供高品质的教学服务。因此,中国人民大学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是SQA(隶属于苏格兰教育部)、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隶属于中国教育部)和中国人民大学三强机构间的合作产物,其合法性、真实性和权威性毋庸置疑。中国人民大学HND中心也是中国人民大学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个称号。

163 评论

君君如冰

倡导爱国。国情研修班培训对进一步坚定广大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提升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起着倡导爱国的意义。所谓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

204 评论

相关问答

  • 留学归国人员国情培训

    那得分人我是不太了解,脑子不好

    嘻哈精神9999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归国留学国情培训

    当留学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常态”时,人们对待留学、对待中国留学生显然有了更多的期待以及更加多元的态度。 “在我们的课堂里,中国留学生对中国的了解程度,

    财米财米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归国留学培训小结模板

    怎样判断中介“靠不靠谱”,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一家靠谱的中介,必定具备以下几点:规模性(人员齐全,成编制的团队,开立时间周期长,留学申请周期长,难免有人员离职等,

    年~you(yu)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首届归国留学人员培训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管理分会和天津医科大学联合主办、天津医科大学国际医学院承办的“学在中国”系列活动——首届来华留学生临床思维与技能竞赛·2017”日前

    小木每木每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归国留学人员培训

    1、制定培训计划:留学归国公务员要根据自身所在单位的需求和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计划。计划中要明确培训的内容、形式、时间、地点、人员等方面的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半调子810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