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mba研究生上岸

  •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97

悠然逸轩
首页 > mba考试 > 非全日制mba研究生上岸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食品监督所

已采纳

不是的,四川大学MBA去年低分段的淘汰率很高,平均分算下来就是206分,考到190左右的同学都必须得努力准备复试,去年是线下复试,所以逆袭的可能性会更大一点,但并不是说只要去考就能上,还是得好好准备初试,估计今年报名的人更多,加油啊

229 评论

小红红黑黑

非全日制mba好考和全日制MBA都是一样的,都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和培养方式和全日制的也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并不存在在职MBA就比全日制MBA好考这种说法。他们二者之间区别只是在于上课时间不同,在职MBA也就是非全日制MBA上课时间一般是周末,这样可以避免耽误在职人员工作,而全日制MBA上课时间一般为周一到周五。好不好考完全取决于个人基本情况,如果你学习能力强,本身基础知识掌握的又好,学习态度还端正,那么MBA笔试的难度对于你来说就不算什么,毕竟英语是大学四六级水准,而数学仅为初高中知识水平,只要你愿意付出一些时间那么拿下考试并没有任何障碍。但如果反之,你学习能力一般,基础还薄弱,上班时间久几乎基础知识都不记得了,对待学习态度又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话,那么笔试再容易对于你来说也是很难。其实不光是MBA,对于任何考试来说都是这样,如果你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如果你能做到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你不给自己找各种不学习的理由,那么所有考试对你来说都不会很难!

172 评论

扬州宏宏

非全日制MBA相对于全日制MBA来说,更注重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因此对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来说,可能会相对容易一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非全日制MBA就“好考”。无论是全日制MBA还是非全日制MBA,都是硕士学位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课程难度较大,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研究。因此,无论是哪种类型的MBA,都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自学能力、学习积极性和毅力。另外,MBA的招生标准和录取要求因学校而异。通常来说,学校会综合考虑申请人的学历、工作经验、英语水平、GMAT/GRE成绩等多个因素来进行评估,录取标准也比较严格。因此,想要考取MBA学位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和备考。总之,非全日制MBA相对于全日制MBA来说,更注重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但并不代表它“好考”,仍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自学能力、学习积极性和毅力,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和备考。

294 评论

YangBin啊啊

您好,对于名校来讲,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无论是非全日制(在职)MBA还是全日制MBA名校都是比较难考的。

当然,如果考MBA只是为了拿一个学历,那难度就没有那么大了。

MBA专业的考试科目为英语和管理类综合能力,法律硕士的初试科目有四门,分别为外语、政治、专业基础课程、综合课。复试科目也是由院校自定。

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科目会根据专业不同而有所改变,有的是英语一,有的是英语二,满分100分;数学看学校的具体规定,有的是考数学,有的则是专业基础,满分都是150分,和专业课满分也是150分。

非全日制研究生其他专业的考试科目为英语二和管理类综合两门,其中管理类综合主要包含数学、逻辑、写作三部分。

现在的难度主要体现在提前面试的环节。

之前MBA录取方式是“一刀切”,以前的入学流程是先参加每年12月份的全国联考,达到高校复试分数线后,才能参加高校的复试环节。在这样的流程中,往往很有由于毕业时间长,但职业背景非常好的职业经理人笔试成绩过低,达不到复试要求。

因此,高校把提前面试环节放在了笔试之前。提前锁定了一批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这样在笔试环节中,只要通过国家分数线,便可以被高校录取。

优质的师资、平台、人脉等资源都集中在名校,所以每年报考名校的人数非常多,竞争也非常激烈,难度就比较大。

而如果不追求名校,基本上只要过国家线就有学校上。因为MBA有一条国家线,也就是只要你的全国联考分数高于国家线,在你自己愿意的前提下,肯定是有学校上。每年都有很多MBA一志愿招不满而多出很多调剂的名额。

全国联考满分300分,去年国家线是170/42/84,所以分数也不是很高。

231 评论

樱花卫厨ks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难易程度与全日制研究生一样,需要进行同等的学习、研究和实践工作。因为非全日制研究生还要兼顾其他工作或者生活,所以对于时间管理和自我规划的能力要求也更高。同时,非全日制研究生也需要遵守课程要求和完成研究项目,所以并不简单。总之,无论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试都需认真备考和努力学习。

179 评论

华师小超

非全日制研究生好考吗?

决定能否考研能否上岸的两个重要环节就是初试和复试。初试由国家统一组织,复试由报考院校自行组织。对于非全日制考研来说,难度主要体现在初试,只有初试过了分数线,才有可能进入复试并且被高校录取。现在很多研究生专业开设了非全日制,每个专业初试的科目不同,进而难度上来说也是各不相同的。

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意向中,管理类专业硕士备受欢迎。其中,工商管理硕士MBA是现在在职人员考研较热门的专业。一方面因为MBA的学习通用企业管理的专业,不论是国企还是私企,不论是什么行业什么职能,MBA所学课程都很适用。另一方面,就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考试难度,MBA这个专业也相对比较好考。

MBA考试内容相对简单

MBA等管理类专硕,统考初试是采用管理类联考,共考两科,管理类综合能力和英语(二),其中管理类综合能力又分为三个部分:数学基础、逻辑推理、写作。MBA当天就可以考完,而其他绝大多数专业则需要考三科或者四科。不仅科目少,考试内容也相对简单。

☑️数学基础

数学不考高数,全是单选题,考试内容是小学、初中、高中所学知识,如整数分数、函数、不等式、数列、几何、排列组合、概率、方差、平均值等内容,难度不及高考。

☑️逻辑推理

逻辑不考逻辑学专业知识,也全是单选题。虽然大家普遍对这个科目感到陌生,但即使没学过也可以凭借个人的原有思维直接做对一部分题目。

☑️写作

写作要求写两篇作文,论证有效性分析要求600字左右,论说文要求700字左右。由于语文写作有一定的框架套路,复习起来难度不高。

☑️英语(二)

英语(二)不考听力和口语,题型有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英译汉、大小作文。英语(二)的难度介于大学英语四六级之间。

对比报考其它专业的考生来说,他们笔试要考四科,其中部分专业的数学会涉及到高数、英语还要考难度更大的英语(一)。从这方面来看,MBA的初试科目真的是相对简单了!

MBA的复试分数线要求也不高

MBA初试满分300分,其中管理类综合200分,英语二100分。历年国家线的要求都没有超过175分!

截止到2022年,全国共有260多所院校开设MBA招生,如果你不追求名校,其中只有30多所自划线院校的分数要求可能会高于国家线,而其他200多所院校的初试要求都只不过是国家线。

137 评论

狼人发生地

1、目前大部分MBA院校都采用提前面试政策,尤其是名校MBA。因此,MBA的报考难度主要在面试,注意关注下提前面试开始的时间,尽早准备,尽量赶在前几批次,一方面面试获得优秀,能大大减轻你笔试的压力;另一方面如果面试成绩不理想,也可以早做打算,考虑其他MBA院校。2、从大的数据来说,每年名校MBA的录取数据都在10%-30%左右,难度还是非常大的;相对来说,普通院校的录取率稍高,具体你可以参考院校的招生简章,或直接咨询招生办了解。3、提前面试备考的同时,也可以同步进行笔试的复习,备考时间依个人的基础情况而定,工作时间长,基础薄弱的考生,建议至少提前6-9个月进行备考的准备。建议考生在制定备考计划前,先对自己的基础水平进行摸底测试,了解自己的水平与目标院校往年的分数线有多大差距,薄弱项是哪些科目。选取逻辑、数学、英语各几个基础题目,做完后看对错,强弱项一目了然,你的复习重点也出来了。由于你基本没提供什么个人的背景信息,我们也给不出什么进一步建议。如有需要,可以私信沟通。

351 评论

相关问答

  • 非全日制研究生mba上海

    根据上海师范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首批招生!2023年上海师范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招生简章》,2023年上海师范大学MBA研究生的专业方向具体如下:1

    realnextgen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非全日制研究生mba全日制

    mba有全日制,也有非全日制。全日制研究生上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正常工作日,报考者需一心一意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业当中,因此需脱产学习;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课方式为周末

    水之云端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上岸985非全日制mba

    学费低于15万以下的985院校有: 北京 北京有3所985MBA院校,开设了学费在15万以内的班型: 1.北京理工大学 选课班MBA 2022年学费:11.6万

    转瞬壹刻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非全日制mba一个月考研上岸

    1、目前大部分MBA院校都采用提前面试政策,尤其是名校MBA。因此,MBA的报考难度主要在面试,注意关注下提前面试开始的时间,尽早准备,尽量赶在前几批次,一方面

    hylandstar 12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mba非全日制上岸

    1、目前大部分MBA院校都采用提前面试政策,尤其是名校MBA。因此,MBA的报考难度主要在面试,注意关注下提前面试开始的时间,尽早准备,尽量赶在前几批次,一方面

    大嘴闯天下 8人参与回答 2024-06-06